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老太太,”苏礼上前给老太太见礼后,就坐在下首处的椅子上,对刘妈笑着说,“刘妈妈可莫要打趣我,我素日不爱装扮,大部分倒是因为懒,今个儿头上身上挂了这许多东西,可还真是缀得我不轻。”

“嗯,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礼儿素日里都是个素净的小姑娘模样,看着清秀干净,早晨来请安的时候我还寻思,瞧着还是个小孩子呢,一晃却已经快要嫁人。可这会儿这一打扮,可是瞧出大姑娘的样子了。”老太太先是笑着打趣,而后又微微收敛笑意道,“礼儿,我让各房都在屋里候着没过来,单单叫你过来呢,是有些话想跟你说。”

刘妈见要说正事,便自觉地退出去,在外边儿站着看门。

苏礼忙正襟危坐,正色道:“请老太太吩咐便是。”

“吩咐呢谈不上,我素日对你爹有些个不喜。。。。。你不用紧张,这是阖府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其实确是我偏心的缘故,别人家都偏爱小的,偏生我偏爱大的,许是因为一直想着的是让你大伯父袭爵的缘故,所以便不自觉地偏心了。可是人越来越老,瞧的多了,心思却大不一样了,你大哥的样子你也瞧见了,能不能有子嗣还是未知,他那个媳妇也不是个什么好的。雅琴虽说是有孕在身,但谁也不知男女,生下来能养多大,日后是什么出息谁都不可知的。”

“这回你们回京,我倒是越来越瞧出来,你和你两个哥哥,都出落得十分出息,我一直想找你爹说说话,可他一直是个倔脾气的闷口葫芦,当初去江南之前,还在家里摞下话,说就是死在外头也不回来袭爵,想来是让我寒了心的。”

老太太忽然说起这些事情,让苏礼心里一阵紧张,不知她到底是什么意思,见她说到停顿,忙道:“老祖宗,这些个孙女虽说确实了解,但是却也知道爹娘都没有丝毫埋怨老祖宗的心思。您拼着命生下爹爹,就已经是最大的给予和恩惠,身体发肤和性命都是您给的,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恩,能有什么可埋怨和吃心的。”

“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素日也总说些个给我宽心的话,不过如今府里的状况,也容不得我再两边摇摆,我是属意把这个爵位给你爹的,你这回嫁得也极好,过去以后要跟夫家处好关系,跟家里相互帮衬,这才是正理。”

“孙女省得!”苏礼微微欠身道,“定然把老祖宗的教导牢记在心。”

“行了,人老了就是啰嗦,不说这些个让人心里沉重的话,礼儿在这儿陪我用饭吧!”老太太见该说的话都点到,便又重新挂起笑意,招呼外头的刘妈吩咐传饭。

第一百五十九章添妆奁起风波

礼部来人除了告知腊月初十是婚期,还将皇家赏赐的嫁衣、嫁妆全都一并带来。

虽说前院的积雪早就清扫干净,但是青石板却还是冷得入骨,一大群人跪在香案前听着那长长的赏赐礼单,也着实不是什么好过的事情。

“赐京郊五进宅子一座,并两顷常田,紫檀木顶竖柜四开…赤金缠枝百合纹饰宽边儿面盆一对儿…红木书柜四分,随四分书经、兵法、佛经及女戒女训各一套…太后手书卷轴:尊长、亲平、爱幼,则家和矣…皇后手书卷轴:夫贵家荣,妻贤宅安…大红缎地绣捧金双喜字瑞云纹嫁衣…嵌金丝镶三宝白玉如意…”

宫中的赏赐面面俱到,大到田庄家具,小到衣料用物,当读到有太后和皇后的手书之时,众人无不动容,可着京城的贵胄里头算,也少有这样的荣耀了。苏文氏登时就激动的热泪盈眶,礼儿这次成婚,可真是少有的体面!

接旨领赏,待礼部的官员都离开后,家中众人这才围上来,给老太太和三房道喜,老太太喜得合不拢嘴,一直拉着苏礼不放手,嘴里不住地说:“礼儿刚进京来,我就瞧着她是个有造化福祉的,如今果然不错。”

众女眷闹闹哄哄地拥着老太太和苏礼回到正房,老太太在榻上坐定才问:“佩兰,宫里赐了这么多个东西,咱家的嫁妆也不能备得薄了,你给礼儿准备的如何了?”

