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才女这个帽子

想到这里,三娘心中一阵冷汗。

难怪大家都说灵验,想必以前灵验的都是那些男子患有不育之症的。

老王妃没有注意三娘的表情,她很是认真地叮嘱了三娘明日的一些细节,三娘看着老王妃郑重其事的表情,觉得自己可能是在劫难逃了。

从老王妃院子里出来之后,三娘除了叹气还是叹气。想起这几日在姜氏那里待的时间很少,三娘便去了姜氏的院子。

姜氏坐在她那张紫檀木八仙桌旁,依旧数着她的红豆。三娘这样看着姜氏的侧影,总觉得心中酸涩。深爱之人永远也无法再见到了,这样的痛苦三娘没有尝过,连想一想都是没有办法承受。

“母亲。”三娘笑着走了进去。

姜氏将手中的一颗红豆小心地放入了容器中,抬头朝三娘笑了笑:“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三娘行了礼之后便坐到了姜氏的身边,与她说起了老王妃要带自己入宫去听和尚念经的事情。

姜氏闻言想了想,对三娘道:“王妃为了求一个安心,你便依了她去吧。只是这种事情求神其实未必有用的,你也不要太过在意。你年纪还小,成亲以来与韶儿也是聚少离多,这孩子以后总是会有的,急不得,你放宽了心才好怀上。”

三娘听着姜氏的话觉得心理暖暖的,姜氏这种婆婆其实还是很贴心的,仅管很多时候她不会表达。

“嗯。我知道了,母亲。”三娘朝姜氏笑道。

“你知道什么了?”一个男声插了进来。

三娘与姜氏转头,便看见宣韶从外头走了进来。

“相公。”三娘起身,笑眯眯地行礼,一副乖巧温良的模样。宣韶看了她一眼,没有揭穿。

姜氏道:“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一般来说,朝臣下班其实还挺早的。只是宣韶自从回京之后就一直很忙碌,很少有按时回家的时候,所以他偶尔这么早回一次。倒是令女人们讶异了。

宣韶走了过来,坐到了姜氏的另一边,一面帮姜氏将红豆捡到绿玉方斗中。一面随意道:“今日没什么事,早些回来陪母亲吃饭。我们今日在关雎院用饭吧。”后面一句话是对三娘说的。

在外头的时候,三娘总是保持着她温婉贤良,以丈夫为天的光辉形象。哪怕宣韶现在对她说“过来给爷捏背”她都会毫不迟疑地执行,账可以留着回去之后关起门来算。所以这种小小的要求,三娘自然是半句意见的没有,很是温顺地应了。

姜氏笑了笑:“我最近吃的清淡,你们怕是用不惯,回你们自己的院子去吧。”

三娘接道:“相公与我也想吃些清淡的。”

宣韶“嗯”了一声。

姜氏看着夫唱妇随的两人,只能失笑。她眼中的神彩却是高兴的。

三娘也与宣韶提起了老王妃要带自己进宫去的事情。宣韶听了之后却是眉头一皱。

“不去。”

“……”

姜氏劝道:“总听说那些和尚会一些秘法,想必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三娘也就是跟着老王妃去试一试,这又不打紧。”

三娘看着宣韶脸上越发变幻莫测的脸色,想到了他一定是跟自己想到一处去了,不由得想笑。不过想起自己以前可以装出来的纯洁形象,三娘还是忍住了,低头不语。

姜氏见三娘低着头不说话以为她想去,又见宣韶脸色有些不好,便道:“我们可以不信这个,但是老人家就想要求一个安心。况且这事情王妃已经与太后打了招呼了。三娘不去怕是不好。”

宣韶沉默了半响,总算道:“我知道了,母亲。传饭吧。”

两人在姜氏的院子里用了饭,往回去的时候宣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直到回道了两人的卧房,三娘给宣韶递了一杯茶,宣韶才终于开口道:“明日你去了宫里,不要与那些和尚单独接触。”

三娘眨了眨眼:“为何?听说念经的时候就是要单独与和尚们一起的。”三娘心里已经笑翻了。

宣韶抿了抿唇,眼神幽暗,显得有些高深莫测:“这些和尚……有问题。”

“……”

三娘坐到宣韶的身边挨着他好奇地道:“相公,他们有什么问题?皇上知道吗?知道的话为何还要宣他们进宫啊?不知道的话你为什么不告诉皇上呢?万一他们有什么歹意……”

三娘话还没有说完,嘴唇就被封住了。

三娘暗自翻了一个白眼,以前听说男人堵住女人喋喋不休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吻,她总觉得这个办法真够狗血的。现在她明白了,任何的狗血都是自现实中得到的灵感。这个办法其实是因为男人的天性!

