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延昭把满脑袋问号的老婆搂怀里,松了口气,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随便你叫!”

总算是万事大吉,把他师父塞给婉儿的师父,一口气解决掉两个‘大敌’,以后终于可以关起门来和媳妇过自己的小日子,再不用担心今天师父登门抢人,因为要和婉儿手谈一局,明天郡主又登门。因为人家要与徒弟探讨学问!

一个是媳妇的舅舅,一个是媳妇的师父,两位都得罪不起,他就是不乐意自己和媳妇相处的那么点儿甜蜜时光被霸占,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忍了!

顾婉回过神。自也极高兴,从此舅舅也算有了一个家,再说,他们刘顾两家,人丁单薄,在这样的时代,想要有所成就,没有自己人帮衬是不可能的,自家舅舅和师父成亲,若是有一儿半女,刘家也不至于绝后,将来又有自己和沐延昭扶持,不愁闯不出一条大道,刘家家业兴旺,也算是可以期待了。

……

杂事处理完毕,小夫妻两个的婚姻生活,终于步入正轨。

不得不说,顾婉姑娘是个幸运人,天下女子难得有她这般好运气的,郎君是天下少有的好男儿,还是她自己相中定下,婚前感情便深厚,婚后,她的生活质量甚至和婚前也没什么不同,新房什么的是早按照她的习惯改造好的,家具也通通用以前用惯了的样式,掌管家务也极为顺利,家里的下人们没有一个敢和她捣乱,婆家的亲戚们,也没有恨难缠的。

现在,顾婉每天处理一下家务,读读书,闲来写几篇文章,没事儿就去参加参加社交活动,生活那是优哉游哉。

这个时代的女子,成亲之后,可比成亲之前自由得多,婚前很多不好多做的事儿,婚后都能做了,比如说大庸流行的贵妇人们最喜欢参加的各类娱乐活动,顾婉都能拿到邀请函——踏青交游,宴集结社,骑马射箭,荡秋千打马球!

交到一群一个圈子里的好友,都是某某王爷,某某国公,某某官员的夫人,顾婉在这个圈子里还算受欢迎,她是陈文柔的弟子,加上见多识广,总能说出各种八卦消息,还写得一手好文章。

顾婉飞卿居士的大名,也算是在上流社会流传开来,她写的文章,颇受追捧。这到并不让人惊讶,当今时代写文章还没有定式,形式多样,顾婉本身文学功底也挺深厚,又受过后世文化熏陶,写出来的东西,虽然多是话本小说,不算是什么至理名言,可喜欢看的人依旧不少。

不过,顾婉现在写东西只为兴趣,有灵感时,高兴了才写,除了偶尔匿名在沐家车行发行的小册子上连载几篇外,其它时候,即使写了,也不过是被她师父,或者闺中密友拿去欣赏,很少外传,所以,知道她的多是同一个圈子里的贵妇,也算不上广为人知。

再加上顾婉擅长酿酒和美食,做出来的点心又是一绝,闲来无事,还能拿出诸如跳棋,军棋,之类的小游戏和众位贵妇人分享,为人又绝不会让人讨厌,所以,她能顺顺当当地融入大庸上层贵妇人的圈子里,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儿!

顾婉日子过得悠闲惬意,几个月下来,面色红润健康,活动量那么大,居然还胖了几斤,按照沐延昭的说法,就是抱起来更有肉,更舒服,两个人都表示分外满意。

可惜,大约是老天爷也看不惯她太舒坦,才让她高兴了没多长时间,麻烦又找上门。

这次的麻烦,可不是家务事,或者她婶婶闹幺蛾子那样的小事儿,而是绝对关系到大庆朝日后发展的国家大事!

太子沐延旭的儿子死了,还一死,就是两个!

这日,顾婉正为沐延昭准备甜品,是很家常的做法,红色的葡萄酒配上白糖炖出来的雪梨,色香味俱全,沐延昭一口气吃了三只,剩下的打包带走,当工作之余的茶点。

才打包完,拎在沐延昭手上。

外面就有一小厮连滚带爬地闯进屋里,嘶声喊道:“王爷,不好了,宫里传来消息,三郎和四郎病逝…”

沐延昭一时还没有回过味,他刚成亲,尚无子嗣,哪里来的三郎,四郎,再一回神,才知道眼下说的正是他大哥沐延旭的两个庶子!