“回老祖宗的话,我们给准备了三座庄子,两顷常田,四顷水田,皮毛用物已经打发人去北边儿采买,前两日捎信儿回来说是再有十日就回来了,四季衣裳也都量了尺寸在做,首饰也都添置得差不多,家具也都做好了,如今就差些零碎用物。”苏文氏说着从怀里掏出准备好的单子,递给老太太过目。

“嗯,勉强算是周详。”老太太微微点头,“这字画里头,只留几副古画便是,字幅都撤了,有太后和皇后赐的手书,比什么都金贵。”

“老太太说的是!”苏文氏忙应诺着。

“再过几天就要忙碌冬至,冬至后不多日便要大婚,到时候家里还有的忙碌呢,今儿个就把添妆奁的事儿合计合计吧!”老太太忽然发话道。

说起添妆奁,苏礼也是前几日听苏文氏说起这才搞清楚,原来大户人家嫁姑娘,只要还没分家,家里的长辈、各房都是要出一部分东西给出嫁的姑娘充实嫁妆的。虽说在婚前会专门有个仪式,陪嫁的丫头会捧着首饰盒出来,由各长辈添妆奁,但那早就是个走个过场的形式,添东西大多都是全家提早议定,既避免了谁多谁少面子上不好看,也免得都想到一处平白浪费。

老太太既然发话,下面自然不会有人反对,全都应诺说好,只听老太太说道:“我这边儿,给京郊的三进宅子一座,本打算是两顷常田,但不好越过宫中的赏赐去,便算做老太爷和我每人给添一顷。那庄子本就是刘妈家男人和儿子在看管,她闺女又在你那处,我寻思着便让刘妈也跟了你去,她伺候我这么多年,是个识得大体知道进退的,对宅子里的一些事情也都懂得,跟你去也能算个帮衬。”

“多谢老太太恩典!”苏礼忙跪下磕头道,虽说之前就知道些消息,但是此刻听说刘妈一家果真跟了自己,她倒是打心眼儿里高兴,宋妈虽说是老人,但毕竟年岁大了,资辈又老,用起来总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虽说如此在老太太身边儿就没了眼线,但毕竟嫁出去以后也不怎么有机会回家,倒也就无所谓了。刘妈一家都是信得过的,全都跟过去她们做事踏实,自己用着也安心。

没想到这还没完事,老太太又吩咐道:“玉珍,把昨个儿我从库房取出来的东西拿来。”

不多时,几个丫头捧着一大堆东西鱼贯而入,只听玉珍道:“鸳鸯莲瓣描金碗、盘、箸勺一套,木鱼石节节高升茶具一套、梅开九朵银箔包青玉酒具一套,另外荷叶翡翠镯一对儿、如意白玉镯一对儿、白玉嵌红珊瑚珠双结如意钗一支、碧玉苓】棱花双合长簪一对儿、赤金缠丝百合耳坠一对儿、赤金盘丝蝶舞耳坠一对儿、紫金累丝玉锁一对儿、还有缎貂皮袍、灰鼠皮袍、细羊皮袍、银鼠皮袍各一件,猩红毛毡帘两挂、纯白羊毛毡帘两挂、云锦十匹…”

随着玉珍一连串地报出,屋里众人的神色也都发生了变化,老太太居然给了这么重的礼,大太太和二太太脸上就有些不太好看,虽说她们不必也不能越过老太太去,但却也不能差的太远,总要比她们之计划的多出不少。

不过这会儿却也都只能装得大方,各自在原本的计划上狠狠心加上几件,才算是差不多圆了面子。

许是得到了消息,还没到傍晚,文府的管家也命人抬着六口朱红描金披红的箱子过府,带着帖子来说是给表姑娘添妆奁。

随即便命人开箱展示,文老太太送来的多是(两个字看不清)摆设,还有一箱子上好的药材。众人全都咋舌不已,文家老太太好大的手笔,虽说东西瞧着不多,但这价值估摸着怕是不比自家老太太给的薄。

苏礼假托害羞不愿在这场合呆着,苏文氏却应酬得极为有精神,嫁入苏家这么久以来,虽说这回回府后情形比以前大为改观,但终究不如今天这般扬眉吐气,虽说面上还是矜持,但忙里忙外的心里确是极为高兴。

傍晚回到自己院子吃过饭,见苏礼过来请安道:“娘,今天累坏了吧?”

