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你那长子还不知道自己被逐出了族谱?”那常威惊问道。

“回大人,正是。”这下子,公堂上又再度热闹起来了。身为庶长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自己的生父给逐出族谱了。这在大历,只怕是第一奇闻了!

这崔义刚与常威在听到顾氏的回答时,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苏文。这苏文并未反驳,可见顾氏所言是真。这可就匪夷所思了!二人望向苏文的眼光皆是鄙夷和不耻!这苏文在听到崔大人提及长子时,就已是内心焦急了。这崔大人是明王一派的,今日之事,只怕很快就会传到皇上的耳朵里了。想到此,苏文的手心冒汗,浑身竟是有了颤抖地迹象。

“此事委实蹊跷,不合常理。崔大人,依下官看,还是要尽快找到这顾氏的长子才是呀。”常威进言道。

二人正在感叹时,有衙役上前通禀,“禀三位大人,衙外有一自称是苏家长子的年轻男子求见。”

“哦?快快宣他进来!”话音刚落,便从府衙外走进一身穿白色锦袍的男子。男子身形修长,面容俊美,一身潇洒飘逸的气质,让人感叹这简直就是谪仙般的人呀!来人正是苏明鹤。他行至大堂,拱手施礼,并未下跪。这付氏看了,讥讽地一笑,哼,贱人就是贱人,也就是这身皮囊还能糊弄人罢了。哼,等会儿,有人好受的。果然,‘啪’地一声,是付安清重拍了惊堂木。“大胆刁民,来到公堂,为何不跪?”

第二十一章 改随母姓

这苏明鹤闻声,并不着急。只是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交给了差役,由差役拿上去,由几位大人查看。这第一个看的自然是崔义刚。

崔义刚,接过玉佩一看,心下大惊。这崔义刚是什么人?是刑部尚书,正一品大员。此外,更是当今皇后的亲生哥哥!是当今明王和九皇子、莲华公主的亲舅舅。这什么宝贝没见过?这苏明鹤让人呈上的,正是皇室专用的龙凤玉佩中的龙佩。

要说这龙凤佩也并非是只有皇室才能用。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皆可配戴。只是民间所佩戴的龙佩是只有一只龙爪的,而凤佩则是只有三条凤尾的。

而皇室专用的龙凤佩则是大不相同了。皇上的龙佩自是五爪金龙,而皇子、王爷们配戴的,则是三爪金龙,皇太子所佩戴的则是四爪金龙。而关于凤佩,皇后的凤佩有九尾,意寓九元归一,九色彩凤。公主们所佩戴的则是五尾凤佩,公主们及笈后按品级佩戴凤佩,品级最高的是尚一品,配戴的是七尾彩凤。

这凤佩,除公主外,皇子妃和王妃则是要经过皇上册封过品级后,皇上或皇后赏赐,方可佩戴,若是没有赏赐,则是不能佩戴的。而太子妃佩戴的则是七尾彩凤。

而且,民间百姓是只有在婚嫁之时,才可使用这些有龙凤图案的物件的。而有功名在身的,平日里,也只是可以佩戴有此图案的玉佩,其它饰品是不允许的。是以此,来彰显皇室的尊贵。

这苏明鹤所呈上来的正是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才可佩戴的四爪龙佩。这玉佩,是崔无情给他的。无情并未多言,只告诉他,将此玉佩交给崔大人便是,他自会明白。

这崔义刚看了玉佩,确定此物的确是皇室所有,这皇室之物怎么会在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废物身上?他若有所思。片刻后,亲自走下大堂,将这玉佩双手还于苏明鹤。苏明鹤笑着接过,再次藏于袖中。那崔大人以眼神询问,苏明鹤只是轻笑不语,只是看向崔大人的眼神中,透出一个让崔大人安心的信息。

那崔大人再度回到原位坐好,常威看情景,知道这苏明鹤的身分只怕是特殊了。开口问道:“苏公子,你可知你已被苏大人逐出族谱了?”

