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洛小姐有这心思,贵妃娘娘也不会这个时候送人把柄,再说了,洛小姐又不是傻子,出头的事怎么会做?”

洛惜玉挂着有些玩味似的表情打量着铃兰,轻声说到:“怪不得姐姐和我说将来有机会要你到跟前做大丫头,看来你是有些本事。”

“洛小姐真是客气,若有此机会,铃兰一定尽心。”铃兰微微福身。

“那天你看到了?是谁做了假?”洛惜玉问着铃兰,可铃兰一笑:“洛小姐是逗奴婢的吧,有些事看见的,听见的,未必就是真了,其实谁说假话,您心里早清楚了不是吗?您不过是要一条会惹事的狗先试探试探邻居们的反应,不是吗?”

洛惜玉笑了,笑的很开心,继而却又收了笑容的说到:“我一定会把你弄成我的大丫头!”说完转身就走了。铃兰看着她回了北院,转了脑袋看了眼东院,而后看着那棵枣树淡淡地笑了。

第一卷 锦衣夜行无人知,绝代风华有自恃。 第十九章 神宫之哀(一)

锦衣挂着一脸泪的进了屋,贺宝珍正气的在屋里扯东西。锦衣一扫,注意到她手里那件发出悲鸣的宫服成色,便知道是贺宝珍为了撒气撕了自己领下的那身宫装。

“你个贱婢!你还敢回来?”贺宝珍见了苏锦衣回来,丢下衣服就想冲过来打她,可苏锦衣却猛然一个抬脚,朝着贺宝珍的肚子就重重的来了一脚,当贺宝珍疼的捂着肚子吸冷气的时候,锦衣却脸上还带着泪水脸色阴沉地说到:“刚才你踢我可踢美了,我现在不过才给你一脚,你就受不住了?你喊啊,哭闹啊,让人家看你毁掉我的宫装,更有你受的!”说着苏锦衣走到她的跟前。

“你,你要干什么?”贺宝珍一时有些害怕,捂着肚子看着苏锦衣。可苏锦衣却笑了笑,伸手抓着那碎裂的宫装说到:“你还知道怕啊?知道怕是好事,起码你在宫里能活的长点,我苏锦衣既然做不了妃嫔,只好去做奴婢,可是我希望你明白,我这个奴婢不是你随便能叫贱婢的,因为你现在还什么都不是!而且,三天禁闭啊,三天之内希望皇上别想起你,否则点了你,却知道你被罚禁闭,一个秀女初入宫就这般犯错,你可是冒大不违了!”说话的功夫,她在贺宝珍发愣的时候在她的衣服上扫了扫,把那一脚的尘土扫了干净。而后她离开了贺宝珍,自己开始收拾行礼。

贺宝珍愣了好一会才说了一句话:“你要走?”

“对啊,我是奴婢能不走吗?”苏锦衣说着将包单打了个结,冲着贺宝珍说到:“你要和我过不去,我也没办法,但你最好先想想是谁想要先害谁?既然我要走了,也就提醒你,刚才你的主子可没管你,我劝你以后好自为之!”说完苏锦衣拎着她的包袱出了门。

屋内静静的,没什么动静,锦衣站在门口微微一笑,便转身为她关上了门,而后提着包袱出了院。

“走吧!”铃兰瞧她出来,轻声说着,两人并肩才走几步,就看见一个丫头急冲冲地跑了过来。锦衣一见此人,便凑过去:“落云,你怎么来了?”

落云看着是苏锦衣,赶紧跑到跟前:“我听说你被欺负,就,就过来…”落云说着瞧见锦衣脸上还带着泪痕水渍,不由的自己先犟了鼻子,继而她倒哭了起来:“怎么会这样呢?我都以为你已经入选了,结果你没去,你到底…”

“别哭了,我腹痛生病,无缘帝选,是我命不好。”锦衣快速的说着,心中跳跃着一种暖流,明明让她感动,却又让她厌恶。

“那,那你现在呢?”落云抽吸了下鼻子。

“现在?我是奴婢了,神宫局里的一个奴婢,你呢?看你还留在宫里,你是过了关了?”

落云摇摇头:“那才没那命,和你想的一样,在帝选这里就被刷下来了,我站在末排,皇上都没往我那边走过…”

“这位是…”铃兰一直在旁边瞧着,觉得这不是说话的地方,便插言。锦衣忙说到:“她是宿在盈兰院里的秀女,出身平民,姿色又不出众,落选了。”

铃兰扫了一眼苏锦衣,而后冲落云说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你们既然都是宫女,以后总有能见的时候,你是分在何处了?”

“因着我女红尚好,分在尚衣局里。”落云有些小心答话的样子,看起来怯生生的。铃兰微撇了一下嘴说到:“那分到哪处住下了?”

