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灯火通明,各处贴着皇宫里发下来的‘福’字。

今年,新等级的圣人和太子,‘福’字大批发,不只是有从龙之功的勋贵,连大庸高位的官员都收到了。许多和沐家有姻亲关系的家族,更是被赏赐了不少很特别的小礼物。

例如几件御寒的衣物,一些笔墨纸砚,还有其它零零碎碎比较实用的物件,虽然说不上珍贵,却着实贴心。

顾家大约是收到‘赏赐’的人家中,唯一一个,既不是顶级世家,也不算勋贵的人家。

夜深人静,才送走几位重量级的访客,累得几乎脱层皮的顾婉,趴在别院明亮的烛火下,抓着笔辛辛苦苦给自家大哥,大嫂写信诉苦,盼望二人尽快进京。

一封厚厚的长信写完,顾婉才松了口气,抹了把脸,上床睡觉。

这一年,大概是顾家过得最仓促的一年,就连当初在上琅,过年也没有这般忙乱仓促的,就算物质上简陋些,好歹算得上团圆。

当然,不只是顾家,整个大庸的世家贵族,都没什么过年的心思。

第一百三十八章 庄子

大庸城

码头上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丝毫没有想象中那般凋零衰败。

顾安然扶着方素,立在官船船头。

他们此次从涯州来大庸,乘坐的是沐家专门派遣来接的官船,高达两层,用料豪奢,极为气派。

这样的官船,换了往常,恐怕也只有王孙公子才敢使用,船舱阔朗,比寻常屋子还要宽敞,坐在软榻上,丝毫感受不到颠簸。

立在船头,看着河面上波涛汹涌,顾安然不由想到当年来大庸求学时的景象,那时他只是个父亡母病的落魄学子,初临京城,满心忐忑。此时此刻,他再临大庸,却是满怀壮志豪情。

辅佐英主,功成名就,哪个好男儿不想?

“大郎,娘子,行李都收拾妥当了。”王大指挥着小厮,小丫头们把大箱小箱的东西搬下船,渡口早有马车等着,一行十几辆,马车上俱挑着灯笼,上书一个方方正正的‘顾’字,颇引人注目。

顾安然点点头,待看到亲自来迎接,立在渡口处的妹妹时,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顾婉笑了笑,任由脚步急切地冲过来的大哥,把自己上上下下,仔细端量。

“高了,也瘦了。”顾安然眯了眯眼,把眼中的泪光压下去,笑道,“不过,更好看了。”

他总算放下心,妹妹忽然失踪,生死不明,他这阵子,嘴上不知道多了多少个燎泡,鬓角都增了几许霜色。这会儿看见健康漂亮的妹妹俏生生立在眼前。仿佛所有的痛苦都不复存在,连本来想要好好教训顾婉的心思,都消散开去。

“好了,大哥、大嫂旅途辛苦。还是快回去歇歇。”顾婉笑眯眯地走过去。牵着方素的手,扶着她上了马车。

方素勾了勾唇角,看了顾安然一眼:“妹妹是不知道,自从接到你的书信,郎君就着急火燎地遣散了家中大部分仆从,留下吴管事他们看家,只带了三娘,宝笙,宝琴。王大,王二,这寥寥几个人手就上了船。若不是我看不像话,好歹又带了几个丫头婆子,恐怕这一路上,连烧茶倒水的活,宝笙他们都做不过来。”

方素自己的贴身大丫鬟都给配了小厮,让顾安然给留在涯州,没跟着走,若不是她这般心性洒脱的,恐怕都要以为丈夫要拿捏自己。

“那咱们可得再添点儿人手了,总靠沐家帮忙。也不是事儿。”

顾婉有点儿愁,她虽然相中了一处宅院,是前朝落魄侯爷留下的宅子,年前就过了户,但这是要做顾家他们这一支的祖宅。整理装修都不能轻忽。十天半个月也住不了人,大哥、大嫂来得太快。实在出乎她意料之外,看来只能暂时住在从顾家分得的一处庄子里了。

