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请吃杀猪菜,怎么了?我连这点自由都没了?”

“不是这个,后边的。”

“后边什么后边?”

“你说买肉。”

“哦,这个啊!是啊,朋友家纯粮食喂的猪,骠肥体壮的。放心,我买回来放自己的住处,不占用你们冰箱,不降低你们的格调。”

“……”这孩子,真记仇。“你嫂子也不是故意的,用得着记仇到现在吗?”

“呵!我为什么不记仇?好不容易从朋友那里求来的养生酒,我当大家是一家人,拿出来分享。她倒好,嫌弃这嫌弃那,说酒坛子脏里面的酒也干净不到哪里去,要让保姆丢出去。人家那是埋地下五年的陈年养生酒,花钱都买不来的好东西。自己没眼光还嫌弃我弄的好东西。我厚着脸皮从人家菜园子里摘的菜,她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让保姆丢了。”

“好了,好了,过去的事记那么清楚做什么?你不得意她,那也得想想你大哥。”

“他?别跟我提他。你和他得意姓宁的,我可不得意。以后少跟我提姓宁的,烦。”

“你这孩子!不说这些了,晚上回来吃饭,你爷爷有事找你。”

“不回。”

“你……”

“要养生酒没有,要命一条。”他干脆地甩下这么一句,直接挂电话。

当初一个个都嫌弃他弄到的养生酒,后来二叔抢他的喝了几回,一下就知道是好东西了。然后全家人都惦记上了,拿辈分压的,伸手明抢的,早把他弄到的一坛酒祸害了。别以为他嘴上不说,心里就不清楚,姓宁的当初那么嫌弃,还不是偷偷往娘家送了半瓶过去。

秦母抓着挂断的手机,沉下脸。

☆、第50章忙碌

今天是杀猪的日子。苏画家要杀两头,张正家也要杀两头。

天蒙蒙亮,苏珍就起来了。

苏画听闻动静也赶紧起来,快速穿戴好,把两人的被褥枕头收进炕柜里。等她从西屋出来,大姑已经洗漱好,开了外头的门灯,正要出去把猪撵出来。

苏画戴上帽子手套赶紧跟上,要帮忙撵猪。

她家门灯一亮,外屋门一开,东院的张正就跑到了墙边。他隔着墙喊,“二婶儿,不用急,杀猪的宋大牛还没过来。”

这时,张正家大门口传来粗犷的男声,“臭小子,宋大牛也是你喊的?”

张正下意识地一缩脖子,赶紧往院大门方向跑,“宋叔,嘘,小点声,我错了,你别跟我一般见识,千万别跟我爸说。”

膀大腰圆的宋大牛已经推开铁大门进来了,他用蒲扇般的大手往张正脑袋上揉了几下,“饶你一次。”

张正十分狗腿地围着他说“叔你真好”。

宋大牛嫌他碍事,往外一拨拉,“去,去,去,帮二嫂撵猪去。”

张正已经看到他爸在瞪眼了,巴不得离他爸远远的。于是火速跑过来,跳墙进了苏画家院子。

半大黄狗这会儿没栓着。它对张正跳墙的举动很有意见,冲着他吠叫五六声,呲了呲牙才在苏画脚边蹲坐下来。

苏珍见了数落了他两句,“皮小子,以后别这样突然跳过来。亏的咱家阿黄认得你,否则冲上去咬你几口可怎么办?”

张正讪讪地摸摸鼻子,不敢吭声,可怜兮兮地看向苏画。

苏画下意识地掏兜,还别说,居然掏出三根牛肉干来。她递给张正一根。

张正立刻得到治愈。

她把另一根撕开真空包装背着大姑悄悄给阿黄。

阿黄立刻叼上,低头用两只爪子按着长条肉干开啃。

张正深受打击,原来他和阿黄是一个待遇的,白感动了。

苏画也反应过来了,立刻把剩下的一根塞进张正手里,过去帮忙撵猪。

两头肥猪被饿了一天一夜,很不配合,哼哼着不愿意走。但到底还是被撵出猪圈,撵出自家大门,撵到了张正家院子里。

这边没苏画什么事了。她回家洗漱了,大锅里熬上半锅大米粥,热了二十来个馒头,再炒了一盘绿豆芽、一盘鸡蛋韭菜。简单的早饭准备好,她扒着墙头冲东院忙活的众人喊话,“早饭好了。”

