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按理说卢娇月今天是不用帮忙干活的,再没有姑奶奶回娘家吃饭,还要帮忙干活的。不过也说了是按理,一般情况下当女儿的都不会这么不识趣,都会帮忙干一些活儿。

卢娇月也想帮着干活,可是不光她娘,她两个舅母以及几个表嫂堂嫂都不让她帮忙。哪有让新媳妇干活的,乡下讲究新妇头一月不干活,也免得劳累一辈子,讲究个好意头。

卢娇月硬是帮着上了几盘子菜,就被人赶了回来,只能去堂屋里一张空桌子前坐下。而堂屋正中间那桌上,周进作为新姑爷正在陪卢大伯卢三叔里正以及梅老汉梅大虎梅庄毅几个喝酒。

卢大伯和卢三叔家人丁兴旺,光卢大伯这一支便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下面又分别有五个孙子,如今年长些的孙子都成亲的,重孙也生了一两个。至于卢三叔家,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

今天两家的人并没有来齐,要是来齐的话,这一屋子也不够坐。乡下人都实诚,谁家出来吃席也不会举家前来,都是每家派上一两个代表,过来道道喜就行了。真是举家前来,谁家也禁不住这么吃。

这次两家也就是卢大伯卢三叔并各自的婆娘,以及卢明海几个堂兄弟带着各自的婆娘来了。至于孙子辈儿的,卢大伯家的卢广文卢广武两兄弟,卢三叔家的广军、广宝,都带着各自的媳妇来了。当然也不是白吃饭,吃饭之前还得帮着干活儿呢。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卢广宝新娶的媳妇范氏。这小媳妇是夏天那会儿进门的,当初二房一家子还上门吃过酒席。生得瓜子脸大眼睛,长得倒是水灵,只可惜似乎有些不识眼色。

来亲戚家吃席面,她几个嫂子乃至婆婆都去帮忙了,也就她坐在席上稳如泰山,一副根本不想挪窝的样子。因为这张桌子靠里面,所以也没人注意到她,也许是注意了,只是当着人前不好说什么,至于主人家的二房人自然更不好说什么了,所以她就坐在凳子上嗑瓜子,就等着菜上桌后吃饭。

卢娇月被赶了回来,此时也就只有这么一张桌子是空的,自然就坐了过来。

这范氏也是个热闹人,一见卢娇月来了,就拉她来自己身边坐。

卢娇月是见过范氏的,也就两次,一次是范氏进门,还有一次则是她出嫁。两人并不怎么熟,也就只说过一两句话。只是人家拉着她说话,她也不好不理会,就坐到范氏身边去。

“这嫁人了真是不一样了,瞧瞧这衣裳这首饰,月儿真是有福气。”

这话说得真让人不好接腔,你说她是损人吧,关键人家后面还加了句有福气,可若说她不是损人,这腔调怎么让人听都觉得有些怪怪的。卢娇月还是当姑娘的时候,就不怎么在村里走动,嫁给周进后,更是极少出门,自然没跟村里这些个妇人们打过交道。不过她也懂若是不知道怎么接话,保持沉默就对了,再加点羞涩的样子,自然让人没错可挑。

于是她就做出一副羞涩的模样,怯生生地半垂着眼睑,也不说话。

“瞧这羞的,嫁过去也有大半个月了,怎么脸皮还是这么薄?”

卢娇月有些不能理解,嫁人和不嫁人,与脸皮薄有什么关系?她继续保持沉默以及羞涩。

换着正常人,就会适可而止了,可关键这范氏不是个正常人,从一大家子人都在忙着,就她一个人不识眼色地坐在这里,就能看出些端倪来。卢娇月心里也有数,心里暗暗地想她要不要找个什么借口离开,最好是她娘她们那边忙完了最好,这样桌上人一多,她估计也不会说些怪话了。

毕竟是亲戚,就算看在广宝哥的面子上,她也不好甩脸子走人。

“所以我说这人有福气啊,就是有福气。瞧瞧你,再瞅瞅我,据说你在娘家的时候,也是备受宠爱,这出嫁后看你这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就能知道你家男人待你不错。我呢,在娘家的时候也是爹疼娘宠,可这出嫁了反倒过得不如在娘家。”

这是在诉苦了?

