修士:“我叫镇元子,洪荒以来是这昆仑仙境中第一位修成地仙之人,因此人称地仙之祖。至于这棵树,它是洪荒时生出的天地灵根。”

清风摇头道:“天地之间,哪里有什么灵根?无非是灵瑞草木。”

修士一笑:“此树三千六百年一开花,三千六百年一结果,所结之果再三千六百年方得成熟,一次结果三十六枚,可助仙人渡劫。”

清风闻言上前手抚树干,似在以神识感应,良久之后才道:“观其物性,此树开花结果之期应为三十年。然而它扎根此处竟然不染凡尘气息,如同身处仙界之中,花果之期也是如此,难怪可助仙人渡劫,说它是天地灵根也不为过。”

镇元子面露惊异之色:“清风,你竟能看出此树的端倪,请问是来自仙界吗,又是哪位金仙的门下?”

清风:“我去过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却不是哪位金仙的门下,因化形天劫未历,不能开辟自己的仙界洞府,因此又来到昆仑仙境。没成想却在大仙这里遇到天地灵根,请问此树结的果叫什么名字?”

镇元子:“人间所修道果,称为金液大还丹,那么此树之果,就叫草还丹。”

清风:“镇元大仙,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镇元子似笑非笑道:“但说无妨。”

清风:“天地灵根所在,正合我修炼灵台开辟妙法,历化形天劫成就金仙,我想留在此地修行。”

听见这个请求,镇元子看着清风只笑而不答。清风抬头看了树冠一眼,想了想又说道:“此树挂果半熟,还须守护一千八百年,如果你能让我在此处容身,我就为此道场药园童子,替你守护至草还丹成熟。”

镇元子捻须点头:“成。”

清风:“我还有个条件。”

镇元子:“说。”

清风:“届时我取三枚草还丹。”

镇元子想了想:“我可以答应,但是你要在此处建造药园,培植昆仑仙境中各种修行灵药,为我门下的诸弟子修行所用。我见你手抚树干就知其物性,做这件事应该再合适不过。”

清风也答应了,就这样留在了天地灵根树下修行,一边守护它,一边在天地灵根汇聚的仙灵之气范围内建造药田。

镇元子得清风之助,可以脱身行游四处,结交各方高人广招门下弟子,在不远处的闻醉山讲法,建立仙府与道法传承。后世子弟称师门为“万寿宗”,有尊崇祖师镇元子为地仙之祖的含义。

就这样昆仑仙境中又过了六百余年,相当于天地灵根荫护下不到两年,清风也历化形天劫成就金仙。

有这样一位金仙为药园童子,镇元子当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他号称地仙之祖,在遇到清风之前早有金仙修为,修行至今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于是去了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开辟了一片独立的仙界洞府,既不在玉帝的天庭也不在佛家的灵山圣境,号称万寿山。

镇元子一人之力再大的神通,又能开辟多大一片仙界?哪怕灵台中可造化出一整座万寿山,这个世界也仅仅是一座万寿山。打个比方,你拥有一整座北京城够大了吧?但是这个世界仅仅只有一座北京城,是不是也很小?等到万寿宗弟子陆续飞升成仙,合力开辟万寿山仙境,这才渐成规模。

清风守当年之诺,一直留在闻醉山下的药田中。就在他成就金仙之时,却遇到了一件奇事。

那天清风从静坐中睁开双眼,所见的一切都在灵台中相印,如梦如幻亦真真实有,领悟了金仙化形与灵台造化之道。这时他忽然听见头顶上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嬉笑之声。

第150回、天长地久有时尽,守望一千二百年

清风抬头望去,百丈高处,天地灵根枝叶间有个小女娃探出了脑袋,冲他露出俏皮的笑容。清风吃了一惊,赶紧招呼她下来,小女孩一松手就掉下来了,幸亏清风施法接住才没让她摔着。

这个小女孩就是后来的闻醉山药园童子明月,她的名字是镇元子起的,与清风正好是一对。明月不是从别处来的,就是从天地灵根枝叶间钻出来的。

她这种来历很奇特,可能是应天地灵根汇聚的仙灵之气造化而生,也可能是因为清风在树下历化形天劫成就金仙,她从天地灵根树上感应而生。——这在仙界称为化生。

明月不是天地灵根树精,因为那棵树不是她的原身,她就是她,更像是树上结的草还丹感悟成灵,但是清风后来检查过树上的三十六枚草还丹果,一枚都没少。

天地灵根生长在昆仑仙境,这个地方是天成修行道场,广义上讲仍是人间。这棵树扎根人间却不染俗尘之气,如同生在仙界,枝叶荫护之下也如同仙界一般。明月虽不是此树精灵,却有着与这棵树一样的习性——不染凡尘俗气,至纯至真。