如果有可能,顾婉实在不乐意在这正忙乱的时候,去庄子和那帮他家无赖婶娘安排的下人纠缠,本是打算等清闲的时候,抽空打发了那帮子小人就是,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总不好让大哥、大嫂去住陈文柔的宅院。

顾婉心里盘算,面上却不显,小声和方素说了几句话,一行人就浩浩汤汤地向着顾家的庄子走去。

顾家这庄子虽说一直是顾家大房的,可之前十好几年,都是顾家二房打理,里面的管事,还是顾婉的婶婶,王氏的奶妈子李氏的男人。里面大大小小的奴才,都是王氏的人。

顾家的马车停在大门口,顾安然先下车,才伸手把妻子和妹妹扶下。

只见庄子的大门都是新刷过的,两边的草木打理的整整齐齐,庄门口,四五十个丫鬟婆子小厮排排站着。

李氏的丈夫,也是庄子的管事洪青,恭恭敬敬地等在门前,迎接几个主子进门。

屋舍似乎刚刚翻新过,院子里有点儿杂乱。

洪青脸上挂着恭谨的笑容,歉意地前头引路:“郎君,下人们不懂事,院子还没清扫干净,奴才一定尽快处理,请您安心。”

顾安然点点头,不怎么在意,反正也不会在庄子里常住。

顾婉随意地瞥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兴味的笑容,可真规矩呢!

洪青身上穿着干干净净的粗布衣裳,从头到脚都收拾的非常妥当,没有丝毫越矩之处,如果不是早前打听大庸情况的时候,不知有多少陈郡主留下的人手,在她耳朵边嘀咕——庄子的管事娘子穿金戴银,李氏的闺女通身的金玉首饰,衣服用的绸缎,比大户人家的千金还要好,这一家子早就住进了正房,把自个儿当成了主子!

恐怕,顾婉都会因为这些下人的守规矩,而高看他们一眼!

果然,天底下还是聪明人多。

顾婉失笑,以前看小说,总会看到很多奴大欺主的情况发生,比如说,某某下人在家里经营几十年,关系错综复杂,连主子都不放在眼里,当面就敢给主子难看…这类情况当然时有发生,但大部分都是主子确实好欺负,而那些奴才,也的的确确有自己的依仗,这仅仅是个别特例,绝大多数时候,主子对奴才,都有着生杀予夺的特权。

至少,顾婉绝对相信,别看这些奴才在他们没来之前,已经享受了十几年主子的生活,却绝不敢当着她的面撒野,就算有小心思,也只会暗地里使坏——能让王氏委以重任,在庄子里一做,就做了十几年管事的人,怎么可能是蠢笨的。

洪青以前再风光,他也只是个贱籍的奴婢,可不是那些签了活契,干几年还能赎身的奴才,若敢给顾家这几位主子没脸,顾婉就是打杀了他,也没人多说一句废话!

他们都是王氏留下的奴才,可以想象,现今的主子本身就对他们不满,这会儿在顾安然和顾婉面前,他们自然是怎么老实,就怎么做,一点儿把柄都不肯让人抓到。

更何况,如今的顾婉,顾家宗族套近乎、拉关系都还嫌来不及,顾家的下人更是恨不得把她当祖宗供起来,即使是被王氏拿捏住的奴才,也绝不敢对她有半分不恭敬之处的。

进了门,顾婉身后,走出四个婆子,抬着两个青尼小轿。

洪青的目光闪了闪,到没说话,顾婉也不理她,只笑着对方素道:“上轿子走吧,嫂子一路行来,着实辛苦了。”

方素含笑点头,上了轿子。

四个婆子,一路抬着顾婉和方素去往内院,很快来到一个红墙碧瓦的院子处,看方位布置,正是正院,顾婉拉着方素的手,陪着她一起进去:“这里哥哥和嫂子暂住,我就住隔壁的竹园。”

