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饭量酒博士急匆匆回去了,张旺呆站着傻了眼,现做哪做得出来?他家的食材都是当天买当天用不说,那冰雪凉水要发一夜才行呢!张旺忙关了门,飞奔回去寻姜彦明去了。

姜彦明跟着张旺,一路急往丰乐楼赶去,刚到江宁城没几天,他就细细打听过这江宁城里的的各样人物,这张衙内,确实是最惹不得的一个,张衙内是江宁知府张继文的独养儿子,张继文年近四十才生了这个儿子,这张衙内从小简直是捧凤凰一般养大的,如今长到十五六岁,文不通武不能,只爱吃喝玩乐,惹是生非,是江宁城头号祸害。

姜彦明上了丰乐楼雅间,一眼看到陪坐在下首,幸灾乐祸狠盯着他的姜彦斌,目光移过,也不理会他,笑意盈盈冲着满脸别扭的张衙内拱了拱手道:“这必是张衙内了,真是丰神俊朗,气宇不凡!”姜彦斌听的怔了怔,看看张衙内,又看看姜彦明,这张衙内,哪一处也跟丰神俊朗沾不上边哪,张衙内打量着真正玉树临风的姜彦明,迟疑了下拱手道:“哪里哪里,您是?”

“在下是点心铺子的主家,刚小厮回报说,衙内想尝一尝在下铺子里的小点心,在下真是荣幸之至,这都是衙内的厚爱,衙内一看就是极有品味的雅致之人,我这眼睛看人从来不错。”姜彦明语笑如春风,张衙内忙用折扇点着道:“坐坐,还没请教高姓大名?”

“在下姚彦明,威远侯姚镇江乃在下义父,刚从京城随侍几位长辈到这江宁城小住,闲住无趣,就开了下面那家点心铺子,也不为挣钱,不过借着这美食,结交些朋友,对了,这家丰乐楼与京城丰乐楼倒有几分形似处,”姜彦明转头看着茶饭量酒博士笑问道:“也是京城朱家的本钱?”

茶饭量酒博士怔了怔,恭敬的答道:“回爷,小的东家是江宁本地人。”

“噢,”姜彦明抖开折扇,转回头看着张衙内笑道:“衙内不知道,京城也有间丰乐楼,也是极奢华繁盛之地,那间丰乐楼,是宁国公朱家的本钱,这朱家,就数五公子最讲究……”

“衙内要吃你家的点心、冰水,不是听你废话!”姜彦斌忍不住打断姜彦明的话呵斥道,姜彦明皱了皱眉头道:“三哥,咱们自家兄弟的事,回去再说,在衙内面前,不可失了脸面。”张衙内惊讶的来回点着两人,姜彦明往张衙内身边凑了凑,抖开折扇半掩着脸低声道:“那是我本家三哥,唉,这中间,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真就跟话本一样传奇,这会儿不妥当,回头我寻了衙内,咱们喝着酒,听着曲儿,慢慢再细说这个闲话。”

张衙内忙点着头,姜彦斌不知道姜彦明和张衙内说了什么,急的站起来解释道:“衙内别听他一派胡言,他……”

“三哥别吵,再怎么着也不能失了姜家的脸面!”

“他没说你!你别理他,接着说,那朱家五公子最讲究什么?”张衙内的兴致只在那奢华繁盛上,姜彦明抿了口茶笑道:“那朱家五公子风流俊逸、锦心绣口,极讲究的一个人,平时吃穿用度,绝不肯将就,尤其讲究一个吃字,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不知道多少酒肆想得他一句赞赏而不能,我们常一处寻欢取乐,尤爱说这吃食上的讲究,这吃一字上,要讲究的极多,要合时令,合天时,就是早晚,也有讲究,譬如那冰雪凉水,这会儿必要加桃汁,取个温和之意,不能用冰,也不能加水进去,要喝,只好在正午,早了晚了,不光不合宜。那味道也差得远呢。”一番话说的张衙内连连点头。

姜彦明接着笑道:“衙内也是极讲究的人,我看衙内倒和朱家五公子有七八分象,都是一样的雅致讲究之人,也就衙内这样的雅致讲究之人,才能品出我这点心的好处来,不如这样,晚上回去,让内子亲自下厨做几样点心,明儿我给衙内送到府上品尝,衙内看如何?”

“怎么好意思?”张衙内黑脸上泛着红光笑道,这姚彦明把一个吃字说的如此堂而皇之,真是说的他心花怒放,京城真是好,吃也能吃出名堂来,这姚彦明真是我辈同道中人。

“咱们还客气什么?明天巳初,我就到府上拜访。”姜彦明紧跟着定了时辰,张衙内拱手应了,茶饭量酒博士上了菜,姜彦明也不急着回去,陪着张衙内,一道道的品评着哪里好,哪里不好,只把张衙内哄的一脸的相见恨晚。

第七十五章 赌好

直到黄昏将过,姜彦明才回到家里,李丹若忙迎出来问道:“怎么样了?”

