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着时间不早了,楚伦歆把要带回娘家的东西都备好,亲自送了楚维琳到二门处。

垂花门外,楚维琮正等着她,一脸的笑意,不知在和什么人说话。

楚维琳迈出去,这才看清楚外人的人,常郁昭和常郁昀。

心里一下子就别扭起来。

刚刚还想着有些对不住常郁昭…

再说常郁昀,竹苑里的事情亏他解围,偏偏他一心追问的事情和楚伦歆的打算又叠到了一起…

楚维琳稳了心绪,和两位表兄问了安,匆匆上了马车,楚维琮见此,也一一告别,跟了上来。

楚伦歆把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

从前只觉得是兄长,等一旦被点破了,意识到还有可能是良人,往后就会注意起对方来,意识一旦萌芽,若是看得对眼,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若是真的看不对,那也不用强扭造了一对怨偶,赶紧再替楚维琳另外谋划才是正道。

“刚见维琮兴致勃勃的,你们在聊什么?”状似无意,楚伦歆问了一句。

常郁昭扶着母亲往回走,道:“是我和维琮下棋,五弟正好来寻我,看了一会。刚一路过来就在指点维琮呢。”

楚伦歆闻言,笑着看向常郁昀,道:“也就你们几个有这耐心,我记得我小时候,姐姐们都比我大上许多,哪个都不爱带我玩,更别说陪我下棋了。”

“五叔母,别看表弟年纪小,棋力还是不错的,”常郁昀眼底含笑,道,“听说是表舅教导的,我常听人说,表舅的学问在翰林院里都是拔尖的。”

楚伦歆笑意更深,常郁昀这番话不似客套,句句显露出对楚家人的好感,应该也不会排斥楚维琳。

回头还是先让常郁昭探一探常郁昀的口气,再多计较吧。

另一头,楚维琳靠坐在马车上,宝莲轻柔替她按着腿:“姑娘今日累了吧?回了府还是早些休息,养足了精神才好。明日何家、后日李家来拜年,杜家这几日也要下贴子吧?十二那日四姑娘及笄。这一样样都马虎不得呢。”

楚维琳眯着眼睛应了。

初六晌午,何家人就到了。

何氏昨日才回娘家拜见过,今日过府的都是兄嫂和孩子们,一时也没有那么多贴己话,本想让家人在颐顺堂里多露露面,章老太太却不喜热闹,让何氏带他们去了西意院,留了楚维琳陪她说话。

又细致问了些常府里的情况,见楚维琳说得有条理又不乱编排人,章老太太心中满意,却也有些担忧。

第五十二章 怠慢

恭贺新禧!

96给书友们拜年了,祝大家大吉大利、心想事成、平安幸福…

——

知女莫若母。

即便楚伦歆回门时没有提及,可章老太太能感觉到,她在婆家的日子也不是顺风顺水的。

姑爷、孩子具是好的,章老太太在宅子里摸爬滚打多年,自然能想明白原因。

常老祖宗身边六个儿子,庶出的三、四老爷在幼年时就过继了,毕竟她儿子多,不养庶子也没人能挑刺。

最器重老大常恒翰,以后这个家要交到他手上,媳妇大赵氏很是精明能干,最宠爱老六常恒逸,偏疼幼子也是人之常情。

居中的老二和老五,常老祖宗求一个中庸,不似对长子一般严厉,也不会像幺儿一般宠着护着,对作为五儿媳妇的楚伦歆自然也是这么一个态度,不至于刻意为难。

能让楚伦歆不舒坦的,自然是精明得过了头的大赵氏,占了长嫂身份对妯娌指手画脚的女人,章老太太一想就气闷。

亏得闻老太太不是那种性子,不然这个家中还怎么过日子!

可惜自个儿再强势、再不满,也不可能把手伸到亲家家里去,只能想着等楚伦歆回来时再提点提点,莫要和大赵氏硬碰硬吃大亏。

想到女儿的生活,自是无心再和楚维琳说话,让冬青送了孙女出去。

楚维琳回到清晖苑,宝槿点了香,屋里烧着地火龙,暖和舒服得让人困倦,便靠着榻子小憩了会儿,再睁眼时就觉得有些闷了,便示意宝槿支了窗子。

只开了一条缝,外头寒气进来,不渗人反而是舒坦,楚维琳偏过身去,见宝莲站在院子里与面前的丫鬟婆子们交代着什么。

宝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着解释道:“宝莲姐姐在排年节里的当值顺序呢。”