一瞬间,沐延昭眼前一黑,差点儿栽倒。顾婉急忙伸手扶住,按了按脉,见他只是一时气急攻心,没什么大碍,才扶着他坐下,又倒了一杯温水,喂给他慢慢喝下去。

太子唯有两个庶出的儿子,一个生母还在,是侍妾徐氏,另一个孙氏,生下儿子之后就去世了,两个孩子都养在徐氏那里。

第一百六十章 择妃

柳氏其实还好,到底不是孩子的亲娘,难过一阵子就缓过劲儿来。还打起精神,和顾婉一起去看徐氏,还得处理孩子的后世,准备丧仪。

太子沐延旭,一听到消息,便如被人当头一棍,打得头晕眼花,脸色青白地倒在了椅子上。

沐延昭一到,就见自家大哥脸色都紫了,赶紧又拍又掐,板着脸叫太医,让太监扶着大哥到榻上躺一躺。

沐延旭哪里还呆得住,勉强提起精神,踉踉跄跄地奔去侍妾徐氏那儿。

他到的时候,柳氏已经处理妥当,两个孩子已经被装在棺木中,丧礼开始准备了,这俩孩子未成年,属夭折,即使是太子的儿子,丧礼也并不盛大。

沐延旭却是从头守到尾,几个急匆匆入宫的沐家兄弟,纷纷劝说,他都不肯回去休息。幸好太医来给把了把脉,到没有大碍,兄弟才略略放心。

沐延昭也忙得焦头烂额,除了看着大哥,让他别太伤心,以免损伤身体之外,还有一个失去孙子的老人需要安慰。

唯二的两个皇孙夭折,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沐放,哪里承受得了,在诸子之中,他最疼嫡长子,对沐延旭的两个庶子,也十分关心,前几日才说两个孩子到了开蒙的时候,他想请刘衎举荐一个先生教导三郎、四郎,没想到,一转眼两个孩子就没了。

这个打击太大,沐放一下子就倒在床上,好几个太医围着灌了药。这才恢复神智,但精神败坏的样子,连沐七看了都一阵心疼。

诸事纷杂,顾婉和沐延昭从宫里出来。已经天色昏暗。

两个人都疲惫之极,回到家,连饭都没吃一口。只洗了把脸就和衣睡下。

新兴的王朝,东宫太子连续丧了两个儿子,即使只是庶子,也闹得流言蜚语众多,再加上不只是东宫丧子,好多人家的小孩子都病倒了,整个大庸风声鹤唳。很多宴饮交际一律取消,有小孩子的人家,都是千万分的警惕。

顾婉即使忙碌,还是和几个太医,还有药王师父商量。写出一册如何照顾幼儿的小册子,还有很多预防传染病,消毒解毒的法子。

这些方法,其实很多大夫都知道一点儿,只是一直算不上系统,让顾婉总结起来,到显得方便简单许多,因为得到药王和包括薛神医在内的好几位神医赞同,这册子以最快的速度在大庸流传开来。大户人家竞相传阅。

此后,不少人家照着册子上的内容养育婴儿,大庆朝小孩子的夭折率,一下子下降了一半还多,顾婉飞卿居士的名号几乎人尽皆知,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多数人只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半信半疑间照做而已,影响还不大。

好在这次流行病似乎并不顽固,范围也算不上广,大家一开始小心注意,便再没有孩子夭折的情况发生。

不过,流言还是消除不了,太子无后,众忧国忧民的大臣便不能安心!

一连几日,好几位重臣联名上书,要太子广选淑女,这本不算大事,可却被朝堂上一帮老大臣当成大事要事来办了。

连太子妃柳氏,也正式写了一则报告递上去,大意还是太子子嗣单薄,实乃她这个太子妃的过错,希望能多找几个好生养的淑女侍奉太子云云。

沐放在病中就拍板答应,亲自过问此事,太子这下也不敢说不行。

接下来整整半个月,七王府每日都有贵客盈门,都是世家大族的夫人们,一个个带着妹妹,女儿,外甥女,外八路的亲戚,登门拜访。好像天底下最好的女孩儿们,一下子集中到了一块儿。

这些人貌似很有默契,从没碰到过一块儿。

顾婉一开始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儿,某日和信王妃,义王妃一碰头,说起此事,才恍然大悟,她已经是沐延昭的妻子了,再不是顾家的女儿,对于为太子选淑女一事,她也是很有话语权的。

这算什么事儿!顾婉好几日见到太子妃柳氏心里都不痛快。

柳氏到没表露出不高兴,相反,还拉着顾婉和另外两个弟妹,仔仔细细地挑选,看看谁家子嗣众多。

“也不求她们出身怎样高贵,只要能给大郎留下条血脉,我就知足了。”

顾婉一抬头,隐约看到柳氏面上闪过一抹阴郁,心里也难受,别看她面上大度,实际上,又怎会不难过?别说柳氏和太子患难与共多年,感情极好,就是感情一般的夫妻,怕也很难容忍别人来分享自己的男人。

但她还是要强颜欢色,还是要亲自为丈夫选妃,谁让沐延旭是太子呢!

