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圭道长看起来粗狂豪放,其实心思极其细腻,他听完华隽仙长的说辞,立刻反应过来了,“那两个村子一直没有人过来,这说明那两个村子的凶兽要么极其强大,要么数量众多。估计要达到屠村的程度,才能一个人都跑不出来!”

然后他眼睛一亮,“而且因为信息不多,其他的道友们似乎都没有往那个方向赶去,如果我们现在就往那边赶去,说不定有极大的机缘啊!”

华隽仙长微微点头,“但恐怕那里的机缘和危机并重啊。”

北圭道长摇头,“无弦兄也太谨慎了,区区凶兽而已,凭我们七阶灵动修者还奈何不了吗?”

华隽仙长却摇头,“永旭兄,难道你觉得这次的危机只在凶兽?!恐怕来自灵动修者之间的危机,要打过凶兽啊!”

北圭道长听到华隽仙长这么一提,瞬间明白了华隽仙长的意思。这次九大仙门发出的征集令,那是难得的机缘,估计各路散修只要有条件的,都会不遗余力的去争取。

然而散修多而凶兽少,恐怕到时候难免会有纷争,杀人夺宝这种事在修真界,从来不是什么少见的新闻。

恐怕最后死在彼此受伤的修真者要远远大于死在凶兽手上的了。

想到这里,北圭道长不由正色跟华隽仙长说,“不若我们二人立下心魔誓言,结盟同行如何?”

华隽仙长微微一笑,“正有此意!”

两个人当即在大堂中发下心魔誓言,结成同盟。

仙人之间的誓言,要比凡人重很多。他们每次的进步都要渡劫,而心魔则是在渡劫时候要反复拷问的炼心环节。因此少有仙人会违背自己的心魔誓言,那就等于断绝了自己的修行之旅。

发完心魔誓言,两个人不约而同哈哈大笑,神色中更见坦诚。

“既然如此,时不等人。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发吧!”华隽仙长说。

北圭道人只一挥手间,摆在桌面上的茶具和剩余的叶子就都不见了。而他们则轻轻晃动身形,竟然瞬间飘然远去,再一眨眼间,就不见了踪迹。

香茅子呆呆的看着远处,心灵上遭遇了巨大的震撼。

原来,这就是仙人的世界。

这,就是修真者!

章节12:闲话升仙路

作者:李写意发布时间:2016-10-27 22:19字数:4,915

在四鲜楼里各位仙长们来来往往、轮番登场。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结伴同行,或者用心魔誓言结盟。

看多了几个例子,不多话却一直琢磨仙人的香茅子,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修真界绝对不是一汪清泉,里面的门道太多了。

看那些仙长们的结交过程,也跟耶溪村没什么区别。

级别高的不太待见级别低的;而级别低的多半都在巴结或者提防级别高的。小小年纪的乡村少女,还不懂敬畏和膜拜,她暗中比较了一下这些仙人的行为。发现跟自己村子里狡黠顽童们的阵营划分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这种话,香茅子牢牢的憋在心里,绝对不会多说一句。

跟香茅子不一样,春雨小哥则完全被过往的仙人们迷的不得了,他总幻想着自己也能加入到其中,并且不遗余力的巴结讨好。

可惜的很,无论他怎么努力,高高在上的仙人们,连一个眼角都不会丢给他。

春雨之所以沉浸在成仙的大梦中,是跟最近仙人们交流时候露出的消息有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仙人们聊天的内容,春雨拼凑出来一个重量级消息——九大仙门要开遴选了!如果有仙人能斩杀霍乱七村的凶兽,就可以直接凭借凶兽的头颅去报名,成为内门子弟!

这也是这些天,四鲜楼不断有仙人们来来往往的缘故。他们都是一群散修,试图通过这次狩猎凶兽的机缘,直接拜入门派,成为内门弟子。

猎杀凶兽这种事情,春雨自然想也不敢想。但是在仙人们的闲聊中,他获得了另外一个消息:九大仙门这次除了内门弟子,也广开仙路,对所有3岁以上、15岁以下的凡人进行遴选,只要有心的人,都可以去参与报名!

这个消息简直是空前利好啊!

凡人遴选这种仙路,在八百年中只开过三次,这是第四次!

只要符合条件的凡人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能到达仙人们遴选的区域,就可以参加了。到时候一旦被仙人发现有悟性或者灵根,就能被选入,从此走向人生的巅峰,成为传说中御空飞行、吸霞吞光的仙人!!

