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月娥却是垂着眸子,有些若有所思。她如今沉静了许多,当年的似真似假的爽朗性子到是一时看不见了。

“不如,我们也来弹琴吧?”魏云英突然拍手道:“赏梅弹琴也是一桩雅事呢。对了,阿珂姐姐,月娥姐姐的琴弹得很好呢,连教我们琴的嬷嬷也夸她了。”魏云英兴致勃勃地对三娘道。

“是么?”三娘笑着看了魏月娥一眼。

“我是之前就有学过的。嬷嬷不是也夸你了吗?”魏月娥解释了一句,便将话题转到魏云英身上。

魏云英却是撅嘴道:“嬷嬷夸我那是面子情,顺道儿的。夸你才是真心。”

魏月娥闻言气笑了:“你这是哪里的道理?”魏云英便对着魏月娥做了一个鬼脸。

这时候旁边有眼色的丫鬟已经将一架琴捧到了几人面前:“小姐,暖阁里原本就有琴,您看摆在何处好?”

魏云英一喜,指了靠窗的地方道:“自然是这里了。”

几个丫鬟便合力将琴案移了来,又将琴摆好。

“月娥姐姐,你弹一首嘛,弹一首嘛。”魏云英抱着魏月娥的手臂撒娇。魏月娥没法,只能坐下了。

魏月娥的琴音真还不错,三娘前几日与宣韶弹了几日的琴,自己的技术没有怎么进步,对琴声的鉴别能力到是提高了。只是听着魏月娥弹起了曾经宣韶弹过的曲子,三娘的思绪有些飘远。

宣韶,这时候应该还在北上的路上吧?京中已经这么冷了,越往北越是冰寒彻骨,他又总是穿得太单薄,不是为了什么风度,而是为了行动的时候方便。现在年轻还好,若是老了,不知道会不会患风湿性关节炎。

三娘的心思早就不在听琴上头了,她靠在窗前微微低了头,一边抚摸着衣袖上的纹路,一边想着宣韶。回去给他缝一对护膝吧,到时候不穿也要逼着他穿。不过,若是自己缝了摆到他面前,即便他心中无奈不想穿,最后也会不声不息地穿上吧?想到这里三娘嘴边便不知不觉地含了笑意。

这个时候,思念却突然毫无预警地如疯长的野草般将三娘整个儿纠缠住了。三娘这是在宣韶走了之后,第一次如此强烈的想念她。这几日她并没有刻意去想宣韶,她还以为自己是理智而成熟的。这也是三娘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体验到这种情绪。

心中有些酸,有些涩,也有些甜。

君仪……

“阿珂姐姐?阿珂姐姐”魏云英的声音让三娘突然地回过神来了。

“啊?什么?”

魏云英有些好奇地看着三娘:“阿珂姐姐,你刚刚在想什么呀?那么出神,时而皱眉时而傻笑的。我喊你半天你都没有听见。”

三娘闻言大窘,她的脸难得有些红了。在面对除了宣韶之外的人,她很少脸红。她一度以为自己的脸皮其实是很厚的。

魏月娥这时候早已经停了弹奏,也一直盯着三娘这边看。这让三娘更是不好意思。

突然“噗哧”一声,有人笑出了声。

三娘下意识瞪向声音发出的地方,却见从不远处的梅林里走出来了一人,容貌妍丽,梅花下风仪无双,连正开得艳的梅花也失色了几分。

“世子”

“表……表哥……”

站在窗外,笑得一脸桃花的人,正是宣云世子。

三娘急急行礼,魏云英呆呆地看着来人许久,等反应过来之后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把玩起来压裙上的流苏,怎么也不肯再抬头了。

而魏月娥也是惊了一惊之后,面上带了些僵硬,连低头行礼的动作都没有办法自然。几年前遇见宣云的那一段经历,实在是不怎么美好。

看到宣云的那一刹那,魏月娥恨不得能将自己的过往全用刀子挖了出来再踩碎,即便是鲜血淋淋也不在乎。那是她一生中最狼狈的时候,单纯地想着自以为事的小诡计,不想当时在这人眼里却是如跳梁小丑一般。对她的刻意接近毫不推拒,原来却是暗中看她的笑话。

