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风雨欲来

塔穆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无言。

忘本对他厌恶愤恨的王璟,不知怎么的对他产生了些同情,他看着塔穆,摸着下巴对三娘和宣韶道:“原本放了他也不是不行,可是这小子心思太过歹毒了……对了,你对付哈巴尔和薛姨妈尚且有你的缘故,那对我母亲和七妹妹下手又是因为什么?她们可与你无怨无仇。”说到后头,王璟不由得又瞪起了眼,他最看不惯那些对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也下得去手之人了。

塔穆面无表情:“我讨厌她那张跟我娘几乎一模一样的脸不行吗!”

王璟眉头一皱,三娘对王璟摇了摇头,王璟便将即要出口的教训忍了下来。

塔穆想了想,有些不情愿道:“我以后不再对你们王家的人下手就是了。”

王璟没有忍住,嗤笑了一声:“那也得看看你有没有那本事。”

塔穆冷冷地瞪着王璟。

“你先将你知道的说出来。至于放了你……在这件事情水落石出之前,我们还不能让你走。而且,你与你娘离了王家也未必能走得出京城。”三娘道。

塔穆闻言反而面色平和了一些,若是三娘他们当即毫不犹豫就答应放了他他自然是不会相信的。不过三娘说了实话,倒是反而让他心理觉出了些希望。

“在我阿爸挟我进京之前,京中曾经有人去找过他。那日我正好被他绑了扔在床底,因而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京中来人的相貌我没有瞧见,不过听声音是个中年男子。那人给了我阿爸二百两金子,让他想法子将我娘引到京城去,并承诺在诸事皆毕之后再给他二百两金子和一个马场。我阿爸便与我娘说,薛家已经平反。要我娘带着我们进京享福来,我娘说她没脸回来。阿爸便带着我走了,还说若是我娘不自己找过去。他一进京就将我卖到窑子里换钱。”

几人听了这话也就有些明白为何塔穆能对自己的亲身父亲下那种毒手。

塔穆似乎是习惯了或者说麻木了,说起这些的时候脸上还很平静:“我们离开之后,我娘果然跟了出来,她不知道的是我们并没有先一步进京而是坠在她后面。在白河镇的时候她遇见了一位妇人,那妇人与她谈了许久,又给她雇了马车和丫鬟,快到京城的时候我娘又遇见薛如玉。这时候又有人来找我阿爸。来的是个女人,我原本想要去偷听他们的谈话,不想那女人却是个厉害的,我才接近就被发现了,我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

说到这里塔穆嘴角一勾:“不过他们想要摆脱我也没这么容易。在那女子离开的时候我让阿其跟了上去,阿其就是那只豹猫。进京之后我曾经偷偷溜了出来,让阿其带着我去上次它跟踪那女人去的地方,阿其带着我到了一处大宅的后门。我绕到前门一看,见门额上写着沈府,偷偷打听可才知道那里竟是当朝首辅的宅子。我当时便知道,我们可能遇到大麻烦了。”

“你倒是聪明……”王璟也不得不夸上他一句。

塔穆撇了撇嘴:“回到暂时落脚的客店之后我阿爸心情不错,仅仅是抽了我一顿。我还在他喝醉了之后套出了他一些话。当我知道那些人要他去府衙的时候就知道,即便最后他完成了那些人交代他的事情。我们也绝无可能走出京城了。等他酒醒之后我还劝过他赶紧离京的,他却是不听,还打了我一顿。”

“所以你杀了他?”三娘出声道。

塔穆垂眼:“他是自寻死路,我劝过了的他不听,那就只能他自己去死了,我们何苦给他陪葬!我是等他带着我去了顺天府衙门才动的手。因为我知道若是我在外头就杀了他,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摆脱沈家的人,反而会再次被他们利用。倒是这件事情如果惊动了官府,我和我娘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

王璟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这个比他小的少年,觉得这人到底的着怎么长的?心思这么多。为了让自己多点生机,便能毫不犹豫的杀了生父。

“我所知道的已经都说完了,这件事情与我娘没有什么关系,她那人其实蠢的要死,被人利用至此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还以为她牺牲这么多是为了救我。真是笑话,我还需要她来救吗!她不连累我我就谢天谢地了。”