春雨听到这个消息,是因为当初有两个低阶的仙人试图要加入某个狩猎凶兽的小组,却因为级别太低而被拒绝了。

他们两个就垂头丧气的低落抱怨,“这些道兄也真是势利眼,看我等资质差又没有什么前途,连带挈一下都不肯。哼,看他们能抓到凶兽一步升天!”

另外一个比较厚道,就规劝道,“这世道终究还是凭修行和实力说话的。我们这辈子是没机会了,如果要是年龄不满十五,还能直接去参加仙路遴选,看看有没有机会被九大仙门吸纳进去。多难的啊,800年才有三次,这一代的孩子,真是鸿运当头啊!”

他们两个相互取笑调侃,到让在一旁伺候的春雨听了个清楚。

原来,凡人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升仙的机会!

春雨心动了,他今年正好十四周岁,按照两位落魄仙长的说辞,是有机会参与遴选的。这几天他根本无心干活,整天琢磨着怎么能继续打探遴选的事情。

他这种如热锅上蚂蚁一般的心切,早都落在众人的眼中。仙人们压根就不关心蝼蚁一般凡人的想法,自然也不会发现一个酒楼跑堂小伙计有什么不对。

倒是陈掌柜,等了三天都没见春雨退烧,还在狂热的追求升仙大道的时候,忍不住了。

那天晚上打烊后,陈掌柜趁着大堂没人,就把春雨和几个年轻的帮厨都留下来,准备跟他们讲讲这所谓的升仙路的八卦。

最近几天,这些人几乎都快要被寻找升仙路这种消息搞的茶饭不思,颠三倒四了。

香茅子因为年纪恰在其中,因此也获得了旁听的机会。

因为此刻已经没有了客人,陈掌柜的就站在中间,让大家自己搬了凳子来,围着他绕成一圈。香茅子坐在最后面,她这方面很有眼色,知道自己只是个旁听的,不敢往前凑,辛茂这几天也跟大家混熟了,偶尔还帮忙捡个菜、倒个垃圾,因此也跟着过来凑热闹。也没有人撵他。

陈掌柜的见大家都排排坐好了,就轻咳一声,“看你们这些天,都在惦记着走仙路这件事?”

几个小伙计都不敢作声,面面相觑的互相看了一眼,唯恐自己的行为惹得掌柜的不高兴。

倒是春雨,跟掌柜的感情深,也有三分亲戚关系,所以敢说,“二堂伯,是我跟他们说的,要是有机会,我们都想去走一走这升仙路。”

陈掌柜的笑了下,并没有因此发火,“升仙路这件事啊,确实有!”

几个年轻的小伙计听到掌柜的肯定这件事,不有的兴奋起来,“真的有啊!太好了!掌柜的,给我们说说吧!”

陈掌柜的看着他们,微微摇头,“在我回答你们之前,我先问你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次升仙路,能有多少人参与啊?”

多少人参与?!

这谁知道啊,大家都挠着头冥思苦想。

香茅子听了心头一动,心中有了答案。但是她没有说,只是神色中露出了一股了然的神色。恰被寻看的陈掌柜发觉了,就点名道,“香茅子,你说说。”

香茅子从后面站起来说,“我觉得,加入没有别的什么限制,那么但凡家里有适合的孩子,都会送去试试。这世间有多少适龄孩子,就有多少个人要走升仙路。”

陈掌柜的露出满意的神色,“听听!是不是这个道理,你们想去,可这世间如果符合标准,又有谁不想去呢?所以这个升仙路,不是这么轻易就能走的。仙人们,也没有这个功夫,它是有限制的!”

众人一听,更加齐齐哀求,“掌柜的,求你了,跟我们说说到底有什么限制吧!”

陈掌柜叹息一声,“升仙路,我祖上也有人曾经尝试过,但是失败了。因此在我家族先祖遗留的笔记上,就有关于升仙路的记载。这条路,压根就是一条十万人中一的绝路啊。”

听到陈掌柜的这么说,众人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陈掌柜的继续说,“升仙路对年龄的要求是最最粗浅的。可正如香茅子所说,这天下十二州,但凡家里有适龄孩童的,哪有人会甘心放弃。那这天下亿兆家庭,人人都想去,仙人们可怎么选,又如何有时间选?!所以在升仙路之外,还有第二个限制,那就是升仙令!”

