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年轻时唤作绿菱早年在家相夫教子,后来丈夫仙逝,便自请进燕国公府相伴太后,也权主仆之情,这一来便是近二十年。后来,陈太后新逝夫君。受了打击,有些糊涂。

太医说这是陈太后患了“痴呆症”。可说来也奇,就在五六年前,陈太后这病突然就好转了,一日比一日清明,只是而今年纪大了,性情变得有些孤癖。

嬷嬷审视着陈湘如,近来也听人议论,说孟国的容乐公主失踪了,孟帝与王贵妃正四下寻人,“你真是容乐公主?”

“如假包换。”陈湘如笑着,接过点心盘,递给陈太后道:“你且尝尝。”

陈太后摆手道:“你吃。”

真是意外呢,原来孟国容乐就是名动江南的名伎陈湘如。

还有什么是她想不到的,陈太后道:“菱嬷嬷,你出去罢,不要让人来扰哀家,哀家要与这丫头叙旧说话。”

嬷嬷心下疑惑,她在陈太后身边服侍了近二十年,再加上年轻时当丫头的那些年,算是一生的主仆,她怎么不知道陈太后何时与容乐公主如此亲厚,瞧二人的模样,更像是久别重逢,陈太后这会儿的心情更是奇好,歪头看着陈湘如吃果点,那眸子里全都是慈爱与怜惜,便是看她的亲生孙儿、孙女也没有这般好的。

“你还真是让人意外,月亮美人、容乐公主、传奇名媛…”

嬷嬷离开时,就听到陈太后感慨地说了这么一句。

不明白,莫不是陈太后又犯了糊涂病。

陈湘如笑了一下,又讲了陈银欢的身世。

陈太后听罢,惊道:“母亲原名叫陈维泠,是陈将宏的孙女,也是陈氏族人?”

这是多么令人意外的事。早前,她还想自己要设法改变母亲的命运,可后来却是怎么也打探不到消息,兜转之间,陈银欢竟与此生有了联系,是陈将宏的孙女。

陈湘如又道:“我寻到了陈相仁一家,寻到了陈相正的三个儿子,陈将宏的嫡长孙陈维永已回江宁府陈家庄,我帮他们买回了陈家庄的祖田、祖屋,两家人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她又讲了陈将宏的后人,及陈将宏当年是如何获罪等事。

“命运还真是奇特…”

是陈太后改变了陈湘如的命运,而陈湘如似乎也改变了什么。

今生的陈湘如,虽是乱世红颜,却自尊自爱,名动天下,她是天下出名的美人,亦是孟国尊贵的公主,更是曾一度引得众多男子欲得的名媛。

嬷嬷站在廊下的贵妃椅上打盹,怀里抱着汤婆子,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听得不大清楚,只听到陈太后与陈湘如说话的声音,偶尔还有两人的笑声。她认真的回想过往,实在不明白陈太后何时认识这小丫头,她分明记得今儿是第一次见面。

听陈湘如说罢自己的事。在她几番追问下,陈太后亦讲了自己这一生,从她如何支撑陈家家业。到后来嫁给慕容鸣。

性格决定了命运。

陈太后的性子柔弱,却成全姐弟情分,两个弟弟与她亲厚,对她更是敬重有加。

两个不知道说了多久,而太子宫里已经闹得鸡飞狗跳,谁都知道太子慕容宸新得的美人不见了,寻遍了御花园。找遍了太子宫,甚至还在燕宫里寻了个遍。也没寻到陈湘如的影子,就如她的突然到来,她就这样没有半分预兆地消失了。

而这厢,陈太后与陈湘如却是相谈甚欢。惺惺相惜,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感。

陈太后讲了许多往事,这一生她并无遗憾,却有惋惜。

但这事,她没有说。

这件事要追朔到老燕国公、慕容鸣病重后说起。

二十年前,慕容鸣因旧伤复发,药石不灵,病倒了。

弥留之际,他拉着陈太后的手。问道:“夫人,我们相识有一百多年了吧。”

陈太后当即拧眉,“从我十三岁至今。有四十七年。”

他莫不是病糊涂了,居然说他们相识一百多年。

慕容鸣笑着摇头,神色里满满都是宠溺,轻叹一声:“看来,那碗孟婆汤还真是厉害。”

后来,慕容鸣告诉陈太后。“夫人,我一直都记得在地府第一次见到你时的模样。你静默地坐在望乡台上,看着往生镜,穿着一袭洁白的长袍,秀发长及腰下,黑得如瀑似缎…”