“还不知道。”落云低着脑袋。

“那你还是先回你的院吧,免得姑姑找你不到,反正她是会搬到乾西五所里延春阁的,你以后可以去那边找她。”铃兰的话语说的清楚,落云自然说着谢了,便走了。

看着落云远去的身影,铃兰口中轻喃:“人家关心你来看你,你怎么说话那么直白,你的嘴可不是这么笨的。”

“她这样单纯的丫头,我不想她和我太近。”锦衣回答完之后吸了一口气说到:“我怎么会分到延春阁去?我是神宫局的奴仆,分也该是分到离御花园近的慧曜楼才对啊,那儿住着才能守看着德盛斋和佛堂啊?”

“现在宫里一切都是新劲儿,地多,院多,就是人少,以前是住不下,凑在那边的,如今空的院落那么多,我该恭喜你,就是奴仆也能住进宫阁里,哦,对了,一会你就去乾西五所吧,那五处院落是个旧宫的老妈子在掌的,不过你不用担心,她是做了一辈子的外围活路,应是没见过你的。”

“哦。”锦衣应着拎着包袱和铃兰先去了她的院落,在屋里休憩。铃兰见她此刻也处置安然,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这么闹上一闹,就真的有用吗?”

“做不了主子,就是当个奴婢也要挑个好主子,只不过识货不识货的,就看她们有没眼光了,我等的起!”锦衣这般说着,可是心里却并不是足有把握,毕竟洛惜玉和贵妃那里对自己的相貌很在意,而将来要做皇后的郡主,又会不会舍得她进来当自己的棋子,这还要看她有多少自信了。

日斜楼宇,酉时末刻已到,锦衣拎着包袱出了清荷院,来到乾西五所的墙围子前,此刻有些上了年纪,看着年岁有四五十的一个老妈子正半眯缝着眼立在门口,对每个来的人问了姓名,就随意的指了住处。

锦衣瞧了瞧身边的几位,也有几个很是水灵的丫头神色黯然,她苏锦衣将包袱抱在怀里也排进了队伍。

高挑的身材,纤细的腰肢,在加上那绝对上容的姿色,在队伍里立刻成了鲜明的对比,就连一直眯缝眼的老妈子也睁大了眼的扫了她几次,等到锦衣到了这老妈子的跟前,说了自己叫做苏锦衣后,老妈子看了她半天才说到:“延春阁西围!”

-第二更在晚上更新!另外说两句闲话:这次的PK,其实也算是琴儿临时起意,但是PK只短短两天,琴儿就感受到了亲们的爱护,我在后台看到你们给琴儿的PK票,给的打赏,叫琴儿有些哽咽。昨天晚上还有很多亲们M我,怪我为什么不早说,她们没能准备粉红票。琴儿真是受宠若惊啊!我知道孽舞一书,我任性的去写一个很虐的故事,让大家无奈,但是当我再写宫斗,再展现那些院墙里女人们无奈的挣扎时,亲们却给了琴儿莫大的支持!琴儿很感激,真的很谢谢,所以我只能说,谋宫一书我会更加努力的写,不会令你们失望,我相信,谋宫依然可比夺宫,再创辉煌!谢谢大家的收藏,投票,我们慢慢来!琴儿拜谢!-

第一卷 锦衣夜行无人知,绝代风华有自恃。 第二十章 神宫之哀(二)

锦衣不理会老妈子的阴阳怪气,福身入院乖乖地走她的路,不左顾也不右盼,径直绕过前三所到了阁前,才算是好好地抬了头。阁是前边三处围子做的住处,内置楼阁,一层住所外套着长廊,二层做的平台,畅厅,这原本是供六品下的各路主子,于这里吃喝听戏的地儿,如今倒是没了那些个主子,只有一些椅凳闲置,三楼上是小春阁,这本是个隐楼,外人瞧不着的楼层。可昔日里锦衣小的时候和一个亲近的宫女玩过,来过此处,知道这顶上藏着个三楼,那是一处春阁,说白了就是备下给皇上一时兴起恩典之处,可那香阁里也没几回帝王的身影,倒是有不少野猫闲狐的光顾过。

西围就是西边的厢房,每一围便是三间屋子,一间有三面的大小。锦衣抬眼瞧着西围之后是爬山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捏着包打量了三件屋子后,选了头上的一间,进了屋。

土泥炕,枣花窗,锦衣瞧着丢了包袱在一边,人有些恍神的看着这屋子。

“人人都道宫里好,人人都以为做个宫女能比在外讨生活好,其实这样的土炕破窗和外面又有什么不一样?连个官宦小姐家的丫鬟都睡的是木楞子床,锦衣啊锦衣,你没想到,进了宫,自己却成了个丫头吧?”苏锦衣在心中自嘲,有些闷的她,直接倒头睡在了炕上,连件被褥也没拉上。

一夜的折腾,白日的遭遇,在这昏暗的天色里,她终究疲惫的睡去,正在迷糊间,“蓬噔”一声响把锦衣吓的蹭的坐了起来:“谁?”

