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话,秋程氏也听汪道蕴和吴天保说过,可那时候终究有些疑虑,所以才会听了汪尚宣的话就心存顾忌,但自己的外甥也这么说,她哪里还不知道自己那偏见错得有些离谱?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也得看是什么样的父母……得,大姑,你说他们是去竦川汪氏了?这样,我带着你去见族长,咱们也去那儿。要给我碰到那汪尚宣,我非得当面唾他不可!竦口程氏可不是好欺负的,好容易你能有个奉养的孙儿,却被他们搅和了,这事情他竦川汪氏要是不给一个交待,他就等着败名声吧!”

秋程氏被外甥风风火火地拉去竦口程氏族长那儿时,汪孚林一行人也没闲着。在离开竦程氏宗祠之后,汪孚林却也没有立刻去汪家兴师问罪。毕竟,尽管汪孚林几年前就和竦川汪氏交锋数次,最终大获全胜,但他却还是第一次深入敌营。在心里回顾了一下自己所知的汪尚宁身世,他摸了摸下巴,最终对其他人建议道:“各位,咱们去汪家之前,不如先去一个地方。”

如果他记得没错,汪尚宁当年和两个弟弟一块随着改嫁的母亲去了竦口程家,也是那位继父程嗣勋把他们三兄弟养大的,因此他们一直都姓程,而汪尚宁也是考中进士出仕好些年后才改回了汪姓,后来在给亲生父亲请了封赠之后,还给健在的继父请到了封赠。

可比起汪尚宁那时为亡父请封的正五品户部郎中,那位含辛茹苦养大他的继父程嗣勋,却只不过封了区区从七品的行人司司副,掐指算算,整整相差了六级!

第六五零章 生恩不如养恩

唐宋时期,妇人改嫁的事情还司空见惯,但到了明代,随着程朱理学深入人心,妇人守节的就越来越多,而且翻开族谱,遍地都是宣扬哪家节妇奉养舅姑抚养儿女,几十年守节不嫁的例子,而朝廷褒奖的贞女烈妇节妇也越来越多。如徽州府身为朱熹的故乡,如今心学虽是大力发展,大有盖过程朱理学的架势,但在根深蒂固的礼教影响下,妇人再醮仍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而汪尚宁的母亲当年带着三个儿子改嫁,并让他们改姓,可想而知这是多大一件事!毕竟竦川汪氏也好,竦口程氏也罢,全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竦川汪氏从始迁祖开始,和竦口程氏的关系就非常微妙。始祖汪森的一个儿子便是出继程氏,而后一代代繁衍生息,不少人都在竦口程氏一族中娶妻生子,而且这其中连出了好几位夫死守节,抚育孤儿的节妇程氏。所以,到了汪尚宁的父亲汪昊这一代,汪氏已经是一连好几代连个秀才都没出了,汪昊说得好听点是隐居弗仕,教授出了好些贤才,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只能靠给人授课度日。他死之后,妻子黄氏便带着三个儿子改嫁了程嗣勋,那时候汪家和程家全都起了轩然大波,一直到程嗣勋把汪尚宁供养出来,情况才有所好转。

如今汪尚宁都被称之为汪老太爷,年近八旬的程嗣勋其实可以被称之为程老太公了,但因为他家中没有成年子孙,竦口程氏大多还是以老太爷称之。

他当年娶了个寡妇,那压力确实非同小可,不但汪氏一族为此鼓噪,程氏一族也险些和他断了关系。要知道,比起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的汪氏,程氏却是竦口最大的望族,修路造桥不计其数,为此恩封了好几个散官,还受朝廷旌表建了一座尚义坊,秀才监生更是遍地都是,节妇那就更不用说了,族中若是寡妇不守节,都会引来无穷议论,更何况是程嗣勋直接就娶了竦川汪氏的寡妇黄氏?

然而,他却是真心喜欢黄氏,为此根本就不在乎还要接纳三个继子,更竭尽全力出钱供他们读书。然而,等到汪尚宁年未弱冠进学成了秀才,接下来又是举人进士一路告捷,二十岁就由进士出仕为官,但后来黄氏亡故,他丁忧之后死活要求黄氏和生父合葬,等到官当得大了,却和两个弟弟一块改回汪姓,为弟弟们捐监谋官,即便也给他这个继父讨了一个从七品行人司司副的恩封,可汪家三兄弟后来另建汪宅,他这日子何止寂寞二字能够说尽的?

黄氏嫁给他的时候,比他大五岁,长子汪尚宁已经七岁,另两个儿子一个五岁一个两岁,因为他家境也不宽裕,供这三个儿子读书已经非常吃力,所以最初并不执着于要亲生子嗣,直到好几年后,黄氏才给他生了一个女儿。等到女儿出嫁,三个继子归宗,妻子再一去世,他虽异常孤单,却并未另娶。虽说三个归宗汪氏的继子逢年过节也来探望,曾经还商量过在三兄弟的儿子当中选一个给他当嗣孙,可挑来选去,却因为他的家境并不怎么样,事情就搁置了下来。

以至于最后还是竦口程氏的族长出面,在他的同族堂兄弟中挑了个孙子,给他立了个嗣孙。虽说过继的终究不如亲生,可哀莫大于心死,太过寂寞的他还是把心思全都放在了这个年少的孙子身上。

他如今最爱干的,便是一有时间就打开当年编好时送来的《新安名族志》,翻开程氏那一卷出神。因为当初程氏是首卷,比汪氏那一卷编纂得早,除了他这个行人司司副被提了一笔,还是陕西布政司左参政的继子尚宁也放在程家同辈人的最前面。而那时候,汪尚宁还未改姓,还叫做程尚宁。可到了编撰汪氏那一卷的时候,他这个继子已经官当到了云南布政使,三兄弟全都改回了汪姓,出现在了竦川汪氏那一卷中,却是提都不提曾经姓程这档子事了。

“养恩不如生恩……呵呵,恩爱几十年又怎样,到头来连死后合穴都做不到……上书做什么事的时候,倒是知道把我一块捎带上……”

一大把年纪的程嗣勋捏着手里那一卷几乎都快翻烂的书,喃喃自语的同时,浑浊的眼睛里也有水光转动着。他也不是没想过就这么死了一了百了,可终究是意难平,再加上当初挑嗣孙时,他希望孩子小些,如此才好亲近,因此家境贫寒又是幺儿的嗣孙程祥元至今还只有十二岁,年纪尚小。

就在他一如既往发呆的时候,突然只觉得旁边有人推搡自己,等侧头看过去的时候,这才发现是本该在书房中读书的孙子程祥元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程祥元见把他推醒了过来,连忙说道:“爷爷,外头有人来拜访您,说是歙县松明山汪孚林。”

“歙县松明山汪孚林?”

即便是这些年不大出门的程嗣勋,对这个名字也完全不陌生。要知道,汪孚林和竦川汪氏可谓是深仇大恨。汪尚宁也就罢了,不会在他面前提这种丢脸的事,汪尚宣却不一样,有一次当着竦口程氏几个要紧人的面说起汪孚林时,就差没有破口大骂了。而因为竦口程氏有人开口维护了汪孚林几句,汪尚宣气得一整年都称病没到他这里来露过面。若是让汪尚宣知道,汪孚林竟然这时候来拜访他,那会是何等样表情?

心里这么想,已经老态龙钟的程嗣勋却丝毫没有把人拒之于门外的心思。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和善地看着身旁的程祥元,笑着说道:“爷爷走不动了,你去外头代爷爷迎接一下他们。记住,礼节上头一定不能马虎,那位汪公子可是进士。”

“爷爷放心,我知道,和大伯父一样的进士嘛。”程祥元笑着露出了酒窝,没注意到程嗣勋听到大伯父这个称呼时脸上露出的阴霾,转身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当十二岁的程祥元再次回来的时候,程嗣勋却发现,他身后跟着的不是汪孚林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如果说汪孚林一个人来拜访他,那还在情理之中,可这么一大堆老老少少一起来,他就着实有些讶异了。两相厮见之后,见汪孚林礼数十足,年纪老迈心思却清明的他这才含笑说道:“我这家里平时少有客人,没想到今天却一下子有这么多客人来。容我倚老卖老问一声,汪公子这是带着全家一道来竦口了?”

“是啊,本来是带着全家一道来认亲的,结果事情有些变化,如此打道回府不免白跑了这一趟,因此之前在程家宗祠外头路过,得知那竟然是由唐时的圵野县衙改建的,我就想拜访一下竦口程氏德高望重的长辈,所以就冒昧来了。事先也没有知会一声,还请老太爷别怪我来得唐突。”汪孚林说到这里,就一一引见了今天随同前来的其他人,首先自然是舅舅吴天保,接着是小北,再接下来方才是叶小胖和金宝秋枫。

程嗣勋不意想汪孚林还真的是全家一块来了,顿时更生疑惑,尤其是看到小北时,他打量着那一身男装打扮,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那段求娶黄氏的曲折经历,倒是没有计较这对小夫妻居然这样肆无忌惮地出门。当然,他更加感兴趣的,还是传言中一块受教读书的三个小家伙,尤其是汪孚林那个年纪和自己嗣孙程祥元差不多大的金宝。端详好一会儿,他就感慨道:“十二岁的案首,着实是无双璞玉,汪公子真是好眼力。”

“好眼力谈不上,其实说到底那时候也是滥好人个性发作而已。”汪孚林一面说一面侧头看了一眼椅子另一边侍立的秋枫,因笑道,“还有秋枫。老太爷也听说过秋枫的事情吧?要不怎么说咱们徽州府读书蔚然成风,他居然就凭着在歙县学宫打杂,在紫阳书院旁听,硬生生学了不少东西。当年我先后收下金宝和他的时候,多亏了当时还是歙县令的岳父大人爱才,留着他们和我这小舅子一块读书,否则就凭我负债累累,真不知道上哪去找名师教他们。”

“是啊,家里要供一个读书人真不容易。毕竟要考一个功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日日夜夜都要苦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家里的杂事都帮不上忙,想当初双木他母亲去了外地照顾他病中的父亲,双木都是他两个妹妹照顾的,后来又添了两个人,就算是我听说了之后,当面固然不说什么,可暗地里还是替他发愁。”这一次接话的是吴天保,虽说不像小北和汪孚林一搭一档惯了,可路上都商量好了,他自然知道该怎么说,“说到底,双木真是惜才之心。”

“你家这两个孩子确实是运气好。”程嗣勋百感交集,但心里却越发想起了从前供三个继子读书的事,一时竟有些失神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候,他只听得小北开口说道:“他惜才有什么用,架不住有人一次一次在背后捣鬼!金宝已经够可怜了,被亲生哥哥卖了不说,还要拿他来陷害孚林。秋枫又招谁惹谁了,先是被家里人当成摇钱树,好容易孚林拿钱打发了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如今看他已经中了秀才,生怕被家人牵累,想给他在同族中找一家品行好的过继,挑来选去就拣了竦口程氏那位程大姑,可竟然连这种成全他的好事,还被人在背后使坏!”