“没什么大事,”姜彦明显得有些疲倦的坐到榻上,接过茶抿了一口,将事情经过细细和李丹若说了一遍,看着李丹若道:“又是城南寻机找事,这半年,大大小小生了十来件事了,不能总这样下去,不然早晚生出大事来,咱们这会儿不能出什么事,免的被有心人趁机利用了。”

“嗯,我也这么想,你有什么主意没有?三哥虽说求了隔壁无为府丞的差遣,可他再怎么快,也要秋天才能到任,要不……”

“你不用担心,刚才我倒生了个主意,那个张衙内也就是惯坏了,不是个有心机真恶毒的,我干脆约了明天到他府上送几样点心,寻他再攀谈攀谈,看一看能不能搭上张大人,张大人官声不错,他是至和六年的进士,我查过了,那一年是苏大学士的主考,他就算是苏大学士的门生,正巧,苏大学士致仕前,我跟他学过一年,明天寻机见一见张大人,看能不能攀一攀交情,若能时常往张大人府上走动一二,也就不怕了。”姜彦明忙低声解释道。

李丹若松了口气,往后退了半步坐到榻上,轻轻叹了口气道:“从前姜家兴盛时,也是有些持强太过了,城南这口怨气也积了好些年了,我原想着,若都是那些零碎小事,就不必理会,退一步让一让,随他们去,也好让他们出一出那些怨气,这口气若能平了,往后就算不能礼尚往来,能彼此相安也好,看今天这事,竟把张衙内这祸水往点心铺子里引,咱们有心忍让,就是不知道人家打的什么主意了。”

“嗯,等我明天往张府看看情形,再打算下一步,敬着不行,也只好打一巴掌过去,让他们也清醒清醒。”姜彦明放下杯子,错着牙道,李丹若‘嗯’了一声,站起来看着姜彦明道:“好在城南姜家这些年一年比一年败落,这一辈和上一辈人里也没个有出息的,早就大不如前,要打也容易,这事就等你明天回来再商量,你先去沐浴吧,天也晚了,早点歇下。”

姜彦明低头下了榻,走了两步,又站住转身看着李丹若低声道:“你上回说要想一想,你~~想了没有?”李丹若怔了下,看着姜彦明,一颗心提起来猛跳了几下,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这些日子,她一直有意无意的回避着这事,她不怎么愿意去想,世事易变,从前,那样哄哄烈烈的爱,也抵不过日积月累下来的一个‘疲’字,这多出来的一世,她原本死了心的,若没有这一场变故……

“丹若,从前我不知道你的心意,也没能看到你的好,是我不好,咱们是结发的夫妻,这辈子要同甘共苦,白首偕老,往后,我决不伤你的心,你放心,”姜彦明顿了顿,放前挪了半步:“我说的都是心腹话,绝没有半句虚言,丹若!”姜彦明又往前进了半步,低头看着李丹若,李丹若移开目光,下意识的想转过身去,又觉得不妥,满身不自然的低声道:“我知道你说的是真心话,我不是不信你,这会儿都是真心话,可人……跟这世事一样,总是变个不停。”

“我这心意不变,丹若,”姜彦明忙接口道:“我知道这桩亲事,是你选了我,你既选了我,必是觉得我还有可取可信处,你说的极是,这世事变幻极快,将来怎样,谁也不知道,就是为了这个,咱们才要好好过好现在这日子,不管外头怎么变,我这心意今天是这样,明天是这样,往后一直都是这样,丹若,你就信我一回,一直到我死了,都不会让你失望。”

李丹若仰头看着姜彦明,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姜彦明趁着几分酒意,伸手握住李丹若的肩膀,声音低低的温柔似水:“丹若,你这样,折磨我,也是折磨自己,你看,若是等你我老到不能动,你纵明明白白看到了,青春已逝,也……来不及了不是?”

李丹若低下头,微微动了动,却没有挣开,他很会说话,说的都对……是的,她若不赌,就连机会也没有了,从前自己又没打算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过求个相敬如宾,如今……总比从前好……

姜彦明见李丹若垂着头没有挣开,大喜过望,用力将李丹若搂在怀里,低头吻着她的额头温柔低语道:“丹若,你放心,我绝不辜负你,不会伤了你的心,咱们少年夫妻,当恩恩爱爱,不能辜负了这大好时光。”一边说,一边试探着弯腰抱起李丹若,径直往屋里进去,李丹若将头紧埋在姜彦明怀里,不说话也不动,再赌这一回,若输了,从此海阔天空。

姜彦明抱着李丹若放到床上,低头吻着她,胡乱脱了自己的衣服,紧贴着李丹若,半边身子压着她,慢慢拉开李丹若的衣服,一只手温柔的探进去,握着胸前,又往下一点点抚下去,李丹若身子轻轻颤抖了下,动了动,伸手挽在姜彦明脖颈间,姜彦明得了回应,那吻渐渐浓烈而炙热,从唇间一点点吻下去,李丹若微微有些羞涩的迎合着他,搂着他的脖颈,带着渴望接纳他进来,那一寸寸的充满让两人缠绵而热烈,在幽暗的光线中,纠缠在一处的两人如剪影般,动静之间,有如舞蹈。

第二天,送走姜彦明,李丹若坐在榻上写着封信,脂红笑吟吟的端了杯茶过来,凑到李丹若耳边嘀咕道:“总算好了,我和朱衣都担心死了,又不敢说,唉!可算好了。”李丹若脸上泛起层红晕,轻轻啐了口脂红道:“什么好不好的,乱说什么呢。”脂红嘻嘻笑着,转进净房,抱出换下来的衣物出去洗衣服了。