“回大人,草民知道。草民昨日回府,被府中下人阻拦,还恶言相向。草民后来留宿客栈,在客栈中打听到,草民母子三人皆已被逐出了苏府。”

“苏公子,你母亲的事情现已查明,乃是被府中恶奴所害,本官等也已改判你母亲与苏文和离,不日,便贴出告示,还你母亲清白。你可有异议?”

“大人英明,家母声誉既已挽回,那草民并无异议。”

“嗯,你生父苏大人,有意将你兄弟二人重新接回府中度日,你可愿意?”

“这,可否让草民与母亲和小弟商议?”

“准。”

“谢大人。”说完,转身看向顾氏,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才说话:“母亲,孩儿不孝,让母亲受苦了。”

“好孩子,快起来。”顾氏忙将苏明鹤拉起。这一幕直看得所有人唏嘘不已呀。这苏明鹤上了公堂,不肯下跪,见到生父,却是视若无睹。可见其对权势、名利并不看重。现在,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自己的生母连磕三个响头,并不在意她是何身分,有无银两,可谓是至孝呀。这堂外的百姓竟已是有人叫好拍掌起来。

苏明鹤看向明浩,二人小声嘀咕了几句后,苏明鹤转身向三位大人施礼道:“几位大人,我兄弟二人已商议好,此后,只想侍奉在母亲身边。苏大人与苏夫人子女众多,我兄弟二人即便回府,只恐苏大人也是分身乏术,无睱管教。再者苏大人身边不乏伺候之人,不像我母亲,只有我兄弟二人。我二人既已被苏大人逐出府去,便不再给苏大人和苏夫人添麻烦了,肯请大人做主,我兄弟二人,自今日起,改随母姓!一生侍奉孝顺母亲!”说完,便拉着明浩向着苏文跪下,连磕了三个响头,“父亲,请恕孩儿不孝了,孩儿实在不忍母亲独自一人在外。父亲身边有夫人和其它兄弟姐妹伺候,想来,也不差我与明浩二人了。求父亲成全。” 

在场的人听了苏明鹤的话,全都暗暗佩服这苏明鹤,堂堂侍郎府的长公子不做,只为陪伴母亲,而抛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抛弃了能给自己带来锦绣前程的父姓。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而反过来想,大伙儿又不禁鄙视起苏文和付氏来,若非是这母子三人在苏家过得不如意,他们母子三人又何至于如此?谁不愿意父母双全,谁会真的愿意与父亲恩断义绝,只为一无所有的母亲!若非是让人逼到了绝境,谁会出此下策?

这苏文和付氏,此时已是浑身是汗、面色惨白了,这苏明鹤自进来以后,虽未指责过他们一句,可是句句话里都暗含着,嫡母暗害,生父却视若无睹,他们母子三人在苏府实在是再无立足之地了。谁说这苏明鹤是游手好闲来着?他今日这一席话可谓是聪明至极呀!这一来,全了苏明鹤孝顺的名誉;二来,嫡母暗害,生父置之不理,他却只是隐忍,并未有任何指责之言,更是全了他的孝顺、仁义之名呀!

常威为人耿直,此时,竟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好,好,好呀,好一个大孝子!好,本官司准了。呃,崔大人,你意下如何呀?”

崔义刚看苏文夫妇吃瘪,心里也是高兴,却是掩饰的很好,面上并不明显,若细看,还是看出他眼中浓浓地笑意的。“嗯,本官以为这大公子说的有理呀。既如此,就准了吧!”

“谢大人!”这顾氏母子三人齐声回道。 

第二十二章 尘埃落定

“大人,不知民妇的嫁妆今日可否取回,不怕大人笑话,民妇已是两日未曾进食了。”这顾氏面上有些羞赧地问道。

这真是越说越热闹,越说这苏府越丢人呀。这派人追杀之事,虽说没有证据,这崔义刚和常威不与他们计较。这如今提到了嫁妆,这二位大人还是要给她一个交待的。

“你的嫁妆可有单据?”