“怎么这会儿来排?”楚维琳不由好奇,这些事情应当是上个月末就定下的。

“李妈妈家住城东,放了她两日的假,原本昨夜里就该回来了,到天亮还没个影子,宝莲姐姐使人去打听了,才晓得城东那儿因着鞭炮走水了,李妈妈家受了灾,姐姐念着姑娘心软,见不得下人们受罪,说是再给她两日假。远岱的娘半夜里添了个儿子,远岱想求个假,姐姐想着这是喜事,便准了。因而要重新排一排。”

楚维琳听罢,上下打量了一番院子里着一身桃红比甲的宝莲,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在她的记忆里,宝莲一直是个好说话的丫鬟,底下人求的,只要能应的她都应下,因而也有了好人缘。

而宝莲也的确事事都会与她禀报,楚维琳自不会在这些事情上为难下面人,也是准了的。

众人看楚维琳器重宝莲,主子跟前说得上话,越发爱求她了。

楚维琳知道,宝莲内心里是喜欢这样的过程的,既然只是一个丫鬟,她要做体面的大丫鬟。

这也没什么问题,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宝莲在院子里吩咐完,转身就进了主屋。

见楚维琳醒了,宝莲笑着道:“姑娘,都安排妥当了。”

翌日一早,颐顺堂里章老太太正用着早饭,就有丫鬟来禀,李家人已经到了大门外,不时就能到屏羽苑了。

章老太太慢条斯理地喝着粥,心里却极为不满,登门拜岁,哪有这么早的。

楚维琳咬了一口包子,李家人的规矩她还真是看不懂。

上一回莽撞地想护夏姨娘,这一回清早过府,这是拜年还是问罪?

等李家人从屏羽苑到了颐顺堂,章老太太用最直接了当的姿态表达了不满,她让渝妈妈把一行人引到中屋坐着,自个儿带着何氏、楚维琳和楚维瑷在西次间坐到粥点都凉透了,才命人撤了桌子。

李氏陪娘家人坐着,心里一团火直冒,偏偏中途楚维琛偷偷往西次间打量,确实见到一桌子人围着用饭,只好忍下。

等西次间里收缀干净,重新点了香,章老太太才让李家人进来。

李大太太再不高兴,也只能规矩问安。

章老太太靠着罗汉床,一副欲睡神情:“让你们等在外头,老婆子心里真过意不去。哎,上了年纪不中用了,夜里睡不踏实,早上实在起不来,多耽搁了会儿,也误了早饭的时辰。李大太太可别见怪。”

“瞧老太太说的。”李大太太抿唇笑了,让几个晚辈一一认了人。

原本只几个女眷先过来请安,可颐顺堂里耽搁了久了,在前院和楚伦栩说话的李大老爷、李羡及李家另几个兄弟也都来了。

李家毕竟是武家出身,即便在京城里浸淫多年,还是学不来那弯弯绕绕的一套,李大太太面上还端着,几个小年轻的面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章老太太一来恼着李家两次失礼之处,二来也不愿多顾忌庶子媳妇的脸面,略说了会子话,就推说累了。

李氏只能把人带回了屏羽苑。

颐顺堂这儿也就散了。

楚维琳出了屋子,寒风一吹有些发冷,宝莲把手炉塞入她手中,又手脚麻利系上了披风。

“姑娘,快些回了吧,外头怪冷的,可别受寒了。”

楚维琳快步走着,思及之前颐顺堂里的动静,问道:“五伯娘走的时候,似乎有些吵?”

“是表少爷。”宝莲细细解释了一番。

李家人受了怠慢,自然不是高高兴兴的。

李家四爷走得急,撞到了一个冒失小丫鬟,当时就上了火气,吓得那小丫鬟跪地求饶。

李氏当着娘家人被章老太太这般对待,也是一肚子的气,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李家四爷闹腾。

还是李羡好说歹说,把人给劝住,放过了那小丫鬟。

“姑娘,李大爷瞧着倒是个体贴底下人的,也是个沉得住气的,今日这种情况,还能这般处理。”宝莲笑着道。

楚维琳睨了她一眼:“我倒是没瞧出来。”

要是沉得住气,上一回在花园里李羡就不会是那么一副表现了,她看到的李羡,是一个锱铢必较的人,若有机会,他定然会狠狠还击。

宝莲却不认同,只是楚维琳这么说了,她自不能多争辩,便略过了李家事体不谈。

第五十三章 戏子

感谢书友玖梳子的新年红包,谢谢…

——

“姑娘,与您说样趣事,”宝莲另起了个话头,道,“昨日排了当值,雁君那丫头哭鼻子了。”

楚维琳挑眉,心中不解,怎么排个当值还能哭了?

