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汪道昆显然满脸的错愕,汪孚林当然不会说等到回头张居正死了老爹想要夺情,你再出来表示不同意见,割袍断交,愤而致仕归乡,如此恰是留个好名声。

可汪道昆哪怕不明白汪孚林的真实意思,想到这几日内阁那边态度的转变,那些风传他已经不得张居正信任的话再也听不到了,他终于意识到,这都是此次关于汪孚林掀起这场风波的结果,一时间颇有内疚:“孚林,你还年少,还有大好前程,风言风语那些东西不要紧,不妨且忍一时。”

“忍字头上一把刀,我这年纪要是什么都忍,反而不正常了。反正别人都这么说了,我只是伯父你的族侄,又把矛头都对准我来了,我不反击一下,那岂不是太软弱了?只要伯父在位一日,下一科两位叔父金榜题名的机会就会大几分,毕竟上一次隆庆五年他们去考会试的时候,伯父你才刚刚起复,又不是京官,可万历五年的春闱却不同。只要伯父还在,两位叔父金榜题名的把握就大多了。”

之前和余懋学两个人的唇枪舌剑,还远远不够大发!要闹就要闹到某些人灰头土脸,闹到谁都不乐意让他这个太会惹是生非的新进士去都察院。汪道昆虽说身为兵部侍郎,在这种方面却完全帮不上忙,反而很容易成为靶子,相反的是他那位当初陪岳父进京赶考时就能做出一本百官录的岳母大人,这次在他不在京师期间抵达,结果闲来无事之间派人内城外城扫荡了一圈打探消息,给他带来了一个实在莫大的惊喜!

第六一三章 貌似冲动的找碴

汪孚林去了一趟汪府后,出门的时候恰是满脸忿然,抱怨不断。而紧跟着,汪道昆就告病在家了。

对于那些非议汪孚林,但并不关注其行踪的寻常官员甚至读书人来说,这消息他们未必知道,知道了也就顶多幸灾乐祸笑一笑。但对于某些时时刻刻都很注意他一举一动的人来说,这样的表现无疑释放出一个很鲜明的信号——那就是汪道昆和汪孚林伯侄之间确实不是一块铁板。在他们看来,毕竟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在面对巨大危机的时候,不免就会产生分歧,原本位子就岌岌可危但却是东南名士的汪道昆甚至可能壮士断腕,和这个侄儿划清界限。

“这就是机会。”

王崇古对张四维说出了这么一句话,随即便笑呵呵地说道:“你别看汪道昆是东南名士,但他和王世贞不一样,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商不负于农,徽人左儒而右贾,这是天经地义的。我们舅甥俩虽出自商家,但还不像徽人那样赤裸裸地凡事都以利益来计算,素来以血缘为先,可徽人却不同,如果我记得没错,徽州乡俗不亲媵人,不子庶孽,里俗庶瘠而嫡肥,有分割,则嫡为政。换言之,本家和旁支,分得很清楚。”

“而且,之前你我一步一步对付汪道昆的时候,就曾经查过,之前汪孚林在徽州险些丢了功名,家里又险些被派了粮长,汪道昆始终都没帮过什么忙,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汪父欠了他兄弟大笔钱财。直到汪孚林自己一力打拼,把债还清,又得县令叶钧耀信赖,提学谢廷杰赏识,于是汪道昆方才另眼看待,更在其乡试会试殿试上头不遗余力,可这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他自己的嫡亲儿子太小,汪道贯汪道会两兄弟在官场又不大精通的关系。”

张四维自然听得懂舅父的意思,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道:“但大难来时各自飞,汪道昆自己好容易才勉强稳住,而且舆论这种事断然难以扭转,他又怎会在惹出那么大事情的汪孚林身上大费周章?至于首辅张居正,借着汪孚林的事排除科道言官中的刺头而已,想把人安置在都察院,那也只是却不过张学颜推荐的情面,又有皇上一句话,并不是真有多少坚定的维护之心。所以,借着舆论推一推,让汪孚林举步维艰,伯侄反目,不但汪道昆这块石头好搬,而且还可以在张居正面前数落一下汪道昆这个当伯父的没有慈爱之心。”

“所以,这是阳谋。”王崇古喝了一口茶,随即就对张四维说道,“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什么都不必做,只要坐山观虎斗就好。你让泰徵他们兄弟加把劲,早点考上进士,我这里也在日日督导你表弟。科场乃是家族延续的根本,你看,之前孙鑛虽说被压到传胪,但余姚孙氏仍是庞然大物,张居正除了不让人进庶吉士,终究不敢拿孙家如何!孙家即便没出过阁老,可一个个尚书多了!”

王崇古得子比不少士大夫来得晚,独子王谦这一年才三十八岁,说是张四维的表弟,实则却年轻十几岁,但相比汪孚林这样不到二十就考上进士的妖孽,王谦自然就显得科场之路不大顺了。至于张泰徵张甲徵,毕竟还年轻,但也同样不可马虎,哪怕下场增加一点经验也好。毕竟,张居正一共五个儿子,就凭张居正的强势,接下来每次会试让一两个儿子题名是必定的,他们便可趁机也为自家捞点好处。

一甲前三名这种显眼的位子就算了,但二甲却势在必得!

舅甥俩又说了一阵子话,今日借着探望舅舅过来的张四维就告辞离开。他出了王府正要上轿,突然只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扭头一看,却只见一骑人飞也似地从胡同口疾驰过来,在他身前十余步远勒停了马,继而一跃下马就势前冲到了他身前。认得那是家里一个常常跟着张泰徵的亲随,他不禁有些愠怒地斥责道:“京师地面上严禁驰马,怎么这么没规矩?”

“老爷,是小的无状,但实在是顾不得这许多。”那亲随看了左右一眼,直接凑到张四维耳边,低声说道,“大少爷今天去参加一个文会,小的跟随去的,中间不知道怎的提到了汪孚林的事,大少爷就附和着人指摘了那汪孚林几句,结果……”

张四维见那亲随一下子吞吞吐吐了起来,他本能地觉着有些警惕,当即没好气地催促道:“吞吞吐吐干什么,说明白!”

“没想到汪孚林竟然不知怎的不请自来,还仿佛和大少爷很熟稔似的,不但提到大少爷当初在西湖主动相邀,在普陀山时牵线搭桥帮他和佛郎机人做生意,在杭州拾人牙慧,拉拢打行开镖局和他抗衡,还……”

此时此刻,张四维已经是又惊又怒,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登时竟是怒喝一声道:“还什么?”

“大少爷几个朋友帮忙助阵,指斥汪孚林不学无术,这才蒙混了一个三甲传胪出来,结果汪孚林当场……当场怒砸了十首诗,全都是一等一的佳作。”

也许是吸取刚刚被主人怒斥的教训,那亲随只是咽了一口唾沫顿了一顿,这才在张四维的怒视下,结结巴巴地说道:“汪孚林还说自己已经上书,道是辽东巡抚张部院上书推荐他进都察院,那是张部院抬爱,他不敢当。而皇上在文华殿上的金口玉言,也只不过是因为被几个科道言官气的,他受不起这样的福分,故而绝不敢当成是真的,如今流言蜚语四处流传,正是朝中有人别有用心,曲解圣意,往元辅脸上抹黑,欺负他年轻就把他架在火上烤,不信就去问问余懋学,当天的文华殿上究竟是什么情景,还有……”

“别说了!”

张四维只觉得右眼眼皮子连跳不止,整个人也不知道是惊怒,还是意外。他回头望了王府的匾额一眼,终究放弃了再次进去和王崇古商量的打算,直接钻进了四人大轿,等到轿子起行,他用指甲掐了掐手心,努力说服自己汪孚林这是狗急跳墙,徒劳无益。

然而,内阁末相张四维可以这么安慰自己,今天正当其冲的张泰徵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怎么都没想到,一次普普通通的文会,自己普普通通的附和人言,竟然会直接把汪孚林这个灾星给招惹了出来,甚至还揭出了他的不少老底子!如果单单翻老底,本来就是出身商家的他也不是不能够应付,偏偏他的朋友直接讽刺汪孚林不学无术,三甲传胪是侥幸而已,却被汪孚林拿了一沓记录下今天文会那些诗的纸,将其中他们这几个人的诗直接批得一文不值。

什么浅薄,什么无病呻吟,什么苍白无神……清一色的都是他们几个蒲州籍士子的诗,至于其他地方文人所作的那些诗词歌赋,则是无一例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果到了这时候,他还不知道汪孚林那绝对完全是冲着自己来的,那就真的是傻子了。可是,杨博的三儿子国子监监生杨俊彦替他张目,又讽刺汪孚林虽是进士,却没有佳作传世的时候,却立刻就遭到了更加凌厉的反击。

“诗词小道,古今虽有不少一等一的词臣大家也是朝中名臣,但也有更多的酸书生只会在野评点国政,真正让他上去治理一县都治理不好!我没有著书立说的能耐,平时自然不像诸位这样动辄来上一场文会诗社。但今天既然评点了这么多附庸风雅之作,若是不拿出点东西来,想必诸位是不会服气的。”

从之前书坊竟然把自己要印的那些记述沈有容等人在抚顺关外亲身经历的底稿给送了回来,还说什么不敢得罪读书人,汪孚林就在心里憋了一口气——什么时候某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就能代表全部文人了?因此,哪怕今天带他来的新安会馆几个歙县老朋友程奎等人刚刚还在提醒他,杨俊彦的身份非同小可,虽只是区区一个国子监生,但毕竟是已故吏部尚书,赠太傅的杨博的亲生儿子,娶的还是王崇古的女儿,他也半点没有后退的打算。

去年殿试之后,往他头上泼脏水那场风波的帐还没算呢!他手里没锦衣卫,没东西厂,却还有徽商这条线,好歹他在淮扬盐业中借着程老爷做出了点儿成绩,而后又在各地大力铺开银庄票号,占了点股份,很多东西深深一挖,拔出萝卜带出泥,某些人那黑手就是想藏都藏不住!