宣韶让人将塔穆先带了下去,转头与三娘和王璟道:“这人还是暂时留下来吧,父亲那边我过去走一趟。”

王璟摸了摸头:“刚拎他出来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我似乎应该先于父亲商量一番的。只是这人刚刚胡言乱语,我怕他真的乱说话坏了人的名节。”

三娘笑着道:“没事,你也是为了王家,先斩后奏也不算什么大事。”她还担心王栋到时候色迷心窍会拎不清呢,不过这件事情牵连甚大,王栋他若是还有些脑子也应该知道什么事情才是他应该做的。

宣韶与王璟一起去了王家。

三娘回了内院,等宣韶从王家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各个院子落匙的时候了。

三娘睡眼朦胧地从床上坐起了身,等宣韶换了衣裳洗漱回来的时候问道:“父亲那边怎么说?”

宣韶摸了摸她的脸颊:“父亲只说他知道了,明日要将这件事情与叔祖父商议,也并没有责怪王璟,还说薛梅心那边,他会想办法转圜。”

三娘见王栋没有犯浑,便放了心。

薛梅心之事引起的风波却是没有这么容易平息。

这一日,三娘奉了宫中旨意与老王妃带着宣小一进宫拜见太后。

宣小一是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慈安宫里欢笑声不断。

老王妃扯住了宣小一那企图往太后嘴里塞松子糖的小手,宣小一懵懵懂懂地转头去看他曾祖母,溜圆乌黑的眼睛让老王妃心都要化了,老王妃哄道:“小一乖,太后娘娘不吃这个,你还是喂给曾祖母吧。”

太后却是摸了摸宣小一的脸,笑容满面:“谁说哀家不吃了?”说着还真的接了宣小一手中的松子糖,咬了一口。

三娘不由得惊出了冷汗,心里祈祷太后今日可别肚子疼什么的,正想找个借口将孩子抱回来,宣小一已经眼疾手快地又抓了一块松子糖,笑容讨好地递到了老王妃嘴边,口中还“啊,啊”地不知道说什么。

老王妃心花怒放:“哎哟喂,我的乖孙孙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说着就着宣小一的手咬了一口糖。

宣小一十分高兴,笑眯着眼睛将手里剩下的糖往自己嘴里塞。

太后却是打趣道:“这孩子定是觉出来他曾祖母吃味了。”

三娘忙告罪一声将孩子从榻上抱了起来:“好像到了要喂奶的时候了。”宣小一已经能吃些食物了,不过这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十个月以后才断奶。

太后笑着摸了摸小一的头,对三娘道:“那抱去给奶娘喂饱了再抱过来吧。”

宣小一的奶娘也进宫了,正在隔壁的配殿里听命。

三娘不敢将孩子交给别人,自己抱了他去找奶娘。宣小一搂着娘亲的脖子还一边回头去与太后和老王妃摆手,这是他新近学会的与人告别的方式,将太后逗得不行。

等宣小一吃完了奶,三娘又跟着慈安宫的宫女抱着他回去,正要进入正殿却见春嬷嬷满头是汗的带着一个宫女跑了进来。

三娘一愣,下意识地放缓了步子。

她才走到与正殿相隔地珠帘旁便听到春嬷嬷正对太后禀道:“太后娘娘,福安公主和乳娘被人推进了长庆宫后面的井里。”

“什么!”太后大惊失色,继而惊怒,“福安现在如何了?”

春嬷嬷道:“好在那井是一口枯井,长庆宫的一个宫女听到惊呼声跑了出来,见井下有动静便叫了人来。公主因被乳娘护在怀里还有气息,只是那井颇深,井下还有尖利的乱石,乳娘为了护住怀里的公主伤势过重,被抬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没气儿了。”

“福安现在在何处?哀家过去瞧瞧。”太后已经从榻上站起了身。

“已经送回了宁妃娘娘的芙蓉宫,太医已经过去了。”

“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谋害皇嗣……”太后说这一句的时候已经起身往外走了。

三娘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太后被簇拥着离了殿。

老王妃还在正殿等她,见她出来了忙嘱咐道:“你带着小一好好在慈安宫待着,哪里也别去。太后最近身子不好,我要跟过去看看。”

三娘点了点头,与宣小一目送着老王妃急急出了慈安宫。

福安公主是宁妃所生的公主的封号,比宣小一大不了多少。谁这么狠心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下手?还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内宫里?

