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婉本以为,接下来的几日,就算是不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好歹也得起一点儿波澜,却不曾想,沐家兄弟就和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般,一点儿流言都没有传扬出来,各处都安稳的不得了。

沐延晔似乎也安静下来,听说他和万岁告了假,要离京去涯州老家休息一阵子。

沐延旭也没阻拦,顾婉怀疑,沐四这是要偷偷摸摸带着他的爱妾去老家待产,毕竟,涯州是沐家的老巢,在那里,才是最安全,最容易保密的地方。

沐七也是照常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回家陪老婆,再没提沐四的事儿。

顾婉到是心里腻歪,自从嫁给沐七,不知道多少次感受这种风雨欲来的气氛了,虽然也不是不能忍受,可次数多了,神仙也别扭,还不如一下子爆发,干净利落,省得人整日惦记。

在家里窝了几日,顾婉看沐家人都这般镇定自若,干脆也就当没事儿一般,回娘家拐带了顾玥小不点儿,跑去看望自家师父,顺便也要求师父进行胎教工作。

陈文柔的肚子老大,走起路来都微微颤颤的,看着吓人,就是陈郡主本人是个潇洒的,面对这种情况,心里也发毛。

顾婉拎着小包子一起去陪她,有小包子在眼前卖萌,到是果真舒缓了陈郡主的焦躁,至于刘衎,他现在完全没有一开始知道老婆怀孕时的淡定,整个一紧张兮兮的神经病的老爹,终日神思恍惚,偶尔顾婉想起来和他说几句话,也是驴唇不对马嘴,顾婉有时候怀疑,这种时刻,哪怕你骂他几句,他也能当你是在夸他!

顾婉看到好几回,自家英明神武的舅舅一只手搂着媳妇的腰,一只手搁在媳妇的肚子上,时而喜笑开颜,时而愁眉苦脸,让外人看见,一准儿当他精通‘变脸’绝技!

闹得陈文柔也不觉跟着紧张,顾婉哭笑不得,她家这位舅舅,说起来大概是反应太慢吧,明明自家师父才有孕时,他表现得可谓中规中矩,虽然不说是完全不当一回事儿,但也绝没有像现在这般反常过!

顾婉只好抽出更多的时间到师父家帮忙,省得到时候两位主子惊慌失措,连累家里的下人们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顾婉于陈郡主家忙里忙外的时候,宫里忽然传来消息——毫无征兆的,达瓦族与庆朝再一次开战!

第一百八十八章 俘虏

这一次却不是达瓦族的青狼王桀骜趁着庆朝皇位新旧更替,东下入侵,人家今年甚至十分安分,也没和往年一样,带人抢劫好过年!

而是,定州沐家军出其不意地倾城而出,整整俘虏了达瓦族‘希罗’部落三十余人,其他人尽数剿灭!

桀骜一直以来,都是骄傲自信,哪怕曾经败给沐家,也未曾伤筋动骨,哪里吃过这种大亏?要知道,希罗部落可不像凤翼部落一般,那是塔塔尔部的附属部落,两个部落世代联姻,关系密切,桀骜的姑姑,就是现任希罗部落的首领夫人!

就算沐家不找桀骜的麻烦,这位野心勃勃的蛮人首领,还一直惦记着庆朝广袤的土地,惦记着中原的大好江山,现在,什么也不用说了,开战!

大兴宫

沐延旭并未着正装,还穿着素服,他抬头看了一眼自家三个弟弟,又低下头,望着桌案上的奏折出神。好半天,才把奏折扔过去,让三个弟弟抱着看。

奏折有两封,一封是请功的折子,另一封是洛红缨写来陈情的折子。

第一封中说,礼王沐延晔悍不畏死,带兵出战,俘获希罗部落赫连世子等三十余人!

而第二封中,洛红缨气急败坏地陈情,要求陛下三思,说此时尚不是与达瓦族开战的时机,他们庆朝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恳请陛下再多等两年!

沐延旭脑袋一阵一阵地疼,疼的额头都开始冒冷汗,手足甚至都有些发颤:“朕什么时候允许定州沐家军私自出战了?沐延晔那个混蛋。不在涯州老宅闭门思过,去定州干什么?他一个王爷,也敢没有朕的命令,就私自出兵?他想造反不成?”

信王咬牙:“臣弟宁愿他跳出来造反。好歹是在家里闹,咱们还够得着!”

