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五送的是一百文大钱,武木匠家送的是四个雕花小木凳。罗掌柜送的是一对白瓷青花大花瓶,这算是重礼了。棠园其他人送的都是两个一钱的银花生,楚含嫣送的是六个两钱的银花生。陈阿福把楚含嫣和宋妈妈送的红包都交给了陈名。

陈名笑道,“楚大姑娘有心了,小小年纪还知道要送礼。”又看着那对大花瓶说,“这大花瓶我们家用可惜了,留着给阿福拿去福园。”

陈阿福嗔笑道,“爹还真当自己是小地主了。爹别忘了,你还是童生,还懂风雅。那花瓶摆一个在上房厅屋,摆一个在阿禄的书房。我去棠园折几枝梅花回来插上,既风雅,味道又好闻。”又道,“家里还差些东西,等楚大人或是了尘住持回来了,我就去县城一趟,再买些回来,正好也置办一些年货。”

陈名忙道,“剩下的东西,让你娘拿钱。这个家,连地皮、房子带家具摆设,已经花了你六十几两银子,不能再花你的钱了。”

王氏也道,“是啊,你爹说得对。到时咱们娘俩一起去,娘掏钱。”

快到上班的时间了,陈阿福回西厢把大宝叫起来,又把一个装了积木的篮子拿出来。这种积木一共做了三套,自己家里留一套,送棠园和杨家各一套。

她和大宝、追风、七七灰灰刚走到大门外,就看到宋妈妈抱着穿着红色斗篷的楚含烟,魏氏牵着罗梅姐弟,以及两个护院往这边走来。

第149章 亲密

到了近前,宋妈妈把楚含嫣放在地下,不好意思地说,“姐儿闹腾着要来姨姨家搭小房子,这不,我们就又来叨扰了。”

罗明成又补充道,“大姑娘还说香香。”

魏氏以为儿子说楚含嫣嘴馋,不高兴地拍了他一下,嗔道,“就你能耐。”

楚含嫣磕磕巴巴说道,“搭…房子,香…香。”

陈阿福知道这个“香香”,定是小姑娘闻到了自己家里若有若无的香气。这股香气要仔细闻才能闻到,小姑娘的鼻子真好使。

她走过去蹲下,捏捏小姑娘的小脸笑道,“姐儿真能干,以后就要这样,想要什么,就明确说出来。”

大宝见楚含嫣喜欢自己家,非常高兴,牵着小姑娘进了院子。还臭屁地说,“离得近真好,想来串门子,伸脚就来了。”

陈阿福领着几个孩子刚在西厢南屋里没玩多久,妙儿就跑来接楚含嫣,说主子回来了,让姐儿回去呢。

陈阿福知道,这是了尘住持回来了。棠园里的人,喊楚令宣都喊大爷,喊了尘住持都喊主子。

魏氏和宋妈妈一听,赶紧起身带着孩子们回棠园。陈阿福又请魏氏派辆马车来,她要把兰花带去还给了尘住持。

走的时候,魏氏还拎着那一篮子积木,怕明天嫣姐儿再闹着来。

七七和灰灰因为今天没有去成棠园正躲在墙角怄气,见他们要回去了,都高兴起来。跳着脚地喊,“去玩,去玩。”

然后,七七飞去站在楚含嫣的小手上,灰灰飞去站在罗明成的小手上,把两个孩子高兴得不行。

现在两家离得近,它们要去就去吧。陈阿福只嘱咐了一句,“去了不许淘气,不许嘴馋,早些回家。”

不过一刻多钟,棠园的马车便来了。陈阿福抱着兰花坐车去了棠园。

此时,欣喜不已的了尘正坐在怡然院里的罗汉床上,跟坐在她怀里的小孙女说着话。每一次回来,小孙女的进益都让她吃惊。

她们的侧面,坐着楚令宣。他前些日子去了趟京城,今天刚回来。去衙门点了个卯,便骑马回了棠园。他旁边的茶几上,站着七七和灰灰,它们正在吃碟子里的坚果。

楚令宣和了尘难得同时回来,今天遇到了都很惊喜。加上楚含嫣较之前有了大的变化,更让他们高兴。祖孙三代轻声说着话,当然主要是了尘和楚令宣在说,楚含嫣偶尔会说几个字。

陈阿福来到怡然院,意外发现楚令宣也在。她给了尘作了揖,又给楚令宣曲了曲膝。

楚令宣说道,“陈师傅请坐。”嘴角带了些许笑意,还欠了欠身。

了尘也笑道,“阿弥陀佛,谢谢陈施主,你把嫣儿教得非常好。”