三娘抱着宣小一坐了下来,她似乎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窒息感。

第六百四十一章 宫闱

三娘带着宣小一在慈安宫坐了近一个时辰,眼见着就要到平日里宫中用午膳的时候了,太后和老王妃还没有回来,慈安宫的宫人们虽也有几个进进出出却极少有人说话,气氛窒凝得令人坐立难安。

三娘预感到今日发生的事情可能已经闹的有些大了。

直到太后身边的春嬷嬷从外头进来的时候,三娘终于松了一口气。

春嬷嬷果然是奉了老王妃的命令回来的:“少夫人,太后娘娘与庄亲王妃今儿中午留在凤栩宫了。太后娘娘让您带着小少爷先去丽妃娘娘的宜春宫用膳,宜春宫有御膳房专门为四皇子殿下准备的膳食,方便懿少爷进食,太后娘娘之前已经打发人去宜春宫打过招呼了。”

三娘忙起身谢过了太后,心理却想着这时候春嬷嬷让她去丽妃的宜春宫,那么今日这件事情应该与宜春宫没有太大的干系。

春嬷嬷笑了笑,点头道:“奴婢送您过去。”

三娘将宣小一交给一旁的乳娘抱着:“不如嬷嬷您还是打发几个宫女领我过去吧,太后娘娘身边怕是少不了您伺候着。宜春宫我也去过几次了,丽妃娘娘也向来和善。”

春嬷嬷闻言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道:“今日宫里怕是有些……还是奴婢送您过去吧,也耽搁不了什么的。再说庄亲王妃那里还等着奴婢过去回话呢。”

因着老王妃和太后娘娘是打小的交情,慈安宫的嬷嬷宫女们对老王妃都很尊敬,连春嬷嬷这样的老嬷嬷也不敢拿大。

三娘便也不再推辞。跟着春嬷嬷往宜春宫去了。

走在路上的时候,遇见好几拨宫女太监,皆是脚步匆匆,有的远远瞧见了春嬷嬷便不找痕迹的改了道儿。拐向小径里去了。

突然一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宫女差点儿撞到三娘怀里。

“你是哪个宫的?跟着哪位嬷嬷学的规矩!”春嬷嬷面色一沉,发作了起来、

那宫女抬头一看吓了一跳,脸色刷的就白了。

三娘看到这宫女的脸却是愣了愣。这宫女还是她认得的,是以前经常跟在莺歌身边的那个叫坠儿的。

“嬷嬷。她并未撞到我哪里。时候不早了,您还得赶去太后娘娘身边去当差呢,我们快些走吧。”

春嬷嬷一看就知道,这些宫人都是各宫派出来打听消息的,听三娘这么说便教训了坠儿几句还是让她走了。

“那些教习嬷嬷们越发懒散了,这些小宫女小太监刚进宫的时候不好好调教。等到哪一日犯了错处那可就可大可小了!我们刚进宫那会儿,跟的是个号称‘活阎王’的老教习公公,稍稍有做得不如他的意的就被他用细藤条抽小腿肚。”春嬷嬷随口与三娘闲话了一句。

三娘笑道:“瞧着年纪不大,想必是才进宫不久,还耐不住性子罢。”

春嬷嬷叹息一声:“等她们在宫里待久了就明白了。很多时候这一动还不如一静,这么上蹿下跳的,哎……”

三娘看了春嬷嬷一眼,暗自沉吟,不知这春嬷嬷说的是谁。

春嬷嬷见周围没有外人,想了想,还是提醒了三娘一句:“今日公主被害的事情不简单,这宫里怕是又要起一番风浪了。”

