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那些老王爷!风无痕禁不住呻吟起来,为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总是这么曲折离奇,一个女人竟牵扯到如此广泛地势力,若是轻举妄动,恐怕连自己这个皇太子也不见得能压住阵脚。“对了,她这些天没催着要讨回公道?前些日子不是一直把那句话挂在嘴边么?”风无痕若有所思地问道。

冥绝苦笑着摇摇头,“自从殿下获封皇太子之后,她就沉默了许多,除了和那个聂其还能说上几句话,别的就很少开口,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他也是郁闷得紧,若非聂明裳揣着他当年的信物,他早就除却了这个麻烦,如今竟是只能看着此女带来众多纷扰。

“算了,她不提就由她去,就算养一个闲人好了。”风无痕不耐烦地挥挥手,显然不想再纠缠在此事上,“东宫地人手多半是内务府的手笔,是不是可靠也很难说,指不定有各家权贵安插进来的人。依着父皇的旨意,以前的勤亲王府还空着未分派出去,里边的诸多下人不可能全数转进东宫。你派人去拣选一下,不管怎么说,内院的女眷和孤身边的人一定得分外小心,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你也多看着一点,别让他们钻了空子。对了,你待会把子煦叫来。”

冥绝应了一声,这才辞了出去,不一会儿,徐春书快步行了过来,躬身行礼道:“殿下有何吩咐?”

“子煦,那些事孤也知会过你,眼下也不多说了。你现在即刻动身前往保定,到直隶总督衙门去见毕云纶,务必把话点透。如今的情势已经很明朗,若是他识时务就应该知道在孤离京的这段时间他该怎么做。不管如何,直隶总督掌管了京畿周围的安全,万一事机有变,能否压住局面就靠他了。”风无痕正容道,“此事关系重大,而且你在见毕云纶时最好多留一点心,看看他是否有什么不妥。非常时刻,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徐春书自是心领神会,稍稍又问了几句细节就匆匆离去。京城离保定虽近,快马扬鞭也要两天才能打一个来回,况且他又不放心东宫的其他侍卫,所以不得不如同赶集似的。展破寒这个丰台大营提督也是当得无比惬意,虽然那些身份显赫的下属起初还有些架子,但几次相处下来,竟是人人都知道了他当初在西北的凶名。展破寒又辗转让这些人明白了他和风无痕的密切关系,因此不过个把月的功夫,大营上下的官兵无不把这位主帅的话奉若神明。最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展破寒再不似当年那般囊中羞涩,风无痕分给他的那些财物也不是一笔小数,所以在几个属下参将游击没有差使的时候,他往往是拉着他们在青楼楚馆败火,出手之慷慨让那几个公子哥儿也是瞪目结舌,巴结主帅的心就更活络了。

这一日,展破寒又前去兵部武选清吏司取那些心腹部属的委任文书,虽然都不过是千总之类的低品武官,但对于这些大多是苦出身的士卒来说不啻是天大的恩赐。他一边查看着那一卷厚厚的玩意,一边暗自庆幸着风无痕的提点和帮衬,若非这位如今的太子爷坐镇,那些兵部的大老爷哪会这么爽快,毕竟他展破寒压根就不认识几个京中权贵。

他翻检着那叠文书,心中又思量开了,虽说风无痕这位太子在皇城中的明松轩视事,但今日却正好在兵部,倒是可以去求见一下,借口当然是替这些属下谢恩。可是如今这种时候谣言满天飞,若是他不避嫌的话又怕被外人诟病,因此分外难做。他正在沉吟之时,只见一个侍卫匆匆进了大堂,对那郎中嘀咕了几句之后,便走到了展破寒面前:“展军门,殿下在后堂指名要见你。”

展破寒心中一动,立刻将手中文书揣进怀里,跟着那侍卫疾步向后堂走去。那掌管武选清吏司的郎中许准一脸殷羡地看着两人的背影,许久才将目光集中到公务上,嘴里还犹自都囔着:“这姓展的真真好福气,居然能攀上太子爷这棵大树,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他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心不在焉地阅览着桌上的公文,丝毫没注意身边的一个书吏正在竖起耳朵听着他的自言自语,目光中满是异色。

第三十八章 仁德

五皇子风无昭的丧仪并不隆重,他毕竟是获罪囚在宗人府的皇族,因此尸体装殓送回王府后,除了少数大臣前往祭拜之外,灵堂中始终是人影寥寥。他的元妃秦氏早在他之前就已经郁郁而终,因此在灵枢两边哀哀哭泣的就只有两个侧妃和几个侍妾而已。自从风无昭获罪被囚之后,王府中的下人就都作鸟兽散,她们这些原本养尊处优的女子便只能事事自己动手。若不是宗人府每年都按例拨给银两,怕是她们连一条活路都没有。

虽然已经倦了几日,但这几个淡妆素裹的少妇每每想到自己将来的困窘,号啕声就愈来愈大,因此即便是来上一柱香祭拜的官员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谁也不敢停留太久。阵仪簿上竟多半是几十两,但对于乏人问津的王府来说,这些银子已是分外难得。

侧妃杨氏艰难地挪动了一下身子,她已是哭得几度昏厥了过去。几个侧妃侍妾之中,便只有她留下了一点骨血。本来还指望着丈夫能有重见天日的时光,谁料风无昭居然这么快就去了。可怜她的儿子还不到十岁,朝廷也还没有发还王爵的旨意,今后的时日真的没法过了。就是她的娘家也不会收留一个获罪的皇子侧妃,她已是打定了主意,若是风无昭落葬之后仍没有一个说法,她便少不得一根白绫寻了自尽。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她听得一个小厮又高又亮地嚷了一句:“氓亲王到!”这一声可是非同小可,里边的众人全都惊呆了。风无昭获罪期间。这位宗人府宗正还来过几次,她们是见到那张脸便觉得害怕,现如今王府的主心骨既然已死。莫不是朝廷派了他来处置府中地女眷?想到这里,这些女子的哭声便更响亮了。

风氓致一进灵堂便听得一阵震天哭声。不由摇头露出了无奈之色。

他当然知道风无昭是因为心情郁积,加之听到了风无痕立储的消息,这才郁郁离世,不过事到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他示意身边地长随点上了一柱香,站在灵枢前默默祷告了一阵。这才命人去过那本媾仪簿,工工整整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又加上了“一千两”三个字。