更何况,看刚刚张泰徵这德行就知道,哪怕不是那舅甥俩主导,至少也少不了推波助澜。

“今天是不限韵,不限题目,所以各位每个人都拿出三五首诗词,也不管是不是平日习作,全都放上台让别人点评,那我也就拿几首诗给诸位品评品评。第一首,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二首,咏赠沈先生。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恨我相见今犹迟,湘江倾盖缔兰芝。”

“第三首,新雷。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第四首,归乡偶作。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一首接一首,须臾十首过去,四周围也不知道多少人瞠目结舌,包括把汪孚林带到这里来的那几个同乡士子亦然。就算是自己早就做好的,各种习作总会水平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哪里会像汪孚林这样,全都是水准之上的作品?更让他们呆愣的是,汪孚林走到张泰徵面前,笑吟吟拿出了一样东西。

“张大公子你看看,这就是我的奏疏副本,请求朝廷决不可越秩选官,开此先例,正本已经刚刚送上去了。要是谁再说我一心表现就是为了进都察院,我非喷他一脸唾沫星子不可,我还说那些人非得在文华殿上借着我当由头,喷首辅大人是哗众取宠呢!对了,我当然不会为了刚刚几首诗就赶紧去印书印集子四处炫耀个没完,但是,之前那些勇士出抚顺关救回数百被掳掠为奴的辽东军民,这桩大事我却非得印书纪念,免费送给天下人看不可!否则,岂不是让那些颠倒是非黑白的人得逞了?”

第六一四章 天助我也!

京师东城黄华坊西北角的勾阑胡同、本司胡同、演乐胡同这三条胡同,因为有着教坊司,从明初开始就取代了西城那条元代有名的勾阑瓦舍一条街,成为了京师最有名的烟花之地。只不过,如今重头戏早已经不是没入教坊司,又或者在富乐院挂牌的官妓了,而是各式各样的青楼、勾阑院子、私娼馆子。每当春闱之年,来往这里的读书人常常是满身书卷气进来,满身脂粉气出去,尽管如今已经比那时候大为萧条,却仍不乏客人。

和唐时妓院扎堆的平康坊北里如出一辙,这里也同样是分着三六九等,那些身价高的头牌,甚至能有达官显贵私底下出条子请了他们去家中饮宴助兴——当然做出这种事的大多都是荤素不忌的勋贵之家,文官家里顾忌影响,当然不会这样明目张胆。至于那些官宦子弟,偷偷摸摸上这里来寻欢作乐的却不在少数,甚至还会有不少家里长辈是仇家的在这种地方碰头,除却少部分会大闹一番,大多数也就装成没看见了。

在京师这种地方,闹大了到了长辈跟前,那就不是小事是大事了!

正因为如此,这会儿一座精巧的二层小院里,几位年轻公子正在一个包厢中津津有味地听着一个妙龄女子弹曲。和大多数这种地方里头那些强颜欢笑的女子不同,台上那轻吟浅唱的秦三娘却是黛眉微蹙,面带愁容,唱腔婉约,颇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韵味。当然,这种韵味也不是人人都能够欣赏的,一曲终了,偌大的地方就只有寥寥三五声叫好,打赏更是零星几个。

抱着琵琶下来的秦三娘却并不在意,下台进过道时看见满脸寒霜的鸨母闵妈妈,她方才垂下了头。停步屈了屈膝的她本打算就这么默然通过,却不想闵妈妈冷着脸说道:“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你还是记着那个人?人家家里你也去过了,闭门羹也吃过了,几乎被人当骗子打出来,你还不死心?最初我怎么对你说的,这种地方就是逢场作戏,别以为到头来他会把你纳回家去!再说了,他这次回京,可是又扫下去三个平常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御史和给事中!”

“妈妈,别说了!”秦三娘死死咬住了嘴唇,好一会儿方才低声说道,“我早就死心了。”

“早就死心你还成天这幅打扮,唱那些没人听的调子!”闵妈妈猛地抢过了秦三娘手中的琵琶,作势要往地上摔,见其痴痴的也不喝止也不抢夺,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将琵琶往其手中一股脑儿一塞,这才低声说道,“这么多人里头,就你是我从几个月大一直养到现在,总把你当成半个女儿。你吃了这么大的亏,我不是硬拦着你求公道……二楼正南那个包厢知不知道?”

“嗯?”秦三娘微微一愣,随即脸色微微一变。

闵妈妈这才语重心长地说:“我刚刚听二楼西南那边包厢的酒客说,竟然能在这遇到张二公子,而且包的是正中那个包厢,若不是正好撞见根本不敢认,着实是稀客。我思忖,京城姓张的官儿虽多,但最大的就是内阁那两个,反正我是没见过,也不知道真假。不过,我刚刚路过正南那包厢时,还看到里头的人摇头晃脑,仿佛很中意你唱的曲子,你不妨去撞运气试一试。”

听到这里,秦三娘只觉得眼圈猛地一涩,等到回过神时,闵妈妈却已经从身旁过去了。她急忙一转身,再次深深屈膝行礼道:“谢谢妈妈!”

闵妈妈却是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直到了台前,眼看那个顶替秦三娘的姑娘已经开始献舞,她方才抱手而立,仿佛很不在意地往后头瞥了一眼。见过道上已经没了秦三娘的影子,她就抬起头来看着二楼那些包厢,见一个熟悉的影子果然犹犹豫豫出现在那个正对着台前的包厢前头,她不由得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都一年多了,眼看人郁郁寡欢,她就忍不住想到一句古诗,叫什么为伊消得人憔悴。

“傻丫头,都说鸨儿爱钞,姐儿爱俏,你就不怕我是诳了你去那儿伺候,到现在都是一点提防心都没有,唉!”

嘴里这么说,闵妈妈却依旧死死盯着楼上,直到抱着琵琶的秦三娘犹犹豫豫老半晌,最终还是进去了,她方才丢下了台上这位艳舞跳得下头叫好起哄不断的姑娘,自己也从秦三娘那条下去的过道走了上去,又从一条专用的楼梯上了楼。等到了二楼正南的那包厢门口故意路过,她往里头瞥了一眼,见这么久都只是勉强应付陪客的秦三娘依旧那副颦眉的样子,里头那几位公子却都还表现得体,她轻轻舒了一口气,没敢再偷听,悄然退了下去。

而包厢中,秦三娘此时正陪在居中那位公子的身边,斟酒送菜,一应举止如同丫鬟无异。

若是换成了别人,到寻欢作乐的地方却遇着如此不知道眉目传情的女子,早就不耐烦了,可张甲徵到这种地方也就是统共三五回,对于那些身上全都是不知名脂粉香味,却还要硬往身上凑的女人很不感冒,身边这个唱得风雅,举止又很得体,更不曾浓妆淡抹,身上还带着一股檀香的女子却反而让他觉得比较轻松。几句对谈之后,今天陪他来的两人悄悄交换了一个眼色,竟是起身溜了。

不但溜了,而且等他们出了门之后,还对外头伺候的龟公打了眼色,须臾,包厢前头那一层轻纱就换成了厚厚的幔帐。

而留在包厢中的秦三娘哪会注意不到这光线明暗的变化!见张甲徵只是皱了皱眉,依旧旁若无人地和她说些唱词曲乐之类的东西,若是在没遇到从前那人之前,也许她会不知不觉倾心于这种贵介风度,可此时此刻跪坐在那儿的她却忍不住将藏在袖子里的两只手掐得生疼。眼见张甲徵仿佛喝酒喝得不少,渐渐玩弄着她耳畔一缕乱发,声音也仿佛渐渐粗重了下来,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继而鼓足勇气问道:“适才听外头酒客说,公子是张二公子?”

张甲徵猛地消散了三分酒意,满脸警惕地问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秦三娘见张甲徵猛地这般警惕的态度,又想到另外两人溜出去时,一副成人之美的窃笑模样,她不由得下定了决心,当下就这样膝行往后退了两步,随即俯首深深拜倒在了地上:“张二公子,奴家没有别的意思,只想求张二公子帮奴家讨一个公道,奴家愿意下辈子结草衔环报答恩情!”

张甲徵没想到竟然会从对方口中听到这样一个请求,登时愣在了那儿,可偏偏就在这时候,外头的幔帐猛然被人拉开,吓了一跳的他本还以为是遇到了找茬的,可再定睛一看却发现是自己的两个同伴匆匆回来。

“出事了,汪孚林那家伙不知道怎的,突然到你大哥去的一个文会去闹事,据说当众羞辱了你大哥!”

听到这么个消息,张甲徵登时眉头倒竖,猛地一砸酒杯就站起身来:“他好大的胆子!”

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一搅和,他已经没心思再听什么曲子,会什么佳人了,直接气冲冲地就往外走。可正当他要撩开幔帐出去时,只听得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二公子,我之前所求之事,就是和你们说的那人有关!”

咦?

张甲徵一下子就站住了。他回过头来满脸惊疑地瞅了一眼秦三娘,见她已经挪到了面朝自己的那一面,竟是又再次深深拜叩于地,他想了一想后冲着两个报信的狐朋狗友使了个眼色,等到他们知情识趣地出去守着,他方才踱了回来,又在主位坐下,压低了嗓音吩咐道:“你说。”

“奴家告的,就是那负心薄幸,翻脸无情,骗我钱财的汪孚林!”