卢娇月瞧瞧瞄了眼范氏的神色,见她气色红润,穿得也算体面,应该不会是过得不好的样子啊。尤其卢娇月知道三爷爷家也是家境比较殷实的,三奶奶和堂婶她们都是厚道妇人,应该做不出什么磋磨儿媳妇的事。

“当初想娶我的人也不少,有好几家的家境都比你堂哥家好,我也不知是怎么瞎了眼,竟然选了你堂哥……”

卢娇月十分尴尬,这是在嫌弃广宝哥不好了?可她怎么听说这范氏被广宝哥惯得不轻,不过她也只是听她娘说了一嘴子,具体如何还真不知道。

“对了,你男人是做什么的?我怎么听说他是在赌坊做事,你爹娘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怎么把你许配给这样一个人。赌坊那是啥地方,那是吃人肉喝人血的地处,该不是你男人给你家的聘礼多,所以你娘才把你嫁过去的吧?也是,我听人说当初你男人来你家下聘的时候,五两一个的小银锭子装了一小箱子,啧啧,咱们乡下人哪里见过这种大手笔,真是大方……”

好吧,卢娇月本想以和为贵,毕竟是亲戚,可谁叫这范氏不说人话。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说她爹她娘为了聘礼卖女儿,顺道还讥讽她男人出身不好。

“我可听说过你男人的名声了,真是……”范氏一面说,一面眼神往那边周进身上打转,“人倒是长得不丑,就是黑了些,面相有点凶,搞得跟谁欠他银子似的……不如我家广宝,你广宝哥虽是人没用了些,但皮相长得倒是不差……”

卢娇月唰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皮笑肉不笑道:“嫂子,你说我广宝哥没用,他知道吗?”

这偌大的堂屋摆了三张桌子,男人们两桌,妇人一桌。男人们都正在喝酒说话,突然响起这样一个声音来,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此处。

这还是卢娇月第一次当众和人红脸,且还是以这种近乎翻脸的形式,她颇有些不习惯。可不习惯也要去做,打从她重新活过来之后,她就打定了主意,以后再不能让自己让家里人受欺负,当然现在又多了个周进。

说她,她可以忍,说她爹娘说她男人,卢娇月没办法忍。

“嫂子,不是我这个做妹妹的指责你,既然你已经嫁给我广宝哥了,就好好的和他过日子。我广宝哥为人踏实能干,我三奶奶一家也都是和善人,只要你一心一意的过日子,以后日子定然会蒸蒸日上。这话你当着我面说说也就算了,可千万别拿到外面去说,若不然指不定人家怎么笑你。言尽于此,今日就当是我这个做妹妹的得罪了。”

话说完,卢娇月扭头就往屋外走去。

周进对几个长辈告了一声罪,便急急撵了出去。

卢广宝从另一桌大步走过来,上来就给了范氏一巴掌,“给我滚回去!你在我家成日里上蹿下跳也就算了,跑来亲戚家也是这样。几个嫂子都知道出去帮忙搭把手,就你跟个老太君似的坐在这里,我忍你很久了!”

范氏没料到卢娇月会突然翻脸,更没料到一向待她如珠似宝的男人会打她,早就懵了。此时感觉到脸上疼,才惊醒过来。她哪里能受得住这样的气,顿时就要和卢广宝厮打,却被见情况不对涌进来的几个妇人给拉住了。

“要闹回去闹,在这里闹像什么话!”卢娇月的三奶奶洪氏走进来斥道。

卢广宝赶忙低下头,一把将范氏拽过去,赶紧走了。

中间那桌上,梅老汉赶紧出言说了几句场面话,将圆场打过去,一群人又喝起酒来。卢明海也在,他对卢三叔歉道:“三叔,您莫怪,月儿那丫头被我们两口子宠坏了,说话也不知道顾忌。”

卢三叔摇了摇头,“怪月丫头做什么,月丫头也是维护她广宝哥。广宝那媳妇我知道,惯是个没天高地厚的,在娘家被宠坏了,嫁进咱家,一家人都想着她是新媳妇,俱都让着她,倒让得她越发没个正形儿。”

卢广宝的爹卢明清也道:“当初我就跟你嫂子说这姑娘不行,无奈广宝硬是昏了头非要娶她,以后我得让你三嫂好好管教管教,也免得总出来招人笑话。”

“孩子还小,多教教就是了,咱月儿不也是被惯得不成样子。”卢明海道。

几人互相说了几句缓和话,这茬也就过了。

卢娇月从屋里跑出来,还没走几步,就被周进拉住了。

一旁忙着的梅氏见女儿脸色不对,赶忙走了过来。

“咋了?”