顾安然和方素两处都看了看,见正院里梅树遍布,颇为清雅,竹园种了一排竹子,也很有意趣,还算满意。

看完暂住的地方,顾安然让妹妹和妻子先去休息,他则去书房,准备一下先得去见恩师。

顾南年前就随着沐家的家眷一起来了大庸,顾安然作为弟子,来京城之后,自然要先拜见老师的。

顾婉指挥下人,把带来的行李先安置好,除了日用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其它的都收着,暂时不开箱,这会儿若要打开,搬家的时候还要折腾,未免麻烦。

丫鬟们忙里忙外地整理用具,顾婉和方素在榻上落座,宝笙和宝琴两个丫头早就很有眼力劲地端来热水,服侍她们洗漱干净,又捧来热茶。

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下肚,方素舒了口气,通体舒畅,顾婉瞧着她的面色,却有几分忧虑:“嫂子的脸色不好,莫不是累到了?”

顾婉连忙给方素把了把脉,确定她只是略染风寒,并不严重,才松了口气:“嫂子恐怕是在船上吹了风,还是要小心些才好,我开个方子,抓几副药喝,过两天就好了。”

方素失笑,刚想说什么,就见李氏领着两个一身红衣的少女,登上石阶。

宝笙撩开帘子,略有些疑惑,“李妈妈?您这是?”

李氏满脸堆笑,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一起,恭恭敬敬地道:“奴才看主子身边只有两个丫头伺候,特意拨了两个看着伶俐的,帮忙打打下手。”

顾婉隔着竹帘,随意瞥了一眼跟在李氏身后的丫头,见其中一个满脸骄矜之气,无论怎么看,都不似个丫头,心思一转,就知道这女孩儿是李氏和洪青的独生女,不由眯了眯眼——才夸那个洪青洪管事聪明,没想到,他老婆却是个蠢笨的,女儿养出一副小姐脾气,不知道藏着掖着,居然敢往主子身前凑,真不知死活!

还没等她发话。

路三娘也领着四个俏丽的丫头出现在门前。

这几个丫头穿着一色的青葱色的衣袍,面容俏丽,举止温文,一进门,就向着方素和顾婉躬身行礼:“见过娘子。”

顾婉点点头,对方素笑道:“这几个是沐家大夫人怕我刚来京城,缺少人手,特意给挑选的丫头,都专门教导过,很知道规矩,春梅擅针线,以前跟着如意坊的绣娘学过,夏兰会算账,秋菊厨艺不错,冬雪年纪最小,手上有点儿功夫,嫂子出门,便带着她吧。”

听顾婉徐徐说来,李氏脸上一青,心下略有不安!

她刚一踌躇,顾婉便漫不经意地瞟了李氏一眼,随口道:“李妈妈也有心了,你带来的那两个,且让宝笙教导几日,送去伺候哥哥便是。”

李氏先是为顾婉不把她女儿放在眼里,连名字都不问而不悦,一听说让伺候顾安然,又脸上一喜,低声应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嫉恨

顾婉并没有真把几个心思不正的下人放在眼里,简单说了几句话,就把人打发走。

宝笙和宝琴俩丫头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自家小娘子,为什么要把怎么看也不似丫鬟的女孩子送去伺候大郎,可她们两个对顾婉服膺得很,主子不说, 她们也绝不会多问。

李氏领着女儿洪风瑶,回到东跨院。

刚一进屋子,洪风瑶的脸色就大变,委委屈屈地红了眼眶,扑倒在榻上,咬牙切齿地抓起枕头,对着一直低眉顺眼跟在她身后的小丫头绿儿,一顿劈头盖脸地打。

绿儿显然被打习惯了,抱着脑袋,一言不发,更不敢哭出声来。

李氏皱皱眉,走过去坐在榻上,喝了一碗茶水,才不急不慢地道:“风儿,娘不是告诉过你,就算想出去,打人的时候也不好往显眼的地方下手!”