义王眨眨眼,本能地闭紧嘴。一言不发,他娘子在他进宫之前,就千叮咛万嘱咐,进宫之后,只听不说,就当自己没带着嘴巴。

沐延昭趴桌子上,紧紧张张地计算国库的银子够不够用。储存的粮草兵器够不够用,能支撑多长时间,顺便写条子调动车行的车辆,调动辎重部队,准备开始往定州运送粮草。

因为暂时没想着要开战。又考虑到蛮人最近可能也不会和自家打仗,定州储藏的粮草,没按照战备时准备,虽然有,可打起仗来,绝对不够用的。

幸好兵器方面不用太发愁,军器监那边儿制造的新武器都把库房堆满了,都是崭新的,无论质量还是数量。远非蛮人可比。但是,很多武器为了保密,现在只小规模地给京畿的部队试验用,可没给定州的沐家军换装,这会儿还得现往定州运送。

沐延旭无奈地瞪了一眼把所有心思都放到前线的沐七一眼:“小七,你难道不该关心一下。你四哥是怎么说服洛红缨答应他领兵的?”

洛红缨明显不同意此时出兵,但她即使不同意,竟然也没有阻止沐延晔,这未免太奇怪!

沐延昭头都没抬一下:“他说服不了。”洛红缨是什么人?天生的女将军,历经大小数百战,经验丰富,沐延晔本事再大,如果没有皇帝的兵符或者圣旨,也说服不了她轻易交出兵权。

沐家几个人满头雾水,又过了两天,探子才传回消息,礼王沐延晔在洛红缨眼前出示了兵符,才顺顺利利地接管了沐家军。

洛红缨虽然好几次和沐延晔争执,也立即一封奏折送入京城,希望沐延旭改变想法,不要轻启战端,奈何定州离京师太远,路也不是很好走,就是八百里加急,信函送到,也要半个月,这期间,沐延晔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这会儿,战事一起,可不是庆朝想叫停,桀骜就乐意的。

沐延旭看到探子写来的密信,把自己的兵符拿出来反复看了半天,气得拍桌子:“沐延晔哪里来的兵符?难不成,兵符还有个双胞胎兄弟?”

沐七摇摇头,终于把心思收回来,放到自家皇兄身上:“臣弟听说安意随四哥一起走了,他也算是岐山先生一脉的传人,四哥手里的兵符,大约是他仿制的。”

话虽如此,但沐七眼前,却忍不住闪过陈昊的影子!他总觉得,这事儿和陈昊脱不开关系。尤其是这几天,陈昊消失了,听说离开了京城,但沐七派去监视那家伙的探子,竟然接连失职,都没发现他到底是怎么出城的!

沐七叹了口气,到底没把自己的怀疑说出口,大哥对陈昊本就有心结,要是知道此事,指不定会做出什么。

有时候沐七也奇怪,他为何总会对陈昊宽容几分,他虽然不算个恶人,可对所有祸国殃民的家伙,向来不肯容情,陈昊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什么都敢做的,他的所作所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一句‘祸国殃民’,到也算不上太过分。

“皇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咱们还是先把四哥弄回来为好。”

沐延昭有一点儿不安,如果这事儿里有陈昊的手笔,他大约不会让自家四哥好过,那人,从心底深处,可是恨沐家人恨得咬牙切齿。

“假传圣意,好,好,真是我的好兄弟!”

听见沐七提起沐延晔,沐延旭更是气得脸色发青,他一向脾气不错,却还是忍不住报废了大兴宫好几只精致的花瓶,都急得晕头转向,开始自称‘我’,“等那个混蛋回来,我非要剥了他的皮,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账东西!”

虽然沐延旭气得都快糊涂了,到底没有声张,毕竟这会儿处置沐延晔,除了让军队不稳之外,也于事无补,只能赶快通知洛红缨,让她重新接管沐家军,整军备战,准备和蛮人死磕,再以最快的速度把沐延晔秘密控制起来,火速送回大庸,之后的事儿,要打要罚要杀,等战事平定再说。

沐七也火速开始往定州运送补给,忙得好几天不着家。

顾婉听说沐四莫名其妙地上了战场,整个人都愣住,努力想前世这时候有没有发生这种事儿,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毕竟,她只是个女人,根本不关心军事,反正庆朝和蛮人在边境打仗,又影响不到京城的侯府夫人。

她只记得礼王沐延晔是个寿命很长的逍遥王爷,这一次,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儿!