程嗣勋有些心不在焉地听着,可耳朵捕捉到使坏两个字,他一个激灵惊醒过来。奈何前头错过了好几句话,他只能冲着一旁的程祥元看了一眼,做惯这种事的程祥元连忙把嘴凑在他耳朵边上,把小北的话原样复述了一遍。这下子,程嗣勋登时瞪大了眼睛,哪里还有刚刚的疲惫和失神!

“适才所言使坏的人,不是竦川汪氏的吧?”见汪孚林冷笑不语,他盯着人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嘿然笑道:“原来汪公子今天来,是兴师问罪?”

“事已至此,不能强求,我又哪里敢来兴师问罪?更何况,要兴师问罪,那也是去汪家,来程家找老太爷,岂不是找错了人?”

汪孚林不闪不避看着程嗣勋,欠了欠身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只是想到老太爷当年含辛茹苦养大了三个继子,如今承欢膝下的却是别人,再加上秋枫这件事,心里有些感慨而已。竦口程氏和竦川汪氏彼此联姻,迄今已有数代人,老太爷当初娶妻抚养继子,也不知道受了多大的压力,到头来继子归宗,这还能说是礼法,但合葬也好,奉养也好,却都是人情。既然某些人饮水不思源,也难怪连秋枫这点小事也要从中作梗。”

程嗣勋没想到汪孚林竟然揭这旧伤疤,一时勃然色变,可他正要开口时,却不防汪孚林说出了一番让他完全意想不到的话。

“据我所知,老太爷当年娶妻是二十四岁,而后您不到四十时,黄氏夫人就亡故了,此后老太爷伤心过度,始终没有再娶再纳,七十甫立嗣孙。按照朝廷旌表的规矩,尽管年纪上有所出入,却很够格旌表义夫了。要知道,老太爷之前身上封的行人司司副,是继子求来的,于令孙毫无助益,不够格让他得到恩荫。但如果再加上一座旌表义夫的牌坊,不说别的,他日令孙争取一个恩贡监生,却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

所谓义夫,和节妇相对,指的是男子壮年丧妻之后不再续娶也不纳妾,守义终生这种极其稀少的情况。尽管义夫这个提法元朝就有,甚至还被人写进了戏里,可朝廷官方旌表义夫却素来少见,汪孚林曾经在看徽州府志时有过印象,这才是他这会儿来见程嗣勋的杀手锏。

他可不是单纯来兴师问罪,又或者是跑到这指桑骂槐,恶心竦川汪氏那些人的,尽管程嗣勋守义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至今已经四十年,哪怕最终这个义夫的旌表存在争议,有可能会下不来,但那又怎样?只要有相应的舆论在,他就不相信程嗣勋不想宣泄一下心头之气。至于程嗣勋的这个孙子,他当然不会过河拆桥。

见程嗣勋脸露挣扎的表情,汪孚林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十几年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四十年守义不另娶之德,相比血缘,孰重孰轻?我就是想要让世人去想一想,究竟是生恩不如养恩,还是养恩不如生恩?”

程祥元还听得似懂非懂,但屋子里其他人全都目瞪口呆。毕竟,这旌表义夫的事,汪孚林刚刚可一点口风都没露过,这真的是因为一时之气灵机一动?

程祥元还小,听不大明白众人到底再说什么,就在这时候,他突然看到外间有小厮张头探脑,他瞅了一眼程嗣勋,立时快步冲了出去,等到又跑回来时,他却是没顾得上厅堂里还有其他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爷爷,听说老族长带着几个人径直去大伯父家了!”

第六五一章 兴师问罪

自从婺源休宁先后闹出大乱子,之前和薛超订立同盟后,一直冲杀在前的汪尚宁便立时闭门不出。尤其是听说薛超病了,衙门事务由喻县丞代理,而帅嘉谟又无影无踪之后,这位竦川汪老太爷不但吃饭没胃口,无法入眠,甚至人也变得沉默了下来。至于之前一样东奔西走联络歙县乡宦和大族的汪尚宣,也犹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从歙县城里回到了老家竦川,可他不是憋得住的性子,成日里大多数时候都在外头瞎混。

至于二老太爷汪尚宪,性子和长兄三弟都不一样,懒散不管事,反而比两个兄弟逍遥。而汪家那些儿孙则因为汪尚宁是被罢官回乡的,享受不到恩荫的待遇,只能老老实实读书科举,可也不知道是时运不济,还是资质不好,这几年一个秀才都没考上。如今上头祖父辈的全都在气头上,他们当然也不敢往汪尚宁和汪尚宣面前凑,只有汪幼旻除外。

几年前那场岁考风波,三老太爷汪尚宣因为盛怒之下又想推卸责任,把自己曾经颇为重视的孙子汪幼旻打破了头,汪幼旻不但被革了生员功名,又一度瘫痪在床。汪尚宁得知之后怒斥汪尚宣,把人挪到了自己身边照顾。如今这么多日子过去,尽管汪幼旻业已恢复了行动能力,可遭受这样的重挫,科场上自然再无可能。而更让他倍受打击的是,汪孚林竟然一鼓作气连克乡试会试两道大关,考中了进士。如果只是三甲也就算了,偏偏是三甲第一!

即便汪尚宁替他弥补了一番,勉强弄了个幡然悔悟的名声,又给他找了一门亲事,可汪幼旻娶妻之后,也就只能默默在汪家老宅负责迎来送往,然后在汪尚宁书房中做点整理文卷书籍之类的杂事。他也不是没想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如离开徽州找一家书院,又或者拜入名师门下,看看能不能在磨砺之后有所斩获,可张居正的整饬学政疏就仿佛一道紧箍咒似的,让他连这仅剩的希望都没了。

如果根据张居正的这道政令,天下私立书院严格来说全都在禁毁之列,虽说如今还没严格执行,可万一他去求学的时候偏偏遇到官府严查呢?

而他那些其他堂兄弟也没好到哪去,因为张居正收紧了读书人脖子上那根绳子,也就意味着从前相对比较容易的考秀才,如今也变得难如登天了。

此时此刻,汪幼旻正代表汪尚宁送一位客人,是之前夏税丝绢纷争时,紧跟着汪尚宁的一个乡宦殷守善。对方是嘉靖年间的举人,只当过一任主簿就回归乡里,再也没有做过官。毕竟,全天下那么多举人,哪里像进士那样总能一任一任有个官做。即便如此,每次殷守善来时,汪尚宁仍旧相当客气,均在二门迎送,至于从二门到大门这一程,就交给汪幼旻这个侄孙了。

当然,歙县那些赋闲在家的乡宦中,殷守善只能算是层次比较低的,奈何汪孚林代表汪道昆抢在汪尚宁汪尚宣兄弟前面,层次比较高的那些乡宦全都去一一拜访游说。曾经当过贵州左布政使的江珍,曾经当过南京户部右侍郎的方弘静,曾经当过学政的程大宾……林林总总六七个人,汪尚宁愣是没能拉拢过来,于是只能把殷守善当成重要的盟友。只如今殷守善来,却不是为了别的,只为了问之前那乱糟糟的局面会不会牵连到自己!

“墙倒众人推,真是一点都不假!”

汪幼旻心里这么想,但眼看大门在望,他对殷守善却半点不敢怠慢,满脸堆笑异常客气。这样的态度却没办法安抚殷守善那敏感的神经,因为刚刚汪尚宁兜来转去打了好久的太极,就是没保证朝廷会不会连他们这些人也一块算总账。所以,他突然忍不住停步问道:“老太爷究竟是什么意思?之前我是响应他的提请,这才出来帮忙奔走的,现在他却没个准话,这不是让我回去提心吊胆吗?”

没想到殷守善竟然缠着自己这个晚辈,汪幼旻自然颇为恼火,可还不得不耐着性子说道:“殷老爷,伯祖父已经说了,这事情是乱民惹出来的,我们只是据理力争上书府衙,哪里能和激起民变四个字扯上关系……”

“可他应该知道的,帅嘉谟跑了,接下来总得有个替罪羊,难道不是我们这些闹腾的遭殃?”

“殷老爷,还请你冷静些……”

“冷静什么冷静,我一想到弥天大祸就要来了,这就头皮发麻浑身打颤,你说得倒是轻巧,你忘了当初被你亲爷爷丢出去顶罪是什么光景?”

平生最大的痛楚被人一下子戳中,汪幼旻只觉得整颗心都揪了起来。他恨不得把面前这个起初大包大揽,如今却胆小怕事的家伙给赶出去,可却知道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他只能竭力按捺心头激愤,可再要让他安慰殷守善,那却是再也不可能了。可偏偏就在这时候,大门口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怎么,咱们竦口程氏老族长如今连你们竦川汪氏的宅门都进不去了?”

竦口程氏老族长!

汪幼旻登时倒吸一口凉气,这下再也顾不上殷守善了。要知道,竦川之地,最有名望的就是程汪两家,这其中汪氏还因为分成竦川汪氏和竦口汪氏两支,话语权有所分散,不像是程家那样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如果汪尚宁当初在职的时候,那还可以无惧竦口程氏,但现在这节骨眼上却不能怠慢了对方。于是,他立刻撇下殷守善迎到大门口,见门前赫然是一行十几个人,头前的一个老者可不正是竦口程氏的族长程世洪?

那是汪尚宁继父程嗣勋的堂弟,年纪倒不大,可按照辈分,汪尚宁尚且要叫一声世叔,汪幼旻算起来就是其曾孙辈了。这位今年才六十五,年少时是武学生,到老了还是一身蛮力。自从竦口程氏的族长换成了这位,平日里光是听他那大嗓门就已经是一件折磨死人的事情了!