周进言语简单地说了几句,卢娇月小声把范氏说得那些话说了一遍。

梅氏点点头,“也是我忘了交代你,那范氏惯是个不省心的,平日里在你三爷爷家没少闹腾,不过人倒也不是个坏人,就是嘴没把门,还有些嫌贫爱富喜欢攀比。这事你做的对,没道理人都打脸上来了,还要让着她。你三爷爷一家都不是拎不清的人,你别害怕。”

卢娇月苦笑:“娘,我没害怕,我就是觉得今天是咱家的好日子,我感觉自己有些冲动了。”

“冲动啥?有你爹你外公那么多亲戚在,闹不出个什么。”梅氏浑不在意道。

果然,没一会儿,卢广宝便把范氏拽了出来,两口子低着头出去了。因为院子里坐的人多,大家都在吃席面说话,倒也没人注意到这一遭。

见此,卢娇月才算松了口气。

梅氏让两人回屋继续去吃席,卢娇月却有些犹豫,正当她想说什么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从院子外冲了进来,人刚踏入院门就大声喊道:“老二,老二,你妹妹在杜家出事了,月儿男人在不在,他有马车,我和你爹赶着去杜家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p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农村的露天席,那酸爽,不过十分热闹啊,那种热闹是城市里坐在大酒店里所不能拥有的。

另,像范氏这样的人很多,总是喜欢和人攀比,顺道埋汰自己老公,从来不讲究人前人后,一点都不知道给男人留面子。哈哈,面面的嫂子就是这样的人,为此两口子没少当人前打架。幸好面面不常和他们打交道,要不然得捉急死。

☆、第95章

第九十五章

来人正是崔氏。

她满脸仓皇之色,说话还带着哭腔,走路一瘸一拐的,看她棉袄棉裤上的几处泥印子,就能看出是来的时候太慌忙,走路上摔了。

这一动静,让整个院子里正在吃席的人都安静下来,卢明海听到喊声,从屋里走了出来,其他人也纷纷跟了出来。

到底卢桂丽是自家亲侄女,卢大伯和卢三叔也不能当着人前不闻不问,卢大伯开口问道:“老二家的,你别慌,桂丽到底怎么了?”

崔氏嗷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其实她也不知道到底咋了,就是杜家那边送信过来,说卢桂丽病犯了,人快不行了。

来送信的是杜鹃儿,崔氏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只说让卢家人去一趟,说卢桂丽进气少出气多,眼见是不行了。

崔氏和卢老汉顿时就慌了,当即就想往杜家那边赶。可这天寒地冻的,虽是没下雪,但前些日子下了场大雨,雨停了,但气温太低,地上上了冻。这种时候,牛车却是不能走的,一是牛蹄子上面没钉掌,二是乡下人的牛车都比较简陋,走这种路会打滑。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牛车太慢,等他们慢悠悠地坐着牛车过去,指不定卢桂丽怎么样了,于是不禁就想到了周家有辆马车。

周家自然是周进家,可周进是卢娇月的男人,是二房家的女婿。

卢老汉让卢明川来借马车,卢明川说没这个脸,可卢老汉自己也不愿来,他也觉得没这个脸。两家闹成这样,连着卢娇月成亲和二房家搬新房子,都没有请他们,全村的人都在这里吃席面,他们哪有脸上门求人。

所以说谁生的谁心疼,崔氏却是顾不得这些,仓皇上门。

见崔氏六神无主也说不清楚,卢大伯不禁望向卢明海,卢明海面色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两个人异口同声道:“用我的车吧,爹(姐夫)你家里还在摆酒,就不用去了,我帮您跑一趟。”