摇曳的烛火发出了昏暗的光,一截短烛在锦衣的跟前晃了晃:“你现在是丫头不是主子,睡的倒安稳,起来,我带你说说活路!”阴阳怪气的声音带着股子死气。锦衣听着话语,眼里也不在模糊相刺,这才看清楚了来人正是今日里门口安排了自己的那位。

“这位嬷嬷如何称呼?”锦衣急忙的下床整理衣衫,口中问着。

“老身姓海。”嬷嬷一脸的死气。

“海嬷嬷,锦衣初来不懂规矩,哪里有不对的,您给包涵着多多指点一二。”说话的功夫,锦衣从怀里摸出最后的碎银子塞进了的嬷嬷的手里。

海嬷嬷冷笑一声,把银子装了袖袋,从墙角处拿起一盏灯笼点上后,就说到:“锦衣,那就走吧。”

锦衣应着跟着海嬷嬷出了屋,上了爬山廊后,一路穿过了后两所的院落这就到了御花园的角门处,此时角门这里站着两位举着兵器的甲胄侍卫,他们在身边石灯里的火光闪烁下,很有一些威严。

“站住!什么人?”冷冷的话语是故作的认真。那海嬷嬷凑过去说到:“是我!”

灯笼高举,侍卫看的清楚,便说到:“海嬷嬷这个时候你怎么来了?”

“这不是宫里新进了宫女吗?我这一下午的全成带人识路了,这不,她是分到神宫局里做活路的丫头,我带她来知道知道地方,说说活路。”

“神宫局?”门口的两个侍卫许是新手,并不知宫中还有这一处局,有些好奇,那海嬷嬷当即叹气到:“哎,就是打扫佛龛,给长明灯添油的。”

“哦,是做这个的啊!”另一个恍然大悟的样子,令那海嬷嬷白了一眼说到:“行了,我们进去了!”说罢冲着锦衣喊到:“锦衣,我们走。”

海嬷嬷说完就进了园子,锦衣自然是跟着,她过角门的时候注意到两位侍卫看向自己,便有意无意的看了两人一眼,于是锦衣那张容颜在夜色里的灯火照耀下,颇有生辉,尤其一双眸子如星般闪亮。

两个侍卫看的眼直,人都进去了,还忍不住踮脚看着背影。而锦衣则闻着那些馨香,心里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这帮兔崽子,什么都不知道也能进来当守,宫里再没人也不至于用他们!”海嬷嬷嘴里唠唠叨叨的一直念着,似是很介意他们的无知。可锦衣却觉得是这老妈子心里不快,见事不顺,当下只好无奈的跟在后面说到:“海嬷嬷说的是,他们怎么能不知道呢!”

锦衣本是顺她的意思,可那海嬷嬷听了这话却又扭了身子冲锦衣说到:“你知道什么啊,这神宫局都没了人,人家干嘛要知道?”

锦衣一听,心道这老妈子还是个别扭人,只能眨巴眼睛装傻:“神宫局没人吗?”

“神宫局早先的时候人多的是,毕竟宫里的太妃祖辈的,除了吃斋念佛还要日日诵经,一个神宫局,就有二十个丫头,再加上神宫监的太监,加起来也有四五十人,可现下倒好,宫里死的死,跑的跑,遣送的,调院的,我这神宫局竟只有我这一个老婆子撑着了,要不是神宫监还有几个老太监给我照应着,我一个老婆子早累死了!还好啊,这次给我拨了五个来,其他的我都分到各宫院去打扫佛龛了,就剩下这御花园里的大佛堂了,那,就交给你了!”海嬷嬷口中说着,带着锦衣七绕八绕的到了大佛堂。

推门进殿,在长明灯的昏黄光线里,海嬷嬷点了一排法烛,堂里立刻亮堂了。

“看见没,这里你要早晚各擦尘一次,早中晚各上香一柱,每日添一次香油,有人来祈福拜佛上香的,你就伺候在旁,知道吗?”海嬷嬷口中交待着,锦衣有些恍惚的点头,她这一刻只觉得自己好似又回到了那个硕大的佛堂里,看着主持在那里交待清规戒律,说着要如何绝了世俗,抛了红尘,断了青丝,了却一切的执念…

“每日里上了晚香,擦尘之后也就没什么事了,可以回去歇着,这是个清闲处,宫里捞银子的职这里算不上,但却是最不辛苦的那个,你是不是出身知府以下的官宦人家?”