三娘闻言并不意外,却是故作惊讶地看了春嬷嬷一眼。

春嬷嬷却是摇了摇头。没在多说了。

三娘知道她们这种人一向的处事风格,看似卖了你人情,给了你爆料,实则什么要紧的话也没有说。她的话里没有牵扯到任何一个主子。

太后身边的管事嬷嬷,若是没有这份八面玲珑的本事,也不会屹立后宫这么多年了。

三娘因为心理清楚。所以也没有不识相的追问,只点头示意自己领了她这份好意。

春嬷嬷心理满意的点了点头,与三娘这种聪明人交往,最是轻松不过了。

她若是对今日的事情闭口不提别人会怪她不肯提点,以为平日里给她的好处白给了。可偏偏这事儿还真是不能提,至少不能从她口中传出来。

所以只能这么轻描淡写的说上一两句,可若是三娘追问了,她反而就为难了。

三娘和春嬷嬷到宜春宫的时候,宜春宫的午膳刚刚摆好。

丽妃魏月娥亲自迎了出来。

见了礼之后,春嬷嬷将太后的旨意说了一遍,才与三娘道了别匆匆赶往凤栩宫去了。

丽妃十分亲密的携了三娘的手,三娘推辞了几次推辞不过,最后只能被她拉着进了殿。

“你来的正好,刚瞧你没有来我还想让人过去接你呢。”

“累娘娘久等了。”三娘歉意地道。

魏月娥笑睨了三娘一眼:“你与我客气什么?”说着又看向了东张西望的宣小一,:“这是懿哥儿吧?长得真好,快抱过来让我瞧瞧。”

乳娘赶紧的将宣小一抱上来,宣小一很乖巧地任魏月娥地手在他脸上抚了抚,圆溜溜地黑眼珠盯着魏月娥头上地一朵月季绢花好奇地打量,突然又转头看向三娘,指着魏月娥头上的花手舞足蹈的“啊,啊”了几声。

魏月娥莫名其妙地摸了摸自己地发髻:“怎么了?”

三娘瞪了儿子一眼,向魏月娥解释道:“娘娘您别理他,他上次不小心被朵月季花扎了手,从那以后一见这种花儿就要告状。”

魏月娥闻言“噗哧”一笑,抬手将自己头上的绢花摘了下来,往地上一扔,笑盈盈地对宣小一道:“好了,本宫不戴它就是了。”

宣小一拍手傻笑。

三娘无奈抚额。

“这孩子真机灵,才这么点儿大就这么省事儿了。”

三娘笑道:“他就是顽皮,刚刚在太后娘娘那里听她不住地夸赞四殿下聪慧呢。”

魏月娥一听三娘提起儿子就是容光焕发,冲一旁地宫女道:“去把殿下抱来吧。”

四殿下被乳娘抱来的时候像是刚睡醒,还长着小嘴打哈欠。三娘却是不敢怠慢,忙起身来行礼。宣小一瞪圆了眼睛好奇的盯着与他差不多大的孩子。

“让乳娘喂他们吃饭,我们用我们的。”魏月娥拉着三娘在屋子当中的饭桌前落座,她坐了主位,三坐了她下手。

两个孩子被乳娘抱着坐在一旁。

这一顿饭吃得无声无息,三娘象征性的每样尝了一口,等魏月娥停箸她也将筷子放下了。

四皇子吃的不多,吃了几口就开始吐饭玩,还玩得挺乐呵,乳娘似是已经习惯了,应付的十分娴熟。

宣小一却是吃得很香,银勺子才到他嘴边就被他“啊呜”一口吞了。四皇子闹的时候,他瞧得很欢乐,还不时的拍手助威。可是看了看三娘,又看了看味道不错的饭菜,他很识相的没有有样学样。

手照拍,饭照吃。

大人们没有心思吃饭,所以等孩子吃完,魏月娥就让人将桌子撤下去了。

“带他们去内室玩吧。”魏月娥吩咐孩子的乳娘。

宣小一的乳娘看了三娘一眼,三娘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乳娘便应声抱着宣小一跟着四皇子地乳娘一起退下去了。

魏月娥吩咐布置了小炕桌,与三娘相对饮茶。

才坐下没多久,就有一个宫女急急走了进来,见三娘也在便只行了一礼就在一旁垂手立了。

魏月娥将手中地茶碗缓缓放下,起身道:“我去去就来。”

三娘低头道:“娘娘请便。”

魏月娥往内室去了,那宫女连忙跟上去了。

三娘坐在那里八风不动,还让一旁侍侯的宫女续了七分茶水。

魏月娥离开了一小会儿就又出来了,身上换了一件罩衫:“你们都下去,没有传唤不得进来。”

听见魏月娥地吩咐,三娘抬头看了她一眼,却在她眼中看到了一丝兴奋的亮光,三娘便又将眼帘垂下了。

宫女嬷嬷们皆鱼贯退了下去,魏月娥依旧在之前的位子上坐了。

“可是出了什么事?”三娘讶异地问。

魏月娥笑了笑:“你刚刚从慈安宫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三娘皱眉:“只听说是小公主出了些意外,太后娘娘急着赶去了。我自然是不好打听,因此并不知晓。”

魏月娥嗤笑一声:“什么意外?是皇后的人将福安和乳娘推到了井里。”

三娘一愣,疑惑道:“皇后娘娘的人?这……不会吧?”