这一次,原本还想再喝杯酒消化一下刚刚关于大哥那个消息的张甲徵一个忍不住,竟是一口酒完全喷了出来。他愕然看着秦三娘,随即眼睛渐渐大亮,立刻追问道:“你说的汪孚林,就是去年三甲传胪的汪孚林,就是近日闹出那场绝大风波的汪孚林?”

“就是他!”

“你确定真的是他?”

“不错,请张二公子替我做主!”

“好!”张甲徵兴奋地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尽管又拂落了几样酒具,但他根本顾不得这许多,只顾着高兴了。他霍然起身,一字一句地说道,“那好,你给我听着,你要讨公道,我给你机会。过两天我就带你去汪家,你只要到时候把事情一五一十都说出来,那我保管你能得到公道,而奸人自有应得下场!”他本待再追问细节,可就只见秦三娘抬起头来满面狂喜,继而砰砰砰连磕了好几个响头,继而就伏在那里喜极而泣。

尽管他已经没多少怀疑,但出于谨慎考虑,还是出去请同来的另两人去找老鸨问个明白,等两人回来转述了鸨母闵妈妈那添油加醋的话,他顿时更加确信无疑,当下就差没高唱天助我也了。于是,他也无心再寻花问柳,匆匆约好了明日派人来接秦三娘的时间之后,就立刻回了家。得知大哥一回来就被父亲叫了过去,他赶紧直接去了书房,一进院门就发现张泰徵失魂落魄地从里头出来。

“大哥!”见张泰徵牵动嘴角露出了一个不知是哭是笑的表情,张甲徵上去迎了人,又瞅了书房一眼,最终选择并肩和人往外走,嘴里低声说道,“那汪孚林既是连脸都不要了,咱们也不能放过他。过两天,我陪你上门把这过节讨回来!”

第六一五章 张居正的态度

张泰徵杨俊彦等人参加的这一场文会,并不是蒲州士子的集会,而是囊括了不少寓居京师的读书人,其中很多都是官宦子弟,天南地北全都有。也正因为如此,发现汪孚林针对的只是那一小撮人,其他人诗文得到了赞扬,又免费看了热闹,再加上汪孚林怒砸十首诗,每一首都可圈可点,他们脸上惊讶,心中揣摩,散去之后不免都免费做了一次推广人。所以,张四维得到消息的时候,那边已经散了,各种风声迅速在整个京师流传了起来。

而谭纶这位兵部尚书在兵部衙门,则是仿佛无巧不巧地做了另外一件事。因为汪道昆这几日告病在家,他重新坐堂理事,亲自给汪孚林取了世卿这个表字的他当着兵部几个司官的面,闲话家常一般把之前汪孚林在文华殿中和余懋学唇枪舌剑的事给说了。

那一次在场的人除却阁老尚书左都御史这一级的大佬,就是余懋学等科道言官,余懋学之外的其他那几个言官都给治罪贬出了京,其他人顶多也就是对心腹亲友提一提,而冯保又约束了知情的阉宦,所以具体细节竟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眼下,谭纶开了这么一个口子,几个兵部司官也都品出了滋味,一出正堂就立刻去四散传播了。于是,此等事飞也似的在千步廊左右的那些京官衙门中一传十,十传百,更有那些和自家尚书私交不错的去私底下求证。尽管并不是每个尚书都待见汪孚林,可问题是那一天的情形看下来,谁都能明白言官们不过借着炮轰汪孚林来弹劾张居正,于是哪怕就连当初私底下得到过弹劾首辅风声的尚书老大人,汪孚林和余懋学那一段无关紧要的既然没什么不能说的,他们忖度继续藏着掖着着实没必要,干脆也就一股脑儿讲了个明白。

如此来来回回一传,当汪孚林的奏疏辗转送进内阁的时候,连带满京城刚刚开始风传的汪孚林上门找茬之事就一并开始迅速发酵。吕调阳这个次辅想到张四维今天正好休沐回家,他原本对张居正一力援引入朝的这位末相就没那么待见,此时此刻便干脆站起身出了自己的直房到张居正那儿,把这个烫手山芋送了出去,自己打定主意绝不沾手。

能够让那几个言官平安出京,他已经心力交瘁了,现在这档子事分明是汪孚林不愿意做那只被人拱上火堆烤的肥羊,那就不管他的事了!恰恰相反,他着实很好奇,张居正究竟会怎么处置这件事。论理来说,汪道昆是张居正的同年,谭纶的老下属,怎都比张四维这个高拱的旧友有分量,奈何要比起做人来,比起八面玲珑四面光,汪道昆实在是比张四维差得太远了!

内阁直房原本位于宫城东南面,历任首辅在位的时候都有小小的修缮,到严嵩的时候狠狠下了点力气,终于把往日那怎么看都像是临时建筑的内阁整饬成了像那么一番样子,尤其是首辅直房是朝向最好最宽敞的地方,在此奔走的中书舍人也往往都是首辅的亲信,这会儿吕调阳一走,首辅直房门外的两个中书舍人便竖起耳朵,彼此打手势打赌张居正此时此刻的反应。

毕竟,这种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吕调阳还没来,事情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张居正只是因为正忙于票拟,冯保又没派人知会,这才成了最后得到消息的那个。

要知道,内阁末相三辅张四维那可是极其紧跟张居正步调的人,这一次汪孚林直接把火烧到了张四维长子张泰徵身上,会不会太过分了?一会儿张居正会是拍桌子,还是会丢奏折,又或者是摔茶杯?都说宰相城府,可严嵩和徐阶两位喜怒不形于色的之后,高拱暴躁易怒,张居正自从成为首辅之后,脾气也一样越来越大了,刚愎自用之处不下于高拱!

然而,两个中书舍人等了又等,里头却丝毫动静都没有,就仿佛张居正对于这份奏疏不关注不在意似的。他们对视了一眼,随即意识到张居正除却今天去过宫里见万历皇帝,其余时候没出过内阁,只怕那场关于张四维家长子张泰徵的莫大八卦还不大了然。鉴于平日张四维对他们这些内阁中书出手大方颇有馈赠,两人窃窃私语了几句,最终年长的那个就到门边上通报了一声,得到允准后就进了门去。

然而,人才进去没多大功夫,外头那个就猛地听到一声重重的拍案声,暗道一声果然来了,可下一刻,他就只见自己的搭档狼狈不已地从里头逃了出来,人撞开帘子来到外间的一刹那,里头还有一声冷喝传了出来:“内阁重地,竟然传言这等外间风言风语,哪有半分庄重的样子!”

敢情张居正那火气竟不是冲着汪孚林的,而是朝着看错了风头的他们!一想到差一点儿自己就进去讨骂了,没进去的那个中书舍人忍不住打了个寒噤,随即赶紧连番安慰那个倒霉的同僚,随即小心翼翼探问张居正到底是个什么反应。谁知道那失魂落魄的家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只能在心里猜个不停。

而偌大的首辅直房中,张居正早已随手把汪孚林的奏疏给撂在了一边。对于他来说,汪孚林就算是后起之秀,也还远未到够格放在眼里的范围,可问题就在于,辽东巡抚张学颜刚刚走特殊渠道给他送来了一封密信!

也就是从这封信上,他方才品出之前文华殿上那言官交相弹劾他背后另一重凶险的危机,因为发这封密信之前并不清楚文华殿那档子事的张学颜告诉他,辽东巡按御史刘台,正准备呼应朝中言官发起倒他这个首辅张居正,同时在辽东倒张学颜,故而刚刚发现端倪就赶紧报信,望他多加准备。

尽管这着实晚了有好几天,但张学颜的这封密信却让他又惊又怒。刘台是他取中的进士,也就是他的门生,竟然对他很看重的辽东巡抚张学颜下黑手,甚至还要呼应朝中文官对付他这个座师,简直是狂妄大胆到了极点!相形之下,看看汪孚林当初还不是张学颜的属下,却因为张学颜的吩咐而费尽苦心去把事情给办了,甚至还和李家父子几乎翻脸。事后张学颜给他的私信上,固然对汪孚林的胆大包天颇有微词,但也颇为赞赏其人的行动力和感染力。

毕竟出关之后,靠的就是其他人的智勇和胆色,汪孚林能做的也就是稳住后方!

而看看他自己这些门生,实在是乏善可陈。他入阁之后主持会试就只有隆庆五年那一次,怎会出了刘台这么一个欺师灭祖之辈!

正因为心下本就因为张学颜的密信而恼火,所以张居正对刚刚那个显然是为了张四维而进门打探消息的中书舍人丝毫没有好声气,连带着对张四维也有几分警觉。自从他成为首辅以来,同年也好,当年的同僚下属也好,求官求照应的不知凡几,而汪道昆起复是他一手操作的,高拱也点了头,而同一时间文名更胜汪道昆的他另一个同年王世贞还在犄角旮旯里窝着,哪怕这几年他位子稳当,王世贞也频频写信过来,他也没把人弄回朝,为的只有一个原因。

汪道昆至少嘴上有个把门的,王世贞却没有,而且骨子里那股文人的清高更重,让他实在不想把人放在眼前!

尽管汪道昆之前某些言行举止确实也让他很厌烦,可看在谭纶的面子上,姑且准备缓缓再动,可如今看来,某些风声是谁放出来的,那已经很明显了。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中,两个中书舍人随时听候吩咐,再也不敢有任何自作聪明。期间,冯保打发了一个司礼监随堂过来,至于在首辅直房里说些什么,他们哪敢去打听,只知道那随堂走的时候脸色颇为微妙。一直到这一日的票拟都完了,东西照例送去了司礼监批红,张居正面无表情出了屋子坐八人抬大轿回府,提心吊胆了许久的他们方才放下心来。

张居正真要发作,肯定是现开销,他们这一关应该勉强算过了!