尽管心下惊疑,但汪幼旻还是连忙快走几步上前,满脸堆笑地问道:“老族长怎么来了?伯祖父若知道您来,一定会高兴得很。”

“高兴?只怕他知道我今天来意就不高兴了。不过我今天不来见他,我要见汪尚宣,让那小子给我出来!”

听到程世洪竟然把自己的祖父叫做小子,汪幼旻面色登时变了。尽管当年那件事之后,他和汪尚宣的祖孙情分几乎是淡薄到了极点,甚至可以说两看相厌,彼此能不见就不见,满心怨恨的他时时刻刻躲着汪尚宣,可听到人家用这样的口气提到自己的祖父,他还是心中大怒。他竭力让自己镇定一些,面上的笑容却收了起来,不卑不亢地说道:“老族长,不巧得很,今天祖父出门去了。”

“出门去了?也是,他向来是最最趋利避害的性子,坏事全都丢给别人承担,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你上次不是倒过霉吗?”

程世洪那声音依旧如同铜锣似的,又响又亮,见汪幼旻脸色僵硬,他却不管不顾地说道:“他不在,我就在这对你说。竦川汪氏是竦川汪氏,竦口程氏是竦口程氏,什么时候他竟敢对我们竦口程氏指手画脚了?秋程氏回乡守寡多年,照应外甥和外甥媳妇,教导孙外甥,族中晚辈无不敬重,如今她夫家族长要给她立一个嗣孙,他汪尚宣不成人之美,反倒从旁撺掇挑唆她改主意,他这良心是不是给狗吃了!”

汪幼旻没想到程世洪竟然就在门口当众发飙,而且说的是这么一件自己丝毫没听说过,自然就更谈不上了解的事,他登时异常尴尬。可还不等他说话,之前他送出来的殷守善却已经来到他身边,眉头紧皱地问道:“三老太爷好端端插手竦口程氏这立嗣的事情干什么?”

程世洪等的就是这个问题,当下气恼地朝后头吼道:“小七,给我上来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随着程家这位老族长的话,程大姑的外甥便搀扶着她走上前来,却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家姑姑守寡四十年,唯一的儿子还没成婚就去世了,因为夫家秋氏族人刁钻苛刻,所以她当年就回了竦口。这次好容易秋氏一族的族长特意过来,想要为姑姑立一个嗣孙,事情都已经快定下了,今天人家来认亲,却因为汪家三老太爷蛊惑坏事,姑姑竟是被他蒙蔽了!坏人后嗣大事,这代表什么,敢问你们竦川汪氏懂不懂?今天你们非得给一个交待不可!”

殷守善反而越听越是糊涂了,忍不住向汪幼旻看去:“三老太爷这是怎么想的,这种事不应该成人之美吗?”

你问我我去问谁!汪幼旻在心里暗自大骂,可明面上还不得不向着汪尚宣,硬着头皮说道:“祖父也许是觉得那个嗣孙人品有瑕……”

“人品有瑕疵?我看那是因为秋枫是松明山汪孚林亲口认下的学生,所以汪尚宣那小子心里不痛快,这才故意要把事情给搅黄了!”

直到这时候,汪幼旻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祖父竟然会插手去管竦口程氏的事,却原来是因为那涉及到汪孚林家中那个已经中了秀才的昔日家奴!他很想讽刺几句,可面对外间竦口程氏那一行人气呼呼的脸,再想想如今伯祖父汪尚宁的处境,他只能选择沉默不语。毕竟,这事他真的毫不知情。

而殷守善就不管这么多了,瞪大了眼睛讶然说道:“就是和松明山汪孚林的那个养子一块读书,早一届道试进学的那个?听说人不但读书很不错,而且还能干得很,绿野书园那儿进什么书,损耗汰换之类的事情,他都经手管过,我从前去绿野书园时还照过一面,是个清秀端方的好孩子。好像他当初就被父母给卖了,汪孚林还了他身契,没想到又给他另找人家过继,这倒是一手一脚全都包圆管了。”

连殷守善这个从汪家出来的人都这么说,程大姑只觉得更加后悔不迭。想到汪孚林之前说要到这里讨杯茶喝,她便沉声说道:“敢问汪公子可在这里?如若在此,容我向他赔个不是,悔不该听人挑拨离间,对他们说了无礼的话。我也不奢望他回心转意,只我会尽力弥补,至少告诉徽州一府六县其他人,若再有这样的恶言中伤,就应该当面唾回去!”

眼见竦口程氏老族长程世洪以及其他程氏族人竟然都在那附和,汪幼旻顿时傻了眼。这帮人怎就会认为汪孚林在自己家?开什么玩笑,两家之间那仇恨大了,绝不可能一笑泯恩仇,汪孚林怎会上这儿来?他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道:“各位想来是误会了,汪孚林并未到汪家来……”

他这话还没说完,那边厢就有人叫道:“咦?瞧那边,可不是勋老太爷来了?”

程世洪扭头望去,见果然是坐着滑竿的程嗣勋,身旁左近则是跟着几个骑马的陌生人,而程嗣勋的嗣孙程祥元却没来,他顿时有些疑惑。等人到近前,他就只听程大姑开口叫了一声汪公子,这才明白了过来,但心下却着实暗叹到底是汪孚林,名不虚传。

要是换成旁人,谁能在遇到这种事之后,立时三刻就想到汪尚宁汪尚宣兄弟的继父程嗣勋身上,还能把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太爷给请过来?要知道,程嗣勋心中固然对三位继子有所不满,可明面上毕竟是不大会对外人展露的!

而被汪孚林亲自搀扶下来的程嗣勋站在这汪家大宅门口,端的是百感交集。毕竟,这是怀有心结的他第一次到这里来。见程世洪迎上前来,他颔首为礼后就抢着说道:“洪弟,你什么都不要说了。先头汪公子他们一行人来我家拜访,言谈正欢时听到你们竟然去了汪家,我正好已经听说了是怎么回事,就立刻请他们一家人和我一块过来了。事到如今,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子不教,父之过,要怪就都怪我吧。”

第六五二章 一败如山倒

程嗣勋八十出头的年纪都说了这样的话,再加上看到汪孚林一行人竟是陪了他来,程大姑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话。而程世洪眉头倒竖,却是顾不上面前那是堂兄,竟怒不可遏。

“竦口程氏的族长素来是公推的,从前那些人当族长不给你说一句公道话,你也不站出来吭声,我虽说成了族长,可也不好说什么,但今天我再忍,我就不姓程!子不教,父之过那是不假,可他们兄弟三个哪里有真把你当成父亲?他们兄弟三个要不是你,早就喝西北风去了,哪可能读书,那汪尚宁又怎能有今天?他顶着程尚宁的名字去考进士,官当大了就在汪氏族中那帮人的怂恿下认祖归宗,这也就算了,毕竟血浓于水。可你拉扯大了他们三个,他们三个里头留一个给你当儿子总应该吧?”

众目睽睽之下,程世洪那声音猛地又提高了八度:“想当初他们竦川汪氏又不是没有子孙出嗣过程家,这天经地义的事情,放在他们兄弟三个身上怎就不行了?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他们敢用这个理由编排秋枫,怎么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敢嫌弃继父家里没多少田地家产,自己认祖归宗,连一个儿子也不肯放在你膝下当嗣孙,不就是觉着凭着一个汪字就能沾汪尚宁的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道理都不懂,那书就都读到狗身上去了!”

这位竦口程氏的老族长真是好强的战斗力!

纵使是汪孚林,此时此刻也不禁有些叹为观止。他自己就很擅长打嘴仗,所以对这种能够以最快速度抓到点子上的人才,自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哪怕人家年纪当自己祖父都够了。所以,见自己颇为熟悉的汪幼旻一副简直想要找条地缝钻下去的样子,一旁那个不大熟悉的老者则已经不动声色挪开了两步,一副我不是汪家人,我和他划清界限的架势,饶是他跟了程嗣勋来,完全就是冲着看热闹来的,最终还是不得不咳嗽了一声。

“程老族长,还请口下留情。”汪孚林见程世洪气呼呼地暂时住嘴,他才开口说道,“过去的事情就不必提了,至于秋枫的事,我们一会儿去老族长您家中再议如何?倒是我先前去见勋老太爷,小坐攀谈了一阵子,着实敬佩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守义之举。程老族长刚刚说从前程氏那些族长们不给勋老太爷说公道话,这一点我却也要打抱不平。就凭勋老太爷这四十余年守义不另娶之德,怎么也该向朝廷奏请旌表义夫才是!”

“……”

就和汪孚林之前在程嗣勋面前提及此事时,那一片诡异的寂静一样,此时此刻他在汪家大门口抛出这个提议,那同样是杀伤力巨大。竦口程氏族人齐齐呆愣,殷守善险些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而汪幼旻则是在最初的茫然不解之后,很快意识到了此中玄机。他几乎下意识地出口叫道:“汪孚林,你居心叵测,朝廷是不会准的!”

“朝廷会不会准,那是上奏之后才知道的事,你凭什么现在就如此断言?说我居心叵测,呵,你汪家这三代人都是承了勋老太爷的抚育之恩,方才能有如今开枝散叶的景象,如今却认为他连一个义夫旌表都不值当?你们认为,十余年养育之恩,就只凭区区一个行人司司副的诰封,就可以完全还干净了?”

汪孚林连续三个反问,见汪幼旻哑口无言,他就再也不理会这家伙了,转过身来看着程世洪。见这位程氏老族长仿佛如梦初醒似的,立时请他去家中详谈,他便又招呼了其他人一起,随即死活把程嗣勋给按到了滑竿上一同走。不消一会儿,一大群人就消失在了汪家门外。

面对这一幕,殷守善瞧了一眼呆若木鸡的汪幼旻,原本还想进去和汪尚宁说一声,但须臾就改了主意,索性就直接叫上跟来的亲随,追着之前那一行人去了。毕竟,他本来就心里没底,思忖是不是去拜访一下汪孚林,如今正主儿正正好好出现在竦川,这机会不抓住怎么行?