“你还说!看看咱们现在过得什么日子,住的这破房子,穿的这破衣裳,我都不好意思出门见周好她们。”

想到十天之前,她在庄子里还是呼风唤雨的大小姐,穿着绫罗绸缎,出门佩戴的首饰,比一般的地主家的千金都不差,可自家爹爹一声令下,她就从阔朗精致的大屋子里,搬到偏院,这还不说,她那些漂亮的衣服首饰,全让爹爹弄走藏了起来,如今穿的,用的,吃的,何止是下了一个档次,生活待遇天差地别!

越想,洪风瑶越生气,全没想过。这才是她本来的生活,以前的风光,都是虚幻的。

“娘,现在到好。你还要女儿去当奴婢,去看人家的脸色!”

人就是这般,如果一开始没有得到好的生活也就罢了。可一旦得到,乍然失去,一定会觉得异常失落,心性坚定的人,或许能冷静思考,扭转不利的局面,但心性不好的。则很容易因为巨大的落差心理失衡,做出蠢事。

李氏的脸上也阴晴不定半天,但她到底比女儿聪明些,叹了口气,握住闺女保养得宜。和千金闺秀相比,也丝毫不差的手,脸上露出几分满意:“傻丫头,你以为爹和娘,愿意委屈你?这不是没有办法?好孩子,你在忍忍…”

李氏的目光隐约露出几分贪婪,“现在顾家可非同小可,小娘子攀上了天家,将来就是正经的皇亲。现在大夫人还没有一二半女,你要是勾住大郎,让他围着你转,再生下长子,娘捞够了本儿,想法子谋出府。恢复良籍,咱们家就算是翻了身,以后子子孙孙,都不用伺候人了。”

洪风瑶似乎真让李氏说得动了心,虽然懵懵懂懂,但她还是本能地知道,她以前享受到的富贵荣华,都很虚无,如果不能真正翻身做主子,那就如现在一般,很轻易地失去一切!

顾安然和顾婉各忙各的,方素也急着适应大庸的新生活,而距离他们并不远的顾家宗族里的人,还有叔叔一家,却因为他们,颇费思量!

顾家宗族内的所有人第一时间达成共识,那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让顾安然和顾婉,深刻地感受到宗族的温暖。

自从大庸的贵人们,都知道顾婉和沐七公子订婚之后,顾家上下,所有人都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一丝细微的变化,并不明显,但以前用鼻孔看人的贵人们,逐渐变得和颜悦色,平日里只能羡慕的宴会,家里的女眷也开始能接到帖子参加,哪怕是和顾安然,顾婉两兄妹只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出门之后,一报出姓氏,多少也能感觉到方便之处。

总而言之,顾家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上不了台面,某些人提起来,根本就不知道‘世家’里面还有这一号的,无关轻重的小家族,现如今,哪怕是郑家,周家这等大世家出来的人,说起顾家,也会恍然大悟地道一声,原来是那一家!

他们都不傻,当然清楚这一变化是怎么来的。

其实,沐家是世家大族,亲朋故旧很多,顾家在一些顶级世家眼里,现在也就是和新朝联姻,有了那么一点儿兴旺发达的本钱,真要想让人重视,那还得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如果下一代子孙不争气,马上就会再一次落入三流世家,甚至成为庶族的可能,无他,底蕴不够!

但眼下,就算只是借了皇族的势,好歹顾家有了那么一丝希望,宗族里的族老们,也想着有生之年,还能看见家族兴旺的一天。

再说,顾安然和顾婉,就算不看后面牵扯的关系,也是很出众的小辈,关怀一下,让他们和家族联系更紧密,别疏远得断了关系,那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负责联络感情的人选,肯定是顾宇最合适,他可是两个小辈的亲叔叔,小辈又没有长辈,由叔叔出面,关照关照侄子,侄女,再合适不过了,以前两个人远在涯州,鞭长莫及,现如今总算有机会,在这些族老们看来,顾宇应该赶紧表示表示心意,送宅子,送银子,送人,缺什么,族里出也没问题。

对这个,顾宇是没有意见,他也为自家侄子侄女高兴。

虽然顾宇自诩还有几分读书人的清高,并不像要借助裙带关系讨好处,但这无碍于他发自内心地觉得,顾婉和沐七公子的婚事儿,着实不错。

那沐七公子虽然为人低调,可沐家赢得天下之后,知道他的人也多了起来,至少在传言里,沐七公子文武双全,温文尔雅,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儿!

