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只觉得浑身脱力,不愿意多说什么,只对着缩在一旁的高妈妈道:“你说。”

高妈妈回来后就站在了角落了,听见这一声差点跳了起来。

楚伦歆眼尖,认出了她的身份,惊道:“你怎么在这儿!”

高妈妈欲哭无泪,只能挪到了正中间,瞅了大赵氏一眼,噗通跪了下去,拿双手支撑在地上才能稳住身形,她颤着声,道:“二姑奶奶不见了!”

“哎呦!”徐氏痛喊出声,站在她边上的卢氏脚上一软竟然踩在了她的鞋子上,徐氏见众人都转头看她,赶紧垂下头,忍着痛不敢再叫了。

大赵氏猛得站起身来,上前一把抓住了高妈妈的手,喝道:“你说什么?说明白些!”

自从出了事情,高妈妈一直绷着精神,便是老祖宗跟前报信,她都是绷紧了的,可叫大赵氏一喝,她一下子就垮了下去,不管不顾地哭喊起来:“二姑奶奶不见了,她逃走了!离京的第四天一早,她就不见了!”

高妈妈喘着粗气,老泪纵横,哭着把事情一一道来。

因着婚期并不紧张,陈三太太也不想委屈了常郁映,并没有拼命赶路,而是依照着安排一路往岭西去,甚至为了不夜宿荒野,特地调整着速度。

第三天,为了能赶到安华镇过夜,路上便有些赶,当夜住进了安华镇的客栈里,常郁映说她累了,晚饭也是在房间里用的,她甚至还问了陈三太太,她实在是累得慌,明日能否晚一些启程,陈三太太便应了她。

隔天一早,陈三太太没有去唤常郁映,眼看着日头高了,才使人去敲门,却并没有人应门。

陈三太太不解,但想到一早上不仅仅没见到常郁映,连常郁映身边的丫鬟都没从房间里出来,她就觉得不对劲了。

怕常郁映出事,陈三太太让人撞开了房间的门,只见三个丫鬟东歪西倒在桌子边,里头根本寻不到常郁映的人影!

陈三太太一口气没接上,直接晕了过去。

新娘子不见了,主事太太又晕倒了,一时之间乱作一团,好在陈家带来的两个婆子老练,一面让人伺候了陈三太太,一面让人四处去寻常郁映。

等陈三太太醒过来,审了三个丫鬟却审不出什么,其中宝笙先醒悟过来,急匆匆去开随身的箱笼。

那箱笼里装的都是常郁映这一路上的衣物和小玩意,东西是宝笙收拾的,她知道在最底下,常郁映收着大赵氏给她压箱底的银票。

箱笼一开,宝笙就知道不好,里头东西翻得一塌糊涂,她一样样往外丢,把箱笼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那一叠银票的踪影。

陈三太太一看这架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陈、常两家亲上加亲,两回都是陈三太太来的京城,来之前,婆母就与她说过,常郁映叫她母亲养得有些骄纵,她虽然只在常府住了几日,但又不是个傻子,很多事情都看得明白,骄纵一词,已经是说得客气的了。

不过,亲事已经定下了,她还能挑剔什么?

常郁映毕竟是京城常府的长房贵女,闺阁里的姑娘是骄纵些,等到了婆家之后慢慢磨一磨性子,总能磨合得了的。

陈三太太这么一想,心里总算舒坦一些,尤其是出发后的这几天,常郁映很是配合,让她都松了一口气。

却不想,这配合根本就是装出来的!

她不肯嫁去岭西,压箱底的钱也没了,这根本就是逃婚!

陈三太太气恼不已,留了人在安华镇附近继续寻找,她自个儿返京,要亲自与常家人说道说道。

高妈妈是被陈三太太先派回来报信的,不管到时候怎么一个说法,如今找人都是第一位的,常府里也要赶紧派出人手。

高妈妈一口气说话,瘫倒在地痛哭不止:“二姑奶奶是自个儿跑了,这要去哪里寻她啊!她这是铁了心的呀!”