等到宣韶终于挺了下来,三娘气喘吁吁地等着眼前的男人。

“记住我的话,我去沐浴。”宣韶伸出手指在三娘的额间一弹,起身往外去了。

三娘捂着额头瞪着宣韶离开,直到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了,便忍不住倒在了榻上笑得差点岔了气,却又不敢发出半点声音,个中痛苦可想而知。

之后白英进来了,看到三娘的样子目瞪口呆。

“小姐……”

三娘好不容易收了笑,轻咳一声,道:“哦,没事,刚刚相公说了一个笑话,我忍不住了。”

白英很怀疑自家姑爷是个会说笑话的人,不过也许私底下与平日不同?白英想了想,还是放下了这个问题;“小姐,刚刚姑爷说要白英明日寸步不离地守着你。你明日不是要入宫的吗?”

丫头们对外的时候是很团结的,但是私底下也难免会又帮派。人嘛,哪里都免不了拉帮结派的。

白英白芷这几个陪嫁丫鬟自然是三娘的人,但是白兰……大家都明白那是姑爷的人。只不过,白英这些亲近的丫鬟,经过了这么些事情已经明白了这个“姑爷的人”并不是说姑爷收用了白兰,而是白兰是姑爷派来保护小姐的。

也因此,就算是三娘或者宣韶平日里对白兰又什么不同。丫鬟们也不会因此觉得不公平,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因为需要拼命的时候,用不上她们。

但是有的时候两拨丫鬟之间的派系区别就出来了。比方说宣韶偷偷吩咐白兰什么事情,而自家小姐可能不知道的时候。

又比如三娘要白兰帮她隐瞒宣韶什么事情的时候,白兰可能会想一想。

这些其实都是人之常情。

三娘听了白英的话只是想笑。

一般如果要进宫的话。三娘只能自己进去,将丫鬟们留在外头候着。不过宣韶既然这么说,明日想必会想办法给白兰弄个什么通行证之类的玩意。特殊情况下,这样也不是不可以的。

三娘点了点头,对白英道:“我知道了。明日进宫因为人多而杂乱,相公担心我的安慰,所以让白兰去保护我。”

白英其实也是这么以为的,便没有说什么了。

第二日,三娘起了个大早,梳妆打扮。之后便与宣韶一起去了姜氏那里,然后又去了老王妃院子。

请完安之后,老王妃依旧是让宣韶去忙自己的,宣韶却是道:“今日无事,我送你们进宫。”

老王妃虽然觉得一向很忙的宣韶“无事”很奇怪。不过宣韶说要陪她们进宫,她还是很高兴的。哪个长辈都喜欢晚辈们围着自己,出去见人也是一种体面。

三娘看了宣韶一眼,见他坐在那里喝茶,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不由得偷着乐。

只是她才弯起嘴角。宣韶就瞄了过来,三娘赶紧地回了一个大大的灿烂笑容。好在老王妃正在去了里间换进宫的衣服,没有看到小两口的眉来眼去。

出门的时候,老王妃与三娘坐马车,宣韶骑马。一直将两人送到了宫门。

只是,最后对于白兰不知怎么也跟在三娘身后也进了宫,老王妃有些不满,想要将白兰送回去。

三娘却是道:“祖母,是我让白兰与我一起进宫的。这福气,咱们家不是越多才越好的么?哪里还有往外赶的?来都来了,还是进去吧。再说今日宫里人多,还有那么多和尚,我有些害怕,让她与我做一做伴儿。”

老王妃想了想,便作罢了,只还是冷冷地看了白兰一眼:“主子这是抬举你,你可要记着这份恩典,不要有非分之想。”最后又悄悄教训三娘,“你这孩子,心肠太软。哎!可要长点儿心眼!”