宝莲抿唇笑了笑,道:“原本奴婢想着咱们院子里也添了人了,便想依着其他姑娘院子里的惯例安排。雁君才刚出来做事没多久,之前腊八、除夕都是排了假的,这次自然是要当值了,她头一回不能跟家里人一道过上元,难过得哭了。”

十一二岁的年纪说大也不大,又是家生子,老子娘也有些体面,打小没吃过什么苦头,这哭了倒也能理解。

“这就是头一回,既然入了内院当差,自然不比从前自在了。”楚维琳道。

“可不是嘛,”宝莲应和道,“昨儿下午她不当值,回去让她老子娘劝了几句,说是上元当值的红封大些,多得了赏给她买胭脂,这才不哭了。奴婢想着,往年少人时也是这么过来的,也不少这么几个人手,不如多准几个假,有奴婢和宝槿当值,也不耽误事情…”

宝莲说完,抬眼悄悄打量了楚维琳一眼。

楚维琳面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在细细琢磨着这番话。

换做以往,这样的提议她会如何回答?

从前的楚维琳不喜欢出去,每日都在屋子里打发时间,院子里多个人少个人还真没什么感觉,反正她身边的事体也不多,大约也就顺着宝莲的意思多准了些人的假,又会念着宝莲和宝槿两个多年辛苦,如今既然有了人手,不如各轮个半日,让她们两个也能多歇歇,即便是多歇几个时辰也是好的。

楚维琳看了眼身边的宝莲,她正在抽个子,这几个月来高挑了不少,齐眉额发柔顺服帖,脸上胭脂红得恰到好处,小巧红唇边一颗黑痣如点睛之笔,勾勒出乖巧能干模样。

她的这个丫鬟,当真是个聪慧的。

前世的这个年纪,楚维琳不懂宝莲的这些弯弯道道,她听到的是宝莲和宝槿要多当值,她会心疼,可现在的她却是懂的,宝莲是以雁君说事,用她的心疼多换半日休息。

倒真是个好法子。

“你知道的,老太太那儿最重规矩。从前是人手不够,院子里少排几个也说得过去,现在不少人了,还是照着规矩来吧。倒是你和宝槿两个,轮着多歇歇,你看你这脸都尖了。”楚维琳一面说,一面伸手指了指宝莲的下颚。

宝莲一愣,本能抬手摸了摸,半响才笑了:“既然是规矩,奴婢和宝槿怎么敢躲懒的。”

“你们自个儿看着来吧。”

总归这院子里的人是放不得的,这个情况下,宝莲便是想歇也不敢太明目张胆了。

清晖苑里,宝槿送了杜四姑娘的帖子来。

簪花小楷写得清婉秀润,浣花笺附了桃花香,仿若三月春风一般,一如杜四姑娘的人,请楚维琳初九那日登门。

楚维琳执笔写了回帖。

晓得是出门做客,又是沾亲带故的杜尚书家中,何氏自然不敢怠慢,早早备好了车马。

马车入了杜家,宝槿扶着楚维琳下车,杜四姑娘带着丫鬟婆子候在垂花门里,身边还有一位脸生的姑娘。

杜四姑娘亲昵挽了楚维琳的手:“妹妹可来了!”又与楚维琳介绍,“这是我六妹。”

由杜四姑娘引路,先去给杜大太太拜了年,又与杜家其他姐妹见礼。

家风之下,杜家的姑娘们举止得体,却又不失开朗,便是几位客居的表姑娘也是如此,叫人心生欢喜。

见过了长辈,自是迎到了杜四姑娘的院子里。

说了会子话,不知不觉间亲近不少,胆子大些的杜六姑娘神秘兮兮问道:“初五那日二嫂回门,你也去了常府?我听说那日是宫里赐戏,好不好看?”

楚维琳怔了怔,年轻女子少有爱戏的,多数坐不住,为何杜六一问,好几个姑娘都很感兴趣地望着她。

莫非杜家人皆爱戏?