他随手将簿子搁在一旁地几案上,这才皱眉问道:“这丧仪未免太简陋了,虽然无昭的王爵没了,可毕竟还是皇族子弟,怎可如此怠慢,那些办事的是愈来愈不经心了!”他面色一沉,便恼火地吩咐道,“传本王的令。到宗人府去调几个得力的人过来操持,这边全是女眷,想来也办不成什么事。这王府还在。里边却如此冷清,想必那些白眼狼似地奴才全都跑光了?”他一边说一边剧烈地咳嗽,旁边的两个长随连忙小心翼翼地上前搀扶着老人。

风氓致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对着底下的几个女子说的,不过此时这些女子还慑于这位老王爷的威势。一时之间竟是无人答话。半晌,侧妃杨氏才挪动着膝盖上前两步,叩首之后哀哀求告道:“回王爷的话,自从殿下获罪后,府中的那些人就全都散了,还有不少人讹诈帐房的银子,如今留给贱妾这些人的竟是一座空荡荡的王府。王爷,虽然我家殿下有罪,但他地孩子毕竟还小,求王爷看在这点骨血的份上发发慈悲,否则贱妾等人算是没有活路了!”

风氓致这才注意到灵枢边的那个孩子,由于风无昭地元妃无出,因此世子之位也一直未定,想来这个孩子就是风无昭在世上的最后一点血脉了。尽管对于风无昭当年的行为极度不齿,但人都死了,风氓致也不会再追究那么多,何况皇帝应该早晚就有恩旨。他示意旁边的一个小太监将那个孩子抱过来,只见他一副眉清目秀地模样,黑漆漆的瞳仁闪闪发亮,毫无惧色地和风氓致对视着。

杨氏见风氓致迟迟未曾表态,心中焦虑不由更盛,又连连碰头道:

“王爷,这孩子虽说上了宗谱,却未有一个正式的名分,我家殿下已去,将来他即便是读书还是办差都是低人一等,求王爷向皇上进言,给他一个微末名分,也好慰藉王爷在天之灵。”

“唔。”风氓致不置可否地含糊应了一声,刚想出口说点什么,一个年少小厮便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太子,太子殿下驾到!”灵堂中的众人顿时全都呆了,外边的流言他们自然也听说过,因此谁都没想到这位刚得到储位的太子殿下竟会亲临祭拜,因此都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风氓致正想迎出去,突敢脚下一软,竟然无法动弹。他虽然早就知道自己身体日渐虚弱,但在人前失礼却是他无法忍受的,因此忙不迭地命两个

长随搀扶他出去。还未走几步,风无痕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风氓致面前,抢先扶住了他。

“皇叔祖,您的身子不适宜劳顿,就不用那么拘礼了。”风无痕温和地说了一句之后,这才抬头打量起灵堂来。只见其中稀稀落落地装饰着一些白幔,那些油灯虽然点着,却浑然无助四周的光线,就连白天也显得有些阴森,整个灵堂都笼罩着一种凄愁惨淡的气氛。旁边跪着一些身着白色孝服的男女,人人脸上都是挂着戚色。

风无痕亲自拈起一柱香,竟是在灵前躬身行了一礼,随即才起身取过膊仪簿。他的这些举动不由让四周的女眷生出一缕希望,当朝太子亲至之后,其他官员想必也都会前来祭奠,如此一来,原本萧索的王府说不定会有所起色。风无痕看着那寥寥几笔阵仪,眉头已是愈皱愈深,虽然他和风无昭的兄弟之情极其淡薄,但眼看他死后如此潦倒,心中总是有几分不快。当他看到风氓致后边写的那一千两字样时,脸上才稍微平和了些。

他扫了一眼底下的一众女眷,深深叹了一口气,若是换作别的皇族,此时必定是孝子出来撑门面,哪像现在这般窘迫?“虽然五哥的王爵还未发还,不过父皇回头必有恩旨,你们就节哀顺便吧。”他又看了一眼地上的那个孩子,顿时微微一愣,“这就是五哥唯一的儿子?”他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孩子的穿着最多只比得上寻常百姓家娇儿,想当年风无昭嚣张跋扈之时,可曾想到今日妻妾儿女的处境?

杨氏正要答话,风氓致就先开口道:“太子殿下,此子就是无昭留下的唯一一点骨血,不过并非嫡出,但若是皇上有恩旨赦免无昭的罪行,自然此子还是可以袭爵的。”风氓致见风无痕的表情就知道这位太子殿下想作好人,当下又建议道,“太子殿下既然前来祭奠,想必是记着当初的兄弟之情,不若由殿下和本王联名上书皇上求一个恩典,则王府上下有了名分新主,这丧事办起来也体面。”

风无痕点点头,显然是赞许了风氓致的提议。“皇叔祖放心,此事孤必定会作主,必定斯人已逝,以父皇的仁德,应该会虑到五哥的身后之事,这孩子也会得到善待。“他这句话刚说完,底下的杨氏便砰砰砰地连磕了三个响头,涕泪交加地谢道:“贱妾谢过太子爷大恩大德!谢过氓亲王恩典!”她又膝行几步,将那孩子按倒在地,“浩容,还不快向太子爷和氓亲王谢恩!”

浩容仅仅一愣就被母亲强压着磕了几个响头,不过很快就倔犟地抬起了头来,幽深的目光不住在上头的两个大人脸上转来转去,胆子大到了极点。风无痕和风氓致倒不觉得什么,但杨氏却被吓坏了,生怕儿子的无礼坏了大事。连声呵斥无果后,她顾不得许多,劈头就是一巴掌,奇得是浩容只捂着脸蛋,既不叫嚷也不啼哭,仍旧是瞪着上头的两位大人物。

“这孩子的风骨不凡。”风氓致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随即又补充道,“太子殿下,本王已经让宗人府调了几个人过来帮办丧仪,奏请了皇上之后,这边的事便能解决。倒是殿下日理万机,便无须在这里再耽搁了。”

风氓致的这句提点来得突兀,但风无痕只是一怔便明白了过来。他今日来祭奠本就是一时起意,虽然送了一份人情,但毕竟风无昭的罪名犹未消除,他确实不便停留过久。看看手中的那本阵仪簿子,他取过笔来,思量片刻,写上了“一千二百两”然后就吩咐随侍在侧的两个侍卫将银票送到帐房,又和风氓致商议了几句之后才离去。

皇太子亲至祭奠风无昭的消息立刻传扬了出去,那些避之唯恐不及的大臣顿时都傻了眼,尤其是那些曾经将风无昭视为真命天子,如今却改换了上头的墙头草,更是心中惴惴不安。虽然风无痕一直在朝理事,但对于这位皇太子的真正脾性却是没几个说得准的,所以不少官员都顺势前往祭拜,阵仪也是比照着风无痕和风氓致的例子不敢短少。再加上丧仪有宗人府的熟手操持,这些媾仪倒也足够将风无昭的身后事办得风风光光。