尽管一个中书舍人嚼舌头,冯保也派人当笑话似的说了汪孚林跑去那文会欺负人的经过,但回到家里,张居正从游七口中真正听到汪孚林喷人的原话,还有随口赋诗砸人的事,饶是素来严肃如他,也忍不住一时莞尔。尽管他也是从秀才举人进士一步步考下来的,那时候也没少参加过这种集会,可哪怕窝在翰林院国子监,不得不在严嵩当权万马齐喑的时候保持沉默时,他更多的是在读史钻研交友学习,没怎么在文会诗社这种场合露面。

“汪侍郎那么喜欢吟诗作赋论风雅的人,怎么会有这么个侄儿?”

游七见张居正显然心情不错,便半真半假地打趣了一句,却也不乏试探张居正的真实态度。可话一出口,他就发现张居正那犀利的目光射了过来,连忙知机地低下了头。好在接下来的不是责备又或者提醒,而是淡淡的一句吩咐。

“你去吩咐人盯一下,但凡从辽东送过来的驿传,全都加倍留意,尤其是辽东巡按御史刘台。最重要的是,在东西送进通政司的时候,必须要告知我知道。”

游七立时应道:“是,老爷,小的立刻去办。”

“再有,给张四维挑几样降火的药材过去,给汪道昆送几味宁神补气的丸药。然后……”张居正思量了好一阵子,最终才开口说道,“过两天让大郎他们去看看汪孚林,顺便见见那位东南名士沈懋学。”

与其亲自面授机宜,不如这样含含糊糊说一句,看看三个儿子能不能体味到自己的苦心。

第六一六章 群英荟萃(上)

徽州一府六县,歙县和婺源两县出仕的官员在绝对数量上最多,在品级上往往也具有优势,而从眼下朝堂的格局来看,歙县籍那些赫赫有名的官员在翰林院有许国,兵部有汪道昆,在南京则有随时可能跃升到尚书这个位子的殷正茂,可谓是正当极盛。也正因为如此,新安会馆中,歙县士子的脑袋往往是昂起最高的。

这次汪孚林从外城新安会馆找人帮忙去张泰徵等人聚会的地方踢馆,无巧不巧,正好遇到自己当年初出茅庐时认得的程奎和吴中明吴应明,这可真是他乡遇故知,甭提多高兴了。想当初程奎中举之后,没有立刻上京去应会试,而是选择了在外游历,接连两次会试都放过了。而吴中明吴应明两人则是隆庆五年会试落第,去了几个有名的书院游学,万历二年也没去参加。如今当年的后辈汪孚林反而在科场占据先手,他们却只善意打趣了两句。

因此,目睹了好一场热闹之后,次日汪孚林亲自再去新安会馆把他们请回家里时,程奎忍不住笑着说道:“世卿你真是走到哪里,战斗到哪里。想当初在府城状元楼上英雄宴的时候,你小小年纪却把一大群自以为老资历的老家伙给噎得作声不得,狼狈不堪,后来到杭州到汉口到镇江到南京,我听说都惹出了不少事情,没想到你到辽东到京师,竟然也没收敛。现如今你又不做生意,这财神两个字没人叫了,可再这么下去,灾星两个字却要传得更广了!”

“没办法,谁让别人老把我当成软柿子捏?大不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汪孚林一本正经回答了一句,等到众人进了家门,他又为他们引见了沈懋学沈有容叔侄,这才直截了当地说道,“说实在的,我是真不想进都察院。大不了这官我暂时不选了!我刚一回来就听伯父和岳母说,家乡那边二娘定了人家,就是吴兄你的嫡亲弟弟?我正愁赶不回去呢,这样一闹,要是别人不满,我可正好事了拂衣去。”

吴应明这几年虽是游学在外,但和家里也一直都有通信,当然知道弟弟这门婚事,听到汪孚林一个进士竟然不介意最要紧的选官,而是准备回乡去筹办妹妹出嫁,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而吴中明想到汪孚林还有一个妹妹,便少不得替自己的幼弟问了两句,这下子,原本的以文会友竟然变成了兄长相亲会,直叫程奎和沈懋学哭笑不得。

汪孚林这新居所是刚刚从客栈改过来的,不少房子都还未整修完毕,但两顿饭之后,程奎三人执意秉烛夜谈,横竖眼下天热,一尾芦席往地上一铺就能睡,到最后干脆就全都群聚在沈家叔侄那三间大屋中。几人谈天说地,最后不知不觉就说到了程乃轩。当汪孚林提到小北之前去看许家大小姐时,人已经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程奎还忍不住感慨当初最吊儿郎当的程大公子小登科后大登科,竟然是最先出仕的一个,还像模像样当着县令,儿子都有了,反而他们都给比了下去。

众人年岁相差仿佛,沈懋学虽说年纪最大,也不过三十出头,这一番契阔,竟是人人都捱到很晚方才睡下,不过是芦席上头随便一躺而已。

直到被砰砰砰的敲门声惊醒,汪孚林环视左右,看到的恰是横七竖八的睡相,如他那个未来的姻亲吴应明就是对重重的敲门声毫无反应,睡得和死猪似的。汪孚林支撑着翻身坐起,却只见沈有容已经动作最快地去开门了。拉开门之后,这个众人之中年纪最小的少年与门外人交谈了几句,随即就发出了一声很不小的惊咦,紧跟着就立刻回头叫道:“汪大哥,叔父,快起来,首辅大人家三位公子前来拜访。”

这要是沈有容说张家,又或者张大学士府,其他半梦半醒的人还会犹疑琢磨一下子,可沈有容这绝对不会引起歧义的首辅大人四个字,登时驱散了满屋子的瞌睡虫。吴中明迅速把吴应明给死活推醒了,沈懋学叫醒了还在说梦话的程奎,汪孚林更是直接蹦了起来,快步走到门边,再次确认了这个消息。

震惊之余,看看自己和别人那披头散发只穿中衣的仪态,汪孚林想了想就开口道:“张家三位都是翩翩佳公子,既然他们正好今天来,一会各位和我一块去见一见,也算是交个朋友。”

哪怕程奎和吴家兄弟到京师不久,也听说张居正对几个儿子管教很严,等闲不让他们出去呼朋唤友,就连那些官宦子弟也欲求一面不可得。因此,汪孚林既然这么说,谁会拒绝这么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大好机会?当然,对于传说中的首辅家公子,谁能没点好奇?很快,众人彼此帮忙穿戴了一个整齐,也顾不上填肚子,急急忙忙梳洗过后就出去了。

饶是如此,当他们出现在张家三兄弟面前时,已经是一刻钟之后的事了,这还是紧赶慢赶的结果。

自从汪孚林把那两进宅院让给岳父一大家子,搬到这里之后,因为叶小胖死活要求,也一块跟了过来,毕竟他和金宝秋枫最熟稔,彼此一块也多个伴,之前待客的竟也是他们三个。而尽管听说过汪家某些非常诡异的关系,但张敬修也好,张嗣修张懋修也罢,全都是第一次见到真人。

叶小胖是汪孚林的小舅子,是秀才;金宝是汪孚林的养子,也是秀才,还是徽宁道道试案首;秋枫是汪孚林的弟子……养子他们还能接受,但弟子这两个字却险些没让他们把眼珠子瞪出来,而人家也是秀才。

对于家学渊源的张家三兄弟来说,秀才真不稀罕,可这样奇妙的组合都是秀才,彼此之间显然还如同兄弟似的,这就够稀罕了。所以得知汪孚林昨天和几个友人秉烛夜谈,抵足而眠,正在紧急梳洗更衣才能赶过来,他们也没太在意,只饶有兴致对着三个小家伙问东问西。尤其是金宝最让他们感兴趣,张敬修和张懋修几乎是你一言我一语就没停过,直叫为人最是圆滑世故的张嗣修哭笑不得。

而当汪孚林带着人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金宝被人狂轰乱炸的一幕。他不得不重重咳嗽了一声,这才打断了那太八卦的两兄弟。看到金宝一副应付得有点狼狈,见了他来如见救星慌忙迎了上来,他就笑着问道:“刚刚都被人问了什么?”

张懋修为人性急,不由得嚷嚷道:“汪兄,我们可没欺负你家这三个,你用得着这么提防吗?”

“我这不是好奇吗?再说我家这三个都有些腼腆,就说我这小舅子,从我岳父那带出来的时候,我就保证过决不让人欺负他的。”

哪怕明知道汪孚林是说笑,众人也不禁被逗乐了,尤其是张家三兄弟。刚刚三个人待客,金宝老实,秋枫活络,唯有叶小胖是一本正经的蔫坏,说出话来他们都得想一想,这才能发觉被人耍了,就这小胖子还能被人欺负?他们这三个宰相公子还险些被耍了,他不欺负别人都不错了!

偏偏叶小胖还当真似的嘿然笑道:“姐夫,三位张公子都是好人,没欺负我,顶多就是把金宝问得满头大汗而已,还考较了他不少经史文章。”

“哦,真是感谢三位替我教子了。”

听到汪孚林一本正经说出这种话,再看看这别人肯定认为是兄弟而不是父子的两个人,再加上一旁和叶小胖悄悄打眼色的秋枫,张家三兄弟全都觉得,他们这二十多年真是白活了。汪孚林这点年纪就已经是进士了,儿子竟然也有了,须知别人再小也得十五六才有第一个儿子,而弟子门生,那就比儿子都更加难得,没看就连父亲,那也是多大年纪了方才迎来了第一批门生,可汪孚林还不到二十,这就全都满足了!