三娘嘴上应着,心里却是忍不住苦笑。

老王妃这长辈也真够幸苦的,怕她不贤惠,又怕她太贤惠了。不过她还是愿意相信,其实老王妃心里是疼她的,只是她的方式有些不同罢了。

三娘跟着老王妃去太后的慈安宫的时候,沈夫人柯氏和二娘竟然也在。

三娘看着二娘那副嘴脸,从昨日到今日的那点愉悦的心情便消失了大半。与二娘在一起,她是真心感觉累,因为你总要防备有人趁你不备给你背后插刀子。

各自行礼寒暄之后,沈夫人看着三娘对老王妃笑道:“王妃今日也是带着孙媳妇来求高僧祈福的?”

老王妃笑呵呵的:“看来沈夫人与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太后含笑道:“你们都在这里坐一会儿吧,高僧们现在都还在大殿那边,怕是要晚些时候才有空。到时候我把人请到慈安宫里来。”太后大多数时候都是性子温和,很好说话的。

长辈们做到一起都是喜欢攀比的,但是这种攀比又喜欢不露声色。于是就表现在下狠劲儿夸别人的孩子,等到别人回夸的时候,就能云淡风轻地谦虚一番了。

沈夫人道:“总是听皇后说王妃您的这一位孙媳很是得太后娘娘地眼缘,在她没嫁进你们王府的时候我也是见过她几次的,不愧是王家出来地女儿,容貌性情气度确实是与别人不同。”

王妃笑道:“你这位儿媳妇说起来还是我家三娘的姐姐呢,虽说以前很少见到,不过今日看着也是个可人疼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二娘却是笑着柔声道:“王妃过奖了,二娘虽然是姐姐,但是无论哪一方面都是万万及不上我这位三妹妹的。在闺中的时候,我这位妹妹就极爱读书,家中姐妹们都不及她有才华,当时我还笑着打趣她,又不是去考状元,成了才女又有何用,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在针线上面?现在看来还是我这个做姐姐的肤浅了。上次在……在一次宴会上,我这位妹妹竟是让惠安郡主与惠兰县主还有好几位名门闺秀都败在她的面前,最后连礼亲王爷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呢。”

三娘心想,看吧,来了吧。果然与二娘在一起就不能消停。

她这几句话句句温柔,却是每一句都不安好心。

总所周知,当今太后最喜欢的是温良恭俭的女子,最崇尚的就是“女子无才就是德”这一句话。她能得了太后娘娘的青睐,可不是因为她是才女。二娘这是想要她失了太后和老王妃的欢心么?

见几位长辈都讶异地朝她看了过来,三娘笑了笑:“二姐姐这还真的太夸奖三娘了,才女么……三娘是看过几本闺中女子的书,不过凭着这个可是成不了什么才女的。听说从古至今,但凡是才女都会留下几首脍及人口的诗作,或者经久流传的文章,三娘如今已经嫁做人妇,还没有憋出那么一两篇佳作。都说出名要趁早,三娘这一生怕是与才女无缘了,只能惋惜。”

才女这个称呼已经泛滥至此了么?在这个时代,连她这个对诗文狗屁不通的也能冠上?说她是什么才女,也要拿出证据吧?三娘不屑。

老王妃笑道:“这个我倒是相信,听闻每次与那些小姐夫人们一起,论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她都要想办法躲了,她哪里能是什么才女?不过话又说回来,娶妇娶贤,才女……我们宣家怕还是要不起的。三娘这样就很好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求子(加更)

太后却是道:“刚刚阿惟媳妇说的,你连败几位闺秀,还让礼亲王也甘拜下风的又是何事?”

二娘笑着看了三娘一眼:“三妹妹口口声声说自己无才,不过事实却是让众人大跌眼镜呢。虽说谦虚是好的,但是在长辈们面前,三妹妹还是不要隐瞒了。后来许久都还听人提起这件事情,三妹妹你若不是才女,难不成还真的会读心之术?”

说着二娘还将当日发生的事情对太后还有王妃说了,让几位长辈瞪着三娘有些惊疑不定。

啧!真是字字诛心啊……

这是在暗示她是妖孽么?