宛烈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因皇太子风无痕和氓亲王风氓致上书陈情,皇帝下诏免除已故五皇子风无昭之罪,复其郡王王爵,谧曰“恭”由于风无昭元妃早逝无出,册其庶长子风浩容为世子,由皇太子风无痕代为教导,待其成年之后承袭王爵,另册风浩容生母——侧妃杨氏为郡王太妃,王府用郡王规制。至此,京城百姓皆道皇太子仁德。

第三十九章 试探

风无痕的这番做作让仅剩的其他几个皇子都佩服不已,不说风无清这个紧随其后的跟班,就连风无候和风无伤也觉得这一招耍得格外漂亮。虽然贺氏一族早就舍弃了风无昭,但现在人都死了,无论是贺甫荣还是贺莫彬都没有再追究的理。如今风无痕将风无昭遗子风浩容攥在了手里,那贺氏一族若是再不闻不问就难免被人诟病,只看这几日贺莫彬在朝堂上尴尬的模样,旁人便看得出他在忍受着怎样的煎熬。

贺莫彬犹豫良久,终于还是去了灵堂祭奠,并依礼送上了八百两媾仪。他虽然对风无昭害死大哥极为愤恨,但此时此刻却不是逞一时意气的时候,再者有了风无痕的先例在前,他若是不去便会给人与皇太子作对之感。贺家先前和风无言的那出“好戏”已经是演砸了,若是再不设法弥补,怕是风无痕登基之后,贺家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离开恭王府之后,贺莫彬便直奔了太子东宫,他的身份非比寻常,因此寻常官员在外头门上苦苦候着的时候,他却在偏厅中悠哉游哉地喝茶,但心底的焦虑却是一点没少。只看如今的情形,妹子贺雪茗要再生下一位皇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么贺家在后宫方面就已经完全落在了下风。贺雪茗虽然有一个恭惠皇贵妃的封号,压过其他妃子一头,但上面终究还有皇后压着,更何况萧氏这位六宫之主在圣眷上更是独冠后宫。

贺莫彬摇头苦笑,压根没尝出杯中茶水的滋味,只觉得嘴里一阵阵的苦涩。他毕竟不是从政地材料。倘若父亲在此,怕是轻易就能将诸事理顺,可惜他却是处处掣肘。仿佛什么事都没办好过。他忆起上次夫人进宫时妹子贺雪茗的转述和担忧,心底更是一片悲凉。

在三皇子风无言获罪之后。曾经宠眷不错的德贵妃兰氏也被同样降了秩位,不仅声气低了许多,走路也是低眉顺眼地,再也没了往日的嚣张,平日嫔妃相见时更是频频躲开。贺雪茗去绣宁宫探视过好几次。

兰氏每每说到伤心之处便是涕泪交加,眼睛更是几乎红肿着。就连一向淡然地贺雪茗对自己的处境也是分外担忧,君王恩宠虽重,却不知几时转薄,更何况她是一个没有儿子的嫔妃。

贺莫彬正在唉声叹气之余,突然听到了外间传来一阵喧哗,赶忙立起身来。虽然远远地瞧不分明,但他还是瞥见了风无痕身边有两个年轻官员。这位平日待人不甚热络的太子殿下对这两人却极为客气,脸上尽是欢畅的笑意。只见风无痕命身后侍卫送那两人出去,便迈开步子朝这边走了过来。

贺莫彬不敢怠慢。连忙急步迎了出去,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

“下官叩见太子殿下。”他趁着风无痕还没说话地当口,轻轻碰头三下以示恭谨。

“好了。贺大人以后来此地用不着那么拘礼,这又不是朝堂奏对,何必弄得如此拘束?”风无痕顺势将其扶了起来,命一旁的小太监重新上茶。这才分了宾主落座。他微微一觑贺莫彬的脸色,知其看见了刚,才的一幕,便笑吟吟地道,“适才贺大人想必看到了,孤正好有客,这才让你久等了。”

贺莫彬连道不敢,虽然不知道那两人身份,但此时他心知并非探听这些的时候,按照早先打好的腹稿,他便抬起头道:“太子殿下,实在惭愧得很,浩容年幼无辜,下官先前却始终未曾前去探视,反倒是累得殿下为其母子作主,下官简直是无地自容。”他见风无痕神情未变,连忙又补充道,“皇上仁德,免了五殿下的罪行,还令那孩子能够袭爵,这全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只是我贺氏一族也不敢全然劳顿太子殿下,若是不弃,浩容的学业前程,寒家也一定效劳。”

贺莫彬的话虽然说得隐晦,但风无痕对于当年那段往事廖若指掌,因此也知道贺家一直以来耿耿于怀地由来。可以想见,只要贺家愿意,恐怕帮扶风无昭的妻儿一把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连那丧仪都是迟迟未至,这怨恨就非同寻常了。

“贺大人,浩容也是孤地侄儿,正好浩扬读书缺一个伴儿,让他们兄弟相处也是好事。”风无痕微微一笑道,“至于那点恩怨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五哥都已经去世,贺家既然能放开自是最好。”他轻描淡写地就将这些事全都搪塞了过去,把话柄又重新交回了贺莫彬手中。

贺莫彬没想到风无痕完全看透了他的心意,脸色不免尴尬了起来。

他不过是听了自己这边一些官员的主意,看着风浩容年少可欺,想将他拉到己方这一边,那若是得了机会还可以推出去作法。如今这意思被对方不动声色地打了回来,他又不是那等脸皮厚地货色,面色已是极为难看。在那边讪讪了好一阵子,贺莫彬这才接话道:“殿下所言极是,下官记下了。”他挖空心思还

想再说点什么,却发现脑中一片空白,仿佛刚才的腹稿全泡汤了似的,只得怔在那里。

对于贺莫彬,风无痕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好感,因此也顺势岔开了话题。“西南蛮荒之地,民风更是彪悍,令尊贺大学士去了这么久,可有消息传回么?”他是不得不关心贺甫荣的行踪,须知这个老狐狸狡猾万分,若是被他钻了空子,那到时便是后悔都来不及。