由于这件事前前后后总共不过是盏茶功夫,因此当汪尚宁得到消息,让人出来再打探时,人都走光了,只能让汪幼旻进去问话。听明白前因后果,汪尚宁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长吁短叹,而是直接闭上眼睛靠在太师椅上,倒让汪幼旻心里直发毛。

“伯祖父……”

“虽说我早就知道你祖父不是官场的材料,可没想到他当年做了那样的蠢事,这么多年却还不知道反省收敛,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话说得重,汪尚宁的语气却颇为恬淡,但亲近的人还是能够清清楚楚听出里头那一丝冷意,“我倒要看看,等他知道汪孚林竟然连父亲都倒逼了出来,连竦口程氏的族长都给惊动了出来,又引来程氏一族公愤,他到底怎么收这个场!”

想当初就是排行老三的汪尚宣不肯依旧姓程,继续当程嗣勋的儿子,而后等到他提议在儿子当中过继一个给继父权当是嗣孙的时候,汪尚宣又不肯,这次更是愚蠢地去插手人家程大姑寡妇立嗣的事,竦川汪氏怎会被汪孚林一下子倒逼到如此地步?

“派人去找你祖父,不论他在哪里,都让他立刻回来。还有,找人去把竦川汪氏说得上话的人全都找来,告诉他们,当初是他们哭着喊着让我这个进士一定要认祖归宗的,现在要真的闹出那旌表义夫的风波来,他们也全都是笑柄!”

找祖父的事情汪幼旻当然能够理解,可后半截话他却着实不大明白。程嗣勋娶的毕竟是再醮寡妇,这要是能算义夫,朝廷的标准也未免太低了吧?然而,在看到汪尚宁那森冷的眼神时,他却再不敢争辩半个字,连忙退下去办了。

“若单单娶再嫁之妇,要让朝廷旌表义夫,自然很难。可若是他抚育的继子当中考出了个进士,而后自己无嗣,却视继子如子,始终不续娶,不纳妾,几十年如一日守义,那又怎么不算义夫?朝廷旌表的义夫是凤毛麟角,而且多数都是三十以下就守义的,但如果按照实际时间来算,有几人及得上勋老太爷的四十余年?所以说,此事是大有可为的,至少值得去争一争。”

在程世洪面前说出这番话时,汪孚林看了一眼程嗣勋,又环视在座其他程氏族人,见老一辈的大多数脸色微妙,可像程大姑的外甥这样年轻一辈的则多数连连点头满脸赞同,他就含笑说道:“我知道,当年勋老太爷的婚事,曾经在族中引来不少非议,但毕竟都是那么多年的事了,他的嗣孙都是程氏一族选定的,如今更是祖孙情深。眼下首辅大人整饬学政,程祥元要进学,已经不是靠才学,而得靠运气,所以,如果能有旌表,不说恩荫监生之类的殊恩,至少,在道试的时候也许能有所加成,这对于竦口程氏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程世洪心里简直千肯万肯,但还是冲着程嗣勋问道:“勋哥,你自己到底怎么想的?只要你答应,此事我没意见!”

“是啊,要紧的是勋老太爷您怎么想的,要我自己说的话,这件事可以争取一下。”

见众人七嘴八舌,大多数都赞成,只有少数持谨慎态度,但那谨慎也只是担心自己和继子们闹翻,程嗣勋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随即就苦笑道:“我已经守了这么多年,自己已经无欲无求了,有没有旌表无所谓,可毕竟祥元还小,若是真的能够对他有利,我也愿意试一试。只是,当年我就因为一意孤行,伤害了不少族人,如今却又要大家为我奔波,我实在是对不住各位了。”

汪孚林看到程嗣勋颤颤巍巍站起身来,竟是对着四座众人深深行礼,他不禁百感交集。都说母为子则强,其实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程氏族人纷纷上前去搀扶程嗣勋,七嘴八舌说着安慰话的时候,他又注意到,程大姑的那个外甥频频往自己这边看,可目光相对时又有些不自然地慌忙闪避开来。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等到众人又重新落座时,他方才再次把秋枫的事情放在了台面上。

尽管程大姑原则上说已经是嫁到外姓的出嫁女,但既然早年就已经回到了老家,更何况守寡多年,为人端方,这次又只因为是听了汪尚宣的话而险些铸成大错,其他程氏族人自是少不得帮其说话,就连程大姑本人亦是脸上涨得通红,愧疚地再次赔了礼。在这种氛围下,谅解自然很容易达成。汪孚林把秋枫拉上前来,大大为其宣扬了一通。其实不用他夸奖,众人都知道秋枫的经历,更知道他是个秀才,这好话自然如同不要钱似的撒了一箩筐。

要知道如今张居正一整饬学政,秀才就不好考了,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秀才成了程大姑的嗣孙,可不是白捡的便宜事?

于是,当殷守善过来的时候,就正好赶上这件事敲定,他赶紧硬是主动插一脚当这个见证人。他毕竟是个举人,又是长者,即便刚刚出现在竦川汪家,汪孚林当然不会拒绝这送上门的好意。虽说此事还要秋氏那边的族长录入族谱,这才算是完成,但祖孙两人算是都彼此照面满意了,到这里就已经算完成一大半了。接下来,程世洪便亲自设宴款待了众人,程嗣勋更是在席上以天色太晚,开口留了汪孚林等人在家中住一晚再回去,汪孚林爽快地答应了。

趁着汪孚林这次还带上了金宝和叶小胖,程世洪又把程祥元从家里接了过来,让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同桌吃饭说话,打的自然是让他们增进感情的主意。至于小北,她就不可能在男人堆中厮混了,被程家那些老少媳妇们拉去换了身衣服,少不得和三姑六婆混在一块,和今天心情大落大起的程大姑一样,饱受了好一番恭维。毕竟,从某种程度来说,程大姑如今是白捡了一个秀才孙子,可小北又何尝不是还没成婚就知道自己白捡了一个儿子?

这一晚上,竦口程氏迎接贵客喜气洋洋,连殷守善这位不速之客也一块厚脸皮借宿程嗣勋家,可竦川汪氏那就着实是一片凝重的气氛了。再次捅了篓子的汪尚宣在兄长汪尚宁和汪尚宪的轮番指责下,早已经如蔫了的菜似的,无精打采一句话不敢说,至于汇聚在一块的汪氏族长族老们,也都神情凝重。商量是已经商量过了,可压根没什么好主意,即便有人提过竦口程氏和竦川汪氏世代姻亲,可看到无人响应,他自己也知道理亏不吭声了。

毕竟,当初汪尚宁中了进士之后,恰是他们硬生生从程家那儿把人给游说了认祖归宗的。这还能说得通,可没给程嗣勋留个子嗣,这就有亏人情了!

听到又有人指摘自己,同样一肚子气的汪尚宣终于忍不住一拍扶手站起身道:“好,都是我的错行不行?可各位不妨想一想,要不是因为汪孚林,竦口程氏会这么不依不饶?这家伙就是灾星,走到哪祸害到哪!今天你们想要息事宁人,可也要人家肯放过,没听到他们都要给程嗣勋奏请旌表义夫?”

“程嗣勋三个字也是你能叫的?”

话音刚落,汪尚宣就听到了一个更响亮的拍案声,一看是汪尚宁,他到了嘴边的顶撞立刻吞了回去。而汪尚宁看着那些事到临头就惶然无措的族长族老,第一次有些后悔当初太过一心一意的认祖归宗。他揉了揉眉心,这才开口说道:“据说老爷子留了松明山那些人在家中过夜再走,事已至此,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和老三亲自走一趟,希望能把老爷子劝回来。当初是我做得有些亏欠,我可以弥补我那个侄儿,但也请各位都拿出点诚意来!”

想当初他在外当着高官的时候,这些家伙都没少沾光,就是他壮年便赋闲归乡,竦川汪氏的话语权也一样不小,同族人哪个不是打着他旗号在外头混好处,现在就甭想轻易撇清干系!要知道,只要这件事奏请上去,程嗣勋能否得到旌表且不必说,可他们这些人立刻就会被人认为是天性凉薄不顾恩情!一败如山倒,照这架势发展下去,竦川汪氏这下坡路就注定了!

一听到长兄竟然要自己亲自去见程嗣勋,汪尚宣张了张嘴想要反对,却被汪尚宁恶狠狠一个眼色给瞪了回来,只得怏怏接受了这个事实,心里却恨透了没事找事的汪孚林。

第六五三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夜深时分,汪尚宁汪尚宣兄弟联袂来见继父程嗣勋,对于做客的汪孚林来说,他当然不知道,知道了也无所谓。他又不是一定要人家继父继子彻底反目,在竦川汪家目睹了那一幕,出了之前汪尚宣使坏的那口心头恶气,对他来说就已经够了。

所以,此时此刻借宿程家的他正亲自送了殷守善出来。这位年纪很不小的举人因为当初跟在汪尚宁和薛超屁股后头摇旗呐喊,力争将独派歙县的夏税丝绢均派到其余五县,如今休宁婺源险些闹翻了天,那事情很可能要直达天听,殷守善自然是满心惴惴不安。尽管他的年纪当汪孚林的祖父也足够了,考中举人也早三四十年,这会儿却因为汪孚林的一番承诺而如释重负。

“朝廷要怪罪,首当其冲的也是那些无法无天的奸徒,殷老爷你只是上书府衙据理力争,其他的什么都没干,怎么可能牵累到你身上?你若是还担心,那我不妨说一句,这件事毕竟姚府尊也一度被薛县尊给当了枪使,更何况是你?放心,若真有人想拿你当替罪羊,你尽管找我就是。”

“有世卿你这句话,我这才能回去睡个安稳觉。哎,我和汪尚宁也是几十年交情了,他事到临头含含糊糊就没个准话,真是白瞎了交这么个朋友!”

被汪孚林从客院送到院门口的时候,殷守善还在那唠唠叨叨,然而,当他看清楚夹道那一头亮起的灯笼,以及后头另一扇门出来的几个人时,他立刻意识到这一时嘴快发牢骚是什么后果!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就算声音小,对面也肯定听得清清楚楚,更何况他这抱怨很大声。而且他完全没想到,这大晚上汪尚宁汪尚宣兄弟竟然会跑到程家来,而且正好在自己出门这会儿撞上了!

