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振衣又向波旬行了一礼,很干脆的答道:“前辈问的不错,我是故意的,谋划良久终于成功,不仅仅为斩独孤伸,早已知今日局面。”

此话一出,后面的钟离权脸色变了,心中暗道这孩子不是找死么?若不是众高人都在场,他简直想上去一扇子把徒弟敲昏了。

然而梅振衣话未说完,顿了顿一指青丘山残尘又说道:“我早知诸位今日会来,这个地方真是很巧,青丘山传承千年却毁于一旦,成也烈长缨败也烈长缨,若无烈长缨,可能不会有青丘山一派,但如今青丘山应还在。

我也在苦思,不能因青丘山今日之毁,就说当年不该立这一派修行传承,其实轮回中众生,世世都在修行中,只是大多不自知而已。但又该如何阻止烈长缨下界之行,防止同样的惨剧重演呢?如今天人大乱,青丘山这样惨剧,已发生太多!

这一场大乱由人间战乱而起,前所未有之百年盛世,世间修行各派传承亦现前所未有繁荣,最终卷入前所未见之混乱。因道统传承故,仙家受牵扯下界众多,亦有人趁乱世下界自寻业,堕入轮回中不在少数。

如今之乱,已脱离人间战乱,成为世外众修士及祖师仙家之间的纠缠死结,波及人间仙界。若轮回外仙界崩颓,轮回中人间可想而知?若不趁此机会彻底斩断此死结,末法将当真来临。人间处处青丘山,仙家尽是烈长缨。

今日波旬前辈率自在天众修士寻仇前来,而天庭众金仙现身相阻,可能是崩乱伊始,也可以是斩断死结的机缘,前辈以为呢?”

波旬看着梅振衣,似乎想看穿这个人,皱眉问道:“依你之言,怎么斩断此结?”

梅振衣:“由此收手,斩断前因,莫再纠缠。”

波旬忍不住笑了,很冷的笑:“说的真轻松啊!因果缘法皆不论了吗?就算斩断前因,也免不了后事再起,今日仅是逃脱了一个你,梅真人当真巧舌如簧。”

梅振衣面不改色:“前辈说的也有道理,就算斩断前因也免不了后事再起,所以应立新规以绝后患。”

波旬的冷笑变成了哈哈大笑:“你可别忘了,仙界不仅仅只有自在天,依附自在天世界的修士亦非我私家臣属,我约束不了其外的事情,你在此与我空谈,又有何用?”

梅振衣朗朗答道:“太上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心应从发端处证,今日总算是个机会,可以与自在天众修士一致相商,若你点头原意相商的话,来日我自有办法邀集诸天所有仙家相商。”

波旬已经不笑了,看着梅振衣的眼神有些古怪,就似看见了什么好笑的东西,过了良久才道:“你虽巧舌大言,但刚才某些话也有道理。愿心应从发端处证,那就把眼前的事解决了罢,别忘了我们是为何而来?我有个建议,不知梅真人愿不愿听?”

梅振衣一伸右手:“请讲!”

波旬:“你莫再卷入身边众位金仙、菩萨,我代表自在天世界与你斗法了断,然后再谈其余。”

“这算什么提议,不是存心欺负人吗?”梅振衣身后的提溜转很不满的大叫一声,然而波旬身后的众修士以及这边的诸位仙家,包括知焰在内,谁都没有出声。

谁都清楚波旬的修为,诸仙界中能是他的对手者,一只手的手指就够数了,其中绝对不包括梅振衣,但波旬的仙家妙语声闻中有另外一层含义——

从私人恩怨的角度,波旬完全可以放过梅振衣不再追究,但那么做没用。就算波旬放过他,身后的众多天魔也不会放过他,就算今天不动手,将来也会找各种机会寻仇,这是波旬管不了的。梅振衣很强大很有手段,寻仇者不知会被斩落多少,另一方面,梅振衣再强也绝不是这么多人的对手。

有缘法的诸位仙家会帮梅振衣,至少今天到场的众金仙不会袖手旁观,但这样一来局面等同失控了,不知反反复复会牵连到什么什么程度?那真真切切是仙界大乱,自在天世界会继续崩坏。

梅振衣方才那番“大话”讲的很有道理,但事情应从眼前、从自身做起,先把能预见的这一场大乱解决了。波旬让梅振衣莫再牵扯他人,他自己也代表自在天世界众天魔出面,斗法了断此事。身后的众天魔若此时若不反对,那么就表示今后不再追究,否则就是与在场所有人为敌。

这是波旬所能想到的、波及后果最小的解决方式。

波旬身后的众天魔谁也没反对,一齐以神念回应表示赞同。第一是因为魔王的威望,他的提议既有道理就应拥护;第二是因为混乱后果,谁也不想轻易与对面那么多高人混战,弄不好自己就被斩落了;第三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梅振衣绝不是波旬的对手。

梅振衣身边的众仙家,除了提溜转之外谁也没做声,都在等梅振衣怎么回答?