三婶儿喊了声“就来”,和大姑一人端了盆猪血进屋去了。

苏画返回,快手快脚地摆上八副碗筷,又切了一盘自家腌的黄瓜咸菜和酸豆角摆上。

隔壁忙活的人轮流过来吃了饭,前后用不到四十分钟。

她洗了碗筷,刷好锅,出去隔墙喊话,把张正家的四个暖壶拿了过来。加上自己家的四个,一共八个暖壶。她守着暖气炉烧开水,灌满一暖壶就送一壶回去,直到八个暖壶都灌满。其间,她还把中午要用的土豆削皮切片、青椒切丝、粉条泡上、大白菜切片、葱蒜姜切碎准备好。

这时,孙敏和弟弟孙承志送青菜过来了。青菜是苏画昨天过去定好的,说好今天的这个时间送,一分不差。

豆角、蒜苗、黄瓜、芹菜、韭菜和西红柿,还有十斤草莓。

收了菜钱,孙敏打发弟弟孙承志回家,自己留下来帮苏画摘菜。

苏画没拒绝。她长年不在村里,和谁都不熟。孙敏这样主动留下帮忙的,那就是有意和她交好的意思。

她们这边的青菜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杨小苗才抱着孩子姗姗来迟。

杨小苗是张勇的媳妇。张勇是张青林的大儿子,张正的大哥。张勇订婚时,谁都说杨小苗老实能干。等结了婚,杨小苗就不是那个老实能干的杨小苗了。她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闹,不为别的,就为分家单过。分家无所谓,但杨小苗的胃口太大,既要三间大瓦房,还要十万块钱现金和一台农用播种机。

张青林气得让儿子张勇离婚。张勇以前很孝顺,现在却闷不吭声,任由媳妇闹。张青林夫妻被大儿子伤的不轻。可毕竟是自己儿子,夫妻俩掏家底在村南边给盖了三间房,给了一万块钱把人撵出去了。

杨小苗对此很不满。但张青林夫妻并不买账,意思是要不这样分家,要不净身出户。

事情过去了四年,但父母与子女间产生的芥蒂不是那么容易翻篇儿的,尤其是中间夹着个胃口极大的杨小苗的情况下。

公婆家杀猪,杨小苗日上中天才过来,还抱着两岁的女儿。她过来先去的公婆那边,没人搭理,又跑苏画家了。进了门,整个厨房都巡视一遍后,去推东屋门。门已经半开,能看见东屋地上立的特制中药药柜。

苏画注意到了,淡淡地说道,“我的吃饭家当都在里边,少了什么,碰坏了什么,你陪不起。”

杨小苗尴尬地缩回手,转过身时脸上多了恼色,“看看怎么了?还能掉你一块儿肉?这小气的。”

苏画看不上她不为别的,就因为她有这样小毛病,进了别人家乱走、乱闯、乱动东西,有看上眼的保不齐还会顺走。许多人都有进了别人家乱走、乱闯、乱看的毛病,但不会顺东西。顺人东西那叫什么?叫小偷。

杨小苗是个脸皮厚的,东屋没能进去,又去推东隔间的门,只是没推开。

东隔间与东屋一样,是苏珍划给苏画的私人领地。东屋既能住人,又能装苏画和师傅收集来的药材等东西。而东隔间收的东西,比东屋放的东西更珍贵,门常年上锁。因此,苏画才没出声阻止。

当杨小苗转了几圈儿,吃掉一颗西红柿,抓了一把牛肉干揣兜,又去推西隔间的门时,苏画终于忍耐不下去了。她直视杨小苗那双不安分的眼睛“大嫂,这里不是你家,也不是你公婆家,没人欢迎你,该干嘛干嘛去。”

杨小苗被闹了个脸红,张了张嘴,对上苏画的冷眼,难听话愣是讲不出来,灰溜溜地抱着孩子走了。

埋头切豆角的孙敏这才抬头,也不管手湿,拍了拍胸口,“你再不开口,我都要忍不住替你赶人了。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她揣走了你家一个碗、一个不知道是不是面包的圆饼,还有一管东西,没看清,估计是牙膏。”