好在汪孚林很快就笑着让金宝等三人回去读书,他们这羡慕嫉妒恨方才消解了一些。对于今天跑来的目的,三兄弟全都声称是会友,对此,汪孚林心知肚明这代表着张居正的态度。在他刚刚狠狠下了张泰徵面子,同时猛然反击了一下某些舆论的时候,张居正让儿子们来拜访他,这自然有利于挡住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但也同样让他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歙党虽说看似情势不错,但和人家王崇古张四维叔侄一比就差远了。

更重要的是,殷正茂还在南京,他还从没见过这位和汪道昆张居正都是同年,在广西战功赫赫的歙县籍大佬;而程乃轩岳父许国的态度也有些暧昧,和汪道昆之间的关系远未到王崇古张四维叔侄那么亲近的地步!所以,张居正抛出橄榄枝,他怎么能不接?

因为今天过来拜访,是张居正让游七嘱咐的,而不是亲自吩咐,所以张家三兄弟一路上计议了一番,猜不透父亲到底怎么想的,干脆就只是和从前与汪孚林往来时一样,只谈天说地,不问其他。于是,相见过后,汪孚林替他们引见了沈家叔侄二人,还有歙县籍的三个举人,他们反而觉得如此就如同别家官宦子弟一般纯粹会友,竟是更自在。至于沈懋学等人,因为张家兄弟三人都很谦和,他们也须臾忘了人家是当今首辅的儿子。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这融洽十分的气氛方才被突如其来的咕咕一声给破坏了,紧跟着又是第二声,第三声。张嗣修最是知情识趣,立刻笑道:“想来各位秉烛夜谈,又被我们这三个不速之客从梦里惊醒,如今饥肠辘辘了。既如此,我们还是先告辞,下次再来。”

“来了就是客人,难道嫌我家连饭都供不起,这才急急忙忙回去?”汪孚林却笑着拍了拍手,随即高声吩咐道,“让厨房不拘什么,挑拿手的送来,大家一块祭祀祭祀五脏庙再说话!”

说实在的,张家三兄弟能够今天来实在是意外之喜,要是真凑巧,说不定还能撞上另一出戏。听说张家三兄弟坐车过来,奈何小巷太窄,所以三人只能换了随从的坐骑才到了家门前,他少不得又添了一句:“话说回来,我家门前那条小巷实在太狭窄,不好停车,三位不如请跟着你们的人四处逛逛,申时再过来接人好了!”

第六一七章 群英荟萃(下)

都说京师西贵东富,但这么多年延续下来,整个京师内城都快给塞满了,能置产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富商豪绅,没看张居正这位当朝首辅的宅邸也在东城的大纱帽胡同?而当初汪道昆临时给汪孚林安排的那座两进小院,在京师东城的地段还算不错,距离宫门也近,然而,汪孚林既然借给了三日一上朝的岳父叶大炮,也就大方地准备一直给叶家人居住了。相形之下,这次买下的这座需得从小客栈开始改建的宅院,地段就可以说是非常糟糕了。

不说别的,门前那条巷子就不但狭窄,而且还坑洼不平,尤其是当轿子行走其间时,那简直是如履薄冰,不但轿夫受罪,里头的人也一样颠簸折腾。这会儿,两乘轿子非常勉强地一前一后在胡同里走着,坐在后头一乘轿子里的某位公子哥就强压着呕吐的冲动,竭力抓住旁边的扶手稳住身子,最后终于忍不住扬声问道:“真是在这儿?没弄错吧?”

“二少爷,不会错的,大少爷昨儿个就让我们打听了仔细的。就在前头,不到盏茶功夫就到了。”

尽管多年前朝廷曾有明文规定,肩舆也就是轿子得特定人群才能坐,尤其是公侯伯勋贵武将绝对不许坐轿,文官也得看品级,但这些年下来早就完全废弛了。即便如此,碍于昨天之事的巨大影响,再加上父亲是内阁三辅,仅仅是末相,张家两兄弟又是趁着张四维去了内阁,瞒着这位父亲过来,想要找回之前的场子,不敢骑马招摇过市,又听说这胡同狭窄,不能坐骡车,所以特意选了二人抬的小轿,这自然加剧了颠簸程度。

于是,当来到汪家门前落轿的时候,前后两座轿子里的张泰徵和张甲徵都没有立刻出来。他们唯恐一出轿子就直接吐一地酸水!足足老半晌,张泰徵才第一个哈腰下轿。等到脚踏实地,他忍住脑袋晕乎乎的感觉抬头看了一下那黑漆大门,简简单单的牌匾,以及显然刚刚粉刷过的白墙,脸上这才流露出深深的怨气。作为张四维的长子,他自打生下来之后就几乎没吃过亏,从前在汪孚林那儿两次被挤兑得吃了小亏,已经让他一直耿耿于怀了。

正因为这个,去年他才会在会试殿试期间用了那样的伎俩,结果就因此被父亲训得狗血淋头,好些天都不敢去舅公王崇古那儿。

可就在昨天,他又在那么多人面前被生生落了面子!而父亲昨天回来后知道了他在人前受辱,却反而把他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顿,责备他言行举止太过轻狂。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原本父亲计划是让他和王崇古之子也就是他的表叔王谦一同参加后年的会试,如今却撂下话来,就算去参加也只能再等一届。这样算下来,他就得再等将近五年,相比汪孚林及第的年纪,要相差整整两届六年!

人生有多少个六年?汪孚林是什么人,不过松明山汪氏一支旁系子弟,父亲只是个读书经商全都不成的酸秀才,偏偏却那般迅速崛起,哪怕他张泰徵的父亲张四维已经从赋闲到入了阁,他却依旧还要在其面前吃瘪,凭什么?

“大哥,站在门口有什么用,进去啊!”张甲徵这时候也下了轿子,见张泰徵站在那发呆,他不解其意,就上前去推了推人。等到张泰徵回过神来,他就嘿然笑道,“昨天是他有心打你无心,今天是我们有心算他无心。我就不信手中捏着他的把柄,他还能不服软!要是把那消息散布出去,他就等着被人唾弃,别想在京师再立足!大哥,你就看着好了,我非得让他给你磕头认错不可!”

对于张甲徵的大口气,张泰徵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喝止这个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毕竟,自己对上汪孚林老是挫败,这信心严重不足,还不如让弟弟去试一试的好!不过,张甲徵神神秘秘不肯说自己手中掌握的到底是汪孚林的什么把柄,他自然也稍稍有几分不安。

和那些大门口时时刻刻都守着门房的京城豪宅名门相比,汪家大门紧闭,门前一个人影也没有,因此张甲徵毫不客气,亲自上前把门拍得震天响。不多时,两扇黑漆大门就被人一下子拉开了,探出脑袋的明小二满脸恼火,正要开口质问,却被张甲徵背后两个随从一下子拨拉到了一边,两个随从上前一左一右把门推大了些,紧跟着便笑容可掬让了两位少爷进去。

站在地上青砖都还没来得及修缮的前院,张甲徵东张张西望望,最后轻蔑不屑地冷笑道:“还说什么徽商豪富,就住在这种下三滥的地方?”

刚刚明小二被推搡得摔了一跟斗,听到这个为首的恶客竟然如此评价自家父子非常珍视的这座曾经小客栈,他登时气得七窍生烟,一骨碌爬起来之后就气急败坏地叫道:“什么下三滥的地方,这京师多少人能够求一块瓦片遮蔽就已经很满足了,这房子一砖一瓦全都是干干净净得来的,我家公子这个住在这的人都没看不上,你凭什么满嘴喷粪!”

张甲徵没想到一个汪府家仆一样的人竟敢这样和自己说话,登时眉头倒竖,正要吩咐家丁上去教训人,却不想肩膀被张泰徵一下子给按住了:“和一介家仆有什么好争执的?别正事没办成,却给别人落下话柄!”

虽说心头恨不得把嘴里不干不净的明小二给扒皮拆骨,但大哥都这么提醒了,张甲徵也只能暂时按捺怒气,提高了声音叫道:“汪孚林,昨日上别人家找茬的时候倒是耀武扬威,现在怎么突然就变缩头乌龟了?你要是再不出来,我可就自己进去了!你自己做的好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那一乘小轿已经把人安置在了胡同外边一家小茶馆,你要再不出来我就直接把轿子抬过来了!”

张泰徵之前听张甲徵信誓旦旦说什么把柄,此时此刻才品出了几许滋味来,登时心头咯噔一下。要说这种风流罪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最能坏人名声,可一旦用出这一招,那就真是不死不休,背后也会被人指摘手段阴险毒辣。而且,汪孚林现在的妻子,是当年他曾经在西湖上遇到过的叶家两姊妹之一,姑父史桂芳的两个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妹史元春和史鉴春都与其颇为交好,汪孚林到辽东都带着妻子,怎么至于做这种事?

要是他早知道弟弟筹划的是揭开人家这种风流勾当,怎也不至于让其这样胡来。可眼下已经有些迟了,张甲徵已经一嗓子把目的给嚷嚷了出来,他唯有故作镇定静观其变。

这一声嚷嚷过去后没多久,张泰徵就终于看到中门那边有人出来,最前头的那个分明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汪孚林。四目对视的一刹那,他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恼怒,他一下子就丢开了刚刚那些患得患失的情绪。不论怎么说,张甲徵也是为了自己讨公道,他这个哥哥哪有退缩的道理?

“汪孚林!”

听到一个一个仿佛是从牙缝里蹦出来的三个字,汪孚林眉头一挑,似笑非笑地说道:“这不是张大公子吗,今天又带了帮手过来?何必呢,昨天我直接找上门去的时候,又不是冲着你,谁要你偏偏适逢其会,还在那大放厥词?既然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彼此两不相见,免得更加生厌,这不是很好吗?”