升仙令?!!那是什么东西??一众年轻的跑堂帮厨全然未曾听说。

这倒不是小伙计春雨不给力,而是散修们压根就不关心“升仙令”这种明显是世俗凡人为了求仙而搞出来的东西,他们不提,春雨自然就一无所知。

可实际上,升仙令确实存在,而且是踏上升仙路的唯一凭证。

这些仙家秘闻,却被牢牢把持在世俗凡间的高门大户和权贵之家,平常人连听到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亿兆凡人,无人不想成仙,无人不羡成仙。所以每次仙路打开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各种乱象。后来为了能更有效的筛选出有大机缘的人,仙家就给了升仙令。每次开天路,都会有100万枚升仙令发下来。要想走仙路,就要先拿到升仙令!”

一百万枚!那得是多少啊!

一众小年轻的头脑一片空白,完全不能计算百万之巨。春雨干脆掰着手指头在那里慢慢的数: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

陈掌柜的冷笑,“你们是不是觉得一百万特别特别多?”

众人一起点头。

一百万对他们来说,那几乎是整个世界那么多。

陈老板又说,“你们可知道,天下之大,共有十二州、四岛、九海之巨,数百个仙门,亿兆黎民百姓。区区百万升仙令,就跟在汪洋里撒一把米般,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就不见了踪迹。”

“这一百万的升仙令平分到十二州、四岛、九海,每个州也就是仅有区区不到四万枚而已。”

众人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四万这个数虽然依然巨大,但已经可以在头脑中有一个朦胧的概念了。

“就拿咱们殷州来说,就有七国九诸侯,而咱们黄石镇属于常安侯管辖。安侯分国为十六郡。”

“以十六郡分府,郡为之师,分郡以为五府,府为之台。分府以为十县,县为之尉。分县以为十镇,镇为之宗。十村为乡,百家为村,村乡什伍皆有长焉。”

“区区四万升仙令,先分给十六郡国,再分给每郡的五州府,再分给十县,你们算算,每个县城能分给多少?”陈掌柜的循循善诱的问。

一众跑堂打杂开始掰着手指数,每个人都满头大汗,甚至有人干脆脱下鞋子,连脚趾都算上了。

还是春雨这方面有经验,他第一个算出来,却不是很确定的说,“每个县应该分五十枚?!”

陈掌柜点点头,“对,没算错。如果没有意外,每个县应该分50枚。我们黄石镇,不过是龙口县十镇之一,那么我们黄石镇最多最多也就只能分到5枚而已!”

五枚!这个数字让一票小伙计都倒抽一口冷气。

可陈掌柜还没有说完,“你以为有五枚?!呵呵,做梦。那是理想的数字,实际上,人人都想要升仙令,在国都州府处,各位诸侯豪门,都会想尽办法克扣截留,实际上到了府那一级之后,就不会再有升仙令传下来了。你们啊,恐怕连听一耳朵的机会都没有!”

听完掌柜的算账,大家都明白了升仙令的稀少珍贵。

也不得不认清一个现实,升仙令这种东西,真的不是他们这样的小人物能觊觎的。

大家都失落起来,一颗颗宛如炭火般的红心仿佛被泼上冷水,冰寒的刺骨。

见小伙计们都垂头丧气,散发出浓郁的失落颓败,陈掌柜继续说,“确实,这种机缘都被那些豪门大族牢牢把控。不过你们也别以为,那些豪门大族会占到什么大便宜。接下来就要问你们第二个问题了,你们可曾听过仙痴子?”

“仙痴子”是句著名的骂人话,一般说谁呆傻憨痴,就要恶毒的斥责对方为仙痴子!

仙痴子在元炁大陆实在太有名了!

很多人都见过仙痴子,他们会坚信自己有修仙的资质,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是不世出的修仙天才。因此会做出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和惨剧出来。

仙痴子闹出来的惨剧,就算连香茅子这种无知闭塞的乡村少女,都曾有耳闻。

比如有一个读书人,本来好好的读书,以科举为目标,还在科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结果他忽然迷上了修仙,就抛开一切去寻找升仙之路。后来他听人说仙人的宅邸都在人迹罕至之处,就不顾父母拦阻,斥巨资去寻找仙踪。这一走就是十年,老父老母因为担心思虑过度而亡、妻子因无力抚养幼儿、自行投水自尽了…等到十年后,读书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去一无所获,当他回家后,才发现满门都死光了,因为无人帮扶看顾,他甚至连父母妻儿的坟都找不到了!