魏月娥朝着三娘眨了眨眼:“她会不会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皇后有麻烦了。”

三娘闻言没有接话。

魏月娥却是两眼一眯接着道:“她现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看她还怎么打我皇儿的主意!”

三娘皱了皱眉:“皇后娘娘还是想要将四皇子殿下养在身边?”在她看来皇后要做成这件事情希望十分渺茫,难道皇后自己不知道吗?为何魏月娥深信不疑皇后抱了这种心思?

魏月娥脸色微冷:“她倒是没有明确表态,不过宫里头皇后一派的人却是在不停的推波助澜,哼!都当我们娘儿两好欺负呢。”

第六百四十二章 皇后的跟头

三娘对魏月娥的话不置可否,只道:“皇后娘娘她有什么理由要害福安公主?”魏月娥冷笑:“太后命人彻查此事,却查福安出事前不久皇后刚带着两个嬷嬷从长庆宫后的小园子里出来,还在园子里遇见过长庆宫偏殿住着的余贵人。皇后娘娘好端端的凤栩宫不待,这会儿只带着两个宫人去那种偏僻地儿做什么?定是去与人商议那不见光的事儿了。”

说到这里魏月娥面色十分不好看:“这余贵人平日里别的本事没有,溜须拍马的事儿却没少干!听说也是她一直在皇后身边鼓动,要皇后将本宫的皇儿养在身边。今日定又是她在皇后面前出谋划策的时候被从那里经过的福安一行人遇见了。最后怕丑事泄露便杀人灭口。”

三娘闻言皱眉,事情真的就这么巧么?

见三娘低头不语,魏月娥一笑:“你可知道刚刚我派出去的人,打听了什么消息回来么?”

三娘闻言,抬头看向魏月娥。

魏月娥嘴角噙着一丝奇怪的笑意:“之前跟着皇后偷偷出去的两个嬷嬷中的一个在听闻太后传召后,突然触柱身亡了!”

三娘一愣,不由得问道:“确定是自尽么?事发的时候身边可有别人?”

“说是要回去换身衣裳,结果门关上后不久外头的人就听见屋里传来一声巨响,撞开门之后就发现那嬷嬷已然没了声息了。”

“那另一个嬷嬷呢?”

“另一个嬷嬷被带到了太后面前,说皇后去长庆宫只是因为心情烦闷,想去赏一赏余贵人提过好几次的琼花。余贵人也是无意中知道皇后在园子里赏花。所以赶去拜见,两人说了几句话皇后就回宫了,并没有遇见福安和乳娘。”

听起来虽然牵强,但是也没有太过明显的漏洞。三娘想了想:“福安公主怎么会出现在那里?且身边还只有一个乳娘?”

魏月娥却是看了三娘一眼,皱眉道:“难不成你还怀疑福安的乳娘?”魏月娥偏头想了想,断然摇头。“福安公主的乳娘是宁妃的娘家送来的,宁妃还因此事特地去禀过太后,应该是信得过的。”

宁妃信得过的?三娘暗自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魏月娥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一白,不确定的看着三娘道:“难不成你还怀疑是宁妃自己动手害了福安不成?这不可能!福安公主可是她亲生的,还那么小。宁妃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三娘心想,这种事情世上多的是。有将孩子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的母亲,也有那些只将亲身骨肉看作自己往上爬的垫脚石的人。

不过三娘没有对魏月娥说这些,只点了点头赞同道:“娘娘说的是,我不过是随便问一问罢了。”

魏月娥点了点头。面上却始终有些不安。她不由得想到若是这件事情真的是宁妃自导自演的,那这个女人真的太可怕了。虎毒尚且不食子,她却能对自己的孩子下这种毒手。

想到这里,魏月娥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心中有些发颤。连对自己的孩子都能狠得下心来,这种对手太可怕了。

就凭她,能在这险象环生的后宫中护住自己的孩子平安长大成人吗?