贺莫彬虽然比风无痕年长许多,但城府却远远还没有达到那种深度。“有劳太子殿下挂心了,家父虽然不惯南方湿热的天气,不过有太医随行,身子虽然不算最好,倒还是撑得住。”说完这句话,他仿佛自知失言,不由担忧地抬头看了风无痕一眼。见这位太子爷没有不快之意,这才放下心来。如今他已是看得分明,皇帝当日将贺萧两家的主事全都弄出了京城。明摆着就是要扶助风无痕,自己还说父亲身体不好。

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不过,家父倒是提过那缅阳族似乎有蠢蠢欲动的架势,甚至曾经不自量力地派人偷袭过巡兵,但都没有成功。如今家父已是用钦差之命早就封锁了那边地商旅往来,想必他们也撑不了多久。”贺莫彬又加了一句。

风无痕却是觉得心中担忧。商人都是逐利而行,即便朝廷再有禁令,恐怕那些小人也不会放过机会。西北战事还未有结果,若是西南再有什么差池,那就真的麻烦了。风无痕虽然不太懂战事,但这些天在兵部浸淫良久,还是通了一点皮毛。两线作战的兵力虽然没有问题,但粮草军饷却不见得能跟上,待到那个时候,种种矛盾便会尖锐起来。局面就愈发复杂了。

风无痕和贺莫彬又谈论了几句西北军事,这才由得对方辞了出去。

待贺莫彬地人影消失之后,他顿时显得忧心忡忡。虽然如今算是盛世。

但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多少忧患,这些都还是未知数,倘若有人有心煽风点火,要搅出一摊浑水实在是太容易了。他深深叹了一口气。这才努力让自己不去考虑那么远地将来,转而想起刚才和那两人的会面来。

范衡文和李均达并排走在一起,一副神采飞扬的模样,就差没有仰天高呼自己的得意了。虽说两人并不是那种十分热衷仕途的人,但是能得别人看重总是一件快事,尤其是那位贵人还是当朝太子。直到现在,他们还有一种不真实地感觉,仿若仍旧是在梦境中。好半晌,李均达才提议找一个地方好好松乏一下,范衡文自然是万分同意,这个时候,喝一杯得意的小酒当然是最美的事情。

不过,上了水玉生烟,两人方才觉得诧异,原来二楼已是坐得满满当当,竟是寻不到一个空位。对视一眼之后,范衡文和李均达不由苦笑着便想下楼,谁料此时背后却传来一个声音。“原来是范公子,真的好久不见了,既然二楼没有空位,两位不妨到楼上雅座散散心。”

范衡文转过头来方才看到背后的掌柜李侨,思索良久,这才想起当年的遭遇,已是不禁呆了。当年也是在这里,若非风无痕拦着,他几乎就铸成大错,回想起来却犹似眼前。“李掌柜,没想到你如今还是在这里。”他微笑着打了一个招呼,脸上的表情却极不自然,“听说这里的楼上都是些达官显贵,我们两人怕是有些不合适吧?”

“两位都是将来的东宫属官,有什么不合适的。”李侨一边殷勤地将两人往楼上引,一边低头对身边地伙计吩咐了几句,“当年的相遇也是有缘,如今范公子步步高升,小店自然是攀不上高枝了。”

范衡文倒是未曾应付过这等奉承,讪讪地有些说不出话来,还是李均达出言接了过去。寒暄了几句之后,李均达顿时对这个和自己同姓的掌柜刮目相看,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里,没有本事地人根本无法看顾这样的酒楼,果然是人情练达。他瞥了一眼身边的同伴,不由在心底暗自惋惜,风无痕先前和两人谈话时,曾经单独将他留下了一阵子,那几句吩咐他现在还记着。

“衡文是那种性情执拗的人,因此孤是把他当作御史地料子培养。以他如今的位分,进监察院还不相宜,所以还得好生历练一阵子。均达,你虽然也是古道热肠,但比起衡文的不识世事却要明智许多,得空了也好好劝劝他,别让他惹出太大的麻烦来。遇事执着本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得罪了太多权贵对你们两个小官没有好处,到时即便是孤也不一定护得住你们。你们都是直臣的材料,只希望孤的一番苦心不要白费。”

李均达一边回想一边朝楼上走,这些话还真是苦口婆心,可惜范衡文是那等听劝的人么?他无奈地冲着范衡文的背影多看了几眼,这才摇头露出一个苦笑,只希望自己的同伴不要给太子殿下闯什么祸就好。

第四十章 贺寿

六月初的天气格外闷热,京城里不仅一丝风都没有,树上的知了还没完没了地叫着,直让人们心烦意乱。各家显贵的府上,小厮们都顶着烈日在树下小心翼翼地粘着这些讨厌的虫子,心底无不咒骂着该死的天气。这大太阳底下就是连泥都能化了,更不用提大活人了,就连往日小街上活蹦乱跳的大黄狗也在屋檐下耷拉着脑袋,一点精神都没有。苦的是那些在烈日下讨口饭吃的贫民苦力,他们只能一边卖着力气一边用殷羡的目光瞧着那往来的官轿。

这官轿中坐着的老爷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般得意,这种日头下出来跑动的大多不是什么大员,因此少有能在官轿中放一盆冰块解暑的。若是不怕御史弹劾一个不受官筏,他们倒是宁可乘凉轿赶路,可惜如今京城里边是群臣都忌惮那帮监察院的老爷,因此即便再热,他们也只能捂着一身大衣裳,摇着扇子赶路。

这不,理亲王风怀章的府邸前停着好几乘大轿,虽说前面隔着风无昭的丧事,但身为皇帝的堂兄辈,这位王爷的六十寿诞却是不能不做。

他是一向低调惯了的人,因此本意也就是请上几个老王爷,庆贺一番也就完了。虽说外边极热,但花厅里摆着上不少冰盆,再加上几个丫鬟不住地在冰盆旁边扇着风,因此屋里还算凉爽。

此时正是午后傍晚之前日头未落的时分,暑气已是消了不少,但还是酷热难当。青郡王风怀德虽然是个瘦高个。却是极怕热的,兀自敞开着衣襟扇着扇子,一边还在嘴里嘟囔着:“五哥。你这寿诞实在不是时候,这大热天地。若不是我们和你交情深,哪个有功夫跑这个路,不看外边的石子路都要被晒化了?今儿个可是你的六十大寿,如今倒好,门前冷冷清清地。哪有个做寿的样子!就连那些个朝廷地官员也比你排场些,如今我们这些老的是愈发没人理会了!”他说着火气就上来了,重重地把手中扇子一搁,正要发火的当口,仿佛想到了什么,又讪讪地坐了下来。