梅振衣的回答可够气人的,假若波旬是无行凡人的话,恐鼻子都会被气歪了。他既没答应也没拒绝,只是不紧不慢道:“我可有些不敢,倘若不慎将你波旬斩落,整个自在天世界都会崩坏,那岂不是祸乱无边了?非我所愿见。”

波旬竟然没生气,带着好笑的神情道:“原来你有这种担忧?很好!你我演示印证修为境界,彼此分出高下即可,不必斩落对方。落败者任凭获胜者处置,你看怎样?”

“波旬,你请求与梅振衣斗法了断吗?可惜啊,你还不够资格!”场中忽有一人开口说话。

这人好狂的口气,比众金仙中疏狂第一的云中子还要狂上三分。众仙家神念弥漫铺张,此人竟能如闲庭信步一般悄然走到场中,银丝羽衣飘荡,雪白的长发在身后飞扬,双手在胸前环抱,托着一支金击子。

波旬的威压气势原本弥漫全场,此人走到场中,这股威压却消散于无形。

波旬的怒气一闪即隐,因为他看清了来人是青帝,如今有资格点评波旬修为者很少,但其中恰恰就有青帝。云端上的自在天众修士也有不少人躬身行礼,当年青帝是上古大巫与妖族之祖,有很多大巫与妖族如今也是自在天修士,此刻见青帝形容不由自主躬身。

波旬一拱手道:“青帝,您也来趟这浑水吗?方才的话,我却没听明白。”

青帝横了天上一眼,没有答话,而是喝道:“众金仙在地上,我也在地上,你们站那么高作甚,在云端上就很威风吗?殊为无礼,下来说话。”

波旬怔了怔,随即从云端上飘落,众天魔也随波旬落了下来。波旬脚踏尘埃之后又问道:“青帝方才所言我不够资格,究竟何意?”

青帝仍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梅振衣曾与不动尊明王演法论高下,以一对三完胜,此事漫天仙佛皆知,以你的修为,比不动尊明王如何?”

以波旬的修为,绝对可以与不动尊明王一战,但胜负也在未知之数,彼此都有所忌惮不会轻易动手。那位明王是佛国第一号狠角色,威猛犹远在斗战胜与韦驮天之上。当年芜州演法造双塔,梅振衣胜在取巧,论真正的修为境界是无法相比的,但毕竟是胜了。

波旬却没有纠缠梅振衣取巧胜明王的内情,正色答道:“我与不动尊论修为,在未知之数,但斗法了断,只依因果缘法而论当为,不因地位战绩而论资格,否则以我自在天之主的身份,约战梅振衣岂不是真成了欺人?我之所以出面,正因为我是自在天之主。”

青帝冷笑:“哦?那我就论一论因果缘法罢,你真的没资格与梅振衣斗法了断。”仙家妙语声闻中包含着层层喝问——

波旬,你首先回答我一个问题,面对手持赤炼神幡的独孤伸,你能说斩就斩吗?不能,因为你没有这么做!

你明知赤炼神幡中有什么,也知道其一旦失控对自在天世界意味着什么,但你却没有设法去阻止。身为自在天世界之主,你也忌惮其中的怨念生魂的纠缠,不敢受其业力轻易去动独孤伸。

可是梅振衣做了,他以妙计避开怨念业力的直接攻击,夺走了这件法宝将之毁去,做成了一件数千年来无人曾做的大功德,使用过赤炼神幡的各人各承其业,也断绝了后患重演。

梅振衣成功之后,你来责问他处心积虑的布局。但在他未成功之前,谁都明白面对独孤伸是怎样的凶险,连梅振衣自己也不能保证成功。

五百年前,赤炼神幡曾转手多次,包括波旬的弟子惊夜也曾经得到过,但谁都在利用这一法宝强大的威力,谁都没有自承业力散去生魂削弱它的威力,做出损已利人的选择,更别提毁去这件法宝面对严重的后果,以至于赤炼神幡中的怨念业力越积越深。

只有梅振衣得到这件法宝后,没有倚仗其强大的威力为己所用,而是毫不犹豫的将之毁去。请问诸位前来责问的修士,你们早干嘛去了?