这么想着,魏月娥对三娘的态度越发和善:“你如今进宫越发少了,以后多带懿哥儿来坐坐。懿哥儿与皇儿年岁相当。只差了月份,应当让他们多亲近亲近才是。”

三娘忙道:“四皇子身份尊贵,小一他顽皮的很……”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魏月娥打断了:“孩子嘛,哪个不皮的?就算是玩着玩着有些磕磕碰碰的也是常事,我还能因这些怪罪懿哥儿不成??魏月娥转了转眼珠子,掩嘴笑谑道。“在你心理,我就一直还是那蛮横不讲理的性子么?”

她这么说三娘自然是不好反驳,只笑道:“娘娘说的什么话?我以后带着小一常来就是了。”

魏月娥还想说什么,这时候外面传来了几声宫女们小声的说话声,魏月娥顿了顿,扬声道:“谁在外头?”

不一会儿,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之前的那个宫女出现在两人面前:“娘娘,外头的事情已经平息了,太后娘娘正要摆驾回宫呢。”

魏月娥一愣:“之前太后不是还说要彻查吗?怎么这么快就平息了?”

那宫女低头道:“之前不久,皇上去了凤栩宫,皇上说他相信皇后的为人,绝对不会做出谋害皇嗣的事情。太后娘娘当即就发了脾气,道既然皇上这么相信皇后,她也不想当这个恶人了。”

魏月娥脸色一变:“青红皂白也不问?果然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么……”

三娘想着皇帝的为人,却觉得事情可能不是这么简单,她不想趟这趟浑水,顺势起身道:“既然太后要回宫,我也当走了,免得王妃她派人过来唤我。”

魏月娥忙道:“我让人送你过去。”见三娘没有拒绝,魏月娥让宫女去让乳娘去把宣小一抱过来,一面拉着三娘的手道:“可别忘了之前答应我的,多带孩子来坐坐。”

三娘笑着应了。

魏月娥笑道:“对了,前阵子我打发人回了一趟兖州去探望外祖母和我娘。我娘一直陪着外祖母住在庄子上,外祖母她老人家身体已经健朗许多了。”

山东那边每年逢年过节三娘都有派人回去过,对于刘氏的情形三娘知道的要比魏月娥详细的多了,三娘知道魏月娥提起这个不过是为了拉近两人的关系,便敷衍着说了几句。

宣小一被抱了过来,小孩儿玩了一天了想是有些累了,揉了揉双眼打了个哈欠,朝三娘伸手要她抱。

三娘爱怜地摸了摸他的头,小声道:“小一乖,等娘回去再抱你。”

宣小一似懂非懂地看着三娘,又乖巧地趴回了乳娘怀里。

魏月娥问四皇子在做什么,宫女道四皇子已经被乳娘哄睡着了,魏月娥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母性地柔软的笑:“他是每日到点就要睡的,不然就会闹。”

三娘看着这样的魏月娥,还是有些心软,不由得提醒道:“这么大的孩子最是离不得亲娘,娘娘以后要多陪着四皇子才是。至于外头那些事情……娘娘还是不要轻信别人的挑拨之言的好,毕竟有太后娘娘和皇上做主,谁也乱来不得的。”

魏月娥笑了笑,也不知听进去没有,只道:“我知道,多谢你了。”

三娘叹气,对魏月娥她其实没有少提点,可是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关键看她自己是怎么想的。

有些人喜欢四处问别人的意见,可是最后却还是往往固执的坚持自己的观点。

带着宣小一出宜春宫宫门的时候,三娘看见莺歌正站在一旁的回廊下,似乎是已经等了她些会儿了。

三娘笑着向她行了礼:“娘娘怎么在这里站着,也不进去?”

莺歌扶住她的手,看了魏月娥的主殿方向,笑了笑:“皇上要我搬离宜春宫,去月华宫里住。月华宫虽然不大,却小巧精致,也没有主位娘娘。”

三娘闻言了然,想必魏月娥正因这事儿对莺歌不满。

“你现在已经不在这里住着了?”