一旁的胖子不满地瞥了风怀德一眼,这才慢条斯理地开口道:“老九,不是我说你,遇事老是那个火爆性子怎么行?今儿个是五哥的寿诞,我等都是客人。你怎么还反客为主了?”他又瞧瞧阴沉着脸地理亲王风怀章,这才低声道,“眼下是什么时候。外边的那个朝臣敢大张旗鼓地做寿办喜?就连前次贺家的侄子办喜事,那也是悄无声息地就把事情操持完了。这个时候论体面,你可以不管不顾,五哥可是要过日子的。”

风怀德低声嘀咕了几句。这才将身子全靠在藤椅上,端起旁边几案上的酸梅汤就往肚子里灌,总算镇压下几分暑气。“算了,不和你们争这么多,横竖如今是只有瞧着的分。”他掏出怀表看了看,这才疑惑地抬起头来,“今儿个究竟怎么回事,别人不来凑趣也就算了,怎么二哥也不见人影?难道他还在和那个人……”话一出口他便觉着了破绽,连忙打哈哈遮掩了过去。

饶是如此,其他两人也是脸色大变,不安地扫视了一眼四周伺候的丫鬟后,理亲王风怀章才沉声吩咐道:“这边不用你们伺候了,你们全都退下!未得本王吩咐,谁都不许进来!”那些丫鬟哪还有不知机地,偏身万福之后便匆匆退了出去,花厅中顿时显得空荡荡的。

“老九,以后你若是说话还这般无遮无拦的,我们迟早会被你害死!”风怀章愤愤地斥道,“这种事情旁人都是讳莫如深,你怎可轻言?二哥来晚了不过是小事,你这话要是传出去,我们全都陪着倒霉!”

风怀德本来就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一听教训顿时火气更盛,张嘴便反驳道:“当时你们都答应得好好地,现在一见事机有变就全都作了缩头乌龟,怪不得如今都没有人正眼瞧我们一眼!做大事便不能缩手缩脚的,若都是学了你们,那几个小的还不知嚣张到什么地去了!”

风怀章地脸色顿时无比难看,但要论起伶牙俐齿,他又怎比得上这个弟弟,因此只得用求救的眼光瞟向一旁的胖子。“老八,你虽然也是郡王,但朝堂上的事情却比他清楚,你来说说,如今这个地步是我们不想动还是不敢动?王爷当到这个份上,他也实在能耐太大了!”

这胖子就是皇帝风寰照地亲弟弟,当年夺嫡之争中剩下为数不多的先帝亲子,肃郡王风怀引。能在那等混乱的局势下生存下来,而且还捞到一个不高不低的爵位,他的逢源之道确是非同一般。

“老九,二哥所言当然是有理,你就不要和他抠气了。如今我们老一辈的就剩下了没几个人,若是还起内讧,不是徒惹人笑?皇上的手段你不是没见识过,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死的死,囚的囚,哪有一丝心慈手软?若是不小心露一个破绽,怕是我们这些老骨头全要被一锅端了!”

风怀德对这个哥哥的话却是不敢怠慢,因此虽然脸色犹自不愉,气话却是不说了,只是还是坐在藤椅上生气,显然还是不乐意两人的态度。三人正在各自想着心事,突然,一个小厮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了进来,热得浑身燥汗,却是喘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风怀章却是火了,他刚才吩咐过不许人进来,才没过片刻便被人坏了规矩,脸上立刻挂不住了。“怎么回事,你还有没有规矩,本王不是吩咐过不许打扰么!”他劈头盖脸地训斥道,“便是天塌下来也得过了这会,还不滚出去!”

那小厮却是顺过了气来,见主子要撵他出去,连忙跪地禀道:“王爷,奴才是没法子才坏了规矩,外边门上来报,太子殿下亲自给您贺寿来了!”

风怀章顿时从椅子上蹦了起来,趋前一步攥住那小厮的衣领,大为紧张地问道:“太子殿下当真来了?”就连一旁的风怀德和风怀引也都愣了,须知风怀章不过是一个不得势的亲王,徒具尊荣而没有实权,而风无痕如今正是势头最劲的时候,实在没有道理为了区区一个皇叔的寿诞而前来道贺。话虽如此,两人见那小厮如同小鸡啄米般点头的架势便知道事情不假,连忙扯了风怀章迎了出去。他们虽是长辈,但在这将来的新君面前可是不敢摆架子,否则传扬出去便是不遵礼数。

风无痕也是早上才从几个明松轩的书吏那边得知了风怀章的六十大寿,因此略一思量便命范庆承备下了礼物,赶着将事务都处理妥当,这才急匆匆地来到了理亲王府。在门上仅仅耽搁片刻,风怀章等人便迎了出来,态度甚是恭谨。风无痕脸带微笑地将三人一一扶起,凝神细看之下,这才认出了其他两位老王爷。凌云皇室一直都是兴旺繁盛,皇族中人更是众多,光是有爵位的就不下百人,就是袭着王爵的也有十数人,因此他倒是一怔之后才辨出了那两人的身份。

“原来是肃郡王和青郡王两位皇叔,敢情今日是联袂前来给理亲王道贺的。”他笑吟吟地从小方子手中取过一个装饰精美的锦盒,“理亲王的六十大寿,孤也寻不出什么好物事,这里的东西无非是一点心意而已。”他一边说一边将锦盒递了过去,“只望皇伯能长命百岁,身子康健,我们这些年轻一辈的也就安心了。”

风怀章心情复杂地接过那个锦盒,却不敢轻易打开,打点了一堆奉承话之后,他便连忙将风无痕往正厅里让。“太子殿下实在是客气了,本王不过是老朽之身,区区六十岁的寿诞,本意就是请几个闲散王爷松乏一下而已,就连不少亲戚也没有下帖子,谁料竟然惊动了殿下,实在是惭愧。”他向身边伺候的小厮打了个眼色,这才把风无痕引到了正位上。

风无痕没有接话茬,环视四周,这才若有所思地问道:“孤听说皇伯和庄亲王交情甚佳,为何今日不见他的人影?老一辈的王爷中,如今硕果仅存的也就是你们几位了,平日多多走动也好散散心,否则一直闷在府中岂不是遭罪?”