这个读书人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仙痴子!整天披头散发倒出唱歌大笑,总是哼唱着:世人都说神仙好…

几乎所有的仙痴子都是这么来的。他们有的是求仙不成大受刺激而疯癫;有的是因为修仙变得精神恍惚而误伤亲友的;还有因为幻觉亲手举火烧了全家的。仙痴子闹出的传闻总是不胜枚举,大都是以悲剧收场。

陈掌柜的继续说:“那些豪门望族的子弟,纵然有更多的机会去踏上仙路,可实际上每次因为升仙不成反而不变成了仙痴子的人,不仅大有人在,而且比例相当不小!”

“都说升仙路好,可在我看来,升仙路就是一条不归路。不成仙,便成仁。如果家族没有余力,恐怕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平凡生活的依托,更好祸害双亲挚爱,乃至为祸乡里呢!”陈掌柜的说的很惆怅。

香茅子暗搓搓的想起来,在开始的时候,陈掌柜曾经说过,自己对升仙路的了解是来自家族传承的笔记,看来陈掌柜的这位长辈给家族带来的经验肯定不是那么美好!

“掌柜的,那升仙路究竟是什么啊?”还是有小伙计不死心,追着问。

陈掌柜倒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苦口婆心依然不好使而失望,他露出了一股怅然的表情,“不知道。先祖留下的笔记中,并没有详细的提及具体的情形。因为据说每个人面对拷问和内心时候,反应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哪怕是同父同母的孪生兄弟,竟然也有大相径庭的结果。所以,升仙路只能靠自己!但是,一定是九死一生。”

说的这里,陈掌柜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神情哀恸,然后他心灰意懒的挥手,“话已至此,如果你们还要一心往升仙路上扑,那我陈某人也不回阻拦各位的高情原志,大家好自为之吧!”

说完,就撵一众小伙计等人散去。

大家一路走一路讨论升仙路的事情,今天陈掌柜所讲,大大刷新了他们对修仙的看法。无论是否依旧保持修仙的宏图,这种八卦可不会轻易错过的!

香茅子领着辛茂在最后面慢慢的走着,听着几个小伙计相互笑嘻嘻的讨论还去不去。她一贯不喜欢多说废话,也不说,只是也在心里默默回忆着今天陈掌柜的话。

辛茂的小手忽然拉了拉香茅子。

香茅子就低头看他。

辛茂低声的跟香茅子嘀咕,“姐,虽然陈掌柜的说升仙路是九死一生,可要是能有个升仙令,那我还是想去!”

香茅子“嗯”了一声,她心想的是,谁不想去?!要是能有升仙令,爬也要爬去!

章节13:病来如山倒

作者:李写意发布时间:2016-10-28 22:20字数:5,110

经过了一场非常交心的夜谈之后,小伙计们的状态就正常多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去寻找那条飘渺的修仙路了。

恰恰相反,他们的内心都跟辛茂一样,更加热切和渴望了。

但是,却不再狂热妄想了。

他们已经知道那条路有多么窄小了,更加清醒的知道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因为过于遥远,反而是热切而非狂躁。这就好像,这里的小伙计如果暗恋的是邻家的小美女,可还没来得及提亲,邻家小妹就已经被人定了亲,那心里肯定特别难受,落差特别大。但如果知道一个国色天香,传说中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平日也会在内心肖想一下,知道大美女嫁人了,却不会难受,只是略微感喟一下而已。

这就是小伙计们现在的心情。

刚开始,他们总担心升仙路是他们的唯一机会,这种焦虑和忐忑几乎要压垮了他们。但当陈掌柜一番剖析之后,他们发现升仙令距离自己那么的遥远,内心反而平静下来。

整个酒楼呈现了空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每个人都能勤奋而认真的在做事,略有一点清闲,也要凑到一起交流情报,看看能不能找到升仙令的蛛丝马迹。

尽管毫无头绪,但是他们交流的依然很快乐。

香茅子也被拉到这个煞有其事的讨论队伍中,不过她还是不怎么太说话,只是听着。

时间久了,大家也已经习以为常。

当他们惹火朝天讨论升仙路的时候,香茅子却在睁着眼睛发呆,她脑子里正在思考怎么能回耶溪村一趟。

这么久,她依旧没有听到关于耶溪村的传言。

不只是她,还有一部分也在寻找耶溪村和溪过村的人,他们也有亲人在这两个村子里。可等到这么久,缺什么消息都没有。

大部分人已经不看好这两村的人了,已经半个月过去了,如果能下来,人早都下来了。不能下来,不是被困住,就是已经被凶兽捕杀了。香茅子并不死心,她特别盼望能回去确认一下。这些天来了这么多的仙人,凶兽应该躲远了。

看再过两天,如果还没有消息,就想办法回家瞅瞅去,香茅子暗暗的盘算着。

还不等香茅子折腾回去,这几天又有了新的变故。

这天很少跟掌柜的发生冲突的宋嫂,却跟掌柜的起了争执,“做不到!让煲四鲜汤的是您,然后不给配齐材料的也是您。又让马儿跑,又不给吃草哪里行,我不是仙人,凭空变出出来!”