明月不是凡人,一出现就是仙人,但她从树上刚下来时尚无修行,也就没有仙家法力,也不能离开这棵树汇聚的仙灵之气范围。她第一眼看见的是清风,也就一直跟着清风混了,清风是药园童子,明月也成了闻醉山的药园童子。

从明月出现到草还丹成熟,一共是一千二百年,明月刚出现时三、四岁的样子,到离开闻醉山时大约七、八岁的样子,而清风的容貌一直未变。

万寿宗的祖师爷镇元子知道清风的来历,也清楚明月的来历,自从清风修成金仙之后,镇元子四处行游并去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开辟仙界,一般不回闻醉山,子弟传人陆续飞升,由后世弟子继续传承万寿宗。

镇元子也不是完全不理会昆仑仙境的道场,大约每六十年下界一次,为后世传人开讲妙法。地仙之祖的法会,是昆仑仙境的一大盛事。镇元子每次开完法会,都会与清风见一面,而其他人就不知情了。

这样一来,千年之后的万寿宗弟子大多不清楚清风、明月的来历,只道他们是闻醉山道场的药园童子,在昆仑仙境中这样的药园童子很多,镇守百年的也不少。再加上清风素来不多话也不显弄神通,明月天真烂漫毫无心机,众人就更没有特别注意他们,清风也乐得自在。

明月初生时没有法力,但是清风察觉她的神识与天地灵根一体,类似于这棵树的化身,她修行的仙法就是“天地灵根妙法”——这个名字还是清风给起的。

随着明月修行日久有了仙家法力,清风发现了她的妙处,只要是天地灵根汇聚的地气所在,明月对每一种灵药的生长习性与药性就知道的一清二楚,知道什么灵药培植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培植,不论以前她有没有见过。无论什么灵药经过她的手浇灌培育,不仅能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而且采摘之后能具备最佳的药性。

清风开辟药田,明月培植灵药,更有天地灵根的荫护,万寿宗的闻醉山药田成了昆仑仙境最悠久、最大、最好的药田。万寿宗弟子有各种世上最好的修行灵药相助,还有镇元大仙那样一位祖师爷,是世间难求的福缘,先后飞升成仙者有近百人,都去了仙界万寿山。

近百人不算多,但别忘了是在一千多年时间内,万寿宗这一个门派传承的弟子,已经相当惊人了!

昆仑仙境中其他门派都挺羡慕万寿宗,有不少门派也将自家的药园童子的法号起为清风、明月,到后来昆仑仙境中叫清风、明月的少说也有百八十位。

在清风成就金仙,明月出现在闻醉山药田之后又过了近八百年,这一天正午,从远方来了一名修士,手持一根齐眉虬结棍,一身道袍多有破损,风尘仆仆神情疲惫。

他来到闻醉山下,只见一株参天大树周围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药田,堆垄为界并无藩篱,天地之间的气息彷佛有清神之妙,有一名童子正在用一支鹤缘百草锄松土。他上前稽首行礼道:“请问这位仙童,万寿宗闻醉山仙府在何处?”

童子放下百草锄一指远方:“你在这里是看不见的,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山谷中走,自会有万寿宗弟子现身问话。”

修士向他道谢,又问道:“我叫乔散人,来自人世间,请问仙童怎么称呼,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闻醉山药田吗?”

童子:“我叫清风,是闻醉山药园童子,这里就是闻醉山药田。我听说人间父母所生,都有名有姓,修士另取法号,乔散人是你的姓名还是法号啊?”

乔散人答道:“我姓乔,是人间一散修,乔散人既是我的姓名也是法号。”

“我叫明月,这是我的名字也是法号。”不是从哪里钻出来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女娃,笑眯眯的说道。

乔散人笑着向明月一拱手。明月眨着眼睛指着他道:“你身上有伤,而且神气衰弱,是怎么搞的?”

乔散人苦笑:“我在人间争斗时受伤,带伤飞升昆仑仙境,穿越瑶池结界已筋疲力尽。说来好笑,我与人争夺一支紫石芝而受伤,来到此地药田,却发现四处都是修行灵药。”

清风:“紫石芝有续命之功,在人间罕见,引起争夺也有可能,你所见的药田,在昆仑仙境也是独一无二的。…请问人世间如今是什么状况?”