慕容鸣爱了百年的不是她,而是另一个灵魂、那个为了家人、弟弟牺牲了自身幸福的女子,那个外表坚强,实则内心柔弱得让人心疼的女子。

相爱一生,陈太后得到了丈夫专一的情爱,她常常觉得自己何其有幸,可原本这段感动世人的爱情原本不属于她自己,而是属于另一个灵魂、另一个女子。

她多想道破实情,却害怕慕容鸣而因此怨恨她。

四十几年的相依,让她深深地爱上了慕容鸣。

她曾不相信爱情,可嫁给慕容鸣她信了,她相信世间还有好男子,世上还有最真挚的爱情。

可她得到的一切,却是从另一个人那里偷来的。

她终究没有勇气说实话。

她怕,怕他失望。

他因那女子而重生,因那女子而饱受地狱的酷刑。

一颗心,爱了一百余年。

爱了这么久,回头却发现,结为夫妻的枕边人,不是他深爱的那个灵魂。

陈太后不忍也不愿道破。

只是此刻,陈太后与陈湘如讲叙过往时,神色里掠过一丝痛色。

陈湘如亦忆起了慕容鸣,电光火石般地忆起那个总是跟随在她左右,与她一样逃避重生的男子,一回又一回,她甚至懒与他说话,可他总是不由自己的接近她。

慕容鸣却成为陈太后的丈夫,慕容景的父亲。

上元佳节夜,陈湘如留在了陈太后宫中,在说了太多之后,彼此都沉默了下来,各自躺在榻,谁也不愿意再说一个字。

陈太后在想慕容鸣,想她这一生的圆满。

前世,在乱世中流离,今生是何其美满,她应该知足了,对陈湘如,陈太后始终怀揣着感恩的心。

陈湘如想的,则是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奇妙。程邦当年会因为在陈太后屋里看到的《荷花仕女图》而对陈银欢一见倾心,视为天人,也因此改变了今生陈湘如的命运。

其实,真正改变命运的还是陈湘如自己。

如若她没有反抗命运的勇气,没有即便逆水行舸也要保全自己的坚韧,她在乱世中做了男子的玩物,就算后来程邦知晓她是他的女儿,也未必会相认。

程邦会认,是因为陈湘如是名动天下的月亮美人,是吕连城的心仪佳人,是杨韫的红颜知己…

真正改变命运的,是她们自己。

她们不一样的性格,也让原本固定的宿命发生了改变。

第213章 一代红颜两国公主

陈湘如对陈太后道:“你做得比我好,我与弟弟们姐弟离心,守家业、护幼弟步步走得艰辛…”

陈太后摇头,却更肯定陈湘如现下所做的一切,“你不知道我的宿命,却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陈太后的前世沦为男子的玩物,在权势男子间挣扎求生,可陈湘如却赢得了天下人的敬重与传扬,她步步行来,皆是风华绝代。

她,不仅是孟国的第一美人,也当属这天下的第一美人。人们敬重陈湘如,不仅是因为她与吕连城之间的爱情,因为她成就了一个神话般的飞将军,更因为她在逆境中的坚贞与美好,哪怕是逆水行舸,她也做得如此的漂亮。

就如现下,她被慕容宸所劫持,却可以不动声色地逃离,并见到了陈太后。她没有寻求陈太后的保护,可陈太后知晓她与自己的关系与身份,不可能不帮她,不护她。

有一种求,不是自己说出来,而是让对方自觉地、无法抗拒真心的相护,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次晨,陈太后醒得很早,在嬷嬷、宫人服侍下沐浴更衣,去偏殿做了早课。回到后殿时,陈湘如已经起身,正在梳洗。

年轻,真好。

陈太后走到陈湘如的身后,拿了梳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梳着那如缎的黑发,轻声道:“哀家年轻那会儿,也有一头漂亮的黑发。又软又细,像最好的绸缎一般…”

陈湘如含着笑,透过菱花镜。看着自己身后那个苍白银丝的贵气老妪。她从不曾想像自己年迈时的模样,可此刻瞧着陈太后,只觉得慈祥而亲切。

“你是陈将宏的重孙女,算起来也是哀家族孙女,月亮,哀家决定收你为义孙女,哀家喜欢你。”

陈太后喜欢的是前世的自己。这份喜欢更多的是怜惜,自怜自艾。她才貌双全却落到那样悲惨的下场,可面前的女子代她重活了一世,样样都做得这样好。她从来不曾知道,其实只要她够坚韧。够执著,是可以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她赢得了敬重,却是因为她的身份所带来的,因她是燕国的太后,是凌驾于燕帝之上的。

陈湘如心头一惊,扭头望着陈太后。

嬷嬷从外头回来,“姑娘还不拜见太后,太后可很少如此喜欢一个人呢。”

认陈太后为祖母?