沐家人都发愁的厉害,那些不知道究竟的武将,尤其是跟着沐家打天下,和蛮人死磕了好多年的武将,以义王为首,个个摩拳擦掌,想要痛痛快快和蛮人打一场,甚至有人喊出,一战定前馈,把桀骜的人头拿回来祭奠战死的兄弟们!

沐延旭下达的圣旨,要送往定州,也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圣旨就是到了洛红缨手里,洛红缨重新接管沐家军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儿。

一来,沐延晔可是沐家人,他不着调,外面的人不知道,远在边疆的部队更不知道。

沐家军是跟着沐家人打天下的队伍,都是老人,这还没过几年,大概大家伙都没忘了当初沐家兄弟带着他们冲锋陷阵的情形,说不定,他们真会把沐延晔当成主将。

二来,临阵换将,乃是大忌,要是沐延晔正和蛮人交战,一时半会儿,洛红缨也不敢贸然让沐家军换将。

沐家人在京城里,第一次有了求神拜佛的心思,希望一切顺利,早点儿把沐延晔给弄回京城,别让他在前线捣乱,洛红缨那儿别出现什么差错,好好打一场胜仗!

但是,人家蛮人可不是你说怎么样,人家就跟着你转悠的。

桀骜损兵折将,大为恼怒,可是,达瓦族之败,并非桀骜的过错,只是败在庆朝出其不意。

桀骜本身的能力,并不容人小觑,沐延晔尝到甜头,竟然不听洛红缨的劝说,立即返回,先组织防御,再图杀敌,竟然还敢自大地带上三千个沐家军的骑兵,意图趁着桀骜仓促应战,准备不足,去夜袭军营!

这主意是安意出的,到也不算太差!

奈何,人家桀骜比沐延晔的经验丰富太多了,早就提前布置好陷阱,就等着沐延晔上门,结果,一夜拼杀,三千沐家军,就逃回来七百多个,两千多人让桀骜给包了饺子,连沐延晔自己,也让人家桀骜给俘虏了!

这还是洛红缨听到消息,感觉不好,率众接应,要不然,三千多人一个都回不来!

消息一传回京城,本来欢欣鼓舞的大庸,顿时一片冷寂。

沐延旭呆坐当场,好半晌说不出话,皇后痛哭失声,哭着喊着要洛红缨赶紧派出使臣,把人救回来,如果桀骜肯接受金银财帛赎人,多少也给!

洛红缨这时候也收到了密旨,知道沐延晔根本就是偷溜到定州,连兵符都是仿造的,就连她这位洛将军,看到这封密旨,也傻了眼!给她多大的胆子,她也想不到,礼王殿下竟然胆敢伪造兵符…

愣了半天,事情已经发生,她还是火速派出使臣交涉!

那边儿,桀骜却是不管不顾,兵分南北两路,进攻庆朝,战事不停的同时,还狮子大开口,不但要索取黄金,粮食,丝绸,瓷器之类的财物,还要索取十二座边境称得上繁华的城池!

第一百八十九章 缠足

战事频繁,全国都在紧张备战,京城的气氛,也难免紧张。乱世刚刚过去不久,即使是大庸的老百姓,对于重启战端,也多少有些忐忑。

沐家到还好,既然事情已成定局,多想无益,也只有尽力解决罢了。

一转眼便是四月。

天气回暖,顾婉把新裁纸的春装整理出来,大毛的衣裳都清洗干净,装箱封存。

打磨的光亮的铜镜里,顾婉只简单地挽了发,配上米色的簪花,衣物首饰极为简便,本还在孝期,她也不能穿鲜亮的衣裳。

沐七坐在榻上,看着她素手挽发,忽然就笑了:“出去转转如何?”

顾婉一怔,回头:“今天不进宫?”这几日沐七忙的厉害,见天让他大哥抓进宫里干活儿,好几次夜不归宿。

沐七叹了口气,走过去环住自家媳妇的纤腰:“公务什么时候也忙不完。”

他这几天总是莫名伤感,今日睁眼,忽然想起来,当初娶婉娘时,可是一心想着,从此之后,他会为她描眉画眼,会为她抚琴唱歌,会陪着她游湖赏景,会陪她做所有她想做的事儿!