杨全家的做好点心,寻了只精致的提盒装了,姜彦明一身素白绸长衫,令张旺提着提盒跟着,一路往江宁府后衙过去。

小厮脸上带着丝慌张,到正门接了姜彦明,两只眼睛不停的溜着左右抱怨道:“姚五爷也真是,你该到后角门,让人传个话,小的偷偷带你进来,这正门上,我们太太专放了人看着我们大爷的,回头让太太知道了……老爷太太正拘着大爷读书呢,不让出去,昨儿大爷出去的事,姚五爷可千万别提,姚五爷也别多耽误,当心我们太太……唉,到了,大爷,姚五爷来了。”

说话间,到了一处隐在几棵高大银杏树下的书房前,张衙内拖着鞋迎出来惊讶道:“姚五兄真来啦?可可准准的,正是巳正!快进来坐。”姜彦明和张衙内让着进了书房,小厮接了张旺手里的提盒放到几上,将里面的点心一样样取出来,姜彦明站在书房内,环顾着四周笑道:“大郎果然是清雅之人,这书房真是书香逼人。”

“别提书,一提这个书字,我头疼,嗯嗯,这冰雪凉水果然好!好极了!是桃子味,象是有牛乳?不对,怎么一点膻气也没有?嗯嗯,好喝,好喝!”张衙内正喝的眉飞色舞,他对书和学问,半分兴趣也没有,姜彦明收回目光,坐到张衙内对面笑道:“用的酸乳,朱五公子吃的冰雪水,也用的这个法子,你喜欢就好,这个过凉,入了秋冬就不能喝了,回头我让人做了姜撞乳,到时候衙内就去铺子里尝,那个要现做现吃才好。”

“这个也好,你果然是个讲究的。”张衙内掂了块点心,一口咬去小半,品了品敬佩道,姜彦明打着呵呵,暗暗盘算着怎么才能顺理成章的见到张大人。

离书房不远的正院里,婆子正垂手和张衙内母亲赖太太禀报着:“……这位爷从前从没见过,说是大爷刚结识的,奴婢原本想上前拦下的,可一恍眼,正看到那位爷腰间系着银鱼袋,奴婢就没敢莽撞,先过来请太太示下。”

“银鱼袋?你看清楚了?”赖太太惊讶的问道,婆子忙应道:“回太太话,奴婢一路跟着,一直看着那位爷进了大爷的书房,看的清清楚楚。”

“嗯,我去瞧瞧。”赖太太按着椅子扶手站起来,带着众丫寰婆子,大步往书房过去。

张衙内一听小厮说母亲来了,吓的从榻上跳下来,推着姜彦明道:“快走快走!从后门走!我母亲是河东狮,快走!”

“衙内别慌,咱们朋友往来,有什么好慌的?再说,给太太请个安也极应该,衙内别慌,有我呢。“姜彦明却拉着张衙内往门口迎出去,赖太太步履极快,两人一拉一推间,赖太太已经带着众人进了屋。

第七十六章 收徒

赖太太站在书房正中紧盯着姜彦明打量不停,姜彦明笑容如春风,上前长揖到底见礼道:“在下姚彦明,给太太见礼。”赖太太盯着姜彦明腰间偏后挂着的银鱼袋看了片刻,直截了当的问道:“这位爷是官身?”

“官身倒不是,在下是至和二十一年考的京城秋闱,有幸得了第三,这才得了这银鱼袋的赏赐。”

“春闱也考过两回了?”

“两回都错过了,至和二十一年九月,在下养母、威远侯姜夫人过世,在下守孝误了一期,今年春闱,在下又奉长辈返江宁小住,这一期也误了。”姜彦明带笑解释道,张衙内惊讶的看着姜彦明,没想到新交的这姚五爷会吃会玩,书还读的这么好!赖太太脸色和缓许多,客气的让着姜彦明道:“在京城秋闱能得第三,若是考春闱,必是一考既中的,连耽误两期,可惜了。”

“太太说的是,虽说有些可惜,倒也不是大事,咱们这样的人家,走科举虽说是正途,可也不是非考不可,在下内子大伯父,便是恩荫出身,做到枢密院副都承旨,若不是丁忧在家,说不定还能再进一步,在下好友,宁国公家朱府五公子,自小极恶读书,世事上却清明非常,交流广阔,大前年求了恩荫,如今已经领了礼部一个主事实缺,堂堂的六品衔,若是非要求着入阁拜相,自然是非走正途不可,不然,这科举还是恩荫,区别倒不大。”姜彦明侃侃而谈。

赖太太满眼欣赏的打量着姜彦明笑道:“说了这半天话,还没问这位爷家在何处?听您这话意,是从京城刚到江宁的?恕我这眼拙,看着您眼生,是刚和我们大郎认识的?”