锦衣听着海嬷嬷的话语回了神,点头答着:“是,我是沧河县令之女。”

“哦。怪不得呢,给这么个上不去下不来的闲职混日子。”海嬷嬷说完,冲锦衣说到:“行了,回去吧,熄了法烛咱们回吧。”说着她人倒是先出了佛堂。

锦衣只能依言去做,佛堂法烛不用吹的,要用火压去灭,锦衣便拿着火压一根一根的去灭。海嬷嬷站在佛堂外,看着堂内的光线逐渐暗下去,嘴里直念叨:“像,真像!可惜了,不是她啊,不是她!”

第一卷 锦衣夜行无人知,绝代风华有自恃。 第二十一章 英俊太监(一)

两人打着灯笼摸摸索索的出了御花园,才踏上爬山廊,就看到旁边甬道里几个打着灯笼的太监在前面急急的开道,海嬷嬷一拽锦衣到了边上,放下灯就靠在了廊边下跪。

这是规矩,锦衣也没办法不跪,只是被海嬷嬷拉的急,跪的猛,硬是磕着了青石砖上,差点令她出声。太监们哗啦啦的过去,三对举盏的宫女带着摇曳的灯火与衣袂的翻飞在夜里划出一条流萤。

按规矩下人们是要低头恭让,可锦衣还是忍不住抬了头去看,反正她在爬山廊里,又不在甬道上,根本不会有人看到。

彩车烁华镶宝,锦纱香囊流苏相叠成影将一身大红喜服一般的人儿衬出华贵在宫内招摇。锦衣清楚这便是秀女们最期待的时刻:一朝恩宠殿里欢,十载韶华阁中盼,千娇流萤彩衣耀,万种风情帝王宣。

九灯十二恭,将这兴车里的女人容貌照的清晰非常,没有什么悬念与意外,是端秀郡主。锦衣看着她一脸微笑的从眼眸里渐行渐远,看着那团锦簇的明媚走过甬道去往御花园畔的承欢殿时,她缓缓地低头,然后准备等着海嬷嬷拉她起来,却发觉海嬷嬷目不转睛的看着她。

“海嬷嬷…”锦衣装作怯生生的样子,一副怕责怪的意思。可海嬷嬷却忽然问到:“看着眼热?”

锦衣抽了下嘴角:“不敢。”

“不敢?不敢你就不会看!”说着扶着锦衣的胳膊爬了起来,而后冲着锦衣说到:“在宫里,定了什么命你就老老实实的,别去和命过不去,免得给我老婆子惹麻烦,我瞧着你盘儿确实不错,可是你被送到我这里,我劝你就死了心吧,你是没那见主子去伺候的命!”说着海嬷嬷扭着身子走在头前,锦衣瞧着她的背影,心中自言:你说对了,我是没伺候主子的命,我是被伺候的命!

两人回了屋,海嬷嬷就走了,此时不比秀女时期还有人打水或是清扫,什么都要自己来,锦衣瞧着旁边有桶,便自己去打水。拎着桶到了院里,她将桶放下,待水灌入了些,便往上拖,这一拖一拉的,当即她就丢了绳子,只跐着牙吸溜,低头看手,月光虽不明朗,却也依稀照出手上有着印子是的痕迹,那刺痛与火辣辣的灼烧令她愤愤地跺脚,继而再一看井边连那麻绳都没了,便忽然有些悲从心来,不但跪坐在了井边,更是呜咽出声。

她不想哭的,在她娘消失的夜晚,她被丢进大牢叫天天不应的时候,她也没留一滴泪;当下人们哭丧着脸说皇后要她死的时候,她也不过是假装的悲伤换取那些宫人的怜悯;当她好不容易逃出宫门,被侍卫堵在一家客栈的时候,她就是心如死灰的等死也没落下泪来;她真正的悲伤只在青灯古佛前,那老尼姑拿着一把剪刀为前面的几位公主剪发的时候,她颤抖了,害怕了,因为身边一个个带着戒巴的脑袋比满地鲜血还要触目惊心,是夜,她流泪而逃,一路的坎坷波折她受着,即便恶心的想吐,即便鄙夷难受,她也不曾这般悲伤。可是这一刻双手火辣辣的疼在提醒着她,她回到宫里了,可是哪有怎样?她不是主子,她已经成了一个奴婢!