张甲徵这还是第一次和汪孚林打交道,险些没被这种语调给硬生生气疯!他想都不想便厉声喝道:“少耍你的贫嘴!汪孚林,你昨天敢欺负我大哥,我怎么不能来?勾阑胡同的秦三娘子,你可别告诉我你不认识!”

“要是我就是说不认识,你准备怎么着?”汪孚林眉头一挑,继续用那种讨人嫌的语气说道,“我虽说前前后后在京师住的时间不短,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很少外出,什么秦三秦四这种不三不四的女人,我怎么认识?倒是张二公子居然连勾阑胡同烟花女子的事情都一清二楚,真不容易啊。”

见张甲徵已经被自己撩拨得仿佛立刻就要炸了,他这才好整以暇地说道:“刚刚听说你要用轿子把人抬到我这里来?行,你就抬过来,一会儿大庭广众之下,让你说的那个秦三娘子认一认,究竟他的相好是谁。只不过,为了防你随便弄个女人硬是要栽在我身上,我得请个见证!”

张泰徵眼见张甲徵就要暴跳如雷,不得不死死拽住年轻性急的弟弟,随即沉声问道:“你想要谁做见证?”

“我今天这里客人不少,谁都可以做见证。各位,谁愿意凑这个热闹?”

听到汪孚林这么说,张泰徵这才意识到今天汪家竟然有客。眼看汪孚林侧身一让,身后数人渐次现身,其中四个年约二十七八到三十的,他完全不认识,但后面的四个人中,他却一下子就认出了其中三个。因为身为张四维的长子,他是被张四维带去过张居正家中拜访的,张居正那几个儿子他当然全都见过几面,没想到今天在汪家就一下子看到三个!

他还记得张四维提过,张居正教子很严,严禁官员与其子结交,所以纵使是他,对张家这几兄弟都知之甚少,可人家竟然是汪家座上客!

张敬修张嗣修张懋修三兄弟也完全没料到,今天奉父命来拜访汪孚林,竟然会遇到这样匪夷所思的事。眼见张泰徵显然是认出了自己三人,而张甲徵则是满脸惊疑不定,张敬修想想张四维常常往来于家中,也是父亲援引入阁的,两边若闹得太大,未免不好看,他便打算做个和事老。当下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想来也许是误会,市井之中以讹传讹的事情很不少,不如就此作罢如何?”

第六一八章 烂俗戏码的转折

尽管依稀觉得汪孚林那些朋友当中,有三个好像在哪见过,但着实记不大清楚了,张甲徵便本能地认为这兴许是哪家不大知名的官员子侄。毕竟,张四维和张居正的私交从前固然有点儿,但显然更偏向高拱,幸好张四维赋闲是在高拱倒台之前,而后总算搭上了张居正这条线,回京之后方才一步一步加深了关系,可他总共就跟着父亲去过张家一回,还比不上长兄去的次数。这统共一面之缘,再加上深知张居正那些儿子不大交接外人,他哪里会想得到?

因此,听到张敬修这般和稀泥的口气,盛气而来的他哪肯就此罢休,当即冷笑道:“什么误会,我今天就是上门揭开这汪孚林真面目的!汪孚林,你不是怕我栽赃陷害,想找人做见证吗?就这位打着息事宁人旗号的仁兄给我们做见证如何?我倒要看看,在人证面前,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泰徵不料想张甲徵竟然没有认出人来,登时暗道不好,连忙就打算说两句好话弥补弥补。可不料想张敬修因为张甲徵对自己的调停这般态度,也同样恼将上来,当即硬梆梆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出面做这个见证人!二弟,三弟,你们好好在这呆着,我倒要跟着张二公子去看看,他信心满满的人证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他这样趾高气昂闯人私宅!”

平日言行举止谦和得体,甚至有几分书呆子气的张敬修突然这样针尖对麦芒,张嗣修和张懋修兄弟虽有些意外,却更多的是暗自愠怒。可今天来又不是汪孚林相邀,是游七转达的父亲嘱咐,游七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至于假传命令,而张四维这两个儿子登门挑衅也显然是因为前几日事情来的,因此在他们看来,今天这一出完完全全只是他们完全恰逢其会而已。所以,张懋修便心直口快地说道:“也好,有大哥去做见证,是非曲直必能水落石出。”

直到这时候,张泰徵方才实在忍不住了,一把拽过张甲徵后,低声提醒道:“那是首辅大人的长公子,你说话客气些!”

“什么?大哥你怎么不早说!”张甲徵轻轻吸了一口气,可埋怨一句后,他看到汪孚林好整以暇地抱手而立,仿佛不是一桩丑闻的当事人,而是纯粹看热闹的,心里登时又蹭的冒出火来,随即冷哼道,“不过这样也好,趁着这机会,正好在他们面前揭开这家伙的嘴脸,想来以首辅大人家教,那三位肯定会与其割袍断义,从此不再往来!大哥你就在一旁看着好了!”

见张甲徵显然吃了秤砣铁了心,张泰徵也只能强自按捺心头焦躁和不安,眼看张甲徵拱了拱手,相邀张敬修与其一起出了门。而这下子,他便孤零零被撂在了汪家,压根无人理会。就在他暗自思量的时候,他只听得汪孚林对其他人笑道:“回头要是张二公子带了他说的那个秦三娘子来,咱们这一大堆人就站在这里让她好好认一认,看看那笔风流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我可得回去先换身衣裳,省得人家回头认衣裳非得赖上我,那我就头痛了。”

说到这里,汪孚林又冲着张泰徵意味深长看了一眼,随即笑道:“有劳各位帮我款待一下张大公子,我先走一步。”

汪孚林这一走,看了好一会儿热闹的程奎便有意无意地说:“今天还真是太巧了,谁都知道首辅大人和三辅大人全都姓张,可如今五位张公子一下子都到汪家来了,光是称呼就不知道谁跟谁,这要不要重新约定一下,省得回头张冠李戴到处出错?”

尽管今天才是初次见面,但程奎也好,吴中明吴应明两人也罢,再加上沈家叔侄,张家兄弟三人都觉得很对脾胃。那五人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见所闻格外不同,沈有容虽在经史文章上差点儿,可也言谈直爽。最重要的是,在这几个人身上,张懋修和张嗣修都没有觉察到任何阿谀奉承的意味,仿佛就纯粹当他们是来访的友人。因此,这会儿听到程奎的建议,张嗣修当然不大希望把自己和那冲动的张甲徵这位张二公子混为一谈。

“既然是会友,那这些公子之类的称呼不妨便收起来。我表字仲循,大哥表字伯肃,三弟的表字避讳父亲的字,所以是德美,大家直呼表字就好。”

说笑间,众人全都互通了表字,余下张泰徵孤零零一人,更加觉得今天这一趟着实有些太莽撞了。总算众人还算记得他是客人,哪怕是上门找茬的不速之客,终究还是把他请进了厅堂。只不过上茶之后,别人继续说话的说话,论文的论文,他依旧被撂在那儿独自一人。不一会儿,他就看到汪孚林换了一身青袍出来,和今天一身青衣的张家三兄弟以及程奎三人如出一辙,照旧是只顾着招呼其他那些客人,甚至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头方才起了一阵喧哗,张泰徵再也不想在这让自己如坐针毡的厅堂里多呆,干脆起身直接出去。却只见张敬修和张甲徵一前一后进来,身后跟着个年轻女子。那女子体态妖娆,但却并非浓妆艳抹,而是淡扫峨眉,薄施粉黛,一双秀眸红肿得分外厉害,瞧着似乎大哭过一场。见张甲徵神采飞扬,而张敬修则是面沉如水,他心中不禁起了几分希望。可就在这时候,他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哟,人这是带来了?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耽误时辰了,这位姑娘,你有什么冤屈直接说出来,说完了认人,就这么简单!”

张甲徵被张敬修死死看着,没有也不屑于做什么暗示,而张泰徵被吴中明吴应明夹在当中,更不可能说什么。而汪孚林左边是张嗣修,右边是张懋修,这会儿嘴角含笑,完全一副看热闹的架势。没人注意到,这会儿之前来接待过张居正家三兄弟的叶小胖和金宝秋枫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溜了出来,而他们的后头,则是小北和碧竹,五个人还不时窃窃私语,那模样哪有半分紧张感?

“奴家……奴家恳请各位公子给奴家做主!”

年轻女子微微提起裙子,直接就这么跪了下来,一下子泪流满面:“奴家虽说身在勾阑胡同,但十五岁出阁梳拢,一年多来,多亏妈妈还算良善,多年来积攒了不少体己,因此便一直思量能找个归宿,不求嫁个好人家,与人做个平头夫妻,只要能为官人妾便心满意足了。去岁会试之前,奴家这边来了一位恩客,一夜之后就囊中羞涩,可却一手好诗词文章,奴家思量他为了进士而来,就倾其所有解囊相助,只求他能纳了奴家过门,没想到……”

不但在张敬修看来,这种穷书生遇青楼女,拔枪卷钱不认帐的故事,简直是最烂大街的剧情;就算在这里的其他人听来,这种剧情也是各种戏曲话本中最最常见的。而那边厢躲躲藏藏看热闹的叶小胖更是没好气地轻哼道:“要编也不知道编个像样的故事,这种烂俗故事来栽赃,谁信?姐夫哪里是穷书生了,他有钱得很好不好!这什么人啊,竟然会相信兵部侍郎的侄儿会很穷?”

然而,小北却嘴角挑了挑,想到上次汪孚林去见苏夫人时,岳母女婿两人说的那一大堆话。因此,她按住了叶小胖的肩膀,没好气地说道:“好戏还在后头呢,急什么?”