“回大人,民妇有出嫁时的嫁妆单子,在当时,是有苏州官府的官印的。”说完,这顾氏自衣袖中掏出一个帕子,从帕子里拿出了一张单子,交给了衙役。几人看过单子后,又让人转给苏文验看,苏文此时哪里还有心思计较这些,粗看了一遍,点头说正是这些。于是,这崔大人命府衙与苏文夫妇和顾氏母子一同回苏府,清点并接收嫁妆。

一行人很快到了苏府,这付氏哪里还有精力去查看嫁妆,想直接打发人走了,可是那崔义刚派了衙役来,自己自是不能忍着。不一会儿,便有将所有的箱子抬到了前院,由府衙验看清点。这一清点不要紧。出大事儿了!

这顾氏当年的陪嫁竟然是大部分值钱的珠宝首饰、古董字画全被人掉了包,换成了一些不值钱的玩意儿。

这下,连那些衙差看付氏和苏文的眼色都有些鄙夷了,什么人呀?官府都判了,你们居然还敢私自掉包?这幸亏是大人英明,让人跟着来了,要不然,这顾氏母子三人不又是叫人欺了去?

那苏文看了,更是恼羞成怒,上前‘啪啪’两巴掌就把那付氏打倒在地了,口里还骂着:“你个恶妇!贪没人家的嫁妆不说,如今还要想着以次充好不成?真是不知检点的东西!”说完,对几位衙差道:“几位稍候!”说完,命人将付氏的小库房打开,把付氏的全部嫁妆都抬了出来凑数。可是,折合完了,仍是不够,还差大约八、九千两的东西呢。这苏文心疼呀,可也没办法,让人从帐房里取了一万两银子的银票抵数,这才做罢。

不一会儿,就来了几十个奴仆打扮的年轻人,将嫁妆全数的抬走了。这几位衙役一愣,这是怎么回事儿呀?只见那大公子,向几位衙役施礼道谢,又送上了一百两银子的谢仪。这几位衙役见状,收了银子,便回去复命了。 

那顾氏出了苏府大门,就上了一辆外表普通的马车。外面围观的人一看,顾氏将嫁妆夺回来了,叫了好,也就都散了。那一箱箱的嫁妆都被装上了一辆辆的马车,向城东方向驶去。行至一处大宅院处,便停了下来,这正是皇上赏赐的前鲁国公的府邸。这可是七进出的豪宅呀,比之苏府,是更加气派、豪华。谁让人家这儿以前住的是鲁国公呀?

顾氏母子三人进了院子,顾氏和明浩各自先去梳洗更衣。稍后,顾氏和明浩回来了。兄弟二人将顾氏请至上座后,双双跪下,叩拜:“母亲!”

这一声母亲叫得顾氏是心里五味陈杂呀!以前在苏府,他们二人也只能偷偷地唤她一声娘,人前则是要唤她姨娘,唤付氏为母亲。如今,一切尘埃落定,自己终于能光明正大地听自己的孩子叫一声‘母亲’了!先前,她们二人从苏府出来后,就被明鹤派人秘密送往‘清风山庄’,今日的打扮不过是为了给苏侍郎增加些难堪而已。

此时,平安、平顺上前请安,“给夫人请安!给二少爷请安!”

“好,好!真是好孩子!”顾氏高兴地叫了起。

平安上前一步道:“回夫人,二位公子,人已都齐了,在厅外等候传唤!”顾明鹤点了头,上前对顾氏道:“母亲,这是前些日子,我从庄子上带回来的人,您看着差遣吧。”顾氏点了头,那平安出去叫了人,随后,有几个管事模样的仆从、娘子进了厅来。

几人进厅后齐齐跪下,这些人正是几年前,付氏找的由头发卖出去的顾氏的陪嫁。顾氏看见他们,又是一阵激动。那几个仆从也是满脸的泪水,可见心里是真的思念这位主子的。

“母亲,这是顾二叔,他的弟弟在咱们城外的庄子上,几年前,这顾二被人从府中赶出去后,我就一直让他待在庄子上,如今,咱们有了自己的家,孩儿想着,不如就让他来做咱们新府里的管家吧!”顾氏听了点点头,这顾二做事向来周全,又是极为忠心。当年要不是不肯答应为付氏做事,也不会被赶出去。顾明鹤见母亲同意,便继续道:“这是顾二的妻子刘氏,不如就让她到母亲院子里伺候,做您院子里的管事吧。”