你们这些人,没有收拾掉手持赤炼神幡的独孤伸,如今赤炼神幡毁了,自在天世界一片狼藉,反倒聚众而来找梅振衣算账?而波旬身为自在天之主,见对面身边有众金仙到场,拣一个自以为好欺的软柿子梅振衣来捏,想约定单独斗法了结,好平息自在天世界的无妄众怒。

人家真是软柿子吗?以因果缘法论,你有这个资格吗?梅振衣凭什么答应你的请求?

青帝这一番逼问让众天魔不好回答,众金仙连连点头,波旬上前一步道:“梅真人方才所言,不愿见天人大乱难止,我故与他斗法了断,也是遵循此意,青帝以为呢?”

青帝摇了摇头道:“刚才的话我都听见了,你没资格就是没资格,但梅振衣携众金仙之威,要与自在天世界商定新规,对你等也有些不公平。”

“怎么不公平了?”云中子突然插问了一句。

青帝:“诸位金仙来自天庭,却为自在天修士论规矩,当然不公平,自在天之主在此,而天庭之主不在此,怎么谈?”

“那你说怎么做才公平,来一场混战,让自在天与天庭皆崩乱不堪吗?噢,这里还有佛国的两位大菩萨。”波旬寒着脸说道。

青帝淡然道:“不怎么办,今天这事就不应该发生。梅振衣来自天庭东游谷,天庭自有天庭的规矩,众金仙欲护梅振衣,就将他带回天庭,何必在这里对峙?”

云中子第一个点头:“不错,回天庭,我看谁敢拦路?”

钟离权一把抓住徒弟道:“不必与波旬斗法,随为师回天庭。”

众仙家带着梅振衣回天庭,波旬拦路还是不拦路?若拦路就是一场混战,不是波旬所愿见,更何况青帝抱着金击子一直盯着他呢。而众天魔也看着波旬,等他作何决定?

其实在众天魔的内心中,谁也不愿在此时拦路,梅振衣有这么多金仙高人护着,不是出手的明智时机。但这些高人不能永远都护着他,想找麻烦的话,私下里再择机动手就是了,然后逃回自在天世界躲藏才是上策。谁也不是傻子,能看得清形势。

波旬提出斗法了断,而梅振衣不答,此事还没完,身为自在天之主不能说走就走,他看了身后一眼身后众修士道:“天庭岂是藏污纳垢之所?我倒要去找大天尊理论一番!诸位请暂回,我也去天庭,必当做个了断。”

波旬要同去天庭,青帝当然也去,韦驮天与斗战胜对望一眼,不约而同也飞升往天庭而去,这一下热闹就更大了!

波旬没有拦路,但另一人却出手拦路了。

众仙家飞升天庭,却没有出现在东游谷或各自的洞府,被一股奇异的大法力所阻,灵台世界另有玄妙的接引,出现在一个玄奇的所在。

远方高台上玉宇琼楼生辉,近处白玉门坊高耸,门坊后通往高台的铺云长阶下,有一个百丈方圆的广场,以整块的明黄石凿成。四望祥云瑞霭无边无际,这里是天庭凌霄宝殿的门户南天门与斩仙台。

此处十分玄奇,是大天尊灵台造化而成,四面无边看不见天庭其他福地,却与天庭各处洞府及道场灵台相通。

什么人有如此大神通,能拦住各位仙家并将众人一齐接引到此处?唯有大天尊而已,天庭是他开辟的,各金仙洞府也是依附其中延伸造化而成。此刻大天尊正站在通往凌霄宝殿的铺云长阶上,西王母与他并肩而立。

若以世俗眼光来看,西王母算不得绝色娇媚女子,她的身材修长而高挑,个头几乎与大天尊一般高,鼻梁和颧骨也比较高,相貌不难看甚至带着独特的韵味,但手持玄圭站在那里无形之中却有一种凛然威势,少了几分女子天然的柔弱之气。