好像并不算什么坏事。

她没有逃,是因为她想见陈太后。

她们都是代彼此再活一世的人。她遗憾的,陈太后了却了憾事;她做不到的,陈太后做到了。

陈太后做得比她要好。不仅守护了幼弟,还与两个幼弟有着情同母子一样的情感,更赢得了幼弟们的足够敬重。

陈太后笑呵呵地道:“先梳头,哀家给你梳个好看的飞仙髻。年轻那会儿,哀家最喜欢给凤舞长公主梳头了。”凤舞长公主慕容雪,是程醉蝶的亲娘。是慕容鸣夫妇的掌上明珠,是陈太后年近四十才得的女儿。

梳好了头。陈太后又令宫人取了一套瑰丽的宫袍,精细的针脚,巧夺天工的式样,美到了极致。

嬷嬷嘴里啧啧出声,“这件宫袍,太后搁了好些年,总算是有主人了。”

早前,陈太后是想把这宫袍送给程醉蝶,可程醉蝶做错了事,伤了陈太后的心;后来,陈太后又想给最疼爱的孙女慕容宝钗,没想这也是个让她失望的。

这宫袍就一日日地留了下来。

如今陈太后令宫人取出,要给陈湘如穿上:玫红描金宫装,凤羽飘飞,华美宫锦金灿灿、红彤彤,映得她的玉脸犹如红霞铺面,耀花人眼;金丝梅形凤冠嵌在飞仙髻上,梅妆妍秀,长眉朱唇,少许笑意绽在唇角,玉润中略显羞赧。

顿时,直看呆了整个寿宁宫上下众人。

陈太后似在欣赏她自己,又似在欣赏陈湘如,她们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言一语便能道清楚的,看着陈湘如时,陈太后的心绪很复杂,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令她不由自己的想要疼惜。

陈湘如提起裙摆,重重一拜:“月亮拜见祖母,愿祖母长命百岁,万福安康!”

陈太后伸出手,“好!好,乖孙女,快起来。”

两人手拉着手移到暖榻上的小案前,相对而坐,准备用晨膳。

用罢之后,正要漱口,嬷嬷来禀:“太后,皇后来请安了。”

孔皇后穿着蓝色的凤袍,比早前更显雍荣华贵,含着浅笑,见陈太后携着陈湘如出来,先是吃了一惊,再看陈湘如那身衣袍,竟是华贵无比。

陈太后笑道:“儿媳妇,这是哀家刚认的义孙女,最是个玲珑剔透、讨人喜欢的丫头,哀家一看着她就喜欢得很,嘴儿巧,还能陪哀家下棋。”

孔皇后定睛一瞧,立时便认出陈湘如是月亮美人,这…这不是孟国的容乐公主么,真的出现在太后宫里。

陈湘如款款而至,欠身行礼,“月亮拜见皇后娘娘,皇后万福!”

孔皇后一伸手,忆起早前,是她没有照顾好陈湘如,否则也不会让人有机可趁,让燕国失了体面。

“别说是母后,连本宫也喜欢这丫头呢,真是个聪慧的机灵人。”

陈太后想着,在这深宫里,能多一个人疼爱陈湘如也是好事,慕容宸将陈湘如劫来,怕是打了旁的主意,光有她一人的疼爱还不够,“儿媳妇若喜欢她,不妨认她为义女。”

孔皇后微愣,可这主意是太后提的,忙道:“儿媳正求之不得呢。”

陈湘如拜礼,当即认了孔皇后为义母。

祖孙三代人坐在大殿上,又说起昨儿上元宫宴的趣事儿来,笑声朗朗好不快活。

太子宫,慕容宸大发雷霆。

一个大活人,翻遍了燕宫都寻不到踪迹。

怎么就不见了?

那名侍女因失责,被他下令杖毙。

难不成是孟国的人已经寻到了陈湘如的下落,将陈湘如给带走了?

又三日后,慕容宸突然听到一个消息:陈太后认了一个义孙女,而这姑娘颇得陈太后喜欢,不仅如此,皇后为讨好陈太后,听闻这女子乃是陈太后娘族后人,竟也认了她为义女,这些都还不算,更离奇的是,燕帝慕容景竟封其为公主。

正月二十日,宫中设宴,庆贺陈太后、孔皇后认亲之喜,这一日陈太后还特意请了娘家兄弟陈相富、维字辈的侄儿携女眷入宫,一起参加家宴的还有燕国皇族的王妃、郡王妃、公主、郡主们。

慕容宸尚未大婚,虽有三房侍妾,却无侧妃、正妃。

散朝之后,便与燕帝一前一后往寿宁宫的家宴处赶。

远远儿地,就听到寿宁宫正殿上传来一阵阵朗朗笑声。

陈相富虽有七旬,却精神大好,只是陈相贵在十几年前也没了,但他的儿子最多,今儿来参加家宴的是陈维良。

陈维良惊道:“这么说,容乐其实是十三叔公的后人?”

