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萱拍掌笑道:“那感情好,俺正觉得热呢。娘,昨日卖菜的那个大婶来看我们上课,托厨娘来问可能收她家小孙子来上学。俺想着收下也使得,只是不好跟俺们家的人混在一处。”

小全哥想到中午他跟明柏商量的事情,忙道:“娘,俺跟明柏哥这几日把首里跟那霸都转遍了,有钱人都是请人在家教书,学堂也只得一个。不如咱们家再办个学堂罢。”

狄希陈笑道:“你们想办,使得,只是公中不出钱的,你们自己想办法。”说罢对素姐道:“工人刨出一个池子来,说下边有泉眼,我叫人挖呢,咱们去瞧瞧。”

伸手就把小妞妞扛在肩上出去,素姐会意,对小全哥笑了一笑也出去了。他们一走,紫萱就从凳上跳起来,笑道:“哥哥,你们真要办学堂?”

明柏笑道:“从前爹娘为何费那么大事办义学?为的是教化乡里。琉球土人通不识字,就是王族,听说识字的也不多,书办用的都是闽人。咱们若是能叫全琉球的人都说中国话,写中国字,不是合在中国一般儿?”

小全哥补道:“闽人迁到此处传了数代,论学问到底不如咱们呀,所以我们想着再办个学堂,就只教识字,将来会写家书会记个帐就使得,紫萱你觉得如何?”

紫萱毫不心疼办学堂会花钱,笑道:“这是好事,一来么也替我们狄家广种善缘,二来么,琉球这个鬼地方太穷,却是因土人不读书不晓得什么物件值钱。那回俺在林家看见一个土人送来一株红珊瑚,跟林七叔换了几斤酒就满意而去。那株珊瑚若是下些功夫打磨成首饰也值一二百两银呢。读书的人多些,生财的法子就多些,大家过上有钱日子不好么。”

小全哥想到琉球多的就是珊瑚,拍桌子畅快的笑起来,道:“写信给九叔,叫他招工匠办作坊,俺们这里珊瑚贱的合木头一般,运回去挣点零花钱不好?”他想到就做,就把贩珊瑚做首饰,又要在琉球办义学的事都写上。紫萱想到琉球就连纸笔都很少买得到,又叫哥哥添上再买几箱纸笔文具。明柏想到上回紫萱和那位陈小姐相争,又叫请几个教头来。

小全哥一一记下,笑道:“积多了,再叫爹娘瞧过,咱们就去办。这个鬼地方一年船队只得一个来回,真是急死人。”

紫萱跟明柏都笑起来,一年只得一个来回才好呢。大明朝就是天都翻了过来,到琉球狂风暴雨也变了和风细雨。琉球王虽然事明甚恭年年朝贡。然天高皇帝远,琉球王偏安一隅又无甚野心,就合了老子那句“无为而治”,到这里来日子过的才舒服呢。

明柏跟小全哥定下了每日早起一个时辰读书的功课。紫萱也凑热闹要家学的孩子们也早起半个时辰,每日跑步到海滩上去背空心书,背完了再回来吃早饭。明柏不舍得紫萱辛苦,合小全哥商量:“紫萱到底是个女孩儿家,跑步的事不如俺两个分担,叫她在家罢。”

小全哥也是心疼妹子的人,忙道:“使得,早晨我两个轮换罢。妹子在家,正好有空算算帐。倒是铺子将要收拾好,每五日还要赶次集,那日就家学放假罢。”

紫萱体谅哥哥们的好意,笑道:“这样最好,也省得把孩子们拘束的坏了。咱们家收干鱼收珊瑚玳瑁这些东西的消息也要传出去才好呢。”

明柏笑道:“这个不难,过几日就要给那些土人发工钱,那日人都聚到一处,找个闽人工匠传话就是。再放个风说狄家学堂如何如何,想必就有人来附学。”

这个法子甚好。果然那日放过消息之后,渐渐大家都晓得狄家大少爷每日早晨带家学的孩子到海边读书,左近就有胆子大的孩子们到海边去看稀奇。

明柏跟小全哥带着大家背诗文,又在沙地上写几个字,招孩子们来认字。

过了十来日,就真有一家来问,却是紫萱的对头陈小姐陈绯。陈绯听说她的死对头居然能教书。她却是大字认不得几个的主儿,平白被狄小姐比下去甚是着恼,扯着她爹爹的胡子嗔道:“爹,我要读书,我要认字。”

陈家上上下下通是粗人,孩子也多。从前做海盗时顾不上孩子们读书识字,就连绯小姐都是睁眼瞎。陈老蛟因家中忙着砌高墙盖房子,一群大小孩子都是疯耍。狄家祖上也和他家一般,儿女们都能做教书先生,想必办学堂也不难,老英雄就想自己家也办一个。

然此地读书的种子虽不少,偏日头又毒辣,海边又潮湿,那读书种子没有几粒能发芽,纵是发了芽卖相也不好。寻了几日寻不着好先生,陈老蛟的胡子都叫女儿拨光了,恨不得变成蛟龙藏到水里。他叫闺女逼急了,就指着狄家道:“那里有现成的先生,破着每月与他家一二两银子,送你去读书可使得?”