苏画的脸瞬间就黑了。拉开碗柜一看,大姑舍不得吃完放进去的两块儿火烧没了。早晨刷完牙随手放到洗手台上忘记收的一管儿牙膏也失踪了。她就不明白了,张勇得眼瘸成什么样才能为了这种媳妇跟父母闹掰。

这时候,大姑回来了。她进门见到孙敏,有点意外,但也因为姑娘交了朋友而高兴。但正事也没忘,“小画,小秦什么时候到?咱自家留的肉你宋叔正帮忙卸。另一头去了头、去了尾,收拾利索了,就等小秦过来指地方。他指哪儿,你宋叔给他砍哪块儿。”

☆、第51章捎来年货

时间才九点四十多点,离约定的午饭时间尚早。既然大姑问了,苏画还是给秦穆打了个电话过去。

秦穆正在赶来的路上,已经过了青县,估计再有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苏画让他别急,慢慢开。放下电话她就跟大姑商量,“姑,先搬屋里放着,等他来了让他自己选。我估计,他得要一扇肉。”

苏珍愣了,“什么?不是十斤八斤的,而是半头猪?”

苏画笑着说,“可不是!他就相中你喂的大肥猪了。”

计划被打乱,一头猪的前鞧、后鞧被村里两家人提前预定了,这可怎么办?秦穆要一扇肉,那就得跟着一个前鞧一个后鞧,不够分。

张正家杀的两头猪也没有富余。镇里的朱姓人家老早就预订了一头,等会儿就开车过来拉走。另一头,答应分给宋大牛十斤排骨、一个后鞧,剩下的都留着自家吃。

大姑觉得很为难。

苏画觉得这事好办,“姑,咱家就我们俩,留整头猪的肉根本吃不完。冰柜里能冻,可冻的时间长了会有怪味儿,不好吃。你还养着三头猪呢,到明年五一就该杀着吃肉了。所以吧,咱们不用留那么多,分出去一前鞧、一后鞧不就行了。要我说,肥肉有人买,咱们就卖掉。反正咱俩都不怎么吃肥肉,留着也只能炼油。”

苏珍勉强接受姑娘的劝,风风火火地去安排了。

孙敏犹豫了一下,问苏画,“肥肉真卖啊?”

苏画正往大锅里倒清水,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有人买就卖。”村里人现在吃肥肉的也少了,她就这么一说,但估计没谁会买。

孙敏把套袖一摘,“我回家问问。我家今年没喂年猪,前几天我爷爷还叨咕今年吃不到好肥肉了。”她笑了笑,“我爷爷爱吃肥肉,镇上肉铺买的他说不香,不爱吃。前些天邻居家杀猪时买了两斤做菜,爷爷吃了一口就说‘饲料猪,不好吃’。”

“行,你问吧!不买也没关系,记得过来吃杀猪菜。”苏画一边说着,一边送孙敏出去。

这时大姑又风风火火地端了一大盆东西回来了。她见东灶上的大锅里添了清水,夸了苏画一句“我姑娘就是想的周到”,又拿过一个空盆,让苏画往里添了半盆清水。她这才从端来的盆里挑拣出大骨头肉、排骨等等,一个个洗掉血水放进锅里。

苏画拽过干燥的秸秆,添进灶膛里引火。她们要做的,是他们这边农村杀猪菜中最硬的一道菜,肉骨头炖酸菜。大铁锅里炖上半锅的大骨头肉,等水开了去掉浮沫加鲜姜片、大料和花椒,等肉熟了八分再加入切好的酸菜、盐,继续添火慢慢炖,直到煮熟为止。

大姑放完肉,出去提来一框劈柴,“火起来了,放劈柴,不用守着它。”交待完,端着苏画准备好的食材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因为秦穆来做客,她们准备分开做午饭。苏画从准备好的食材中每样都分出了一盘儿的量,其他都让大姑拿张正家去了。

