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有些难办。只是扶苓此时得了易雪歌要离开楚国的回应,狠狠心便应承道:“便依殿下意思。”她待在玉贵妃身边许多年,许多事上还是有些人脉和手段的,只是这事却是要冒一回险。

易雪歌也知道这事难办,想了想还是伸手扶着扶苓起身:“你试一试便好,若是真的不行......”她顿了顿,“那也只能是我的亲缘太浅。”

扶苓心中有了计较,此刻自然只有应和的份。

第二日午后,扶苓寻了两件医女的服侍来给自己和易雪歌换上,她不多废话,言简意赅的道:“现下乃是玉贵妃批阅奏折的时候,我们扮作医女,正好可以随那些太医一起入内。”

易雪歌换了医女服,对着镜子慢慢的将发髻重新散开梳理好,在面上稍作掩饰之后便接着扶苓的口说道:“放心吧。只是看一眼,我不会情绪用事连累到旁人的。”

扶苓总算松了口气,她等了一会儿,好不容易等到一位太医,这才跟着那位太医去了太医院。然后才跟着那太医院的院使一起去了楚帝的寝宫。

就像是扶苓说的,此时主事的玉贵妃正好在偏殿批阅奏折,寝宫之中虽然戒备更加森严但对于易雪歌和扶苓这样浑水摸鱼的却更是方便一点。

易雪歌和扶苓扮演的医女身份低微,固然不会引人注目但也没有什么资格得见圣颜。所以,她们也只是随大流跪在帷幕之后。易雪歌悄悄抬眼去看,只能看见楚帝躺在床上,殿中几乎听不到呼吸声,只能隐约看见他面容惨白的犹如死人。

易雪歌与楚帝虽然是姐弟但自小也没有多少相处的时日,前段时间又被他那般对待,见到此景本该无动于衷才对。只是,不知怎的,她忽然觉得眼底一热,几乎有泪水就要落下来了。

她想起很小很小的时候,母后偶尔清醒便拉着她说着那个被父皇抱去的皇弟。母后的声音很软很轻,就像是午后的阳光一样,懒洋洋的照在她的身上,叫她永远也忘不了。

“他和雪歌你一样,长得又像母后又像父皇。一出生就乖乖的,可讨人喜欢了......”母后抱着她,一边思念着那不长在自己身边的幼子一边轻轻叹气,“只可惜,我没能尽一个母亲的职责,看着他长大。雪歌,你们乃是至亲姐弟,血脉相连,日后你见了他,可要做一个好姐姐。替母后好好对他好。”

“好。”

那个时候的易雪歌年纪尚小,对着传说中的皇弟充满了渴望和期待,干干脆脆的应了下来。

所以,哪怕她见到养尊处优与她想象天差地别的楚帝的时候是如此的失望,她也竭力对他好,尽一个姐姐的责任。后来,司马临乱军围宫,她拉着还是太子的楚帝悄悄逃出宫,一路护着他。便是喝水吃饭都要自己亲自试过无毒才肯让他吃。

那是他们最落魄的时候,也是他们姐弟关系最亲密的时候。那个时候,她才知道什么是血浓于水。

谁能知道会有今日。他在帷幕之内的榻上奄奄一息,易雪歌跪在帷幕之外的地上犹如陌生人。

扶苓大概是感觉到了易雪歌心中的震动,急忙伸手拉住易雪歌的手,示意对方稳住心神。

易雪歌咬咬唇,低着头一动不动。她又十分难熬的跪了一会儿,终于等到之前带她们来的太医出声让她将那银针拿上来。易雪歌知道这是特意安排给自己的机会,低着头快步走了上去。