张甲徵也是前几天被朋友硬拉去逛勾阑胡同的时候巧遇秦三娘子,正巧得到张泰徵被羞辱的消息之后,又听其说是被汪孚林始乱终弃,因此如获至宝把人先扣在手里。故而哪怕张四维那天已经厉声训斥过了大哥,他今天还是把张泰徵拖了出来。如今第一次听到与话本小说这么契合的情节,他心里也忍不住有些犯嘀咕。眼见得她竟是说着说着就嘤嘤哭泣了起来,他登时气不打一处来。

“哭什么,抬起你的头好好往上看看,你之前不是说那个始乱终弃的人便是去岁三甲传胪汪孚林吗,把人认出来,这里的人全都会给你做主!”

秦三娘子被张甲徵说得立时抬头,等到目光在那边堂前七八个人脸上一扫,她就露出了犹犹豫豫的表情,足足好一阵子,她方才用难以启齿的语气说道:“公子,奴家不认得这几位公子。”

此话一出,别说张泰徵张甲徵兄弟二人面色大变,就连其余人也都有些意外。这时候,汪孚林方才慢吞吞地开口说道:“如果你认得的那个人并不在我们之中,那么我只能说,姑娘你很不幸,遇到了一个假冒应考举子,骗财骗色的混账东西……”

他这话还没说完,愤怒的张甲徵已经厉声喝道:“等等,秦三娘,你再好好认一认,否则你想想戏耍本公子的下场!”

尽管被张甲徵叫得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但秦三娘抬起头来在众人脸上看了又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奴家虽操持贱业,却也粗通诗书,不敢指鹿为马。奴家认得的那位汪孚林汪公子,绝对不在其中。”

话说到这份上,张甲徵就算再不甘心,也知道自己今天是认错人了,一张脸登时变得煞白。偏偏就在这时候,他只听得汪孚林开口说道:“这位姑娘,你口口声声汪公子,如果我记得没错,去年殿试中了进士的,只有我一个姓汪,名孚林,你现在反悔,把脏水泼在我身上,那还来得及。”

此话一出,张敬修张嗣修张懋修登时为之侧目。这汪孚林到底怎么回事,哪有人明明洗脱嫌疑,却还要把脏水往自己身上引的?

第六一九章 被坑的张公子

蠢货,竟然自己说出这样的话,你不是要找个归宿吗,还不赶紧硬赖上去?

张甲徵暗自在心里大嚷了起来,只恨不能叫出声催促。然而,今天他亲自带过来的这个青楼女子,仿佛就完全是为了颠覆他的固有认识而存在的。

秦三娘脸上露出了深深的震惊之色,随即方才声音惶然地说:“那不可能!奴家根本就不认识公子!”

“你再仔细看看?”汪孚林看张甲徵要开口,索性就代他说了。

“绝不可能,奴家曾和那位汪公子同床共枕多日,便是眼睛烂了也绝不会认错……是了,一切都是我错听错认!他之前初次登门的时候,因为不好意思,没有说清楚到底是王还是汪,后来落魄得要被妈妈赶出去的时候,只说自己是赶考的举人,让妈妈莫欺少年穷,否则来日等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一定让她好看!后来是我一时不忍留了他,自己贴补了妈妈,又资助了他,他那次方才说,他以后会另起表字德玉谢我。”

“君子如玉,德才兼备,这种有才无德的家伙,居然用这个表字?简直辱没了这两个最好的字眼!”沈有容忍不住大骂了一句,等看到沈懋学瞅过来,他方才赶紧一缩脑袋,再也不做声了。

跪在青石地上,秦三娘强忍悲意,已经失魂落魄,完全顾不得之前开始就已经忘记了用自谦的奴家二字:“会试之后,我让丫头去看榜,发现一位汪孚林公子榜上有名,后来他又兴高采烈来了,说是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中了。我心中高兴,便只以为他便是汪公子无疑。”

听到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一场错认的误会是怎么来的。张甲徵已经气得脸都青了,如果不是众目睽睽之下,还有张居正的三个儿子在,他恨不得立时上去给那贱人一个窝心脚,然后扭头就走。而汪孚林却眯了眯眼睛,继而沉声问道:“那后来呢,如果不是他对你亲口承认,你应该不会这样一口咬定才对。”

“正是因为他亲口对我说的。他那次会试之后来过,紧跟着说是回去预备殿试,却是在殿试发榜之后过了三天才来的,来的时候人还醉醺醺,口口声声说什么不公平。因为我殿试也让人去看过榜,知道汪孚林是三甲传胪,便宽慰他三甲传胪已经是很好的名次了,谁知道却惹得他大发雷霆,又是妈妈出来替我张目,骂他受我资助却不知道感恩,中了三甲传胪还不知满足。结果他竟然更加暴跳如雷,狂笑说我汪孚林就是这样的德行,睚眦必报,妈妈这才吓得放软和了,还送了他三百两银子,他为了选官,我把自己的体己都送了给他。可从此之后,他就杳无音信,再也没回来过!”

听到这份上,之前张家三兄弟只以为是话本戏曲中那些才子卷了妓女钱财跑路的烂俗戏码,此刻终于确定,这不是一出苦情戏,而是一出陷害戏,神色就格外不同了,看向张泰徵张甲徵两兄弟的目光更是带着几分探究。而事到如今,张泰徵和张甲徵也意识到,今天本该由他们主导的事情完全偏离了既定轨道。张泰徵也顾不得那许多,直接走上去,先是对张甲徵使了个眼色示意稍安勿躁,紧跟着方才来到了秦三娘面前。

“你付出那么大代价,心目中的这么一个良人却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就没想过去找他问个清楚,怎会错认到今天?要知道,汪孚林是兵部汪侍郎的侄儿,很多人都知道。”

“我当然去过汪府,可在门前就被人当成骗子赶走了!汪府的人说,汪公子绝对不会去那种藏污纳垢的地方,不会见我的。而我失魂落魄回去之后,妈妈更是告诉我,有客人说殿试之后不少人对汪公子的名次大放厥词,可后来首辅大人发怒了,不少说闲话的进士都被发落到了天南地北,一时无数人噤若寒蝉,我一个弱女子若是还死揪着不放,还怎么在京师这种地方立足,说不得连命都没了?妈妈苦口婆心劝我,让我就只当被一条忘恩负义的狗咬了一口。我原本也想就此罢休,可谁曾想一年多之后,汪公子又在辽东惹出了这样天大的事情!”

说这话的时候,秦三娘忍不住看了一眼和心目中的良人相貌截然不同的汪孚林,忍不住竟是伏在地上失声痛哭,声音也变得断断续续。

“就因为又听到了他的名字,我那天听到妈妈说张二公子来了,那是当朝三辅大人家中的少爷,这才不管不顾想要求个公道!事到如今,我无话可说,认打认罚,汪公子若要治我诬陷诽谤之罪,便送我到官衙去好了!我瞎了眼,将所有的积蓄和终身托付给那样的卑劣之辈,我也不想活了!”

盛气而来兴师问罪却丢了这样的脸,如果光是被汪孚林等人看到也就算了,可偏偏还有不能得罪的人在场,张泰徵只觉得骑虎难下,后背心已经出了一层薄汗。张甲徵就更加不济了,平生头一次遇到这种下不来台的事,他只能不住地偷瞥张泰徵,希望长兄能够帮帮忙。

就在这节骨眼上,汪孚林却轻轻咳嗽了一声,随即开口说道:“秦姑娘起来吧,不用哭了,这又不是到大庭广众之下去闹,诬陷诽谤这四个字我可以暂且不论。只不过,若不弄一个水落石出,这盆脏水恐怕还是得落在我身上。首先,你要证明你自己没有说假话。”

秦三娘没想到自己一直以来认为负心薄幸,也不知道日日夜夜咒骂过多少回的那个汪孚林竟然如此宽容,强忍抽泣直起身来,哪怕她操持皮肉生意已经有两三年,却仍然生出了一种深深的羞耻感:“怎么证明?”

“很简单,你可有那个骗财骗色奸徒亲手写的什么东西?诗词歌赋的纸笺,什么都行。”

秦三娘顿时眼睛一亮,立刻点点头道:“有的有的!我一直保留着几张,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揭破他的嘴脸!”

“那就好。”汪孚林这才似笑非笑地看向张泰徵和张甲徵兄弟,口气不咸不淡地说道,“你想来也知道,之前带你来的这位是内阁三辅张阁老的二公子,旁边这位呢,就是他的大哥,只要他们肯帮忙,让人凭着笔迹去查一查殿试那些进士,那不是轻轻巧巧就能把那个负心人给找出来?在我想来,会试之后那样踌躇满志,殿试之后却气急败坏,一定是对三甲的名次不大满意,又觉得我这个三甲传胪不够格,肯定是去岁的三甲进士无疑。而且很有可能姓王或者黄,如此一来,目标已经很小了。他说表字德玉,未必是真的,但表字里头很可能有德,又或者玉字,只不过找找他们的笔迹而已,我想两位张公子应该不会拒绝仗义帮忙吧?”