“谁在哪里哭啊!”一个尖细的嗓音划着长长的调子,老腔老调的拿捏似是一位摆惯了架势的,可偏偏话音却又是稚嫩的。

锦衣晓得是太监,心中虽是纳闷怎么宫女住的院落里有太监,但依旧还是低头回了话:“这位公公,我的水桶落入井里断了绳,我捞不上来,怕明日里责罚,便,便急得哭…”

“啧!笨手笨脚的!”不当回事的声音带着不屑,可人也从院墙的阴影里走到了锦衣的跟前,锦衣眼一扫看的清楚,和自己猜的没错是一位年纪不大的公公。

这公公走到井前伸头看了一眼,而后左看了一下,右看了一下说到:“等着!”人就蹭的一个起跳进了井。

锦衣被这突然的动作吓慌了神,只愣在井口,再一眨眼,那太监却已经从井口爬了出来,而后将绳子一拉一提的几番动作,提了一桶水出来才说到:“一看就是新来的,我告诉你,以后去那边院里的井里打水,那有轱辘,你也提的上来,这井里你打水,没膀子力气你才提不上来!”说完,水桶往锦衣脚下一放,正要说什么,却瞧着锦衣月下依稀的容貌给顿住了。

适才锦衣一直是低着脑袋的,这太监也不过扫了一眼,没怎么注意,这会的锦衣还有些愣神,头没低着,脸盘自然也遮掩不到,于是这太监一见,倒是不由的眼直了。

锦衣有些脸红的低头:“谢谢公公指点。”

那太监回了身,有些尴尬的挠了脖子:“啊,没,没什么。那个…你叫什么?”

锦衣并不想和一个太监过多废话,纵然他是一个阉人,但已经出现在宫女的院落里就是不应该的,她下意识的觉得这公公弄不好就是和哪个宫女有点对食玩味的人,怎么会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只赶紧的福了身说到:“公公,我只是一个奴婢,贱民不足相提,公公此时夜深,您怎么会在延chun宫?”

这话一出,那太监明显的顿了下身子,似是尴尬的不是一点半点,锦衣心里一叹,口上说到:“啊,是了,公公怕是来传什么话的吧,奴婢就不在这里叨扰了。”说罢弯腰提水。

锦衣从小到大再是被宫里公主皇子的欺负,那也是锦衣玉食的,几时用她自己做活?还不是被养的细皮嫩肉的?所以她心智有,思虑慎,可到底没做过粗活,即便在民间晃了近两个月的日子,能踹上一脚,或是丢个巴掌,但依旧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所以当下她一提水桶,便是很尴尬的没提起来,再卯着劲儿的一提,起来是起来了,寸步难行,不但咣当到身子上半通水,更是丢了桶的,直捂着手抽冷气。

那太监看着这么一个宫女狼狈不堪,便是忍不住的发笑,又见自己打上来的水被她洒了一地不说,还把桶给丢了,当下边笑边说她:“瞧你那笨样,哪里像个丫头!”

锦衣手正疼,人还被笑,闻听此言没好气的就顺嘴接了一句:“我入宫又不是为了当丫头的!”说罢扭着头不理水桶自己跑了。

--第2更在晚上哈!-

第一卷 锦衣夜行无人知,绝代风华有自恃。 第二十二章 英俊太监(二)

那太监看着锦衣远走,愣了愣,拾起桶来就这井又提了桶水上来,便提着桶顺着一路水渍脚印的撵了过去。

锦衣推门进屋就开始哭,嚎了两嗓子又觉得自己这样没出息,便擦抹了泪,泪水微咸,蜇得手疼,她才急忙起身在蜡烛跟前仔细看手,这一看更心疼了,细嫩的手掌中间硬是被麻绳上的碎屑给扎了手,怪不得火辣辣的刺痛。

锦衣瞧着手流着泪从包袱里把那被贺宝珍扯烂的宫装翻了出来,剪了两条已经扯烂的布下来,就要给自己裹手,此时门口一声轻咳:“咳,那样可不成,得把草刺挑出来!”

锦衣惊的抬头就看到刚才那位太监提着水桶站在门口,本能的站直了身子看着太监问到:“你,你怎么过来了,你,你想干什么?”

那太监一顿,讪讪一笑,把水桶直接拿到屋里,然后摊手说到:“你看,我就是好心帮你提水过来。”

锦衣脸皮一红:“多谢公公,这里是我的屋子,宫里规矩多,还请公公您…”言下之意很明显:您该走了。

那太监却置若罔闻倒瞅着锦衣地手说到:“我帮你挑了草刺再走吧,不然你手都伤着,自己挑不成,那草刺留在肉里会红肿的。”

锦衣本想坚决的将他撵走,可是一听草刺留在肉里会红肿,当下也不硬气了,倒是十分紧张的问到:“真的?”

太监点点头,自己一屁股坐到条凳上冲着锦衣说到:“拿针来!”

