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邱玉兰的眼波一转,顺手扯下一朵栀子花把玩着:“不过,一个忠心的也就够了。”小玫觉得身上又有汗出来,但还是站起来恭敬道:“姑娘好了奴婢才会好,只要姑娘不忘记答应过奴婢什么就好。”邱玉兰轻叹一声:“是啊,连你一个小丫头都知道为自己打算,我也要为自己打算啊,不然像我娘一样被卖了都不知道恨谁。”

小玫被邱玉兰话里的冷意吓到,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老爷一向疼姑娘的。”邱玉兰望着外面,林妈妈已带着清儿走了,外面很安静,过了很久邱玉兰才道:“当日舅舅去邱家要接我走的时候,我那个大哥和嫡母还不是一口一个疼爱,又是邱家的名声在那,绝不肯答应舅舅带走我。结果呢,一千两银子不答应,两千两银子就可以商量,出到三千两的时候就双手奉上。小玫,我从小生长在商人之家,他们没什么东西是不

能卖的,不能卖的时候只是价钱还没出到。”

小玫的嘴巴张大,邱玉兰低头看着手中那朵已经被揉皱的栀子花,声音很轻很轻:“舅舅和外祖母能卖了娘,当价钱合适的时候,又怎会不卖了我?你说,我不为自己打算要让谁为自己打算?”

小玫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叹了口气,邱玉兰把栀子花扔到一边看向远方,娘,我一定不会像你一样,从生到死,都操纵人手。

、第 14 章

小玫刚一跨进厨房门槛,就听见厨房管事吴大娘热情的声音:“小玫姑娘来了,要有什么事,遣人跑一趟就是,哪还要您亲自跑这么一趟?”接着吴大娘就解□上的围腰掸一掸椅子上的灰让小玫坐下,又倒过杯茶:“晓得您现在在表姑娘身边,喝不上我们这茶了,还请别嫌弃。”

原先小玫在方太太屋里时,也曾来过厨房,那时吴大娘虽热情,但哪回都没今日这样热情。又掸椅子上的灰又倒热茶的,小玫倒愣了一下才笑吟吟接过吴大娘手里的茶:“大娘快别这么说,不过是顺路过来和大娘说声,今晚姑娘的晚饭不用荤腥,炒个面筋再用个素三鲜,汤也要素的。”

吴大娘仔细听完就皱眉:“虽说姑娘想换个口味,可这太素了怎么使得?”小玫淡淡一笑:“这些日子天气热,油腻腻的姑娘平日总不大爱吃,这才说换个口味,看能不能开开胃。”吴大娘一拍手:“哎,我怎么忘了这茬了?既这么着,就再给姑娘做个凉拌鸡丝,用鸡脯肉撕成细丝,倒点麻油香醋,再用蒜油那么一拌,可爽口了。那汤虽说姑娘要素的,汤底还是用高汤吧,白水汤哪有什么滋味?”

吴大娘打算的周周到到,小玫已经起身笑道:“果然大娘比我们想的周到,姑娘原本就想个凉拌菜吃,又怕厨房太麻烦。”吴大娘见小玫这是要走,忙送出来:“这话哪里说去,姑娘这样想就是打我的脸,我们不就是服侍主人的,哪有嫌麻烦的。以后姑娘但凡想吃什么,遣个小丫头来厨房说一声就是,哪用您亲自跑一趟?”

吴大娘热情的小玫已经有些起鸡皮疙瘩,刚要再说话就听到传来菊花冷冰冰的声音:“我说呢,怎么吴大娘你这么忙,原来是见着表姑娘身边的红人了,才把我们姨奶奶忘在脑后?”吴大娘脸上的笑容一滞就对菊花笑着道:“天地良心,这话从何说起,方才不过是小玫姑娘来说几句表姑娘晚饭要些什么菜才说多了些,并不是把菊花姑娘您忘在脑后。”

菊花一双眼像刀子似地往小玫身上瞧了几眼这才转向吴大娘:“真的吗?昨儿姨奶奶想吃个炸鹌鹑,你是怎么说的?不是说没鹌鹑就是说已给老太太炸了上去。还是我来翻出几只鹌鹑来你才给姨奶奶做了送上去?还说这每日的菜都是太太定好的,不能更改,怎现在表姑娘要换,你就换了?打量我们好欺负?”

见菊花挽起袖子要和吴大娘论个正章的样子,小玫忙道:“吴大娘,要着实为难也就罢了。”吴大娘面上笑容都有些苦了:“菊花姑娘,表姑娘那儿,是太太亲自吩咐的,说表姑娘爱吃什么,

厨房就要做什么。只是表姑娘从来都没吩咐过我们,今儿是头一回,难道我能回绝了不成?至于姨奶奶那儿,每日的饭菜是按例来,这,我实在不敢违例。”

菊花听的越发发恼,瞧着小玫跺脚扭身就走,吴大娘在后追着叫道:“菊花姑娘,姨奶奶要的点心您不送上去了?”菊花走的飞快就跟没听到一样。吴大娘转身对小玫叹气道:“哎,太太是正经主母,自然只能听她的,可是姨奶奶又受宠,前些时候总打发人来要东要西,有时候超出例了,我们也只能赔进去。可赔了这些年,着实是赔不起,我们几个这才商量了,以后全按例来,哪晓得今儿才头一日就惹姨奶奶生气。”