三娘记得以前书或者看电视,那些具有异能的人是很让普通人排斥的,因为人们会恐惧异能者将这种能力用村自己的身上去。

三娘叹息了一声,摇头苦笑道:“二姐姐,您今日是故意来拆我的台的吧?明明知道妹妹我有些不好意思对人说的事情,却还在长辈们面前提起,真是……这让三娘以后怎么好意思见人。”

二娘听了眼中有些狐疑,不过很好的掩饰了,只笑道:“哦?我还真是不知道,要不三妹妹还是与我们说说看吧,我保证不会说出去。太后娘娘以及长辈们自然也不会真让你难堪。”

三娘看了在场的众位一眼,无奈一笑:“提起这个,我还真得赢过一回,给自己挣了些面子回来。平日里出门总是被众位小姐们的才华横溢羞得无地自容。因为之前我五妹妹曾经与惠兰县主有过一些误会,那一日大家遇到的时候便提出来要比试一场,其实也是想化解这个误会罢了。轮到我的时候……我还真的有些着急,因为吟诗作画什么的,我是不在行的,偏偏当时被赶鸭子上了架,于是我便想到了一个平日里与丫鬟们玩耍的时候想出来的小戏法。”

“戏法?”众人疑惑道。

三娘笑着点头:“自然是戏法,难不成这世上还真有能猜到别人心思的事情不成?当时我也是有些促狭的心思,如今说出来还真是惭愧不已。”

说着三娘便将自己那一日的手法说了出来众人听了也都失笑了。

说实在的,这魔术在闺中女子们面前玩这么一次,还是很能唬人的,但是一旦说破了之后,甚至连一个小戏法都算不上了。

“至于最后让王爷猜的那个数字……我是小时候有一次从二哥哥那里听来的。我对这些自然是不懂的,不过幼时觉得好玩有趣便偷偷记下了。好在王爷最后大人有大量,听了我解释之后没有怪罪我这个晚辈的胡闹。”

众人闻言也都释然了。

三娘看向脸色阴晴不定的二娘,莞尔一笑:“二姐姐,这件事情也是我难得能凭自己的‘才华,唬住人的时候。我还想在大家面前留着些面子呢,偏偏你非要拆我的台。现在可好了这事情说开了,我以后想要再玩怕是不成了。”

老王妃故意教训她道:“当年你还小,玩闹也就罢了,如今还这般胡闹的话那可怎么好?以后切不可这般顽皮了。”

三娘赶紧点头道:“孙媳知道了,祖母。再也不敢了。”

“你二哥是不是王阁老的孙子,那个会画画的章生?”老太后笑着问道。

三娘好奇道:“太后也知道我二哥?”

太后笑眯眯的:“上次皇上还夸了他画画的很好,说是山水在他笔下都有了灵气了。到真是个才子。”

三娘点头,与有荣焉的样子:“若是若说我是才女的话,那也是沾了哥哥的光。”

老王妃笑了:“你这孩子,才女哪里有那么好当的。你还不如努力生个才子的好。”

此话一出长辈们都笑开了。

三娘装作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二娘脸色很不好看。三娘连个眼角都吝与给她。

这时候春嬷嬷走了进来,俯身在太后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太后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在场的几位看见了,也都装作没有看到。

半响太后叹息了一声,朝春嬷嬷摆了摆手:“去让人扶了她回去歇着,你去皇后那里把孩子抱过去给她看看。毕竟是生母,分位也不低,去吧。”

春嬷嬷躬身退下了。

虽然只有这么短短几句话,却是让人忍不住在心中猜测。

太后已经转头对沈夫人道:“你带着阿惟媳妇去皇后那里看看吧,等会儿我派人去叫你们。”太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众人听着却像是想要沈夫人去皇后那里做一下什么思想工作的意思。

沈夫人赶紧起身:“臣妾这就过去。”说着就带着二娘离开了。

见她走了,太后不由得摇头叹息一声:“皇后也不容易只是这荣妃怎么说也是她的堂妹,又是个有分位的这么做怕是不太妥。”殿里只剩下了老王妃和三娘,以及太后的几个心腹,太后忍不住与老王妃拉起了家常。

老王妃想了想:“是不是皇后想要将三皇子抱到身边养着,荣妃不愿意?”