那顾二夫妇听了连连磕头,顾氏也点头允了。而后,顾明鹤又分别给母亲配了四个大丫环,六个二等丫环。给明浩配了两个小厮,平康、平泰,这二人都同平安和平顺一样,是无情给的。二人的身手都是极好。而给母亲配的四个大丫环,也都是有身手的。这顾明鹤想的周到,同在平都城里度日,日后出门难免会遇到旧识,他这也是防患于未然。明鹤又给明浩的院子里拨了四个粗使仆役,给母亲的院子里拨了四名粗使丫头。这才算放心,让人们都退下去了。

“明鹤呀,我瞧这宅子像是以前官宦人家住的,咱们一介平民,是不是不太好?”顾氏忧虑道。那明浩也是点了点头,脸上有些担心。

顾明鹤一笑:“母亲放心住着便是。这座府邸是前些日子,皇上赏下来的,谅那些人也不敢说什么?”

“皇上赏赐?你立了何等大功,皇上竟要如此的厚待于你?”

“母亲,前些日子,孩儿治好了明王的病。”说完笑着看向母亲。

“治好了明王?那传言不是说是无念公子?大哥,莫非你就是?”一旁的明浩脸上已是按捺不住的惊奇和喜色了。

第二十三章 苏府杯具

再说,那崔义刚和常威、付安清三人进宫事情的前前后后全部告之了皇上,皇上听了大怒!竟是将手中的茶盏砸了出去。这可把三人吓的不轻呀,直接就都跪在地上了。

“崔义刚,拟旨。”

“是。”说完,崔义刚起身走向龙案一旁的副案上,摆好了纸张,笔墨。

“拟旨:吏部侍郎治家不严,纵奴行凶,颠倒黑白,是非不分。实难担吏部之重任,着降为正四品通政使司副使。以观后效!”崔义刚写好了圣旨请皇上过了目,盖了玉玺,放好。

“好了,此事你们办的不错,崔爱卿留下,你们退下吧。”常、付二人磕了头,退下。皇帝对王二海使了个眼色,王二海命太监、宫女全部退下,自己守在了门口。

“有什么事不便说的?现在说吧?”皇上坐下后开口。

“回皇上,臣今日在那大堂上,见那顾氏的长子明鹤拿出了一块四爪龙佩。臣不敢妄加猜测。因此,特来询问圣意。”说完,低着头,等着皇上的指示。

“嗯,那龙佩还有何人见了?”

“回皇上,唯臣一人所见,臣见后,便将那龙佩即刻归还给了他。”

“嗯,传言不可尽信呀!若是朕没有猜错,你一直是派人盯着他们吧?”

崔义刚立刻跪在地上请罪:“请皇上恕罪,微臣只是担心。”

“好了,”皇上摆摆手:“起来吧,又没有外人在,不必总是这样跪来跪去的。”

“是。”

“崔爱卿,再替皇后拟道旨意吧。”

“皇后?呃,是。”

“传皇后懿旨:苏文之妻付氏,治家无方,纵奴行凶,心存嫉恨,实非良配!即刻免去其诰命封号,着其让出正妻之位,贬为妾室。”

这崔义刚写完这道懿旨,内心是波涛汹涌啊。这顾氏到底是何德何能,竟能让皇上如此看重?竟是要下旨贬妻,这比休掉她,还要让她难受呀!正想着,皇上开口道:“你拿着这道旨意去凤仪宫找皇后盖印吧。”

“是,微臣告退。”说完,退出大殿,直奔凤仪宫了。

“如何,可还让你满意?”这大殿内除了皇上,再无他人,皇上这是和谁讲话?只见这偏殿的屏风后,走出一面戴金面具的黑袍人。黑袍人并未向康平帝行礼,开口道:“多谢皇上。”声音又是同以往一样,雌雄难辨。

“你看上他了?”