只是,他也知道,这会儿顾婉和顾安然都忙,他身体也不好,经不住折腾,除了在顾婉来大庸的第三天,派人接她过府,说了几句闲话之外,就没多打扰。

还是顾安然来京之后,拜望过老师,便主动过来拜访,顾宇见自家侄子已经脱去少年人的稚嫩,变得成熟起来,更是欣慰不已。

顾宇这些年来大病小病不断,一直病歪歪倒在床上,没有大好,可也暂时没有危及生命,如为一高兴,精神好了不少,还能下床了,到是意外之喜。

他心下开怀,却不知道,他的嫡妻王氏,此时的心绪,分外复杂。

王氏是绝不乐意看着顾安然和顾婉好过的,莫名其妙的心结,持续到今天,怨怒这两兄妹,已经成了王氏的习惯,此习惯还根深蒂固,轻易消灭不了,顾安然和顾婉过得越好,她越是愤怒。

顾家老宅

自从改朝换代以来,王氏已经着急上火了好长日子,到了年末,随着顾婉来京,她的怒气也越发收不住,下人们也不敢露出丝毫年节的喜庆劲,就怕惹得主母发飙。

如果顾婉知道,自己能给王氏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恐怕还会故意在她面前多转几圈,就算是前世的恩怨,此生不必过于计较,可让前世的‘仇人’难过,看着她丢了那副温柔和善的假面具,总还是高兴的。

王氏守着熏笼,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大红袄裙,满头珠翠,端端正正地坐着,若有所思地听着大丫头念节礼单子。

说到顾宇做主,给顾安然和顾婉的回礼,听着那一连串的好东西,王氏的手微微颤抖,脸上到还勉强能不动声色。

正说着话,顾媛的贴身丫头来报,说小娘子又和未来姑爷吵了架,这会儿正在房里哭。

一听这话,王氏的心肝都颤了颤,她是个母亲,疼爱儿女的心从来没有变过,她捧在手心儿里,小心翼翼地看护大的女儿,如今竟然落到如此下场,她如何不恨?

可是,不让媛儿嫁给黄杰,一个名声都坏了的女孩子,还能有什么出路?难道,真像女儿哭诉的那般,送她去庙里,让她青灯古佛的过一辈子…那庙里,又哪里能真是好去处!

再说,女儿不嫁,传出流言,她的安和,哪里还说得到好亲!

想起前日,她出门做客,曾经连远远看一眼,都不容易的郑家的二夫人,笑眯眯地和她拉家常,话里话外地说,她有一个好侄女,说沐七公子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品行出众,才貌风流,房里还一个丫头都没有!

想起沐七公子,不现在该称呼七皇子了,七皇子即使这般忙碌,还是不忘把大箱大箱的礼物送去顾家,虽然说是给顾安然的,但真正是为了什么,明眼人都明白!

两厢一对比,王氏越发觉得自家女儿可怜,她把说不出的嫉妒都咬碎了吞进肚子里,细声细气地吩咐:“以后给…侄少爷,侄小姐的礼,都加重三成!”

即使她不乐意,但她还是要勉强自己和顾婉处好关系,至少不能让顾婉对她这个婶婶敌意太重,和七皇子拉上些关系,指不定对自己儿女的将来,还会有些好处,黄杰书读得是不错,可他不争气,坏了名声,大约再无未来可言,可媛儿除了他之外,也不能嫁给旁人,那也只能认了,大不了她养女儿一辈子!

王氏苦笑,早知有今日,当初就该在顾婉面前,装装样子!