张泰徵冷不丁想起之前明明是自己先出手,却被汪孚林坑了,成为楼外楼股东的那一次,再联想今天这遭遇,忍不住在心里哀叹事不同而理同。如果不是有张敬修三兄弟在场,他们勉强还能设法断尾求生,丢下秦三娘全身而退,可现在是显然不可能了,还要被挟持去做这种被父亲知道要被打得半死的事!他瞅了一眼张敬修张嗣修和张懋修,很希望这三人能够知道轻重,可三人却你眼看我眼,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口阻止。

“怎么样?两位能够为一个弱女子出头而找我兴师问罪,就没胆量给人一个真正的公道?要是这样,公报私仇,偏听偏信,这八个字传出去,两位都是世家大族子弟,这种名声背在身上绝不会好听吧?只要你们能有担当,继续帮人帮到底,我想这位秦三娘子会感激你们不说,我也可以和在这里的其他人给你们一句明话,今天这上门挑衅的事就此一笔勾销,绝不对外流传。”

张甲徵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被人逼得无路可走。他深知此时此刻不答应下来,不但别想走,而且还可能反而丢掉名声。他瞅了一眼张泰徵,见大哥正好看了过来,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后无声点了点头,他虽说心里满是屈辱感,但还是不得不咬咬牙答应。

这时候,秦三娘终于完全醒悟了过来。她在跟随张甲徵过来时就意识到,人家绝对不是无缘无故好心,只怕是要借此打击仇人,可她恨所谓的汪孚林入骨,因此想都没想就来了。如今一切真相大白,她原本已经万念俱灰,却不想她之前险些诬陷的汪孚林竟然不吝伸出援手,而且是这样莫大的人情!那一瞬间,她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能够做的唯有连连磕头,仿佛这样做才能稍稍表示感谢。

汪孚林知道张家两兄弟肯定恨不得再不见到秦三娘,便吩咐人去叫了范斗和李二龙送秦三娘回去,顺带去取冒充自己的那人字迹证据给张泰徵和张甲徵。等到这一拨不速之客离开,他方才笑着对惊叹不已的众人说道:“今天这情节实在是连连反转,让人惊奇,我看我日后去写本类似这样简短故事的书好了,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做初刻拍案惊奇!”

对不住了凌濛初,我不剽窃你的故事,我直接借用一下你的书名,毕竟这年头想书名比想内容更难,以后就用来记我走南闯北遇到的各种离奇事!

张敬修等人只以为汪孚林是有感而发,当即有的打趣,有的附和,有的叫好,而角落中看够热闹的小北把叶小胖三人轰了回去读书,这才对身旁的碧竹说道:“你回一趟叶家,告诉娘,把今天这些事都告诉她。”

只怕苏夫人也不会想到,今天会是两个张家五位张公子齐齐登场!

第六二零章 给人送刀子

当张敬修三兄弟回到大纱帽胡同张大学士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尽管张居正管教儿子严格,但他们平日里偶尔还是有出门的,但这么晚回来却还是第一次,而且无巧不巧的是,他们与从宫里回来的张居正不期而遇。当张居正从八抬大轿上下来,看到三个儿子站在一边齐齐行礼,他微微一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直到三兄弟跟着他进了二门,他才头也不回地吩咐了一句。

“到我书房来。”

有了这话,纵使起初听到游七传话最最心里嘀咕的张懋修,也不怀疑今天这一趟真是父亲的授意了。等到进了书房,眼见父亲屏退闲杂人等,竟是问起他们在汪家都见了什么人,兄弟三人不知道张居正是想听听沈懋学的情形,只以为是父亲也知道了张泰徵兄弟去闹事,便由张敬修主讲,张嗣修张懋修补充,把前前后后的事情全都细细叙述了一遍,当然,张泰徵和张甲徵兄弟带着秦三娘来兴师问罪,结果却闹了个乌龙的这一段,他们说得最最详细。

张居正原本听到汪家除却沈家叔侄之外,还来了三个歙县举人,而且均是才华横溢,又很有游历经验的,倒是心里有些盘算,可听到张四维的两个儿子竟然跑去大闹了一通,还被汪孚林挤兑得不得不接下那个大包袱,他顿时眉头紧皱。

要说他援引张四维入阁,一来是为了表示自己并无独揽大权之心,所以给内阁再添一个人,二来是因为张四维很会做人,入阁以来不像吕调阳不哼不哈常常做些曲意调护的事情,而是一直紧跟他的步调。可这两个儿子实在是逊色多了!而这份对汪孚林的敌意,也许不单纯只是嫉妒,父亲长辈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某些态度,兴许也是诱因。

张敬修见张居正脸色不大好看,还以为父亲是恼火他们好端端的掺和了进去,当下小心翼翼地问道:“父亲,毕竟牵涉到的很可能是去年的进士,若真的闹大了,也许有损朝廷声名,若是不妥当,不如就让那两兄弟作罢?”

“作罢什么?我本来就要整饬学政,堂堂进士尚且如此卑劣,更何况下头的秀才举人?他们惹出来的事情,就让他们去收场,若真的又是冒名,又真的是去年的三甲进士,那我也不怕让天下人知道,此等凉薄无行之辈,就不配立在朝堂之上!”

张敬修三兄弟敢把今天的事情告诉张居正,张泰徵和张甲徵却万万不敢。张泰徵昨天才刚挨了父亲张四维一顿劈头盖脸的痛斥,张甲徵今天又闯了这样的大祸,还把长兄给一块捎带上了,他们要是说出来,敢保家法大板子打下来,几个月都别想出门。因而,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汪孚林等人信守承诺,能够对今天的事情完全保密,而张敬修他们也别把事情告诉张居正。于是,他们这满腔怒火,自然全都倾泻在秦三娘和那个负心薄幸汉的身上。

可秦三娘这个证人被人保护着,又在张敬修三人那边打过照面,他们也不能对她如何,只能竭尽全力让人搜寻去年三甲进士的笔迹以供核对。好在这种殿试金榜题名的人,哪怕只是三甲进士,也大多留下了很多文墨在外,实在不行,靠着父亲当初在翰林院的旧关系,他们还能寻到这些人的殿试文本作为比照。唯一有点麻烦的也就是比照的工作需要精通这种事务的刑部老手,这时候,王崇古这个刑部尚书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当朝三辅的嫡亲儿子,刑部尚书的嫡亲孙外甥要查,谁还能不配合?

而在他们抓紧时间排查的时候,汪孚林这边也迎来了宫中的颁赐。他自己的分配问题因为递上去的奏疏,继续悬而未决,替沈有容等人求的东西却都准了。此次每人颁赐司礼监经厂刻印的四书一部,据说挑的最好的版,还有御酒两坛,但额外还增加了每人一口钢刀,这让沈有容以下每一个人都喜出望外。尽管那刀并不是什么千挑万选的精品,远远逊色于谭纶送给汪孚林的那口剑,可象征意义毕竟无以伦比。

以后说出去,也是挎着御赐宝刀的人!

至于汪孚林,他更意外的是来颁赐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宫中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他对宫中宦官的了解很少,却也听汪道昆提过,这是仅次于冯保的宫中太监第二号人物,比冯保资历还老,年纪更大,在两宫皇太后面前很有体面,又深得小皇帝敬重,笑起来犹如弥勒佛,可汪孚林哪敢对这位掉以轻心,嘱咐人打赏了其随员,他少不得亲自客客气气把人请到了正堂安坐。

年近六十的张宏犹如寻常老人一般左看右看打量着这地方,最终却笑着冲汪孚林点了点头:“汪公子年纪轻轻,却有担当,有胆色,最重要的是,皇上金口玉言让你进都察院,你还敢上书推辞,这可真叫让皇上记住你了。”

如果有可能,我哪想让万历皇帝这种心胸狭隘的凉薄人记住!用完了就扔,形容的就是这位皇帝,在其手下就几乎没有荣宠不衰的臣下!

汪孚林心中腹诽,嘴上赶紧辩解道:“张公公这话说得我着实无地自容。皇上垂青固然是无上荣幸,然则我年纪轻轻,之前在辽东顶多就是功过相抵,如何能够经得起骤然提拔?更何况天下有才者众多,我不过是侥幸中了进士,可殿试之后风波不断,到了辽东之后更是被人指斥为只知道闯祸,甚至被人说是灾星,若是我进了都察院之后,再惹出什么是非来,只怕就要真正千夫所指了。还请公公代为禀奏皇上,君恩无以回报,臣只能心领。”

颁赐这种事,看东西贵重多寡,宫中自然有不同等级的宦官可以做这种事,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万历皇帝给张居正赐东西,都用不着张宏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亲自出马,而他今天亲自来,是因为听冯保说了几句“闲话”。

冯保自从赶走高拱,又逐走隆庆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孟芳等人,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后,便罔顾历来司礼监第二人提督东厂的老规矩,自己依旧把东厂捏在手里。张宏不是喜与人争的性子,哪怕是本该在自己手里的东厂被冯保抢去了,却依旧没什么怨言,始终维持着和冯保不错的私交,所以冯保也常常把东厂刺探到的事情拿与他说。

这一次,他听到的不是别的,正是数日前汪孚林挑衅张泰徵,而后张家兄弟联手到张家找回场子,却惨败而归的事,后半截完全是别人不知道的秘闻,冯保嘱咐别人不得泄露,自己却当成笑话拿来对他讲。联想到那次朱翊钧被张鲸张诚等近侍撺掇去文华殿旁观看热闹,结果惹出来的那场大事,张宏再琢磨琢磨这一次的事,对汪孚林自然存着几分小心审慎。

张居正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因此,听到汪孚林拿出灾星二字作为搪塞,他就不动声色地品了一口茶,继而挑了挑眉道:“汪公子这待客之茶,似乎是徽州来的?”

这老货好厉害的嘴!

“正是祁门的茶叶。”汪孚林欠了欠身,随即又添了一句,“公公若再是一口一个公子,我恐怕就再也坐不住了,公公还请直呼我的名字就是。”

“既如此,咱家就直接问你,你自己属意何官?”

要不是被人天天催着赶着去科举,其实我根本就不想当官!有个进士出身的头衔在身上,全天下哪里不可以去?而且我说想当什么官,你就能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