她离得近了一点,终于又机会清楚的看到楚帝此时的面容。他虽然面色苍白,可是认真去看,果真就像是母后说的那样“既像母后又像父皇”,便是和自己也生的极像。

易雪歌只觉得眼睫轻轻的颤了颤,眼眶都红了。

就在这时,榻上的楚帝忽然也像是感觉到了什么什么似的睁开眼,他没有理会那近侧面露狂喜的内侍和太医,只是茫然的左右转动视线,然后将目光落在易雪歌身上。

易雪歌吃了一惊,几乎以为是要被发现了,可是没想到楚帝很快便移开了目光。

他没有去理那快步跑出去要禀告玉贵妃的内侍,只是躺在那里对着空气,仿佛看着某个人一般,气如游丝的说道:“是我错了,皇姐。”

他的声音很轻很轻,几乎听不太清楚,可是落在易雪歌耳中却如同响雷一般,几乎让她站不稳了。

这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少年时候才有的笑容,那笑容让他消瘦苍白的脸上显出一丝少见的神采来。过去他每次犯了错,总是会这般在先帝的面前认错,便如同小儿撒娇似的。当年离宫逃亡的时候,他一开始嫌弃饮食粗糙不愿意吃,易雪歌就把东西硬塞到他嘴里,后来等他知道情况紧急了,便是如此对着易雪歌认错。

易雪歌很快就退了几步,然后低着头跪在床榻不远处,那些本以为已经逝去的往事如同海水一般汹涌而来,几乎淹没她的头顶,如同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叫她潸然泪下。只是此时也已经无人在意她了——偏殿的玉贵妃已经匆匆赶了过来,她焦急的脚步声离这里越来越近。

那个还立在一边的太医急忙将没用过的银针递给易雪歌,令她退下。

易雪歌不敢再耽搁,拿了银针就要退下。她慌忙起身时正好看见榻上的楚帝睁开眼对着她微微一笑,那一双眼眸清明的就像个天真无邪的孩童。

“皇姐,再见。”他没有出声,只是静默着的对着她动了动唇。

第75章

碧空如洗,天光徐徐而落,那狭长的山谷之中却依旧带着未散去的血腥气和淡淡的雾气,那崖岸上青葱的树叶尖端似乎还凝着那如同露珠的血粒子,在晨光中折射出淡淡的颜色。无数秦国秦国的士兵们整齐的结成小队,开始一点一点的清理战场,伤员大多已被带走医治,那些重伤不愈或是战场之中就牺牲了的则是就地掩埋。

黄土之下,不知有多少秦国将士马革裹尸,英魂不散,再不能归国。

萧沉渊和周云起一起走出营地,在这刚刚打下的险关——马谷边上漫步。周云起的目光徘徊在那已然被清理了一半的战场,微微叹气:“马谷之后,便再无险关可守,魏国便如陛下囊中之物一般唾手可得。陛下宏图,已成一半。”

他们正好路过一个正伏在地上失声痛哭的年轻士兵。那士兵年纪尚轻,虽然皮肤被晒得黑红,眼角亦是落了几块伤疤,但依稀还是可见那青涩的五官。他亲手埋葬了不少同袍的尸首,大约是终于支撑不住了,就那样毫无顾忌、难以压抑的伏在满是血迹的黄土上痛哭。

周云起的声音越加的低了下去,“只盼着天下早日一统,再无纷争。”

萧沉渊微微颔首,轻轻的抿了抿唇,整个面部的线条就像是绷紧了一样,带着一种刀刻一般的凛冽和凌厉,眼中神色里也带了点感慨的颜色。

不知从何处,传来隐约的歌声,谷中的行走的将士们都不禁跟着唱了起来:“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是祭歌,声调铿锵哀痛,许多将士唱着唱着便哽咽了——这场马谷之战乃是攻魏以来最大的胜利也是最艰难的胜利,马谷之后再无险关,可马谷之前却有无数秦国将士埋骨异国,无数同袍生死两隔。

萧沉渊垂下眼,遮住那眼底种种沉重的神色,眼睫一根又一根的落在那里,整齐秀雅。他随手从崖岸的边上折下一支凝了露水的花枝,头也不回的便转身回了大营。

周云起就跟在他身后,心念微动,过了一会儿才出声问道:“陛下这花可是要送人?”

