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璟鸾好奇地直起身,“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得把自己置身事外。其实这一题难就难在此处,因为题面把天气设定为非常的恶劣:大雨滂沱,而且还是在野外,求助无门,马车上的座位也仅能再坐一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不去考虑自己,因为自我保护意识本就是一个人的本能,可是在这一题里,偏偏就是要你不去想自己,否则你永远也想不出那‘三全其美之法’。再者,此题另有一个极易迷惑人的误区,即‘选择’。人们一听见选择这个词,往往会误以为选择只能有一个,其实这一题里的选择,指的是你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不是说你只能在老人、恩人、美人之间选一个。”万俟菀朝璟鸾眨眨眼,“你明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璟鸾立刻摇头。

“唉……”万俟菀顿时露出一脸挫败的表情,搔了搔头,咬着嘴唇想了想,又道:“这么说吧,此刻我们乘坐的这辆马车可以坐两人是么?”

璟鸾点点头。

“那如果此刻是你父王和母妃想坐这辆车,我们该当如何?”

“那自然是我们下去,把车让给他们喽。”

“这不就结了!”万俟菀一拍手道,“此便是‘无我’,你明白了么?”

璟鸾眼神闪动不已,少顷,忽地笑了起来,高高举起双手道:“我明白啦!把自己置身事外,所谓选择并非只有一个……不错,正是这样——把马车让给老人和恩人,自己则留在野外陪美人一起淋雨,如此一来,道义、恩情、爱情便可三全其美了,是不是?菀儿,我说得对不对?”

她笑得就像个孩子,万俟菀看着她,也忍不住笑道:“对对对,你总算想到了,可真不容易!”

璟鸾终于想出正确答案,欢喜雀跃的心情半晌才平复下来,脑中忽然想起一事,歪头看向万俟菀道:“此题思路如此刁钻,经你提醒,我还想了这半天才想得出,那沈迦蓝并未说出答案,你怎知他的选择就是正确的?”

“我就是知道。”万俟菀淡淡道,“你没看见他当时的眼神,若看见,你也会知道的。那‘无我’二字,对别人来说也许很难,可是对他那种人……”她顿住,不无讥诮地一笑,“我拿这种题目去考他,可真是蠢极了。”

璟鸾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会,道:“不管怎么说,这样的题目,他竟能一气儿闯过两关,倒也算他有些本事。”

“那倒是。”万俟菀叹了口气,“说真格的,我看他恐怕不比我二姐更好打发。”

“我是不是可以把这话理解为称赞?”璟鸾笑了笑,柔声道,“知道么菀儿,这大约就是你最可爱的地方了——你永远只忠于事实,即便是对自己讨厌的人,你也不会故意去贬低。”

“若是故意贬他便能让他走人,我早就将他贬得一文不值了。”万俟菀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可惜——不能。”

“你想让他回陌城?”

“嗯啊。”

“又想利用他查出我家这件事的真相?”

“对。”

“那么,”璟鸾慢吞吞地道,“倘若他果真查出了真相,这三关他可就全过了,你又想用什么借口让他走?”

“哼,有我在,他想查出真相,只怕没那么容易!”

“莫非你想暗中作梗?”璟鸾一惊。

“放心吧,不会耽误你的正事,我心里有数。”万俟菀老神在在地朝她扬扬下巴。

“我不是担心这个。”璟鸾苦笑道,“我只是想不通,他言谈举止温良恭俭,颇有君子之风,究竟什么地方令你讨厌至此,非要把他撵走不可?”

她不这么夸赞沈迦蓝还好,一这么夸他,万俟菀立刻气不打一处来,直眉瞪眼地便叫了起来:“什么温良恭俭!什么君子之风!我告诉你吧璟鸾,天底下最铁石心肠、最目中无人的家伙,就是那个沈迦蓝了!”

顿了顿,她斜睨了眼欲言又止的璟鸾,冷笑道:“怎么,你可是不信?好!我问你,你可还记得在我家花园里,他对你行的是什么礼?”

璟鸾想了想,道:“他好像对我鞠躬来着。”

“没错!那你知不知道他与我见面时行了哪种礼?”万俟菀哼了一声,没好气道,“是叩礼!他对我行了叩拜大礼!”

璟鸾皱起眉,有些困惑地道:“那又怎样?”