乔散人:“魏、蜀、吴三国鼎立,连年战乱不休,实在不是清修之地,若不是修行未成,我早想飞升昆仑仙境了。”

清风:“你去万寿宗,是为了求人治伤吗?”

乔散人:“不仅是为了治伤,还想拜入仙府修行,以求早成仙道,就不知万寿宗能否收留?”

清风:“你的运气不错,正赶上六十年一度的万寿宗法会,镇元大仙要亲自下界讲法。像你这种飞升到昆仑仙境的人间散修,若诚心拜入万寿宗门下,就有资格听闻,你来的机缘正好。”

乔散人一听这话眼中神采陡现,不顾风尘疲惫,冲清风、明月施了一礼就要赶往万寿宗闻醉山仙府。明月叫一声:“乔散人,你等等!”

他止住脚步回头道:“仙童还有何赐教?”

明月跑过来递给他一样东西:“给你一支紫石芝,往后不要因为这样的事情受伤了,紫石芝本是续命之物,若因它伤人伤己甚至送了性命,还有什么续命之功可谈,那样是续命呢还是损命呢?…我清风哥哥的修行,就不伤天下有灵众生。”

乔散人不太敢接,用询问的目光看了清风一眼。清风道:“明月给你的,你就收下吧。你既然要拜入万寿宗,又经过了万寿宗的药田,我就给你三枚丹药,可助你治伤。”

乔散人接过紫石芝与丹药千恩万谢的走了,明月扯了扯清风的袖子问道:“人世间是什么地方呀?”

清风:“人世间就是人世间,你去了就知道了,众生百态痕迹在昆仑仙境中一样可见,你可以想的到。…再过四百多年草还丹将成熟,我就完成了诺言,等你历化形天劫成就金仙,也能离开天地灵根的庇护,我可以带你去人世间。”

明月摇头:“我就是问问,这里挺好的,我为什么要去人世间?”

清风:“对啊,为什么要去?不想去也不必去就不去呗。”

乔散人拜入万寿宗,又过了两百年。

这一天正午,明月与清风在玩捉迷藏。明月不论躲在药田中何处,清风一动念就能祭出一道神风把她轻轻卷出来。后来明月爬上了天地灵根,神气与枝叶完全一体,清风就不好找了。他化神识为化身神念,在枝叶中穿梭,如同于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开辟仙界,漫漫延伸寻找明月的所在。

明月会在千丈高的树上移形换位,总能躲开清风的化身神念,找了半天也没有踪迹。后来清风还是把明月“抓”住了,不是因为神通玄妙,而是明月咯咯笑了,让清风听见了声音。

刚刚找到树上的明月,就听药园外有人传音道:“请问童子在吗?在下钟离权,前来求药。”

清风移换身形,立即出现在钟离权眼前道:“你不是万寿宗弟子,不能直接来此求药。”

一看清风如此现身,事先连自己都未察觉,钟离权也吃了一惊,拱手道:“我已经见过万寿宗掌门乔散人,他让我自来药田。”

清风一皱眉:“让你自来药田?这乔散人倒也会推脱!请问你想求何种灵药?”

钟离权:“我也不知药名,只是观其药性适合即可。”

清风点点头:“世间灵药本无名,都是人们给起的名,你这不是求药而是采药,难怪乔散人让你自来。此乃结缘随缘之事,想让我放你进去,你总要随缘吧?”

钟离权面有难色:“我这次来的匆忙,身上恐怕没有什么宝物能入仙童法眼。”

清风一指他的腰间:“你这葫芦里装的是什么?”

钟离权:“酒。”

清风:“给我喝一口,就放你进去采药。”

“多谢仙童!”钟离权解下葫芦递了过去。清风接过来打开塞子,喝了一口,将葫芦还给他道:“我喝完了,你可以进去了。”

钟离权拿回葫芦脸色就是一变,因为清风只一口就将葫芦里的酒全喝干了,不仅酒一滴不剩,就连葫芦上所带的酒气也一丝不留!