事后她无数次想起这人明明笑得那般好看,却豪不犹豫将她的命当做蝼蚁一般地舍去。这让她自己对自己都厌弃了起来。

这些年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当初的事情,她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坚强,并且有足够的身份和实力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在看到宣云的这一刻,她又不确定起来。

第三百六十六章

宣云缓缓朝窗边行来,最后在离着窗户五六步远的一颗梅枝下停住了脚步。弯着一双桃花眼朝这边看来。

他首先看向三娘,眨了眨眼,似乎是带着些调侃的神色,让三娘觉得自己刚刚在想宣韶的事情被他撞了个正着,不过这时候三娘反而镇定了,面不改色地垂头不语。

宣云挑了挑眉,看向魏云英,轻笑着开口道:“许多年不见,表妹到长成了美人儿了。到真是女大十八变,难怪姨母将你藏着不让我看见。”

魏云英听到宣云的夸赞,脸颊绯红,忍不住抬头悄悄看向宣云,眼中带着欢喜与雀跃。听到宣云后面那一句话的时候却是忍不住急急辩解道:“母亲怎么会不让你见我,是,是表哥你总是不在府中,我即便是想……”说到这里,魏云英意识到自己有些太大胆了,忙收了口。一双大眼却还是忍不住若有似无的往宣云看去。

宣云这话本就是开玩笑的,对女人调|情已经成了他下意识的行为,所以听魏云英当了真他微微一愣,随即却是轻笑着转了了视线看向了魏月娥。

魏月娥身体有些紧绷,她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宣云打量了她几眼,眼中有着男人见了漂亮女子的欣赏,不过也仅此而已,很快就又移开了视线。

“本世子原本还以为惠安的琴艺突飞猛进,一时好奇便走了近来,不想却是几位在这里弹琴。”宣云微微眯着的桃花眼光华流转,“那本世子就不打扰几位的雅兴了。”

说着宣云正要转身原路回去,突然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转眸看着三娘笑道:“宣韶此时应该到了阳城了。”说着就施施然地走了。

“……”

直到宣云的身影看不见了,魏云英还是呆呆地看着窗外。三娘看着魏云英,又看了看神情变幻莫测的魏月娥,心中叹息。

“小姐,王妃让奴婢们送杏仁露过来。”一个丫鬟的声音打破了屋子里的寂静。几人同时转头,便看见一个似是刚刚王妃身边的丫鬟,领着几个小丫头,拎着食盒进来了。

三娘的视线却是停在了这几个丫鬟身后的一个蓝衣丫鬟的身上。

那丫鬟长相十分清秀,一双眼睛澄净剔透,气质温婉沉稳。她落在后面,让提着食盒的丫鬟先进来。注意到了三娘的视线,那丫鬟也朝三娘看来,愣了一愣,看着三娘似是没有反应过来。

“莺歌?母亲不是派你去别院那边整理行礼了吗,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魏云英看见蓝衣丫鬟,疑惑地问道。

莺歌回过神来,垂首行了一礼:“刚刚唐嬷嬷过去了,她让奴婢回来伺候大小姐。”莺歌声音清婉柔和。

魏月娥也看到了莺歌,她的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闻言点了点头:“你回来也好,没有你在我身边,我到是不习惯了。”

魏云英笑道:“是啊,谁不知道莺歌是月娥姐姐身边最得力的大丫鬟?片刻也离不得呢。母亲也是见莺歌能干,才让她去别院里帮着布置摆设的,倒是没有想到姐姐身边还要人伺候呢。”

魏云英心思单纯,这话并没有别的意思,魏月娥却是看了正在往桌子上摆点心碗盏的丫鬟一眼,不着痕迹地笑着接口道:“母亲也是疼我,怕我新到了一个地方住不习惯,所以才让一向熟悉我习性的莺歌去布置房间的。”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倒是让三娘觉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

当年在赵府的时候,沈月娥也是寄人篱下,却是对赵府的当家主母李氏不假辞色,与赵家的嫡孙女掐尖儿斗狠。如今还是寄人篱下,却是懂得看人眼色,一点小把柄都不让人抓住。

“你们不住在这里吗?别院是在何处?”三娘与魏云英,魏月娥走到桌前坐下。伺候的丫鬟早已经盛好了杏仁露放到了三人的面前。

魏云英道:“昨日是因为别院那边还未整理好,母亲才带了我们住到王府里来的。不过明日就要搬去别院住了。我还没有去过呢,听母亲说是在内城,也不是很远。”魏云英用调羹搅动着碗盏里的杏仁露,却不下口,神色中有些落没。她其实是想住在王府里的,不过魏夫人却说她们住在这里不方便,魏云英轻轻撅嘴。