说话的人正是周进和梅庄毅。

梅庄毅这次来也赶的有车,他的骡子车因为常年走远路,所以骡蹄子上是有钉掌的,且骡子车的速度虽没有马车快,但也不慢。

两人话说出口,面面相觑,卢明海沉吟了一下,道:“庄毅就留下吧,今日你是客,进子帮忙去走一趟。”

这时,崔氏嗫嚅出声:“老二,你大哥一家也是要去的,恐怕一辆车不够。”毕竟还有个杜鹃儿,总不能让人自己跑回去。

好吧,这是还挑拣上了。

顿了顿,她又道:“老二,桂丽毕竟是你妹妹,她若是有个什么不好……”话没说完,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卢明海最好去一趟,若是有个万一的话,也能见最后一面。

当然,这只是外人听这话的想法,至于崔氏心里到底是在想什么,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听了崔氏之前挑拣的话,卢大伯本是皱眉想斥崔氏的,可听到后面这话,反倒不好出口了。不管怎么样,毕竟是亲兄妹,若海子显得太无情,先不提他心里那道坎儿能不能过,恐怕村民们的口水都能将他淹死。

卢大伯正想从中打个圆场,这时就见梅庄毅一脸是笑的迎上前去:“亲家母,您这话就说差了,我那妹子肯定是个长命百岁的,肯定是杜家那边小题大做。你看我姐夫这一摊子的事,就由我替他出面一趟。对了,还有进子,他可是姐夫家的女婿,有咱俩就算有什么事也够了。”

周进点点头,卢娇月也出声了。

“我也随着去一趟吧,我代表我爹我娘。”

根本不给崔氏反应,梅庄毅便将她搀出了门,而周进和卢娇月来不及给二房两口子眼色,便跟着出去了。

卢大伯自然明白这三个晚辈的意思,虽心中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到底这是别人家的事,他也不好过多插嘴,遂对卢明海道:“好了,你也别太操心,肯定是杜家那边小题大做,桂丽前阵子才回来过,怎么可能就突然不行了。桂丽现在的身子可比以往好多了,不会有什么事的。”

一旁有村民插言道:“是啊,我前阵子才看见卢家那小女儿回来。也是卢家老两口给惯的,我看她嫁人后,反倒比在家里泼实许多。”

大家议论了几句,便转头去吃席了,院中又恢复了喧嚷之态,仿若之前发生的那一出从没有发生过。

*

其实去杜家的人,并没有崔氏所说的那么多。也就大房两口子并卢老汉,还有一个杜鹃儿。

一车也就够坐了,不过既然跟来了,肯定再不能转回去的。

梅庄毅主动让这些人坐在自己的车上,周进则赶着马车载着卢娇月跟在后面。

寒风瑟瑟,卢娇月坐在车厢里,将车门半掩着挡风,就在那里和周进说话。

“你说咱们这么做,我奶会不会生气?”

周进不屑一挑眉,“生什么气,合则当别人都是傻子,她叫你爹去,可不是想着见你小姑最后一面,大抵也是以防万一,怕你小姑真有个三长两短,杜家人不出钱给救命,大房那边也没钱,正好让你爹当个冤大头。”

到时候真是如此,卢明海出不出这个钱呢?出的话,还真是个冤大头,明明两家都闹翻了。不出的话,被外人知道了,还指不定怎么戳脊梁骨,大家都会说瞧瞧这卢家老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亲妹妹死。人家才不会管卢老汉老两口做了什么,大房一家以及卢桂丽做了什么,只会看到你冷血的一面。

人们总是惯于同情弱者。

恰恰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些,梅庄毅才会出面揽下这事。而卢娇月之所以出声,也是因为梅庄毅和周进毕竟是外姓人,二房一家子一个人不去总是不好,她虽出嫁了,到底也算是二房人,这样一来也让别人没什么理可挑。

不过也说是出嫁了,到时候若真有什么事,直接推说自己嫁人了,做不了娘家的主就行了。

一行人很快便到了杜家村。

此时的杜家村和其他村一样,清冷得厉害,道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一行两辆车没有惹来任何注意就到了杜家大门前。

停好车,进了院子,崔氏已经忙不迭地就往屋里跑去。倒是梅庄毅和周进两人看出了些异样,因为实在太安静了,不像是这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的样子。