陈绯哪里肯丢这个人,闹着要爹爹找先生,又极想看看紫萱是不是真识字,拉着她的新伙伴崔家小姐同李家小姐同去狄家。

————————————————————————

好困的说,谢谢大家对六斤的关心,特别是那位同样给孩子画画的孩子娘,呵呵。我家六斤昨天带他出门耍,他直奔人家的彩笔盒子,指着那个大叫:“妈妈我爱你,买笔。”

热泪啊,会说句子了,还会先拍马,再叫你消费。。眼泪,俺一机动,给买了像皮泥一大桶,果汁一大瓶,还有QQ糖二十多块钱。。。。握拳,为了六斤的我爱你,努力写字咩。

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七章 椰风小学(下)

崔小姐南姝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是上过几日学,对狄小姐教家中仆婢读书识字颇不以为然。

三位小姐里论学问却是李家小姐稍好。李家正经是大明朝松江人氏,数十年来专做高丽、倭国两国生意的,合崔家最厚。崔家因为走私在高丽惹了是非,李家受牵连不得不同避琉球。李小姐芳名晚晴,人都唤她晴姑娘。松江人看女儿甚重,晴姑娘合男儿一般读书识字,自问写算无一不精。她心说那位狄小姐一见面就合人打架,必然是第二个陈小姐,这样的人居然在家教仆僮读书识字,可是稀罕事。就是陈小姐不来唤她,她也要去瞧的。

这一日三位小姐约齐了到狄家寻狄小姐。素姐跟狄希陈正算帐,听说小姐们来寻紫萱,相对笑了一笑,叫管家出去回:“大小姐带着小学生们到海边去了,几位小姐可去那边寻她。”

待房里只剩下他两口子,狄希陈就弃了笔走到素姐身后,搂着妻子的肩笑道:“紫萱跟她的表姐妹们都说不上话来,没想到在琉球居然能交上朋友。”

素姐取一纸素笺,写上“崔、李、陈、吉永”几个字。先在“崔”和“吉永”上打叉,指着这两家笑道:“崔家人么,不必说。那吉永家倒有些意思,打发他家女儿开店做生意。李家听说是松江的生意人,生意人的女儿想必合紫萱能说得来。那位陈小姐我却不喜她。”

素姐一脸认真替女儿择朋友,狄希陈摇头道:“素素,孩子大了,交什么样的朋友,由她。会不会吃亏,也由她,若是事事都要我们做爹娘的操心,她一辈子都不会长大。”

“你说的自有理,然做娘的办不到。”素姐把纸揉成一团,道:“还好这不是公元两千零几年,没有那么多诱惑,我都不敢想像小男生来约她去唱K、逛街。”

提到曾经拥有的现代生活,狄希陈跟素姐不约而同沉默。虽然他们得到在现代得不到的金钱和地位,可是明朝的生活毕竟比不上几百年后的现代自由。想到此,狄希陈把叹息深深的埋进心里,说笑话道:“不知道有多少人穿来呢,说不定谁穿过来会把明朝建设成新中国呢。”

素姐对着狄希陈微微一笑,道:“你要不要试试?”

“咱们是不是把帐再算算?”狄希陈又捧起算盘,屋子里重又响起他们核算家用的算盘声。

*

狄家附近的海边,海风轻柔,轻轻吹动椰林。阳光洒在沙滩上,也洒在每人个身上。紫萱和明柏带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沙滩上堆沙做耍。

小孩子们用沙堆小狗、小猪、海螺等物。明柏一动不动坐在沙地上,紫萱在他身前堆了一座小沙丘,手执一块竹片,正照着明柏的样子塑人像耍。明柏本就生得俊美,又学土人穿着大脚裤和白布小褂,露着乌黑结实膀子,一双又清又亮的眼睛牢牢盯着紫萱,极是深情。紫萱嘴角噙着笑,低头忙碌,模样甚是娴淑文静。

他二人相对,衬着海浪朝阳,恰似一副画,晴姑娘只恨手边无笔墨,直想在空白处提上“戏沙图”三个大字,再做一首诗赞赞。

崔小姐何曾见过明柏这般美貌洒脱的男人。她站在下风处,只觉得海风从那人身边刮过来都是香的。晴姑娘也有些心跳,心里默念非礼勿视,转过脸只看紫萱。

唯有陈绯从小儿见惯衣裳不整的男人,浑不把这个俊小伙放在眼里。她大大咧咧去拍紫萱的肩膀,道:“哎,听说你当教书先生呢?”