尖锐的嗓子不怎么尖锐,可话却让锦衣很呆:针?她下意识的转头找寻,费了半天劲才在衣柜的藤篮里找到了针线,忙拿给了那太监。

那太监先前一直看着锦衣找寻东西,看着她的婀娜在灯影里晃眼,眼还有些直,针线一到跟前,他忙收了眼,直接抓了锦衣的手,就要下针。

“那个…你不燎下针吗?”锦衣记得小时候见太医下针,都是要在火上燎下的,自然要问,那太监一问,脸上再现尴尬神情,继而也就火上一燎,小心翼翼的给锦衣挑刺去了。

破皮自然是疼的,锦衣几次吸气呻吟,倒把那太监弄的一头汗,他抬手蹭了下脑袋上的汗继续,却使得锦衣注意起他来。

灯烛下,浓眉似剑,鼻梁若峰,唇线优美却带茶色,锦衣心中暗道:瞧着,倒是个英俊的男人,不,是个太监…哎,倒是有点,有点可惜了…

许是锦衣的打量惹得那太监留意便抬眼扫她,锦衣忙是垂了眼眸,一边受着疼一边问到:“公公看着年轻,也是才进宫的新人吗?”

“啊,是,是。”太监应着。

锦衣淡淡的一笑,心说怪不得敢这么没规矩呢,想了想又问到:“那公公在哪里当值?”

“御,御前。”

“御前?”锦衣愣了:宫里什么时候有御前监?

那太监见锦衣发愣,顿了下说到:“我是在御前随堂的。”

随堂就是跟着皇上进出听候差遣的太监,这在太监里可算大的,这一般都是司礼监里的大太监担当。锦衣一听先是愣了下,随即想到刚才初见时这公公说话那拿腔拿调的样子,倒也是那么回事,又一想到现在皇宫里一切都是新旧交替,个把个年轻的做上高位倒也不稀奇,再一思量人家是司礼监的太监,以后怎么也是扶摇直上的主儿,当下也就客气的一笑说到:“那公公是个大公公了?”

那太监一顿再点点头,专心的去挑刺了,好不容易折腾完两只手,用布给包了以后,那太监一笑说到:“你呀,一定没吃过苦。”

锦衣淡淡地一笑,眼扫下天色说到:“公公说的是,公公今日相帮,锦衣感谢非常,不知公公怎么称呼?”

“我…那个,洒家姓蔡。”太监嘿嘿一笑。

“哦,蔡公公,那个天色已暗,宫门将要落锁,您看…”

太监一听这话,终于是反应过来了,立刻说到:“哎呦,我还有事,走了,走了!”说罢竟是自己转身出屋,一溜烟的消失在夜幕里。

锦衣呆了呆,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紧跟着她看看地上的水桶再看看自己的手,却有叹了口气的,找来瓢舀了些水到了木盆,才总算把水桶给将就着拖进了屋,至于那位英俊的太监,她可没功夫去想太多。

手伤了不便洗脸,她只有凑合着睡了,可是下午毕竟才睡过,一时不困,就干脆的靠在墙上想着郡主,贵妃,洛惜玉等人之间的各种表现,打着自己的算盘,时间长了也开始有些迷迷糊糊。便这个时候,她听到一些动静。

承欢殿里的兴车送着承欢后的郡主回宫院里,吱吱呀呀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格外的刺耳,锦衣的房间正在爬山廊前,靠的近,这边听的很清楚,她听着那声音吱扭,心底里涌起一份莫名的叹息:都这个时候了…看来皇上应是喜欢这位郡主的,我先前还道是太后的意思,新帝不过是顺意罢了,可挨到这个时候…这位郡主看来做后是毋庸置疑的了…

日子眨眼间,倒也过的快,毕竟锦衣的活路还是清闲。虽是早起要打扫佛堂,可现在的皇宫里有几个主子会来守着佛堂?旧宫一堆太妃,那是没法,现在的宫里就一位太后,人家宫院里本就有小佛堂,就算真要做早课,也都在自己宫院里了,哪里会来这里呢?所以锦衣清楚,平日里打扫下意思意思也就对了,只待着初一,十五的谨慎点,万一太后心血来潮来拜下,她也不至于出什么错。

这一日正是十五,春风沐,百花晓,锦衣将堂里里外收拾干净就窝在一边休息,正闻着花香觉得有丝惬意呢,就看到几个太监走了过来。她忙是起身恭候,果然太监是来传话的,太后娘娘要来上香诵经,锦衣忙是上了高架,把佛堂上的盘香点起,当烟雾缭绕而起的时候,她很自觉的离开佛堂,退到花园的一处角里,遥遥的看着,等着。

她是神宫局的丫头没错,添香打扫也是她的事,可是她是个外围的丫头,不是上三局里的,所以太后即便来了,她也只能在远处等,反正伺候太后的都是她自己身边的丫头。

春日下,锦衣昭昭,太后虽是一身素服,却架不住她身边的彩衣招展,令遥远看着的锦衣撇了嘴。

红衣金围,斑驳闪烁,镶嵌着多宝的华服在日光下怎么都是晃眼的。

锦衣仔细的瞧了瞧,认的出一个是头夜里侍君次日被封为淑妃的端秀郡主,她那一身红衣绣金的衣裳将她的受宠程度彰显无疑,而太后旁边的另一位则是锦衣只见过一面的贵妃娘娘。这贵妃虽是有心的只穿了件月白的褂裙,想看起来素一些,可毕竟是上等的锦帛,也缀着珍珠,日光下还不是一样的夺目?两个人中间夹着一个穿着褐色素服的太后,就算她老人家挂着不少玉件,可看起来倒似是黯淡了些。