陈掌柜的也一脸无奈,“这汤是镇上有名的富户刘老爷点名要的,还是为贺他家媳妇生了双胞胎专门使人提前来说的。怎么好推拒呢?”

宋嫂冷笑着说,“刘老爷的事自然不好耽搁,可您倒是把料给我配全了啊?!一煲四鲜汤前后需12个时辰并12味药材。您看看咱们这后厨,倒缺了其中的三种,您这让我怎么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能承想整个镇上都抓不到这几味药材!”陈掌柜也一脸为难急躁,“要不麻烦宋嫂子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替代的药材?”

宋嫂长长叹息一声,如果能有办法,她就不会叫嚷了。改个配方又岂是那么简单的?!而且少的也不是一、两味药材。而是整整三味药材,其中还是四鲜汤药膳的主药之一。这让宋嫂子可怎么办?!

香茅子想了想,就问,“那,能不能去外面镇子买啊?”

陈掌柜说,“已经让阿璋一大早就去隔壁镇子上买了,但这也怕是来不及了。”

香茅子又想了想,“要不,陈掌柜您告诉我缺的那三味药材的名字和特征,我去镇子外面找一找,说不定能找到呢。”

在香茅子他们乡下,各种草药少有去药房买的,都是自己去外面采摘回来的。比如蒲公英消肿、野山蓟清火之类的。就连陈掌柜在药房采买的药材,也是乡民们外出寻找晒干后,去药房贩售的。

所以她说要去帮忙采药,倒不是胡闹。

没想到陈掌柜依然摇头,“如今可不能采到了,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镇子上生病的人特别多,其中这三味还是必用药材,那周围十几里地的药材早都被人采光了!”

香茅子点点头,“哦!”

怎么如今得病的人这么多了?!希望阿璋能早点把宋嫂需要的药材买回来吧!香茅子暗暗的祈祷着。

第二天,阿璋回来了,却没有带回来好消息,“隔壁镇子上的人也病了,这些药也都被用光了!买不到。”

宋嫂还来不及发作,阿璋却说出了更可怕的事,“云来镇比我们这里发病要早,他们已经开始向州府去征集草药了。我去的时候,他们那里卖的最贵、最好的不是草药。你们猜是什么?”

是什么?!大家一起问。

阿璋脸色惨白的说,“是棺材!云来镇到处都摆满了棺材,一排排的,有的连茬口都没弄好,就是几块板子拼在一起!那都是来不及做,临时赶出来的。”

陈掌柜的脸色变了,“怎么会死了这么多人?”

阿璋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云来镇真的死了这么多人。我一看情形不好,也没敢多留,就直接回来了。”

陈掌柜的属于见多识广的能人,听到这个消息,他忽然联想到另外一件事,“阿璋,你再云来镇有没有问到他们生病的状态,以及从发病到病亡的时间?”

阿璋其实仅次于春雨的最机灵的小伙计,要不然去邻镇采买紧缺药材这种重任也不回委派给他。

听到陈掌柜的问题,阿璋连忙回答,“问了。就算您不问,我也得说。这场疫病来得实在蹊跷。最开始,谁也没有留意,就是有人出现了拉肚子和呕吐的状况,大家会觉得是当天没有吃好,才偶然腹泻。可这种腹泻会持续两三天,然后人会发烧。断断续续的,越来越严重。到了七八天头上,就会开始便血,吐血,然后高烧不退。”

“大部分的人,这时候就会拼命的请医生来看,医生就会根据他们的症状抓药,其中就有咱们需要采买的那三种药材。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他们会连续的高热不退,持续便血。往往两三天内,人就不行了。”阿璋说。

陈掌柜的表情非常严肃,似乎听到了极其可怕的事情。

大家也为云来镇的人难过,但毕竟悲剧还是别人家的,他们虽然难过,却不哀伤。

可这个时候,陈掌柜的忽然一拍桌子,大喝一声,“让所有人都出来听令,从今天开始四鲜楼闭门谢客。”

闭门谢客,对酒楼来说是个非常严重的事件,那是仅次于酒楼关张的第一等大事。一时间大家都呆住了。

春雨小心的问,“陈掌柜,为什么我们要关门啊?”