殷守善固然心情纠结,汪尚宁和汪尚宣也好不到哪去,尤其是看到殷守善竟然和汪孚林在一起,那种被人背后捅刀子的感觉就更强烈了。而且,这是他们时隔四年多再见汪孚林,和当年那个虽说奇招不断,却还显得有些青涩的小秀才相比,如今的汪孚林不仅乍一看去显得成熟了,而且已经是进士,作为对手而言自然是更加难以对付。汪尚宁给了汪尚宣一个严厉的眼神,警告其不要乱说话,这才在汪孚林和殷守善上前之后挤出了一个笑容。

然而,抢着打招呼的人仍然是汪孚林,他笑着拱了拱手,仿佛毫无芥蒂地说:“老前辈这是和令弟来拜见勋老太爷的?我正好和殷老爷借宿在此,殷老爷过来邀我到他那儿喝点小酒,我就不打扰二位了。”

殷守善恨不得赶紧结束这尴尬的局面,也顾不上本是汪孚林送他回房了,当下立时打哈哈道:“是是,二位请便,我和世卿回房去小酌两杯。”

眼见这回变成殷守善拖着汪孚林走得飞快,汪尚宣差点没咬碎了牙。汪尚宁至少还得了个老前辈的称呼,可他在汪孚林嘴里就变成了简简单单的令弟二字,那个可恶的小子竟是连一声三老太爷都不肯叫,简直不顾老幼尊卑!然而,念及此来还有正事,他也只能把那恼火和郁闷压在心里。可是,当见了程嗣勋这位继父之后,满心准备的词却都被人挡了回来,他就有些克制不住了。

“这四十年来,我不是为了你们守的,不过是为了我们当年夫妻的情分,哪怕她和前夫合穴,我也不愿意再沾染别的女人。你们如今都是自己也要被称作是老太爷的年纪了,我和祥元就不用你们再操心了。至于旌表,有也好,没有也好,说实在的我不在乎。只不过,要是没有这件事,即便同住竦川,你们却也要等到过节才会来走这一趟吧?”

汪尚宁给了汪尚宣一个眼色,自己却想尽最后一点努力:“父亲,之前我们兄弟三个确实是疏忽大意,然则疏不间亲,还请您三思。”

“我的话还没说完。虽说我之前已经七老八十,走不动路,也没力气去衙门了,那个行人司司副的诰封,也是你替我求来的,但我还不至于连几个字都写不动,要劳动你们以我的名义上书给府衙,谈什么夏税丝绢那点事。”见汪家兄弟遽然色变,程嗣勋这才淡淡地说,“总而言之,就这样了,余下的话我已经不想多说了。夜色已深,你们请回吧。”

汪尚宣再也不想呆下去了,一言不发径直拂袖而去,竟是就这么出门了。而汪尚宁站起身时,看到程嗣勋额头上那一条条犹如刀刻一般的皱纹,想起当年旧事,他突然转身直接朝着程嗣勋跪了下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程嗣勋有些发愣,但却沉默不语。

“父亲,我知道当初是伤了你的心,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也不奢望这辈子能够起复了,儿孙当中也没有出息的,如今想来都是之前造孽的罪过。可过去的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父亲还请体恤竦川汪氏和竦口程氏这几十年来的情谊,不要再火上浇油了。祥元已经到了科举的年纪,我也知道秀才难考,国子监难进,可难道一个旌表,他就能进国子监了?汪孚林他是已经考中了进士,可他若能一手遮天,何至于还要灰溜溜回乡养病?”

白发苍苍对白发苍苍,见程嗣勋的脸上表情仿佛终于有了变化,汪尚宁方才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汪孚林在南京是有门路,可要知道,刚刚传来消息,临淮侯李庭竹已经过世了,既如此,他在南京那些大佬面前,能有多大的话语权?”

“廷德,你一直都是在外任,没怎么当过京官,所历之处也算颇有善政,更有不附权贵的美名,可你知道为什么你自始至终没进过名宦祠?”程嗣勋见汪尚宁被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得有些狼狈,他便讥诮地说道,“那是因为你不重利,却太重名,所以不免以己度人。是,汪孚林之前对我提出旌表义夫的时候,就是冲着祥元,可如果不是他,你自己家里儿子孙子都顾不过来,还会想到我这个可怜的嗣孙?他叫了你多久的伯父,你何尝想过他?”

没等汪尚宁开口,程嗣勋便继续说道:“临淮侯我不认识,南京城那些大佬我也一个不认识,汪孚林也没有说过,一定就能把祥元送去国子监。但他听到族长去你家,后来送了我去汪家的路上,亲口承诺过我,为祥元请一位品行学问都过得硬的老师。松明山汪孚林别的不说,言出必行却是有名的。同样是这件事,我对你兄弟提过多少次,你们却始终敷衍了事!旌表的事情程氏一族全都提出为我奔走,我若不愿意,对不住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族人。你要说服的不是我,而是程氏族长,还有从上到下每一个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走吧!”

见一贯非常好相与的程嗣勋竟是犹如吃了秤砣铁了心,汪尚宁终于意识到今晚白来了。他扶着膝盖站起身,缓缓往外走去,待到门边上时突然福至心灵一回头,看到的却是程嗣勋赫然眼睛里满是水光。想到当初自己还叫程尚宁的时候,继父领着自己去给先生拜年,给自己买书买纸笔,拿已经考上秀才的自己教育两个弟弟,让他们以自己为榜样……一切的一切如今再想起来,便仿佛隔了一层纱似的模糊不清。

次日一大清早,当汪孚林带着全家人去向程嗣勋辞行时,却发现这位八十开外的老人家脸色憔悴,眼睛微微有些红肿。毕竟是自己惹出来的事情,汪孚林自忖和汪尚宁兄弟有仇,可这位可以称作老寿星的老人家毕竟是被自己拉下水的。

好在昨晚上他已经有了个主意,又和家里人都商量过,此时就笑道:“勋老太爷,接下来我要和舅舅回歙县城里去见秋家族长,而秋枫和程大姑毕竟之前都没相处过,骤然搬过去也不适合,我想让他在你这里寄住几天,和令孙也算是有个伴,不知道可方便吗?”

偌大的家里不过祖孙二人,程嗣勋平日里只感慨没有客人,如今汪孚林要留下秋枫,他看到程祥元也是满脸兴奋和欢喜,立时想都不想地笑道:“那当然方便,不过是一间屋子,我这里别的没有,只有空屋子最多!要是秋枫怕寂寞,你再留几个人陪他也不打紧。”

一听这话,叶小胖立刻来劲了:“勋老太爷,那我也留下行不行?”走到哪都是读书,现在没汪孚林和小北在,秋枫好说话,这样就没人监督他读书了!

叶小胖啥德行,众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是不知道的,可汪孚林这时候倒觉得这个小胖墩自告奋勇来得及时,因为就只见程嗣勋先是倍感意外,随即笑容满面地连声答应。他看看金宝,想想那三个平常很少分开,索性把养子一块留下了,顺带再留下三个随从照应。对于汪孚林如此举动,程嗣勋自然品得出其中好意。等到送走了吴天保和汪孚林夫妻,叶小胖立刻神气活现,缠着程祥元问竦口有什么地方好玩,又拉上了金宝秋枫,竟真当这是来休假的。

而回程路上,汪孚林看到吴天保频频拿眼睛看自己,顿时有些无可奈何:“舅舅,这次可不是我惹的事。”

“不是你起的头固然不假,可汪尚宣固然是没做好事,你也太得理不饶人了,出的什么馊主意!”吴天保算是真正了解外甥惹是生非的本事了,跑到一个之前完全陌生的地方,这都能挑起这么大的事来。见汪孚林一脸无辜,小北则是在那偷笑,想想自己之前和汪道蕴来时,那真叫做和平商谈,压根没有乱七八糟的变故,他不得不感慨这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只不过,他说这话并不是旨在埋怨外甥,当下就拐上了正题。

“徽州府的程氏几乎都是从篁墩迁出来的,竦口程氏也不例外。虽说这些年他们族中没出什么显赫的子弟,但节妇孝子之外,秀才也没少过,而且修路造桥,善名远扬。秋枫若是过继在程大姑膝下,如果能在竦口程氏给他挑一门亲事,其实那是最适合的,而且还能亲上加亲。”

汪孚林顿时呆住了。可想想金宝今年十三,秋枫好像十六了,汪道昆都提醒他要给金宝在宣城沈氏找一门亲事,年纪更大的秋枫确实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可自己才刚刚成婚没两年的他去操持这种事,着实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足足呆愣了好一会儿,他才打哈哈道:“舅舅说的是,说的是。”

“你就别敷衍了,舅舅是认真的,而且这事你也确实得考虑考虑。昨天晚上程家老族长摆宴的时候,我这儿就有好多人打听,有问金宝的,有问秋枫的,我只能一股脑儿全都推到你身上,差点就招架不下来。”小北想到昨晚那三姑六婆说媒的架势就有点心惊肉跳,随即似笑非笑地说道,“你留下那三个在程家,就不怕赶明儿人家设计出一堆相亲的戏码来?”

汪孚林险些没被小北这调侃的口吻给气坏了:“那里头还有你弟弟!”

“明兆那小子脑子缺根筋,我才不担心他,再说他婚事早定了。”嘴里这么说,小北想想叶小胖那看似憨肥却蔫坏的性子,很确定除了汪孚林之外,其他人很难算计得了他。可真要这么说,金宝和秋枫又何尝是真老实人?想当初秋枫配合汪孚林当了一回双面谍子,要是谁真把他当成软柿子捏,那可就要上大当了!

踏青似的去了一趟竦口,结果却横生枝节,接下来再去槐塘见秋家族长改动族谱的时候,汪孚林自然打足了精神,但这一次却是顺利得让人不敢相信。即便如此,当他又去了歙县衙门,通过户房司吏刘会把户口等等全都办好了之后,却没能立刻回返竦口程家去接自家那三个小家伙。

不是流程真得耗费这么长时间,而是因为他被刚从南京下来的应天巡抚宋仪望给堵住了,他不得不和徽州知府姚辉祖一搭一档,再加上那两位推官,把宋仪望应付了去婺源和休宁才能脱身。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宋仪望好歹是张居正亲自提拔的应天巡抚,却竟然去婺源余懋学家中转了一圈,据说声色俱厉撵走了余懋学家中堵门的锦衣卫。尽管汪孚林没看到当时场面,但府衙跟过去的差役在他和姚辉祖面前复述这一幕时绘声绘色,也和亲眼看到差不多。这不得不让他感慨,尽管冯保和张居正内外呼应,几乎可以称得上一手遮天,可这天底下还是有很多人确实不畏强权。可如此一来,宋仪望还能当多久的应天巡抚,那就很难说了。

最最可悲的,当然是在县衙中养病的县令薛超了,自始至终,就没人告诉他应天巡抚到了徽州府!