“娘不累,娘今天心里欢喜得很。”苏文氏把女儿拉到身旁,“虽说沈家我不甚满意,但既然是皇上赐婚也没办法,不过看着宫里这么重视你的婚事,老太太也破费不少,妆奁丰厚些,你过去也就更有底气一些。”

“嗯!”苏礼乖巧地应着,她知道苏文氏都是为了自己着想,她自然也没天真地觉得,自己能够凭着真心去感动婆婆之类,自己手里筹码越多,自然也就越有能力让自己过的更好。

“那嫁衣原本该是你亲手绣的,因着是赐婚所以宫中御赐,倒是给你省了不少功夫,不过盖头上的珍珠还是要你自己缝上的,总是要动几针做个样子的。”苏文氏叮嘱道,“嫁衣让丫头们好生收着,万万不能沾水、落地、见白,都是不吉利的。”

“娘,我省得了!”苏礼应诺着,见苏泓不在,就趁机凑到苏文氏身边问,“娘,那个怀彤到底是个什么来头?你也说了让我知道,免得我总是被夹在中间得罪人。”

“那丫头到底什么来头,你爹也没细说,我多问了几句他便不耐烦了,只说好茶好饭地招呼着,但也要盯着点儿,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弄不清楚,我从房里拨了个丫头和婆子过去,平时看住她就得了,只要她不跟你嫂嫂起冲突,便由着她去好了。”

听口气,苏文氏倒是真不知道,苏礼也只好作罢,母女二人闲话几句,她便起身告辞回房。

回来洗净手刚缝了两颗珠子,就见门帘一动,闪进来个风帽遮着大半个脸的丫头,随后跟进来的是刘妈。苏礼忙招呼丫头去关门,领着刘妈和那丫头进暖阁内坐下。

风帽除去,果然如苏礼所料,是碧菡。

“姑娘,姑娘救救奴婢吧,不然奴婢是活不了了。”碧菡扑倒在地不住地磕头。

苏礼忙让半夏扶她起来问:“这是怎么了?可是大奶奶回去拿你出气了?”她上下打量碧菡,见她虽说神色惊慌不定,但却也没什么明显的伤痕。

“不是,大奶奶被老太太罚了在祠堂跪着呢,奴婢、奴婢是不小心撞破一桩事情,奴婢不敢回去,却又不敢去告诉老太太,在外头正没头苍蝇似的打转呢,可巧却是遇见刘妈妈,便将奴婢领到姑娘这儿来了。”碧菡浑身抖得像是在打摆子。

苏礼见她这样,忙招呼半夏再端个暖炉过来,找了件披风给她裹上,又热热地煮了羊奶给她,好半天才算是稳定下来。

“大奶奶在祠堂外头罚跪,爷心情不好说是去打猎散心,奴婢本来是在老太太屋里呆着的,但觉得毕竟这会儿不比从前,不是当初在老太太房里伺候的时候,坐不住便先行回去。谁知走到巷口刚一转弯,离着老远就瞧见个男人的影子闪进后门去了,毕竟离得远没瞧清楚,奴婢心里疑惑却也并未在意,以为是哪家的采买或是府山的小厮,便自己回房,谁知路过下人院子的时候,听得里头似乎有、有些不寻常的动静,奴婢心里纳闷便轻手轻脚过去偷瞧,竟、竟是四老爷跟大奶奶身边儿的夜荷,两个人估计是以为家里没有主子,搂在一处正说话呢!”碧菡喝了大半碗热羊奶,这才顺顺当当地将事情说了出来。

刘妈皱着眉头道:“你瞧,我好心领你过来见过娘,你怎么说这些个混账事情出来,唉呀!”