三娘点了点头,她刚刚用过早膳没有多久,还吃不下东西。不过这是王妃专程让人送过来的,她便沾了沾唇。不想却觉得这杏仁露入口清爽香甜,又不腻,到是又多喝了几调羹。

察觉到有一个视线总是停在自己的身上,三娘微微皱眉,不着痕迹地抬眼,却是对上了站在魏月娥身后的莺歌的眼神。

莺歌见三娘看了过来,到也不惊慌,反到是朝着三娘笑了一笑,随即便自然地转开了眼睛。

三娘便也没有当一回事,用帕子揩了揩嘴角,与魏云英说话。

正说着话,外头又有丫鬟来报说王阁老家的小姐来了,正在王妃那里说话。问三娘她们要不要过去。三娘想起来,昨日送帖子的时候说了王筝也会来的。

王筝来了,三娘自然是想要过去的。几人对这暖阁的新鲜劲儿也已经过去了,窗户一直开着,开始没觉得,这会儿坐得久了便有了些冷意。而叙旧也叙得差不多了。

“那我们去王妃那边吧。”魏云英点头道,说着还忍不住看了看窗外,可惜外头只有一片艳丽的梅林。

三人起身欲往王妃的院子里去,刚出了房门,魏云英却是撅嘴道:“我想要去净房。”她早上的时候别的没有吃,却是喝了一碗汤和一碗粥,这会儿想要方便了。

“暖阁里就有净房。”旁边伺候的小丫鬟忙道。

魏月娥对三娘道:“我正好也想去,不如我陪着云英吧。你先过去王妃那边,免得让人等。”

虽然今日天气晴朗,但外头也还是冷的,三娘想了想便点头应了:“那我就先过去了。”

魏月娥与魏云英让丫鬟们陪着往净房去了,三娘带着自己的丫鬟离开了暖阁。

才走出来不远,后面就传来了脚步声。三娘回头,却是见莺歌走在了后头。

三娘想了想,便顿住了脚步,等莺歌走近。

“三小姐。”莺歌在离三娘几步远的地方站了,低头行礼。

三娘点头笑道:“你已经跟着月娥到魏府了么?”

莺歌轻声道:“因奴婢外祖母身子不适,所以在大小姐进京之前奴婢一直是早赵府的。大小姐临行之前,奴婢才去了魏府。”

莺歌与三娘的几个丫鬟一起跟在了三娘的身后走着。

三娘闻言皱眉道:“曾嬷嬷身体不好么?现在如何了?”

莺歌几不可闻地叹息了一声:“外祖母她年纪大了,原本瞧着觉得身体还好,不想却是病来如山倒……奴婢临走之前她已经好多了。”

三娘想起几年前自己见莺歌是个可造之才,又怕她被沈月娥报复,所以说过要她跟自己的话。当时莺歌说她外祖母的年纪大了,她想要留在能让她外祖母看得到的地方。不想如今还是要跟着沈月娥进京来。

“难为你了。”三娘真诚道。刘氏是个好长辈,不过也是自私的。即便是曾默默生病,她也还是让莺歌跟了沈月娥来。不管莺歌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她的身份让她违拗不得。