锦衣眼带鄙视的不予理会,却不期的看到远处一抹金黄…

第一卷 锦衣夜行无人知,绝代风华有自恃。 第二十三章 拓拔异族

金黄之色在这皇宫之中,所属只有一人,即便是皇后亦用金,但点金于赤红怎能和明黄镶金能比?

瞧着那抹金黄,锦衣略略有些兴奋,她抓着树干踮起脚使劲的往那金黄处瞅,她不求看的多清楚,但若能注意到他的眉眼也是好的,毕竟这个自己恨过,念过,盼过的男人,对她而言却是意味着希望,所以看上一眼她也是高兴的。

金黄的身影似在临近,可是身边华盖,香杖,交叠晃动投下光之阴影不说,还因为金色的反光,交织着将帝王变的斑驳,令锦衣难以看清一点眉眼。

锦衣不甘心的穿过枝桠花林,想要靠近些,可周边那些站立的侍卫已经把目光转向了她。锦衣聪明的低头装作是在地上找什么东西,而后假意的在地上拾取了一下,便又退回了枝桠满布的角落,侍卫转了头不去看她,锦衣才舒了一口气的去目追那金黄。

此刻锦衣华彩的两位已经在金黄处围绕,太后一身素服的总算不似绿叶那么被压着。他们之间正在说着什么,美人的笑颜与发髻上晃动的步摇滴坠一起刺耀着锦衣的眼。

因着两位的围绕,那些高髻早将帝王遮挡的更加严实,而中间相隔的距离,对于锦衣来说也是难看清帝王之容的,所以锦衣干脆的转了头,去扫那些华盖跟前穿着紫袍花纹的太监去了。

勾背欠身的侧影,拂尘纱帽的列行,看的锦衣一笑,忽就想起近半个月前那位偶然一遇的英俊太监来,只不过那太监当真和自己只有一面之缘,之后倒是未再见了。

心中想到这人,自然也是抬眼去寻的,皇上的随从仪仗本就壮观,哗啦啦的少说也是二十来人的随行,锦衣知晓惯例,随着皇上的,除了大总管外,一般还有一位贴身御用,其后从掌灯捧印到秉笔这类的就是四到六个,再合着随堂,传声的,光是有身份的太监就跟着近十个了。

锦衣眼扫在那些太监里,寻着背影相似的,但一个个佝偻的如虾,哪里有和那日故作架势挺拔的腰身能比的?所以瞅了半天,锦衣竟没能瞅出一个。

正在这时,仪仗鸾动,众人又跪了,便知是皇上要离开,锦衣忙是踮脚再看皇上,却已经看到的是背影了。

挺拔的金黄之色,被那些随行的侍从晃动的脑袋给遮掩上了,锦衣略有些失神,继而却也自嘲的一笑:罢了,我现在的身份,就是看清了他,又能如何?吹嘘吗?我又不是来当丫头混日子,等出去了拿来显摆的!哎,看的再多也是无用!

锦衣心中正自嘲呢,那些锦衣华彩的都入了佛堂,大约过了一刻钟的功夫,一身月白的贵妃先出了佛堂,带着她的一应随从走了。锦衣想到太后与郡主之间的亲戚关系,摇摇头自己缩在枝桠边的石头上一坐,倒也安心的等待了。

又过了一刻钟的样子,淑妃也出了殿带着她的人走了,佛堂之前的青石路上终于不那么拥挤,锦衣数了数也就六个人在外头侯着了。

想着一身素服的太后在佛堂里诵经,锦衣便想起当初在宫里还是两边相对的时候,她就听到过娘亲偶然说过一句:拓拔家的女人都不好惹。

她身为公主,自然知道拓拔的大姓,于当时的朝来说,拓拔一门绝对算是大士之家,甚至是名门望族。不过奇怪的是,王朝皆以后宫妃嫔之位与各路臣侯爵王形成蛛网,以笼络臣心,再借后宫与前朝的丝缕暗线来掌控荣辱,所以国之名士之家哪个大姓的不在后宫妃嫔的蝶谱上找到自家的流芳?可偏偏,这拓拔姓又是寻不着的,因为宫里从没一位拓拔姓氏的妃嫔!