秦穆到的时候,苏画这边一大锅的肉骨头炖酸菜已经熟了,肉片、肉丝与各种青菜准备齐全,就差下锅炒。

张正家那边也炖了一锅肉,肉捞出来在肉汤里正在煮玉米大碴粥。血肠已经灌好,三婶儿正一锅接一锅地血肠煮。

秦穆记性好,来过一回就记住了路线,没走任何弯路,直接把车开进了苏画家院子。

苏画听闻动静出来,却发现院子里开进来一辆越野车,大门口停了一辆中型货车。

越野车停好,秦穆下车,笑出一口白牙,“苏画,我来了。”

“还有我,还有我。”从副驾驶位下来的小姑娘声音清脆地说道。她几下跑到了秦穆身边站好,捅了捅秦穆的胳膊,“三哥,快点介绍一下啦!”

秦穆无奈又宠溺地看了小姑娘一眼,转向苏画,“这是我堂妹秦小小。抱歉,没打声招呼就带了个跟屁虫过来,给你添麻烦了。”

苏画看着眉清目秀的小姑娘笑了笑,对着秦穆说道,“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见外了?”

秦小小头上系了个小马尾,脖子上系着浅紫色围巾,穿着白色短款羽绒服,白色靴裤,低跟白色短靴,蹦跳着过来拉苏画的手,“苏画姐姐你好!我是秦小小,今年十三岁,今天请多多关照!”

苏画微笑着回应,“乡下地方,一切都很简陋,也请你多多关照,希望你玩儿的开心。”

秦小小一本正经地接道,“互相关照。”

秦穆抚额,大手按到堂妹的脑袋上,“给我恢复正常,少给我装大人。”

秦小小转过脸冲他做了个鬼脸。

这时,货车上下来的两个青年走了过来,其中高个的看着苏画礼貌地问,“请问,您是苏画苏大夫吗?”

苏画诧异地看向秦穆,用眼神询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她还以为人是秦穆带过来的,但似乎不是。

秦穆耸肩,“我不认识他们,在平安镇做休整的时候碰上的,他们正在打听你们村的位置,然后聊了几句。这才知道,他们要找的是你。所以把人给你带过来了。”

苏画这下更好奇了,打量这两个陌生青年的同时,说道,“我就是。请问你们是……”

知道找对人了,高个青年很开心,“苏大夫您好,我们是陆长官派过来给您送年货的。我叫高升。”然后一指身边正在拨打电话的个子略低的青年,“他叫牛镇山。”

苏画听了,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她都拒绝了,陆子航居然真的大老远地让人捎年货过来了。

这时,牛镇山的电话打通了,“陆长官,我们到了,刚见到苏大夫。”“是。”“是。”对方不知道说了什么,他转过身把手机递向苏画,“苏大夫,陆长官的电话。”

苏画接过电话,听筒里立刻传来了陆子航的声音。

“回家一路顺利吧!”

她答,“很顺利。”然后又无奈地说道,“都让你别捎了,大老远的,多麻烦。”

“不麻烦,正好有朋友的公司往你们那边运送货物,顺便就让他们捎过去了。”

她想到高升和牛镇山称呼他为长官,于是猜道,“他们是你的兵?”

“以前是,现在退伍了,在我朋友的公司跑运输。”

“退伍了就好办了,否则我还担心留他们吃饭,他们会说不能白吃老百姓的饭呢!”

“那就麻烦你了。”陆子航假装没听懂苏画的打趣。

“你这么远捎东西都不嫌麻烦,我这儿一顿饭就麻烦了?今天我家杀猪,正好请他们吃杀猪菜。等下你得命令他们必须留下来吃,要不我担心他们放下东西就会跑。”

“好。他们俩倒是有口福!”他莫名感叹了一句,让苏画把手机拿给牛镇山。

牛镇山接了电话,是是地答应了三四声,这才挂断电话和苏画打了一声招呼,过去打开货车门往下卸年货。

苏画把不停张望的张正叫过来,让他搭把手。

进口奶粉,进口巧克力,贡酒,开心果、榛子各两箱。蜂蜜、枸杞和大枣各一箱,奶糖两箱。20斤装的大米、黑米、白面各五袋,五升装的食用油五桶。

帮忙拿东西的张正看的眼睛都瞪圆了。

闻讯赶来的大姑手足无措地看着东西往自家搬,嘴唇动了动,到底忍住了没问,又回张正家忙活了。

苏画是不知道说什么了。因为送来的东西比当初陆子航给她看的数量翻倍了,还多了米面油。

秦穆靠在车上旁观,见到搬下来的箱子上的标志,目光闪了闪,将疑问埋进心底,面上并不显。

东西很快搬完,苏画请大家进屋坐,给沏了茶水,回到灶上开始炒菜。

张正是年轻人,算是乡下性子单纯的小子,自然不会多想。他招呼众人,“你们谁吃血肠?家里正煮着,趁热吃正好。”