她看到那盆兰花,更是吃惊不已。她抱来的时候,花已经快死了。而现在花不仅活了过来,还长出了许多个深紫色花苞。

她数了数,竟然有二十二个。惊讶道,“阿弥陀佛,墨兰每次开花最多不过十六、七朵,而这次却一下长出了二十四个花苞。陈施主真是养兰高手。”

陈阿福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呵呵傻笑着。早知道这么逆天,该早些把花移出空间的。

楚含嫣竟然接了一句嘴,“姨姨…能干。”

说完还伸出小手比了比大拇指。然后,就眼巴巴地看着陈阿福。意思是快表示人家吧,人家这次反应好快。

讨喜的小模样把在场的人逗得大笑。楚含嫣又不好意思了,从了尘腿上滑下来,过去抱住陈阿福,把小脑袋埋在她的腿上。

陈阿福摸摸她的小脑袋,笑着说,“姐儿看姨姨把花儿养得好,还知道表扬姨姨,姨姨非常开心呐。怎么办,晚上姨姨定会高兴得睡不着觉的。”

楚含嫣听了抬起小脑袋,非常聪明地对陈阿福说道,“抱大燕子,就能…睡饱饱。”

陈阿福笑起来,露出几颗珍珠般的牙齿,眼里闪着惊喜的小星星,夸张地说道,“哟,姐儿真聪明,出的这个主意真好。好,姨姨晚上一定抱大燕子睡觉。”

楚含嫣抿着嘴笑起来,虽然笑容不大,却甜得如吃了蜜一般。她想了想,又向她的卧房走去。

宋妈妈过去牵她,她的小胖身子还躲了躲,不许牵。宋妈妈无法,只得跟在她后面。

众人正纳闷之际,楚含嫣又出来了,怀里还多了一个她睡觉时抱的大燕子玩偶。

她走到陈阿福面前,把玩偶举起来说道,“给…姨姨,睡…饱饱。”

陈阿福真的被感动了,她没想到小姑娘能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拿给她。

她把楚含嫣抱起来搂进怀里,轻声说道,“谢谢,姐儿真好,真大方,都舍得把这么好的东西给姨姨。不过,姨姨家里也有大燕子,还是让它陪伴姐儿睡饱饱…”

看着她们两人的互动,看着能正常交流的楚含嫣,了尘捂着嘴无声地流出了眼泪,楚令宣也是深有感触,心里涌动着一股原来从来没有过的情绪。

她们两人的相处模式不像师生,不像主仆,也不像这个时代的母女。但任谁都看得出来,她们相处的似乎比亲母女还要亲密。

怪不得嫣儿的病好得这样快!怪不得嫣儿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跟她交流!不仅是因为陈阿福教导的方式得当,更因为她用心去跟嫣儿相处,把嫣儿当成一个正常的孩子,还有一颗喜欢嫣儿的真心。

陈阿福的每一句话都再平常不过,却又有些出人意料,也不是他们能想出来或者说出来的。而这些话,正合了嫣儿的心思。

再看看嫣儿坐在她腿上的表情,放松,满足,依赖…连灵气,似乎都多了些。

陈阿福同小姑娘说了几句话,觉得他们一家祖孙三代难得团聚,自己不好在这里当大蜡烛。又哄了小姑娘几句,忽视掉她眼里的浓浓不舍,用脸蹭蹭她的头顶,起身告辞。

了尘主持说道,“听说陈福主搬家,贫尼特地请了一尊观音大士佛像。祝愿陈施主一家身体康健,如意吉祥。”

身后小尼姑捧上来了一尊紫檀观音像。

第150章 想找个什么样的

陈阿福作揖谢过,把观音佛像接过来。

楚令宣又欠了欠身,说道,“我刚刚才回家,还没来得及去恭贺。这是贺仪,恭喜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

这位董事长真是体恤下属的好领导。

陈阿福接过红包,红包轻飘飘的,肯定是银票。她笑道,“谢谢楚大人。”

楚令宣又说,“红运火锅大酒楼几天前已经在京城开业,生意极是火爆。要去那里吃火锅,还得提前预定。”

陈阿福听了大喜过望,笑得眉眼弯弯。罗管事会经常得到红运酒楼的消息,杨明远也偶尔会派人送信过来,有时候是报个信儿,有时候是向陈阿福讨个主意。

她知道杨明远在京城比较繁华的路段租了个四层楼的大铺面,连租铺面带装修,花光了他所有积蓄,火锅会在腊月十日开业…却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