萧沉渊点了点头,轻轻念了一句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他不知想起了什么,紧绷了一整日的面色终于渐渐缓和下来,仿佛春风拂过结冰的湖面,那底下的水流潺潺而过,有一种温暖的舒适。

周云起的目光不易察觉的端详着萧沉渊的面容,见他面无殊色,才仿佛松了口气似的接口道:“恭贺陛下得偿所愿。”

萧沉渊的眼睛在晨光照耀下微微显出淡淡的颜色,那眉梢亦是染了一层浅浅的金色。他笑了一下,那是非常轻微的笑容但也是这场大战之后他唯一露出的一点笑容,几乎叫人神为之夺:“扶苓那边已经传了消息,她们已经出了楚宫。因为盛南生手下握着南楚水军,她们没走水路,反而走了陆路,大概会慢一点。”

周云起当年也曾在南楚和司马临大战过,多少知道一些南楚的大概,稍稍算了一下:“若是走陆路的话,算算时间,大概已经到了豫溪郡吧。”

萧沉渊闻言面色一变,几乎是立刻转眼去看周云起,目光宛若雷电一般犹如实质:“如何会是豫溪郡?若是要直接往这来,合该是陵川郡才对。”

周云起笑了笑:“陛下有所不知,昔日盛南生的族弟就是在陵川郡任职,扶苓向来乖觉,想必是不会带着皇后往那里去的。”

萧沉渊的长眉紧紧蹙起,就像是想起了某件极其严重的事情。他立刻快步进了大帐,在案上的一堆奏折中寻着东西。他甚少这般焦急,几乎连手指都微微有些颤抖,心脏也越跳越快,那种紧张的心跳声几乎叫人无法安心。

他亲自御驾亲征,朝中那些紧要大事依旧要按照旧例向他汇报,加上还有暗卫对于那些重要人员行为以及各国异常情报的禀告,他每日里需要看的折子几乎要堆满好一个大书案。只是,萧沉渊从来都是过目不忘,哪怕是匆匆一眼都能记个大概。

他心底非常清楚,他要找的那个折子上面写的是什么,甚至还能十分流利的将其中大半背颂出来。只是,他宁愿是自己记错了。

萧沉渊越找越匆忙,案上的折子忽而被他一推,落了一小半在地上。

周云起从未见他如此行止,在旁看得心惊,忍不住俯身拾起一个折子,随手翻了翻,吃惊的道:“这是楚国的密报?”

萧沉渊知道,他要找的大约是周云起手上的那一份折子。他缓缓阖上眼,反倒不愿意再去拿那份折子。这一刻,他的脸沉得仿佛浸在冰凉却晦暗的阴影里,某种躁动爆裂的东西就在那阴影中蛰伏着,叫人不安。不待周云起念下去,萧沉渊便直接将那折子里的文字背诵出来,语调平平无奇:“自山陵崩后,豫溪郡柏蔚然心有异志,臣以言语试之,知其有不臣之心。豫溪不日将有大乱......”

山陵崩乃是帝王驾崩。楚帝到底没能支撑多久,易雪歌离宫不久就忽然“病逝”。因为玉贵妃“腹中的孩子”还没能出生,如今楚国上下都为了继承的问题吵得一团乱,内廷与外廷的冲突一触即发。豫溪郡的柏蔚然这种时候会有异心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周云起飞快的将目光自折子上转向萧沉渊的面上,声音里面已经带上了明显的迟疑:“若是皇后她们真的去了豫溪郡,岂不是要被殃及池鱼......”他顿了顿,还是将话说了出来,“臣听说,豫溪郡的柏蔚然心狠手辣,皇后的身份若是被发现了,怕是有生命危险。”

萧沉渊睁开眼看了周云起一眼,这一刻,仿佛有利刃自他眼中而出,削肉挖骨一般的叫人感到疼痛。萧沉渊的声音非常的冷也非常的淡,所有的情绪像是都被冷冻了一般:“就算身份没有被发现。她们这种时候作为意外路过豫溪郡的外人,性命怕也堪忧。”