紫萱正全神贯注在雕明柏的脖子,叫陈小姐唬了一跳,那竹片在沙丘上划了一道,沙子做的明柏就失了一条胳膊。她皱着眉正想发作,想到母亲那日的教训,转而微笑道:“原来是陈家姐姐,难道陈家要送仆僮来我家的家学上学么?”

陈绯叫紫萱的笑脸扎了一下,她自是不想被紫萱比下去,极是不自然的挤出笑来,道:“我家是想替几个小子请先生。”她顿了一顿,却看见崔小姐眼睛直直的看男人,这女子怎么这般看男人?窘得她后面的话都说不出。

紫萱也觉察到崔小姐的异样。明柏哥生的甚好,家里的大小丫头们也颇有几个喜欢偷看明柏哥,那模样合李小姐差不多,她却是见得多了。崔小姐这样虽是头一回见,她也没放在心上。

崔小姐火辣辣的眼光狠叫明柏难为情,他从地下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沙粒,把紫萱拨到身后,冷冷地道:“陈小姐,我们狄家的家学不收外边的闲杂人等。陈小姐若无别的事,带着两位朋友请回罢,休要误了我们的功课。”他大声招呼孩子们回家,就拉着紫萱的手走了。

晴姑娘看着明柏的背影消失在椰林中,心中感慨:不曾想在琉球也能遇到这样俊美的男子,看他那样,却是对狄小姐有意。一转身看到崔南姝还呆在那里,不由替自家几个为她迷的兄弟叹息,若是换了自己,只怕也是要挑这位美少年的。

陈绯咬着嘴唇,一边踢沙堆一边轻声咒骂:“可恨,爹爹说不许我打架,不然必打得你讨饶。”

晴姑娘看这两人一个疯一个呆,却是不好再到狄家去,只得拉她们回家。

傍晚她提着一只食盒独自到狄家见紫萱。紫萱同哥哥们正在她卧房里算船队要装哪些东西回太仓,使女就把晴姑娘领进来,明柏跟小全哥都来不及回避,

紫萱看晴姑娘打扮晓得她是中国人,对她很是客气,万福道:“姐姐也是从中土来的?”

晴姑娘双手交叉在腰间,也万福道:“奴是松江人,敢问姐姐是哪里人?”

“奴是济南人。”紫萱若是妆起来,差不多的大家小姐也不如她像闺秀,亲捧着茶壶与晴姑娘倒茶,又叫上彩云上点心,极是文静秀气。

小全哥跟明柏看紫萱翘着,兰花指都好似被雷打过,张着嘴好半日合不拢。她两个说年成的好坏,说苏绣不如粤绣华丽,又说到南京的鸭血粉丝,两个提起中国的事情越说越亲热,不多时就执着手称姐道妹起来。

明柏因那位晴姑娘时不时就把眼波就转到他身上,拉小全哥道:“咱们出去转转。”

小全哥巴不得一声儿,跟着明柏蹿出去,两个出了门还掉头看看屋里,那两位小姐手拉着手儿,正文绉绉吃茶说话呢。

小全哥先笑起来,道:“紫萱这样子真是叫人受不了。”

明柏拍胸道:“爹娘常说叫紫萱安静些儿,我瞧着她这样子怎么看着难受呢。”

两个大笑,勾肩搭背巡视田地去了。狄家带来的各样种子不少,已整理出来五六百亩田地,都种上了玉米、番薯、花生、辣椒、黄豆、土豆、荞麦等耐旱的庄稼。全是狄希陈亲自带着管家们精耕细作,长势甚好。明柏跟小全哥得闲都喜欢出来走走瞧瞧。

却说他们打了个转回去,正好看见紫萱送晴姑娘出门,姐姐妹妹执手送别,在门口依依不舍说了许久的话。

小全哥抱着胳膊倚在墙角,笑道:“咱们等会过去。”

一转眼紫萱已是迈着大步寻过来,笑道:“这位晴姑娘甚是有趣。”

明柏因她回复爽朗,放宽心笑道:“你又套人家话。”

紫萱做一个鬼脸道:“哪有,分明是她爱说。不叫我问,她自己什么都说了。快走,我说给你们听。”

原来那崔家只搬过来一半,他家几个儿子媳妇还在高丽,要等琉球屋舍筑好才好尽数搬来。因他家在高丽甚有权势,总想着搬回去,所以他家图省事建的都是木屋,已是差不多完工。吉永家只得几十口人,却圈了石山上最大的一块好地,空着大好的地方做花园。陈家人口却多,有的人家要建石屋,有的人家要建木屋。李家不好跟他们挤,就在明人聚居的山上买了块地,跟明人们大家伙相互助忙,造房也不慢。

紫萱一一说明,明柏就笑道:“这是叫咱们看在同是中国人的面上助他们呢,所以使这位李小姐来探路。”

小全哥也看穿,笑道:“确是如此,紫萱,你说了什么?”