太后点头:“虽说孩子到了皇后名下,她也不吃亏。可是这世上又有哪个母亲能容忍自己的孩子不在身边?皇后她才经历丧子之痛不久,我也能体谅她的心情,因此便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荣妃自生产之后从未见过自己的骨肉,她本就因生产伤了些身子,这些日子一直在休养,今日却是不顾身体跑了出去,跪到了凤栩宫宫门前,也怪可怜的。”

王妃对此不好发表什么议论,只能轻叹了一声。

三娘听着却是觉得皇后做得也太过明目张胆了一些,她难道就不怕太后和皇上觉得她霸道么?三娘觉得这样太不像是一个皇后能做出来的事情了。就算要夺子也要先将生母这一障碍搬开吧?

这时候,皇后宫里,沈夫人也在苦口婆心地劝皇后:“娘娘,你就让她见一见孩子又能怎么了?毕竟是她亲生的。你这样让太后娘娘和皇上看见了心里也会对你有意见。再说了,凤娇她是我们沈家的人,是我们送进宫的,你还怕她以后与你为敌不成?她能封妃,不也是因沈家的脸面你和你父亲的脸面?平常人家的女子,即便是生了皇子·这么年纪轻轻的也没有她这么高的分位。”

皇后却是摇头:“母亲,你不懂。我……看到他我就想到了我死去的那个孩子,我总感觉他是我的孩子又回来了。我恨不得将他一直带在我身边,我不能容忍别的女人抢了他走。母亲,我……”

沈夫人看到这样的皇后心中也是十分不忍心,眼泪也一下子涌了出来:“娘娘,你还年轻,以后说不定还能生的。”

皇后苦笑:“母亲,这种话你也拿来骗我。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我早就已经逼着太医与我说了实话·我这一生是不可能再生孩子了。”

沈夫人已经是泣不成声。

皇后见沈夫人哭得比自己还伤心,只有人人扶了她去洗脸。

见殿中只有自己与皇后两人,二娘趁机对皇后道:“娘娘,您就算是要这个孩子也要暂时忍一忍才行。等荣妃她……这宫里哪里还有人比您有资格抚养三皇子?”

皇后叹息:“本宫又如何不知?只是荣妃她身子向来很好,太后对她也一直关注着。我要下手还是得慢慢来,怕是还得拖个三年五载,不然我也是会被头一个怀疑的。可是我能等,孩子不能等。他若是经常与荣妃接触,心里有了他生母的影子,以后又怎么能与本宫亲近?”

二娘眼珠子一转·道:“那何不想个法子让荣妃再也不能与三皇子亲近?”

皇后皱眉:“她是孩子的生母,若非本宫一直找藉口拦着,孩子早就在她那里养着了。”

二娘笑道:“若是荣妃她患了什么能传给他人的病症……娘娘·到时候即便是太后娘娘怕是也不会让荣妃抚养孩子的。”

皇后闻言一愣:“能传给他人的病症?”

二娘点了点头:“比如说麻风病?我在山东的时候,有一阵子住在了庵堂里为长辈祈福,听那里的小尼姑说,在山下的一个村子里曾经有一位麻风病人。原本人们都不知道她患的是麻风病,她家人也没有怎么在意,直到有一日全村子的人都染上了,最后那一村子的人都被官兵围了在村子里不让他们出来。”

皇后一惊:“麻风病?这种病怎么能传到宫里来?万一……”

二娘闻言一笑:“娘娘,我话还没有说完呢。刚刚我说的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前朝的·然·就在几年前,离那个村子不远的地方又有人染上了与麻风病人相似的症状。当时将所有人都下了一跳·说要将那人连人带房子烧掉。那人吓得躲到了山上,又过了月余·那人回来了,身上的那些症状竟是全都消失了。后来才知道,他当初患的根本就不是麻风病,而是上山打猎的时候误食了一种果子,所以才会出现那种症状。娘娘,听说服用了那种果子会让人身体溃烂如同患了麻风病,十几日都不会好。”

皇后惊讶:“真有这种东西?”

二娘肯定道:“千真万确,只是这果子却是不好采,而且若是离了土太久也会失了药效。偏偏根茎极大,要移出来也破费功夫。”若非如此,她当时也想要采一些,说不定就能用上。

就像她现在就在想着,要是这种东西能用在三娘身上,那该有多好,保管让她众叛亲离,再也得不到长辈和夫君的欢心。因为即便好了之后,脸上也是会留疤的。这世上有那个男子愿意整天与一个丑陋不堪的女子待在一处?光想着三娘会有的惨样,二娘心里就是一阵畅快。

凭她自己,现在是没有办法把那东西弄到京城来,所以她想要皇后出面去弄。

果然·皇后道:“这又有何难?只要方法管用,费些功夫又有何妨?”