大赵氏失魂落魄,被徐氏扶住了,她难以置信地摇头,道:“怎么可能?郁映这些日子很乖,她不会这么做的。”

“她乖?她就是等着这一天!”徐氏咬牙切齿,若不是老祖宗在座,她都想砸了手边的茶盏。

楚维琳赞同涂氏说的,常郁映是早就想好了要逃婚的,要不然,她不会几次开口说什么嫁妆也比不上银子,逃婚路上,她能带走的只有银票。

常郁映不吵不闹,做出合作的样子,所以老祖宗和大赵氏才会以为她已经懂事了,放松了警惕,没有加派人手压着她去岭西。

可楚维琳有一样不懂,常郁映一个姑娘家,她能逃去哪里?她锦衣玉食了十几年,怎么能够孤身一人在外生活?

还是,常郁映根本没有想过这些,她以为只要有银票傍身,她就能够逃出生天了吧。

大赵氏双眼通红,没有半点和涂氏争辩的心情,不住喃喃道:“郁映会去哪里呢…”

常郁晓攥紧了手,几步在大赵氏身前蹲下,安慰道:“母亲,我和六弟这就出发去安华镇,先找到她再说。”

柳氏亦点头,道:“我让郁明与你们一道去,人多些,总是好的。”

老祖宗握住了柳氏的手,示意她扶自己起身,道:“你们兄弟几个,带上人手赶紧去,恒翰他们有公务在身,是走不开的,家里也要有人守着,恒逸就留在家中。至于三外甥媳妇,”老祖宗看向大赵氏,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对着涂氏道,“你去迎她,总归是我们理亏了。”

好事情没有,坏事情落在自己身上,涂氏一肚子气无处宣泄,可也只能咬牙应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惊变(二)

楚维琳随着涂氏走出了正屋,涂氏站在天井里看着高耸的老树,眉色凝重。

楚维琳见她如此,心中也不由跟着沉了下来。

涂氏垂在身侧的手慢慢攥了起来,她没有偏转过头,只是轻轻唤了一声:“郁昀媳妇。”

楚维琳上前几步,站到涂氏的身侧。

涂氏声音极低也极沉:“你,多安慰安慰郁暖。”

楚维琳的眉头一瞬间皱了起来:“太太的意思是…”

涂氏还未说话,后头又有动静。

大赵氏着实撑不住了,惨白着面色由卢氏徐氏一道搀扶着出来了。

常郁晔经过涂氏身边时,停住脚步,拱手弯腰道:“二叔母,陈家姨母那里,让您费心了。”

涂氏凤眼轻轻扫过,常郁晔姿态放得如此之低,让她也不好再指责些什么,只能抿着唇点了点头:“应该的。”

常郁晔又深深鞠了一礼,这才走了,跟在他后天的常郁晓与常郁晖亦只能依样画葫芦。

许是因为常郁映那毫无预兆害得一家人大乱阵脚的行径,常郁晓的面上多有尴尬,他们是一房的亲兄妹也就罢了,连累了二房叔母跟着受累,让他愈发愧疚,这行礼的样子极其不好看。

相比起无措的常郁晓,常郁晖倒是大方许多,甚至比两位兄长都沉着许多。

楚维琳瞧了一眼,心底默默道:死猪不怕开水烫。常郁晖和常郁映半斤八两,的确是谁也不要嫌弃谁。

等长房的人走远了,涂氏才收起了尖锐的目光,肩膀都垂了下来,她有些自嘲地笑了笑,最后淡淡叹息了一声。

她这次回来,打算颇多,也想要博些好处,再不让大赵氏在这后院里只手遮天,涂氏想让大赵氏吃些哑巴亏,让老祖宗对大赵氏添些怨言,哪知她还没如何呢,长房那里就接二连三,自己出事情了。

出事体就出事体吧,只要能关起门来处置的,再大的事情都不怕,可涂氏是真的胸闷了,长房闹出来的事情都是足够让一家子上上下下跟着难堪丢人的。

上回常郁晖的事情,已经让家里人够头痛了。

这一次,常郁映逃婚…

逃婚!

涂氏一口气闷在嗓子眼,浑身都忍不住发起抖来,她在明州城那么多年,就没哪家出过这等事体!哪知回京才半年,自家倒是出了个“勇士”。

要涂氏说,还这么多人去找常郁映做什么!就当她死在了路上,打死也别领回来。

常郁暖脚步缓缓从老祖宗屋里出来,也不晓得老祖宗又关照了些什么,她的情绪很低落,楚维琳甚至觉得她的眼睛有些红,似是努力忍着才没有哭出来。

楚维琳没有抬手去挽常郁暖,她怕她现在做出任何一个安抚性的举动都会让常郁暖绷不住眼泪而哭出来。

“回去吧。”涂氏道。

楚维琳陪着去了清兰园,常郁暖福了福身,告退回了屋子里。

常郁晚前几日染了风寒,正在屋里歇息,她已经得了信,白着脸让丫鬟扶着出来了,诧异看着涂氏,问道:“二姐姐当真逃婚了?”