“皇上放心,臣不会为了他,而耽误了大事。”

“唉,你知道朕不是这个意思。算了,再过几天就是皇后的寿辰了,你可准备好了?”

“回皇上,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了。只等皇上下旨了。”

“嗯,朕知道这样是委屈了你,只是眼下的局势不容乐观。你,还是再忍忍吧。”

“皇上多虑了,臣从不觉得委屈。”

“朕实在是愧对皇后和你呀!只是,为了我大历的江山社稷,不得不委屈了你们呀。孩子,你心里可怨怼于朕?”

“皇上何出此言,在臣的心里,并无任何怨恨。时候不早了,臣先告退了。”说完,也不理皇上,转身走向密室,出宫了。

顾氏母子三人,此刻正在花厅用晚膳。这花厅里,除了母子三人,还留了一个丫环为顾氏布菜,其余人都守在外面,等待差遣。三人正小声说着什么,门外传来平安的声音。“小姐来了?公子正在里面陪夫人用膳。小姐里面请。”说完,已是将人领至餐桌旁了。

“回来了?事情办得如何?”说着起身拉起无情的手,向仿厅走去。早已有人备好了水,明鹤细细地为她净了手,又拿帕子给她擦干。二人转身回到餐桌。

这顾氏脸上一脸惊奇,明鹤从小便不喜欢女子近身,从小到大,从未要丫环服侍过。现在,看他一脸心甘情愿的为一女子净手,看样子,动作还很熟练,像是经常做一般。而顾明浩,早已是呆若木鸡了。眼睛瞪着,嘴巴张着,还能看见他嘴里的米饭呢。

顾明鹤看他二人的神情,知道是吓着了。便笑着介绍道:“母亲,这是情儿!这次的事情多亏有她帮忙才能成。”说完,又对无情道:“情儿,这位是我母亲,那位是我二弟。”无情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那顾氏闻言,忙对明浩说:“明浩,还不快来谢过恩人!”说着就要起身。

“母亲不必如此,我与情儿相交数年,我的事,便是她的事,不需客气的。”说完,笑着看了无情一眼。 

丫环已是上来添了碗筷,几人又开始用膳。可能是无情的气场太过强大,整个花厅里的气氛被降到了冰点。那顾明浩竟是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心中暗道,这个女人好冷呀!长着一张绝色的脸,却是生生被这身冷意所压住。没来由地有些害怕,这个女人惹不得呀!

几人安静地用完了晚膳,改到偏厅说话。待几人落座后,明鹤开口问道:“如何了?事情办得可还顺利?” 

“苏文被降为正四品通政使司副使,付氏被免去诰命,贬为妾室。”无情面无表情地说道。

那明鹤还好,听了,脸上并没有太大的表情。而顾氏和苏明浩可就不一样了,脸上惊奇之色半晌没有退下。还是顾氏先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一个姑娘家,又是如何得知的?”

无情看了顾氏一眼,转头对明鹤道:“下午拟的旨意,只怕现在已经到苏府传旨了。你为何不一招将其致死?反而还留她一命,凭添几道波折。”

明鹤心情大好,“情儿,对付付氏,我只是想以彼之身还彼之道。她当年不是很风光吗?如今也让她尝尝给人当妾的滋味,不是很好?”

无情摇了摇头:“我向来不喜欢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哪怕是一丁点,我也要铲除干净,绝不让敌人有机会反咬自己的机会。”

明鹤拍了拍她的手,“我知道,你的手段向来是干净利落的。只是,这一次,你就听我的,我自会将事情安排妥当,绝不会再给她机会的。”无情看了明鹤一眼不语,算是默认了。

而顾氏和明浩听了无情的说词,脊背发凉,特别是顾氏,两鬓已是微微有了汗渍。这个女孩子也太可怕了些。说出来的话,句句都是要人命的,可是偏偏她却面无表情,说的云淡风清,着实是让人感到害怕,而明鹤反到是没有觉得任何不妥,而且还有顺着她的意思。这个女孩子到底是什么人呀?太可怕了。

无情又饮了一杯茶后,称还有事,要走了。起身向顾氏微点了点头,以示告辞。顾氏赶忙起身相送,被明鹤拦住了。

“情儿,你的水云居,我已经让人布置好了,随时可以入住。”

无情微微点头:“我近日不会再来了,家父召我回府一趟。”

“要走很久吗?”