从菊花那反应来看,只怕不是头一日了。这些日子罗姨娘的日子并没有原先好过,虎哥儿被抱到方太太房里抚养,方老爷也没踏足她的房内,连周姨娘房里都歇了两夜,这和以往方老爷回来时候有多半歇在罗姨娘房里大不相同,下人们都悄悄议论罗姨娘已经失宠,平日她那些超乎寻常的待遇自然没人再理,统统拿出例来说话。这样的气罗姨娘怎么受得?小玫也曾听小丫头们议论过,此时听吴大娘这一番辩解只微微笑道:“太太是个善心人,从不刻薄人的。”

吴大娘面上笑容更恭敬些:“姑娘这话说的是,说句不该我这样人说的话,像太太这样对待表姑娘的,也算头一份了。”小玫笑着应是,又和吴大娘说了几句这才离开。

从厨房走回邱玉兰院子还有好大一段路,此时日头虽烈,但一路上都有树木,小玫顺着树荫一路走回去,心里还在盘算着等再多学些字,就学着瞧书,这样才不会两眼一抹黑。猛地前面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听来不像小丫头们在磨嘴皮,小玫向前望去,见罗姨娘带着人走过来,面上还气冲冲的,一副要去寻别人晦气的模样。

定是菊花回去和罗姨娘说了,罗姨娘气不过就带人去寻厨房的晦气了。小玫把身子隐在大树后面,是跟去瞧热闹呢,还是先回去?还没想出来呢,就有小丫头急匆匆追上罗姨娘,气喘吁吁地道:“姨奶奶,您快回去吧,老爷来了。”

罗姨娘这段时日真是有苦说不出,儿子不在自己身边了,超常的供养也没有了,不管是做什么,去一处那处的管事就口口声声说是按例,绝不多给半点。连一向最听话的厨房也如此,这让罗姨娘怎么受得了?定要寻个由头来闹一场。

此时听到小丫头这样说,罗姨娘忙停下脚步:“你说的可当真?老爷真的来了?”小丫头点头如捣蒜一般:“奴婢怎敢骗姨奶奶,您方出门老爷就进来了,

还问姨奶奶您去哪儿了?让奴婢寻您回去。”

罗姨娘那张因发怒有些扭曲的脸上此时终于露出笑容,菊花忙道:“姨奶奶,老爷既来寻姨奶奶,就先回去,厨房那些不晓事的留着以后收拾。”罗姨娘也用手往脸上摸摸,又往头上理正首饰,对菊花道:“你瞧,我今儿这打扮还成吧?”

菊花连连点头:“姨奶奶自然是明艳照人的。”罗姨娘还从怀里掏出面小镜子照了照对镜一笑,自觉自己面容十分艳丽夺目这才急匆匆带人走了。她一走小玫才从树后出来,这热闹是瞧不成了,赶紧回去和邱玉兰复命吧。

罗姨娘走进自己院子里时,院里静悄悄的,罗姨娘不由心里着急,是不是方老爷等不得自己已经走了?毕竟这所宅子里,盼着方老爷能踏进屋子的人多了去了。一想到这罗姨娘不由心中酸涩,那泪就要往下落,伸手打起帘子,瞧见方老爷正歪在平日自己歪的榻上,手里拿着把扇子在那扇。

罗姨娘这心里顿时如沸油锅加了把火一样热辣辣起来,走上前想对方老爷说几句话,但眼里的泪竟掉下来,走到榻前没像平日一样坐下而是哭起来:“我还以为,老爷再不肯理我了。这家里,比我年轻比我貌美比我贤德的人太多了。老爷怎会还想起我这个又老又丑又不贤德的人来?”

方老爷本就有心冷罗姨娘一段时候,连抱走虎哥儿都没出面,没想到罗姨娘竟没有像平日一样来哭闹好借此让罗姨娘安分一些,此时再听到罗姨娘这明显吃醋的话,心里竟有几分难以名状的欢喜,那脸虽依旧板着,但唇角已有笑容闪现:“好了,吃什么醋呢?我这不是来了?给我打打扇吧,这屋里怎么闷得慌?”

罗姨娘本已接过扇子,听了这话就忙去把窗给打开:“方才我不在屋里,她们定又惫懒,不把窗打开了。”说着罗姨娘坐回榻边,瞧着方老爷眼中已经有了泪:“老爷,您不知道这些日子,我过的是怎样日子?想虎哥儿也不敢去瞧。老爷,您要做的事定是对的,可是您也不能这样把我想的不贤良?原先我不过是觉得虎哥儿还小,等大些必然是要送到太太身边教导的,谁晓得您就怕我吵闹,我这心里真是委屈极了。”

瞧着爱妾那张泫然若泣的脸,方老爷的心更软了,板着的脸松开:“别哭了,我晓得你最是争强好胜的,性子一上来就不管不顾,太太又是个贤德有余能干不足的,难免吃了你的一些挂落。”罗姨娘已脱了鞋坐到方老爷身后给他打着扇,听了方老爷这话就往他肩上捶下:“我再如何,也不过就是争了点吃穿,平日哪里不敬太太

了?”