涂氏不言不语的态度说明了一切,常郁晚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抬起她染了凤仙花的青葱指尖指着常郁暖房间的方向,偏偏她实在过于激动,连手都是在颤着的。

边上的丫鬟连连替她顺气,好言劝她回屋里去。

常郁晚却是不肯,她深吸了一口气,小巧鼻尖都皱了起来,她好不容易发出来的声音格外尖锐:“这是要害死三姐姐!”

韩妈妈正好过来,听见这声音她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见涂氏冲她示意,她赶忙上前去,赔笑着与常郁晚道:“哎呦,好姑娘呦,您可还病着呢,赶紧去躺着,三姑娘的事体有太太处置,您可千万保重身子,不然太太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您叫太太如何分心呀?”

常郁晚听了几句劝,到底拗不过韩妈妈的好言,别别扭扭回去了。

楚维琳抿唇,韩妈妈这句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倒是让她明白了过来。

涂氏如今出入都带着常郁暖,倒不是真的有多疼爱她,而是不想让她做了老祖宗的筹码,也想彰显一下自己作为如今的二房当家太太的胸襟和度量,把这个庶女风风光光嫁出去,对她有百利而无一害。

涂氏毕竟是继室,常郁昕和常郁昀都已经出色的长大了,就算涂氏费心打压,也无法让自己的儿女越到前头去,至于这当家的位子,涂氏坐得稳稳当当,不如就各退一步,大家舒舒服服过日子,好过整日你算计我我谋划你。

常郁暖是庶女,还是个颇受常郁昕、常郁昀疼爱的妹妹,若涂氏能帮她寻个好前程,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便是唱一出戏也要唱得比长房那乌烟瘴气的好看。

不拉拢,不打压,这是涂氏现如今对霁锦苑和常郁昕的态度。

而常郁晚,这段日子常常和常郁暖在一起,她在京中没有旁的朋友,处得久了,也觉得这个姐姐顺她心意,颇有几分好感,这才会见她要吃个哑巴亏就着急起来了。

楚维琳心想,这些日子涂氏应当没少帮常郁暖打算,甚至是有几个人家在相看了,不过毕竟是嫁女儿,常郁暖的年纪也不是拖不起,这才端着架子慢慢来,哪知这一回常郁映逃婚,万一让京城里看出大笑话,常郁暖又要被连累了。

涂氏咬着牙,一字一字道:“我可真是佩服她!”

这个她么…

楚维琳猜,大约是指大赵氏,大赵氏生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除了常郁晔一板一眼,其他的么…

常郁晓那跳脱的性子在常郁晖和常郁映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缺点和错处了。

涂氏匀了匀气,这才与楚维琳道:“我收拾收拾,一会儿就启程去迎陈三太太,郁暖和郁晚这儿,你多照看些,尤其是郁晚,我怕她病中冲动,至于郁曜,给他几本书,让他一个人去书房里闷着,别的不用理她。”

楚维琳颔首应下,见涂氏回屋去了,便转身去找常郁暖。

豆蔻守着常郁暖的房门,见楚维琳过来,她往前迎了几步,道:“五奶奶,我们姑娘和苏姨娘在屋里。”

楚维琳会意,又问豆蔻:“水莲呢?”

“水莲姐姐也在里头。”豆蔻答道。

楚维琳轻手轻脚走到窗边,里头低低哭泣声,楚维琳等了一会儿,才示意豆蔻进去禀一声。

没一会儿,水莲先从里头出来,附耳与楚维琳道:“奶奶,姑娘她…”

楚维琳拍了拍水莲的手,进了屋里去。

常郁暖已经不哭了,只是眼睛红肿成了桃子,苏姨娘亦抹过泪了,眼边妆容有些花。

楚维琳在常郁暖身边坐下,开门见山道:“你留在老祖宗屋里时,老祖宗是不是与你说了什么?”