紫萱笑道:“许她中国人的子弟都可来家学上学,我狄家不取分文,然狄家每月都有三次小考,连考三次不过者请回,如何?”

明柏忙道:“这样使得,她应了?”

“应了,”紫萱笑眯眯道:“我妆做无意说漏嘴,说我家在山东有书院有家学,她怎么会不应,那几家听说有合请一位先生,束修还不少,然先生得了厚资整日只想回福建老家。咱们家的学堂却是不要钱的…”

小全哥笑道:“他们不能合咱家人同在一处,还当另择间屋子做学堂。俺去瞧瞧砖瓦木料够不够,叫他们先建学堂去。”

紫萱笑嘻嘻道:“爹娘正在算要捎哪些东西给九叔,又要九叔带哪些东西来,明柏哥,咱们去寻爹娘说说,要捎几位肯在琉球长住的先生来才好。”

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八章 船队(小修改,呵呵)

狄家打点些茶叶绸缎请林经济助忙换得许多的铁钱,又买了许多篾篓,尽数运到那霸的铺子。从前倭国跟琉球海船来往频繁时,也常有商人收购,所以不少人家中都存有干贝诸物。听说狄家收购俱都送来,闽人和土人把门前的小港挤得水泄不通。

明柏合小全哥见人太多,都劝紫萱不要到前边来。他二人各带贴身小厮在铺中,一个收货,一个付钱。紫萱就在后边看人把各色干货装篓,珊瑚玳瑁等物都小心使草缠起装进狄家木匠打就的箱柜中,再押到码头交给狄希陈装船。

那琉球土人极少使扁担挑,但有什么俱是顶在头上。有那力大的,顶上数十斤也能健步如飞。所以狄家就雇了土人来搬运货物,这般收了十来日,狄家数只大船都装的满满的,港口的土人们也都小小赚了一笔铁钱。

却说狄家这次收购花费不少,收的这些物件中唯有珊瑚略微值些钱,然这个东西就是制成首饰也值不多少,运回中国想是不赚什么钱。所以崔家甚是笑话狄家不识货的,却不知狄家购这些东西,不过是狄家不想空舱罢了。

这一日入夜忽起南风,狄家船上的老船工看桅杆顶上的凤凰旗头朝北方,觉得南风会刮数日,跟留守船上的管家商议可趁此风南归,禀与狄希陈知道,第二日一早就扯起帆,因是顺风,不过数日就到太仓。狄家的大管家来富接着,先将信札送去狄家九老爷处。

狄九照着侄男侄女开的单子四处买办货物,请教书先生,聘教头。来富就去买粮食、菜蔬种子,置作坊家伙、挑工人。

因素姐提及粗白布、茶叶、磁器等物在琉球比钱好使,狄九又买了数千捆白布并两千斤茶叶,还有许多针头线脑之类女人用的物件捎与侄女。

狄九老爷的娘子曹氏看诸般货物都有,道:“琉球那里无甚出产,为何五哥五嫂弃下大好的家业去那里居住?”

狄九笑道:“琉球才好呢,小全哥说那里四季如春,还有温热的泉水可以泡澡,每日吹着海风钓鱼作耍,他们一家可是过的快活。就剩咱们在这里每日替他们数银子了。春妮,不如等孩子大些,咱们也搬去?”

曹氏大惊,为难道:“俺上回坐船来扬州,吐的待死呢,叫俺坐船漂洋过海,俺不要活了。纵使去,家里的房子田地怎么处?”

狄九晓得她放不下这些俗物,自己合她夫妇一体,又没有弃她独去的道理,叹口气道:“你说不去就不去,横竖我只是个卖盐的小商人,将来相家有事也寻不到我身上。倒是你娘家,休叫他们晓得五哥那个船队有咱们本钱。捎他们去倒罢了,只怕发了财回来乱说。”

相家去年因茶叶官司险些丢官,银子花的似淌水一般才把纱帽按住。曹氏虽然不大满意相公把她娘家丢下,然受娘家人连累叫她家吃相家那样的亏却是不能。她想了想道:“那把俺们的明水的庄子与俺哥管罢。”

小九摇头道:“使不得,俺家庄子离五哥家庄子近,他家现在没有正经主人,全靠我们照应。你有心照顾你哥嫂,把济南的小宅送他们罢了,就是他们自住,前边铺面租金也狠够过日。”

他说得几句心思又转到琉球去了,笑道:“兔子还有三个洞呢。五哥在琉球俺们也有退路。俺们在扬州住着也要安静些,休替狄家惹事。前几日薛大哥使人捎信来,说薛三哥以后只长住松江。以后咱们有事捎信都从那边走。”

曹氏愣了一会,问道:“那我娘家?”