这下发财了,她正在愁银子越来越少。

楚令宣看陈阿福笑得露了一排白牙出来,有些好笑。这姑娘倒是一点不装,一听生意好了就乐成这样,跟她清丽的容貌一点都不相符。这么灿烂的笑容,除了给大宝、嫣儿,还给了…银子。看来,以后送她不能送…礼物,应该送银子。

陈阿福不知道楚令宣在心里笑话她,只觉得这人原来看着冷冰冰的,现在却经常能看到他嘴角噙着笑意。虽然只抿了抿嘴,但嘴角那对浅浅的小酒窝跟楚小姑娘的一样好看。

她最喜欢看小姑娘的就是那对小梨窝,笑容大些,梨窝就深些,笑容浅些,梨窝就小些。她特别希望那对小梨窝越来越深,希望她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她似乎觉得楚令宣那对小酒窝也越来越深了…

她被自己的幻觉吓了一跳,慌忙走出厅屋。

出了怡然院,魏氏正拿了两把蜡梅等在路边。见她手里捧着佛像,笑道,“走,我送你回家。”

两人说说笑笑出了棠园角门,半刻钟便到了禄园。

陈阿福说道,“了尘住持和楚大人都喜欢吃我做的卤味,罗嫂子等等,我做些素卤味你拿回去。”

那两位大神都送了大礼,还没吃到自家的饭菜,得做些给他们送去。

魏氏笑道,“那感情好。”

陈阿福先去上房把观音佛像交给陈名,让他供奉在厅屋里,又把那个红包和两把蜡梅交给他。

然后,魏氏烧火,陈阿福炒卤料,王氏洗了些豆干、豆皮、藕这些补偿容易煮熟的素菜,卤了一小锅。现在已经申时末,再晚了,就赶不上人家吃晚饭了。

卤菜的时候,听到院子外面传来阿禄、大宝等几个孩子的笑闹声,以及追风、旺财的嚎叫声,里面竟然还有罗明成的声音,另外两个也是棠园下人的孩子。

魏氏笑道,“咱们离得近了,不说嫣姐儿会跑你家跑得勤,我家成小子都会跑得更勤。”

陈阿福笑道,“跑勤了才好,我就喜欢孩子。我们家人少,多来些孩子正好热闹。”

魏氏看了看她,抿嘴笑道,“阿福翻年就该满十六岁了吧,不能再耽搁了。说说看,想找个什么样的,嫂子帮你寻摸寻摸。妹子这样天人一般的好样貌,应该配个好后生。”

王氏听了,高兴地抬起头说道,“那我先谢谢侄儿媳妇了。你也看到了,我家阿福长得俊,良善,又心灵手巧。”又叹道,“不过,阿福的情况特殊,立了女户,还带了个儿子,是要招婿的,条件太好的后生怕是不愿意上门。我们摸思着,想给她找个心眼好、能干些、不要光想着吃软饭的好后生,没钱不要紧,关键是人好。最好,人才好些,不能太丑了。”

谈到男人、招婿这些话题,陈阿福倒是没有多少扭捏,这也的确是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古代的女人早婚,没看十二岁的陈阿菊已经猴急了。

虽然她作好了万一找不到好的,就一个人带着大宝过一辈子的打算。但这是最坏的打算,若是有个过得去的男人,她还是想找一个。自己有依靠,再多生几个孩子家里也热闹。

陈阿福没像这个时代的姑娘羞得跑出去,听王氏说完,还笑着补充了一句,“人才稍微一般些也无妨,关键要干净些的,我最受不了不每天刷牙和洗脚的邋遢男人…”这一点她比较坚持,所以必须要说出来。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王氏打了一巴掌,骂道,“哎呀,你这丫头,羞死人了,也不怕你罗大嫂笑话。”

陈阿福道,“正因为是罗大嫂,我才说实话,有啥羞人的。若没有合适的男人,大不了不娶就是了。”

听到她说“娶”,魏氏笑得前仰后合。说道,“阿福妹子的这个条件,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每天坚持刷牙的男人,都是家里比较讲究的。但凡家里讲究,日子肯定都比较好过,这样的人不一定愿意上门。若是没钱,日子不太好过的后生,大都不会太讲究。其实,后生稍微不讲究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成亲了你帮着把他打理干净不就行了。”

陈阿福摇头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养成了不讲究的习惯,是不好纠正的。”

她前世就这样,特别喜欢清清爽爽的男人,又特别不喜欢不讲究的男人。

魏氏又问道,“若是有条件不错的男人,他想娶妻,也愿意把大宝接去他家,但他不愿意上门,你愿意重新把户籍牵回娘家,再嫁给他呢?”