高升和牛镇山本来有些局促,一听血肠,眼睛一亮,就跟着张正走。

秦小小以前吃过一回血肠,不怎么喜欢,但她喜欢凑热闹,于是蹦蹦跳跳地也跟上。秦穆见了,骂了一句臭丫头也跟过去了。

接下来的画面便是,这几个人每人手里都抓着一段血肠,一边吹(刚出锅很烫)一边倒手抓着吃。不爱吃血肠的秦小小都吃了两小段,要不是苏珍劝她留肚子等下好吃肉,她还想来一块儿。

猪肉大骨头炖酸菜,肉片炒豆角,肉片炒白菜,鸡蛋炒蒜苗,肉丝炒芹菜粉,酸辣土豆片,黄瓜拌猪耳,猪肝拌菜,葱爆肉,再配上一盘自家咸菜,正好凑齐了十道菜。

苏画家摆了一桌,只坐了苏画、秦穆,秦小小和张正。

张正家摆了两桌,一桌由三叔张青林招呼,有“杀手”宋大牛,有张正的大伯,有张正的大哥张勇,有帮忙的邻居苏成父子,还有主动挪过来的高升和牛镇山。另一桌上坐的都是女眷,由三婶和大姑苏珍招呼人,孙敏也在。

孙敏,高升和牛镇山这三人苏画原本是安排在自家这边的。可这三人似乎看出了秦穆兄妹二人的身份不一般,不由分说跑这边坐席了。

虽然没有专业厨师掌厨,但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秦穆有备而来,专门准备了三个干净的桶、几张塑料布和保鲜袋。饭后,他在一旁提要求,宋大牛听指挥帮他把一扇肉都拆卸好。大骨头、排骨、里脊肉、五花肉、精瘦肉、肘子等等一一分解好,分装保鲜袋,齐整地码进桶里。他对猪蹄很感兴趣,苏珍大方地将八个猪蹄都赠送给他。

苏画问他,“血肠要不要?生的、煮熟的都有。不嫌弃随便拿。”

秦穆意动,但很犹豫,毕竟血肠这东西好吃却形象不好看,“生的拿回去怎么弄?”

苏珍立刻解说,“生的拿回去可以冻上,哪天想吃了,放凉水里解冻,再放锅里煮或蒸都可以,能保持原味儿。熟的切薄片煎着吃正好,但不能冻,一冻就不好吃了。”

秦小小立刻从旁提要求,“生的,拿生的。”

最后,秦穆拉着猪肉、三串血肠、两纸箱的鸡蛋、一竹框的青菜、二十来斤的草莓,开车扬长而去。

苏珍手里抓着秦穆走时硬塞过来的猪肉钱大红包,无措地盯着自家姑娘,“这……是不是给多了?”她家屋里还摆着秦穆送的几盒营养品,一桶大活虾呢!

苏画目测了一下大姑手里的红包的厚度,“没事儿,我会从别的地方找补给他。”

这时,院门口响起中年妇人能酸掉人大牙的声音,“哟!咱家苏画出息了,搭上有钱人了,家里杀猪都不肯叫我们这些穷亲戚吃口肉了!”

☆、第52章一声妈

苏卉,苏珍的妹妹,年龄比苏珍小三岁,人瞅着却比苏珍还要老。夹枪带棒的酸话,就出自她的口。

苏画看到苏卉,面无表情地拿过大姑手里有些厚度的红包,转身就走。与其站这里听苏卉说那些毫无营养的酸话,还不如回屋收拾东西。拿走大姑手上的钱,不为其他,是担心厚脸皮的苏卉上手抢过去数,之后再编难听话四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