“我其实不太懂戏,不过长辈们都听得兴致勃勃,”楚维琳细细讲了那日情境,“唱的是《八仙过海》,各路神仙、龙王,角色多了自然也就热闹了,我记得那何仙姑出场时,常老祖宗倒是夸了几句。”

“夸了什么?”众人催了催。

“面如冠玉、唱腔圆润。”

杜六捂嘴笑了笑,道:“果真如此?姐姐再与我们多说说他。”

楚维琳不解何意,问了之后才晓得,那是京城里最红的角儿了。

瑞喜班,名字就喜气吉祥,得了贵人们的亲睐入了宫里唱戏,当家的旦角儿苏子毓更是一表人才,不仅戏台上动人,听说卸了妆之后更是青年才俊,连宫里娘娘们都捧他,这么一来,到叫各家姑娘太太们好奇了。

虽说是一戏子,姑娘们也就是好奇上了心,可贸贸然打听总归有失庄重,杜家姐妹们不敢叫杜大太太知道,也不好多问常郁昕,便问起了同样是待字闺中的楚维琳。

“可千万别说出去,母亲定是要不高兴的。”杜四姑娘笑着道。

杜六闻言,笑嘻嘻道:“其实啊,伯娘自个儿也想听听那苏子毓的戏呢。”

笑声一片,却是闺阁密语,姑娘们在一道,总是有些别样情绪,说到了兴起处,更是有人互相取笑。

说着说着,自然少不得说到誉满京城的常家少年郎。

常郁昀一直是京中闺阁少女心中的梦,楚维琳听了倒不意外,却不知哪个提到了六郎常郁晖,她隐约觉得哪儿有些联系,暗忖了许久,才终于想到些往事。

常郁晖行事出格,叶语姝会红颜薄命,与他那些见不得人的癖好也有关系。

常郁晖是男女不忌的,叶语姝死后,楚伦歆发现了这个秘密,也寻到了他养小倌的别院,听说常郁晖的心尖尖是戏子出身,而那戏子正是出自瑞喜班,依稀记得姓兰,恐怕两人在这年的初五时便认识了。

当真是一想起来就浑身不舒坦。

若这些事情能早早摊到台面上来,以叶家家风和常恒熙待叶语姝的疼爱,这桩婚事大概就要黄了。

若能黄了,还真是一桩好事。

第五十四章 上元

从杜家回来之后,楚维琳并没有空闲下来。

楚维瑢是正月十二日的生辰,及笄不比往常,便是庶出的女儿,长房那儿也没有马虎。

黄氏亦是官宦家出身,请了娘家一位六品的安人做正宾,瞧着是抬举了庶女,却让自个儿也添了不少美名,连带着身边的姑娘们都金贵了些。

这般得利之事,倒是黄氏一管的作风。

有司请的也是黄家人,黄氏吐了些意思,让楚维瑢自己请了赞者。

赞者多是姐妹担当,也不算为难她这个不常出门也没有几个闺中好友的庶女。

楚维琳以为楚维瑢会请楚维瑚,哪知四姐姐带着丫鬟来了清晖苑。

虽和楚维瑢说不得有多么姐妹情深,但赞者一事本就是添福添喜的,又是自家姐妹,没有往外推了的道理,便就应下了。

这几日一直在长房熟悉规矩,做着准备,以免当日出了意外。

等傍晚回到清晖苑,自是有些疲惫。

宝莲拿着美人捶替楚维琳敲打,心疼道:“姑娘心真好,四姑娘一说就答应了,可也该顾着些身子,莫累过了头。”

楚维琳笑了笑,没有应声。

楚维瑢没有明说,但她还是懂了。

安人做正宾已是给了她的脸面,那有司和赞者又怎么能不上点心呢?楚维瑢是长房庶女,若请楚维瑚这个庶妹,越发显得她没什么人缘了,若是隔了房的嫡出妹妹,倒还好些。

毕竟,嫡庶相合,姐妹齐心,这样的夸赞对大家都有好处。

十二那日,早早就来了宾客。

楚维瑢沐浴更衣后,便候着等待,她有些紧张,低声和楚维琳说话缓解。

有婆子进来一一说了前头准备,等及笄礼开始,大老爷楚伦凛简单致辞后,作为赞者的楚维琳出来,依着规矩净手坐下,待楚维瑢行礼坐正之后,过去为她梳头。

楚维瑢一头乌发柔顺,牛骨梳子轻轻一梳就滑落下去,而这及笄礼也同这顺滑黑发一般,极为顺畅地结束了。

等宾朋散去,楚维瑢才长长松了一口气,握着楚维琳的手,道:“六妹妹,幸好有你。”

楚维瑚听见了,笑着打趣道:“四姐姐抢走了六姐姐,我到时候啊只能靠八妹妹了,是不是呀,八妹妹?”

偏偏楚维瑷木讷不经逗,一时愣愣没有回话,引得楚维瑚直笑。

等笑够了,转头问了楚维琳:“上元夜里,六姐姐与我们去看灯吗?”

上元没有宵禁,京城里灯火盏盏,格外好看,便是官宦勋贵人家,除了及笄的姑娘不能夜游观灯,年纪小些的只要有父兄相陪,也可以出门,这一日便是姑娘们最期盼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