方老爷刚想说雨梅的事,被罗姨娘那双大眼一望就把话咽下去:“我知道你平日敬着太太。只是我还有一两日就走了,你可不能为了想虎哥儿就去和老太太说,让她把虎哥儿抱过去养。”

罗姨娘没料到是这件事,唇张了张就把扇子一撇,人却反而往方老爷怀里偎去:“老爷,您这话,让奴心都碎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个严肃的问题,为毛我写不正常夫妻就能写出感觉,写正常谈恋爱就各种别扭?

、15 美满

罗姨娘声音里满是委屈,身子又香又软,方老爷的心不由微微一颤,况且也冷了她这些日子顺势搂住她笑道:“心碎了?你是为了什么心碎了?”罗姨娘眼圈一红用手点着方老爷的心口:“奴这辈子,只有爷一个,不为了爷,奴也不会远远地跟着爷来这。爷当日说的,不会负了奴,这话爷忘了,奴可从来没有忘?若是爷着实厌弃奴了,奴也只有在这院里念着爷对奴的好过了这日子。”

罗姨娘有一双好手,手指细白柔软,指甲上新涂就的凤仙花红的耀人眼,一指头一指头点在方老爷心口如点在了方老爷的心头,他顺势捏住罗姨娘的手把玩起来:“我知道,你也不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人,脾气发过也就算了。老太太平日很喜欢你,我又经常不在家,平日你也要多劝着老太太,她和玉兰之间,毕竟是亲祖孙。”

罗姨娘一双眼本已汪上一池春水,听了方老爷这话那眉不自觉皱下,若照了平日的性子,还要再和方老爷讲价钱说道理,可今时不同往日,不能再像平日一样,那眉很快就松开瞧着方老爷委委屈屈地道:“我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人吗?老太太那里我平日也劝着的。”

说着罗姨娘的唇已经凑到方老爷耳边,声音甜腻腻的:“老爷你说,除了小事,大事我哪里不顺着你?”屋外服侍的菊花听着屋里传出方老爷的笑声,长舒一口气,让小丫头赶紧去准备热水这些预备等会儿用。

小丫头应是跑开之后,梅花往里面听了一耳朵那脸不由飞红,对菊花道:“这几日那屋里的丫鬟见了我们那嘴就快翘到天上去了,不就是老爷多在那屋歇了几晚?可是她们怎么就不明白我们姨奶奶才是老爷最心疼的?”

菊花往天上丢个白眼才说:“就是,那屋不就生了个姐儿,我们姨奶奶生的,可是哥儿,再说,”菊花往四周看下,飞快地道:“就陈姨奶奶那样,看着也不是什么宜男相,哪像咱们姨奶奶这么有福气?”

梅花深以为然,仿佛这样才能把这几日在别屋丫鬟面前受的讥讽给全都丢回去。方老爷连着两晚歇在罗姨娘屋里,临走前一日照样把全家都聚在一起吃顿饭嘱咐一下。罗姨娘这日又打扮的花枝招展,虽不能坐在方老爷身边,却站在方老太太身后不停地给她布菜说笑,整个席上只能听到罗姨娘的笑声。

方太太面色依旧和平日一样笑容温婉,不时看着旁边的虎哥儿,让他小心吃别着慌,偶尔还对陈姨娘身边的银姐儿说几句,银姐儿虽还没满周岁,但听到方太太和她说话就往方太太的方向依依呀呀地叫。

陈姨娘很

有眼色地抱着银姐儿过来:“姐儿和太太比和我还要亲热几分呢。”方太太接过银姐儿,夹一筷鱼肉小心地把刺剔掉才喂到银姐儿嘴里,往正和方老太太说话的方老爷道:“说起来,姐儿下个月就满周岁了,老爷历来都不在家过中秋的,这回连女儿的周岁都不赶上,这又叫什么?”

罗姨娘刚讲了个笑话,方老爷见方老太太被罗姨娘逗的开心,心里也十分欢喜正要开口就听到方太太的话,不由转头看着方太太道:“商人重利轻别离,我也是没法子。”坐在虎哥儿旁边的邱玉兰已经伸手接过银姐儿对方老爷道:“舅舅也是为了全家奔忙,只是表妹出世那日舅舅也不在旁边,满周岁也不在旁边,虽有舅母帮忙,不过我难免为表妹觉得有几分委屈。”

陈姨娘听了方太太这话本已感到出乎意料,等又听到邱玉兰这几句,那嘴更是张在那不晓得该怎么应,过了好一会儿才算在方太太的眼神下反映过来:“说来姐儿总是个姑娘,我还觉得对不住老爷呢,哪能委屈。”

说着陈姨娘又觉得泪要下来,只得努力忍住,邱玉兰面上笑容依旧甜美,用手点一下银姐儿的鼻子,银姐儿咯咯笑起来。方太太已经道:“哥儿姐儿又有什么,总要儿女双全才是福,说来虎哥儿满周岁时候,老爷可是亲自操办的。到银姐儿你就这样偏心。”

方老爷哈哈大笑:“好好,你们两个,一个为女儿,一个为表妹求情,都好都好。只是日子已经订好,再改改不了了,这样,女儿的周岁礼,当初虎哥儿是怎么办的,现在银姐儿就怎么办。可好?”