众仙家现身南天门下,隔着斩仙台看见大天尊与西王母,除了青帝与魔王之外,一齐行礼问候。各人所持礼数不同,有拱手礼、有长揖礼,譬如知焰行的是拜见祖师的大礼。

巍峨的凌霄宝殿前,众仙家一齐行礼,大天尊的气度已完全不似梅振衣在芜州见过的那位隋先生,君临仙界的威仪不怒自成。青帝与波旬像两个架子般杵在众仙之间,感觉也有些不自在,微微点首抱拳算是见了礼。

玉皇大天尊一摆手道:“诸位仙家不必多礼,青帝与自在天之主,还有佛国两位尊者来访天庭,本应依礼待客。但请容我先处置天庭事务,再与诸位相叙。…杨戬,宣我法旨。”

身着披风与战甲的杨戬于南天门内现身,朗声道:“天庭乃仙家飞升清修福地,当年有约,众仙家外界私斗不可扰此地清修。梅振衣于昆仑仙境青丘山抖赤炼神幡,累斩金仙函知子座下丁问、零充两位仙家,洞府法会一片哗然。此举违天庭之规,大天尊法旨,东游谷仙人梅振衣二百年内远离天庭。”

众仙家面面相觑,波旬本想来与大天尊理论,闻此言也无话可说了。东华帝君越众而出道:“大天尊,函知子可曾申诉?”

大天尊摇了摇头:“没有,丁问、零充非为梅振衣所斩,而为早年积业所斩,无可申诉追究。”

碧霞元君也上前一步道:“既然如此,大天尊这道法旨,是否强词夺理?”

大天尊点了点头:“是有夺理之嫌,但并未强词。”

仙家妙语声闻中说的清楚,丁问、零充之斩,怨不得梅振衣,假若真是梅振衣无端在天庭斩了两位仙家,此刻天庭巡海护法神队早已将他拿下了。故此函知子没有追究,大天尊也没有责罚他什么。

但是大天尊有权做出另一个决定,将梅振衣逐出天庭,时间是二百年。仙家被斩的事情可以不追究,但他也不欢迎梅振衣扰天庭的清净。至于有人要护梅振衣,自去天庭之外护他,有人要找梅振衣算账,自去天庭之外算账。

按照当年大天尊与众金仙所约,梅振衣确实因为天庭之外的恩怨,擅自扰乱了天庭中的清修。虽然因果复杂一言难尽,但大天尊不欲纠缠,很干脆的做了这个决定,规矩就是他定的。

青帝在人丛中喝道:“大天尊,你此时下此法旨,可知后果如何?”

仙家妙语声闻说的也很清楚,此时驱逐梅振衣出天庭,等于逼他自投罗网,众多天魔正等着这个机会找他麻烦呢!理论上梅振衣可以去天国或佛国寻求庇护,但也等于将麻烦带到了别处。

况且梅振衣是一位道人,去佛国或天国做客也可,但不可能长立洞府修行。若因逃命改换修行发端,不是仙家行止,连大成真人都算不上了,除非再入轮回。

天庭众仙欲维护梅振衣者众多,但也不能随时护着他,其间若出了什么闪失,只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这次事端的性质与其他争斗不一样,参与者都有不可思议之大神通,在仙界的地位十分重要。如今天人之乱已难以收拾,再添上这么一把火,天上人间只怕是一场浩劫,非梅振衣本人所能左右,也不是在场任何一人能独立扭转的。

大天尊答道:“青帝所言甚是,但我也无奈,天庭之规是我与众金仙商定,我不能置之不理。”

波旬插话喝道:“青帝既然如此说,为何阻止我与梅振衣斗法了断?…梅振衣,你若真的肯承担,就应挺身而出平息此事,不要躲在众金仙、菩萨的后面。”

青帝瞪了波旬一眼:“不是梅振衣要躲在众金仙、菩萨身后,而是诸位仙家也认为你不能与梅振衣单独了断此事,你只是在挟威欺一个晚辈。…就算你斗法获胜,他任凭你处置,真的能了断吗?不过是平息自在天世界一时无妄怨气而已,于天人乱象无补,且更添乱局。”

说完波旬,青帝又冲大天尊道:“如今之计,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众仙家也应求我庇之策。大天尊法旨梅振衣当领受,但这天庭之规也该变一变了。若唯求清静推乱事于外,无视众仙已身在乱中,清静亦不可存。”