第六五四章 尘埃落定

有应天巡抚宋仪望亲自驾临,再加上宁国府和太平府两位推官,徽州知府姚辉祖快刀斩乱麻,将此次休宁婺源大乱的首恶立时三刻发落完毕。程任卿冒名东厂缉事探子这么一件事,便烂在了寥寥几个当事者的肚子里,谁也没往外说,因此这位婺源生员也就是和程文烈等其他人一例处置。相较于休宁那边吴大江等几人直接判了斩监候的死罪,婺源这边行刺吴琯的几人亦是死罪,程任卿等几人也就是充军辽东,相形之下就算是轻了。

至于歙县这儿,帅嘉谟失踪,最合适的替罪羊没了,自然有其他人需要顶上来。但歙县的乡宦们也就是上书奏请,在府衙中和五县争了一场,其余过激的举动却没有,再加上汪孚林丝毫没有在这种时候往竦川汪氏身上落井下石的意思,于是在姚辉祖富有暗示性的解释说明,以及太平府推官刘垓和宁国府推官史元熙的旁证下,宋仪望这板子只有打在急功近利的歙县令薛超身上。

歙县令薛超为抵消今年催科过急的反弹,急功近利推进均派夏税丝绢,于是激起婺源休宁民变。这就算是铁板钉钉的结论了。

当宋仪望亲自撰写,禀报徽州府此次夏税丝绢纷争的奏疏,连带徽州知府姚辉祖就处置夏税丝绢的呈文,再加上两位推官的陈情,休宁陈县尊,婺源县令吴琯,歙县署理县令喻县丞这先后几道奏疏先快马报到南京,而后送到京师之后,自然激起了不小的反应。

尽管汪孚林事先已经打点过,徽州知府姚辉祖和两位推官刘垓史元熙的奏疏中,都尽量减少了他的存在感,可架不住宋仪望那儿他可没什么影响力,婺源那位四不县令吴琯也是刚正不阿油盐不进的性子,一五一十将自己遭人行刺却遇汪孚林救援等等全都如实上奏。再加上休宁那位陈县尊自知此次麻烦大大,再文过饰非也很难过关,干脆把赞誉不要钱似的全都送给了隶属于徽州米业行会的休宁粮商以及叶青龙。这下子,汪孚林那名字顿时显眼十分。

如果朝中大佬不熟悉这个名字,看到之后顶多放在一边,毕竟相对于大明广阔的疆域来说,徽州府太小了,可要知道汪孚林回乡“养病”之前,才刚在京师引发了一阵鸡飞狗跳。不说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三辅张四维,对汪孚林全都熟悉得很,一个只是纯粹的小小关注,一个就是货真价实地切齿痛恨了。就连兵部尚书谭纶在通过自己的渠道第一时间拿到六份奏疏副本的时候,也忍不住把汪道昆叫了过来分享,随即连连摇头。

“伯玉,你这侄儿,还真是到哪都少不了惹是生非!”

尽管汪道昆知道这次徽州府的乱子完全是当年自己授意汪孚林拖延此事留下的后遗症,可对于汪孚林那掩盖不下去的存在感,他也唯有报以苦笑。从姚辉祖以及史元熙刘垓的奏疏中,他看得出来汪孚林下了不小的功夫,宋仪望这边也只是中肯地上奏,没怎么提到汪孚林,可婺源和休宁两位地处乱子中心的县令证词,那自然是比什么都真实。

他思来想去,也只能开口说道:“孚林这性子实在是让我头疼,能不能如我当初那样,将他外放浙江当个县令?”

在三甲进士当中,除却被选为庶吉士的,以及最终留京的幸运儿,出身南直隶却能够在浙江这种比较富庶的地方当县令,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哪个上司敢要这样常常惹麻烦,战斗力太强的下属?”谭纶一句话问得汪道昆哑口无言,他便摸着下巴说道,“不管怎样,他的表字是我起的,之前从辽东回来,也给我们俩解决了一个大麻烦,我总不能不管。元辅那里,我会设法去打探一下风声,总得给他安排一个去处。毕竟,就算进士候选,他这等的时间也太长了,朝廷总得补偿补偿。”

“还有歙县这夏税丝绢的事,徽州知府姚辉祖提出来的办法不是朝三暮四,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朝廷总得拿出个好章程来吧?”

“你自己也说过,这不知道是延续了多少年的争端了,姚辉祖要是真的能够想出一劳永逸两全其美的办法来,那他简直是天才。闹到现在这个份上,两害相权取其轻,朝廷约摸会把歙县的夏税丝绢减掉那么一点,同时不增加其余五县负担,这样就算是两全其美了。”说到这里,谭纶的声音方才低沉了下来,“倒是宋仪望竟然把余懋学家门口那些锦衣卫给轰走了,据说冯公公很恼火,元辅也一样很不满,多半会拿掉宋仪望。此事世卿没掺和,算他机灵。”

如果不论歙人和婺源人之间的纷争,也不论政见的不同,单单说之前余懋学上书陈奏五事的那道奏疏,汪道昆对其中几条还是赞同的。可是有了之前的教训,汪孚林又赤裸裸挑明张居正如今根本容不下任何反对者,他又怎会为余懋学说半句话?可他当年担任福建巡抚的时候,宋仪望曾经在他属下当过兵备道,和戚继光合作破倭,也算有些情缘,一想到此人要因为这种原因被搁置一旁,他不免心有戚戚然。

“总之,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先管好自己人,别的事情是顾不上了,先想想你那侄儿到底能选个什么官才是正经!”

汪孚林当然不知道,谭纶和汪道昆正琢磨着他的分配问题,横竖自己从去年三月考中进士之后,已经晃悠了将近快两年,再继续晃悠下去他也毫不介意,因此把夏税丝绢的难题丢给朝廷去抉择,徽州一府六县算是安定了下来,他便再次带着家人去了竦口,见证了秋枫正式入嗣,从名分和礼法上和原先的父母正式脱离关系,成为程大姑嗣孙的一幕。

尽管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秋家的事情,和竦口程氏没多大关系,但护短的老族长程世洪还是帮忙筹办了宴席,随即在事后笑容可掬地对汪孚林提出了联姻——自然,便是吴天保和小北曾经提过,让秋枫娶竦口程氏族女的事。之所以不是对程大姑这个名正言顺的祖母说,而是对汪孚林提,程世洪自然是表示尊重,见汪孚林脸色仿若有些古怪,他立刻补充道:“婚姻是两姓之好,我当然不强求,但趁着尊夫人在,程氏族女当中未嫁的尽她挑。”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汪孚林知道自己要是还没个表示,程世洪绝对要认为他瞧不起竦口程氏,当下就笑道:“老族长,竦口程氏也是咱们歙县乃至于徽州府很有名望的大族,要是我自己来说,您这提议当然很好。但恕我说一句无礼的话,盲婚哑嫁我向来是不大赞同的,毕竟要等到新婚之夜揭盖头的时候方才知道对方样子,这不可靠的因素太大了。与其说是内子挑,我倒更偏向于秋枫自己点头,哪怕只是打个照面说两句话也好。”

程世洪听到汪孚林前半截话,心里还有些不痛快,等听到后半截,他立时眉开眼笑,当即想都不想地说:“这话说得对!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连一面都没见过就许婚,确实草率。所以秋枫留在竦口这些天,我安排他见过……呃!”

发现说漏了嘴,程世洪本想赶紧补救,可看到汪孚林那似笑非笑的样子,他就知道瞒不过对方,只能有些尴尬地解释道:“其实就是请他们几个来家里坐坐的时候,正好我家那口子叫了些姑娘家过来而已,你家几个孩子都很懂礼……总之汪公子你回头问问秋枫,合适就早点定下来。”

当汪孚林把这件事直截了当抖露给秋枫的时候,就只见秋枫一张脸登时红透了。他知道这年头少年男女大多都是说到这种终身大事就发窘的,也就不逗人了,笑眯眯地说道:“既然老族长都说了,该见的你都见过,那么,你心里意向就对我说说。”

“老师,我连她们谁是谁都还没分清楚,你让我……让我怎么说……”

“哦,既然那样,就是说谁都行?那成,我让你师母去对你祖母说,就那几个里头,不拘是谁,随便给你挑一个。”

这一次,看到汪孚林一面说一面站起身来,竟是要径直往外走,秋枫这才货真价实急了,本能地上前拦人:“老师,千万别!”

汪孚林扭过头来,眉头挑了挑:“那是都看不中?”

“不……不是……”秋枫只觉得脸上发烫,一颗心跳得厉害,足足迟疑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在汪孚林那仿佛极具穿透力的目光注视下败阵。他用几乎比蚊子叫还低的声音呢喃道,“程老族长的那个长孙女……就挺好的。”

汪孚林顿时哈哈大笑,他可以想见,程世洪听到秋枫这话时,那会是怎样的惊喜。他笑过之后,在秋枫肩膀上轻轻拍了拍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和你这么大的时候,胆子可比你大,你师母就更不必说了。你等着吧,我先去和你祖母说。”

当汪孚林拉开门时,就只见叶小胖正扯着金宝飞快地逃开,想也知道是偷听了这番说话。他嘴角一翘,随即就想起叶小胖比秋枫还大一点,就比自己小两岁,这婚事却一直还没办,性子还是活脱脱当年那脾气,忍不住摇了摇头。只不过,一想到小胖墩将来的媳妇要摊上的是苏夫人那样一位厉害的婆婆,他也就不得不认为精挑细选是很必要的。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眼下最要紧的是去和程大姑商量。当这位守寡多年,之前险些就因轻信人言而铸成大错的老妇人听到汪孚林真要在竦口程氏中给秋枫挑媳妇,而且看中的竟然是族兄程世洪的孙女,她那张脸上满满当当都是惊喜。她几乎想都不想就答应道:“汪公子放心,此事我一会儿就对老哥哥去说,他一定会答应的。”

正如程大姑说的,汪孚林想的,程世洪一听说秋枫一眼看上的竟然是自己的孙女,那简直是笑得合不拢嘴,当即就立马拍板答应。但因为正月不娶,腊月不嫁,而且连订婚都要避开这两个月,这交换婚书就拖延到了来年,当然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种事完全用不着汪孚林这个老师操心。