“在下姚彦明,是威远侯姚侯爷的养子,先威远侯姜夫人,是在下嫡亲的姑母,今天春天刚奉长辈从京城到江宁小住。”姜彦明带着恭谨的笑容答道:“在下和大郎也是刚刚结识,那天大郎去丰乐楼,与在下正好遇上,在下见大郎年纪虽小,却举止大方,谈吐有致,心下极是仰慕,就攀谈了几句,没想到在下和大郎虽差了几岁年纪,却谈的极是投契,这两天正好闲瑕,特上门拜访。”

赖太太原本对姜彦明已生了五分好感,再听姜彦明夸张衙内举止大方,谈吐有致,竟是仰慕儿子才结交,那笑就打心底里透出来,忙矜持的客气道:“姚爷客气了,大郎哪有那么好?”

“在下行五,太太就称在下小五吧,大郎年纪虽小,却锦心绣肠,世事洞明,宅心仁厚,在下和大郎聊的极是投契,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子,这都是太太平时教导的好。”姜彦明接着往下奉承,当娘的,没个不爱听人夸奖她自己孩子的,况且这夸奖还直夸到自己心里去了,赖太太听的眉眼都是笑,压着高兴,矜持的客气道:“五郎过奖了,大郎这孩子,聪明尽有,也是极厚道的,就是不肯用功念书,我说破了嘴皮子,他也听不进去,唉,为了这个,我跟他不知道呕了多少气,背地里流了多少眼泪,五郎往后可得好好劝劝他。”

“大郎还小呢,我一见大郎,就觉得他极似宁国公家朱五公子的品格儿,”姜彦明转头看了眼怔怔的站在旁边看着自己的张衙内,接着笑道:“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也真是越看越象,那朱五也是个不喜读书的性子,跟大郎一样,可却是见事明白,交游广阔,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大郎往后这前程也差不了,太太也别太忧心了。”

张衙内听的挺了挺胸膛,赖太太连声笑道:“托你吉言,五郎今天就在舍下用过午饭再走,也见见我们老爷,好好跟他说说话儿,来人,去前院看看,老爷忙好了没有,若得空,请他见一见姚五爷。”

旁边婆子忙答应了出去了,姜彦明暗暗舒了口气,陪着赖太太说着闲话,只说的赖太太笑声不断。

没多大会儿,张大人跟着婆子进来,姜彦明急忙站起来,逼着手迎到屋外,长揖到底见着礼。张大人五十四五岁年纪,面容白皙,皱纹却很密而深,身体微胖,一件深蓝色素绸长衫,也没束腰带,看起来很是威严。

张衙内挤上去,指着姜彦明得意道:“父亲,这是我新交的好友,姚彦明,姚五郎,京城来的,秋闱考过第三的!”

“噢,”张大人上下打量着姜彦明,微微抬了抬手,姜彦明让过张大人,再跟进书房,分上下落了座,张大人接过茶抿了几口,才看着姜彦明慢腾腾道:“你姓姚?这江宁姓姚的旺族,我倒没听说过。”

“小可是奉姜氏长辈回江宁小住。”姜彦明恭敬回道,张大人端着杯子的手呆滞了下,直盯着姜彦明,姜彦明坦诚的看着他,张大人轻轻‘嗯’了一声,低着头又喝了几口茶,才看着姜彦明道:“姜家的案子,我听说了,你是哪一年的举子?”

“至和二十一年。”

“噢?”张大人惊讶的上下打量着姜彦明道:“五郎贵庚?”

“今年虚长二十二岁。”

“难得,难得,十七八岁就中了举人,极是难得!”张大人脸色一下子和缓下来,连声夸赞道,张衙内得意捅了捅姜彦明嘀咕道:“我父亲最喜欢年少有才的。“张大人瞪了儿子一眼,看着姜彦明和气的问道:”不知五郎师从哪位?能教出五郎这样的俊才,必是名儒大家。”

“小可的先生,确是一代大家,姓苏,苏大学士,做过一任礼部尚书,如今致仕在家。”姜彦明拱了拱手答道,张大人惊讶的睁大眼睛,转头看着赖太太道:“你看看,巧成这样,我就说,这样的少年才俊,必是师出名门,原来是先生的弟子。”赖太太眉眼都是笑,连连点头道:“我就看着这姚五郎是个极好的,这心里就想着得让你见一见,你看看,真是巧得很。”

张大人转头看着一脸茫然的姜彦明解释道:“苏大学士是我的座师,我是至和六年的进士,那一年正是苏大学士主考,我得苏大学士指点极多,可惜这些年一直辗转外任,说起来,也有十来年没见过他老人家了,先生可好?”

“先生致仕回家已经有四五年了,我年年打发人过去看他,先生身体康健,精神也好,如今在乡下教了几个学生自娱。”姜彦明忙笑答道:“没想到在这里遇上先生早年弟子,真是彦明的福份,真是让人惊喜。”

“哈哈哈,可不是,让人摆酒,咱们好好喝一杯,庆贺庆贺。”张大人眯着眼睛看着姜彦明笑道,姜彦明忙答应了,赖太太忙起身吩咐下去。

张大人居首,姜彦明和张大郎一左一右打横陪着,一边说话一边喝酒,酒过三巡,张大人看着姜彦明又劝慰道:“姜家这事,你别忧心,不过一场大赦,也就过去了。”

“多谢兄长宽慰,京城的长辈也是这么交待的。”

“嗯,我看你临事豁达淡然,往后必成大器,兄有个不情之请。”

“师兄请讲!”