钟离权的酒葫芦当然不是普通的酒葫芦,这一葫芦有多少酒凡人难以想象,更重要的还不在于酒,而是这个葫芦已经炼化百年,是专门用来装酒的。就算是清泉装入葫芦,倒出来也是“人间美酒”,与酒一样的滋味,与酒一样能醉人。

这是钟离权炼化出的妙用,玄机在于葫芦上所带的酒气与醉意,清风这一口倒好,不仅把酒喝干,而且将酒葫芦上百年炼化的酒气与醉意都给吸尽了。

钟离权却不好责怪他什么,说好就是一口嘛,收起葫芦道:“仙童,这种喝法恐酒劲过烈,你没事吧?”

清风打了个酒嗝,晃了晃道:“无妨,你请自便吧。”

钟离权正要伸手搀扶,从天上蹦下来一个小女孩,扶住清风道:“清风哥哥,你怎么啦?”

清风以手抚额:“酒喝多了,感觉有些昏沉。钟离权,你这葫芦很有些名堂啊!…明月,扶我到树根下面坐一会。”

明月扶着清风来到天地灵根树下,让他背靠着树干而坐去醒酒。钟离权哭笑不得,自去药田中采药。大约过了两个时辰,钟离权来到树下,见明月摘了一片芭蕉状的树叶在给清风扇扇子,而清风的小脸红扑扑的还带着醉意,看上去很热的样子。

钟离权上前道:“仙童,我的药采完了。”

清风闻言睁开眼睛站了起来:“这么快就采完了?这里全是世间难求的灵药,你倒是一点都不贪心。”

钟离权:“无论珍贵与否,只是取我所需而已。仙童这么快就醒酒了?佩服佩服!”

清风:“我不清楚你酒葫芦的名堂,这一口酒喝的有点多,还吸尽了你葫芦的酒性。这样吧,这药田中的灵药,除了天地灵根上的草还丹,不论是哪种,你可任取一株,算是我还你的。”

钟离权:“灵药就不求了,仙童既然开口,我想要天地灵根上的一片叶子。”

清风抬头看着树冠道:“这天地灵根上的每一片叶子,完全长成至少有三千年光阴,你摘不下来,就算能摘下来也没用,离枝之后即化为清风消散为天地之间的仙灵之气。…再说了,这不是我的树,我只是替镇元大仙在此守护,不能帮你这个忙。”

钟离权笑了,指着明月手上的那片树叶道:“我不从树上摘,只要明月仙童手里这片,可以吗?”

清风也问明月:“可以吗?”

明月点了点头,表情很可爱的说:“清风哥哥答应的话,我可以让酒葫芦仙人拿走这片叶子。”

清风:“既然我已经说出条件,那就给他吧。…钟离权,你要这片叶子做什么?”

钟离权:“这是仙家天材地宝啊,我拿去炼制一把仙风扇。”

钟离权拿着一片树叶走了,时间又过了两百多年。草还丹即将成熟,这几天从药园外经过的各色修士渐渐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看见这片药田与那株参天大树纷纷赞叹几句,然后向闻醉山仙府方向而去。——六十年一度的地仙之祖法会又要到了。

明月在天地灵根上踩着一片叶子荡秋千,清风坐在旁边的树杈上看着她说道:“明月,你已修行一千二百年,如今可历化形天劫成就金仙。”

明月:“一千二百年修行,就可以成就金仙了吗?”

清风摇头:“那倒不是,我只是在说你。”

明月:“为什么要成就金仙?一定要历化形天劫吗?”

清风的神色很柔和,说话也很有耐心:“成就金仙的劫数与凡人修行不同,如果你不愿历劫,就可以不历,但若想历化形天劫,一是修行要到了地步,二是要有劫愿为机缘。…你是天地灵根仙灵不染之气而化生,只有在天地灵根的庇护下才有仙家修为。须历化形天劫,方可离开天地灵根的庇护。”

明月:“什么叫以劫愿为机缘?”

清风:“灵台中造化神用俱足,一念之间,一片山河天地,一体有灵之身,皆能纤毫毕现,就是修行到了地步。…有历劫之缘又有历劫之愿,就是以劫愿为机缘。”

明月摇头:“我还是没听懂。”

清风叹了一口气:“我与镇元子一千八百年之约将满,推演千年往来之事,知镇元子心有宏愿,这一次草还丹成熟,牵连的玄机莫测。到时候,你恐怕得放弃这个千年安适无忧之所,脱离天地灵根的庇护。这便是历劫之缘,而对于仙家修行,你还得发此愿心才行。”

第151回、玄奘西行发宏愿,镇元待客五观庄

清风提醒明月,要发愿心才能历化形天劫,而如今的机缘将至。明月躲在一片大树叶中,将自己的身体都包裹起来,只露出脑袋皱着小鼻子道:“四百年前,我们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这里挺好的,我不想也不必离开天地灵根。”

清风看着她眼神有些无奈:“假如天地灵根不在了呢?假如我也不能在此守护呢?此处虽好,却不是我灵台中的仙界。”

明月一听这话从叶子里蹦了出来,跳到树枝上很紧张的抓着他的袖子道:“清风哥哥,你要走了吗?”