可在这腊月里,汪孚林却接到了来自宣城的喜帖,邀他二月去宣城参加沈有容的婚礼。送喜帖来的是沈大牛,因为之前的蓟辽之行,他和汪孚林自然熟稔。那次汪二娘的婚礼,因为汪孚林是大舅哥,精神大半都放在妹妹汪二娘和妹夫吴应节身上,剩下的精力又被吴老太爷和其他人所说的夏税丝绢给占满,没怎么来得及过问沈家叔侄回乡之事,这次就少不得仔仔细细问了问。

“之前刚回宣城时,要不是二老爷护着,又揽责任说好话,二少爷回家之后那顿家法怎么也逃不过去,照老爷的脾气,非得把少爷打得下不了床不可。可后来在松明山参加了婚礼回去,他不合对老爷提了日后要去辽东从军,婚事不妨对女方说说,如果不愿意就不勉强,结果挨了老爷劈头盖脸一顿戒尺。”要是别人,沈大牛还会帮沈有容遮掩一二,但和汪孚林极其熟稔了,他索性一五一十都摊开了说。

“老爷后来亲自提溜着二少爷去见了未婚妻,果然未来二少奶奶敬慕英雄,说是二少爷只管放心在外保家卫国,她日后会在家好好伺候二老,把二少爷闹了个大红脸。于是婚事就立刻定了下来放在二月,毕竟明年少爷还要去考武举。”

“好,你回去转告,就说我二月一定去!”汪孚林话才出口,想到自己迟迟未下的任命,拖到过年后就真得是将近两年了,他想了想就苦笑着补充道,“前提是老天保佑,别让朝廷赶在这一阵子给我授官。”

赶在过年前,他还得去一趟南京,虽说赶不上吊唁已故临淮侯李庭竹了,可总不能装不知道。另外也得去看看武举的门路,还有就是设法见一见南京户部尚书殷正茂。要说他这趟回乡养病还真是太忙!

第六五五章 名士这圈子

万历四年的新年,汪孚林又是在松明山过的。他先是跑了一趟南京,随即又去了丹阳和扬州,堪堪赶在除夕这一天才到家,吃了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整个正月,身为进士的他自然少不得被汪道蕴拉着四处拜客,足足折腾了半个月,出了正月十五方才勉强消停,却又立刻开始筹备去宣城参加沈有容的婚礼。因为徽州府和宁国府紧挨着,路途却足有三百余里,所以一家人就预备着提早几日出行。

这一次,汪孚林除了带着妻子,三个大多数时候都形影不离的小家伙,就连汪小妹都硬是闹着要去,他也就索性说服二老,一块给带上了。今年十五岁的汪小妹已经出落成了大姑娘,不言不语的时候倒有些娴静温雅的气度,可在车上和小北叽叽喳喳说话的时候,汪孚林看到的还是当年那个咋咋呼呼的小丫头。因为出门早,一路上众人走走停停,一副游山玩水的势头,足足用了六天。

尽管之前汪孚林往来经过宣城数次,尤其是之前从京师回来时,还在宣城沈氏少许盘桓过片刻,但因为急于返乡,不过走马观花而已,这一次时间充裕,汪孚林本打算去宣城沈氏送了帖子,自己就找座客栈住下,游山玩水好好逛一逛,可谁知道门房一听到一个汪字,一溜烟就跑了进去,不一会儿,沈懋学就亲自迎了出来。三两句寒暄过后,听说汪孚林要去住客栈,他立刻就沉下脸来。

“汪贤弟远道而来参加士弘的婚礼,却还要住客栈,传扬出去岂不是说我沈家没有待客之礼?”

“沈兄,我这不是想着这次跟我来蹭喜酒喝的人太多吗?再说,士弘的婚事,总有你不少朋友要过来,沈家再大,只怕也是住不下的。”

沈懋学知道汪孚林指的是当初汪二娘出嫁,西溪南吴氏腾出好几座园林安置各方来客,而自己交游比吴家人更广阔,客人只会更多。他呵呵一笑,不由分说把汪孚林往里带,又吩咐仆从照应车马进门,一路走一路说道:“沈家的姻亲在宣城也很不少,各家帮忙安置一下,就都住下了,再加上兄长和我还各有一座别院,全都腾了出来招待客人。但唯有你,那是一定要住在沈家本宅的,否则不说别的,士弘就得怪我。知道你喜好游山玩水,来日我亲自陪你去敬亭山!”

“那好,不过有一点,万一还有你那些朋友在,千万别揪着我吟诗作赋!”

沈懋学被汪孚林的事先声明给逗得哈哈大笑,笑过后才说道:“正要给你引介呢,我那几位至交好友全都对你闻名已久了。”

很快,汪孚林就意识到沈懋学把他带进了一个怎样的圈子。沈懋学那些至交好友中,全都是一等一的江南名士,汤显祖、梅鼎祚、冯梦祯、焦竑、屠隆……汤显祖那是他久闻大名了,其余的也都是一时名士,焦竑还是南京崇正书院的山长,他有过一面之缘。而最最令人感慨的,无疑是这些年纪无一例外比自己大十几岁的文坛名士,在科场上全都要算他的晚辈,梅鼎祚只是秀才,其余的都是举人,尚未有人考中进士!

虽说科场素来达者为先,但汪孚林可没有在这些人面前显摆一下三甲传胪的打算。这些人可不仅仅是寻常文会诗社的主角,他随便吟诗作赋三两首就能糊弄过去,放到万历文坛史上,那也都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于是,从甫一相见开始,他就表现出了谦虚敬老的一面,同时随时准备开溜。奈何众人之中对他感兴趣的人实在是不少,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全都是好奇追问他那些经历的,到最后汤显祖和梅鼎祚甚至争执了起来。

而他们争执的不是别的,竟然是谁来执笔,以他汪孚林从前那些经历为蓝本,写一部好戏!

汪孚林眼看着连屠隆都兴致勃勃加入了进来,顿时哭笑不得。到最后,还是沈懋学巧妙解围道:“好了好了,诸位就别争了,别忘了世卿的伯父可是文坛耆老太函前辈,要写戏也轮不到你们,前辈早就自己动手了。”

“身为伯父给侄儿写戏,太函前辈肯定顾忌多多,哪像我们可以肆意挥洒?”汤显祖梗脾气又上来了,轻哼一声后,他突然灵机一动,得意洋洋地说,“不如这样,咱们三个比一比,梅老道,屠长卿,怎么样?”

“比就比,难道谁还怕了你不成?”

“到时候评判的时候要是你输了,可别耍赖!”

汪孚林简直觉得这三位三十出头的名士实在是小孩子脾气,当下只以为是说笑话,可等到散去之后沈懋学送他回房,他方才骇然得知,汤显祖那三个竟然是当真的!无奈之下,他唯有苦笑道:“这三位还真是比拼上瘾,就我这点事有什么好写的?还不如好好改一改辽东英雄传才是正经。”

“你以为他们没改?早就开始了,士弘被他们缠得叫苦不迭,恨不得见人就躲。汤海若是应宣城姜县尊之邀,刚到宣城不久,我只见了没几次便意气相投交了朋友,至于其他人,大抵也都是一回生两回熟。你不妨多和大家相处相处,他们虽说不少都有怪脾气,但交朋友却都是真心的。”

沈懋学说到这里,不禁莞尔,随即见左右无人,他就轻声补充道:“除去梅禹金,其他人都是要去参加万历五年会试的。”

汪孚林知道沈懋学是想代朋友问一问,万历五年会试能不能搭一班顺风车,可这事情他又不是张居正,怎么好打包票?他只能努力思量了一下张居正的某种倾向,这才谨慎地说道:“虽说首辅大人禁讲学,也不大喜欢名士习气太重的人,但明年十有八九他会亲自主考,总会力求名至实归,多取一些才名远扬的士人。如果是那样,大家希望都很大。说到这个,梅兄今年不准备下场大比?”

说到梅鼎祚,沈懋学就忍不住摇了摇头:“他十六岁就是道试第二,直接进了廪生,接下来却两次秋闱不第,干脆就不再去参加乡试了,成日里读书藏书写戏,逍遥度日。他对我说,别说下场科举,就算是真有内阁那位阁老愿意举荐他为官,他也绝对不去。我们这些人当中,就属他真正看得开。”

文人大抵好名,别说嘴里对科举不屑一顾,但真正能在壮年就懒得去科举的,却是极少数,因此汪孚林不由得对梅鼎祚心生敬意。接下来的数日,他带着家人游遍了宣城,从敬亭山到谢朓楼,名胜古迹都去了一个遍。因为有小北和汪二娘跟着,沈懋学也没有呼朋唤友,而是亲自带了妻子从旁作陪,直到婚事在即,这才在汪孚林再三要求下去忙活去了。

至于沈有容,作为新郎官的他根本脱不开身,总共也就只在任人摆布的空闲中,抽出时间来见了汪孚林一次。而他的未婚妻,汪孚林当然就无缘得见了,反而是小北和汪小妹由沈懋学妻子带着,去见了一面。姑嫂俩回来之后,用她们的话来说,沈有容那未婚妻就是和她们完全性格相反的人,真正的温柔娴雅,从女红到厨艺无所不能,更难得的是虽说自小便处在逆境,待人接物却落落大方,还教了两人几道拿手的汤水和点心。

而小北投桃报李,将沈有容当初在蓟辽那些趣事都讲了给对方听,不外乎是让未婚小夫妻俩在婚前能够增进了解。

到了婚礼这一天,宣城各家名门望族全都派了代表,再加上沈懋学那些朋友,最远的甚至有从福建赶过来特意喝这杯喜酒的,端的是热闹非凡。而汪孚林在喜宴上还不期而遇了一位熟人,那就是和自己同年的宁国府推官史元熙。一问之下他方才得知,就沈家叔侄回来之后的这短短两三个月,酷爱交游的沈懋学就在宣城县令姜奇方的牵线搭桥下,和史元熙成了朋友。这下子,汪孚林算是真正领会到沈懋学这交游圈子为什么这么大。

这位还真是意气相投就立刻纳为知己!