不知怎的,萧沉渊明明自觉心口那处痛得几乎无法言语,可是口中说的话却是平静的仿佛是在说其他的人。那种心痛的感觉实在太过折磨人了,模模糊糊的,他觉得自己所有的情感好像忽然从自己的身上挣扎着脱离出来,就在不远处的上方看着自己。

那个从来不曾犹豫、从来果断从容、从来不曾后悔、从来不曾爱过人的萧沉曜。

如此熟悉、也如此的陌生。

他一直都是十分理智的人,对他来说,走一步路便可以看到十步之后的事情,他也从未错过。他的理智告诉他,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发现身份还是没有发现身份,易雪歌都断无幸存之理。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整顿兵马一鼓作气攻下魏国,然后再转身去攻楚国,杀了柏蔚然替易雪歌报仇。

可是,这一刻,所有的情感都在与他作对,试图用千百个不可能的理由说服他,让他相信易雪歌还未死去,她还活着这世上,等他去救。

萧沉渊轻轻咳嗽了一声,用帕子按住嘴角,压下那接连不断的咳意。他看了一眼周云起,忽然出声问道:“倘若,朕此时前去楚国,你可有把握在一月之内攻下魏国?”

如今秦国后方的戎族虎视眈眈,楚国那边也需要开始重视。有句话说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筹集粮草亦是需要时间和金钱,若是能够攻下魏国,不仅有钱粮补充,后方亦是可以轻松许多。一个月的时间,已经算是萧沉渊比较宽松的估量了。

萧沉渊话一出口,蹙了蹙眉,便忍不住用帕子捂着唇,猝然咳嗽起来。他苍白的脸上有血潮上涌,那嫣红的血管在晶莹如玉的肌肤下面几乎清晰可见,他的声音沙哑中带着自嘲:“真是疯了!”他不等周云起回话,自语得说道,“且不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就算我冒险去了楚国又能改变什么?更何况,此时离开,丢下这大好战局,丢下这数十万将士,战局怕又要生变。又岂是为人君者所为?”

周云起徒然跪了下来,轻声道:“臣这条命全是陛下宽宏才能留下。陛下若是有命,臣虽万死亦是不敢推却。”他真心实意的道,“臣虽不才,但马谷已克,一月之内必为陛下献上未都。”

未都乃是魏国的京都。

萧沉渊垂下眼静静的看着周云起,唇角慢慢扬起,语声冷然犹如凝冰:“若是此战不能胜又该如何?”

“此战必胜,若不胜,臣俯首就戮。”周云起俯地顿首,简短而有力的答道。

第76章

这一次,萧沉渊难得不理智了一回,不过倒也蒙对了一回——易雪歌的确没有死,但她现下却也的确是被困在豫溪郡中进退不得。

说起来也是巧合,柏蔚然的长媳乃是楚国大世家慕家的嫡女,前些日子因为一些事情带着一对儿女回娘家小住,后来收到夫婿家书,听说公公柏蔚然病重,便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扶苓和易雪歌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本来就觉得这豫溪郡外松内严,出入检查严格,似乎另有玄机,索性就混入那慕氏归府的车马人群之中,本是想着再做打算。

只是不成想,她们一行人方才入了柏府的大门,就被拘在了小院之中,竟是连院门都出不得。

易雪歌心里琢磨了一下,面色里带了点复杂意味:“这柏蔚然如此行事,怕是心中有了异心。”慕家本就是楚国大世家又素来和盛家交好,肯定是更加偏向于盛南生保皇派的。他这般使计将长媳和孙儿召回,想必也是不想留人质在慕家,至于将人软禁于此,怕也是担心慕氏通风报信。

毕竟这犯上作乱讲究的就是隐秘和时机,神不知鬼不觉的最好。

扶苓点点头,打量了一下易雪歌的神情,轻轻应声道:“若是我们没有跟着慕家的人一起入城进府,怕是如今就要被看管起来最后被以防万一的解决了,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她说着便忍不住蹙了蹙眉头,颇是担忧的道,“只是这柏蔚然心狠手辣,这位少夫人既然姓慕,他怕也已经起了杀心,我们这些人肯定也要被灭口。”