狄九笑道:“合我们还是照走,只是那几家必不会搭理了。相家的小三儿过几日要来咱们家,你收拾处院子与他住。”

曹氏晓得这是叫上回的官司吓怕了,所以几家明面上仿佛不再来往。然她娘家被冷落心里却有些不舒服,只得闷闷的替相家的三公子准备住处,那相三公子却是等着要随船去南洋的。

过得几日狄九老爷跟来富一同到太仓打发船队出港。谁知太仓附近的几个大岛叫海盗洗劫过,许多渔民拖家带口聚在港口,官差驱赶也不肯离去。狄九甚是可怜他们,想到五哥提及人手不够,恰巧还有空船,就合来富说招些人送到琉球去。

那些渔民也有誓死不肯离乡的,也有不敢去的,最后只有数十家肯去。来富又借来两只大船安置。却是他家运气,有十几个老船工来氢,都会逆风行船之法。来富如获至宝,俱都重金聘下。就安排船队再向琉球去。

这一回不过一个月功夫,狄家船队就打了一个来回。狄希陈要趁着今当对相家甚有恩宠多走一两趟南洋,信中命来富多造大船。来富又购货物,挑船工。且不提来富等管家如何经营,狄家船队如何下南洋。

只说船队到了那霸,别的都好说,只得这几十户渔民甚叫狄家为难。虽然建屋要人手,然房舍总有建好的时候。狄家如今不过一千来亩地,管家耕种足够,却是用不上这些人。

狄希陈跟妻子儿女们商议。却是紫萱的脑子转的最快,她道:“俺们十数日就将琉球的干货都收了来,上回只好空船回去。俺家又有木匠,造些儿渔船租把这些人打渔?”

这个法子倒比叫渔民们种地强。小全哥举一反三,笑道:“渔船不妨多造。我瞧着土人们使小舢板不过在近海打渔,收获也不多,咱们的渔船低低的取些租却是两便。”

狄希陈将几家来信再三看过,方道:“这样也使得。把那边靠海的地方再买一块下来,给渔民居住,再造个船坞,想来也不算难。”

小全哥跟明柏凑在一处写写画画,都笑道:“咱们家近海礁石虽然多,然有处渔船可以出入,就买那块地方。”

他们父子三人就去查看建船坞处。素姐和紫萱趁着他们不在家,将帐本细细翻过。此来除去粮食并种子之外,还有大半船铁制农具、四五只小狗,各色果树苗并几头小驴小马。能当钱使的白布绸缎合茶叶也不少。

就是妇人家使的剪子菜刀,狄九都置了有数百把,针足有数千枚,各色丝线有五六箱。紫萱一边看一边笑道:“九叔什么都想到了,俺们开个铺子都够。”

素姐笑道:“如今八字楼已经建好,这些东西还当分门别类收到仓库呢,带来的人也要安置,转眼又是夏收。还有两位教书先生闲,咱们许了人家学堂,也当办起来。事情可不少。”

狄希陈回来正好听见,笑道:“港口铺子可以暂歇。”

紫萱跳起来摆手,忙忙的倒了碗茶送到爹爹手边,软语央求道:“留着罢,俺们夏粮收上来,就能酿酒呢,琉球的酒醋都不好,咱们自己造些,多了的卖了,与管家们买双袜子也好嘛。”

狄希陈笑道:“你要做什么都使得,休像上回那样还要哥哥们助你。”

紫萱连连点头应道:“俺自己来,爹爹昨日不是夸俺酿的秋露白好吃?”一直对明柏使眼色叫他帮腔

明柏因小全哥没说话,他也不肯开口。小全哥笑道:“俺们家的学堂,又不好收乡亲们的银子,既然寻了两个先生来,不如就交给紫萱管,叫明柏哥得空助她,可使得?”

狄希陈知道儿子是替明柏创造机会跟女儿相处,也笑道:“也使得,只是家学呢?”

明柏摸头笑道:“家学俺们还照旧例,每日早晨轮值带学生们跑圈背书。”

“义学的算术小全哥去教罢,每隔两日教半日。”狄希陈皱眉道:“既然开了口,又把人家都招揽来,你就当周全到底。”他转过头问素姐:“书本文具等物可够使?”

