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元春心里充满了恐惧,使劲的挣扎:“你们快些放开我。我要去见太子妃,我要见太孙妃。你们都给我放开!放开!连主子说的话你们也敢不听了吗?”

几个婆子交换了一个眼神。依然是那个面无表情的婆子冷笑着应道:“奴婢们的主子是太子妃娘娘,娘娘的命令,奴婢当然要遵从。还请慕侧妃老老实实随奴婢们回屋子去,也免得奴婢们粗手粗脚的伤着了你。”

话说的好听,可那两个婆子的动作却毫不留情。慕元春只觉得胳膊一阵阵火辣辣的痛,忍不住尖叫了起来。

那个婆子不耐的拧起眉头,随手扯了一块帕子塞进她的口中。然后将她半扶半拖进了屋子里。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处置

战报频繁,战事紧急,随之而来的各种事也极为繁琐。太子忙的焦头烂额,近来时常留宿宫中。当太子接到太子妃的口信时,不由得暗暗诧异。太子妃这般慎重其事的叮嘱他一定要回府,肯定有什么要事。

偏巧今日奏折太多,当太子批完奏折赶回府中,已经是亥时一刻了。

当太子看到面色沉重的太子妃时,太阳穴陡然突突一跳:“是不是皓哥儿…”

太子妃一听话音就知道太子误会了,忙解释道:“江太医为皓哥儿开了药方,皓哥儿喝了药之后热度已经渐渐退了。蒋氏正一直陪着皓哥儿,殿下不用担心。”

几个月的孩子最易夭折。皓哥儿又是肚泻又是发热,整日哭闹不休,太子府里人人揪心。太子人在宫中极少回府,却也时时提着一颗心。江太医也是太子特意派到府中来的。

“皓哥儿没事就好。”太子松了口气:“你急急的让人叫我回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太子妃也不绕弯子,直截了当的说道:“是为了商议如何处理慕氏。此次皓哥儿泻肚发热,就是慕氏暗中捣的鬼。她私下收买了厨房里的厨子,在奶娘的吃食中做了手脚。皓哥儿吃了奶娘的奶水才泻肚,然后引起了高烧。慕元春为了撇清,前几日就回了慕家…”

太子面色铁青,眼中闪出怒焰:“这个慕元春,好大的胆子!”竟敢暗中谋害皇家血脉!

“臣妾知道此事之后,也十分恼火。立刻命人去慕家接了她回来盘问。她一直嘴硬不肯承认,依仗着慕家以为臣妾不敢真正发落处置她。”太子妃冷笑道:“说实话。臣妾确实对慕太傅和十四弟妹有些顾忌。可没想到,慕翰林倒是个明白人。今日特地登门对臣妾言明,会将慕元春逐出慕家,不管臣妾怎么发落慕元春,慕家都毫无怨言。”

太子情不自禁的稽首:“难得慕正善这般明理。既是如此。此事就交由你全权处置。”顿了顿又道:“慕家人有这般态度,我们也不好做的太过分了。暗中处置了慕元春,此事的内情就别外传了。”

慕家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清正的门风家风。若是将慕元春的所作所为宣之于众,丢脸的可不止是慕元春。即使慕家当机立断的和慕元春断绝关系,也会累及慕家的名声。只能悄悄暗中处理。

太子妃立刻应道:“殿下请放心,臣妾知道轻重。不会将此事公之于众。”

太子嗯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记得送封信给琰儿,免得今后他回府了和你闹腾不休。”

提起周琰,太子妃也觉得头痛,忍不住长叹一声:“如果不是碍着琰儿。臣妾早就将慕氏管教的服服帖帖了。一时心软,却险些酿成大祸。若是皓哥儿有个三长两短,就是杀了这个贱人也不足惜。”

太子也皱眉叹道:“当日琰儿到勤政殿来求过我这门亲事,我当时觉得一个女子无关紧要。既然他喜欢,不如就成全了他的心意。所以便点头应允了。没想到自从她过门之后,内宅就没个安宁的时候。现在更是胆大包天,将主意动到了皓哥儿的身上。这样心肠毒辣的女子,绝不能再留了。否则将来必成后患!”