“你看看,”张大人指着儿子叹气道:“我年近四十才得了这么个逆子,他母亲疼爱太过,如今竟养成了这么个纨绔性子,我想把他交给你,让他跟你好好学学。”

姜彦明手里的筷子几乎掉到地上,这是哪跟哪?张大郎瞄瞄父亲,又瞄瞄姜彦明,眨了几下眼睛,看着姜彦明道:“你要是给我当先生,我还真挺服气。”姜彦明哪敢接这个烫手的热山芋,这张大郎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没天赋不说,又半分功夫不肯下,只贪玩爱吃,就是神仙来了也教不好,又是这样娇养的独苗,要是学不好,那错必定都是先生的。

姜彦明忙摆手推辞道:“弟自己尚未出师,哪敢托大耽误了大郎?这江宁府多少饱学大儒,就是师兄,这学问见识也让弟只可仰视,弟哪敢班门弄斧?实在担不得。”

“明弟不必多推辞,唉!”张大人看着儿子叹气道:“这孩子小时看着还好,我原本寄他于厚望,谁知道……进学多年,一无所成,如今也不敢奢求太多,不过让他跟着你学个眼高手低,知道个深浅,免得日后闯了大祸,也就算是成才了,这孩子性子又倔,难得他肯跟你习学,明弟就别推辞了。”

姜彦明飞快的转着心思,看来这推是推不脱了,算了,收就收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走看一走再说,姜彦明站起来拱手道:“兄既吩咐了,弟不敢不从,只是弟才薄德浅,若有不是之处,还望兄长多多海涵。”

第七十七章 传话

送走姜彦明,张大人转进屋,赖太太忙迎出来道:“老爷怎么想到哪出是哪出!这先生说认就认了?”

“你懂什么?”张大人接过茶,挥手屏退了众人,看着赖太太道:“你看看这姚五郎,跟大郎那样的,说吃说玩,说的投机吧?陪你说话,你听着也中意不是,再跟我说起文章世事,谈吐清雅,极有见地,这就叫八面玲珑,长袖擅舞,他又有才,京城秋闱第三,往后一个进士出身,也不是早几年晚几年的事,这是二,他如今托在威远侯府门下,娶的又是先头枢密院副都承旨的侄女儿,我看他早晚能发达,如今先攀上些交情,有什么坏处?”

“老爷真是能石头里挤油。”

“唉,你我都年过半百,奔六十的人了,大郎今年才十六,又不争气……”

“怎么不争气了?刚才那姚五爷还夸大郎呢。”赖太太最听不得说儿子不好,张大人气的咽了口气道:“你就是癞痢头儿子自家好,生了满头疮你只当看不见,行了行了,我不跟吵,我的话,你还听不听?”

赖太太气哼哼的点了点头:“好,我也不跟你吵,你说。”

“我这把年纪,也没什么前程了,大郎,唉,别说进士,举人都想不得,明年给他要个秀才的虚名,我也就这点本事,你一直想着恩荫,你也不想想,就我这品级,就是求下来,大郎也不过一个小吏,你说说,有什么用?他又没心眼,我思来想去,想想就睡不着觉。”

张大人攥着拳头重重捶着高几,赖太太眨着眼睛想了想,也难过起来:“老爷,那您说怎么办?咱们就这一个儿子,总得替他打算好……”

“我这不就是替他打算吗!那姜家如今落难到江宁,咱们跟那姚五郎结识结识,让大郎拜下这个先生,哪有什么坏处?往后若是姚五郎发达了,不说拉扯,好歹也能照应照应大郎,我这都是长远打算,你平时糊涂,这事可不能犯了糊涂,回头好好跟大郎说说,得敬着先生。”

“我啥时候糊涂过?这事不用交待,我看大郎对姚五敬佩得很,说到这个,也真是,你说咱们大郎服过谁?从前请了那么些先生,别说中过举的,中过进士的都有,咱们大郎服过谁?就这一条,我看这姚五就是个有本事的,要不然咱们大郎也看不上。”赖太太从另一个方面去看看姜彦明的好处,张大人斜了她一眼,也懒得再多跟她解释,反正她觉得姚五郎不错就行了。

“姜家如今守着孝,也不用多应酬,后天你不是要去城外结社迎秋?下个帖子请上姚五媳妇,你和她也亲近亲近。”张大人又交待道,赖太太爽快的答应道:“你不说我也想请呢,姚五这么出众的人品,也不知道媳妇是个什么样儿,要是能配得上,倒真是一对金童玉女了,我就喜欢看这样年纪青青一对一对儿的。”

赖太太两只手并在一起比划着,笑的眯着眼睛,张大人无语的瞄了她一眼,低头喝起茶来。

姜彦明收了这么个弟子,只好挖空心思想着怎么能教导的好歹上点路,这一番辛苦,可比自己读书难为多了,好在难为了他一个,姜家和那间铺子却清静了,城南姜彦武和姜彦斌就象李丹若和姜彦明议论的那样,都是没什么大本事的,一心想坏,可没本事这一条限着,实在坏不出什么花样来,听说张衙内拜了姜彦明为师,姜彦斌吓的躲进城外的庄子,好几个月不敢露头。

李丹若往赖太太处来往了两趟,这天在正屋陪程老太太就说到了姜艳夏和姜艳纷的亲事上:“……五姐儿和六姐儿都不小了,五姐儿有重孝,亲事也只好推一推,六姐儿的亲事,太婆看?”