“妈妈你莫急,听碧菡把话说完。”苏礼安抚刘妈道,她觉得能把碧菡吓得如此,定然不可能是四老爷跟大奶奶的丫头偷情这点儿子小事,“碧菡你慢慢说,可是他们说了什么话?”

“是,四老爷抱着夜荷要亲热,那夜荷却推脱,嘴里还说:‘你不是说,你快要袭爵当老爷了吗?如今我怎么瞧着,没你什么事儿啊?’

四老爷嘴上说:‘还不是我爹不中用,还没定下来谁袭爵就没了,不然大哥家没有子嗣,老二没本事,老三不招人待见,老爷子还不只能把爵位给我!’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就有子嗣了?’夜荷甩开四老爷自己到一旁去喝茶。

四老爷过去哄着她说:‘我也想有子嗣,哪部还得靠你争气嘛!’

然后夜荷语气不善地说:‘如今老太爷醒不过来,老太太对三房那么好,左右都不会有你什么事儿的!’

‘别小瞧人,现在还没到最后的时候,谁是赢家还不知道呢!’

浙这回1夜荷突然说:‘难不成你还要像对付大爷那样,也对三爷使一手不成?你这冤家可是够狠的,巴不得你们全家都绝户才好吧?你老实交代,是不是瞧上三房里(三房里三个字为猜测)的哪个小狐狸精了?’”

“然后呢?”苏礼听得悬心,见碧菡忽然停住不说了,忙追问道。

碧菡摇摇头道:“正好这会儿奴婢不小心撞到了窗棂,屋里被惊到不再说话,奴婢自然也就不敢多留,赶紧就跑出来了,也不知有没有被他们瞧见。”

苏礼一听此事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听着意思,原来大爷无子竟是他弄出来的,如今却是要对自己这边下手了。可如今该如何是好呢?要不要告诉娘呢?她思忖许久,忽然起身到里间,瞅着地上十几个木箱发愣,斟酌良久还是打开老太太送的妆奁闸子,抓出那对赤金缠丝百合耳坠,回到外间塞给碧菡到:“你能不能想法子把这耳坠子藏到夜荷那儿去?”

碧菡在老太太身边儿那么多年,耳濡目染也见了不少,如今稍一转念头就明白了苏礼想做什么,低头沉吟不语。

“我打发人跟你一起回去,你收拾些细软,只要把这东西藏好,我安排你去京郊躲着,待哥嫂回江南的时候,叫他们带你一到回去。”苏礼许诺道。

一听说苏礼要送自己出府,还听说江南,碧菡的心登时就活了,人也不似刚才那样害怕,眼睛里也有了几分神采,抬头坚定地说:“承蒙姑娘看得起奴婢,奴婢定然把这事儿做得稳妥。”

这事儿苏礼不敢假手他人,吩咐半夏跟着碧菡回去,如果遇见人就说是去取花样子,万一府中情况不对,就千万别冒险,先回来商议对策。

难熬地等了一个多时辰,半夏满身雪粒子地从外头回来,苏礼这才惊觉,原来外头又开始下雪了。

“碧菡人呢?”苏礼见只有半夏自己,忙问。

“姑娘莫急,碧菡现在在刘妈屋里,安全得很,那耳坠子已经藏好,只等姑娘下一步怎么做了。”半夏取下斗篷,怕把寒气带进屋里过给苏礼,便站在外头暖炉前暖和身子。

苏礼刚才等待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拿起桌上自己刚写好的物件单子,吩咐半夏道:“你先招呼几个丫头进来翻找,里外能藏东西的地方都给我翻找,屋里找过再打发人沿着咱们今天从正房回来的路上找,就说我丢了东西。然后打发书雪拿着这单子悄悄去寻玉珍,就说找她核对今天老太太添妆奁的物件,核对好了,就说咱们这儿果真少了一副耳坠子,弄出些响动给老太太听见,刘妈在那儿也自会帮补着的。”

“是!”半夏上前接过单子小心地揣进怀里,然后到暖阁内装模作样地翻找一番,便出去把房中的丫头全都招呼到一起道:“刚才我不在的时候,都有谁进过暖阁里头放箱子的那间?”