陈掌柜面色非常难看,“这不是一般的病,这是疫,而且还是最最可怕的鬼触疫!”

年轻的一代都面面相觑,不知道陈掌柜在说什么,而宋嫂等有了年纪的人,一听到鬼触疫的名字,就齐齐色变,眼神都流露出惊惧的神色。

“到底什么是鬼触疫啊?”春雨问。

陈掌柜说,“鬼触疫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每当有鬼触疫的时候,家家举白事,万里棺材连。每次鬼触疫都会死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所到之处,千里空城,无人能逃。鬼触疫发生之后,满街摆放最多的就是棺材了!一开始,我完全没往鬼触疫的身上想,可等听到阿璋说起棺材的事情,我这才想起来!”

陈掌柜说的并不清楚。倒是一旁脸色苍白的宋嫂,忽然接过了话头。

宋嫂说,“鬼触疫杀人不见血,染上鬼触疫死亡,就跟被鬼摸了一样,死活都是听天由命,这才有了这个名字。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一家人,同吃同住,有可能都得鬼触疫,也有可能只有几个人得。得了鬼触疫,头几天根本看不出来,以为只是普通的风寒,可是一旦开始便血吐血,这病也就没治了!”

“鬼触疫从来不会只在一个地方爆发,它的牵扯面从来都很广。”陈掌柜沉重的说,“既然云来镇已经被鬼触疫染上了,再联想到黄石镇最近这几天用药需求的增多,肯定也已经被染上了。只不过鬼触疫没发病前,是看不出来的。这几天,大家都不要外出,先观察一下自己还有周围的客人,一旦发现有腹泻和发烧的,立刻上报!”

众人被陈掌柜和宋嫂的严肃吓到了,他们都没有经历过鬼触疫恐怖的死亡收割,因此并不是特别害怕,但是看到几个主事的人都神色严肃,掌柜的甚至摘了四鲜楼的幌子,用青布遮了四鲜楼的牌匾,这明显是摊上大事的样子。

小伙计们不敢再怠慢,急忙按照陈掌柜的要求进行排查。

这一问,还真发现了问题。

天字号三房和四房的客人昨天发生了腹泻呕吐的情况,但是客人们以为自己是水土不服,因此拉肚之后,就没有在意,最近这几餐都点了素面养着,并未有转好的情况。

天字号七房和地字号一房,以及通铺一共有六个客人正在发烧。客人们却以为自己只是感染了风寒,有钱的已经延请了黄石镇的大夫进行看诊,没钱的也拜托厨房烧了姜糖水,准备将养几日。

正如陈掌柜的预料的那样,居然有这么多客人,多出现了鬼触疫的前期症状!

小伙计们经过了一番摸底,把情况上报给陈掌柜的。

陈掌柜的听完小伙计们的汇报,神色晦明不清,却没有说什么。

春雨胆子大,就试探着问,“陈掌柜,要不我们把生病的客人请出去?”

说是请,其实是撵。

陈掌柜却摇摇头,“来不及了,而且这个时候把人往外撵,那不就是逼人去死么。四鲜楼的名字也不能要了。”

既然不能撵人,那程掌柜的为什么还那么纠结?!春雨不懂。

就在这个时候,宋嫂子忽然过来,当着春雨的面给陈掌柜的行了一个礼,“掌柜的,我来跟你辞行。”

春雨瞪圆了眼睛看着她,不明白宋嫂子是怎么了。

可陈掌柜的居然一点都不意外,他皱着眉看着宋嫂,“你想好了?外面,恐怕也不好过。”

宋嫂子咬咬牙,“我知道这个时候辞行不厚道,如果是我,那就留下来跟大家一起候着。可不行,我家还有一个侄子大财,那可是老宋家唯一的根儿。我得想办法把大财送走,不能让他在这里等死。”

陈掌柜的没有责怪宋嫂,他点点头,“大难来时各自飞,能逃一个也好。这样,春雨,你偷偷的把大家都叫来,我有话要说。”

因为这两天生病的人更多了,大家都躺在房间里休息,反而没有往日那么多活计需要做,很快人手就凑齐了,都围在陈掌柜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