易雪歌蹙了蹙眉,因为易容过的缘故,她的脸颊显得有些婴儿肥,腮边稍稍鼓起,看上去颇有点可爱的模样。她沉吟片刻,缓缓出声说道:“柏蔚然固然心狠手辣,但我看那位柏大公子似乎也非无情之人,即便说不上一日夫妻百日恩但慕氏已育儿女,那位柏大公子心底怕也很不忍心。只要慕氏能说动柏大公子放我们出府,出了城,我们就能和接应的人碰面,到时候山长水阔,自然不怕追兵。”这是双赢的法子,毕竟慕氏如今势单力薄就算出了府,若是无人接应也是走不远的,她们虽然有人接应却又处不了府,正需要合作。

扶苓心里虽然觉得这主意似乎不靠谱,但认真想想却也是目下唯一的转机。她转头瞧了眼那慕氏坐卧的房间,若有所思的道:“只是,这慕氏真的狠得下心出走?”女人一旦有了孩子便有了牵绊,慕氏怕也不例外。对她来说,大约呆在柏家赌一赌柏蔚然的良心或许更好呢。

易雪歌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听说慕家嫡女生来便要习剑,各个都是剑道大家,巾帼不让须眉。南楚第一高手慕九歌便是这位慕氏的堂妹,这般的女子,怕是也是心志坚定之人,胸中自有定计。定不是困守此地等死之人。只要她不愿等死,自然可以说动。”

“这倒是个好主意。”清冷悦耳的女声不知从何处传来,犹如春风一般无声无息的拂面而过,叫人心头涟漪顿起。

扶苓侧头一看,掩不住惊诧之色,禁不住的道:“慕、慕姑娘。”

只见院落边上刚刚抽出嫩叶的柳树边上站着一个白衣女子,长发只是微微一束,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的腰带。那清新的绿色,冷漠的白色,灼人的红色以及凛冽的黑色都交织在一起,犹如熔岩滚入冰川,火焰在冰下燃烧,叫人一眼就忘不了。

那女子生了一对凝冰似的水眸,形状极美,纤长卷曲的睫毛轻轻一扬,认真的看着扶苓和易雪歌。她看人的时候,十分认真,眼波里似乎含了难言的情绪,拱手一礼,轻声道:“原来是明华长公主当面。”

声音也是清凌凌的,如同风如同冰也如同水。

易雪歌的易容术,自然是瞒不过她这般的人。

易雪歌微微颔首,光洁的下颚弧线就像是冰雕出来的一样简洁。与宛若神女的慕九歌比起来,她只穿了一身丫鬟的装扮,十分的美貌亦是被掩去四分,本该是毫无可比之处。但是她就那样立在远处,轻轻扬眉,便有了从容雍然的气度,她抬眼与慕九歌对视了一眼,毫无半点被揭穿身份的尴尬,只是淡淡道:“能够在这里见到慕姑娘,看来我们出去的机会就更大了。”

慕九歌细细的看了看易雪歌,不知想起什么,忽而犹如破冰一般的一笑:“公主这般看得起在下,倒真是荣幸。”她拂了拂长袖,施施然的从树下走出来,直接往院落中间的内屋走去,“不如和我一齐去见一见我那不成器的堂妹,再想想出去的法子。”

慕九歌这般的宗师极高手,除了戒备森严的皇宫之外,大部分的地方都可以来去自如。但是,若是额外带上一个却是万万不能。

易雪歌和扶苓对视一眼,知道此时的确只有慕氏这一条路可以借,便跟着慕九歌一齐往里面去。

那慕氏显然也是等得急了,忽而见慕九歌推门而入,忍不住起身叫道:“九妹妹!”她与慕九歌略有相似眼中似有泪光一掠而过,波光粼粼,“你总算是来了......”