大天尊竟没有反驳,很痛快的点头道:“说的不错,梅振衣在青丘山所言彻底斩断死结之语,我都听见了,诸天立新规以绝后患很有道理。…天庭之规是我求证金仙时的发愿,后来与众金仙相商而定,我不会违背它。但若有缘人挺身而出,在这斩仙台上与我斗法印证,只要胜了我,就可与众金仙相商天庭新规。”

与大天尊斗法?谁能是他的对手!更何况这里是大天尊灵台造化而成的世界,众仙家一时说不出话来。

青帝却摇头道:“应立的新规,并非天庭一处之规,而是整个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共守之规。”

大天尊微微一笑,袖手走下长阶来到斩仙台中央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情总要一步步来,先从天庭开始。若有缘人能胜我,自在天之主也在场,正可共商,一举两得。”

众金仙无言,波旬也低头不语,青帝抽出金击子举步上前道:“大天尊,你我皆是难寻对手的修为,你今天既然来了这么一出,那我就出手吧。”

大天尊却神情一肃,甩袖斥道:“你这山野狂夫、孤家寡人,无资格与我斗法定此事!”

这本是青帝喝斥波旬的话,大天尊也用来噎青帝。仙家妙语声闻中意思很明确,青帝不是天庭中的仙家,既未在此开辟洞府,也未留下道统传承,更不是此时的事主。就算修为再高,与天天尊之间的斗法也只是两人的私斗,以缘法而论,他的确没资格。

青帝行走中的动作僵住了片刻,金色的眼眸中毫无表情,一言不发转身就退了回来。

“请问大天尊,我有资格与你斗法定此事吗?”自从青帝于青丘山现身后,梅振衣一直保持着奇异的沉默,不知在想些什么?此时却突然开口,吓了紧紧挽着他的提溜转一跳。

大天尊捻须道:“你的确有资格,且以缘法论,是最应该出手那个人。很高兴你终于站出来了,但事关金仙发愿,我要向你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演法印证高下,就算斩落对方也无话可说,你想明白了吗?”

此话一出,南天门下众仙家一片哗然。众人几乎都误会了,以为大天尊所谈的“金仙发愿”,是他很久以前求证金仙时的发愿,与天庭之规有关。只有梅振衣心里清楚,这是自己发愿历化形天劫最后一步机缘。

当初大天尊在东游谷中私下相托的,就是眼前这件事,梅振衣既没答应也没拒绝,如今受乱相裹挟,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是的,我很清楚。”梅振衣毫不犹豫的点头答道,一整衣袍就要越众而出。

“你要去找死吗?”提溜转、知焰、钟离权三只手一齐拉住梅振衣的道袍,压抑不住的低呼。

梅振衣低声答道:“我已发愿历化形天劫,此刻正走向破关之处,若有一念回头,当即自斩。”

钟离权倒吸一口冷气,突然同时扣住提溜转与知焰的手,让那两人说不出话也动弹不得,以一种难以形容的神情看着他,缓缓说了一句:“徒儿,你去吧!”

梅振衣飘然走向斩仙台中央,步履从容气定神闲。此处的造化玄奇难以言述,虽然看似百丈方圆,但身处其中神识几可延伸无限,在这里斗法不论如何激烈,都不会波及到斩仙台以外的地方。

想当年心猿悟空曾到天庭闹事,手舞金箍棒在斩仙台上与凌霄宝殿职守王灵官以及雷部三十六员神将大战一场,却没有冲上凌霄宝殿,而天庭各处也未受一丝撼动。

波旬看着梅振衣的背影,眼中神色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梅振衣若答应与他斗法了断,虽然必败,但波旬已承诺不会将之斩落,看在众金仙的面子上也不会过于为难,顶多将梅振衣幽禁于自在天世界数百年,调治蜜波之伤并炼器炼药相偿,抚平众修士的怨气。

但梅振衣没有理会波旬,此刻却主动要求在斩仙台上与大天尊斗法,而大天尊已经声明就算斩落也无话可说。他到底在想什么?听说此人未成仙之时,仙界高人的通明法眼却看不透,推演总有混沌未尽之处,奇怪呀奇怪。

波旬正在诧异间,走了一半的梅振衣突然回头问道:“波旬,你曾说欲与我斗法了断,我尚未回答,此刻你是怎么想的呢?”