他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顿时让三人如坐针毡,就连开始还大放狂言的风怀德也偃旗息鼓,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这种时候,风无痕突然提起此事,用意实在扑朔迷离,若仅仅是心有所感倒也罢了,但若是早有怀疑而存心试探,那便是多说多错,谁也不敢轻易接话。沉默良久,倒是肃郡王风怀引先开了口。

“太子殿下的这话说得有理,其实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懒散惯了,平常在府中无非是修身养性,再不就是享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没什么功夫频频相聚。不过每月抽出个半天的功夫闲话家常倒是常有的事。”风怀引的话说得异常真诚,“人倒是显贵忘亲情,我们这些人都老了,也没兴致没能力和年轻人去争,因此还是在府里享清福的好。说到庄亲王,想必他正在安排戏班子的事,今日不比常时,若是让五哥的寿诞冷冷清清,怎么也不好看不是?”

这话虽然妥帖,但风怀章和风怀引同时出了一身冷汗,若是到时庄亲王风怀起来的时候没有戏班子,那此次的纰漏就捅得大了。毕竟此时此刻,没人知道风怀起为何拖到现在还不现身。

第四十一章 开席

庄亲王风怀起却真的是让事情绊住了,他原本早就打算去理亲王府贺寿,就连礼物也打点了周全,正要上轿的时候却出了岔子。一直没事就往他府上走动的辅国公贾茗永巴巴地赶了过来,硬是拖住了他的步子,好说歹说地让风怀起回了书房。两人乃是亲家,虽说贾家没有出色的儿子,但风怀起对于自己的媳妇却是满意到了十分,贤良淑惠自是不用说,就连持家也是有一套本事,因此对于贾茗永才屡屡高看一眼。

“老贾,究竟是怎么回事?”风怀起的脸上颇有几分不耐烦,“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理亲王虽说没请几个客人,但本王若是去晚了,别人会如何想?你究竟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非要放在今天说?”

贾茗永却是一脸的苦相,就差没有哀求了,“王爷,若是没有要事,我怎敢这样劳烦您?实在是这几天的消息太过繁杂,我那是被吓的!”他无奈地摇摇头道,“您也知道,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孩子……”

贾茗永的话还没说完便被风怀起不耐烦地打断了,“你的这些话本王都听了无数遍了,不用再重复。”他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若非是为了你的事情,本王何必拉下老脸去向皇上陈情?结果不仅自讨没趣,还落下一个笑柄。你当初不是送了安亲王一柄上好的宝刀么,花费了那么多银两却连一个结果都没有,还好意思在我这里磨牙?”他一边说一边朝外走,“你自个回去解决吧。本王没功夫再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贾茗永不由慌了,趋前两步拦住风怀起,这才厚颜陪笑道:“我知道王爷的心情。哪敢拿那些上不得台面地事劳烦您,实在是得了一个奇怪的消息。”他左右看看。见没有闲杂人窥伺,这才低声道,“王爷,我府里有两个不安分的下人,老是喜欢在外头道听途说地。少不得在府里搬弄是非。不过,此次他们倒是得了一个奇怪的消息,听说太子殿下从敬陵回来地时候收留了一个女子,但又没有收在房里,反而是放在了外头……”

“就为了这点小事?”风怀起眉头一扬,眼看又要发火,只见贾茗永慌忙附耳道,“此女非比寻常,似乎是当年我逐出府门的媳妇。”

风怀起只觉脑际轰地一声,大惊失色地抬起头来。这才发觉贾茗永一样面色难看。他定定神,这才低声出言问道:“此事绝不可外露,可还有外人知晓?”

贾茗永忙不迭地摇头。“我哪有那胆子,就连那两个嚼舌的下人也让我关在了柴房里头,府中上下更是梳理了一遍,唯恐有什么疏失。说来也是家门不幸。若非当年安儿死得早,我也不会这么绝情地将那个女人赶了出去,如今竟是连个能养老的可靠人都没有,那几个小兔崽子全都不争气……”他唠唠叨叨地还想往下说,却瞥见了风怀起难看的脸色,连忙知机地闭上了嘴。

风怀起却在考虑此事背后地勾当,以他对风无痕的了解,压根无法想象这种奇怪的举动。若是不知那女子的身份也就罢了,可是为何收容了她却是一桩奇事。他想得头都痛了也没弄明白一个所以然来,索性暂时丢在了脑后,脸色凝重地看了贾茗永一眼,这才沉声说道:“本王似乎曾经听你说过,你那长子娶妻就是为了冲喜,后来他故去之后那女人便不知所踪,原来竟是干下了这等勾当,她究竟是哪家人?”

贾茗永吞吞吐吐地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风怀起的脸色顿时愈来愈难看。须知聂家也曾经是官宦之家,即便败落也由不得贾茗永这般妄为,幸好当初京城没人注意一个的境遇,这才没出大事。可是如今就不同了,他瞧着贾茗永满面谀笑的脸,当下恨不得一个耳光甩过去,可最终还是忍住了。

被这事一搅和,风怀起赶到理亲王府的时候已经是将近酉时,所幸先前他和肃郡王风怀引商议好了,因此早半个时辰先打发了闻名京城的顺庆班去助兴,自己则是随后便到。谁料想一到王府门口便得知了风无痕的驾到,他不由心中打鼓,但此时势必不能退缩,因此他镇定了一下心情,神态自若地踱了进去。

大约是风无痕这位太子爷光临地缘故,闻风而来的皇族亲贵挤满了大半个理亲王府,就连几个不常露面的权臣也都巴巴地赶了过来,顿时让王府中地下人慌了阵脚。风怀起一路走去,碰到的官员不计其数,不少人的脸上都堆满了谀笑。虽然风怀章是个不管事的王爷,但太子殿下亲至,谁也说不准是否会有其他名堂。这些人都是钻营惯了地人,哪会放过这等机会,因此礼物虽是菲薄,却也厚颜挤进了王府。

不过,正厅里的官员却是寥廖无几,风怀起一跨进门,便听得肃郡王风怀引的声音:“二哥,你总算来了,真是姗姗来迟啊!你若是再迟来片刻,我在太子殿下面前打的包票可就要穿帮了。这么多人都在等你一个,你的面子可就大发了!”