二娘闻言笑了,眼中光芒闪耀。

“你仔细说与我听,我立即就派人去。”皇后对二娘道。

二娘想了想:“具体位置我也不清楚,不过您可以让人去水月下面不远的村子里找一个叫冯二狗的人,当初就是他误食了这种果子。”

皇后记了下来,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你果然是聪慧,惟儿没有看错你。”

二娘红着脸低下了头,这时候沈夫人进来了·两人便停住了话头。

沈夫人虽然是沈家的人,但是她心思简单,并不擅长这些勾心斗角的弯弯绕绕。

二娘笑着对皇后道:“娘娘,所以您还是将三皇子抱去给荣妃娘娘养着吧。”这件事情不急于一时,若是皇后现在对这孩子太过关注的话,以后也会让人怀疑的。不如这时候大方一些,主动将孩子送回去。

反正过不了多久,荣妃也养不了孩子了。

皇后自然是听明白了二娘的暗示,点头道:“你说的对,怎么说她们也是母子·我也不能太过分。”

沈夫人闻言也松了一口气:“娘娘您想清楚了就好了,我刚刚还一直在担心要怎么说服您呢。不管如何,三皇子也要叫你一声母后,又有你堂妹的孩子,这是再亲不过的了。”

皇后点头笑了笑:“母亲说的是。”

沈夫人看着二娘很高兴道:“还是二娘有办法,我说了半天皇后娘娘都想不通。才这么一会儿,她就肯信你的了。”

二娘低着头笑的一脸谦逊。

“来人,派人去荣妃那里说一声,孩子就暂且在她宫里养着吧。奶娘嬷嬷们也都搬过去。明日我让人将羽华宫收拾了出来,以后就让她们母子两人住。你与她说本宫原本也是见她身子虚弱·怕她照顾不好孩子,才想着给她带着好让她身子快写好的,不想却是让她如此不安了。既然如此·本宫就不多这个事了。”

宫女应声退了下去。

不想过了会儿,宫女回来了,身后还跟着沈凤娇身边的宫女和被奶娘抱着的三皇子。

皇后一看见孩子,眼神就是一软,面上却是装作不高兴道:“怎么又抱回来了,不是说了给她自己养吗?

沈凤娇的宫女道:“回皇后娘娘。荣妃娘娘听了您的话之后,哭得不行,说是等会儿要来给您赔罪。她因为想念自己的孩子又一直见不到·加上又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传言·所以才对娘娘您有所误会。想在想起来十分懊悔又惭愧,娘娘您自她进宫以来就对她照顾有加·比对亲妹妹还好,荣妃娘娘她心里十分难受。所以·荣妃娘娘说她现在身子还不好,怕自己没有办法照顾好了三皇子,所以还是请您帮她照看。等她出了月子之后再来将三皇子抱回去。”

沈凤娇也是一根筋的性子,至今也还是。

皇后见孩子回来了心里自然是高兴,她真不愿意孩子在他生母那里待太久。只是面上却是不悦道:“她还真当我这里是专门给她带孩子的地方了?罢了……看在她是我妹妹的份上,我也就不计较她今日的疯症了。你回去告诉她,孩子我可以继续给她看着,不过她出了月子就赶紧抱回去。另外她若是每日好好吃药用饭的话,我会每日都让人将孩子抱过去给她看的。”

那宫女闻言忙谢恩退下了。

沈夫人在一边笑叹道:“娘娘果然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凤娇这丫头也太不识好歹了。”

皇后漫不经心地道:“如母亲您说的,她怎么说也是我堂妹。

包含一些也没什么。”

既如此,那我就带着二娘去太后那边了,顺便也让她不要担心。

皇后点头:“你们去吧。”

沈夫人又带着二娘回了太后的慈安宫。

太后听了沈夫人的一番话,十分高兴:“还是皇后心胸宽阔,她们能如此我也就安心了,毕竟如今宫里还有许多高僧在。若是闹出了什么笑话,那就不好了。”

沈夫人不忘为自己的媳妇邀功:“说起来二娘也是有功劳的,皇后原本还因为荣妃娘娘的误会心里有些不高兴呢·多亏了她在一旁劝解。”