方太太已经笑了:“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当然好了。”邱玉兰已拿起银姐儿的手让她合拢双手对方老爷作个揖,嘴里还说:“表妹在说,谢谢舅舅呢。”方老爷见自己女儿一双眼如墨一样黑,看着十分精灵可爱,伸手把女儿抱过来:“乖乖女儿快快长大,爹啊,出门给你挣嫁妆去。”

这话让合席都笑了,陈姨娘更是难以言状的喜悦。只有罗姨娘的心就跟被什么东西割了一样,面上笑容虽还在维持,但已恨不得拿手去挠邱玉兰的脸。也不知道方太太这回是吃了什么药,原本对邱玉兰只是面上情,现在舅母甥女两个倒常在一起说话,听说邱玉兰偶尔还和方太太撒娇,这让方老爷十分欢喜,常说人家就是要这样才兴旺。

罗姨娘看着也满脸欢喜的方老太太,晓得要她开口反对是不可能的,只得压下心里的火,拿着筷子给方老爷布了筷菜才道:“姐儿转眼就满周岁了,我们哥儿过了年也五岁了,老爷虽

说四岁开蒙还早,可五岁开蒙也不算晚。就不知道老爷心里还记得不?”

说着罗姨娘一双眼往方老爷身上扫去,嗔怪里又带有几许希望,方老爷着实受用几个妻妾这样莺声燕语在自己面前,喝下杯酒才道:“我自然记得,这回还要为虎哥儿寻访个老师,我们虽是商户人家,不指望虎哥儿进学中举,也不能做不明理的人。”方太太含笑应了,方老爷拍拍方太太的手:“你平日最为明理,虎哥儿在你身边你可要多教导些。”

这话又戳了罗姨娘的心,偏生此时虎哥儿抬头笑嘻嘻地对方老爷道:“爹,娘平日待我很好,还讲道理给我听。”方老爷伸手摸下儿子的头:“光记得道理不会用道理也不行。”虎哥儿点头:“儿子记住了。”

若平时,瞧见这样罗姨娘极为儿子高兴,可是现在儿子不是在自己身边养着,这功劳就全归到方太太那边去了,罗姨娘咬一下唇,心里更加难受。方老爷把儿女都交代好了又对方太太道:“玉兰大了,也该议亲了,你平日出门应酬也该带着她出门了,现在满过了孝,再说,”

方老爷顿一顿才道:“我听他们议论过,说有人家给女儿请女先生回来教养,好让女儿德言容功都好。原先玉兰在孝中,也不好做这些事,这回你也给玉兰请个女先生,等玉兰出了阁,那时银姐儿四五岁了,再接着教下去。”

这样的事方太太自然连声应了,毕竟一年也就多出五六十两的束修,而方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不但应了还道:“老爷想的就是比我周到,我若有老爷想的七八分的周到,就该念佛了。”

平日不大得说话的赵姨娘忙道:“太太已经极周到了,每日这么多的事,换了个人还不晓得下面人怎么怨天怨地呢,只有太太才能安排的这么恰当。”方太太得了赞,瞧在方老爷眼里就是妻妾和睦,算来虽然子女少,也算儿女双全,堂上老母尚在,膝下姐姐幼女得到照料。在方老爷瞧来,日子到了今日这样,已是十分美满。

方老爷次日带着从人继续去做生意,这宅中又只剩下一群女人,既有了方老爷放出的话,罗姨娘不敢像原来想的那样撺掇方老太太把虎哥儿抱到方老太太身边养,只敢让方老太太不时把虎哥儿抱到房里来,好让自己母子亲近些。

只是这样的亲近总不能和当年母子在一起时相比,罗姨娘心里委屈也不敢发出来,只得常在方老太太耳边念叨,但又不敢念叨多,巴望着有一日方老太太入了耳进了心发话让虎哥儿过来她身边养。

方老爷临走前既说了要方太太为银姐儿

好好操办周岁礼,方太太也自然照办,请戏班子,做衣服打首饰,给全家上下又多发了一个月的月例,多做了一件衣衫,喜气洋洋地就等银姐儿满周岁这天。

这样的风光让罗姨娘的心里堵得慌,特别是看着陈姨娘笑吟吟地和方太太商量着该请些什么样的客,不由酸溜溜地对陈姨娘道:“不过一个女儿,值得这样欢喜?”陈姨娘历来都是避罗姨娘风茅的,自然不理,方太太正要说话雨青就进来回:“太太,上回您问的那位女先生已经请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方老爷做为一个男人,觉得女人吃醋为他争是种小情趣,只要不闹的太过分就可以了。

、16 舅母

方太太借此起身对陈姨娘道:“你也跟我一起出去瞧瞧,照老爷的意思,这先生以后还要教导银姐儿。”陈姨娘急忙站起道:“这种事,太太做主就好,哪有我说话的余地。”方太太依旧笑的恬淡:“怎么说你也是银姐儿的亲娘,难道不疼她?”