风怀起早就瞧见了风无痕含笑坐在风怀章身边的正位上,哪里敢怠慢,连忙上前跪拜行礼。风无痕却只受了半礼就扶了他起来,口中还调笑道:“适才肃郡王说王爷是在安排戏班子,孤起先还不信,如今看那外边顺庆班都已经搭好了戏台子,这才信了。不过这等准备工作原该事先做好才是,拖到这寿诞的日子却是不妥。”

风怀起连忙陪笑道:“太子殿下说得是,本王不过是和肃郡王商议好的,想给五弟一个惊喜而已。他的脾气执拗,不愿意张扬,就连这次六十大寿也想悄悄地操办了,我们两个拗不过他,只得暗地里张罗了一点玩意,想热闹个三天,没想到今日却惊动了殿下,想来也是五弟的福分。”

这几句话把事情撇得一清二楚,虽然风无痕心中仍有疑惑,口中却不再追问了。旁边几位刚刚刚来的皇族亲贵也都上来打招呼,风怀章连忙吩咐开筵。他今日准备本就不足,所幸青郡王风怀德给出了一个主意,赶着派人和魏文龙打了个商量,将水玉生烟的厨子请来了一批,这才勉强备足了酒菜,否则今次就免不了出洋相。

酒酣之际,风怀章这个寿星翁自然是执壶劝酒,就连他的世子也出面一席席地敬酒过去,平日萧索的理亲王府自是热闹非凡。风怀章已是好久没有这般风光,因此红光满面地在众人面前连干了三大杯,这才心满意足地坐了下来。他还不忘奉承身边的风无痕几句,“本王的区区寿筵今日能引来这么多贵宾,无非是托了太子殿下的福,这心头真是感动得很。殿下仁德如今是京城皆知,皇上真是目光如炬,眼力非凡啊!”

他这句话一出,无疑是得罪了一旁的风无惜。这位宁郡王本就心中不忿,此来贺寿也不过是被府中幕僚所劝,总有几分不情不愿的。虽然他连遭大变,胸中城府已是深了许多,但又哪里及得上席中的这几个老狐狸,因此勉强按下心中不悦,自顾自地喝酒挟菜。

风无痕也是注意到了那边庄亲王眼中一闪而过的阴霾,已是分外留上了心,因此淡淡地谦逊了几句后,便再度举杯向庄亲王贺寿。闹哄哄了足足一个时辰,这酒筵才算结了八分,由于天气闷热,不少人也就无心酒菜,只是不停地用眼睛瞟着主席这边的动静。

好容易等到那边大戏开场,众人的目光也就被吸引了过去。顺庆班中京城有名的角儿确实不少,平日达官显贵的寿筵酒席更是常常以请到他们为荣,因此庄亲王风怀起也费了许多功夫才将他们请到了理亲王府。班主罗顺庆本来是想着借这些王爷的架势把名声再打得响亮一些,谁想今日竟撞着了当朝太子,不由更是下令一班角儿卖力到了十分。这些戏子都知道风无痕对于这等娱兴之事是无可无不可的,因此今日若是能投了他的缘法,得一个好字,将来在京城的梨园行当里自是可以横着走。

台上演得虽然热闹,但风无痕的心思却不在上头,他正想着对这些老王爷的相处之道。今日前来本就带着笼络之意,不过此时人多嘴杂,他却势必不能深谈,再加上旁边坐着庄亲王风怀起这个老奸巨猾的货色,他的言语便更加小心,到后来干脆把话茬都扔给了他们,自己却是坐在一旁间或插个一两句话。

台上的武生突然来了一个漂亮的三筋斗,台下的一众人等顿时发出了震天好声,刚才的几出都是顺庆班的压轴戏,很少拿出来显摆,他们已是过足了瘾,此时见台上角儿愈加卖力,他们顿时忘了今日来意,只顾自己欣赏起来。须知这等喧闹时刻根本没法巴结谈话,因此众人见风无痕坐在那里含笑不语,都认为这位太子殿下也在那边看戏入了迷,谁也不敢打扰。

风无痕见那大戏一时半会还没有结束的架势,瞅瞅天色不早,回头便和理亲王风怀章打了个招呼:“今日也扰了王爷这么久,孤也该回去了,那些公务也得再费些功夫才能处置完。”他回头看了看台上台下热闹非凡的架势,不由又笑道,“庄亲王请来的这个戏班子着实出彩,赶明儿若是得空开筵的时候,孤也请上这么一出,到时各位老王爷可得赏光才是。“这些人哪还有不知机的,又没话找话地逢迎了几句,这才恭恭敬敬地想要起身相送。风无痕却微微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惊动了其他人,自己便带了几个侍卫从人悄悄地从一旁退了出去。

第四十二章 高处

风无痕前脚刚踏进王府,便听得身后响起了一阵蹄声。他在理亲王府足足待了一个晚上,因此这时按理已是入夜的宵禁时分,别说在大街上打马飞驰,寻常百姓就是在路上闲逛也会被五城兵马司巡夜缉盗的人逮住。他不由吩咐徐春书去张望一眼,果然,那马在东宫前面停下,汪海几乎是从马背上直接跳了下来,气喘吁吁地奔到门前,却正好赶上了。

“奴才叩见太子殿下。”他跪下叩头请安毕,便匆忙禀道,“皇上有旨,命殿下即刻入宫觐见!”刚才那一阵狂奔几乎要了他的小命,因此此时未免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额上也是沁满了密密的汗珠。

风无痕心中一紧,第一个感觉就是宫中有变,但一看汪海还算镇定的神情,他便自嘲起自己的多心来。所幸此时他的轿马仍在,进宫也不费什么功夫,当下他吩咐范庆承知会内院四女几句之后,便重新坐回了轿子里。

这时宫门早已下钥,但汪海先前奉了皇帝旨意十万火急地出宫,现在又和风无痕这个东宫太子一起回转了来入宫面圣,把门的侍卫自是忙不迭地放行。不过虽然眼看着这些人进了皇城,这些侍卫的心底却犯起了嘀咕,皇帝少有深夜召见人的,此时这般火烧火燎,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不过想归想,这些人谁也不敢宣之于口,毕竟妄议天家大事可是掉脑袋的罪名。

风无痕进了勤政殿,才发现里头只有皇帝一个人,一干平日伺候在侧的太监宫女全都不见了踪影。就是最得宠信地石六顺,此时也在外头看着大门。行礼请安之后,他便垂手而立。心中已是隐隐约约地察觉到,西北的安亲王估计是来消息了。

皇帝却没有立刻提起正事。反而问起风无痕今日到理亲王府贺寿的经过来,一边听还不时地点点头以示赞许。“无痕,这一次你做得很好,这些老王爷虽然没了实权,但毕竟都是经营了多年地人物。潜藏的势力也应该不小。朕虽然一直懒得追究他们背地里地勾当,但总得提防着些。理亲王是皇族中出了名的老好人,胆子又小,你若是笼络了他,对于将来大有好处。”

风无痕自是恭敬地答应了下来,“多谢父皇提点,儿臣谨受教。这些王爷都是儿臣的长辈,若是他们能安分守己,自然应该加以尊荣礼遇。”