太后哈哈笑道:“好,好。你们这些孩子懂事,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三娘看了笑的一脸谦逊的二娘一眼,却是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若是沈夫人不说皇后开窍是二娘的功劳的话或许她还不会多想,偏偏牵扯进了二娘……以她对二娘的了解,二娘劝说皇后的话绝对不是什么三观端正的好话。

想到那个缺了一更筋的荣妃娘娘,三娘只能无奈地希望她能自求多福了。

当然,三娘还不知道,二娘这次是连她也一起算计进去了。

又坐着说了一会儿话·春嬷嬷进来道:“娘娘,高僧们已经在大殿做过法事了,是不是这会儿要请进来?”那些和尚虽然进了宫,但是也都没有进后宫来,都是一直在大殿那边活动。

太后想了想:“去请来慈安宫吧,这一路上都派人守着,别让他们走错地方了。让别的宫人与妃嫔们都在自己宫里带着,不要乱走。她们若是也要求高僧念经祈福,哀家等会儿会让高僧们再为她们作一次法事,她们在自己的寝宫里待着就是了。”太后也是害怕会有尴尬的事情发生。

春嬷嬷听了吩咐出去了。

等了大概两刻钟·四个和尚被宫人领了进来。

和尚虽然之后四个,但是围着她们的老嬷嬷们却是少说也有二十个,一个和尚至少有五六个嬷嬷盯着。毕竟是男子,即便是方外之人,也还是要看紧了的。

四个和尚站在一群中老年女人中间,却是面不改色,眼中似乎是空如无物。高僧的气场很强大,很震撼。

但是三娘在看到站在中央的那个穿着皂衣,外面披着黑傧浅红色法袈裟,长得浓眉大眼容貌端正·体态壮硕的悟深和尚的时候,已经是除了苦笑只能苦笑了。

和尚们在太后面前也不用行那俗礼,反倒是太后回了他们一个佛礼。

“几位大师去隔壁的偏殿吧·那里已经都准备好了。”太后和蔼地道。

悟深旁边的那一位年纪最长的,不过也不会超过五十岁的和尚念了一声佛号:“平僧们还有一些法器,怕是要劳烦太后娘娘派人去取来。”

太后便吩咐人去了,和尚们去了隔壁的偏厅,在那边一番布置。

三娘心里很是尴尬,脸往那边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过了一会儿,和尚让宫女过来说是要请两位夫人过去。

三娘硬着头皮问道:“我们在这里不也一样么?一定要过去偏殿?”

宫女看了太后和王妃一眼。

王妃责备地看着三娘道:“你这孩子,高僧让你过去你就过去。这有什么好怕的?”

二娘却是大方地站了起来·看了三娘一眼:“在大师眼中·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是信徒·三妹妹你怕是想多了吧?”

三娘心中翻了一个白眼:我是想多了,你却是无知!

看到太后与王妃的眼神·三娘只有起身道:“我让我身边的丫鬟一起去吧,让她也沾一沾福气。”

太后闻言看了王妃一眼,王妃凑到太后耳边悄悄说了几句,太后闻言笑容慈爱道:“你到是个好心的不争的性子,去吧。”

三娘便带着候在殿外的白兰一起往偏殿去了。

二娘看了三娘身后的白兰一眼,笑容暧昧:“三妹妹你可真是个大方人,什么好事都不忘照顾你的这些‘姐妹,,我算是明白了你在夫家为何会这么招人疼爱了。不过……你才成亲多久啊?姐姐为你觉得憋屈呢。”

三娘一面走一面闲闲地道:“二姐姐说的是,你想必不会有这种烦恼。”你连憋屈地机会也没有。

二娘看着三娘地侧脸,心中一阵发狠地想,等着吧,我总有让你好看的一日。到时候你就哭也哭不出来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 迷香

偏殿就在慈安宫正殿的侧后方,三娘与二娘走到偏殿的时候,四个和尚已经将场地都布置好了。

虽然是偏殿,但是正厅也很是宽敞。在中央铺设了一个直径大约有六七尺的圆形厚垫,四个和尚正盘腿坐在上面,手中捻着佛珠,闭着眼睛念念有词,宝相庄严的样子,让人一见就不由得肃然起敬。和尚们中间还摆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法器。