丫头们面面相觑,全都说自己没去过,只是在外头听着吩咐,为这暖炉做针线活计。

“没进去过?那难道还是见鬼了不成?”半夏怒道,“谁也没进去那耳坠子就能长翅膀飞了?”

苏礼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似乎强压着不悦地说:“半夏,你非嚷得人尽皆知是吗?东西少了就赶紧叫人进来找,左右不过是在咱们屋里。”

因为丫头中没有做贼心虚的,所以被叫进屋翻找倒是都有条不紊,轻手轻脚的,可本来就不在的东西,再多一倍人出来,那自然也是找不到的。

屋里正乱着呢,就听见外面传来书雪的声音:“玉珍姐姐您当心脚下,这会儿雪滑。”

苏礼倚在榻上没有起身,半夏招呼丫头们不要停手,自己到前面去打起帘子,先给玉珍见礼,然后又训书雪道:“不过让你去对一对单子,这大雪天的你把玉珍姐姐折腾来做什么,万一风吹受寒或是什么,你担待的起?”

“妹妹快别怪书雪了,是老太太打发我来看姑娘的。”玉珍说着便进屋给苏礼请安,余光早就把屋里翻箱倒柜的情形瞧在眼中,起身后笑着问,“姑娘这是找什么呢?怎么这么大的阵仗?”

“唉,姐姐是老太太身边儿的,我也不用跟姐姐隐瞒,老太太下午刚赏的物件,抬回来进屋到列单子这么会子功夫,竟然就丢了!”

“丢了?”玉珍早就对过单子,确实少了一对耳坠子,但是也没想竟是翻箱倒柜还是没找到。

“是啊,我自己房里,下人的房里全都翻了个遍,别说是耳坠子,连个金钩子都没瞧见。”苏礼说罢又咳嗽几声。

“姑娘快别急,不过是些死物,您自己仔细身子。”玉珍劝慰道,但也纳闷地说,“那东西是奴婢亲自拿出来的,一样样对着单子念的,然后只在正房屋里白了大半个时辰,姑娘就给抬回来了…”她说着若有所思地抬眼,瞧着苏礼半垂着眼帘没什么表情的摸样,思忖片刻,还是把台阶替苏礼铺好道,“老太太屋里的人奴婢敢保着,但其他太太、奶奶、姑娘们领来的丫头婆子们,却保不齐有一个半个不好的,姑娘您莫要着急,让半夏跟奴婢去回了老太太,咱们一道找岂不是更便利些。”

第一百六十章雪夜审问

正如苏礼所料,老太太得到消息后,当即便让刘妈和玉珍带着人去查,将今天那个时段来过正房的全都查一个遍。

刘妈趁机对玉珍道:“玉珍,现在天色已经晚了还下着雪,咱们先去大爷那边儿瞧瞧,免得等关了门戸再去又要惊动更多的人。”

“对,刘妈说的有理,你们先去老大家看看。”老太太这两天正生着大奶奶的气,自然而然对她那边的怀疑就更多一些。

半夏见状就忙按照苏礼的交代说道:“那奴婢先行告退了,锦之还不能起身儿,姑娘身边儿没个大丫头看着,奴婢放心不下。左右有刘妈妈和玉珍姐姐看着,绝对是错不了的。”

“嗯,你这丫头倒是个一心为主的!”老太太赞道,她心里明白一般这种翻抄东西的时候,去的人都是能得些个好处的,见半夏非但没往前凑合,还主动说要回去伺候主子,便觉得她是个不错的。

半夏回房后,将事情经过对苏礼一五一十地说了,又道:“去找东西有刘妈妈跟着,她心里自然是有数的,姑娘就且放宽心罢!”

苏礼的手指在炕桌面儿上无意识的画着圈,似乎是没听见半夏的话,其实她是在想等下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状况。

跟着苏礼这么多年,半夏早就知道她的习惯,见状知道她是在心里筹谋,便放轻手脚,端来暖炉放在她身旁,自己在一旁的绣墩儿上坐着做活计。屋里登时安静下来,隐约能听到外面雪珠子落在房顶的窸窣声,剩下就只有针线穿过布料的声响,偶尔爆出个灯花,发出轻微的响动。

半夏针线熟练,飞针走线不多时便绣好大半朵的牡丹,正要去劈了丝线再做,听苏礼问:“锦之那边有人照顾吗?”