陈阿福笑道,“若我嫁出去了,嫣姐儿咋办?我还真有些舍不得她。”

魏氏笑道,“姐儿总会长大。若有合适的男人,先把亲事定了。等过两年姐儿大些了,身子好些了,阿福妹子就能嫁人了。总不能为了姐儿,把终身大事耽搁了。怎么样,若后生好了,你愿不愿意嫁人?”

王氏忙道,“若后生真的非常不错,我们愿意把她嫁了。”

陈阿福却撇了撇嘴,摇头说道,“我想,应该没有哪个男人能好到让我有这种想法。”

第151章 学舌

王氏瞪了陈阿福一眼,对魏氏说道,“侄儿媳妇,你别听她的,若有好后生,又愿意接纳大宝,我和她爹做主,把她嫁了。”

魏氏笑着没言语。她看得出来,王氏和陈名,可做不了陈阿福的主。

之后,陈阿福又在盆里割了两把蒜苗,这是第三茬,虽然没有第一茬香,但味道还是非常不错。今天请客,她都没舍得割这盆蒜苗。

她又炒了个蒜苗香干。

魏氏闻了,直吸鼻子,说道,“天呐,这蒜苗咋会这么香。”

陈阿福笑道,“我炒了两盘,一盘你拿去给了尘住持和楚大人吃,一盘拿去你家给罗大伯吃。”

魏氏笑道,“别,这么好的东西拿回自家,我公爹会骂我。”

陈阿福道,“我炒得有些多,三个主子吃不完。”

魏氏道,“若主子吃不完,我们就吃剩下的。”

还真是忠仆。她都这么说了,陈阿福就不好再劝。

陈阿福又跟魏氏说了自家想买下人的事,她还是想请罗管事帮着掌掌眼。

魏氏笑道,“好,我回去就跟公爹说。明天两位主子都在,看他能不能抽出时间陪你去一趟县城的牙行。”

魏氏拎着食盒走时,已经暮色四合。

她把在院子外面疯玩的罗明成和另两个孩子带走了,大宝和阿禄也才带着追风和旺财回家,又把院子大门插好。

陈名把那个红包递给陈阿福,说道,“这个贺礼是楚大人看在你面子上给的,有些重,爹拿了不好,还是你收着。”

原来红包里装的是一百两银票。

陈阿福笑道,“他知道今天是爹搬家。他给爹的,爹就收着。”

晚上做的米粥,吃的剩菜。没有客人,便在上房东屋吃的。

饭后,几人又挤去西屋炕上说笑。陈阿福说楚大人和了尘住持都回来了,明天她就不用去棠园上班了,明天跟王氏一起去县城买东西。

阿禄因为明天要上学去不了,专门嘱咐他们一定要抱两头小猪回来养。

王氏笑着答应了。现在,简单的绣活都让许氏做,王氏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见儿子外孙那么想自家养头猪,也愿意满足他们的愿望。

陈阿福不想王氏那么辛苦,便又说了想买下人的打算。说现在房子宽余了,买了人也能住得下。

陈名还是不愿意自己家买下人。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已经太好过了,不能不惜福,同时也不想花陈阿福太多钱。

陈阿福便笑道,“是给我家买的,先暂时住在这边。”哪怕以后搬去了福园,也可以打发人过来帮着做些事。现在日子好过了,她不愿意让王氏干太多粗活。

商量完,陈阿福、大宝和阿禄走出了上房。旺财跟着阿禄去了东厢,追风跟着陈阿福母子去了西厢。

刚进屋,七七和灰灰便回来了。

陈阿福嗔道,“越玩心越野了,现在才回来。”

她从厨房端了热水给大宝洗漱完,让他上床,又灌了两个汤婆子塞进被窝。然后,又把挂在廊下的鸟笼拿去南屋,再把追风和七七、灰灰的蹄子、爪子洗干净,让它们睡去南屋的窝里。现在天冷,也不能经常给它们洗澡。

七七都爬在篮子里了,又伸长脖子说了一句,“嗯,好吃…明儿去说嫣儿喜欢…让她再炒一盘蒜苗来…”

这是楚令宣的声音。

接着,声音一变,又成了了尘住持的声音,“呵呵,你自己嘴馋,还拿嫣儿说事…”