常郁暖的脊背僵了僵,楚维琳就坐在一旁,自然感觉到了。

苏姨娘替常郁暖开了口,道:“老祖宗的意思,二姑娘出了这等事体,我们姑娘要说亲,只怕要再等上一年半载的。五奶奶,奴上回就说过,在亲事上,我们姑娘的要求不高的,这回太太回来,也是耐着心思帮着相看着,奴和姑娘都感激涕零,可哪知道…姑娘今年都十四了,明年就要及笄了,前一回因着六爷的事情,耽搁了不少时间,这一回呢,又要耽搁着,这不是活生生把岁数拖大了吗?等真的到了十六十七岁再说亲,不是更难了吗?”

楚维琳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这二房里人人都晓得,所以涂氏才会气闷,常郁晚才会心急。

“婚姻大事,总归还有太太在,刚才五妹妹支撑着出来,也是替你着急的,这个时候,三妹妹,你可千万耐住了性子,等太太先把陈家姨母的事情办妥了,才好空下来商议你的事情。”楚维琳劝道。

“道理我都是懂的,我也不是不知好歹的。”常郁暖垂着头道,她一个闺中姑娘,按说不该对自己的亲事过分关心焦虑,可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庶女不易,自己不多为自己做打算,还能如何呢。

楚维琳陪着常郁暖和苏姨娘说了会子话,直到午饭时候,才起身出来。

韩妈妈正忙着指挥底下人做事,见了楚维琳,她笑脸相迎。

“妈妈,太太出发了吗?”楚维琳问她。

韩妈妈忙不迭点头:“刚才就走了,哎!”

这声感慨里头的意思,楚维琳辩得清七八分,是气恼涂氏要帮大赵氏去顶陈三太太的怒火,气恼常郁映胡乱行事害惨了常郁暖。

可要让楚维琳来说,常郁映其实无心害常郁暖,她做出这等事体来,连自己的去路将来都不曾考虑清楚,脑子里怎么会想到父母姐妹兄弟,想到常府上下这么多人呢。

这等鲁莽、没脑子的行径,可比深思熟虑后的算计陷害更加让人防不胜防。

松龄院里,老祖宗闭着眼儿在罗汉床上休憩了会儿,等她睁开眼睛时,柳氏还坐在她身边。

柳氏见老祖宗醒了,低声问道:“老祖宗,媳妇给您端盏茶来吧?”

嗓子的确有些干涩,老祖宗点了点头,柳氏起身备了热水,伺候老祖宗饮下。

老祖宗斜斜靠在引枕上,道:“我睡了多久?”

柳氏把茶盏放下,道:“还不到午时,也没有多久。”

“老了,真的是老了。”老祖宗长长叹了一口气,这几年接二连三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便是她精力再是充沛,也经不住晚辈这一惊那一乍的折腾,“柳氏啊,等陈家三外甥媳妇回来,这事体可不好办哦。”

柳氏亦是聪慧人,自然明白里头道理。

陈家也是望族,当家老太太亦是皇亲,若是在京城里,陈家体面不会下于常家。这次结亲,无论是过定礼还是迎亲,陈三太太亲自来的,是给足了常家脸面的,偏偏,常郁映莫名其妙就逃婚了。

“便是把郁映找回来了,这亲事也是黄了的。”柳氏摇着头道。

换作是谁,也不愿意娶一个逃婚的媳妇,陈家又不是娶不到好的,何必将就,便是为了两家体面硬咬着牙娶回去了,这情分也就到头了。

“我可没脸嫁她过去了!”老祖宗咬牙切齿,为了能给常郁映挑个好去处,老祖宗也是费心费力,与嫡姐掏心掏肺地传书,可常郁映到好,真真是丢尽了她的老脸。

柳氏轻轻替老祖宗顺气,劝道:“可又必须给三太太一个说法,岭西那儿等着迎新娘子呢,让陈三太太一个人回去,这像个什么话呀!”

老祖宗抬眸望向柳氏,琢磨了半天,似是下定了决心一般,道:“陈家若要退亲,我们就把定礼一样不少原原本本还回去,我们理亏,若是三外甥媳妇不肯就这么退亲了事,郁暖还是郁曚,就看她的意思吧。”

柳氏嘴上应了,心里却不以为然,这妹妹替逃婚的姐姐嫁人,话本故事里多些,实际情况嘛,也不是没有,但陈三太太不是什么好啃的骨头,除非她建议代嫁,若不然,老祖宗磨破了嘴皮子都无用。

至于常郁暖和常郁曚,柳氏更是不怕了,陈三太太在常家住了这么些天,明显偏爱常郁暖胜过常郁曚数倍。

而大赵氏,歇了会儿之后总算回过些气来。

见卢氏守在她屋里,大赵氏哑声问道:“他们哥几个呢?”