柳氏看的世家淑女的资料越多,顾婉的眉头就皱得越紧,这些女子都是世家女,身份高贵,身世显赫,背后代表了一连串的势力,是不能当寻常小妾对待的,她们嫁给太子,虽然也是妾,却和外面那些入了贱籍,可以随便卖卖的妾,大为不同,要是生下儿子,无子的太子妃,又该如何自处?

柳氏看出顾婉的不痛快,叹了口气,摸了摸她圆润的脸蛋:“要是我能生儿子,我绝不肯给他纳妾,哪怕是一个,我也不愿意。就是别人说我嫉妒,我也认了,嫉妒有什么,哪个女人又一点儿嫉妒之心都没有?可我不能给他生下儿子,连二弟,三弟,七弟都没有子嗣,想过继,都找不到可以过继的孩子,我还能如何?真能让太子无后不成?”

顾婉不语,她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若是自己遇上这种事,如果自己不能生孩子,她会怎样?可会给沐延昭纳妾?

前世她渴求了很多年,还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那时候,她给荣淮安纳妾,一开始也是心如刀绞,到后来,才渐渐麻木,她当时对荣淮安,还算不上什么爱,最多也就是对丈夫本能的一种独占心理,但现在呢,现在她爱沐延昭,她们这么多年的感情,绝不是说消弭就能消弭的,她又怎么会愿意和别的女人一起分享他?

顾婉苦笑,她觉得自己变了,也许得到的太多,才会变得越来越贪心,重生之初,她满心欢喜,只想要平静的生活,现在却又开始胡思乱想。

无论如何,太子纳妾,势在必行,也没人想过要阻止,连沐延昭都一力赞成。

沐延昭忙了一日,回到家,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起万岁给太子暂定了几户人家的女儿,需要考察相看一下,他话才说出口,忽然见自家媳妇的脸色有些怪异。

“怎么了?不舒服?”沐延昭吓了一跳,伸出手去摸了摸顾婉的额头,发现体温正常,才松了口气,“可是身子不舒爽,要不要请太医来看看?”

顾婉摇头,笑眯眯地举起碗继续吃饭,罢了,纵是心里不痛快,也不该发泄到自己男人头上,要不然,沐七岂不是太冤枉?

这次为太子择妃,说来简单,做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儿。

如今,并没有很多小说上描写的那些选秀之类,宫里到是偶尔去民间广选仆役,这对老百姓来说都属于祸事,一般碰上这种大选,好多人家都会急着把女儿给嫁出去,甚至有十六七岁鲜花一样的女儿,嫁给四五十岁的老头子为妻,也不愿意进宫,可以想见,世家大族的闺秀,又怎么可能白白送去让人评头论足,挑挑拣拣?

当然,太子选妃,和宫里选仆役不同,哪怕只是一妾,也有很多世家赶着把女儿送来应选。这时节,愿意娶皇家女儿的世家公子不多,但愿意嫁入皇家的世家千金,却数不胜数。

于是,宫里的宴会忽然多了起来。

顾婉除了在家里接待主动来推销女孩子的关系户之外,还按照太子妃的要求,召开了好几次小宴会,专门邀请京中未婚的闺秀参加。

一时间顾婉身边的女孩子,质量忽然拔高了一截,那些本藏着掖着,不知道躲在哪里的优秀女孩儿,一下子就都冒了出来。

终于,忙碌了十几天,经过一连串的商议,推荐,相看,由太子妃亲自挑中了三位。

一为周家嫡女,封为良媛,另外还有一郭昭训,孙奉仪。

除了周家的嫡女,世家出身,身份较高,地位也高之外,另外两个都是勋贵人家庶出的女儿。

顾婉都见过,周家这一位名叫周云生,自幼极有艳名,才名,还颇有几分傲气,顾婉未出嫁时,也参加过几次闺秀间的聚会,这位到不怎么出席,只见过一次。

郭家和孙家的两个女儿,顾婉也见过两次,但是印象不深刻,毕竟是庶女,后来听柳氏说,选中她们,纯粹因为她们的娘亲好生养,郭氏有三个弟弟,一个哥哥,孙氏有一个姐姐,还有一双弟弟。