“不怎样。只不过说明了那家伙心里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恭敬谦礼是什么而已。”万俟菀几乎是一字一板地说出这句话,“在他眼里,人只分为两种,一是跟他报恩有关的,一是与之无关的。你虽贵为公主,却与他的‘报恩大计’无关,所以他压根就不把你放在眼里。同理,他对我表现得那么恭敬,也只不过是他偿还沈家恩情的另外一种方式罢了,若非我家与沈家结成了姻亲,若非沈老将军亲命他上京助我,他会拿眼睛多瞄我一眼,都算我有本事了!”

璟鸾瞧着她一脸愤愤然的样子,想笑,又强行忍住,慢吞吞地“哦”了一声道:“我明白了,你之所以会这么生气,就因为一旦没了‘报恩’的那根鞭子悬在他头上,他便再也不会拿你当一回事了?”

万俟菀一愕,抬起一根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吃吃地道:“我、我的话听上去……是这个意思?”

“嗯。”璟鸾点点头。

不可能吧?万俟菀挑高了眉。

就是!璟鸾笑眯眯地又点点头。

万俟菀呆住,两眼发直地坐了半晌,忽地一头倒在铺着厚厚兽毛的地板上,颤巍巍地抬起一只手,有气无力地道:“别……别急着下结论,让我好好想想,我得好好想想……”

“那你慢想,我不打扰了。”璟鸾笑着把目光自她脸上调转开去,拈起一绺杏黄色的窗帘穗,在指间打了几个转,忽然顿住,片刻后,指尖不为人所察觉地微微一拨——

寸许宽的缝隙中,那个策马行于车前的身影如期映入眼帘,蓝色的衣衫澈如长空,笔直的脊背坚挺如山,持缰的右手稳如磐石。

最铁石心肠?最目中无人?

她的眼睫一颤,轻轻地笑了。

若果真如此,这个沈迦蓝倒是……有趣得很。

一路无话。

马车风驰电掣般地由外城驶向内城,半个时辰后便已到了广华门,往东是皇宫,往西则是此行的目的地,定南王府。

定南王府占地八十余亩,乃是京城近百座王府中距离皇宫最近、最大、布置得最为清雅的一座。门前一条宽阔的大路,名唤福山道,两边俱是三人高的红砖围墙,沿路并无一户人家。

沈迦蓝骑在马上,护着两辆马车一路行至福山道,方拐过一个弯,便觉一股萧瑟之气扑面而来,耳中所闻,唯马蹄得得,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深红色的高墙无声矗立,一条大道笔直地延伸至远处,两边栽有大树,繁密的树枝在半空中盘曲交错,似在头顶搭起一顶弧篷,若在春秋时节,或绿树成荫,或金叶盈眼,想来必是一番撩人的美景,可惜此刻时值严冬,树叶早已凋零,空余一根根苍劲遒结的树枝,浑似一只只张牙舞爪的鬼手,犹如在向苍天索取着什么,放眼望去,很有些满目荆榛的意味。

路面上有积雪,竟未彻底清理干净,只马马虎虎地铲在两边的大树根下,被阳光一晒,融的融、化的化,以至于污水横流、满路泥泞。

道路尽头,是一座面阔七间的宫殿式大门,乌木牌匾当中高悬,上书“定南王府”四字,笔意遒劲,描金填漆,总算显出一点王府的气派。

但不知何故,此刻才只是晌午,朱漆大门就已紧闭,门外也冷冷清清的不见一人一车,直到定南王妃和菀璟二姝的马车“咯啦啦”驶近了,方从半开的侧门内探出一个脑袋来,贼头贼脑地瞄了一眼,又把头缩了回去。

那两个车夫见此情形,竟然毫不意外,也不请定南王妃等人下车,自顾缩着脖子蜷在车座上等了起来。等了半晌,大门终于洞开,几个粗健婆子抬着两乘肩舆快步而出,身后还跟着一群老妈子和小丫环。

原来,定南王府占地广阔,从大门走至各人居处,少则一刻钟,多则小半个时辰,那些王妃、公主、世子、郡主们,个个身娇体贵,是累不得的,是以早晨定南王妃母女出了门,下人们便在二门外备下了肩舆,用以代步。

两个车夫这才跳下车座,打开车门,几名老妈子忙上前恭请王妃、公主下车。

却说定南王妃下得车来,正抬步欲上肩舆,忽然整个人往旁边一倾,若非身边一个老妈子眼明手快地扶了一把,险些便栽倒在地。

“母妃!”璟鸾大惊,与万俟菀双双奔过去,合力将定南王妃扶上肩舆,只见她面如金纸、两眼紧阖,有气无力地歪在靠背上,气若游丝。

璟鸾一看,急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一迭声喊道:“菀儿,快!快!”