“应该不会太久。”

------题外话------

男主的家事终于处理完好,后面的文主要是与女主有关的了。男主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大麻烦了,亲们,一定要支持哟!

第二十四章 含香挑衅

两日后,康平帝下旨,皇后寿辰将至,特许莲华公主回宫,为皇后贺寿。圣旨一下,各方反应不一。皇后和明王、九皇子自是高兴的。而德妃和安王则是一副看好戏和态度。本来嘛,在她们看来,这莲华能回宫,还不是安王的‘功劳’!而安嫔和五皇子则是想着,皇上为何突然召莲华回宫,这莲华公主一回来,是否会影响八公主沐含香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总之,皇上的旨意一下,这宫里就跟炸开了锅一样,说什么的都有,热闹地很。

这日一早,皇后就派了玉撵来接莲华回宫了。司琴和司画为莲华梳洗打扮了一番,服侍着莲华上了玉撵,浩浩荡荡地回宫了。

这皇后正在碧水宫的正殿里等着莲华呢。莲华刚一进宫,皇后就拉着她的手不放,司琴推着轮椅,到了偏殿的榻前停下。皇后坐在榻上,细细地看着莲华,双眼已是湿润了。十年了,她的女儿终于再次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乖女儿呀,你总算是回家了。母后已经让御膳房做了你最爱吃的清蒸鲈鱼和水晶饺子,待会儿,母后陪着你,你可要多吃点儿。”皇后忍着要流下的眼泪,有些哽咽地说道。

莲华看着皇后,点了点头。

正在此时,殿外有人通传:“启禀皇后娘娘,德妃和淑妃得知公主回宫,特地前来探望。”

皇后稍作整理,“让她们进来吧。”

语毕,便走进来两个宫装打扮的丽人。一个着浅紫色裙衫,衣着打扮华丽,此人是淑妃;一个着淡绿色的裙衫,发型和头饰都很简单大方,这位就是德妃了。二人上前向皇后问了安,便都看向了莲华。

二人这是十年来第一次看见莲华,只见这莲华一双蝴蝶眉,不画而浓;一双杏核眼,黑白分明,双双的眼皮,更是显得眼睛明亮有神;高挺的鼻梁,一张红红的樱桃小口,是怎么看,怎么美。莲华的脸上并未施粉黛,白白的肤色看上去光滑细腻。她身穿一套粉色宫装,裙摆处和袖口处用金线绣着莲花的图案。头上只是简单挽了个髻,下半部分的头发就那样自然的散落在她的脖颈两侧,她头上只戴了一支碧绿的玉簪子,耳朵和手上再无其它的任何饰物。可就是这样简约的打扮仍然是掩盖不了她无双的美貌,反倒是更衬托的她天生丽质了。这德、淑二妃饶是在这宫里见多了美人儿,也还是被莲华的容貌所震惊。

淑妃先开口道:“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这说的可不就是我们的莲华公主嘛。”一旁的德妃也开口道:“是呀,皇后,今日妹妹算是知道什么是天生丽质了!”

皇后被二人的夸赞逗的一笑,“你们也别夸她了。她的脸皮薄,可受不得你们这样的称赞。”说完,命人给两位妃子搬了绣凳。几人在这碧水宫说了会子话,临近正午,淑妃和德妃便都告辞了。

皇后陪着莲华用了午膳也回了凤仪宫。莲华在司琴和司画的服侍下,在偏殿的卧榻上休息。刚一躺下,便有人通传说是八公主沐含香来了。莲华再次坐回到了轮椅上,等着她。

“九皇妹,知道你今日回宫了,特地来看看你。”这沐含香,身穿一身上好的云锦制的裙衫,戴着一套镶有红宝石的赤金头面。两侧的金步摇,将她的脸颊映得金闪闪的,莲华看了,微皱了眉,露出不悦。