清风:“我没说要走,但将要发生的事不是由我决定的,可能你我都要走。如果你历化形天劫成就金仙,无论走到哪里,都如同天地灵根所在,明白了吗?这才是你的金仙修行!”

明月笑了,指着身旁的枝叶道:“如果清风哥哥要走,我可以带着天地灵根一起走啊?”

清风:“你有这个法力吗?”

明月歪着脑袋道:“我没有,但清风哥哥这么大本事一定有的。”

清风:“我只能移树,却移不走天地灵根。”

明月:“这好办,你只要移树就行,有我在,不论移到哪里,这棵树还是天地灵根。”

清风目露异色,用不解与疑问的眼光看着明月。明月就是个调皮的孩子,见清风这种表情,凑到他耳边悄悄道:“清风哥哥,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不是离不开天地灵根的庇护,而是不喜欢外面的气息。”

清风神色一怔,把明月拉到身前仔细看着她:“明月,我小看你了,连我都没察觉,你何时历的化形天劫?”

明月伸手就去摸清风的鼻子:“这么看着我干什么,不认识了吗?你忘了两百年前那个酒葫芦仙人钟离权来求药的事了吗?我能让他带走一片叶子,自己怎么就不能离开呢?”

清风长出一口气:“当时我喝多了,很是昏沉,没有细想,事后也没有再去想。”顿了顿又说道:“你的修为到了,而且已经有化形入劫的修行,既然如此,你迟早要经历劫数考验。我守望天地灵根一千八百年,你陪了我一千二百年,我也会守护你历劫圆满。”

明月:“什么考验啊?如果过不去怎么办?”

清风:“仙家修行与凡人不同,证金仙愿心未成,要再入轮回走一遭,以全新之生的经历重发愿心,才能再证金仙,是为化形天劫中‘劫’的含义。”

明月:“还不成功呢?”

清风:“再来。”

明月追问不休:“那要是不愿意呢?”

清风:“仙人已跳出生死轮回,如果不愿意,也就没必要再入轮回走一遭,可以选择不证金仙,况且有很多仙人也证不了金仙。但你的情况很特殊,全无一丝心机沾染,修行自然而然,连我都没察觉你已经化形入劫求证金仙成就了。”

清风对明月讲述化形天劫,并没有把其中的玄妙都解清楚,只是介绍了一个过程。一般而言,历天刑雷劫成就金仙,就跳出了生死轮回,此后可以不证金仙。但假如真仙入化形天劫去求证金仙成就,如果历劫成功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假如历劫失败,就要再入轮回走一遭,在全新的轮回经历基础上再发愿心,如果还失败了,还要再入轮回又走一遭,不证金仙就永远没完,等于重入轮回。

辛辛苦苦修成仙道,为什么还要冒重入轮回的危险呢?没人逼谁,这是仙人自己的选择,有很多仙人就选择不入化形天劫,当然了,也不是想入就能入,修行到了方可求证。而另一方面,能够成就金仙自然另有大解脱,其意义超出了简单的跳出生死轮回,其中玄妙清风并没有多讲。

明月听的直眨眼:“我不知道仙家修行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清风:“经历过了,才能知道,我以前没有告诉你。”

明月点了点头,若有所悟道:“我明白了一件事。”

清风问道:“你明白了什么?”

明月伸出粉嫩的小手指天:“为什么仙界那些金仙会开讲法会,他们讲的是什么?而那么多已经成仙的修士还要去听,听来听去也没听说都有了金仙成就。”

清风笑了:“你还真明白了,那么今天就算我为你一人开讲的法会吧。”

明月:“可是我们今天不是在开法会,而是在说天地灵根,清风哥哥如果要走,我们可以一起把天地灵根移走。”

清风摇头:“我不能,我只是替镇元子守护天地灵根,这不是我的树。…他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树下有人道:“清风,难为你守护此地开辟药田一千八百年,这草还丹不日即将成熟,你我的约定就要完成。”这是镇元子的声音,清风每六十年见他一面,都在闻醉山地仙之祖的法会之后。而这一次很特别,那边法会还没开,镇元子先来了。

清风挽着明月飘然落下天地灵根,淡淡道:“这一次你来早了,闻醉山法会还没开呢。”

镇元子还是当年的打扮,手捻长髯道:“说来也巧,算一算日子,草还丹成熟之时,正巧我要开闻醉山法会。”

清风:“那也无妨,我自会守在天地灵根旁等你来,一千八百年都守了,不在乎多那么几天。”

镇元子上前两步,躬身行礼:“那我先谢过仙童了!”