万俟菀自不待她说,已先伸出三指,轻搭上定南王妃的脉。

她虽然对断案一窍不通,但这并不代表她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

事实上,她爱好之多样,涉猎之广泛,天下恐怕很少有人能比得上。

尤其是对大自然那些千奇百怪的植物药草,她更是兴趣浓厚。

对她而言,把一些奇怪的植物,用一些奇怪的方法混合在一起,得到一些奇怪的结果,是一件非常神秘、非常好玩、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自从六岁那年第一次配制出会让人昏睡五天不醒的药粉起,她就深迷此道不可自拔。

而想要了解不同植物对人产生的不同效用,光是熟悉药理是不够的,还得熟悉人体机能,日积月累,研究得深了,种种疑难杂症对她来说,自然就成了手到擒来的事。

为义母号了一会脉,万俟菀心里已有了数——乃是暴受惊恐伤及肝肾、水不涵木所致,若说直接诱因,便是昨夜受的惊吓太大,身体那时已然受损,只不过积攒到此刻才突然爆发了。

此刻有外人在侧,她也不好明言,便对璟鸾使了个眼色,还未开口,耳中只听“嘤咛”一声,却是定南王妃睁开眼来,气息微弱地问道:“菀儿……刚才我……”

刚说了这五个字,声音戛然而止,嘴唇却仍在不住地翕动,只发不出声音,活像在跟谁说唇语似的。

众人不明所以,面面相觑。

定南王妃自己好像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嘴巴犹自动了一会,方才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只能勉强睁开一线的眼睛,蓦地就瞪圆了,一把抓住万俟菀的手,明明已是虚弱不堪的一个人,也不知从哪来的那么大的力气,竟将万俟菀揪得整个人向前一探,而她自己则借力猛地直起身,惊恐地瞪着万俟菀,嘴巴张张阖阖,似在大叫,可众人的耳朵里,除了细细的抽气声,什么也没听见。

众人哪见过这种阵仗,个个吓得骨颤肉惊,其中一个婆子胆子小,竟被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其余的人见万俟菀被定南王妃拽得站立不住,冲上来想强行分开她们,万俟菀却大喊道:“别硬来!别吓着义母!”

她处境虽然狼狈,却没有失去冷静,身子半横在肩舆上,也不去挣扎,只柔声劝定南王妃别害怕,先松开手……

但定南王妃怎能不怕?

若是你,前一刻还在说话,下一瞬便发不出声音了,你不怕?

所以,万俟菀刚说了几个字,她便抓得更紧了,长长的指甲掐在万俟菀的手腕上,疼得她蓦然发出一声“啊”的轻喊。

沈迦蓝一直静静地负手站于人群之外,表情淡淡,仿佛无论那边发生什么事,也不与他相干。可是,万俟菀的这声喊甫一传来,他便动了。

他不动则已,动则势如惊雷,只一闪,人已掠至肩舆边,抬手便点向定南王妃……

“不可以!”

万俟菀急喝,却已迟了——

沈迦蓝的手已经拂在定南王妃头顶的百汇穴上,后者瞬即如小山崩塌般地瘫软下去,不省人事。

万俟菀恢复自由,立刻狠狠推了沈迦蓝一把,怒容满面地道:“多管闲事的东西!谁让你插手的?她肺气不利、津不上潮,本已气血不通,又被你点了穴,会出人命的你知不知道?!你还戳在这儿干嘛?还不给我闪一边去!”

沈迦蓝一言不发地转过头,慢慢地看了她一眼,眼神清亮犹如被水漂过一般,也……如水一般冷冽。

万俟菀的嘴唇一动,还想再骂,却不知怎的,竟没发出声音。

沈迦蓝面无表情地把目光从她脸上挪开,再度伸出右手探向定南王妃头顶,一拔——

一枚寸许长的银针在阳光下闪出耀眼的光芒。

“唔——”定南王妃当即发出一声呻吟,悠悠醒转,“好疼……”

“母妃!”璟鸾大喜过望,扑上去叫道,“您能说话了!您没事了!”