太子选妃结束,宫里宫外都恢复了平静,顾婉也松了口气,她虽然不介意招待客人,但上门的都是别有心思的客人,还推拒不得,那滋味,可并不好受。

第一百六十一章 抡才

太子选妃结束,朝野恢复平静。

军国大事一大堆,朝堂上那些士大夫们,也不可能总盯着太子爷的后院看,该管的时候管一管,那是尽忠职守,要是管得太多,那就要招人厌。

所以,哪怕一时间太子依旧对除开太子妃之外的美人们不怎么热切,众位大臣却还是偃旗息鼓,没再指手划脚。何况,他们也没有心思再关注太子家里的那点儿私事——新朝建立之后,第二次抡才大典,即将到来,朝堂上要注入新血了!

而且,和上一次不同,上一次所谓的抡才,其实是一场‘分赃’,是一场利益分配,世家,勋贵,还有皇族,三方坐在一起商量,一人分走一块儿大馅饼。

那是权宜之策,沐家才入主大庸,大庆朝新立,各项事务都一知半解,必须要仰仗前朝留下的大批官员和世家大族,但现在,经过近两年的经营,沐家坐稳龙庭,自然需要开始继续往朝堂上掺沙子,换上自己的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能像这一次这般平稳交接,已经算是大不易,大部分前朝旧臣,其实都心里有数,能不被秋后算账,已然是不错的结局,谁也没想过能一直坐在重要的位置上,新皇登基,哪可能不用自己人?

现在,也到了他们挪位置的时候!

九月初,秋高气爽,各地经过初次考核,选拔出来的才子齐聚京城

京郊,飞云山

天空蔚蓝如洗。白云飘飞,树木一片金灿灿的黄。

山下凉亭外,五十名便装的侍卫环绕,个个彪悍气息喷薄而出。一看便是行伍出身,亭内处处朱紫,显然是有贵人驾临。周围的行人远远绕行,并不打搅。

在大庸,大部分人的眼光都不差,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退避。

“不知此次,该有多少青年才俊聚集京师?”

说话的是个二十三四岁的美貌少妇,皮肤雪白细腻,一身京城最流行的服饰。言语温和,略带了几分戏谑。

“就是有再多的青年才俊,也与你无干了。”陈文柔抿了抿唇角,面上露出几分可惜之色,似乎颇为悠然神往。“说起来,我还记得前朝时每一次抡才大典,京城的姑娘们都兴高采烈的,好多未出嫁的姑娘都是从头围观到尾。”

这世上,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还不当回事儿的,恐怕也只有这位名动天下的陈郡主。

顾婉亲自执壶,替在座的六个贵妇人斟茶。

闲来无事,天气不冷不热的。京里和陈文柔关系不错的贵妇人们聚在一块儿,每个人的男人地位都不低,身上的诰命拿到地方上都能吓死人,这群人,在整个大庸也算是最顶级的圈子之一了。

在场的人中,属顾婉辈分最低。身份最高,只是陈文柔在,她还是乖乖地替长辈们奉茶。

刚才说话的美少妇,是定州飞将军郭峰的妻子,和宫里的郭昭训,还有那么一点儿亲戚关系,算起辈分,郭昭训得叫她一声姑姑,当然,关系很疏远,并不亲近。

“我是看不上这群只会动嘴皮的文弱书生,可小洛最嗜这一口儿,我是琢磨着,给她挑一个。”郭氏脸上似笑非笑,声音里到似乎有些无奈,“红缨那丫头哪里都好,就是眼光不佳,军中多少英武男儿由着她挑拣,她一个都看不上,偏偏就相中像冯立那样的小白脸儿!”

顾婉闻言一怔,惊讶地扬眉:“郭夫人认得洛将军?”