第一百四十章 相见

目前,王氏的那点儿心思,还没办法影响到顾婉。

过了二月,顾家的新宅整修完成。

虽说皇家并没有颁布太多的礼仪规制,但什么身份住什么样的宅子,还是得符合规矩,现如今他们的新宅以前是侯府的,即使落魄了,还是有很多不适合顾家用的地方,只是边边角角的修改,就很是耗费了一些时光。

若不是沐延昭体贴,下令匠作那边鼎力相助,拨了十几个本事比柳木头只强不差的老工匠,带着一堆徒弟帮忙,恐怕这宅院修不了这般快。

顾婉这些年来,建造宅院,整修宅院,此类的活计做过好几次,对这些事儿早已经轻车熟路,这次帮忙的人更多,到也并不曾费太大的力气。

大庸的宅子和在涯州不同,不能只想着自己住的舒服,还得考虑门面问题,除了自家的院子往舒服里布置之外,新宅该有的‘奢华’,是半分也不少的。

新宅占地,大约有四十亩,和大庸寻常的宅院不同,是顾婉更适应的江南园林的风格,虽然不如涯州那边儿,直接将山林当庭院更大气,但这里的园子更为精巧细致。

亭台楼阁,桥廊榭舫,馆轩辕斋,一应俱全,无一处不巧妙,院中有活水引入,例如戏泉亭、弄影堂、依山楼、逐风阁、云霄馆、九曲廊桥一类,多临水而建,假山池沼都独具匠心。

虽说现在才是二月,天刚回暖,但是园中流水淙淙。青松翠柳,给百花未盛开的园林,平添了几许绿意。

顾家这一家三口,都十分满意。

顾婉更是心道。这宅子统共连装修都没花到八千两,实在是太过于便宜,换了别人买。不到一万两,估计连想都不用想。显然是出售的主家,为着讨好她,特意打了不小的折扣。

对此,顾婉也只能苦笑,现在大哥还未出仕,这些人就上赶着巴结。看来,以后再想像在涯州一样,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可能性不大了。

顾婉还好,她对自己将来要面临的生活。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有点儿担心自家大哥。

顾安然才来大庸没多长日子,就有不少达官贵人礼贤下士,做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幸亏他自己脑子清楚,才没被这突如其来的风光迷了眼。

顾安然的人生历程,顾南这个当师傅的,已经有了规划——

先要把他提溜到王府作文书,好生栽培。王府这个出身也比较好,离开之后,在别处也会让人高看三分,等到顾安然历练出来,再放去到大理寺和刑部混一混,露露脸。借机和上层打好关系,然后找机会搁到地方上磨练几年,等到资历够了,回到京城入主中枢。

顾安然是顾南看中的徒弟,他自然会为他考虑,各种利弊,不知在脑子里盘算过多久,顾安然心里也有数,这阵子乖乖地去王府被操练,并不搀和旁的事务。

……

新朝初立,大赦天下,文德元年,整个大庸城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至少表面上,那些怀念前朝的旧臣,并没在此时闹事儿。

当然,这是改朝换代,就是再求平稳,还是得有些风波动荡,一朝皇帝还一朝臣呢,这破旧迎新,新的朝廷建立,肯定要提拔任用新的人,分封功臣,打击那些在前朝势力根深蒂固的朝臣世家,短短月余时光,在人们还没怎么察觉的时候,就有无数的家族衰败下去,又有许许多多战队成功的家族大幅度发展,很快在朝廷里立足。

等到二月,朝野上下,已经渐渐达成平衡,沐家的的确确得人心,又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准备,不比那些赤手空拳打下江山的皇帝,手底下人才众多,光是自己的培养的亲信,虽然不能撑起整个朝廷的架子,还是得借用前朝的官员,但掌控朝廷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也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哪怕沐家在得人心,也免不了有跳梁小丑,找不痛快,沐家面上宽宏,但该狠下心的时候也绝不心慈手软。