素姐正翻帐本,接口笑道:“若是咱们家里人使用却是够了,义学的学生么,俺们不收束修,难不成纸笔也要俺们送?”

狄希陈并两个儿子都笑了。明柏道:“初学就使纸笔却是可惜,一人与他一个沙盘,再与一根竹筷,头一年哪里用得上这些东西,倒是书本不能少。”

素姐笑道:“琉球又没有科举,胡先生从前编了数册识字、算术给家学的孩子们用的,俺们多抄几份罢了。这些你都交给紫萱罢。最要紧的是这些拖家带口的渔民们。”

狄希陈笑道:“男的搭手建房,把咱们的管家换些下来,女人们煮饭做活,许他们人手够了还叫他们打渔。”

这群人到了海上将是狄家的耳目,素姐心里盘算一会,微笑道:“这群人的待遇只需比雇来的人稍好些,也好叫人家有个盼头。”

因为八字楼已建好,狄家先把仓库腾出来,又把管家们移了些到楼上居住。空出数十间外圈的木屋与渔民们住,里边十岁以下的男女孩童也有十数人,就不与他们安排活计,都叫上学。

狄家赶着建了四间木屋,两小间与两位先生居住,两大间一间做家学,一间做义学。听得狄家从中国请来先生,狄家义学又是不要束修的,差不到新搬到附近居住的中国人家都把孩子送来,过了四五日义学就有二十来个人,比家学五六十人少的多。自此狄家每日书声朗朗,学生们的父兄无事常来瞧瞧,狄家也常留他们吃茶吃点心闲话。时日一长,人晓得这家父子三人都是秀才,都改口称狄希陈为狄老先生,喊小全哥小先生、明柏严先生。传得首里几家闽人都把儿子送来。狄家也收了。是以狄家在闽人中名声甚好。他家又有船队从中国运来许多家当,都落在众人眼里。

显见得海上生意尽可做得。崔家、李家、吉永家都放下心来,几家的船队先后出港,各家都赶着在九十月台风来之前盖好房,一时岛上相安无事。

陈老蛟也不晓得在哪里捆了个先生在家教陈绯并兄弟们的儿女读书。人都赞狄小先生学问甚好,他就动了合狄家结亲的心思。

这一日吉永夫人使人来说媒,想替她儿子聘陈绯为媳,陈老蛟故意作难道:“我家只得这一个女儿,要招个女婿顶立门户的,夫人可舍得令郎做上门女婿?”

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九章 面人夫人

那位吉永夫人只在松江住过二三年,合中国人找交道并不算多。陈家自称是知府,又有钱,又养着二三十房管家。她就真当人家是个官。女方是知府家的小姐,儿子是大名的外甥,自然是配得过。何况陈知府家没得儿子,她儿子娶了陈小姐,陈家家业稳稳落在手里。

虽然岛上数得出的人家都有小姐,吉永夫人算计许久,只有这位陈小姐是她儿子的良配,就使了个会说中国话的倭婆去说。

岂料陈知府居然要她儿子做上门女婿。张家儿子其实不少,那几个妾生的儿子都是公公带回松江去了。只阿慧是她亲生,视若珍宝一般看护,怕他回松江吃叔伯兄弟们的亏,一力主张到琉球来,她岂是肯把人家做上门女婿的?

然陈家之外,再无合意人选,是以吉永夫人打听得陈知府属意狄家公子为婿时,忍不住暗恼:狄家据说也只得一个嫡亲的儿子,又岂是肯与陈家做上门女婿的?她想了数日还是不伏气人家的儿子怎么就比她家的好,就借着访邻居的由头,整治了几样点心至狄家闲话。

张家夫人突然来访,素姐有些摸不着头脑,放下手里的帐本笑道:“我且偷得半日空闲,小露珠去把小客厅收拾出来,再备几样体面点心。”

狄家这个小客厅在紫萱跟小妞妞的屋子隔壁,平常给她姐妹两个当书房使。别的还罢了,小妞妞那些字纸,画的乱七八糟的山水花鸟却不好叫人看见。是以小露珠带人飞奔去收拾妥当。

素姐到前边接着张夫人,引着她绕过堆满砖石木植的前院,抱歉道:“舍下脏乱,夫人小心。”

吉永夫人穿的极是华丽,和式外袍上绣着祥云与仙鹤,走了十来步雪白的鹤翅跟雪白的袜子都变得灰扑扑的。她心里极是着恼,面上却是笑的温和,客气道:“尊府的宅院真大呀。”

素姐引着她小心穿过木匠作坊——狄家木匠们正在赶制家具,也是乱糟糟如迷宫般。看她一路行来不晓得沾了多少灰,挂了多少丝,素姐都替她心痛。琉球天气炎热,吉永夫人却是盛妆,照着倭国风俗抹了一脸宫粉,在太阳底下走了一会,身上脸上俱叫汗浸透,糊得合淋了雨的彩面人一般。

紫萱骑着马从港口回来,远远瞧见母亲领着几个淋了雨的面人朝小客厅去了,却是有些好奇,问得小露珠是对过山上住着的那户倭人,笑道:“就是那位好学风雅的白衣张公子的娘亲?俺还不曾见过倭国女人呢,可上来点心茶水不曾?”