她也曾记得十三岁的时候好奇问过掌仪嬷嬷,可掌仪嬷嬷却不似以往的伶牙俐齿,硬是傻了好一阵才说了句:“这是说不清楚的规矩。”这令她以为是祖上传下的规矩与那掌仪嬷嬷相论,可那嬷嬷却不与她多言总是岔到别处去,而她与娘相言,得到的也不过是娘的一句话:拓拔一家是名门望族没错,但血非中原,其心有异,只可为饵为刀俎,世代王侯可姻亲,但其人断不入帝冢。

这便是答案,她带着这个答案在战乱纷纷的时候于颇有文治建树的二皇子相论过,纵然二皇子也是要欺负于她,但视她女流自还是显摆于她:拓拔家在血统上算异族,可偏偏这异族彪悍神勇,早在祖上称帝的时候,为帝之仁术所感,而拜为臣下,其后所出男子,为国可武以护国,文以治国,使其拓拔一家威望深厚!但,拓拔一族之异,有一习俗不改,便是若拓拔家的女子与外姓男子成亲,其为首子女必随母姓,此规矩百年不改,是以与帝王心照不宣,拓拔家女子从未有一踏进宫门半步。

所以在宫里闹的沸沸扬扬皆认为侯爵与帝王起义,都是因懿贵妃惹来的麻烦时,只有锦衣不当回事,她理所当然的把这些当成那些嫉妒的妃嫔编织的借口,而她相信,这是那拓拔一家的蛰伏到了头,这是皇族之血不曾有异而导致的结果。

锦衣正想着,太后从佛堂出来了,她扶着身边的丫头,慢条斯理步态优雅的缓缓而去,不时的站在一株花枝前看看,闻闻,便又迈步。锦衣遥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有些莫名的感慨:那般死气沉沉的灰暗与棕褐之色,是她太后身份必须对应的色彩,可那应该还纤细的身条却藏在这衣服里,再无一点妩媚。四五十的女人若真的老去,为何她步态优雅之下,却依旧浮现出一些小儿女的姿态,是这宫满足了她不曾踏进来的愿望让她心喜?还是那寂寞空闺里有一颗未老的心?

第一卷 锦衣夜行无人知,绝代风华有自恃。 第二十四章 佛堂再见

太后的仪仗去了,驻守四边的侍卫自然也撤了,锦衣起身回往佛堂,见塑像前供着一应瓜果祭品,三株高香已经烧了一截,她便看着那佛像歪头打量了一翻后说到:“佛祖,你真的会显灵吗?你真的会保佑我吗?我小时候求你求了多少次?跪你拜你,给你上的香也不少,可你还不是丢了我?如今…我竟然还要伺候你,真是,笑话!”

锦衣口里嘟囔完了,心里舒坦了些,拿了布子,开始擦灰打扫,正忙活的额头上沁了汗,忽地一个人影现在佛堂前,锦衣眼一扫到那太监穿的绣着锦鸡图案的软底靴,急忙丢了扫帚行礼:“不知公公有何吩咐?”

那太监朝锦衣走了两步,扯着嗓子说话:“皇上让我来行赏的。”

依旧是尖锐而拿捏的音,听的锦衣一愣本能的抬了头,一见是那日里见过的英俊太监,当下就脱口而出“诶,是你?”

那太监似是一愣,继而也和锦衣一样的反应:“嘿,怎么是你?”

“怎么会不是我?我是神宫局的丫头,这佛堂该我打扫啊。”锦衣见着他也这么说话,并不去搬那礼仪规矩,她宁可熟络一些,将来若有依靠,总是亲近一点才好的。

“哦,原来你是打扫这里的,我说怎么别处瞧不见你…”

“怎么?公公有找我?”锦衣听着话的意思,似是这公公还惦记过她,自然顺着竿子爬,那太监似是尴尬的讪笑一下,而后挠着脖子说到:“那倒也不是,只是洒家为皇上传话跑过几个宫院,却没见佛龛前有你,还以为那夜里遇到你是场梦呢!”

锦衣噗哧一笑:“公公真有意思,您帮我挑了刺,这般细致的活怎么可能是梦。”锦衣说着眨巴下眼睛:“公公说您来是行赏的,不知行的什么赏?”

那公公闻言哼哼了两声算是清了嗓子,而后一本正经的站直拿腔拿调的说到:“皇上让洒家行赏,是来表扬你的,圣上说神宫局的丫头把佛堂收拾的不错,合太后心意,令以后都这般用心打点,还说只要太后高兴,他定会重重有赏!”

最后一个赏字扯了长长的音,听着还真是那么回事,锦衣有点稀里糊涂的,但依旧还是规矩的跪地叩谢,口中大声念着谢恩的话。太监伸了手似要扶她,好在还知道规矩的离着些距离,锦衣心里更是诧异,但面上不动声色,只起身后冲那太监甜甜一笑:“蔡公公,我这心里有点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