“回姑娘的话,司言同她一屋睡呢!”半夏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回道,“姑娘可有什么吩咐?”

“你打发司言去给我煮碗糖梨水,然后我去瞧瞧锦之。”苏礼淡淡的吩咐道。

“是!”半夏应诺着出门,瞧这意思姑娘似乎是要单独跟锦之说什么话。

锦之的屋子挨着院里的小厨房,因为苏冯氏有孕常要炖东西加上苏礼最近总要熬药和汤水,便白天黑日的拢着火不熄,所以使得她这屋里暖和的紧。

“姑娘!”锦之见苏礼进屋,刚想欠身就被拦住。

“你好生趴着别动!”苏礼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接着烛光看看她的脸色,然后点头道,“嗯,气色瞧着强多了,刚抬回来那会儿可是吓得我不轻,这几日吃东西自己记得忌口,别吃发物,厨下那些个婆子们有时候犯浑送错东西,你自己吃的时候可要仔细。”

“得姑娘这样关心,奴婢真是…”锦之说着便眼圈发红。

“我可不喜欢这般作态的,老太太今儿个已经说,把你们一家给我做陪嫁带过去,以后就更是一家人了,别动不动就跟我这样!”苏礼嗔道,“虽说半夏平日里毛躁些,可你也该跟她学学爽快,把你的这些个谨小慎微的毛病给她些去。”

“姑娘,您夸锦之就夸,干嘛还要扯上奴婢去贬低几句。”半夏也跟着打趣,才算是让锦之没那么眼泪汪汪的。

“锦之,我过来除了瞧瞧你,也是有件事要问你!”苏礼道,“大奶奶那边的夜荷你可知道?她是家生子还是大奶奶带过来的?”

“夜荷是家生子,她从小就跟着伺候大爷的,后来就业顺理成章的做了通房丫头,自从大奶奶过门后,她日子也是不好过的。夜荷她爹是当年跟着大老爷的贴身小厮,后来因为被查出来手脚不干净,还没等打死就自己喝毒酒去了。她娘是如今在大太太屋里做事的李妈妈,也不受宠,不过是做些粗使的活计。她是家里老大,底下还有一双弟妹,弟弟乐海在外头书院里伺候府里的爷们笔墨,很是干净利索的一个人,听说很是好学上进,碍着身份却也没法子。妹妹芷莲如今是在祠堂管着打扫,那人儿可是生的极好,长得漂亮不说,脾气、性情和那一手的活计,见过都没有不夸的,私底下也都悄悄说,就是命不好托生在这家,若是生在个好人家,那也是一等一的闺秀了。”锦之知道苏礼的习惯,想要了解某个人,就恨不得事无巨细,便也不等她一项项地盘问,就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出来,“那夜荷其实本性不坏,但就是泼辣至极,平日里倒是看不出的,但若有谁敢欺负她娘和她弟妹,那她是肯拼命的!”

苏礼在心里计较着这件事,心里觉得有了几分模样,又问:“那夜荷性子除了泼辣,可还有什么别的特点?”

“别的…”锦之思忖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宅子里都传夜荷是个浪荡的,听说相好不少,可奴婢也只是听说,却并不真切知道。不过,奴婢却觉得她其实是有苦衷的,若不是她四下拉拢打点,她弟弟哪里能去书院伺候笔墨,她妹妹怕也是早给宅子里的哪位爷,或是有头脸的管事糟蹋去了。所以有时候想想,也觉得她挺不容易的,其实奴婢一直觉得她是个挺烈性的女子,但是她爹是那样没的,娘又老实本分没靠山,若不是她,这个家早就不成样子了。”

苏礼听过后微微点头,起身顺手给锦之掖掖被角道:“你好生养伤,我这两日事忙,怕是顾不得你这边,我会嘱咐司言小心照顾的,你自己也要争气些个,赶紧好起来,我手边儿就你和半夏使得最得力,你这一病倒,倒叫我觉得少了个助力。”

苏礼出门后朝自己屋里走去,轻声问跟在后边儿的半夏道:“那边儿可有动静了?”