掀开门帘子,走进屋里,杜寡妇正一脸阴沉的坐在堂屋的炕上,根本不给任何人反应,她劈头盖脸就道:“你们来的正好,可千万别说是咱家苛待你们家的闺女,卢桂丽现在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都是这个小贱人害的。你们要找就找这小贱人去,可千万别找咱家。”

她口中的小贱人,正是卢娇杏。

卢娇杏正站在屋中一角,一动也不动的,头半垂着站在那里。

而杜廉坐在炕角,满脸郁色。

之所以会造成现在这个样子,那就要说到之前了。

那次两人成了好事,各自离开。杜廉就像是踩了狗屎似的,回去根本没提这事,就是杜家人都发现最近这阵子杜廉的脾气突然变坏了。不过她们也没多想,只当杜廉是心生郁结,杜寡妇还觉得是亏待了儿子,连着几天给杜廉做好吃的补身子。

而另一边,卢娇杏正在家里等杜家人上门提亲的。她想着自己和杜廉有了肌肤之亲,他定然不会负自己,虽是妹妹卢娇娥屡屡用不敢苟同的眼神看她,她却置若罔闻。

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卢娇杏不禁有些急了,便又上了一趟杜家门。只可惜去了之后,杜廉根本连话都不跟她说一句,一见她来连面都不露了。这下卢娇杏更急了,连着去了两趟,终于找到机会和杜廉说话。

杜廉只是支支吾吾,连话茬都不接,根本不提要娶卢娇杏的事。再逼急了,就推说再没有姑侄共侍一夫之事,他倒是想娶她,无奈世人口舌猛如虎。

就像是一盆子凉水,一下子浇在卢娇杏的头上,将她浇得浑身遍体冰凉。此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太过天真,她原打算进了杜家门,就慢慢熬着,熬到小姑姑死了,她就能被杜廉扶正,根本没想到这一茬。

乡下人的嘴有多么厉害,卢娇杏是见识过的,想当初她便借着流言蜚语将卢娇月逼得连门都不敢出了。若是换成她闹出这种丑闻,恐怕只会比卢娇月更惨。

卢娇杏灰心丧气回了家,怎么想都不甘心,她已经没了清白身子,等于没了后路,突然一道恶念闪过她的脑海。

有时候人作恶其实挺简单,就是恶念一生,心魔再也压制不足。

卢娇杏在家里想了几日,眼见她娘与她说二十二那日,王家人就要上门来提亲了,她再也坐不住,又来到杜家。

这次她来是抱着要卢桂丽命的目的,她和卢桂丽素来亲近,自然明白这个小姑姑病根儿在何处。什么身娇体弱,干不了活儿,受不了累,那都是假的,她小姑姑最忌讳就是受刺激。

见卢娇杏来,卢桂丽还满心欢喜。

她日里被家务活压得直不起来腰,婆婆和小姑子惯会指使她,杜廉更是不用指望了。侄女每次来,都能帮她分担些许。

哪知却盼来了个夺命的阎王。

趁着自己和卢桂丽两人单独在东屋,卢娇杏扑通就往地上一跪,哭道让卢桂丽成全她,说她的清白身子已经给了杜廉,若是小姑姑不成全她,她是再没活路了。

对于卢桂丽来说,婆婆的苛责,小姑子的使坏,甚至杜廉的置之不理,都不能击倒她。在她来想,她觉得自己能嫁给杜廉已是邀天之幸。没人愿意娶个病弱的女人,杜廉会不待见她,她能理解,她觉得只要自己坚持,一定会金石为开。且自己现在是杜廉名正言顺的妻子,再没有一个女人比她更有资格站在杜廉身边。

这是支撑她挺过各种苛责唯一的想望,却在这时被卢娇杏打碎了。

怎么就成了清白身子给了自己的夫君,怎么就成了做侄女的让她这个姑姑成全她?她怎么成全?拿自己的命吗?