波旬一怔,旋即摇头道:“你若败了再说,恐也没什么好说。你若胜了就不必了,届时天庭相商新规,我自在天世界亦愿共商,但愿吧!”

“好,一言为定!”

梅振衣脚步未停,转头继续走向大天尊,来到相隔九丈处站定,躬身长揖道:“能于此地向大天尊请教,是我有生以来最大的幸事与福缘。”

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拱手还礼道:“既是等身斗法,就不必多礼了!此番斗法,请西王母仲裁,你可有异议?”

在人家的灵台世界中斗法,还要人家的道侣来仲裁,好似很不公平,而梅振衣却淡然答道:“无异议。”

大天尊微微一笑:“我只以这支玉簪为法器,听说梅真人有正一三宝,合击威力无匹,还有诸般仙家神器妙用多端,尽管放手施展。”他拨出了发髻中的一柄四寸玉簪。

梅振衣也微微一笑:“在大天尊面前不敢逞机巧,既然您以发簪为器,我也以这支发簪相会。此地是天庭,您是天庭之主,我应礼让三击只守不攻,请吧!”他也拔出了发髻中的那柄四寸金簪。

雷神剑在手,斗法已经开始,在这个最不该分神的时刻,梅振衣却不由自主感到一阵无法抗拒的恍惚。恍然如时光错乱,周围一切远去,童年时那一场早已忘却、不再刻意想起的大梦又浮现灵台。

那应该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后,梦中的他是一位叫“梅溪”的青年,此刻灵台中最清晰也是恍惚的,是“穿越”前夜,那一个大梦中的大梦。

轮回卷:逍遥游

第341回、法所见皆有所证,道自然一以贯之

梅溪脚踏五彩祥云立于诸天之上。眼下是无边玄妙方广世界,鸿蒙中金光万道、浑沌开瑞雾千喷,梅溪眼中神光开阖一览无极。

只见列菩萨、罗汉、金刚、伽蓝、明母、飞天,霄汉琉璃中隐现;诸帝君、天官、星宿、神将、仙童、玉女,丹犀宝台上安身;更有那各色通灵瑞兽、得道妖王、精奇异怪,琪树瑶花间立足;还有不知名的各方图腾神灵,或头顶圆光、或披鳞耀日、或彩羽凌空,千奇万态难以尽数。

然而这仙家景象、法华世界却似硝烟甫散,有须弥峰抱残,见蕊珠宫守缺,蒸腾杀气犹未散尽。无数神佛仙圣,此时都面带着敬畏之色注视着一个方向——梅溪与他身后各持法器的众位仙家与妖神。

耳闻一声啼喝,一只金毛巨猿翻着跟斗腾云而来落于不远处,它身上的大红袈裟已经破烂不堪还有烟熏痕迹,脑后的猴毛也烧焦了一块,手提一根金箍铁棒指着梅溪道:“梅真人,你挑动这场诸天浩劫,了断天人因果,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已被打落凡尘,你还想怎样?”

梅溪微微一笑:“我等证道之人已超脱生死,非为战而战,如今大局已定,正应诸天相商,梅某主盟定议而已。”

这时又有一声长啸,远方一金甲天神化身万丈而起,眉心神目圆睁威风凛凛,只是身上金甲残破、手中三尖两刃兵也少了半截。他高声问道:“梅真人,你叫诸天如何相商?如今之计,你如登凌霄宝殿亦无不可,请勿再起浩劫以伤天和。”

梅溪哈哈大笑:“打落一个玉皇上帝,我再做玉皇上帝?这不等于打我自己吗,这简直是毁我道行功果!要我说,诸位不论所修何道所依何教,也不论各家之言天有几重,这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各人叫仙界也好、净土也罢、天国也可,我只定一名为‘天’。…拆了凌霄宝殿,立定天台,列天条于其上,我要封天!”

此时梵音鸣起莲台显现,一妙曼端庄的女子来到面前。这女子容颜绰约,却是个未梳妆的菩萨,漫腰束锦未戴璎珞,衣裳凌乱赤足露臂,手捧的净露瓶崩缺了口,瓶中插的杨柳枝也焦枯了半边。样子有些狼狈可神情一点看不出异状来,她款款问道:“请问梅真人,你要定什么天条,何为封天?”

梅溪呵呵笑道:“不是我定天条,而是诸天仙佛神圣共定天条,所谓封天,就是划界。…观自在,你受人间香火最多,首先就要和你明言…青帝,你说呢?”