三娘不禁想,若是自己当年睁开眼睛的时候是在一个丫鬟的躯壳里,她是否能忍受得了卑躬屈膝的生活。主人一句话,想要她生就生,想要她死就死。

想了半天,三娘摇头失笑。她知道自己是个珍惜生命的人,即便处境再不堪,她也要想办法让自己尽可能地活下去,再想法子舒适地活下去。所以就算是奴婢,她也会尽力过得好。

“不难,这是奴婢的本分。”莺歌低头,轻声道。

“对了,之前祖母的来信,都是你动的笔吧?”三娘笑着看了莺歌一眼。她想了想,给刘氏代笔的人一定是个聪慧又剔透的。如今看到莺歌她便想了起来。

“是奴婢写的。奴婢之前在赵家的时候曾经陪着慧儿小姐读过书。”因为她是曾默默的外孙女,自小就比赵府里的其他小丫鬟多了几分脸面,所以她识字。

三娘到了王妃的正殿的时候,王筝正陪着王妃与魏夫人说话。她举止得体,性格又开朗,向来很得长辈的喜爱,王妃与魏夫人都是面带笑意。

三娘坐到了王筝身边,不久魏云英与魏月娥便回来了,自然又是一番热闹的见礼。

“常听三娘提及你们,今日总算是见到了。”王筝朝着魏云英和魏月娥笑道,好像她多期待这见面似的。

“真的吗?阿珂姐姐经常提起我?她说我这么了?”魏云英欢喜道。

王筝偏头一笑:“自然都是好话了,不然我也不能这么期待见到你们了。”

王筝能说会道,魏云英单纯可爱,几人在一起到是相谈甚欢。

第三百六十七章

到了三娘与王筝要离开的时候,魏云英已经对王筝姐姐长,姐姐短地叫了。三娘想起自己与王筝的辈分,摇头失笑。

王妃让魏云英替自己送三娘和王筝出府,上轿的时候,王筝却是回头又看了两眼。因三娘与王筝还能同一段路,三娘便上了王筝的马车。

“你还依依不舍了?”三娘笑着打趣王筝。

王筝抬手打了三娘一下:“云英妹妹到真是单纯可爱的很。你的那位表妹么……看着到不简单呢。”

三娘点了点头:“那可不是我表妹,她姓魏。”

王筝一愣:“怎么?你不待见她?”她到是敏感。

三娘想了想,摇头:“那到不是。”

王筝笑道:“我刚看她身边跟着的那个丫鬟到是不错,眼神清澈沉静,让人觉得可亲。丫鬟都能如此,主子定不会差。”

三娘知道她说的是莺歌,笑了笑:“对了,你今日怎么会来的这么晚?我都坐了好久了你才来。”

王筝无奈又有些脸红:“今日有些不舒服,喝了药才去的。”三娘正想问她哪里不舒服,看到她面上的神色,突然想起来王筝应该是葵水来了。

三娘便没有多问了。

王筝见三娘明白了却是道:“我若是知道会提前来,昨日就不应了这邀约了。这时候出门果然是有些晦气的。”

“哦?”三娘对这晦气一说不以为然,不过却好奇王筝的晦气指的是什么事情。

王筝在三娘面前很少有什么长辈的样子,两人有向来是无话不谈,闻言便小声道:“我的马车今日是从后门那边抄近路转过去的,那边路虽然窄,却是人少。不想今日正好王府隔壁的彭国公府后门有车出来,我便在路口停了等那马车先过去。却正好听到两个从王府后门出来的送蔬果的在碎嘴。”

喜欢听八卦是女人的天性,三娘也不例外,便双眼亮晶晶地看着王筝,等她下文。

王筝白了三娘一眼,接着小声道:“还能说什么?无非就是礼亲王的那些个风流韵事。听说昨夜有一辆马车半夜从后门驶进了礼亲王府,王爷身边的亲信亲自等在了后门接人,从后门到王爷昨夜歇着的院子,一路上都不准有人。那送蔬果进府的婆子说,她今早送蔬果进府的时候不知道府里下了这一条命令,因为想要方便便去了最近的净房,正好看见王爷的亲信送那一辆马车出府,她怕遇到贵人有麻烦便避到了暗处,然后听到那马车里有男子的咳嗽声。原本她也没有在意,可是之后与厨房的人一聊天才知道,那马车里的人是昨夜……陪王爷过夜的人。”

三娘眨了眨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一直听人说礼亲王男女通吃,不过如今听王筝这么说还真是消化不良。

“那婆子与另一个送鱼的贩子说起这个的时候,还被那贩子耻笑了。说这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祥云班的班主楚岚秋经常进王府,与王爷同吃同住。王府的人都知道昨日半夜进府的人是楚班主,连王妃也是知情的,只是没有人点破而已。”

楚岚秋?三娘眼前浮现出那一张倾城妩媚,比女人还漂亮的脸。想起了惠安县主对楚岚秋的心思……这一家子的关系还真复杂。另外也证明了,审美观是能遗传的?