“六姐儿今年也十七了,是不能耽误了,咱们家如今这样的情形……她又是庶出,也不能想的太高,家世人品样样都好,唉,就是从前也难得,我看,就挑个人品好的吧,日子过得去就成,让五郎日常留心留心,看府学里有没有合适的,人好就行。”程老太太叹了口气,低声交待道。

李丹若点头应道:“太婆说的是,我也是这么想,咱们如今……大伯父他们罪名未脱,从前往来的那些人家……也不能再提,只求个人品好,若能再有些才华,那就更好了。”

“你说的极是……”

两人说着闲话,旁边西厢房里,周氏正沉沉睡着,姜艳莹到后厨熬药了,苏二奶奶举着只花棚,紧靠在帘子后,支着耳朵听李丹若和程老太太说话。

姜艳莹端着药进来,苏二奶奶忙用花棚掸着衣襟笑道:“刚看到只飞虫子,一路追过来又看不见了,你怎么才回来,我正急的不行,才哥儿该哭了,我得赶紧回去了。”苏二奶奶说着,也不等姜艳莹答话,掀帘子就出去了。

苏二奶奶进了东厢,姜艳纷正歪在榻上半睡半醒的,苏二奶奶脸色沉了沉,几步过去床边仔细看了看熟睡的才哥儿,帮他把踢开的被子盖盖好,这才转到榻前,用力推醒姜艳纷道:“好醒醒了,你猜我刚才听到什么话儿了?”

“能有什么好话儿?唉!这日子烦透了。”姜艳纷打着呵欠道,苏二奶奶眯着眼睛瞄着她笑道:“你的亲事,算不算好话儿?”

姜艳纷一下子翻身坐起来,紧张的盯着苏二奶奶问道:“说给哪家了?”

“说给哪家了?”苏二奶奶学着姜艳纷的话,嘴角眼梢全是嘲笑:“你看你急的,好歹还是姑娘家,你也好意思?”

“好嫂子,你快说说,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好意思不好意思的。”姜艳纷急的拉着苏二奶奶道,苏二奶奶不紧不慢的拍开姜艳纷的手,又过去看了眼才哥儿,这才坐回榻上,看着姜艳纷笑道:“还没定呢,那位管家奶奶,在跟老太太说给你挑个什么样的婆家呢。”

“挑个什么样了?好嫂子,您就一口气把话说完了,急也急死了。”姜艳纷急切的问道,苏二奶奶示意姜艳纷倒了杯茶给自己,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说啊,要给你挑个人品好的,”苏二奶奶顿了顿,见姜艳纷面露喜色,这才慢吞吞接着说道:“人品好就行了,别的统不计较,那位管家奶奶准备从府学的穷酸里,给你挑个人品好的。”

姜艳纷脸上喜色瞬间化成愕然,再化成愤怒:“我就知道她不是东西!”

“你轻点,吵醒了才哥儿!”苏二奶奶伸手堵着姜艳纷的嘴道,姜艳纷扭头挣开苏二奶奶的手,气的喘气不均、眼泪汪汪,只盯着苏二奶奶哽咽道:“我就知道,她这是嫌弃我,这是成心要害死我呢!我可不能由着她摆布,她说嫁谁就嫁给谁啦?休想!她自己怎么不嫁?那夏妮子?她也这么打算的?”

“人家夏姑娘要守孝呢,等守满了孝,也攒够嫁妆了,自然要风风光光的嫁出去,这你就没法跟人家比了,谁叫你傻呢!”苏二奶奶拖长着声音,说不出是讥讽还是挑唆,这中间,多多少少还透着股酸味,姜艳纷却没心思去品这话里的味道,只穷酸两个字,就让她惊慌而又愤怒了。

“不行!我不能让她摆布我!没那么容易!”半晌,姜艳纷错着牙低声愤怒叫着,跳下榻,一阵风般跑回自己屋里了。苏二奶奶满眼兴奋的看了场戏,舒服的叹了口气,往后靠到靠枕上,好了,得有好一场热闹看了,多点热闹,这日子也好打发些。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又是中元节,江宁城的中元节,虽不比京城的奢华繁盛,可也是满城锦绣,别有一番趣味在,程老太太虽说自已不愿意出去,却打发了众人都出去看看热闹、散散心去,这大半年,姜家经历的苦难太多,如今总算稍稍安定了些,也该让大家松泛松泛,赏一赏这江宁城的中元节。

周氏还是那样颠三倒四,程老太太就没敢让她出门,姜艳莹陪着母亲一步不肯离,赵大/奶奶因为敏哥儿小,不敢带出去,只把叶姐儿交给姜艳夏领着,吴三奶奶虽说万事没心思,可耐不住贤哥儿兴奋着要出去,只好抱着蕊姐儿,和李丹若、夏、秋、冬姐妹,苏二奶奶、以及姜艳纷、姜艳丰出门看中元节灯去。姜彦明和张旺、刘庆、杨全跟在前后看护着。

江宁城里红男绿女,热闹非凡,却都拎着一点红羊皮小水灯,往河里放河灯去,李丹若等人也一人买了一只,一点红红的火光燃着,挤挤挨挨的挪到河边,小心的放到河水里,再退后,看着浮满河面的万盏小灯,在夜幕下如同银河落到了人间。

一行人顺着人流慢慢沿河逛着,姜艳夏拉着妹妹姜艳秋的手,不前不后的走在众人中间,姜艳秋一边走一边兴奋的赞叹不已。

第七十八章 情生

“瞧你个没出息的样儿!这有什么好看的?跟京城比,差了十万八千里呢!”姜艳丰冲姜艳秋鄙夷不屑道,姜艳秋不客气的一口堵了回去:“那你去京城看去啊!我说一句好,怎么就没出息了?哼!”