奈何成亲之后,沐家王妃的身份,不但未曾带给她更多的自由快乐,相反,带来的都是乱七八糟的麻烦,就连陪她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

世人都说琴瑟和鸣,举案齐眉,他想要的却更多。

婉娘身为陈文柔的弟子,没嫁他之前,何等意气风发。嫁了他之后,反而沉寂下来,也不是不快活,却总有不足之感。

顾婉不知自家男人心里琢磨些什么。只是,能一起出去逛逛,自不会不高兴。笑眯眯地让自家男人换了身衣裳,一起去集市游玩。

顾婉乘车,沐七骑马。一路上走去,道旁行人如织,热闹的很。

虽然赶上先皇病逝,毕竟过去了,市场上到没受到多大影响。小商贩们照样叫卖,好一点儿的商铺,生意依旧不错。

而且这几天,大约受到边疆开战的影响,茶楼酒肆聚集了不少清谈的儒生。时不时有几个争论的面红耳赤的家伙挽起袖子来当街动手。

如果没闹得太厉害,打坏人家的桌椅板凳,官府的人到也不怎么管!

也是没法管,庆朝立国以来,在言论上还是相当自由的,便是有人当众八卦皇室,别人也是一笑了之,绝对没有顾婉在后世史书上看到的那些所谓的‘文字狱’。

顾婉撩开车帘,偶尔沐七低下头。和她低声说两句话,看到好玩的小东西,也意思意思地买上一两样!京里的东西再好,顾婉其实也是不大稀罕的,她见过的好东西太多,这些当街贩卖的玩意儿。实在入不得她的眼,就是买,也只是看在沐七兴致勃勃的面子上,不忍他失望。

正走着,街面上忽然静了一静。

顾婉好奇地抬头,就瞧见不远处走过来一个少女,大街上大部分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这个少女的身上,还指指点点的,甚至有女孩子捂住嘴偷笑。

这并不是因为此女子当真美得倾国倾城,而是这个人最近很有名!就连顾婉,也听说过她的名字,事实上,顾婉还真认识她!

这人就是御史大夫的庶女,唐红,唐娟的小妹。

她名动京城,当然和她的爹和她的姐姐都没有什么大关系,她出名,是因为一个闺阁淑女,竟然为了一个男人夜奔了。而且还是个比她大三十岁,有妻有子的男人——齐东侯,李元茂。

其实,不过是个很俗套的故事!

唐红到了出嫁的年纪,民间禁嫁娶的日子一过,唐家就赶紧给她找了个未婚夫,也是进京士子中的一员,学识不错,家境稍微差了些,但还过得下去,二十七八,长得也不是很好看,却也还算五官端正,无论怎么说,唐红的嫡母还是为她考虑了,从进京的士子中,特意选出这个才学出众,也算入了沐延旭的眼,将来必能平步青云的一位。

可惜,唐红不愿意。她不愿意直说也行,她要一定不肯,依照现在的规矩,虽说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可姑娘不愿意,父母一般情况下也不至于强逼,可唐红到好,人家一言不发,等到婚期都订下了,才收拾了个小包袱,趁着夜色偷溜出门,直接上了齐东侯,李元茂的府邸。

李元茂算起来,按照辈分,还是沐延昭的舅舅,和沐延昭的母亲沾亲带故,虽然早出了五服,可平日里走得关系还算比较近,李家不是世家大族,以前也就是个土财主,后来跟着沐家起家,这个李元茂很有点儿本事,能文能武,有从龙之功,庆朝建立之后,他被封为齐东侯,也算是个实权王爷,在京城勋贵中当得起一号人物,为人没别的毛病,只是有点儿荒唐好色。

唐红一个漂漂亮亮的美少女,为了他夜奔,齐东侯哪有不乐意的,至于颜面,他一向荒唐,京里谁不知道!以前还为了个青楼名妓,和比自己小二三十岁的纨绔子弟当街打架呢,他怎么会在乎什么颜面!

李元茂的妻子也是个黄氏贤惠的,不管他招了多少小妾进门,也是好吃好喝地供着,从来不生气,其实说白了,黄氏自己有儿子,有嫁妆,日子过得不错,又不怎么看得上李元茂这根老黄瓜,自己还养了两个挺漂亮的小情人,也就由着丈夫胡来,根本不在乎。