“嗯。”慕九歌点了点头,直接和她说道,“我已经把你的消息传出去了。边上就是陵川郡,盛家的人很快就能来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先送你出去,否则若是叫柏蔚然知道了你暗中报信,必是要拿你开刀的。”

慕氏面色有些复杂,好一会儿才接着道:“阿卓他已经答应寻机放我出去。”她咬咬唇,似乎极是为难,“只是我还有一对孩儿,若是柏家事败,他们又该如何?”

柏蔚然的长子名为柏青卓,想来慕氏这些日子也不是单单只是困守房中而已。她不仅通过什么手段将消息传出去给慕九歌,更是说动了自己夫君,即便是易雪歌她们不来,十有*必也是能逃走的。

易雪歌此时方才接了一句:“虽然谋反之罪乃是九族连诛,但是夫人密告有功,那一对孩儿又是稚龄无辜,想必盛将军定会酌情处理。”

慕氏此时才发现易雪歌和扶苓,眼中微有疑惑,她虽然看不清这易容与否却也知道这两人人怕是有些来历,不免礼貌的问了一句:“不知两位是......”

“过路之人罢了。”扶苓躬身礼了礼,对着慕氏恭敬有礼的说道,“我和我家夫人本打算自楚国归家,没想到被卷入此间大事之中。若夫人能够救我们出困地,来日我家老爷必有重酬。”

慕九歌似乎也不想在这里揭穿易雪歌的身份,只是稍一点头和慕氏说道:“她们误入此地,你若是能走,便带她们一起走吧。”她想了想,若有所指的和慕氏说道,“反正也是举手之劳。这位夫人和她夫婿都是至尊至贵之人,他们的人情也贵重的很。”

慕氏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很相信慕九歌的话,于是点了点头颔首说道:“阿卓和我约好今日见面,想必一会儿就来了。”

慕九歌会意的点点头,往外走去,说道:“那我先去外边。若有万一也可稍作应变。”再不济,有慕九歌这样的高手在,若是事露,硬冲出去也有三、四分的把握。

慕氏点了点头,眼见着慕九歌走了,她想了想便又从发上解开发带,随后拿了一根发带重新将头发绑了起来。

易雪歌瞧了一眼被慕氏解下来的发带,神色微变:“这是软剑?”

那发带褪下外边包裹的布料,内里竟然是一柄极其纤细短小的软剑。慕氏似乎也觉得这软剑太小了,便开口解释道:“在家时,几个姐妹有练双手剑或是长剑的,只有我和九歌妹妹练得是软剑。女子和男子比起来气力本就不如,只能以柔克刚,这软剑乃是最合适且又方便携带。只是柏家家规严,女子不让佩剑,我只好令人特意制了这般大小的,虽然若是真刀真枪的打起来怕是派不上什么用场,但也好应一应不时之需。”

易雪歌看得心中微动,不知想到什么,忍不住问道:“这剑还有吗?”

慕氏心知她的意思,便笑了笑,转身从梳妆匣子里取了一条递给易雪歌:“只有两条,这条便送给这位夫人吧。”她不知易雪歌身份,联系到扶苓之前所称的“夫人”便也只以夫人称之。

易雪歌接过那细小的发带看了看,越瞧越是喜欢,便随手放到了怀里。

倒是扶苓在边上看见了,心里禁不住的替自家陛下担忧——皇后手里拿了这么一柄软剑,陛下还真有点防不胜防。不过想想自家陛下武艺方面就算从头练起,现在想来也已经很有些水平,大约是不怕这个的。

第77章

有了慕氏和柏青卓的帮助,易雪歌和扶苓也算是有惊无险的出了豫溪郡。

慕氏和柏青卓到底是一对很有些感情的夫妻,否则柏青卓也不会这般冒险送她们离开。临别之前,他们心底亦是知道这大约会是生离死别,两人相对之时不免又多了几分缠绵和不舍。

所以,易雪歌和扶苓干脆就先走了一步,留着两人在后面说几句临别之语。慕九歌倒是留在了那里,以防万一。

易雪歌和扶苓一起出了城,到了豫溪的护城河边,还未见到接应之人却见一个穿着甲衣的男人正等在那处。他肤色微黑,五官英挺,犹如一柄宝剑,在日光之下光芒凛然,似乎在想着什么事,微微仰起头看着上空,眉目凝然肃静。