“对了,老姜之前听说你来了就一直想见一面,可他身为宣城县令忙得很,你又住在沈家,所以就一直拖到了今天。幸好沈兄很会排位子,把你放在我和老姜那一桌,正好一块说话。”

汪孚林对宣城县令姜奇方原本并没有多少了解,但此次到了宣城,他总得打听一下地头蛇,结果这才发现,姜奇方除了是隆庆五年的进士之外,还有另外一重特殊的身份——这位宣城县令竟然曾经是张居正家中那些儿子的塾师,也就是所谓的门馆先生!然而,也许是这一重关系实在太过亲密,张居正当年又只是受制于高拱的次辅,故而没能把姜奇方留在京师,而是将其外放到了南直隶宁国府的首县宣城当县令。

尽管之前沈懋学已经为汪孚林引见了汤显祖等人,但真正安排座位的时候,他却另有一番考量,把非常擅长人际交往,自己又身为进士的汪孚林以及宁国府推官史元熙、宣城县令姜奇方以及汤显祖等人一块分在了一桌。汪、史、姜是进士,汤显祖却是姜奇方特意请来游历宣城的,其余也都是一时名士,故而哪怕不是谈笑有鸿儒,却也是谈笑有名士。其他至于府衙中官居五品的同知,六品的通判,抑或是县衙中县丞主簿典史等等,却都另外安排了开来。

正如史元熙说的那样,汪孚林和姜奇方见过之后,就发现人家对自己确实特别热情,也不知道是否张居正的关系。而不止是对他,姜奇方对汤显祖冯梦祯等人也一样礼敬非常,一点都没有一县父母官的架子,反而谈吐风雅,彬彬有礼,汪孚林一眼就瞧出,座上大多数人都对这位宣城县令颇有好感。可说着说着,他就郁闷地发现,话题不知不觉拐到了及第快两年,如今却在家里“养病”的他自己身上。

当然,即便每个人都知道他所谓养病完全是借口,可也都没有揭穿,只不过对于他接下来要派授何官,众人却都饶有兴致地猜猜猜。尤其是酒酣之际,几个好事的甚至打起了赌。可就在这时候,多喝了两杯的汤显祖却是嘿然笑道:“反不管当什么官都少不了要攀附权贵,否则就看看海刚峰是什么下场!汪贤弟,你之前在京师舌战群雄好不威风,奈何也不过是被人当刀子而已!”

“汤海若,醉了就少喝点!”冯梦祯见姜奇方面色一变,立刻就夺了他的酒杯,随即又连声呼唤侍者去送茶来。等到他拉上屠隆,硬是把人给架了下去醒酒,汪孚林这才没事人似的笑道,“幸好我自知酒量浅,不敢灌黄汤。至于派官这种事,说实在的我真没什么所谓,只要不去都察院就行,省得回头再当一次众矢之的。”

见汪孚林巧妙地挽救了刚刚已经很僵硬的气氛,史元熙立刻打哈哈附和,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渐渐就把汤显祖刚刚直言快语破坏的氛围给弥补了回来。只不过有了这么一遭,接下来众人自是只谈文林,不论国事,哪怕等到冯梦祯和屠隆回席,说是汤显祖已经先安顿睡下了也是如此。总算是捱到沈有容这个新郎官过来敬酒时,汪孚林借口一定要大灌沈有容三杯,一手拿壶和空酒杯,一手把人拖到了一边。

“汪兄,你就饶了我吧,我真的不能再喝了!”

“笨蛋,做个样子懂不懂?不这样我怎么单独和你说话,谁让你之前忙成那样子?”汪孚林瞪了沈有容一眼,见其满脸迷惑,他浅浅倒了点酒递了过去,见沈有容接了在手,他方才低声说道,“武举的事情,我在南京打听过,只要弓马过得去,文试文理粗通,基本上就能行,更不要说兵部那两位本来就说过明话。所以我这边也会派懂点文墨的赵三麻子去试试。另外,张学颜只怕明年就会离任,你自己思忖思忖,李家父子到时候会不会压着你……”

他将之前没来得及说的话都对沈有容说了,也让其浅浅喝了三小杯,正打算打趣一下这位脸色酡红的新郎官,突然他眼角余光发现沈懋学直接往他这边走了过来。他原本以为是找沈有容的,却没想到沈懋学却径直对他说了话。

“世卿,正好送旨意的信使过宣城,据说是徽州府夏税丝绢纷争的旨意下来了,具体为何就不知道了。”

第六五六章 联姻那点事

宣城沈氏的影响力早就渗透到了整个宣城的方方面面,因此,沈懋学能够在圣旨过境的时候就这么快得到消息,尽管具体内情如何还没打听出来,但这就已经很难得了。面对这样的消息,汪孚林思量再三,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立刻赶回去。毕竟,关于徽州府夏税丝绢纷争,他该做的事情已经都做完了,就算这次朝廷下的旨意不乐观,他回去也是白搭。因此,他还是选择继续按照既定行程走,没有在沈有容的婚礼次日立刻启程,而是又逗留了几天。

在这前前后后小半个月时间里,小北和汪小妹没闲着,充分贯彻了汪孚林额外吩咐的一个任务,那就是替金宝相亲。本来这只是小北一个人的事,但不知怎的被汪小妹给听了去,这下子对哥哥嫂嫂软磨硬泡,死活一定要尽身为小姑的责任,汪孚林虽说训了她一顿,可禁不住妹妹硬是要一块把关,他索性听之任之。于是,姑嫂俩连日来厮混在宣城各大名门望族那些太太奶奶小姐们当中,最终摆在汪孚林面前的名单,赫然一长溜有十几个。

能让古灵精怪的小北和汪小妹认为是性情好又能干,而且又云英未嫁,最终放在名单里的,汪孚林自然知道全都是非常不错的闺秀。因此,这一日,汪孚林就单独把金宝给叫了过来,如同上次对秋枫一样,直截了当把当初汪道昆提醒自己的话给说了,随即又把自己当时因为秋枫的婚事对竦口程氏老族长程世洪的话转述了一遍,最后才把婚事之议给抛了出来。

“我和你娘的事情,你是知道的,当初没成婚之前,那就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就算你不能和我当初那样,但少说总得和秋枫一样,至少见一面再说。总而言之,你过了年已经十四了,自己拿个主意。”

上次还是秋枫,这次却轮到了自己,尽管金宝确实早熟,此时此刻却着实有一种瞠目结舌的感觉。哪家做父亲的会这么让儿子自己给婚事拿主意?他一贯很好使的脑子破天荒完全停摆了好一会儿,随即才结结巴巴地说道:“爹……是不是……是不是太早了?”

“很早吗?”汪孚林挑了挑眉,随即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要知道,这年头的姑娘大多都是早早定下婚事,要是再拖,等你十六七的时候,和你适龄的早就都定出去了。”

就像想当初他那个不靠谱的老爹和胡宗宪竟然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把婚事定下了一个样!

金宝很想说功名未立,何以家为,可想想汪孚林其实从骨子里对功名两个字就没那么看重,说不定还会招来劈头盖脸一阵训斥,他只能使劲开动脑子思量。一来他这年纪完全就没想过什么终身大事,不像秋枫已经确实到成婚的年龄了,二来是他早已习惯什么事都是汪孚林又或者别的长辈拿主意。可是,当无意间接触到汪孚林那带着笑意和期许的目光时,他不由得想起小北常常用来打趣自己的话。

照母亲说起来,父亲一直都指望他赶紧成家立业,把家中遮风挡雨顶梁柱的职责接过去——哪怕他觉得那只是说说而已,并不是父亲真就那么爱偷懒,可想想汪孚林考中进士都这么乐于四处晃悠,而不是去出仕为官,他隐隐又觉得这说不定才是父亲催促自己定下婚事的真相。

他尽量用平静的口吻开口问道:“爹,您打算和宣城沈氏又或者是梅氏,抑或是其他名门望族联姻的事情,对他们提过吗?”

汪孚林顿时为之一愣。秋枫的婚事是竦口程氏老族长亲口提的,可金宝这档子事却是汪道昆的吩咐,他派了小北和汪小妹去相看执行,可确实没有去试探过人家的意思。要知道,真正比起底蕴来,松明山汪氏拍马都及不上沈氏和梅氏。不说别的,新安名族志中,汪道昆之前,松明山村中那些父祖辈的人没提到过一个,只说起最初从松明山迁到各地的支族。原因很简单,汪道昆再往上是两代商贾,商贾再往前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连个秀才都没有!

而宣城沈氏和梅氏,却都是很多代的了。

听懂了金宝的意思,汪孚林忍不住长叹一声:“你说得对,总不能是一厢情愿。也罢,我先去和沈君典露个口风,要是不行就算了,天涯何处无芳草?”

金宝如释重负,见汪孚林再无二话,他赶紧告退,可拉开门后,发现叶小胖正拉着秋枫一溜烟回房,看到这一幕,他顿时想起当初叶小胖拖着自己偷听汪孚林对秋枫谈婚事的那一幕,和眼前这情形何其相似?饶是三人从小一块读书,算得上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可这时候他仍是忍不住捋起了小袄的袖子,心中盘算着一会儿是不是拉上秋枫一起,好好给叶小胖这个“为老不尊”的长辈一点厉害看看!

因为沈有容的新婚妻子父母双亡,因此这三日回门时,夫妻俩去的不是别处,而是新娘子的舅舅家中。而汪孚林便趁着沈家总算空闲下来的这当口去见沈懋学。他当然不会直截了当谈婚论嫁,而是先告知了近日准备回徽州,沈懋学自然少不得挽留,两边兜来转去,话题也不知道转了多少个,汪孚林才笑着提到了已经过继给程大姑,而后又和竦口程氏老族长程世洪定下婚事的秋枫。

沈懋学早就听汪孚林说起过秋枫的身世,此时不禁笑道:“说到这个,士弘之前就对我说,世卿你看着年轻,思虑周祥之外,就连做的事情,也是我和他爹这等年纪的人才会做的事情,谁像你这么丁点年纪就有一个养子一个学生?操心了他们的学业,还要操心他们的家事,连秋枫的过继和婚事都考虑到了,你就不想想你自己,难不成准备一直养病下去?”

“反正我都已经考中了进士,算是对得起伯父一番苦心了,至于做不做官那又由不得我,我有什么办法?”汪孚林故意苦笑着耸了耸肩,随即笑眯眯地说,“倒是我家金宝道试案首,今年可以去试试秋闱积攒一下经验,说不定他过几年就能考中举人考中进士,我到时候岂不是就能当老太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