卢桂丽眼睛一翻,人就晕了过去。卢娇杏本还打算遮掩一二,哪知却被一直注意着她,打算从中坏事的杜鹃儿给识破。

当然,此时应该关注的不是怎么事情就成这样了,而是给卢桂丽救命。

提起救命,杜寡妇就怂了,救命可是得要银子的,而家里已经没什么银子了,还要备着维持一家生计,以及儿子的笔墨纸砚之类的花销。且如今的杜寡妇也对卢桂丽并不上心,在如今的她来看,这卢桂丽对杜家而言已经成为鸡肋。

卢老汉老两口手里挖不出来银子,大房那边穷得连自家都不如,本想着还能借着名头让卢家人帮自家侍弄地,这胡氏又和她杠上了,连最后一点利用的价值都没了,还要养个病秧子在家。

在杜寡妇来想,卢桂丽死了就死了吧,浪费那个银子救她作甚,她若是死了,说不定还能再给儿子娶一房有钱的媳妇。

所以当杜廉让她去请大夫之时,她只是扣扣索索,再多说两句,她就叫穷。

杜廉如今算是十分了解他这个娘了,说白了就是表面精明,实则蠢笨如猪。这卢桂丽若是真死在自己家里,自己家却连大夫都不去请,卢家人会放过他家吗?外人知道后会怎么想?他名声坏了,以后还怎么考科举!?

经过儿子这么一提点,杜寡妇当即就明白过来。

不过她依旧是不愿出这个银子的,便灵机一动让杜鹃儿去找卢家人来。既然是卢家人做的好事,自然要卢家人来擦屁股。

也因此才会有眼前这么一出。

听完杜家人的讲诉,崔氏满脸震惊,身子摇摇欲坠。

她嗷的一声就扑向卢娇杏,劈头盖脸就打了过去。

“你这个不要脸的小东西!你小姑待你那么好,每次你娘打你骂你,都是你小姑求着我去制止,你倒好,就是这么感谢你小姑的?我卢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没人性的东西,缺男人都缺到抢到自家小姑的炕上了!”

崔氏可是乡下人出身,乡下人浑话多,真骂起人来了,词汇让人想象不到的丰富。此时在崔氏心里,眼前这个可不是自己孙女,而是要自己女儿命的夜叉。

“你这个不要脸的小□□,倒霉透顶的丧门星……”

崔氏一面骂,一面打。根本没有人上前去拦,杜家人是懒得去拦,而卢家其他人是太过震惊了,怎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至于周进和梅庄毅以及卢娇月,他们三个可是外人,没有上前去拦的立场。

卢娇月惊讶地都合不拢嘴了,这卢娇杏是疯了吗,竟然做出这种事,她到底是怎么想的?真传了出去,侄女害死小姑,就为了自己上位,卢家一家子的名声就全完了。

这时,卢老汉出声了,“闹,闹什么闹,还不赶快去看看桂丽去,等你闹完了,女儿也没了。”

崔氏这才反应过来,抖索着手指着杜家人骂道:“你们这群丧尽天良的,自家的媳妇出了事,竟然不去请大夫来,把她一个人丢在屋里。若是我二丫头出了什么事,我饶不了你们!”

说着,她跟在卢老汉后面去了东屋。一行人也跟了进去。

屋中,卢桂丽躺在炕上,面白如纸,气若游丝。

崔氏看到这样的女儿就崩溃了,一口一个我可怜的女儿,拉着卢桂丽的手就哭嚎起来。

突然,卢桂丽的眼皮子颤抖了一下,眼睛睁了开来。望着身边的崔氏,她颤抖了一下,紧紧抓住崔氏的手,嘶声道:“娘,救我,我不死……”

“不会的,不会的,娘这便让你爹你哥哥去请大夫。”说着,崔氏就扭头催促卢老汉等人去请大夫。

卢桂丽死死地抓着崔氏的手,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流,“我不给她挪位置,不给……”

崔氏给她抹了一把眼泪,安慰道:“不给,你放心一定不给,我饶不了杏儿那个死丫头。”

卢桂丽急喘了一口,人又厥了过去。

另一边,胡氏死死抓着卢明川的手,对卢老汉说:“爹,咱家没钱,这大夫请不请,您可是想好了?咱家里就那三亩地,难道再去卖地?卖完了一家人去喝西北风?!”跟着,她指着杜家人道:“小姑子是他们杜家的儿媳妇,家里媳妇害病,婆家不给请大夫,难道还要让娘家人出银子?”

杜寡妇可不惧这话,她当即一撇嘴道:“咱家也没有银子,一屋子老弱妇孺,日里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有银子去请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