自从进入大庸,还不等朝政彻底平稳,太子沐延旭就花费了大力气开始整顿朝廷,前朝官员,凡是能任事者,原职留任,尸位素餐者,无论有什么背景靠山,一律解职归家,前朝权贵,没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不损分毫,但是,一旦查出,犯下十恶不赦大罪过的,一概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其雷厉风行,真是把大部分人吓了一跳。

各世家大族,也让他闹得,一直是外松内紧,表面歌舞昇平,实际上家家户户都很紧张。

连沐延昭都让大哥给指挥得团团转,忙得好长时间抽不出工夫去探望一下他的未婚妻,顾安然身在王府,虽然没有人给他什么重要的事情做,但还是忙的也好几日没机会回家。

太子殿下才开始处理朝政,就表现出强硬的一面,这让顾南颇为担心,好几次对沐延旭说,让他谨慎行事,这年头当皇帝也不容易,何况是太子,要是真赶尽杀绝,刚平稳下来的朝廷,说不定又起风波,到时候,沐家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去平定局面!

幸好沐延旭不是个笨人,他的动作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即使是利益受损者,也没到不能忍受的地步。沐延旭一直没有踩到众人的底线,也没想去踩,他也不过是趁着现在正乱,剪除毒瘤,刚开国是最好的时机,一旦过去这个时机,大家都开始求稳,再想清除前朝留下的隐患,便不是那么容易了。

果然,除了一开始杀鸡儆猴,折腾了几家确实罪大恶极的人家,之后,太子殿下的手段就日趋圆滑温和,朝野上下,也渐渐恢复平静。

等到三月,朝政步入正轨,被册封为涯王的沐延昭,也清闲下来。

这家伙每日都不乐意呆在他那座被太子哥哥精挑细选,挑的地段最好,离皇宫最近,也最阔朗的豪华王府,而是一天到晚往顾家跑。

顾安然再一次感觉到了牙痒痒的滋味,可沐延昭现在更不能惹了,这位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还是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他无论如何都不敢当面对这家伙吼一句:你没事儿别往我们家跑!

只能暗自腹诽,明明太子殿下把户部和大理寺都扔给他管,目前这两个和吏部,是最忙碌的衙门,他怎么还有工夫跑来占自家宝贝妹子的便宜!

其实,这时节,可没有未婚夫妻不许见面的规矩,男女订了亲,长辈们还会主动给他们一点儿培养感情的机会,只要别太过分,没人会说闲话!

顾安然一点儿眼色都没有地戳在院子里,看着沐延昭和自家婉儿越说越热乎,不知道沐延昭说了一句什么,婉儿一抬头,那如花的笑颜,灿烂无比,看得顾安然的心,都不觉柔软,刚软了一下,就瞅见沐延昭竟然把爪子伸到了自家宝贝妹妹的脸颊上,轻轻捏了捏,又捏了捏!

沐延昭很满意,手感不错,光滑细嫩,漂亮的眼睛一眯,浓密的睫毛像小扇子一般,忽闪了几下。

顾安然的脸顿时一黑,恶狠狠地剜了那只不规矩的长手一眼,结果,他还来不及阻止,就瞅见她的妹妹竟然一点儿亏不吃,也把爪子搁在了沐延昭的脸上!顿时头晕目眩,心里滴血——他那温柔端庄,堪为世间女子楷模的妹妹啊,怎么他一不注意,竟然学会耍流氓了!

顾婉可不知道自家大哥的心思,好长时间没见到沐延昭,她也不免有些思念,如今机会难得,自是要多吃点儿‘豆腐’!

顾安然咬牙切齿,却也只能看着小妹笑盈盈地端来一笼儿香喷喷的汤包,个个玲珑饱满,可爱的不行。先给沐延昭盛了一碟子,才给他盛,勉强露出笑脸,接下了碗。

他脸上的笑容就是再僵硬,也不能少,谁让这一个是他的宝贝妹妹,另一个是实权王爷,一个都得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