陈姨娘忙伸手扶住方太太随她出去,她们俩说说笑笑出去,方太太连交代都没交代一声。罗姨娘被晾在那里,气的一张脸都扭在那里,偏生雨青又上前道:“姨奶奶,奴婢们还要把这屋里收拾一下,姨奶奶不如先移驾?”罗姨娘正是没有出气的地方,伸手就往雨青面上打去:“怎的,这屋里怕有什么东西被我偷去,还要你上前来说东道西?”

雨青不闪不避,任由罗姨娘那巴掌打在脸上,只是轻声道:“奴婢是太太房里服侍太太的,太太房里的事自然要照管,若缺了什么,太太也只会责罚奴婢。”罗姨娘那第二巴掌是怎么都落不得了,咬着牙道:“好,好一个牙尖嘴利的,现在一个个都趁老爷不在欺负我,等老爷回来,我瞧你们怎么说。”

说着罗姨娘转身往外走,雨青还不忘上前给她打起帘子:“姨奶奶慢走。”罗姨娘走也不回,在廊下等候的菊花见罗姨娘匆匆走了,狠狠剜雨青一眼就追上罗姨娘。雨青把帘子放下转身吩咐小丫头们:“把这里都打扫干净了,以后菊花她们,你们见了也不用唯唯诺诺,别给太太丢人。”

小丫头们忙连声应了,春柳已经笑着道:“雨青姐姐说的是,以前小玫姐姐也说过的,只是我们总是害怕,现在瞧来,难怪小玫姐姐会被表姑娘挑去,现在那个风光,连管事妈妈们瞧见小玫姐姐都满脸是笑。”

雨青一指头点在春柳额头上:“赶紧干活,别只晓得磨嘴皮子。”小丫头们嘻嘻一笑分头去做事。雨青瞧着小丫头们,那心越发不平静下来,生不出孩子挣不上姨娘,也只有求着太太把自己放出去,这长长的一辈子,总不能做个丫鬟了局。

请来的女先生姓周,娘家夫家都是读书人家,只是夫君年纪刚过二十就没了,丢下孤儿寡母,几亩田地也守不住。眼看儿子还小,没了田地娘家也周济不多,这周先生一咬牙就把儿子托付给自己兄长,求得自己一个姑母的荐书,前往富贵人家坐馆。

好在周家家教好的名声早已传出,也有富贵人家肯请去坐馆,每年能挣的束修也从一年三十两渐渐涨到五十两。她把大半束修都带回家去养儿子,自己依旧过的清苦。好在现在儿子长大,读书还算用功已进了学,娶了媳妇也在外坐馆。

周先生觉得

自己这辈子的事情都完了,原本打算回家养老,方家就问到了,开头周先生还愿来,后来方太太足足出到六十两银子一年,四时节礼两套衣衫另算。这样算下来一年也有七八十两银子,再坐个六七年,攒下的银子足够买上几十亩田地,一家人丰衣足食。

周先生这才答应再作冯妇,方太太和陈姨娘出来见了她,见周先生谈吐举止都和见过的人不一样,透着一股大方舒展劲。方太太心里道难怪别人要荐来,笑着说过几句就让丫鬟去请邱玉兰出来,又让人把银姐儿抱出来。

教完邱玉兰还要再教银姐儿,这是周先生早知道的,此时不由笑道:“虽说是贵府抬爱,但之前也说过,犬子已然成亲,等媳妇生下孙儿,到时只能再教贵府千金三年而已。到时贵府千金算来也不过八岁,教到一半就此放手实在觉得辜负。”

陈姨娘忍不住开口:“我们这样人家,只要女儿能识得几个字,知道些规矩礼仪,走出门不被人笑话就是,真要做大家闺秀,说来也不是…”陈姨娘猛地顿住,后面的话没有说完。

周先生自然明白她没说出口的是什么,开口说话依旧谦和:“教女儿只要教得好,大家闺秀不也是人做的?”方太太笑应道:“先生说的果然好,只几句就把这道理说的通透,不怕先生笑话,这家里,上上下下算起来,都算是半路出家的,那些规矩什么的难免有不足之处,先生千万别笑话。”

周先生刚要应就看见邱玉兰走进来,周先生不由沉下心往邱玉兰面上瞧去,等见到邱玉兰不由微微啊了一声:“原来是邱十八姑娘,倒不知道这里竟是你舅舅家。”邱玉兰给方太太行礼毕刚要去给周先生行礼就听到周先生这话,不由抬眼瞧了瞧方行礼下去:“先生久违了,此地确是学生舅舅家。”

方太太不由拍一下手:“原来甥女和先生已经有过一段师生之情,此时再见倒是缘分不断。”周先生面上的诧异已经消失,只是淡淡笑道:“五年前曾在邱府教过半年,后来总是学问不到就离了邱府,那时记得十八姑娘聪明灵秀又肯读书和旁人不一样,怎么也没想到来方府会遇到。”