“你懂得这些就好。”皇帝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便是先前对无昭的处置。你也没让朕失望。须知身为储君,人心民望才是最重要地。你不过是收容了一个孤儿,为死去的老五求了一个情。便得了仁德的名声,这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买卖。百姓可不懂什么天下大事,他们津津乐道的只是小恩小惠,你将来若是为君。瞅准时机轮流免除几省钱粮,自然是天下归心。朕这些年压着此事一直不准,也就是为了你将来的考量。”

风无痕心中不由感动万分,但面上不由更加惶恐。“儿臣多谢父皇恩典,但如今天下太平,父皇也正是鼎盛之年,豁免赋税的事依儿臣之见,若是眼下合适也不必留到以后。儿臣资历人望都还浅,正需要在父皇身边多多历练学习,安排那些事情未免折了父皇的福寿。”自古皇子易当,储君难为,因此风无痕不得不小心谨慎。虽然现在皇帝和他父子和睦,政务上头也异常顺畅,但万一因小事而招惹疑忌,那便是自惹麻烦。

“已经不早了。”皇帝突兀地冒出一句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今日安亲王已经差人送来了消息,号称西北大捷,其实不过是斩首千余级的一场小胜而已。他在密函中已是说得清清楚楚,由于蒙古各部联合施压,库尔腾部又态度坚决,因此准噶尔人虽是狼子野心不死,此时却不得不让步。他们先前虽然得到了伦肃部的投靠,但也是犯了众怒,再加上与西北大营地几次交战,实力总是有些损伤,因此趁着这次小败的机会答应了会盟的要求。虽然正式地奏折还要明日才到,但朕不得不先和你打一个招呼。”

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风无痕还是心中一惊,这几日他如同连轴转一般在各处作了安排,但真要说天衣无缝却还是一点把握都没有。若是在蒙古会盟期间父皇没有差池还好,若是真有什么万一,自古趁着主事者缺席的时候阴谋自立的皇族或是权臣不在少数,那后果如何就很难预料了。

风无痕正在斟酌着如何开口,皇帝却又先发话了。“朕知道如今的局势还远未明朗,你坐上太子之位时间又短,京中地事情还没有到廖若指掌的光景。若是你一出京城,那些背地里的跳梁小丑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皇帝瞟了一眼满面震惊的儿子,这才沉声说道,“有朕在一日,这些人就休想得逞,所以京城之事你无需考虑过多。倒是此次会盟你务必将事情办妥,回京之后朕就命礼部拟定禅位之事。朕的帝位也坐了多年,该让你显显身手了,否则若是将来再闹腾起来,朝局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饶是风无痕自制力再强,此时也不由大惊失色。这话皇帝虽然和海观羽他们说过,但在这个儿子面前却还是第一次透露,因此震撼不可谓不大。自古老皇退位不是为大势所逼就是因为权臣独揽大权,再无极盛之时思量退路的道理。须知太上皇虽然尊荣,却是再难享群臣逢迎的实权,因此帝王很少取这一途径。如今皇帝骤出这等言语,风无痕自是不知该说什么好,半晌才迸出一句话:“父皇如今身体康健,执掌朝政又从无缺失,怎可轻言禅位?儿臣恳请父皇三思。”

“此事你不用再劝谏了,朕早就和海爱卿他们商议过,再者即便朕退居太上皇,朝政也能点拨你一番,远比……”皇帝突然闭口不言,显然也是忌讳提到那种事情。他沉吟片刻,又岔开话题道,“无痕,朕知道你和安亲王风无方一向交好,你对他这个人如何看?”

风无痕不由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细细思量了这句话的含义之后,脸色不由大变。自古镇守西北的都是皇族大将,虽然尊荣和威势皆是十足,但却鲜有好下场者,因此后人为大将军一职不是循规蹈矩,就是仿效前人尸位素餐,竟是少有真正将才的。皇帝突然提起此事,莫不是对风无方有所疑忌?

他只能斟酌着话语答道:“儿臣和安亲王确实交情菲浅,以前在京城时,皇族子弟只有他毫不在意儿臣当时的处境。当年儿臣作为钦差到福建巡视灾情时,又是他大力帮助剿除了倭寇,自己却毫不居功。而在西北的这些年,安亲王也是履有建树,也算是朝廷的西北栋梁。”

皇帝摇摇头道,“无痕,你虽然在政务上见解不错,但看人还是太浅。”他负手在大殿中踱着步子,若有所思地想起当年情形,“风无方的父亲是朕的亲弟弟,当年何尝不是统兵有道,战功彪炳?愈是得力的将才自视就愈高,因此往往会在一些卑鄙小人的挑唆下不服朝廷诏令,即便是兴兵作乱也是指不定的事。当初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看似放任了契丹女真横行,使得民风积弱,其实也是保江山之道,否则若是蹈了盛唐覆辙,身为人君也未必能讨得好去。”

风无痕见皇帝将话引到那上头去,心中愈发冰冷。想当初风无方在福建一味韬光养晦,这才从那边调回了京城,继而就任大将军去了西北。他本以为皇帝对于这位堂兄极其信任,谁想到至尊的心思永远是那般难以琢磨,从刚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心意,他已经觉察到一丝危机。

“无痕,你此去西北务必将风无方安抚住了,他手掌兵权,朕手里又没有可以代替他的人物,因此万一有所差池便是难以挽回的局面。”

皇帝终于说出了心底的意思,“一个展破寒朕可以压得住,他就算再有野心也不过是出身微贱的平民,因此远远达不到一呼百诺的地步。但风无方却不同,若是他真的有心,只需旁人微微煽动,他就可能动起别样的心思。同为皇族,他可是同样可以问鼎大位。”

风无痕沉默地点了点头,皇帝的提点无疑是对他的当头一棒。风无方爽朗的笑容,亲切的举止,还有时而露出无拘无束的天性,都是他在其他皇族子弟身上找不到的。即便是如今风无清和他走得最近,风无痕也没法子像对风无方那般交心。皇帝的话重重撞击着他的心防,等于无时不刻地提醒他要保持帝王的孤傲和寂寞。

盛夏的季节,即便是夜晚,论理也应该是酷热难当,但出宫的时候,风无痕却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一丝寒冷。皇帝的意思很明确,要成为人君,必定就得牺牲感情,在那个位子上被个人情感所诱,那作出的决定就十有八九会危害社稷。至尊,命中注定就只能品味至高处的寒意,风无痕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第八卷 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