不过三娘对楚岚秋的印象到是还不错,虽然只见了几次面。

三娘与王筝挨在一起说起了八卦,若是往外头的人看见了一定不敢相信,这个平日里可以当作闺阁典范的女孩子会是这种德性的。所以说,有些东西都是给外人看的,而女人都爱八卦的天性却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这个时候什么规矩,气质统统被抛到脑后了。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一向自律甚言的女子,也只有在绝对亲密的闺蜜面前才会如此。在其他人面前,定然不会是这个样子。

到了路口的时候,马车停下来了,三娘要下车。不过在下马车的时候,三娘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得回头对着王筝笑得有些恶作剧般:“对了,姑姑你把人家的话听得那么仔细……这么冷的天,这么厚的车围子……你不把窗围揭开是怎么也不可能听清楚的吧?”说完三娘不等王筝反应过来,便立即下了车。

王筝愣了愣,才明白三娘是说自己开始说听见这八卦是晦气,可是明明是她自己好奇要凑上去听的。

“王珂你个讨厌鬼”王筝咬牙狠狠骂道。

三娘早已经愉悦地回了自己的马车上了。

愉快的心情一直维持到三娘快进庄亲王府的时候。

三娘的马车在离着王府大门还有二三十步的时候突然停了。

“什么事?”三娘皱眉问道。

白兰看了三娘一眼,不用吩咐便迅速贴近了马车门。白果却是先她一步将车帘子拉开了一小角往外看。

“咦?是朱砂姐姐。”白果回头对三娘道:“小姐,是朱砂拦了我们的马车。”

三娘闻言立即坐直了身子:“朱砂怎么会来这里?”

“三小姐”朱砂的声音在帘子外头响起,有些急的样子。

三娘朝白果道:“让她进来。”

白果应了声是,拉了朱砂上马车,又吩咐马车继续前行进府。

朱砂一脸的憔悴,眼睛里还有红血丝。三娘一惊,正想问她出了什么事情,朱砂却是急急道:“三小姐,少爷,少爷他不见了。”

三娘闻言皱眉:“什么不见了?你说清楚些。”

“少爷,五少爷他昨日下午出去之后就彻夜未归,至今未回府。”朱砂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哥哥他彻夜未归?”三娘愣住了,想了想,三娘问道:“你有没与去问过大哥二哥他们?会不会是他们一起出门应酬,因晚了就在外头歇下了?”

朱砂摇头:“奴婢已经都问过了,没有人知道少爷去了何处。昨日少爷他看了信之后就有些不对劲,听说之后去内院找了赵嬷嬷,奴婢今早去问赵嬷嬷的时候,赵嬷嬷却是染了风寒生病了,她也不知道少爷去了哪里。”

“等等,你说少爷昨日接到了一封信?谁的信?什么信?”三娘抓住了重点问道。

朱砂吸了吸鼻子:“好像是从兖州府来的信,原本少爷接到信还很高兴的,可是不知道怎么了看过信之后却是脸色大变,之后就冲出了门。”

三娘听着觉得不对,兖州府来的信不是赵府就是魏府。现在魏云英已经进京,自然不会是魏府的信,可是赵家的什么消息能让王璟脸色大变?

三娘想了许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马车已经进了王府,三娘在二门下了车。朱砂知道在外头不好说,便没有吭声,跟着三娘回了潇湘院。只是她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

“小姐,怎么办?您派人去寻一寻少爷吧”一进房,朱砂见周围全是熟悉的面孔,便忍不住出声道:“奴婢去大少爷那边找大少爷帮忙,大少爷却是道我们少爷肯定出去与友人喝酒了所以才没有回来。他还让奴婢不要声张出去,免得被老爷知道了会责骂少爷。可是……可是少爷从来没有彻夜不归过,奴婢害怕……”

王玬自分到外院去住之后,没少偷溜出去喝酒,彻夜不归也是有的,还总是让王璟等人帮他打掩护。所以这一次他很自觉的要帮王璟打掩护。

可是三娘知道,王璟不是王玬。王璟向来自律,他也怕她担心,所以从来就不会彻夜不归。何况是一声不吭就跑了出去?