周琰是大秦未来的储君。将来总有登临天下的那一日。有这么一个野心勃勃又贪恋虚荣权势的女子在身边,也会为后宫埋下隐患。

慕元春,实在留不得。

太子妃点了点头:“这件事交给臣妾。臣妾自会做的妥妥当当,不留什么痕迹。”

。…

慕元春在屋子里一夜未眠。

那三个粗壮的婆子轮班休息,总有人紧紧的盯着她。慕元春本就心思浮动不安,再被人这么恶狠狠的盯着,更觉得不战而栗。慕元春合着眼睛,却怎么也无法入眠。等到天亮之际。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刚睡着,就听门猛的被推开了。咣当一声响。

慕元春陡然被惊醒,霍然睁开眼。坐直了身子。

太子妃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蒋氏和刘氏各站在太子妃身侧,身后跟着几个丫鬟婆子。蒋氏淡淡的瞄了她一眼,刘氏也在看她,目光中带着几分怜悯。

慕元春心里一个咯噔。昨日慕念春说过的那句话陡然浮上了心头。

你以为你还能见到太孙吗?

“慕侧妃昨日偶感风寒,需要静心服汤药静心休养。”太子妃的声音冷冷的:“来人,把汤药端过来,伺候慕侧妃喝下。”

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婆子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过来了。

慕元春面色一白,整个人仓惶又惊恐:“我根本没病,不需要喝药。快把这些药端走。”

“有没有病,你说了可不算。本宫说你有病,你就是有病。”太子妃终于看了她一眼,目光凛冽,居高临下如同在看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

那个身材粗壮结实的婆子狞笑着走上前来,将药碗递到了她眼前:“奴婢来伺候慕侧妃喝药。”

慕元春花容惨白,全身簌簌发抖。

药碗已经送到了她的唇边。黑乎乎的汤药还冒着热气,散发着令人作恶的诡异味道。

这根本是一碗要命的汤药!

慕元春忽的尖叫一声,用力打翻了药碗。一声脆响,药碗直直的摔落在床沿,跌的粉碎。褐色的药汁四处溅落。有大半都溅落到了慕元春的身上。显得格外狼狈。

慕元春此时无暇顾及这些,她慌乱的下床,推开那个婆子,然后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连连磕头:“臣媳知错了!求母妃饶过臣媳一命!臣媳日后一定老老实实安分守己的待在屋子里,绝不敢再动半点歪心思!母妃饶命!”

一次次重重的磕在地上,发出令人心颤的闷响。

慕元春的额头很快就渗出了血迹。可她浑然不觉半点痛楚,依然用力的磕头。

太子妃冷眼看着这一幕,却并未动容,淡淡的张口说道:“你这么害怕做什么。本宫不过是命人煎了一碗驱寒的汤药来,喝了只对你的身体有好处。你乖乖喝下,也省了被灌药的难堪。来人,再端药来。”

一声令下,有一列丫鬟徐徐而入。共有六个人,每个人的手中都端着一模一样的汤药。

“这儿有六碗药,就算全被打翻了也无妨。本宫再命人重新煎上一锅汤药就是了。”太子妃悠然说道。

慕元春的头再也磕不下去了,额上的血迹缓缓的流了下来,美丽的脸庞上多了几丝血迹,显得诡异可怖。

她的脸上布满了绝望和不甘。

“为什么?”死到临头,慕元春反而豁出去了,直勾勾的盯着太子妃:“为什么你从头到尾都不喜欢我?我慕元春也是正经的名门闺秀,德言容功不逊任何人。又和太孙殿下情投意合,为什么你要阻挠我进门,害得我做不了太孙妃,只能以侧妃的身份嫁过来?我过府之后一直谨慎仔细的伺候你,你为什么还要时时刻刻刁难我?现在又要致我于死地!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开始还勉强维持镇定,到最后却已成了歇斯底里的嘶喊。

太子妃冷冷一笑:“亏你还有脸问什么。也好,本宫今日就说的明白些,他日你到了九泉之下,也不必做个糊涂鬼。”

“你确实生的貌美动人,又有才气。若是你安分守己,也勉强配得上琰儿。可你千不该万不该私下勾引琰儿,差点坏了太子府和慕家的名声,也差点让琰儿成为全京城的笑谈。琰儿将来是要做太子做皇上的,他的正妻应该端庄守礼贤惠温柔,就像蒋氏这样。你贪念虚荣野心勃勃,为了太孙妃的位置甘愿背弃青梅竹马的表哥。全身上下除了那张脸,又有什么地方能比得过蒋氏?”