郭氏笑着看了看顾婉,接过她手中的茶壶,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叹道:“认得,当年在定州,她不知救了我几次呢…上个月我才见了她,她还说,十分惦念王妃。”

顾婉婉儿:“郭夫人叫我玉成就好,您和师父是知交,婉儿可是晚辈呢。”

郭氏大笑:“玉成真是爽快人,怪不得小洛对你念念不忘,上次未能赶回来参加玉成的婚礼,她十分不安,也很遗憾。”

“她人没到,礼物到了也一样。”

顾婉失笑,她新婚,洛红缨送了她一大箱子古书,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淘换来的,里面有不少珍贵的孤本,价值连城。不说她喜欢,连自家师父都极高兴,对洛红缨的观感更是好了不少。

陈文柔显然也对洛红缨这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印象极好:“她蹉跎了这些年,女人青春有限,的确是赶紧找个人嫁了才好。”

陈文柔婚姻幸福,才短短时光,就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十几岁的样子,也许是她自己过得幸福,竟然喜欢上了保媒这项工作,每次碰上年龄身份都很合适的青年男女,就忍不住动心思撮合。

其实,这个年纪的女人,大多一样的毛病,她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应和,一群贵妇人的话题,就开始围绕着什么样的男人最适合抢回家当丈夫的话题神展开。

顾婉脑袋上顿时冒出几条黑线,果然,出嫁后和待字闺中就是不一样,她要还是个云英未嫁的小姑娘,恐怕没人会在她面前说如此‘惊悚’的话题。

不知怎么回事儿,貌似最近一直围着‘亲事’这一个话题打转。

先是自己成亲,又是把师父和舅舅凑在一起,接下来是太子讨小老婆,现在好不容易都过去了,她竟然又和一群贵妇人们讨论要给洛红缨选夫婿!

顾婉按了按额头,也只能苦笑,转念一想,也就释然,无论什么时代,对女人来说,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婚姻家庭。

哪怕如洛红缨那般的女英雄,只要不成亲,在别的女人看来,她就是不成功的,是可怜的,恐怕连她自己,也是这般想!

“说来,那些才子们再过三天就该到了?”陈文柔眯了眯眼,“洛将军喜欢什么样儿的,思韵,你去打听打听,咱们也好给她留意。”

郭氏也是为难,其实,不是她多事,主要是洛红缨一个女人,前些年一直和一帮大男人同进同出的,乱世时还好,如今太平盛世,这样的经历,总对她名声有碍,还是趁着天下初定,礼教大防尚不严苛,赶紧把她嫁出去为妙。

她和洛红缨关系极好,自然希望给她找一个各方面都极合适的。

“也不知道小洛是什么想法,我看她喜欢的,到多是文才出众的。”郭氏叹了口气,按说,洛红缨最好是嫁一个将军,门当户对,也能彼此理解,可她只把军中同僚当兄弟,郭氏也无奈。

顾婉心下叹息,想起那个负了洛红缨的冯立。

她出身,估计她从小接受的教导,就是——万物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天然对读书人有好感,要不然,区区一个冯立,哪里配得上名动天下的女将军!

郭氏左思右想:“无论如何,挑一个相貌好的,至少能让小洛一眼看中。”

“只要相貌好哪里可行,人面兽心的男人太多,小洛经历复杂,年纪也大了,再也经不起折腾,还是找个老实巴交的最好。”

另一个郑家的女儿郑氏摇头反驳。

旁边的顾婉的三嫂高氏,很不以为然:“像小洛那样的女人,还是得找个英雄,才好相配。”显然,这一位也认识洛红缨,还很相熟。

陈文柔默默听了许久,蹙眉:“按说,洛将军也算功成名就,地位权势钱财都不缺,真要找一个,身份、地位还在其次,只要得人品佳。其实,思韵想在这一次的抡才大典上择人,主意到不错,经过各地淘汰,人品不好,相貌不好,才学不好的,都来不了京城,而且,不像上回,名士居多,大部分还是集贤馆出来的,年龄比较大,都有家有业,这次主要是择取青年才俊,有不少寒门士子。”

这时代,世家大族定亲成亲比较早,而寒门士子,二三十岁没有成亲的,不在少数,给洛红缨挑丈夫,找寒门出身的,品格好的年轻人,到也合适。

顾婉托着下巴,无奈地听着几个女人挑挑拣拣地替洛红缨选男人——嫁了又能怎么样!洛红缨那样的女人,就是甘心脱下戎装,洗手作羹汤,又有哪个男人能明白她,能接受她?