李元茂高高兴兴,可唐家却气得要死,那位御史大夫甚至被气得卧病在床,好几个月不肯上朝,至于唐红,当然是第一时间被逐出家门。

要只是这样,到也算不上什么,不过让人笑话一阵,也就过去了,偏偏,唐红入了侯爷府,还非常出风头。

有一次,齐东侯宴请宾客,请来舞姬跳舞。

他的这个小妾唐红,就穿了一身坦胸露乳的,颇为怪异的衣裳,踩着个莲花形状的大鼓,让一群男人抬着上去献舞。别说,她人长得漂亮,画的妆容也精致,舞蹈更是别出新裁,看得一群客人都兴致极高,齐东侯喝醉了酒,更是即兴吟了句诗——莲中花更好,云里影长断!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一双金莲足。

唐红不知道找了哪个妙手巧匠,做了一个金莲,足足高六尺有余,上面缀满了珍珠宝石,细带缨络,那一双脚,更是用素色的布缠住,把本来就不算大的脚,缠得极为小巧,呈现出月牙的形状。

她这一举手,一抬足,男人们都看见了她的脚!

别人还好,也只是觉得挺新鲜,挺有趣儿,偏偏这个齐东侯竟然是很有几分恋足癖的,当时大悦,自此独宠唐红,爱她爱得对其他女人都没了兴趣儿,整个齐东侯府,如今就一个唐红最得宠,别的姬妾,好几个月没见到男主人的身影。

唐红当众起舞,她本身的身份又是御史大夫的女儿,还是个夜奔的,这种带着点儿桃色的八卦,最容易传播,一下子闹得整个京城都知道她了。

而且,倚翠楼的妈妈听说了此事儿,还特意让楼里几个红牌姑娘都缠了足,到带起一阵风潮,不少闺秀跟着学习。

本来这种桃色新闻,顾婉是不大关注的,但这会儿看见这个人,顾婉就忽然想起这件事儿,忍不住摇了摇头,笑谑地看了自家男人一眼:“你也觉得,她那双脚很好看?”

“唔,反正就看外形,并不难看。”

一句话,顾婉的脸一扭,冷哼了一声。

沐七失笑,低下头去敲了敲自家媳妇的额头:“放心吧,就算是我觉得不难看,也不会让我媳妇这么缠足,太难受了!”

“男人啊!”顾婉翻了个白眼,苦笑,“希望别流传太广,弄得更严重才好。”

这个唐红缠足,毕竟是成年之后才缠的,只是修正了下脚型儿,看着到还好,可是,顾婉一见之下,就不觉想起后世的那些所谓的三寸金莲,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要缠足,脚都变得畸形了,如果真发展的那种地步,绝对是对女性的一种摧残。

只可惜,只要有男人喜欢,这种风潮,怕是不容易抑制。

沐七多少看了几眼,才一本正经地咳嗽一声,笑道:“走吧,去你的店里视察视察。”

顾婉刚一点头,没想到唐红居然看见她,还窈窕地走了过来。

似乎误会了顾婉多盯着她的足看了两眼的意思,唐红故意活动了一下玉足,笑着行礼道:“奴家见过王妃。”不得不说,她的身姿优美,走起路了,带着一种柔弱的美感,还挺引人注目的。

诗经有云:出其东门,美女如云,说的是河南盛产美女,可到了大庸,则成了出其东门,骄女如云。大庸悍妇多,像她这般柔柔弱弱,娇娇怯怯的女人,反而是新鲜货了。

顾婉点点头,“不必多礼。”她虽然不大想搭理这人,但在大街上遇见了,到也不至于甩头就走,好歹看唐娟的面子。

简单应付了一句,才想继续启程。

却不曾想,唐红竟然有胆子拦了一拦,柔柔的眼波瞥了沐七一眼,双颊泛红,笑道:“王爷,王妃真是好兴致,奴家听说东城开了一家红袖坊,专门出售衣裳饰品,不如让奴家陪着王爷和王妃去转一转如何?”

那秋波简直是不要钱地往沐七身上抛!

顾婉顿时大为惊讶,在她的印象里,这个唐红的胆子小的很,可没这般大胆!

第一百九十章 舆论

“我以为你累的是脚,怎么现在居然是眼睛抽筋儿?”