是盛南生。

就好像大热天忽然被浇了一罐子的雪水似的,易雪歌只觉得一颗心忽然凉了下去,连一丝儿热气都被冻住了。可是,越是如此,她反倒越不愿意示弱,她没有去管满面忧色的扶苓,反倒缓缓的往盛南生的跟前走去。

盛南生看上去瘦了许多,面颊微微有些凹,可也正因如此,他的目光反倒磨去了最初锐利的锋芒,只有那隐而不露的深沉。他抬眼看了看易雪歌,面上似乎浮起一丝温和的笑意,低头一礼,口中言道:“臣救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易雪歌静静地看着他,轻轻的笑了一声,语声沉静:“盛将军此时怎么不待在京中等着皇子出生,何苦要来这穷乡僻壤寻我?”

盛南生闻言目光微动,犹豫了一下还是坦白道:“殿下一出宫,臣便追来了。只是中途先帝驾崩,臣不得不先回京中打理,这才晚了这么些日子。”

因为楚帝驾崩时,玉贵妃腹中的“皇子”还未降生。所以,京中那些人在一场又一场的吵闹之后终于接受盛南生的调节,愿意先等皇子出世再议其他。若是当真是先帝遗腹子,自然该是楚国之帝。若是个公主,那么定然是要过继旁系之子。楚国皇室血脉固然调零,易雪歌这个和亲出去的自然已经不算在内,但是若真是认真论起来还是有许多合适的对象。比如先帝的表兄顾温亭——他生母乃是先帝的姑母文怡长公主,本人又是楚国四大世家之一顾家的嫡长子,身份便很合适。有那么些人盯着,玉贵妃怕也玩不了什么特别的花样,只能老老实实等着孩子出世。

提到驾崩的楚帝,易雪歌的面色也渐渐地沉了下去。她似乎轻轻的叹了口气,就像是想要将那闷在心口的郁气都叹出去。她将那目光移向河流,不自觉的轻声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她缓缓阖上眼,眼睫就像是蝶翼一般的静谧而温柔,遮住了她的眼睛,“既然局势如此紧张,你又为何来寻我?”

盛南生沉默片刻,方才苦笑道:“若臣说,是想请公主回京做摄政长公主,代理朝政,不知公主相信与否?”

“我信。”易雪歌点了点头,慢悠悠的接口道,“想来你已经有把握那会是个皇子,需要有人在宫内牵制玉贵妃也就是未来的玉太后。甚至,可能还需要用我来牵制萧沉渊。一举两得之事,你又如何不会去做?”

盛南生眼神黯然,正要开口解释,忽而听到轻轻的笑声。

那笑声听上去很轻很短,就像是有人悄悄的试着吹了一下笛子,收尾短促。显然是那发笑之人中气不足,脏腑虚弱。

盛南生和易雪歌一时都被那笑声惊动,转身看向河面。不远处有一艘游船顺水而来,穿着玄色的广袖长袍的青年就负手站在船上,容如冠玉,身姿如松如玉,挺拔如剑。河畔的微风徐徐而过,将他的乌发轻轻吹起,即便是午日的阳光都不能掩去他那俊美容貌所带来的夺目容光。

天地仿佛独钟于他,叫他夺了这日月山川的光彩。

易雪歌极是诧异,不自觉的出声道:“萧沉渊?”

盛南生却已经飞快的伸手去握腰间的长剑,眼神凝重,冷然的看着萧沉渊说道:“大秦皇帝远道来楚,不知是有何要事?”

萧沉渊的游船已经离他们很近了,近的可以看见他面上那如同微风般不可捉摸的笑容:“自然是来接我家皇后归国。”他扬眉一笑间神态自若,威仪自生,全然没有身处敌方阵营的惊惶,只是淡淡道,“倒是盛将军,不在楚京做你的定海神针安定局面,怎么追着我家皇后来了豫溪?”