陈文柔大约也发现自家爱徒漫不经心,拍拍她的脑袋笑道:“你还小,不懂这些,不耐烦听,就出去玩,只别走太远。”

顾婉应了声,就带着里里外外三层护卫出了凉亭。

顾婉现在学乖了,哪怕是在京郊,身边也得带着一连串护卫。

今天风和日丽,是骑马踏青的好时节,顾婉干脆翻身上马,痛痛快快地跑了一阵,她座下的宝马,都是从商店里选的最优良的品种,和这时代的马培养出来的第二代,品质甚至比商店里的骏马还要好,一路上惹得周围游人侧目。要不是她身边侍卫众多,估计都会有那爱马的小娘子近前打探消息。

顾婉骑了一阵,便放缓了速度慢行,走着走着,忽见旁边丛林里钻出一人,一下子就冲到了她的马前,连忙勒住马头,避了避。

那人一抬头,顾婉一愣,竟然是顾媛!

第一百六十二章 姻缘事

顾媛似乎被吓到了,脚下一扭,倒在地上,她挣扎了两下站起来,大约崴了脚,疼的脸上冷汗直冒,惊慌失措地向后面看去。

顾婉蹙眉——顾媛头上的钗环凌乱,身上的锦衣破了几条口子,脸上的妆容,让泪水染得晕开,狼藉一片。

看见来人是顾婉,顾媛松了口气,咬牙道:“婉儿姐姐,救救我…”

在顾婉的印象中,顾媛一直是个骄傲的女孩子,明媚亮丽,被她母亲保护太过,身上总带着一股稚气,但眼前的少女,虽然还是一样的容貌,可双目浮肿,眼神黯淡,整个人就像是受惊过度的小兔子,简直像是稍有风吹草动,她就会仓皇而逃的模样。

到底是骨肉相连的妹妹,顾婉看到她这个样子,惊讶之余,也不又叹息,前世今生,这女孩儿除了有那么一点儿娇娇之气,从未伤害过任何人,和她那个狠毒的娘亲,并不一样。

顾婉跳下马,走过去把她扶起,一甩身上的斗篷,将顾媛整个人罩在底下。

顾婉身边的侍卫,自动自发地围成一圈,把顾婉牢牢地保护在圈内。

其中一个面容寻常的侍卫,不动声色地下马走近,扫了顾媛一眼,确定她身上没带任何危险物品,才略略迟疑,未曾驱赶,只是目光不肯稍离顾媛左右。

“怎么回事儿?”顾婉拍了拍顾媛的后背,低声问了句。

“婉儿姐姐,黄杰他不是人。他欺负我…”

只一句话的工夫,顾婉就听见急促的喘息声,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从道旁钻出。

“什么人!”

顾婉身边的侍卫,宝刀出鞘。森冷的刀光,在阳光下透露出逼人的煞气!

这个男子惊得踉跄,眼睛被刀光一晃。一时睁不开,连忙叫道:“小的只是寻未婚妻而来,误入贵地而已,还请…”

片刻,男子勉强睁开眼,一抬头,看见顾婉。不觉怔愣了下,脸上露出几分讪讪之意,躬身行礼道:“原来是王妃至此,小的莽撞唐突,还请恕罪…”

他身穿锦袍。腰悬玉佩,故意做出一副风度翩翩的模样,还挺能唬人。可惜,不光带了一身难闻的酒气,那张本来还算能看的脸,左边儿也被人抓出四道血口儿,嘴角还带着点儿淤青,就怎么看怎么显得猥琐。

此人正是黄杰。他心里还算明白,眼前的女子是七王妃。不是他能招惹的,姿态摆放地挺低,不等对方垂询,先开口道:“王妃,小的携未婚妻出游,略有些误会。”言下之意。人家是小两口吵架,外人还是别胡乱搀和。

顾婉不置可否,往山林的方向看了两眼,见到几片衣角,隐约有三两个人影晃动,不过,没一个露面,也不知是不是认出了顾婉,不敢插手。

她咳嗽了声儿,刚想开口,本来在她身边瑟瑟发抖的顾媛,忽然发了疯似的冲过去,抬脚就踹,一脚就把黄杰踹倒,上手又是几爪子,一边挠人一边痛骂:“你个老王八,敢让本姑娘陪酒,敢算计本姑娘,你个没用的,上赶着往脑袋上戴绿帽子,你不要脸,本姑娘还要颜面!”

在顾婉面前,黄杰哪里敢还手,左支右绌,挡得了下面,挡不了上面,这下,他那张脸也算对称了,左右两边,各有四道血痕。

顾婉满头的黑线,顾媛一边骂,到是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清楚。

黄杰邀了几个大庸的纨绔公子游山玩水,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让黄杰把他未婚妻顾媛也带上,这时节出游,男女混杂的也不少,黄杰说得恳切,颇有一副自己要上进的样子,又把自己邀的那些纨绔公子的身份,说的高贵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