清风一侧身:“几天而已,没必要特意礼谢吧?”

镇元子很认真的说:“当然有必要,因为我要将这株天地灵根移走,以草还丹与人结缘。”

清风眯起了眼睛:“移走?你能移得走这株树,却移不走天地灵根!”

镇元子笑了:“明月仙童可以帮忙啊。…明月,你从未离开过此地,也未到过人间,正好有这个机会去别处一观。”

明月刚想说话,清风却示意她不要开口,冲镇元子道:“你说什么?移到人世间?你有这么大的法力将天地灵根移出昆仑结界?”

镇元子:“我在人世间已布下一座法阵,我在人间法阵旁施法接引,仙童在此地施法移树,如果明月仙童肯帮忙移转天地间仙灵之气,自然可以将天地灵根移植到人世间。”

清风深吸一口气:“你的修为超出了我的预料!我再问你,不论我与明月帮不帮忙,你都要移走天地灵根吗?”

镇元子:“是的,但有二位帮忙则万无一失,你答应我继续守护天地灵根,一直待到闻醉山法会之后,所以我先谢过了。”

清风:“你既然主意已定,我和明月为了天地灵根,自然会帮你的忙,这已在你的算计之中了。…你移走天地灵根,请问闻醉仙山药田怎么办?天地灵根已去,此处地气会削弱大半,就不考虑万寿宗的弟子传人了吗?”

镇元子:“这也好办,三十六天之内再施法将天地灵根移回来,不会有太大影响。”

清风叹了一口气:“只怕移去容易,移回再难,你执意如此,那就如此吧。”

镇元子:“那好,就这么定了,离闻醉山法会只有两天时间,我们就立刻把这件事办完。我这就去人世间,仙童感觉到我的法力接引,就请在此地施法移树。”

说完这些,镇元子转身欲走,明月终于忍不住了,招手喊道:“哎,等等,我能不能问你件事?”

镇元子转回身来,和颜悦色道:“明月,你想问什么?”

明月:“你为什么要把天地灵根移到人世间?你要移树我们阻止不了,但既然我和清风哥哥帮忙,你就应该把话说清楚。”

镇元子点头笑道:“说的也是,是我太着急了。”

他倒不隐瞒,说出了原因。佛门大乘天发愿心证菩萨果,为中土众生求大乘佛法、传大般若妙谛。在仙界空发这种宏愿没用,愿心一起自当历劫。大乘天轮转化身入人间,俗家姓陈名袆,少时聪慧悟性超绝,年仅十三岁就正式剃度为僧,法号玄奘。

玄奘多次上书唐皇李世民,请求前往当年佛祖弘法之地,也是当时人世间的佛学研究中心与佛典汇集中心,天竺的那烂陀寺求法。圣意未允。

观自在菩萨领佛旨下界点化玄奘,赐他九环锡杖一支,紫金钵盂一个,锦斓袈裟一件,指点他偷关西行而去。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偷越出境了。

如今人间已是大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

镇元子与大乘天是仙界故交,这一次大乘天的轮转化身玄奘西行,镇元子也想在人间结一段善缘,助他历劫成功。镇元子领仙界众弟子来到人间,在玄奘西行的路上建造了一所庄园等候。掐指一算,玄奘会在草还丹成熟后路过那里。

结缘随缘,镇元子要奉送玄奘草还丹两枚。偏偏草还丹这种东西离枝之后要用黄绫托着尽快服用,时间一久丹果僵化就没有药性了,所以想把天地灵根直接移到庄园中。

事情很巧,玄奘到达庄园前,也正好是六十年一度的闻醉山地仙之祖法会。所以镇元子感谢清风守护天地灵根,并且托他与明月帮忙。

明月听完后眨着眼睛问道:“就这么简单,移走天地灵根,等一个和尚经过,你要送给他两枚草还丹?”

镇元子:“就是如此,既然二位肯帮忙,镇元子在此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