卢氏低声回道:“已经出发了。京城到安华镇,快马加鞭,明日夜里定能到了,母亲,您放宽了心等消息吧。”

“哎…”大赵氏摇了摇头,“我怎么能安心呀!郁映一个姑娘家,在外头若是出了什么事体,可如何是好?老爷在衙门里还不知道这个事体呢,等他回来了,还不知道要有多生气。”

一想起常恒翰,大赵氏整个脑袋都痛了起来,不晓得是不是真的因为乌七八糟的事体太多了,他们夫妻这段日子感情越来越差,几乎就没好好说过几次话,每每讲些家中的事体,就不欢而散。

卢氏垂下眼眸,没有接大赵氏的话。

第二百一十八章 惊变(三)

大赵氏叹息了几声,想着毕竟是儿媳妇跟前,便强打起精神来,道:“郁晔媳妇,你先回去吧,岚姐儿还要你照顾,我这里…”大赵氏顿了顿,思考了一番,道,“让红笺过来吧。”

卢氏没有坚持,应下后起身往外走。

门外,红笺垂手站着,似是等了一会儿了。

卢氏见她如此,心里也有些触动,柔声道:“姨娘,母亲请姨娘进去。”

红笺点了点头。

卢氏看着红笺打帘子进屋,抬起手臂的时候,她的皓腕露了一小段,卢氏一眼看去,白皙手腕上依旧有乌青。

卢氏心中暗暗叹息了一声。

嫡妻与妾室,完全是不同的身份,嫡妻甚至少有同情可怜妾室的,卢氏在心中也排斥,却又不能不接受她们都存在,在她的心底里,她是与徐氏一样,对“狐狸精”咬牙切齿的。

可偏偏,卢氏很同情红笺,这个公公屋里的姨娘,着实有些可怜。

卢氏嫁进来之后就识得了松龄院里的丫鬟红笺,那颗与众不同的朱砂痣让她对红笺存了深刻的印象,她问了府中的妈妈,才知道红笺的来历也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在常府里,红笺比不得各方各院的体面丫鬟婆子们,却也没有人敢随意怠慢她,毕竟,红笺是老祖宗捧着长大的。

可世事无常,就因为八字,红笺成了姨娘,明面上是成了半个主子,但再无昨日风光。

卢氏想,这个红笺,与其他一心想爬上来的丫鬟是不一样的。她还是那么老实规矩,还是那么本分努力,却不得不受到大赵氏的折腾。

卢氏瞧在眼里,可半点忙也帮不上。

她想起娘家人曾与她说过的话,出嫁之后,最怕遇上不讲理的霸道婆母,还有不懂事的小姑。卢氏这些年深有体会。

婆母强势。卢氏还能忍着,可常郁映闹腾成这样,这是一家子都跟着倒霉了。

大赵氏与常恒翰失和以来。常郁晔跟着揪心烦闷,卢氏做为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所有的宽解安慰都没有用。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

卢氏垂下眼。常郁晔去了安华镇也好,免得今晚上常恒翰回府后和大赵氏恼起来,他又要跟着烦心了。

霁锦苑里,霖哥儿吃了奶。躺在榻子上酣睡。

三月下旬的天气还有些冷,方妈妈仔细替他盖了毯子。

楚维琳回来,见儿子睡着。不忍心吵着他,便让方妈妈抱霖哥儿去里头床上睡。等自己随意用了些午饭,与两位妈妈说了会子话,便也回了内室陪儿子歇午觉。

昨儿个夜里睡得有些少,楚维琳也是困顿了,沉沉睡了会儿,又迷迷糊糊醒来,几次之后,隐约听见外头有些动静,她抬手揉了揉发涨的脑袋。

身边的霖哥儿还睡着,楚维琳轻轻坐起来,撩开幔帐。

视线所及并无一人,楚维琳想唤人,又怕吵醒了霖哥儿,便想自个儿起身出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