万俟菀怔住,欲言又止地望了沈迦蓝一眼,上前扣住定南王妃的脉,长长的睫毛顿时一颤,缩回手,勉强对定南王妃笑了笑,道:“我知道您有很多事情想问,但您现在身子很弱,尽量少说话,回头我再慢慢解释给您听,好么?”

定南王妃点点头,疲倦地歪在肩舆上阖眼休息。

璟鸾又宽慰她几句,返身上了另一乘肩舆,转头唤道:“菀儿,来啊。”

“噢,我不喜欢坐那个,走路可以了。”

“也好……走吧。”璟鸾一声令下,八名婆子抬起两乘肩舆,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进了大门。

万俟菀故意放缓了步伐,与众人拉开一段距离,忽然转头,盯着沈迦蓝道:“你也懂医?”

“略通一二。”沈迦蓝似是早知道她有此一问,答得波澜不惊,“暴喑之症发作,总还能看出来的。”

《内经》载:声音嘶哑,不能出声之症,名曰“喑”。因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本,故此症发作,与肺、肾二脏关系密切,病状也分为虚实两种:因邪气壅遏而致窍闭,其病属实,是为暴喑;因肾精耗伤者,其病属虚,是为久喑……沈迦蓝未察定南王妃之脉象,便看出她发的是暴喑之症,医术显然决不仅仅是“略通一二”这么简单。

万俟菀偷偷瞄他一眼,咳了一声道:“方才我看你在义母百汇穴上下针,替她通气血,手法颇为精到……那个,针灸呢,我是不大懂的,一直想学,就是没空,不如几时你得闲了,教教我?”

沈迦蓝道:“是。”

简简单单一个字,并无丝毫逾越,却有股说不出冷漠疏离。

万俟菀蓦然闭上嘴,闷头领着他沿一条青石大道进了二门,门前又分东西中三条路。她拐入朝西的那条路,走了几步,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沈迦蓝道:“中间那条路通往辅安殿和庆余堂,前者是义父在京时会客办公的地方,后者平时都不开,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大宴宾客时才会用一用。”

沈迦蓝道:“哦。”

“往东是两位侧妃的居所和花园,延平小郡主的院子也在那儿。”

“哦。”

万俟菀停了停,用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道:“王府很大,本来璟鸾是说要亲自给你介绍的,可义母那个样子,我看这一时半会的,她怕是顾不上你了,所以大致跟你说一下,也免得你乱跑乱撞。”

沈迦蓝道:“哦。”

话音刚落,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迎面一面大湖,非常广阔,表体结了一层薄冰,也许是阳光反射的原因,那冰面看上去是一种非常神秘美丽的淡金色。湖的北面,一脉青山逶迤绵延,因离得远,只影影绰绰地看见半山腰上似有亭台楼阁。近处,湖水被分流为好几条支脉,蜿蜒迤逦、穿廊过榭,五六座大小不一的假山错落分布,层层叠叠、怪石嶙峋,山石之后隐隐有富丽的屋檐飞起探出。

万俟菀指着湖道:“这就是沁秋湖,义母提过的,淹死浣衣女工的那个。”

“哦。”

“看见半山腰的那座庭院了么?璟鸾就住在那儿。小世子住在湖西水榭。义母的居所在那边。”万俟菀故意语焉不详,只拿手随便指了个方向。

沈迦蓝仍是道:“哦。”

万俟菀咬起牙,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终还是忍着气接着朝前走,继而又道:“顺着九曲桥可以到戏楼,东西两边各有一处院落,都空着,作客房用……”

刚说了这两句,到底气不平,倏地驻足,抬头瞪着沈迦蓝,恶狠狠道:“你要再敢‘哦’一声,我就一脚把你踹到湖里去!”

沈迦蓝神色不变,看着她道:“不知三小姐想听在下说什么?”

“我!”万俟菀语噎,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在他脸上瞟来瞟去,半晌,猛一跺脚,大声道:“我管你说什么!我只知道我再不说出来,就要闷死了!你听好了,刚才是我眼拙,没瞧出你是要为义母针灸,我错怪了你,还骂你是东西,是我不对!不过……不过你也有错!我虽练过武,却没在什么黑屋子里拿剑削过苍蝇的翅膀,你出手那么快,我怎么可能看清楚?另外,我虽然误会了你,但你又不是哑巴,为什么跟个闷葫芦似的,既不争辩也不解释?还有,方才我都已主动跟你说话了,你为什么还那样不冷不热的?还有……”

还有?沈迦蓝忍不住挑起了眉,貌似她正在向他道歉?怎么他听来听去,道歉的话只有一句,指责他的话倒有一堆?这样的道歉,天底下恐怕也只有她才能道得出来。

他这么一挑眉,万俟菀好像也有点不好意思、有点说不下去了,红着脸,吃吃地道:“总之……总之你这个人就是可恶之极,我、我……哎!我懒得跟你说了!”