王璟看了信之后就去找了赵嬷嬷,这说明赵嬷嬷与那封信是有关系的。可是赵嬷嬷却在这个关头病了,这当中若是没有蹊跷那是不可能的。

王璟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跑了出去?又去了哪里?会不会有危险?三娘伸手按了按眉心,心中很是担忧。

“小姐”朱砂将希望都寄托在了三娘的身上,她知道,以三小姐和少爷的情分,三小姐不会放着少爷不管的。

“我知道了,我会派人去寻的,你不用担心,先回去吧。”三娘抬头,对朱砂柔声道。

朱砂见三娘肯去找人,不管能不能找到,总算是让她心里有了底了,她稍稍心安,知道自己在这里也帮不上忙,便连忙点头:“奴婢这就回去,说不定这么会儿少爷已经回来了。”

三娘示意白芷送朱砂出去:“若是哥哥回来了,你让他派个人送信给我。”

朱砂一出去,三娘看着白兰道:“有没有办法帮我找到人?”

白兰也不说废话,立即道:“奴婢这就出府去安排。”

“你去吧。”三娘颔首,顿了顿又道:“若是我哥哥有危险……还请以他的性命为重。”

白兰领命出了府。

三娘靠在了榻上,闭着眼睛想事情,不想开口说话。

白英进来之后见了,便将交代外头的丫鬟安静些,不要扰了主子,自己进来在旁边悄悄站了,不敢打扰。

第三百六十八章 赵嬷嬷的秘密

这一日,三娘的心情实在是不怎么好,她很为王璟担心。

王璟现在虽说武功底子还算不错,动武的话,一般的人是奈他不何的,不过三娘怕他中了什么人的圈套。

从她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王璟一直就是以他的保护者自居的,即便当年的他力量尚弱,但是三娘相信,只要她有危险,王璟就会为她拼命。

即便是带着前世的记忆,这么几年的相处下来,三娘也把王璟当作了自己的亲哥哥。在嫁给宣韶之前,王璟是与她相依为命的亲人。比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亲。

王璟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他向来就懂事,从来就不会胡闹,做一些让人担心的事情。三娘想不通有什么事情能让王璟这么一声不吭地跑出去。即便她不在王家了,可是她也会为他担心。

傍晚,白兰回来了。

“怎么样?找到人没有?”三娘声音虽是平静,但是眼中的担忧是很明显的。

“昨日有人在城西十二条街附近看到过五少爷。”白兰走到三娘身边,轻声回道。

“城西十二条街?”三娘皱眉。

白兰看了三娘一眼,实话实说:“那一带都是青楼和酒馆。”

“他真是去喝酒了?那他现在……”三娘惊讶道。

“昨夜五少爷在红楼喝了一晚上的酒,可是今日清早醒来结账的时候却发现钱袋丢了。五少爷很少去那一带,红楼的人不认得他是谁,所以以为他是故意去砸场的,要教训他,于是两边便打了起来。之后有人出手帮了五少爷,逃了出去,红楼的人追了很远都没有追上,再之后便没了五少爷的消息。像是刻意避开了,不想让人找到。”

“有人帮他?是什么人?”三娘对这个比较在意,万一有人抱着什么目的,故意这样接近王璟的话,那就糟了。

“那人好像并非京城人士,所以没有人认得。”白兰摇头。

三娘心中更加焦急了。王璟是与那陌生人一起离开之后失踪的,那他去了哪里?白兰说他是故意避开了人,这到底是王璟的意思,还是他其实是被人强迫的?

“少夫人,您别担心。奴婢回来之前已经让人去找寅壬了,他寻人比奴婢强多了,只要五少爷还在京城附近就一定能找到。”白兰安慰三娘道。

三娘深吸了一口气,点头:“辛苦你们了,你也累了,先下去歇着吧。”

“奴婢会随时注意外头的消息的,若是有了五少爷的下落,立即来报知您。”白兰行礼退下了。

三娘晚饭吃得食不知味,到了夜里更是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她让白英在被窝里放了三个汤婆子,可是她的脚却一直没有办法暖起来,这个时候三娘特别想念宣韶的怀抱。若是宣韶在的话,她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无措和慌乱?三娘想。