莺歌摇了摇头:“已经拖了好几日了,不过张公公之前过来打了招呼,让我最好明日就搬过去。”

三娘想了想:“那就搬吧,月华宫虽然比这里偏远了些,却与太后的慈安宫近,是非也会少些。”

莺歌看向正从乳娘怀里抬起脑袋,好奇地盯着她看的莺歌,笑着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我就听说你带了孩子来了,过来看看。小家伙长得真精神。”

宣小一去抓莺歌的手,看着她傻笑。

莺歌见了十分欢喜,对三娘道:“让我抱一抱吧?”

三娘冲乳娘点了点头,乳娘将孩子送到莺歌手上。

宣小一也不认生,看了看三娘,又看了看莺歌,还伸手去抓莺歌头上的一只碧玺石的金簪,被三娘一把将手抓住了,宣小一以为他娘在跟他玩游戏,“咯咯”直笑,趁着三娘不注意又去抓莺歌另一边的簪子。

莺歌笑着任他们闹。

乳娘忙道:“娘娘,还是让奴婢抱吧,小少爷他会弄乱了您的装束。”

莺歌还是抱了宣小一一会儿才将孩子还给她。

一行人出了宜春宫,莺歌原本还想陪着三娘去太后那里,不想才走了没有多远一个宫女就追了出来。

“贞贵人,丽妃娘娘宣您过去一趟。”

莺歌与三娘对看一眼,莺歌笑了笑:“既如此我就不陪你过去了。”

三娘想着也不知道是魏月娥不想莺歌与她走得太近还是不想让莺歌再去太后面前露脸。

之前太后曾吩咐让莺歌每日带着四皇子过去请安,后来被魏月娥找了个借口给拒绝了。

“那娘娘您先回去吧。”

莺歌又笑着摸了摸宣小一的脸,才跟着那宫女走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这是她的命

莺歌回到宜春宫的时候,魏月娥正在里间守着已经熟睡的四皇子。莺歌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行了礼后便安静的站在一旁。

魏月娥的视线一直没有从儿子身上离开,许久之后才突然出声道:“什么时候搬离宜春宫?”

莺歌低头轻声道:“还请娘娘示下。”

魏月娥似笑非笑地看了过来:“你这么大的本事,还用的着我示下?”

莺歌看了魏月娥一眼又将头低了,没有辩解。她明白很多的时候辩解是没有用的,魏月娥已经认定了她是使了手段让皇上下旨让她搬离的,并觉得这是她对她的背叛。

魏月娥打量了莺歌许久,突然一哂:“这天下本就无不散的筵席,你既然有了更好的去处,本宫自然是不会拦着的。只是莺歌你记住了,出了本宫这宜春宫你就不要再想回来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以后你与本宫以及本宫的皇儿再无瓜葛。”

莺歌沉默了许久,缓缓在魏月娥面前跪下,恭恭敬敬的给她磕了三个头。等她再次站起身来的时候,眼神与气场却是完全变了。

魏月娥原本还以为莺歌是要求她宽恕,正想再讽刺她几句,可是再见到莺歌那从容淡定的眼神以及不卑不吭的姿态的时候却是整个人愣住了。

“你……”

莺歌点了点头,用从未有过的冷淡语气道:“臣妾告退,还请娘娘以后多加保重。”

魏月娥的心突然像是被什么给刺了一下,她看着这样的莺歌有一种不敢置信的感觉。

这是莺歌吗?莺歌什么时候是这付模样的?

莺歌正转身要走。

魏月娥却是觉得眼前猛然一阵眩晕。有些站不稳。

若是以前,莺歌定会立即上前扶住魏月娥,可是这次莺歌在看到魏月娥扶住了小几稳住了身子之后就将自己的手收了回去。

“娘娘,您还好吗?”她问的客气又疏离。

“滚出去”魏月娥深吸了一口气。坐到了榻上,指着外头冷声道。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般生气,比知道莺歌背着她偷偷找皇上要求搬离宜春宫的时候还要生气。

莺歌见魏月娥脸色还算正常。以为她刚刚只是被气到了,便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了出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莺歌还是对魏月娥身边的大宫女道:“丽妃娘娘似乎有些不舒服,你进去问问她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瞧瞧。”说完也不等那宫女做出反应便提步离开了。

宫女愣愣的看着莺歌那挺直的背影好一会儿,才匆匆进了内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