沐含香看出莲华不高兴了,以为是她嫉妒自己的这身装扮了。这套头面可是花了一万两银子所打造,整个宫里,除了皇后,就数她这套奢华了。沐含香,眼中带笑,吩咐众人下去,那莲华也冲司琴等人点了头。一时间,整个大殿里一片寂静。

沐含香向莲华走近了两步,头上的金步摇轻晃,发出一丝叮叮声,“九皇妹,想不到护国寺一别不过数日,妹妹更加的妖娆美艳了。”沐含香说着,眼中的笑意已经变成了一种恨意。“妹妹这张脸,还真是让人怜惜呢。就是不知道,父皇看了,会不会疼爱妹妹呢?”沐含香的眼中再度充满笑意,盯着莲华,一字一字地说道:“妹妹以为,能再回到这碧水宫,是你的福气吗?呵呵,只怕会让妹妹失望呢。妹妹除了这张脸,这身段,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人瞧的上?是你这张哑了的嘴?还是你这空长在身上,却毫无用处的双腿?”

莲华听了,怒瞪向沐含香,她双手紧紧抓着自己身上的锦被,额上的青筋似有暴起之色。沐含香看了,竟是大笑出声:“呵呵,妹妹生气了吗?今日姐姐来,就是专程来看妹妹生气的样子呢!姐姐有没有告诉过妹妹,妹妹生气的样子真是好看呢!呵呵!”

沐含香又轻笑了片刻后,终于恢复正常,她欺身靠近莲华,在莲华的身畔轻声说道:“妹妹,十年了,这十年里,本公主才是父皇心中最宠爱的孩子,现在是,以后也会是。妹妹,你最好安分地待在自己的碧水宫里,哪里也别去,否则,本公主会让你连这张如花似玉的脸,也一并消失!”说完,沐含香挺直了身子,居高临下地看着坐在轮椅上的莲华,莲华的脸上露出恨意,但更多的却是惧意。沐含香看了,莲华抖动的双手和脸上害怕的神情,满意地一笑,“记住本公主的话,本公主说话向来是算数的!别给本公主对你下手的机会!哼!”说完,瞪了莲华一眼后,转身匆匆出了碧水宫,像是这碧水宫不是宫殿,而是泥潭一般污秽不堪。

莲华望着她的背影,面上的恨意已是难以再遮掩,她向沐含香离去的方向,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上身,好,好,沐含香,安嫔,你们等着!今日之辱,我会如数地给你们记在帐上,希望你们好好地活着,等着我,等着我为你们精心准备的大礼!

------题外话------

后面的内容会越来越精彩。莲华终于要全面反击了!

第二十五章 开始反击

深夜, 在一处秘室里,几名黑衣人跪在地上,“参见少主!”

一个黑袍人背对着他们,“起来吧。”黑袍人的声音分不清男女。

黑袍人慢慢转过身,正是那个在秘室中与康平帝商议多次的金面人。此刻,他的脸上依然戴着那个面具,神秘、肃穆,他的身上散出一种王者的威严,让人不得不臣服。

“少主,杭州的事宜已经安排妥当了。离王一行也快到京城了。”

“很好!安王那边有什么反应?”

“回少主,安王三日前就已收到消息,却一直没有动作。”另一名黑衣人回道。

“哼,只怕他是想等着离王进京呢。盯着离王一行,尤其是那柳氏母子,安王一定会想办法联系她们的。”

“是。启禀少主,那明王那边。”

“他那边暂时不会有什么事的。皇上已经属意立明王为太子。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暗中配合皇上和明王,将所有的阻碍清除。”

“是。少主,既然皇上已经有了明确的旨意。那我们的计划是不是就可以执行了?”

“嗯,现在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离王府。以确保我们不会有后顾之忧。子轩,离王府的事,本座不会插手,一切就交给离王妃了。”

“是。属下定会配合母妃,尽快给少主一个交待的。”这点头称是的黑衣人,竟然是离王的嫡子沐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