送二娘与三娘过来的嬷嬷,一见这阵仗,也都双手合什,念了一句佛号,低头站在一边不敢出声打扰。

三娘在一旁看着,从几个和尚的表情上似乎看不出什么端倪,甚至三娘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想起几年前悟深与王家的管事娘子翻云覆雨一事都是一种亵渎,让她对自己有一种很深的厌弃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她忍不住想要跪下来求佛祖饶恕。

正在三娘努力想要驱赶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胳膊突然一疼。三娘猛地回过神来。

“少夫人,这里有问题。”白兰的声音在三娘耳边响起。

三娘下意识地想要深呼吸,白兰却是赶紧小声道:“少夫人,别吸气,那香吸得多了会让你神志不清醒。”

三娘闻言放缓了呼吸,她往白兰所说的“香”看去。在这偏殿里,与门相对着的左右两边的的角落里,各有一个紫铜点金梵文香炉,直径大约有两尺多,略带青色的烟从香炉盖子上的镂空梵文中扩散出来,闻着却与一般佛寺里常用的檀香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三娘相信白兰的判断,因为职业原音,白兰对这些东西很敏感,她们自幼就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三娘不着痕迹地看了看周围,见包括二娘在内的人都是一脸虔诚地垂首站在原地。三娘心理有些发毛。不过想着白兰在自己身后且并未受到迷香的影响,便不由得安了心。

这时候。四个和尚中年纪最长的那一位停止了念经,开口道:“阿弥陀佛,除了两位女施主,其余人都去后面的屋子里候着。贫僧们祈福之时。不能被打扰,佛则便会功亏于溃。”

殿中被太后安排过来的十几个嬷嬷和宫女闻言,面色不改地恭谨地应了一声“是”,接着便鱼贯地往偏殿后面的内室里走去。三娘看了一眼内室那边,发现也有烟雾从里面冒出来,想必里面也已经事先被和尚们点上了迷香。

就这样,原本满满当当的厅里只剩下了二娘。三娘还有白兰以及四个和尚。

这时候,另外三个和尚也都停止了念经。其中一个往嬷嬷们去的那个内室去了。而那个叫悟深的却是走到厅中北墙边正供奉着佛案旁,从佛案上的一只带着盖儿的青花瓮里用铜勺子舀了两勺子粉末状的东西放到了两只茶碗里,接着又将佛案上的一只茶壶里的水注入了茶碗中。

然后悟深和尚便用一个小茶盘,将两只茶碗捧到了三娘三人面前。悟深和尚见除了二娘和三娘之外白兰也在,不由得愣了一愣,原本还想说什么,可是眼睛在白兰脸上一转却是什么也没有说了。

“两位夫人。请将这碗施过法的香灰茶喝下去,之后贫僧与几位师兄便可为两位夫人施展秘术,做法祈福了。”

三娘低头看了一眼那奉到自己眼前的。红不红黑不黑的一碗不知道加了什么料的差,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相较与三娘的犹豫,二娘已经伸手将茶碗端起,二话不说就喝了起来。

悟深和尚有些疑惑地看了站着不动的三娘一眼,其他两位和尚也往这边看了过来。三娘伸手将茶碗端了起来,凑到唇边似是抿了一口,悟深和尚看了白兰一眼,想了想又往佛案那边走去,应该是想要再倒一杯茶过来给白兰。

三娘看了白兰一眼,眨了眨眼。接着便突然手中的茶碗一滑“啪”地摔到了地上。众人都向三娘看过来,连原本正要将茶喝干了的二娘也看了过来,眼神似乎清明了许多。

“哎哟”三娘捂着自己的肚子蹲下了身子,一脸的痛苦。

“少夫人,您怎么了?”白兰着急的将三娘扶住了,不让她滑倒在地。

“我……我肚子疼……好疼啊……”三娘捂着自己的肚子痛呼道。

悟深和尚连忙放下了手中的茶壶跑了过来:“女施主。你怎么了?”另外两位和尚互相看了一眼,也走了过来。

三娘道:“不,不知道……刚刚符水喝下就,疼了起来。”

“怎么可能?”悟深一脸讶异地朝那年长的和尚看了一眼。

年长的和尚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女施主以前是不是用过一些能止住疼痛之类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