方太太已让邱玉兰坐到自己身边才对周先生道:“姐姐去世之后,拙夫因这个甥女在邱府没有同胞兄弟,况且又失人教导,这才带回家来。”邱玉兰是庶出周先生是晓得的,一个庶出女没了亲娘也自有嫡母教导,方家能带人回来定是内中有因。周先生做了这么多年富家西席,早已是八面玲珑之辈,哪会再多问一句,只是笑道:“此时在方府,就该称一声邱姑娘了,只

是当年也宾主一场,令尊过世我知道已晚,竟不及去灵前祭奠,着实失了宾主情分。”

周先生这样说,邱玉兰自然也客客气气回答,等奶娘把银姐儿抱出,周先生又赞了银姐儿几句,方太太吩咐人摆好一桌酒席,自己和邱玉兰陪着周先生吃过饭就请周先生下去歇息,等明日再行正式的拜师礼。

等周先生走了方太太才皱眉对邱玉兰道:“只听说这人是个极好的先生,这才请了来,谁知她竟在邱家教过,不如…”邱玉兰已浅笑道:“这有什么?我是邱家庶出女儿这事,怎么瞒都瞒不住。况且这位先生待人极好,当初离开邱家,就是因为我十三姐不喜欢她对我和几位庶出姐妹一样对待,才去和太太撒娇让她走的。”

说着邱玉兰脸上不由露出几分叹息,当年在邱家时候,十三姐被捧入手心一样,当初邱老爷为她定的亲,也是一样的富贵人家,下聘时候,送来的聘礼摆满整个院子,那些金银珠宝衣料首饰能晃花人的眼。

当时几个庶出姐妹在那议论着,羡慕着,因为知道庶出的她们,出嫁时候的嫁妆也好,聘礼也罢,能赶上十三姐一半就够好了。定亲之后,十三姐更骄傲了,她一生的荣华富贵都是注定的,无需去争一切都会摆到她面前。如果邱老爷不去世,十三姐该在次年的二月出嫁。

邱玉兰从回忆中醒来,对方太太道:“方才只是又想起了邱家的一些事,算来,离开邱府时候十三姐已经定亲,现在孝满了,只怕十三姐也要出嫁。或者,已经出嫁了。”方太太拍拍她的手:“我晓得你在邱家时候难免受了些气,那些都过去了,现在你是这家里的表姑娘,好好地过你应该过的日子,再寻门好亲把你嫁出去,你娘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

提起自己的娘,邱玉兰的唇边有难以察觉的伤心闪现,然后邱玉兰才道:“舅母说的对,那些都过去了。”方太太又叹一声:“你啊,什么都好,就是太乖巧心事太重。说起来呢,这也要怪我,你刚回来时候,我见你外祖母对你这样,难免对你只是面上情。可后来细想想,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难为一个没娘的孩子做什么?膝下多一个女儿有什么不好?”

方太太这话让邱玉兰不由张大了唇,半日才道:“其实舅母对甥女,已经极好了。”方太太又笑了:“你啊,就是这样乖巧,难道我不晓得什么叫极好?现在想来,我没有儿女,只怕就是菩萨怪我对别人的儿女不好,这才让孩子不投在我肚子里。”

邱玉兰再聪明,也不过一个刚过十三的孩子,这样的话竟不

知道该怎么接怎么安慰,方太太倒也不用邱玉兰安慰就接着道:“罗姨娘怕我对虎哥儿不好,其实虎哥儿虽不是我生的,现在瞧来,只怕以后就是我的依靠,我怎会不视他为亲子?”

这话邱玉兰可以接了,轻声道:“外祖母年纪大了,总爱听些好听的,罗姨娘素来说话好听,外祖母受了她的蛊惑,难免对舅母求全责备。只要表弟在舅母您的身边,受您的教导,身边的人也只记得舅母,外祖母的一些责备舅母也无需放在心上。”

方太太的泪已经落下了,用帕子擦擦脸道:“哎,我做这家里的主母,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也有些不能对人言的话的,谁晓得今日竟是你安慰我。”

、17 问题

按说此时邱玉兰该偎到方太太怀里再说些好听的话安慰方太太,可这种小女儿态,邱玉兰却着实对方太太做不出,只是伸手握住方太太的手。方太太的帕子放在脸上好一时才放下笑道:“瞧我,对你说这些做什么?你还是姑娘家,有些事姑娘家不该知道。况且做妻子的,这些事也是应当的。等你嫁了人就知道,丈夫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邱玉兰的眉微微皱起:“舅母,若我有一日出嫁了,就…”邱玉兰住口,有些话不是能对舅母说的,虽然现在稍微亲近了些,但舅母始终不是亲娘,舅母能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已算掏心挖肺,万不能再得寸进尺。

邱玉兰的睫毛忽闪几下才继续道:“我有一日出嫁了,也会记得丈夫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舅母待我的好会记在心上。”这样的话是方太太愿意听的,方太太反握住邱玉兰的手:“女人这辈子,要紧的就是娘家和婆家。玉兰,原先我娘家和方家也能算势均力敌,现在就大不同了。而你,说句不怕你恼的话,邱家只怕也靠不住。”

邱家那边虽还有嫡母长兄,但邱玉兰明白,那三千银子已经了断了所有恩怨,自己所能靠的只有方家。邱玉兰深吸一口气对方太太笑道:“舅母说的是,说起来,不光是舅母,连我以后都要靠着表弟呢。”