“反了你了,你个小娘养的!”姜艳丰冲上去推了姜艳秋一把,姜艳夏忙挡在妹妹身前,李丹若和姜艳冬牵着叶姐儿和枝姐儿走在最前,人声鼎沸中,并没留意到外面的吵架,吴三奶奶抱着蕊姐儿腾不出手,就是腾出手,她也懒得管,见牵着贤哥儿的绿萼要往前劝架,忙一把拉住绿萼道:“好好看着贤哥儿,别一乱丢了!”

苏二奶奶和姜艳纷笑不可支的看着热闹,脂红忙冲过去隔在两人中间,转头冲李丹若喊了一声,李丹若忙回过头,姜艳夏护着姜艳秋忙往后连退着,姜艳丰被脂红伸手挡住,一股恶气冲上来,冲着脂红扬手就挠过去,脂红一时躲闪不及,脸上就带着条血痕来。朱衣急了,扑过去一把把姜艳丰推倒在地。

姜艳丰呆坐在地上,一时不知道是号啕大哭好,还是跳起来再扑打过去好,李丹若深吸了口气,冲姜艳丰冷冷的吩咐道:“先起来,这事咱们回去再分辩。”说着,转头看着苏二奶奶和吴三奶奶道:“二嫂、三嫂这是看别人热闹呢,还是看自己的热闹?”苏二奶奶满不在乎的昂头轻‘哼’了一声,吴三奶奶浑身不自在,只顾低头和蕊姐儿说着话,仿佛没听到李丹若的话。

“你们都欺负我!没一个好东西!”姜艳丰从地上跳起来,转身就跑,姜彦明急追过去,姜艳丰没跑几步,一头撞在一个锦衣小厮身上,小厮一声怪叫:“撞天婚哪?”姜彦明赶上去一把拉过姜艳丰,忙陪笑道:“这位小哥,真是对不……”

“姚先生!”没等姜彦明说完,那小厮已经认出了姜彦明,忙长揖道:“是小的莽撞了,快跟大爷说,小的遇到姚先生了。”小厮忙又转头叫了一声,姜彦明认出是张衙内身边的小厮,眼光及处,小厮、长随群中围着的好几个惨绿锦衣少年,姜彦明急警告姜艳丰道:“别惹出事来!有话回去再说!”说着,将姜艳丰推到身后,李丹若伸手拉过姜艳丰,正要往回走,张衙内一行人已经呼啦啦冲过来。

“先生!真巧,我就说,这江宁城就这么大点,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这是我的先生,什么第几个?我就认过这一个先生,先生可是京城来的,什么都懂,可厉害了!先生也出来放河灯,咦,这是师娘?张承福给师娘磕头……那就长揖,张承福给师娘见礼。”张衙内一眼看到姜彦明一行,兴奋不已,跟在张衙内身边的四五个惨绿少年也跟着恭敬的长揖下去见着礼,眼睛却溜过去看着李丹若一行人。

“我给先生介绍,这是上元县知县衙内何德庆,这是……”张衙内拉着众人一一介绍给姜彦明,姜彦明春风满面的一个个见着礼,说着客气话儿,最先介绍的何德庆随众人打着呵呵,眼睛却死死盯在姜艳夏和姜艳秋身上,江宁城里还有这样的美人儿,真让人心痒难耐!

姜艳纷站在姜艳夏侧前方,失神的看着那一群仿佛发光一般的富贵锦衣少年,这江宁城有的是锦绣少年,他们和五哥如此熟悉,竟要把她嫁给穷酸!庶出怎么啦?他老五/不也是庶出房的?她决不让她们毁了她!大不了……有人在看她?

姜艳纷羞涩的迎向何德庆的目光,却见那何德庆眼神直怔怔傻了一样,姜艳纷心头狂跳,慢慢垂下眼帘,微微侧过身子,羞涩温柔的揪着帕子,她的侧面看着最美……

苏二奶奶抱着孩子,顺着姜艳纷的羞涩看向何德庆,又顺着何德庆的目光看到姜艳夏身上,再看住羞涩可爱不已的姜艳纷,眉梢一点点挑起,直挑出个眉飞色舞来。

八月底,李云直带着家眷赶到无为府,信送到姜家,李丹若和程老太太商量了,要过去看望母亲,住上一两天再回来,姜彦明哪里放心,无论如何也要送过去再陪着一起回来,两人匆匆打点了行李,姜彦明和张大人说了陪李丹若到无为府探亲的事,托了张衙内照看铺子,这天一早,就和李丹若启程赶往无为府。

江宁离无为极近,过去也不过一天半的路程,这一路过去又都是人烟阜盛之地,宽阔的官道上人来车往,原本想卷起帘子看看风土人情的李丹若只好放下车帘,好挡住尘土,只隔着纱帘看着外面隐隐约约的景色。

姜彦明凑过去一起往外看了一会儿笑道:“这车帘子还是用绡纱做才最好,又能挡土,又看的清楚。”李丹若瞄了他一眼没说话,姜彦明个手搂了李丹若笑道:“你这心里又怪我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了?我怎么不知道?丹若,委屈你了,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一直这么苦,你从小到大,哪吃过这样的苦?”