慕元春听到最后两句,心底一凉,颤颤巍巍的问道:“我和表哥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太子妃轻蔑的哼了一声:“若有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以为你做的那些事情就没人知道吗?我不仅知道这些,还知道你嫉恨慕念春,故意利用罗钰设局陷害于她。可惜慕念春没上当,反而将了你一军。让你的野心和诡计无所遁形。也就只有琰儿傻乎乎的相信你是真心待他了!我没把这一切都告诉琰儿,是不想他难过伤心。你该不会以为你高明的将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中了吧!”

慕元春面色颓败,呆呆的跪坐在那儿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太子妃的声音继续在耳边响起:“你有心机有手段,为了在府里站稳脚跟,一直哄着琰儿。这些我都心知肚明,只是碍着慕家的颜面不便处置你。可你万万不应该对皓哥儿动心思动手。你这种心如毒蝎连几个月的孩子也不肯放过的女人,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若想保存最后一点体面,就自己干脆的喝了药!”

。…

第三百三十六章 病逝(一)

若想保存最后一点体面,就自己干脆的喝了药!

这一句话不停的在耳边回响。

慕元春头脑一片空白,茫然呆滞的抬起眼。

太子妃的眼神一片冰冷。蒋氏的目光中闪动着恨意和畅快,终于第一次张口说话:“慕元春,在你动了心思谋害我儿子的那一天,就该知道会有今天这个下场!今天的结局,是你咎由自取!”

咎由自取…这一切真的都是她咎由自取!

如果她没有遇到周琰,她会嫁给一心呵护她的表哥罗钰,会嫁到熟悉的舅家,会是罗家的七少奶奶。衣食无忧安享荣华琴瑟和睦…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心被满满的嫉妒和不甘盈满,生出了要凌驾众人之上母仪天下的心思?为此不惜和家人决裂,背弃了自己的感情和最后一丝良心,嫁入太子府这个泥沼中?

真正的幸福唾手可得只差一步。可她偏偏就走错了这一步!

不知不觉中,慕元春已是满脸悔恨的泪水。

自己酿造的苦酒,就用这条性命去偿还吧!

慕元春颤抖着伸出手,从一个丫鬟的手中接过药碗,然后送到唇边。正要闭眼一言而尽,太子妃忽的说道:“等一等!”

慕元春心里生出最后一丝希冀,期盼的看向太子妃。

太子妃定定的看着慕元春,说道:“如果你肯写一封绝笔信给琰儿,让琰儿对你断了所有的念想,我可以允诺你一个要求。”

绝笔信?

慕元春头脑麻木。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然后不可思议的尖锐的笑了起来:“我已经是要死的人,为什么还要写绝笔信?你倒是打的好主意,要了我的性命,还要周琰不记恨你这个母亲!你休想!你就等着周琰回京城。等着他发现是你逼死了我,然后和你这个母亲翻脸成仇吧!哈哈哈…”

疯狂又绝望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不息。衬着慕元春此时的模样,令人心中不寒而栗。

刘氏不自觉的瑟缩了一下,垂下了头,不忍再多看慕元春一眼。

慕元春确实可恨可厌。同为侧妃,自己被牢牢的压了一头。还曾数次被慕元春陷害。也因此为太孙不喜。她恨慕元春,却又暗暗的羡慕嫉妒。可亲眼看着慕元春落到被逼死的下场,她的心中又不禁生出了几分恻然…

“因为你,你的兄长错过了会试。如今依然在读书,没能入仕。你心中就没半点后悔和愧疚吗?”太子妃不疾不徐的说道。

慕元春的笑声戛然而止:“你…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子妃扯了扯唇角。宛如一个洞悉了人心的魔鬼,撒下令人无法拒绝的毒饵:“我的意思很简单。只要你肯写这封绝笔信,断了琰儿对你所有的痴念。我会许你兄长一个光明坦途。将来他在仕途上的成就,绝不在你祖父之下。”

慕元春身子一震,眼中闪过动摇和软弱,口中犹自强撑:“你一定是在骗我,我才不会上当!”

“皇上已经撑不了几日了,等太子殿下登基。我就是六宫之主。想提拔你兄长,易如反掌。这点小事,我又何须骗你。这里的人都听到了我刚才说的话。我岂肯因为区区小事就食言,坏了自己的名声。你大可以放心!”