罗姨娘之所以在这个家横行霸道,不就因她是虎哥儿的亲娘?而方太太虽被方老爷把孩子交到她手上抚养,却也时刻警惕,怕罗姨娘去方老太太那里嚼舌根,让虎哥儿又回到罗姨娘身边。而在这家里,方老爷不算,除了那几个各怀心思的妾室,就只有邱玉兰能做盟友。

邱玉兰这话让方太太心里十分欢喜,叹了声道:“我也晓得,隔别人家亲生母子总是不对,可是罗姨娘那脾气你也晓得,虎哥儿在她手里说不定会养坏掉,到那时方家好容易积得的家业,说不定就散在他手里了。”

邱玉兰了然点头,方太太总是一家之主母,纵有私心,也和罗姨娘她们这些做妾侍的并不一样,而自己的希望也只在方太太身上,舅舅虽然很疼爱自己,但后院之事终究还是要靠女人。

看着邱玉兰的举动,方太太心中大喜,别人不知道,但方太太是一家之主母,晓得方老太太虽处处表现的对邱玉兰不待见,可在心里对邱玉兰还是跟别人不一样的,终究,她们才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血亲。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邱玉兰也就起身告辞,方太太送她到门口,拉着她的手又说了几句这才进屋。小玫上前接了邱玉兰不由笑道:“真是奇了,太太对姑娘您是越

来越好了,若照了奴婢以前在家里时候听来的,还真是件稀奇事。”

讲了那么大一会儿话,邱玉兰也不觉有些发困,手搭在小玫肩上半闭着眼道:“你在乡下时候听了些什么?”见邱玉兰发困,小玫小心扶住邱玉兰怕她跌倒才道:“乡下都说,哪有舅母疼甥女的,多有受了婆婆的气不好发就往甥女们身上发作的。”

邱玉兰睁开眼,小玫忙掩口道:“好姑娘,都是奴婢的不是,太太可不是乡下那些无知妇人。”邱玉兰轻叹一声:“其实,”只说了两个字邱玉兰就停了口,不过是一场利益交换,谁和谁又多有几分情意?

小玫听到邱玉兰开口之后又不说话,只有沉默地扶着邱玉兰。此时已进八月,蝉鸣声早已听不见,虽换下夏衫,走在这路上还是觉得有些许凉意。小玫还是忍不住开口:“转眼就是秋天,这日子过的真快。”

邱玉兰不由抬头瞧着小玫:“我怎么觉得,你好像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小玫的眼张大一些,接着就笑了:“姑娘的心事总是特别多,可是这么十三四岁的年纪,不正该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吗?况且奴婢又有什么事呢?不过就是服侍姑娘,等以后姑娘嫁人,放了奴婢出去,奴婢嫁个人这辈子就这样过了,还有别的可想的吗?”

两人此时已走进院子,方太太另外给的丫鬟春芽已经走上前来相迎:“姑娘回来了。”春芽是和春柳一起进来的小丫头,比春柳大一岁,为人也还伶俐,方太太给过来顶清儿的窝,自然和小玫相处的也好。

至于被父母带走很快嫁人的清儿,在这些丫鬟嘴里再没出现过,就像从没存在过这么一个人。小玫对春芽点下头问道:“茶可沏好了,还有姑娘惯用的香。”春芽一笑唇边就露出两个米粒大小的酒窝:“是老爷带回来的龙井,香早熏好了,姐姐,我可不会忘了你交代的事。”

听着两个丫鬟在那打嘴磨牙,邱玉兰面上露出微微笑容,等坐进屋里才对在那忙着收拾的小玫道:“这辈子就这么过吗?难道你不怕你夫君会纳妾,会变心?还有…”小玫的眼已经睁大:“姑娘,奴婢们可不是姑娘这样有福气的人,从小就有人服侍,识文断字的,懂的道理也多。奴婢从会走路就要帮着娘做些事,等弟弟妹妹生下来,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每日寻吃的都不够,还去想什么夫君会纳妾,会变心?再者说了,如果男人真的变心纳妾,就该拿一棒子打过去,让他晓得女人也是不好欺负的。”

这样的话邱玉兰从没听过,唇不由微微张开,夫君是天,天哪有做错的?小玫也觉

得自己说的有些粗,用手抓下头发不好意思地道:“这也是奴婢在村里时候听村里的大娘嫂子们说的,说谁家多挣得几十两银子,嫌老婆老了不好看,闹着要纳妾,老婆拿起棒子就打的他满村子求饶。嘴里说着休妻可也不敢休,毕竟都前后村里住着,哪是那么容易就休的?这样一闹,自然也就不敢纳妾了。”

说着小玫的脸又红了:“姑娘,这样的村话不该姑娘听才是,可乡下人家,平日也就够糊口的,哪还管什么贤惠嫉妒的?”邱玉兰用手撑住头:“不,你让我再想想,再想想。”说着邱玉兰面上露出迷茫之色,小玫说的那些乡下生活,和邱玉兰所知道的全不一样。

想了会儿邱玉兰轻声道:“要是能去乡下住一些时候,说不定就能明白了。”正在关窗的小玫啊地叫了一声差点让窗框砸住手指,顾不得许多就转身摇手:“姑娘你开玩笑呢,乡下地方哪是那样好住的?房子先不说,连个干净马桶都找不出,还有吃的,能吃大米饭的人家那是极少,遇到五黄腊月,还不是粗粮掺着大米吃。那样地方,哪是姑娘您能待的地方?”