“还没呢,奴婢打发了人过去盯着呢,一有消息马上就回来报,姑娘放心。”

“嗯,我去嫂嫂那儿瞧瞧。”苏礼说着朝苏冯氏的屋子进屋,不多时又挑帘出来,吩咐半夏道:“嫂嫂有些不太舒服,你去备轿,我去祠堂一趟。”

苏家的祠堂是在老宅正北边儿的一个三进院落,里头除了供奉着祖宗牌位,还有佛堂、静室等礼佛的去处,佛堂内的鎏金佛像,乃是当年了法寺的主持亲自给请来的,据说灵验无比,所以府内各人也都常去上香礼佛。苏礼借口嫂子身体不适出来上香,谁都不会有什么怀疑,其实她却不是为着佛去的,而是为了人。

祠堂日夜都有人当值,前院有小厮上夜,后院有丫头添香添油,每晚有专门管事的给前后落锁。

半夏上前拍门,一个小厮出来问清是内宅的姑娘,忙开门又去后面知会管事,换丫头出来招待,自己避嫌。

两个容貌清秀的丫头从后院过来,提着手灯引苏礼进屋,苏礼先进佛堂拜了一番,这才出来坐着吃茶,打量眼前的两个丫头,瞧着其中一个模样出众,心里暗暗祈祷让自己运气好,能直接遇到芷莲,便装作无意的问:“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回姑娘,奴婢名叫忆卉。”

“回姑娘,奴婢名叫芷莲。”

“是哪家的?今年多大了?”苏礼心下一喜,自己运气果真不错。

“回姑娘,是大太太房里李妈妈家的,今年十四。”芷莲虽不明为何,但还是十分恭敬地回答。

苏礼将那芷莲上下打量一番,果然是十分周正的模样,难得的是长相媚而不妖,一身素衣衬着白玉雕成似的面庞,更觉得莹润明艳:“我瞧着你顺眼,想去问老太太讨了你去,你可愿意?”

“奴婢听主子安排。”芷莲不卑不亢地说,也瞧不出她是欢喜还是无所谓。

不过她这样倒是增加了苏礼的好感,微微点头后便起身离开,估摸着时间,不管是找没找到东西抓没抓到人,这会儿都该回来了,便直接就去了老太太房里。

还没进门就听见里头的叫冤声,苏礼暗道这回算是妥帖了,抬脚进屋也不瞧地下,径直到老太太跟前跪下道:“老祖宗,孙女儿讨个恩典。”

“有什么话起来说。”老太太示意玉珍将她扶起,拉到自己身边儿问,“想要什么还值得这么大礼,直接说就是了。”今天宫里的赏赐,让老太太对苏礼是喜欢到了心坎儿里,尤其是太后和皇后的手书,若是她还没老糊涂记错,太后和皇后同时赏赐墨宝的,除了公主下嫁,可天底下也就只有苏家这一份儿了,这样天大的荣耀,她只要想到就觉得心里舒坦,看着苏礼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孙女儿看上个小丫头,想跟老祖宗求个恩典讨过来。”苏礼也装作孙女撒娇的模样偎着老太太坐下。

“哦?哪个丫头这么好,值得你大晚上的还来求我讨人?”老太太听了这话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

“其实是这么回事儿,嫂嫂今晚觉得有些不适,孙女便去佛堂给她祈福,正好瞧见在哪儿伺候的芷莲,老祖宗您是不知道,那小模样,可真真儿的是让人看得喜欢,老祖宗就疼我一回,给我了吧!”苏礼边说边用余光扫底下跪着的夜荷,见她听了自己的话,身子猛地一颤,便知道今晚这事儿有门儿。

“我还当是什么,不过是个佛堂的丫头,能让你瞧上是她的福分。”老太太说着就吩咐道,“刘妈,你记着点儿,明个儿把人叫来教导几句,就让她收拾东西去礼儿屋里。”

“多谢老祖宗疼我!”苏礼先道谢,然后好似刚瞧见地上还跪着人似的问,“咦,怎么还跪着个人?我进来竟是都没瞧见!”