易雪歌心念微动,正要说话,忽然见萧沉渊抬手一拉,一股劲风袭来,她竟是硬生生的被他从岸上拉到了船上。易雪歌一时措手不及,伸手从怀中拉出软剑,正要往萧沉渊身上刺去。

盛南生亦是没想到萧沉渊说出手就出手,没来得及防备,若他本人跟着跳下去又有些失了主动——说不准对方在船上埋伏着就等着他跳下去呢。

萧沉渊却仿佛早有所觉一般的抬手握住易雪歌握着软剑的右手腕,他的另一只手就握在易雪歌的腰上,叫易雪歌一时离不得他的身侧。他修长秀致的眉头轻轻的蹙了蹙,颇是无辜的对着易雪歌眨眨眼:“夫人就算不高兴,也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谋杀亲夫啊。”他柔情蜜意的凑近易雪歌的耳侧,语调温柔的仿佛是他衣带间若有若无的药香,一字一句的的说道,“我为夫人丢下魏国、丢下数十万的大军,日夜兼程的赶来这里,夫人这般态度可真叫人伤心。”

在外人眼里,他们就这样站在船上抱在一起,犹如真正恩爱缠绵到了极点的夫妻,一时也舍不得分开。可是,哪怕萧沉渊神色温柔,语调柔软的仿佛在述说情语,可是易雪歌却从他的话语里面听出了某种不可压抑的情绪。

那是被封在冰面下的暴烈火焰,火舌就那样“嗤嗤”作响的舔吻过薄薄的冰面,几乎就要破冰而出,焚烧世界。

人类生存的本能使得易雪歌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仰头去看他,小心翼翼的出声道:“你怎么了......?”她目光清亮的看着萧沉渊,熄灭了火焰。

萧沉渊握着她的手紧了紧,然后又松了松。他似乎也反应过来自己失控的态度,闭了闭眼,然后睁开眼认认真真地看了看完整无缺的易雪歌,再次紧紧的抱住了她。

就像是抱着举世无双的珍宝一般的小心翼翼。这一刻,易雪歌居然非常奇异的听到了他的心跳声。砰,砰,砰......离她这样近,因她而变得温柔或是急促的心跳声。

“雪歌,你还活着。真好......”他几乎是叹息一般的语调说着话,就像是用所有的力气在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克制自持之下乃是可以将一切焚烧殆尽的激情,“倘若你死了,我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本来还想挣扎的易雪歌忽然顿住了,只觉得心中一梗,几乎要随着他的话落下眼泪。

她所爱的那个男人,他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心。死亡的威胁无法叫他屈服;至亲的背叛无法令他沉沦;命运的嘲弄无法使他低头。无数的男人为他折腰,无数的女人为他倾心,他本该无畏无惧的宛若云端上的神祇,谈笑生死。可是此刻,他抱着她,便如同终于寻回了珍宝的孩子,欢喜中带着患得患失的恐惧,甚至甘愿坦然的、如同认输一般的道出自己的真心。

他终于完完全全的像是一个人了,因为他爱着她。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易雪歌无比清晰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第78章

虽然美人在怀,但目下的情况注定了萧沉渊不能安安心心的享受美人恩。就算盛南生一时进退维谷,慕九歌不知怎的已经从后面赶来了。她轻功了得,白色的长袖轻轻一拂,一下子就跳到了调头要往后退的游船上,抬眼静静的看着萧沉渊。

她的长长的眼睫就像是被雨打过一样轻轻颤了颤,神色却依旧水浸过一般的镇静:“我在南楚为你点过一盏长明灯。”她似乎轻轻叹了口气又似乎没有,语调依旧非常的沉静,“没想到你并未死,甚至这次还亲自来了。”

她在秦国初见萧沉渊的时候未尝没有怀疑过,只是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信罢了。此时再见,萧沉渊无意隐瞒,她这般的眼神自然是可以把故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