邱玉兰面上的迷茫之色并没消失:“是不是因为地方不一样,所以你们想的也不一样?比如妻子可以不许丈夫纳妾,比如…”小玫已把窗关好,坐到邱玉兰面前,提起往事小玫也没感慨,只轻声接到:“那日姑娘您说,商家没有什么不可以卖的,只要价钱出到。可是奴婢生长的地方不也一样?爹娘卖了我不就因为爹生病没有银子,什么都卖完了那不就只有卖我?姑娘,能有变卖的东西还算好了。”

邱玉兰还是没有回答,只是坐在那里细思,小玫摇一下邱玉兰的膝盖:“姑娘,您平日心事太重,其实不愁吃穿,这种日子我想都不敢想。”邱玉兰低头看着小玫,小玫眼中很平静,邱玉兰浅浅一笑:“你不明白的,明儿先生就要正式讲了,或者,我该去问问先生。”

小玫的眼里闪过一丝不明白,但很快就点头,先生知道的道理肯定很多。

“哦?”当周先生听到邱玉兰所问出的话时候,那眉微微皱了皱,过了会儿才低头道:“姑娘,你舅舅舅母请我来,是教你德容言功的,那些乡下粗俗不知礼的话,哪能入你的耳?”说着周先生往小玫方向看去:“你既是服侍姑娘的,也该知道些规矩,哪能把乡下那些村话入姑娘的耳?过来领五戒尺。”

小玫应是后走上前伸出双手,周先生已举起戒尺,周先生的戒尺是一块长一尺,厚二寸的硬木板,邱玉兰曾被这戒尺打过一板,当时只觉钻心样疼,不由起身道:“先生

,话是学生问的,该罚学生才是。”

周先生瞧着小玫紧闭双眼,那双细白的手心有尚未褪去的薄茧,并没理会邱玉兰的话已往小玫手上打去,足足五下,小玫咬住下唇不敢叫疼出来。

等打完了周先生才对邱玉兰道:“打她也是罚你,姑娘,你该记得,你的身份和下人们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身份说做的事也不一样。有些话,当然也不能问。”

、18 拜师

邱玉兰的眉微微一皱,并没有像周先生所想的一样低眉敛目行礼退下,依旧站在那里。周先生的眉挑起却没开口说话,小玫受过戒尺觉得双手都快肿起来,但并不敢叫疼,只是轻声道:“姑娘,奴婢并没什么。”

邱玉兰毕竟年轻先忍不住开口道:“那先生教学生的是什么?女戒吗?教导学生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以夫为天,绝不能有一丝嫉妒?那为何同是女子,市井妇人可以不以夫为天,可以说出嫉妒的话语?而且,”邱玉兰一双眼如天上星一样发出耀眼的光:“当初在邱家时候,父亲的数房妾侍之间,不也有吃醋捻酸之事,为何她们可以这样?而我不能?”

小玫吓的心都揪在一起,想去拉邱玉兰的袖子让她别说这些,但又不敢,只得垂手侍立。周先生的眉再次高高挑起,面前的少女虽有半年师生之情,但现在看来,她和那个邱府内的乖巧安静聪明的庶出女儿不一样了。在这家里,她是名正言顺的表姑娘,所享受的也超过当初在邱府的。

周先生刚要再说,邱玉兰的眉已经皱的很紧:“先生定要说,吃醋捻酸这是低贱之人说为,做妻子的哪能行那些举动。可是先生,为何女子要对男子忠贞,而丈夫除了要尊重正室之外,还可纳妾慰藉,甚至为了自己享乐买美妾充盈房内。任由她们在房中争斗不休。这些,学生想不明白,先生可能告诉学生?”

周先生后退一步,长出了一口气,过了许久眼帘垂下,小玫已经吓得跪倒在地:“先生,全是奴婢昨日想给姑娘讲几句笑话,结果不小心把当初在村里听到的村话说出来。先生,姑娘平日并不是这样的。”

周先生并没去看小玫,而是看着邱玉兰:“姑娘这些话,藏在心里已经有很久了?”邱玉兰点头:“当初娘曾对我说,若娘不是妾,我不是庶出,际遇自然也不一样。可是先生,”周先生已经打断邱玉兰的话:“你的心事我明白,可是这个世上,就是这样的,姑娘,我能教你为人所要做的,但是有些事我永远教不了你。比如,”

周先生瞧一眼跪在地上的小玫,缓缓地道:“比如,虽则书上都说过,女子不该嫉妒,做正室的,该照顾妾们,视异出子女为亲生。做妾的,该视主母为母,恭敬侍奉,不得有一丝别的念头,妾室所生子女,该孝敬嫡母。可是书上是这么说的,但说到人情,人情之中又有几个女子能真的做到不妒不怨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