“这也不算苦,不就是个车帘子,就是粗茶淡饭,心安神宁,就是享福。”李丹若话里有话的笑道,姜彦明手下用力搂了搂李丹若,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放心,粗茶淡饭,锦衣玉食,我都让你心安神宁,说来也怪,我只要跟你在一处,就觉得心安神宁,从小就这样,你还记得吧,有一回你到威远侯府,站在旁边看我写字,还帮我磨墨,夸我字写的好。”

李丹若一边笑一边摇头:“你总提从前,我都不记的了,威远侯府我去的多,真记不得了。”

“嗯,我记得,你穿着藕合色衣裙,一只赤金大花戒指戴在小指上,就那么磨墨,我总担心那戒指太重,会把你手指压坏了,又不敢跟你说,你不知道,你来前,我正烦闷的不知道怎么才好,你给我磨墨,趴在桌上说要看我写字,你在旁边,我一下子就觉得安宁了,一直到现在都是,只要你在,我就觉得安宁。”姜彦明搂着李丹若,低下头,脸在李丹若鬓边贴了贴。

李丹若靠在姜彦明怀里,过了好一会儿才笑道:“我就记的姚家大姐姐最喜欢教训你,而且一教训必以‘我是你姐姐’开头。”

“可不是,”姜彦明也笑起来:“虽说只比我大一岁,姐姐架子可是足的很,现在还这样,正月里事情急成那样,她也着急的很,训过我两趟,一开口也是,‘我是你姐姐’然后再往下说别的。”姜彦明顿了片刻,才接着说道:“我是打心眼里把她当姐姐待的,还有大郎。”

“嗯,”李丹若嗯了一声,两人随着车子摇晃着,停了好一会儿,姜彦明才又开口道:“我五岁才回姜家常住,那时候难过的很,只要有机会就往威远侯府跑,后来大了,就有些不学好,也不肯好好读书,有一回跟人在外头胡闹的过了,正好让二伯父撞见,我现在还记得二伯父那张脸,眼睛都是伤心,脸色青的吓人,提着我一路回到家,把我往大伯父书房一扔,拿了本书就打,一边打一边骂……”

姜彦明停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那本书没打几下就散了,二伯父气的大哭,大伯父请了家法,打的我足足半个月下不了床,从那往后,大伯父和二伯父盯我盯的极紧。”

“那是为了你好。”李丹若低声道,姜彦明点了点头:“我知道,我就挨了那一顿打,挨完了,心倒安了,大伯父和二伯父待我,跟二哥他们一样,要不是这样……咱们就在这江宁安宁富庶之地终老,比什么都好。”

李丹若慢慢伸手按在姜彦明手上,姜彦明将李丹若的手握在掌心,脸贴在她耳边,半晌才低声道:“我是姜家最有福气的人,从前我总觉得六郎比我命好,可我娶了你,你是我的福气,等姜家的事了了,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我都陪你过。”

“嗯,好。”李丹若低声应道。

江宁府衙门口,何德庆在角门前下了马,不大会儿,小厮出来引着何德庆进去,书房里,张衙内正百无聊赖的站在廓下逗着雀儿,何德庆凑过去看着雀儿笑道:“新得的?倒挺俊俏。”

“哪是新得的,你今天怎么得空?”

“听说你那个先生出门了?”

“是啊,先生出门了,母亲就把我拘在家里,这日子无聊透顶!”张衙内烦恼的叹了口气,何德庆眼神左右溜了溜,凑到张衙内耳边,低低的建议道:“先生出门了,那先生家里,你得用心照应照应才是,不如,我陪你,咱们到先生府上探望探望去?都说师徒如父子,先生不在家,你得替先生尽尽孝心,先生家,还有位七十来岁的太婆呢。”

张衙内连眨了几下眼睛,重重拍了下手道:“对呀!我差点忘了,先生临走前,还托我照应他那间铺子呢,还是你想的周到,我去跟母亲说一声,一说指定就能准,这是先生托付的事!你在这儿等我,回头咱们一起去铺子里看看去。”

第七十九章 猎艳

果然,这事和赖太太一说就准,张衙内带着众小厮长随,和何德庆一起出了门,往丰乐楼边上的点心铺子转了一趟,两人不分多少,一口气买光了铺子里的点心,问了张旺几句,眼看着其实也实在没什么好照应的了,何德庆和张衙内出了铺子,捅了捅张衙内低声建议道:“先生不在,那府上你不也得照顾一二?听说那家里不是老就是小,全是女眷,你不多照应点哪行?”

“府上不用!”张衙内干脆的挥手道:“先生走前跟我父亲说过了,若有事,让人去我家寻门房说一声,没去说就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