太子妃声音淡淡,并未刻意扬高音量:“你就快死了,人死如灯灭,琰儿是否记住你,对你来说根本无关紧要。若是能用这条命换来你兄长的一世荣华。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你又何必拒绝?”

“我给你一炷香的时间,你不妨好好想一想。若是答应了。就起身去写信。写完了再喝药!”

说完这些,太子妃便住了嘴。

。…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一炷香里。慕元春一直维持着同样的姿势和表情。宛如一尊石雕。

她心中充满了恨意,恨不得周琰就此和太子妃反目成仇。即使她在地下无所知,临死前想到这些也有一丝快意。可是,太子妃偏偏提出了这么一个她无法拒绝的条件…

她的眼前忽然出现了兄长的脸。

从小到大,兄长一直都很疼她。在罗家的时候兄妹相依为命,感情十分亲密。回了慕家之后,也依然亲厚。如果不是因为周琰,他们兄妹也不至于渐渐疏远至今天这个地步。

慕长栩因病错过会试,是她心中最大的遗憾和痛楚。现在有机会可以弥补当日犯下的错…她反正逃不过这一劫了,能换来兄长的一世仕途顺利,也算死得其所!

“我…我答应!”慕元春颤抖着挤出几个字。

太子妃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

慕元春是一定要处死的,以免留下后患。可周琰确实是真心喜欢慕元春的,若是知道她逼死了慕元春,心中必然会对她生出怨怼。她不愿母子因此生出嫌隙,因此才许下这个诱人的承诺。只要慕元春肯写这封绝笔信,周琰或许会伤心难过,至少不会和她离心。

“我要沐浴更衣,吃饱了饭,再写信。”或许是已经下定了决心,慕元春渐渐平静下来,声音里多了几分决然。

死亡已经无法避免,至少也该填饱肚子,干干净净的再上路。

太子妃很快便答应了,转头吩咐一声:“准备热水给慕侧妃沐浴。再吩咐厨房准备些精致的饭食来。”

。…

沐浴时,几个婆子寸步不离的守在一旁,目光紧紧的盯着慕元春的一举一动。

慕元春视而不见,仔仔细细的将自己洗干净。然后换上干净的衣物。

厨房的动作很快,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送来了饭菜。六个精致的炒菜,装在细腻的白底瓷盘上,犹自冒着腾腾的热气。外加一碗上好的粳米饭。

然而,再美味的饭菜,吃到慕元春的口中也没了滋味。

慕元春逼着自己一口一口的吃下饭菜。

填饱了肚子之后,慕元春坐到书桌前。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纸笔。慕元春深呼吸口气,提起笔,蘸饱了墨。当下笔时,头脑里却一片空白。

周琰白胖清秀的脸孔在眼前不停的晃动。干净澄澈的眼眸里总是浮着温柔的笑意,倒映着她的虚伪和阴暗…

不能否认,她心里真正喜欢的人,一直都是表哥罗钰。她对周琰。一开始就存了虚荣和利用,哪怕是温柔讨好,也不过是虚情假意。她只要直抒心意,就能彻底打消周琰所有的痴恋。甚至由爱变恨…

慕元春手颤了一颤,墨滴落到干净的信纸上。

罢了!已经到这地步了,还有什么可留念可矫情的!

慕元春闭了闭眼,重新睁开时,终于恢复了平静。将被墨汁染脏的信纸扔到一旁。重新取了一张干净的信纸。这一次,她手中的笔稳稳的落了下去。一开始还有些生涩,写到后来。越来越流畅。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绝笔信便写好了。

“把信给太子妃看一看,如果满意的话,就把药端进来吧!”慕元春头也不回的吩咐。

沈妈妈走上前来,拿起信,迅速的走到了外间的偏厅里。恭敬的递给一直等待的太子妃:“慕侧妃的信已经写好了,请太子妃娘娘过目。”

太子妃接过信。仔细的看了一遍,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慕元春果然是个聪明人。这封绝笔信。写的甚合她心意。

“把药端进去,”太子妃淡淡说道:“由着她自己喝药,给她留些体面。”

沈妈妈应了声是,端了药进去。

蒋氏看着太子妃手中的信,忍不住轻声道:“母妃,这封信能否让臣媳看一看?”