顾婉蹙眉,居然当真没催促车夫,倚在车窗旁,略带几分诧异地目光从她那双怪异的鞋子上滑过,落在唐红不断“抽搐,的眼睛上。

沐七嘴角往上微微弯了两度。

顾婉一个白眼飞过去。

唐红的脸一僵,随即又挂满了笑:“王妃说笑了”顾婉看她一眼,一挥手,车夫便甩了下马鞭,马车立即缓缓前行,沐七笑了笑,策马跟上,唐红这一次到不曾阻拦,只是看着沐七和顾婉的目光里,似乎隐约露出几分不知是惊惧,还是迷惘的色彩。

两口子很有默契地一起忘记忽然冒出来的小美人唐红,继续逛街。

沐七是个很会说话的男人,顾婉也是个很会说话的女人,二人一人骑马,一人乘车,絮絮叨叨地谈论道旁卖的,琳琅满目的工艺品。

玩了好长时间,俩人心满意足,这才开始慢慢去巡视顾婉的商铺。

顾婉在京里的商铺,多了十几家,最有人气的,既不是已经成了天下名店,连宫里进贡的点心,都出自此的一品斋,也不是出售还被当成奢侈品的玻璃的铺子,而是一家很不起眼的食斋,叫“素馨”还有一家普普通通,无论从哪儿看也称不上高档的成品药铺。

食斋,本来是顾婉准备给宝笙和宝琴两个姑娘的嫁妆。

顾婉专门为它准备了个小庄子种植各种作料,调料,和新鲜蔬菜瓜果,里面除了有大厨,按照顾婉从随身商店里买来的食谱做的招牌菜,还有退休的御厨加盟,再加上头顶上盯着王妃的牌面,一开张,食斋就生意兴隆,还不到一个月预约的客人就排到两个月之后了。

顾婉去到食斋,看了账册,虽然因为看得多了,到没震惊到瞠目结舌,却还是啧啧称奇。【】

沐七也笑:“我们家婉娘真是个小富婆。”

俩人就坐在食斋二楼的专座儿上,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客人,凡是衣物首饰较为华贵的,一般都是去雅间,凡是衣物寻常些的,都坐在大堂里。大堂中摆了不少盆景都不怎么名贵,却让这间普普通通的食斋,变得有了些许雅趣,也能构成间隔,给客人一点儿私密空间。

“看着人来人往的,个个面色红润健康,我就觉得欣慰。”沐七感叹。

顾婉瞥了他一眼:“别想得太好,现在离太平盛世,还远得很。”沐七在大庸城看,入目的自然都是生活不错的老百姓这里是京师,能在京师讨生活的人,能混得差到哪里去,再说,真要生活贫困的,也不会跑外面酒楼里吃饭!

她的食斋,虽然算不上是个只容许王孙贵族进餐的地方可菜色点心茶水大厨的质量,都摆在那里,就是不狠赚钱,寻常老百姓,一年半载地也舍不得吃上一两回!

食斋和大部分酒楼一样也有一个大台子,上面有舞姬跳舞。

今天却是唱戏,唱得是“贵妃醉酒”到不是什么名角,演贵妃的女子,甚至还很年轻,略微生涩了些可那嗓子,的确是好。

顾婉听了,也不觉击节称赞!

贵妃醉酒演完,就是个青袍老人给大家读了一段儿沐家车行出的商旅小册子。

内容不算新竟然还是顾婉半年前拿去刊印的故事,这次的故事讲的是才子佳人风huā雪月那些事儿,别看自家师父看了之后笑呵呵,直说太假。

可如今的人们,就喜欢看这般很虚幻的故事,连自家师父,陈郡主,还不是一边儿喊着太假,一边儿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顾婉一个时辰就写完,供她消遣!

“车行的小册子到是流传得挺广?,…

本来只是弄出来让商人登登广告,去了某一地,能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的东西,没想到,如今流传越来越广,光是大庸,民间就雨后春笋似的,自发冒出来好几粉儿小册子,有的很简单,一个月才出一份儿,也有的三两天就出一份,多是比较大的商人创办的,即使并不赚钱,那些商人们还是兴致勃勃。[ 看小说就到~]

广告这榫东西,凡是商人,肯定能闻出里面的价值!

这个年代,还不兴虚假广告,还讲究诚信,生意越大的商人,越重视这个“诚,字,凡是不诚信的商人,生意也绝对做不下去。

所以,老百姓们还是挺相信册子上登的广告的。

可惜,识字儿的人毕竟不多,买这些的人,也多是读书人,生意做不大,又因为纸张印刷都不便宜,不但赚不着钱,可握还得贴补些。

沐七侧着耳朵听台子上的老人声情并茂地阅读,笑了笑:“该让大哥注意,〖言〗论这种东西,还是把握在朝廷手里更好一些。”他是聪明人,以前或许还不觉得,可随着这种小册子越来越多,自然能感觉到有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