慕容宸一听到“容乐”二字,顿时打足了精神,想快走,又不能赶超了燕帝,只耐着性子走在后头。

陈太后呵呵笑道:“可不就是巧了么?她母亲孟陈氏是你十三叔的后人,算起来也是我陈氏一族的后人,真真是自家人。”

寿宁宫正殿上的人还真是不少,除了皇族便是陈家人,云集一堂,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陈太后与陈湘如端坐上座,渐次是孔皇后与敬妃等人,左右又有皇族与陈家人。

众人起身拜见燕帝。

燕帝笑着看了眼陈湘如,道:“难得太后如此喜欢容乐公主,既然公主在燕国做客,不妨多住些时日。”

陈湘如道:“多谢燕帝陛下。”

慕容宸心头一震:他在宫里寻了一遍,只余没有挖地三尺,没寻着人就没再找。只令太子宫的宫人私下问了各宫,打听有没有人。太后宫里也是问过的,却没有问出有用的话。

怎么也没想到,陈湘如会躲到太后的寿宁宫,还看入了太后的眼。

这个女子…

怎的就将陈太后哄得团团转,还把她认成了义孙女。

听这殿上的人议论,貌似陈湘如与陈家还能扯上些关系,竟被陈相富、陈维良叔侄当成了自家人。

欢聚之后,众人陆续散去。

陈湘如有丰富地与老人相处的经验,此刻正依在陈太后身边,笑语盈盈,瞧得慕容宸有些郁闷。

陈太后指着慕容宸啐骂道:“太子,你还有事?”

是有事,有太多的疑惑想问陈湘如。可这会儿,比燕国皇族正宗的孙女还要得宠。

“孙儿想求娶容乐为太子妃。”

怔住!陈太后没想此事,但听慕容宸说来,似乎也很不错。容乐公主是孟帝最宠爱的女儿,因在民间长大,知晓民间疾苦,颇有贤名。只是前世记忆里,那容乐是另一个女子,绝非陈湘如,今生陈湘如几经辗转却成了那个贤名远播的容乐公主。

陈湘如与陈太后的目光对视,她立马明白了陈太后的意思,欠身道:“谢太子殿下看重,只是容乐早心有所属,待他之心如磐石,不可移也!”

既然爱上了吕连城,而今阻碍在他们之间的人已经没了,她便不可以改变主意,也不可以轻言放手,今生她但求无憾无悔,前世缺憾的,今生弥补,她要求得美满一生。

第214章 大结局(上)

慕容宸虽好,却非她心仪之人。

陈太后面露憾色,如若陈湘如能成自己的孙媳,这也是一段佳话。

怎耐世事弄人,她与慕容宸无缘。

慕容宸道:“太子妃之位,不比做吕夫人好?”得不到的总是最好,而错过的也总是最美,他与吕连城先后上的龙虎寨,一同落草,也是他先一步得遇陈湘如,可最后她喜欢上的却是吕连城。

“情之所系,那人是好是坏,在自己眼里都是世间最好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便如此理,岂会因那人不够好就会改变主意的。陈湘如不卑不亢,回拒得干脆俐落。

他要成亲了,娶的是孟国的长乐公主,是孟国肃王之女,可慕容宸还是希望所娶的女子会是陈湘如。

错过了!明明最早认识陈湘如的是他,可他们这间却一错再错。陈湘如开始不选他,是因吕连城许经妻位,而他只能给她妾位。再后来,即便他给的位分更为尊贵,却因她情系吕连城,再难动摇了。爱情于他只是装点,却不是必须。

他自认不如吕连城爱得深。

陈太后长吁一口气,“宸儿,没事且先退下,我要与月亮说说话儿呢。”

陈湘如笑拥着陈太后,活了一辈子,难得有这么个乖巧的孙女,陈太后道:“我已让人传信孟国,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离开了。月亮出阁。我这个当祖母的也得备一份厚礼。”

“月亮谢过祖母了。”

两个人又笑作了一团,这有甚好笑的,两个人还能乐成这样。

慕容宸皱了皱眉。一宫人进来道:“太子殿下,皇上请你去御书房议事。”

待他到时,御书房内已经云聚了户部、兵部尚书,又有瘸腿三王爷在。

慕容景直切主题,“孟帝已做主将容乐公主许配吕连城,封吕连城为相平候,将相州临接燕国三县赐为封地。吕连城于燕有功。朕欲赠二县之地,一来。容乐乃是太后的义孙女,也是朕的义女。”

兵部尚书凝了一下,有些反应不过来。

对于帝王来说,这可是寸土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