梅溪身后走出一名身穿银丝羽衣的男子,上前与他并肩而立,朗声道:“不可妄拟天心为己心;不可欺夺他人之信惑乱众生;不可在世显圣自称神。——这三条,就是我等拟定的天条。”

这便是“梦中人”梅溪所做的那一场奇异的梦,按当时的言语,他已将玉皇大天尊“打落”。而此时的梅振衣正拔下发簪欲与大天尊斗法,仿佛走向此梦境中。梦中预示与眼前所见有奇异的联系,却又有玄妙的不同。

斩仙台四周并没有须弥峰抱残、蕊珠宫守缺的景象,如果那梦境是一种灵台展示的话,那般景像应该象征着天人之乱。梦中人梅溪尚未证入修行门径,种种仙家玄妙不可思议的境界也不可能理解,梦中所见种种景象都是异化而成。

衣裳凌乱赤足露臂、净露瓶崩缺的观自在菩萨,不就是象征着关小姐妹化身无法了断的前因吗?

袈裟烟熏破烂,脑后的猴毛也烧焦了一块的斗战胜尊者,不正象征着梅振衣斩心猿之举吗?

至于金甲残破、手中三尖两刃兵少了半截的神将杨戬,倒是很直观,在天庭东海梅振衣真的曾崩缺三尖两刃兵。

假如有人去臆想这样一个故事,梦想拥有这一段经历,却又未曾见证其中的仙家缘法,只是按通常的理解在脑海中去编排,那么就会异化出这一段梦境来,梦中呈现这样的场景。

这梦境确实很爽、很拉风,但斩仙台上已历证这一切的梅振衣却没有半点得意,也许除了自己之外没人能理解他此刻真切的心情。

梅振衣不明白,自己为何为拥有那样一场大梦中的大梦?但他却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打落”玉皇大天尊,今天斩仙台上这番斗法,实际上就出自大天尊本人所托。

大天尊修为精进,已将突破有形有神的金仙极致,他要借此机缘破关而去。但是大天尊能不能成功、这场斗法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梅振衣并不清楚,连大天尊本人也说不清。

由金仙极致往上,究竟是怎样一种境界?此刻的大天尊无法言述,也无人能够言述。但梅振衣却知道这求证本身也是一重劫数,比化形天劫更凶险的劫数,大天尊能历劫成功吗?

假如这一场斗法获胜而天庭犹存,大天尊不在又无处不在,究竟会发生什么呢?大天尊并没有说,取决于无边玄妙方广世界的众仙家。

梦境中有列位菩萨、罗汉、金刚、伽蓝、明母、飞天、诸帝君、天官、星宿、神将、仙童、玉女,各色通灵瑞兽、得道妖王、精奇异怪等等,是想象中的诸天聚齐。但却缺少了天国众天使,这并不是有意忽略,以梦中人“梅溪”的见知,根本就不曾知道。

而此刻的斩仙台周围,只有青帝、波旬、斗战胜、韦驮天以及天庭众仙,看来那番场景可能会在斗法结束后,以另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就是自己发愿所求的“诸天共商”。

一念及此,梅振衣的灵台忽被一物感应所触动,就是那枚一直随身携带的人皇印。刹那间梅振衣的灵台世界前所未有的通透清明,那一场大梦彻底扫去,仿佛散尽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他不再恍惚,抬起明澈的双眼看着对面的大天尊,微笑着点了点头。

而大天尊手持玉簪,也正在向他微笑点头,似将梅振衣刚才的恍惚灵台看透,眼中若有恍然大悟的神情,挥手一簪划了过来。

梅振衣灵台恍惚只是拔下发簪的那一刹那,南天门下的众仙家却尽皆变色,在他们看来,梅振衣与大天尊相隔九丈,几乎是一样的动作举止,一样的气度神情,一样的点头微笑。

更令人惊讶的是,梅振衣拔下发簪的那一瞬,灵台神念延伸而开,与整个斩仙台不分彼此,这一微小的玄妙感应,只有求证造化开辟之功才可出现。也就是说,梅振衣竟在此时化形天劫历尽、成就金仙!