太子妃没说话,只似笑非笑的看了蒋氏一眼。这一眼,却令蒋氏心生羞愧不安,立刻起身请罪:“是臣媳冒昧了,还请母妃息怒。”

太子妃缓缓说道:“但凡是女人,天生都存着妒忌之心。谁也不愿自己丈夫的心里放着别的女人。你对慕元春的忌惮和嫉恨,本宫心里都明白,也能体谅几分。不过,你也得谨记自己的身份,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慕元春今日‘病逝’之后,再也不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你又何须在意她写的是什么。”

“臣媳受教了,多谢母妃。”蒋氏恭敬的垂下了头。

太子妃对蒋氏的柔顺很满意,不再说什么。

。…

沈妈妈将药碗放到了慕元春的面前。大概是因为慕元春最后一刻表现的还算平静,沈妈妈对她倒是多了一分敬意:“太子妃吩咐了,请慕侧妃自己喝了药。”

没让人硬灌下这碗药,也算是给她最后的颜面了。慕元春扯了扯唇角,却扯不出上扬的弧度,脸上的表情麻木而僵硬。

她颤抖着伸出手,端起药碗,送到唇边。闭上眼,一言而尽。药汁滑过喉咙,留下难以形容的苦涩。

她闭着眼睛,眼角缓缓渗出两滴泪。

胃里很快灼痛难当,痛楚很快蔓延至全身。眼前渐渐黑暗。

短暂的十六年生命,在这一刻终于走到了尽头。

。…

第三百三十七章 病逝(二)

太孙侧妃慕氏身患恶疾,于腊月初四这一天病逝。

大秦举一国之力应付边关和赵州战事,京城人人自危人心惶惶。众人关心的是战事是否顺利,粮价到底还要涨到什么样的地步?听说有些荒凉偏远的州郡已经饿死了人,有大批的灾民四处流窜,到底会不会逃到京城来诸如此类。区区一个侧妃病死,实在不惹眼。几乎无人关注。

太子府也并未大张旗鼓宣扬此事,打发人到慕家罗家和齐王府报了丧,然后匆匆的将慕氏以侧妃之礼下了葬。战争时期,一切丧事从简。就连慕家和罗家也未派人登门吊唁。

慕元春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了。

下葬的那一日,慕念春出乎意料的来了。

太子妃蒋氏都没来,只有刘氏在。几个管事婆子有条不紊的操持着一切,刘氏神色晦暗不明的站在一旁。

她当然不喜欢慕元春,慕元春落得这样的下场,她心中是快意的。可这份快意中,又掺杂了许多复杂难言的唏嘘和凛然。出身名门美丽出众最得太孙宠爱的慕元春就这么轻飘飘的死了,一条人命原来是这等轻贱。今后她在太子府里可得更小心才是…

听到下人禀报齐王妃来了,刘氏立刻回过神来,匆匆的迎上来:“见过十四婶娘。”心里却暗暗奇怪。

慕元春姐妹出阁前不睦,出嫁后从不来往。偶尔见面便是唇枪舌剑争锋相对。那一天在太子府里,她更是亲眼见证了姐妹反目。慕元春死了,慕念春心里一定很高兴。今日怎么会特地跑了过来?看死人下葬可不是什么吉利的事。

慕念春神色沉静。简单的说了句:“我就是来随便看看,你忙自己的,不用管我。”

刘氏将心里的疑云按捺下去,应了声是。之后果然没再叨扰慕念春。

果然是个挑眉通眼的伶俐女子,怪不得能迅速在太子府里站稳脚跟。慕念春随意的想着。很快将目光收了回来,静静的落到了那口厚重的棺材上。

棺材已经封好了,几个壮实的小厮小心的抬着棺材放入挖好的土坑里,然后用铁锹挖土填埋。棺材一点点被泥土掩盖。不管生前如何美貌绝色风姿动人,闭眼之后却和所有普通人一样,躺在棺木埋在土里。

憎恨了两辈子的仇人终于死了!慕念春的心里竟没多少欢喜。只有淡淡的苍凉和疲倦。就像前世得知慕元春死讯的那一刻一样。

生前纵有再多的恩怨,死了也就烟消云散了。

得知慕元春今日下葬,她几乎没有犹豫便来了。来送慕元春最后一程,也算了结两辈子所有的恩仇。

慕念春就这么安静的站着。不知多了多久,石竹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姐。天凉起风了,也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