小露珠晓得小姐想去瞧客人,抿着嘴笑指桌上的点心盒子道:“都在这里,小姐瞧瞧可使得。”

紫萱洗了手揭开盖子瞧,却是八样凉糕,又是桃脯杏脯几样,摆的甚是精致,点点头道:“这个好,再打盆水送去,等我去取新手巾并妆盒。”

小露珠忙将大桶中的菊花凉茶倒了一大壶,又取数只菊花杯都放在点心盒盖子上,叫个管家娘子送过去,她却寻着紫萱,笑道:“老爷夫人最厌倭人,小姐这般会不会太过客气?”

紫萱一边捡胭脂、粉盒一边笑道:“等会你随我送妆盒过去就晓得了。”

小露珠跟紫萱一处长大,岂不知她是个淘气的。她就捧着木盆,搭上新手巾,随着紫萱到小客厅里。紫萱看母亲跟面人夫人都跪坐在席边,只得矮着身子行至母亲身边,笑道:“客人出了好些汗呢。”

素姐对着面人夫人不能笑,也是忍得辛苦,忙道:“夫人,这是小女。”

吉永夫人心里正抱怨琉球天气太热,又后悔粉擦少了叫汗冲走,心里正打结,看见紫萱手中捧着妆盒,忙笑道:“令爱果然贴心呢。”

她的侍女就去接木盆,紫萱把妆盒推至吉永夫人身边,极是温文而雅的点头起身,笑道:“母亲,女儿去厨房了。”

吉永夫人在手巾跟侍女的缝隙间看着紫萱踩着小碎步目不斜视出门,甚是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又很能体贴人,倒有几分爱她。

这位狄小姐性子温婉,然狄家不过与她副体面嫁妆罢了。将狄小姐与陈小姐上到称上称称,还是陈小姐重些。她可不晓得狄小姐是来瞧面人的。

紫萱出了门装模做样走几步,钻进卧房,就笑着招手叫小露珠合她一起移书桌,指着木板墙壁上的眼儿,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先扑上去瞧。

小露珠想到那几个倭国女人脸上的宫粉洗下来可烧一锅面糊汤,也扑了上去。她却没有猜错,换过三盆水那位夫人才露出素颜来。几个侍女忙得一身是汗,一盒粉用去小半,重又糊出一个面人来,吉永夫人方才满意。

素姐想到她再出门的惨状,觉得紫萱送粉来甚是淘气。转眼吉永夫人举着胭脂膏的小盒就要抠,唬得素姐忙拦道:“夫人,这是舍下自制的,比平常的要艳得多,只要使簪子挑一点点沾水化开就很够使了。”

吉永夫人微微愣了一下,温柔笑道:“夫人真是能干。”慢慢伸出左手,宽大的袍袖滑落,露出雪白的手腕。

早有她的侍儿从头上拨根银簪送上来,她取了些照素姐说的化开拍到脸上,取镜照了一会,比她来时的妆却是好得多了——那些不快又减去二三分,微笑道:“果然好用。”

素姐趁吉永夫人照镜子时,瞪对面墙壁一眼。从她这里看去,清清楚楚能看到板壁后边有人晃动,除去紫萱还能是哪个?

母亲发现了,紫萱只得拉小露珠出来,两个避到素姐的小书房谈天。

小露珠就道:“那位夫人真是舍得,一盒粉一次就擦去一半。”

紫萱笑眯眯道:“俺上回撞见崔小姐,也是一张粉面。想来倭国跟高丽都是喜欢擦粉的。”

“也只咱们家,因为夫人不喜浓妆,大家擦粉都少。上回夫人使俺送礼物到那几家,内眷们都是抹的厚厚一层粉呢。”小露珠笑道:“咱们九老爷不是捎了许多胭脂水粉来?将来送礼送这个,倒比点心吃食强。”

紫萱点头道:“不错不错,他们送来的盒子回礼,就回几盒脂粉罢,你叫人去前边讨个木盒来装上。”琉球又热,狄家的女孩子们极少有擦粉的,所以九叔送来的几箱脂粉搁在那里许久,今日才找到用武之地。

那位面人夫人东扯西拉合素姐说了许久,打听得狄家儿女俱未对亲,甚怕狄家去聘陈小姐,言谈间就有些儿心不在焉,坐了半个时辰才辞去。

狄家合张家并无交情,张夫人蓦地来坐了许久才去。素姐想了许久,想到她曾问到孩子们的亲事,难道她是想聘紫萱为媳?素姐越想越恼,拍案道:“休想。”

狄希陈正好回屋,看见妻子发怒,奇道:“这是怎么了?”