只是,三娘又意识到,是不是因为有了宣韶所以她便脆弱了许多?以前在王家前有狼后有虎,只有她和王璟两人孤军奋战的时候,她也照样是能吃能睡。

三娘伸长了手臂,放到了宣韶的那一侧,触手有些冷。想了想,三娘干脆移动了身子,睡到了外侧,宣韶的枕头上似乎留有宣韶的气息,让她心里踏实了许多。终于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三娘才一睁眼就立即坐了起来。平日里她总是喜欢在被窝里赖上一小会儿,今日却是立即就吩咐丫鬟们伺候更衣洗漱。

“小姐,现在还早呢,您要不要再睡一会儿?昨夜您睡得晚。”白英劝道。

三娘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果然还是暗沉暗沉的,不过她摇了摇头,淡声道:“我今日要回一趟猫儿眼胡同。”

白英一愣,想了想,还是小声道:“小姐,您才出嫁几日,也才回过门,这便又回去怕是不好。老王妃那边……”

三娘摇头:“无妨,就说老太爷和老夫人明日就要离京,我约了母亲一起去送行。”王老太爷与孙氏没有在原定下的日子离京,又拖了这几日,听说是因为王老太爷派出去的人在顺义又访到了一只好鸟。

听三娘这么说,白英到是没有说什么了。王老太爷与老夫人离京的话,以后能不能见到都还难说,三娘要去送一送也是情理之中,即便是老王妃也不能说什么的。

三娘只喝了几口粥便让人将东西撤下了,带着人去老王妃那边请安,顺便“请假”。

果然,老王妃听说三娘是要去给年迈的祖父祖母送行,便没有说什么就同意了。

三娘出府来的时候还很早,还好老王妃在给老王爷守陵的时候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加上老年人睡眠本来就少一些。

到了猫儿眼胡同的时候,薛氏看见三娘很是惊讶。

“我正想要派人去庄亲王府呢,你到是回来了。”

三娘想着,可能是王璟离家的消息让王栋和薛氏知道了。对于王栋知不知道王璟失踪的事情,三娘到是无所谓,若是连她都没有办法找到王璟,她实在是对王栋不怎么抱希望。

“哥哥他……”三娘斟酌着道。

没等三娘说完,薛氏却是安慰道:“你别担心璟哥儿,他定是怕老爷责骂所以才没有回来的。老爷已经派人去寻了,想必很快就有消息。他也大了,出门与友人喝酒也是平常,老爷不会太过于责骂的。”

三娘一愣,明白了薛氏与王栋定是听到了城西十二条街那边的动静,所以以为王璟是因为自己惹了祸,害怕王栋责骂所以才没有回家。

王璟离家的真正原因三娘也不清楚,因此也就任由薛氏这么想,并没有反驳。

薛氏却是拉着三娘到一边坐了:“我打算派人去找你,除了璟哥儿的事情之外还有就是赵嬷嬷她病了,已经病了两日了。我给她找了大夫进府来看,大夫却说只是染了些风寒,加上年纪大了的缘故。不过赵嬷嬷这几日却是滴水未进,只说是吃不下,这才是我担心的。她这么大年纪,若是一直这样不吃不喝,恐怕熬不了多久了。”

三娘闻言一惊,许久才努力平复下来心境:“多谢母亲了,我去看一看赵嬷嬷吧。我劝她吃一些东西。”

薛氏点头:“她最记挂你了,你去看看她说不定她心情一好,病也好了。听说她病倒之前还在与厨娘一起给你做酱菜呢,不想却是转头就病了。”

三娘眼中有些酸涩,王璟和赵嬷嬷都是她重要的人,她希望他们都能平安无事。

三娘去到赵嬷嬷房间的时候,赵嬷嬷正背对着外头,面向床里间蜷缩着。这是一种防备与拒绝的姿势,三娘不知道赵嬷嬷这是在防备什么,又是在拒绝谁。

“嬷嬷……”慢慢走到赵嬷嬷的床前,三娘轻声喊道。

赵嬷嬷似是动了动,却没有睁眼。

“嬷嬷,我是三娘,我回来看你了,你怎么了?”三娘在床边坐下,柔声唤道。

赵嬷嬷睁开了眼睛,有些吃力地转过头来,焦距定在三娘脸上的时候有些惊讶,:“小小姐怎么这会儿回来了?我这是在做梦?”赵嬷嬷喃喃道,声音很是嘶哑。

三娘将手伸进被窝,握住了赵嬷嬷的手:“不是梦,我真的回来了,不信你摸摸。”