“姑娘心里光想着要丫头去了,那里还瞧得见别的。”刘妈打趣道,“这蹄子是大爷府上的,下午跟着大奶奶一道来的,谁知竟是个手脚不干净的,老奴跟玉珍在她屋里搜出了老太太给姑娘的耳坠子。”刘妈说罢一摊手,果然见手上是一对儿赤金缠丝百合耳坠。

“哎呀,都是孙女不好,大半夜的还累得老太太为了这事儿挂心。”苏礼自责地说,“夜都晚了,老太太若是信得过孙女,便让孙女来审问,您早些歇下罢!”

老太太今天也的确是乏了,光那按品级大妆,就累得不轻,又在冰冷生硬的地上跪了那许久,虽说心里高兴但身子确实觉得劳累不堪,见苏礼将事情揽过去,又寻思着本来就是给她的东西,便就点头允了,自己由玉珍伺候着到里头去睡了。

苏礼在后头添了句道:“玉珍姐姐伺候老太太睡下便过来吧,我年幼也不知该如何审问,有姐姐给我听着点儿,我心里也有底。”

等丫头们都随着老太太走了以后,屋里只剩苏礼、半夏和刘妈妈三人,苏礼在榻上坐着,不紧不慢地喝着茶水道:“说罢,为何偷我的耳坠子?”

夜荷猛地抬起头来,瞪着苏礼道:“您明知道奴婢没偷您的耳坠子!”

“呵呵,果然是个聪明的!”苏礼笑着,随后压低声音道,“既然聪明,那我也不跟你绕圈子,做个交易如何?”

“姑娘说笑了,奴婢不过是伺候人的,哪里敢跟姑娘做什么交易,也没东西跟姑娘交易。”夜荷果然如锦之所说,是个挺有烈性的。

“既然是交易,自然是各取所需,你且别忙着拒绝,听听我给你开出的条件再说。”苏礼喝了口茶接着说,“我给你的好处便是,我带你妹妹去夫家,不会让她做妾做通房,会给她寻个好亲事。你弟弟若是想跟我去夫家也行,我让他跟着账房或是管家学徒,在外头帮我管庄子,若是想跟着我两个哥哥做个书童,日后再谋出路也行。至于你娘,愿意留在府里也无妨,若是不愿,我便一道要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夜荷微微变色,半天才问:“奴婢一没钱二没权三不受宠,姑娘怕是要白花心思了。”

“我不缺钱,不爱权也不用你受宠。只要你知道的秘密,你肯说出来,那你娘和弟妹我都负责安置,你若不肯说出来,那我也不过就回了老太太,把你打死了事,至于你娘和弟妹日后如何,就全看她们各自造化了。”苏礼依旧不紧不慢地说。

“奴婢有什么秘密…”夜荷这会儿说话声音已经微微颤抖,呼吸也急得粗重起来。

苏礼知道夜荷心里已经不太平静,她将手里茶盏往桌上一放,清脆地声音惊得底下的人身子一抖,她笑着说:“你不用害怕,阖府上下都知道,我是最护短的主子,只要一心跟着我的,我绝不亏待,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跟我对着干的,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压过我的。”

“姑、姑娘想知道的,可是四老爷的事儿?”夜荷终于屈从了,她颤抖着问出来这句话,人就好似个泄了气的皮球,登时委顿下去。

苏礼再次端起茶盏,笑着抿了口茶水,轻声道:“你既是个聪明人,等会儿玉珍过来以后,该怎么说不用我教吧?”

两盏茶的功夫过去后,玉珍才满脸歉意的过来道:“让姑娘久候了。”

“姐姐说得哪里话,伺候老祖宗要紧,我这里等等有什么妨碍,正等着姐姐还没开始问呢!”苏礼让半夏搬了绣墩过来给玉珍做,“那咱们就开始问吧?”

“都听姑娘的,奴婢在一旁看着学着就是了。”玉珍忙谦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