语毕,很有气派地一拂衣袖,很可耻地转身就跑。

瞧着湖光水色中那一抹跳脱飞扬的火红背影,沈迦蓝蓦然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很轻、很轻地挠了一下,带来一股全然陌生的酥麻感觉,他强自忍耐了一会,终究未能忍住,略略将头一低,笑出声来。

一阵微风掠过,拂在脸上,宛如情人的手,温存不尽。恍惚间,竟似春天已至……

得寸进尺

定南王妃居住的院落名唤“从云”。

——从云居。

这实在是个很一般、很普通的名字,而且和这个景色如画的园子一点儿也不相衬。

但它确确实实就叫从云居,因为它正对着“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就是沁秋湖畔的六座假山中规模最大的那座假山的名字。

这个名字当然也很一般,甚至还有点土,但却很贴切。

因为那座假山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像是两条巨龙在争夺一颗宝珠。

对炎黄子孙来说,龙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动物,更是至高无上的图腾信仰,古往今来,在华夏大地上,绝对没有第二种动物——不管是现实中的,还是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能够像龙这样备受人们的尊重和推崇,所以这座造型酷似双龙戏珠的假山,便是整个定南王府最吉祥有福气的所在。

正所谓“云从龙,风从虎”,作为唯一一座建于此山旁边的院落,从云居不叫从云居,还能叫什么呢?

而作为王府实至名归的当家主母,定南王妃不住在最尊贵的从云居,还会住哪里呢?

所以,虽然万俟菀跑掉了,虽然沁秋湖畔并非只有一座假山,虽然沿途并未碰上一个王府的下人,但沈迦蓝还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对了地方。

朱漆大门高耸矗立,门上鎏金异兽口衔紫铜环,门前一对雌雄白玉石狮把守,绿琉璃瓦歇山式顶,两边接卷棚抱厦,端的气象非凡。

汉白玉石阶下,一群佩刀侍卫无声肃立,大概是璟鸾吩咐过了,是以并未留难沈迦蓝。他独自进了大门,绕过影壁,但见一个结了冰的小池塘,两边回廊相接,从廊顶到围墙,仅有一人多高,就算不懂轻功的人跳下来也不会有事……他扫了一眼,伸手摸了摸回廊的美人靠栏杆,着手处一片灰尘留痕,仿佛已经很久未曾擦拭过。

他皱皱眉,朝回廊左边走去,尽头是一扇小门,门内一个巴掌大的小院,衰草枯杨,一派萧索气氛,五间矮矮的连房并立在墙边,大约是供奴仆们上下夜休息换班所用。他正转身欲走,却听矮房内传出一把女子的细细嗓音:“我看咱们王妃这病,来得有古怪。”

“是啊。”另一个嗓音沙哑的女子压低声音接口道,“王妃身子骨一向硬朗,平素又重保养,哪能够说病就病了呢?再说,什么病能叫人前一刻还说着话,转眼功夫便没声音了?”

“而且还发狂似的抓住人不放。”嗓音偏细的那人补充道,“王妃平常那么疼三小姐,听说刚才竟将她抓得叫了起来,可见发了多大力……轻岫姐姐,我怎么觉着咱们王妃像是……像是被‘那东西’冲着了?”

“不瞒你说,韶音妹妹,我这儿也正疑心呢。”

“啊?这、这可怎生是好?王妃她命大量大造化大、福荫隆厚,那东西若连她也敢沾,我们这些福薄命贱的,可怎么……怎么处啊。”

叫轻岫的那人沉默片刻,幽幽叹道:“怎么处?就这么忍着、等着呗。谁叫我命苦,遇上个滥赌的爹,为了还债把我卖到这里来,想走也走不掉……”说着,啜泣起来。

“姐姐!姐姐你别哭啊,你一哭,我也想哭了……咱们都是命苦之人,从小被卖到府里,一张卖身契就是一辈子,不像兰儿她们,见情形不妙,说走便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