赵嬷嬷原本迷蒙的表情一下子清明了许多:“真是小小姐啊,您怎么回来了,是不是王府里有人欺负你了?”说到最后,赵嬷嬷有些着急。

三娘忙道:“没有。我过得很好,你不要担心。我就是回来看一看你和哥哥。”

才几日不见,赵嬷嬷却是憔悴了很多,眼窝深陷,嘴唇干裂,面容苍白。三娘看着这样的赵嬷嬷,心里很是难过。

“嬷嬷,我让人准备了粥,你喝两口好不好?就喝两口。”

赵嬷嬷睁着眼睛看着三娘,听见三娘这话却是将眼睛闭了:“我吃不下,小小姐你回去吧。以后好好过日子,你嫁的好,姑爷也好,奴婢放心了。等我去见了小姐,也能复命了。”声音气若游丝,竟是没有半分生气。

三娘一惊,忙握紧了赵嬷嬷的手:“嬷嬷,我还什么也不懂,你怎么能放心?你看,我连做个针线都不会,这么笨,以后若是相公嫌弃我了,你还要给我支招呢。”

赵嬷嬷又睁开了眼,这一次,浑浊的眼睛中却是含了泪:“我的小小姐是最聪明的,哪里笨了?谁要是敢嫌你笨,老奴就去跟他拼命。”

三娘点头:“是啊,所以你还是要好好看着我才行。”

赵嬷嬷轻叹了一声没有说话。

这时候有丫鬟送了一碗粥和一碗药进来,白英指挥着将东西先放在了桌子上。

“小姐,药还有些烫,先让嬷嬷喝点粥吧。”

赵嬷嬷却是又将头转向了床里侧。

三娘转头瞥了白英一眼,白英会意,立即将屋子里的其余丫鬟都叫了出去,想了想,连她自己都没有留下,而是轻轻帮三娘把门带上,也不走远,就门口守着。

第三百六十九章 当年

屋里只剩下了三娘与赵嬷嬷。赵嬷嬷这会儿已经是平躺着了,只是头却偏向了床内侧,紧闭这双眼,如三娘刚进来的时候一样,摆出了一副拒绝的姿态。

她面色与唇色皆是苍白,呼气清浅,若不是胸口处又微微的起伏,会让人觉得床上躺着的这个干瘪的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三娘自然是没有办法与这样的赵嬷嬷生气,她轻叹一声,起身走到桌前端起了刚刚丫鬟放在桌上的粥碗。碗壁上的温度微微有些烫,粥应该是刚好可以入口的。

三娘捧着粥碗又回到了赵嬷嬷的床边坐下,用右手拿起碗里的调羹轻轻搅动了一下,调羹碰到碗沿,发出了瓷器相撞特有的响声。赵嬷嬷的眼睫颤了颤。

三娘一边让手中的碗勺偶尔发出轻响,一边轻声道:“小时候嬷嬷总是嫌跟在我身边照顾的人粗心,所以总是要自己亲自动手伺候我。哥哥至今还会笑话我,已经能走会跳的时候,嬷嬷还总是背着母亲偷偷喂我吃饭,也无非就是想要让我每一餐再多吃几口。”说到这里,三娘轻笑一声,“也幸亏我胚子好,才没有被嬷嬷你惯出一个娇生惯养的娇纵脾气。”

赵嬷嬷忍不住轻声开口:“小姐也是我这么喂大的,她也是性子极好的,哪里就会被惯出娇纵脾气来?她是长大了忘记了,她小时候总是要我喂饭,不然就使性子不吃。大了之后到是比小时候更乖巧了。”不知是不是因为想起了往事,赵嬷嬷嘴角带了些微笑意,让她的脸总算是带上了点生色。

三娘也笑:“母亲小时候竟是这般的吗?我到是不知呢。”

“这些你哪里会知道,你母亲都不记得了。”赵嬷嬷面上柔和。

三娘却是突然有些委屈道:“嬷嬷,碗好烫,我的手烫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