素姐就把张家夫人来,隐约有提亲之意说知,狄希陈听了笑道:“你却是误会了。她来想是为的陈家那位小姐。听说张家使人去陈家提亲碰了一鼻子灰,想是她怕你去陈家说亲呢。”

素姐哑然失笑,那位陈小姐不过家里有几个钱罢了,生的虽然不错,做小全哥的媳妇却不配,就是小露珠也比她强些,也只没见过世面的东洋婆子当陈小姐是个宝。

“今日林七兄弟路过,说起王宫只有一眼泉水,仅供王族使用都不够,”狄希陈并不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笑道:“说有钱的土人多是在屋顶上砌上池子。我跟他去瞧了瞧,咱们家的屋顶也照那样改一改,再接上陶管引下来,花费也不多。”

素姐因他提到水,想起来道:“还当制些大木桶贮水,污水排出去浇地,倒是挖个阴沟的好。”

狄希陈笑道:“回头跟儿子说,咱们家的瓦少买些,添些粗陶管罢。”他两个商议家务不提。

只说吉永夫人到家检点人家的回礼,一个小小木盒装着有名的苏州同心楼的脂粉六盒,料得是那位温文贤淑的狄小姐打点的。

若是陈小姐跟这位狄小姐换换就好了,她嗟叹许久,唤儿子到跟前来,道:“阿慧,你年纪渐长也当婚配,琉球岛上几家的小姐只有那位陈小姐还入得我眼。”

阿慧伏在席上,低声道:“母亲,孩儿年纪尚幼。此处中国人聚居,慢慢寻访一位贤良淑德可与母亲比肩的小姐为配不难。”

这却是瞧不上陈小姐了,好在儿子年纪不大,那位陈小姐生的又甚美,若是常请人家来家耍,说不定还有姻缘之份,吉永夫人不舍的叹气,道:“你在首里学堂上学,合学生们当多打交道,就是对面狄家也当常去走走,他家也有一位小姐呢,倒是安静的紧,又善解人意,改日娘亲请几位小姐来闲坐,你叫满子回来做陪都见见,若是看中哪家姑娘好,就到哪家去提亲,好不好?”

阿慧低低应了一声是,出来打马到港口铺子。满子接着,看哥哥满面郁闷之气,道:“夫人是不是又想家了?”

阿慧苦笑道:“母亲想我娶陈大人的女儿绯小姐。那位小姐听说都不识字,陈家才请的先生教读书。”说罢了连连摇头,取了一架联珠琴抚了许久,才对妹子道:“你却吃亏在母亲不是中国人,不然随爷爷回老家,再不济也能寻个门当户对的亲事。如今却叫你抛头露面打点米店…”叹息不已。

满子俯首微笑道:“哥哥不必想太多,妹子就是回到中国,一双天足也找不到好夫家,不如在这里守店过的逍遥自在。哥哥教我写汉字吧。对门狄家贴了许多告示收购这样那样的货物,妹子也想自己写告示呢。”

扫雪求下个月的P票。现在改了名字叫粉红票了,包月的有,不包月看女频单订的也有哦,请喜欢明五二的朋友把所有的粉红票都留下来下个月投扫雪吧。

有个好消息,明五实体已经可以在卓越、当当买得到了,第一册粉红封面,第二册青绿封面,由沈阳出版社出版,每册二十五元,都有打折,当当还免邮费来着。一共是四册还是五册好像,下个月会出第三第四册。呵呵。

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十章 夜宴(上)

天上一片云都没有,知了叫日头晒的无精打采的吱了两声就不响了。这一日家里上上下下都在歇午。只有小妞妞并几个小孩子在木匠作坊里耍,她房里的大丫头青玉在边上守着,也是困的紧,一边打呵欠一边哄小妞妞:“二小姐,回去睡会子再来耍。”

小妞妞晒得一身是油汗也不叫青玉擦,兴冲冲爬到柜子上又跳下来,又笑又叫的去追小伙伴。青玉跟在后边追去。狄家这几日忙着夏收,家学里大些的孩子都要助忙,只有小妞妞并几个顶小的孩子没有下地,这等大日头的中午也玩的甚是快活。

琉球法度甚严,纵是偷窃也是重罪,所以狄家大门敞开。青玉追着小妞妞经过门口,就看见一个俊俏的白衫少年站在门外,正笑眯眯的看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