魔王波旬的神色既惊又叹,钟离权的神色既喜又忧。青帝似对此早有预料,却望着大天尊微一皱眉,仿佛捕捉到一丝在场其它人看不到的变化。

对于在场大多数仙家来说,这本应该是恭喜梅振衣的时刻,但梅振衣成就金仙的同时,正面临与大天尊之间“斩落不论”的斗法。

梅振衣站在斩仙台中央,灵台神念曼延而开毫无破绽,只要他的定心不动、灵台不乱,就没有任何外来的力量能够击中他,这便是金仙灵台造化之功的玄奇,在人世间是无法施展的。

但大天尊在九丈外摇挥一簪,将他的灵台世界从中划开,立足的百丈斩仙台似延伸开张无限,不论他如何安定不乱,他的“世界”也将延展至失去控制的极限,于消散中斩灭。

梅振衣灵台中“观”的清楚,如同看见了另外两个人,挥舞金矛的天使之王梅丹佐以及笔划天国的清风仙童,大天尊的第一击竟是——命运之匙!

当年天国演法时,梅振衣曾亲眼见证清风仙童挥出这样的一击,以梅振衣当时的修为,还不能尽然领悟其中的玄妙,如今身临其境去面对时,已清楚这一击真正的强大之处。而大天尊手中只是一支四寸发簪,妙用却真真切切在灵台中变化为命运之匙。

命运之匙划出,灵台世界仿佛打开了一扇不可知的门户,无论你的定心坚定无比、世界牢不可破,那袭来却不是任何一种力量,而似不可抗拒的命运,任何大神通法力都无从化解。

梅振衣也没有去化解,而是选择了切断,手中金簪往身前一划。虽然身形未动,斩仙台的边缘却似往后延伸,他在后退,仿佛退入了金簪划出的另一个时空,身前留下了一道无形裂隙,堪堪避开这一击。

以大天尊变化无穷的手段,梅振衣几乎无可应对,偏偏他选择了这样的一击,梅振衣可是见过加百列怎么应对的,还曾在灵台中参悟玄通多年,就支命运之匙他也曾研摩良久。

向身前划簪一切,既是加百列当年以秩序之刃破法的手段,也是大天尊本人面对武则天以发簪使出的变化(注:详见本书125回),梅振衣同样以金簪使出,应对的从容无比。

观战的众仙家神色更惊,比如长庚星君李白,灵台中略作推演,就知道自己接不下大天尊这样的一击。杨戬暗中思忖,自己就算能避开也很狼狈,做不到梅振衣这般轻松自如、丝毫不着痕迹。

而魔王波旬却在推演另一件事情——自己能用一支普通的发簪发出这样的一击吗?大天尊那支发簪以脂玉髓炼成,当然是最上品的天材地宝,但成器时没有赋予任何成形妙用,仅仅能随化身变换而已,就是最单纯、最普通的一件神器。

以这样的神器出手,所有妙用都是灵台化转而成,它在波旬手中也可千变万化,但绝对使不出大天尊这样妙不可言的一击来。可见大天尊的而修为在波旬之上,至于高明多少,波旬竟有些看不明白。

波旬自忖发不出那样的一击,而梅振衣应对的如此从容,居然使波旬产生了一种错觉,假若是他与梅振衣斗法,仅是印证修为与手段高下,也不一定能奈何对方。——不对呀,这小子刚刚求证金仙,而自己的修为也有展开灵台容人依附、延伸开辟造化之功,已接近金仙极致的“大罗”境界,仅一线差异而已。

只有青帝、韦驮天、钟离权等亲身经历天国一战的金仙、菩萨,才多少明白其中的奥妙,梅振衣早就见证与参悟过这一击。

青帝神色凝重,他比波旬更清楚大天尊此时的手段,玉簪在灵台中变化的不是仙家法宝,而是天国的无上圣物命运之匙。看来大天尊的境界已隐然突破金仙极致,几接近于“无差别”的修为。

对于在场其他的多数仙家而言,大天尊与梅振衣的这一攻一守,就似一场绝妙的演法,若仅仅是展示修为与手段的话,已无须再做更多的证明。

不知何时南天门下又凭空出现了数十人,于天庭开辟洞府的所有金仙,不论平时是否理会闲事,此刻都从灵台造化世界直接赶到了斩仙台旁。

更令人惊叹的场景还在后面,大多数金仙灵台中刚刚“看”到从没见过的天国圣物命运之匙,紧接着又“看”见了几乎每人都认识的、寄名受印未来佛的象征法杖。

大天尊一击无功,四寸发簪一转,横夹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立身不动在胸前做了一个双手合什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