声音又变回来,“不是儿子嘴馋,实在是太香。”

陈阿福脑补一番那种情景,乐出了声。看那楚令宣一副严肃相,却还有这样一面,怪不得楚老侯爷要骂他嘴馋。

灰灰见七七把陈阿福逗乐了,也立起身卖乖说道,“我还有银子,咱不差钱,爹可着劲儿花…”这是陈阿福的声音。

陈阿福气得弹了它的小脑袋一下,说道,“哎哟,咱们家的事情不许拿出来说。若我知道你把咱们的家底抖落出来,定要收拾你。”说完,又弹了它小脑袋一下。这个灰灰,跟秀气的七七比起来,是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七七见灰灰挨打了,哈哈笑了起来,声音是陈老太的。

陈阿福都走到门口了,又听七七小声嘀咕了一句,“…倒是兰心蕙质…”

是楚令宣的声音。

陈阿福的脚步顿了顿,她只听清了“倒是兰心蕙质”这六个字,不知道说的是谁。或许不久的将来,楚小姑娘又会有后娘了。

希望是个好相与的,不然刚刚好起来的小姑娘又该可怜了。

陈阿福洗漱完后躺上床,软软的,虽然没有炕上暖和,却感到极其舒适。好久没睡床了,感觉真好。

她没有放下罗帐,看着明亮的月光透进棂花槅扇窗洒进来。今天是月中,月光极亮,哪怕有一层窗纸挡着,也把屋里照得朦朦胧胧的。

新家具的木香味,新被褥的棉花香味,大宝枕头里燕沉香树叶若有若无的香气,让她神清气爽。

再看看旁边的大宝,即使睡着了,偶尔也会弹出一抹笑意。

还有亲人的良善,逆天的金燕子和空间,快到手的大笔银子…

现在啥啥都好,只有一样不好,就是她的身世。若是那家不找事,自己一辈子在这宁静的乡下,守着亲人,过着宁静的日子,那该多好。

第二天早饭后,阿禄去上学,陈名要去隔壁福园当监工,陈阿福、王氏要去三青县城。走之前,陈阿福要把大宝和二狗、二鸟带去罗家,让他跟罗明成玩,再顺道问问罗管事有没有时间陪她们去一趟县城。

大宝撵路都撵哭了,还是不能带他。因为他一去,追风、旺财和七七、灰灰就都要跟着去。她们今天忙,要买许多东西,若是适合,还想买几个下人,哪里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动物。

刚过福院的院子,就看到罗源赶着一辆马车来了。

来到面前,罗管事掀开车帘笑道,“我们正好要去县城办事,再帮着你买几个下人。”

第152章 戳烂事

陈阿福让大宝带着二狗二鸟自己去罗家玩,她则回禄园把王氏叫上。两人一起上了马车,车厢里还坐着罗大娘。

罗大娘笑道,“昨儿我大儿媳妇拿着阿福卤的素菜和蒜苗炒香干回棠园,我家大爷和姐儿十分喜欢吃。特别是姐儿,根本没吃够,请阿福今儿再炒一碟吧。最好再多做些素卤味,明天主子就要回庵里。她去灵隐寺给无智大师送兰花的时候,再给大师送些卤味过去。”

陈阿福笑了起来,点头说道,“卤味我倒是能够多做些。但盆里的蒜苗剩得不多了,只够炒一小盘,今儿晚上我就炒了给你们送去。”

罗管事夫妇笑着道了谢。

陈阿福又说了自己想买的人,不仅要买两、三个干活的,还想再买一个懂庶务、一个懂管家的。

罗管事说道,“干活的人倒好买,只要成年又四肢健全都行。但懂庶务、懂管家的下人就不好买了,这种有本事的人,主家轻意不会发卖。若是发卖一定是犯了大错,这样的人买回家也糟心。再有一种情况,就是主家犯了事,奴才被官府贩卖。这种情况也不是随时都有。”

陈阿福听了便有些发愁,管懂家的下人不一定非要买,但她特别想买一个懂庶务的人。陈名比较单纯,很多事情不懂,得有人带着他做。自己比较忙,又是女人,管田地和做生意都不好直接出面…

罗管事又道,“要不这样吧,定州参将府里有几个这样的人,若阿福信得过,我跟大爷说说,送两个人给你们。放心,奴契会给你,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二心。”

陈阿福摇头笑道,“参将府里的下人在城里享福惯了,怎么会愿意来我们乡下住,更不会愿意给我这个村姑当下人。”她可不想弄个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来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