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宅二门里,李小幺从车上跳下来,她今天回来的比往常早了不少,一路大步进了半亩园,坐在炕上托着腮叹了几口气,转头吩咐着海棠:“叫那两个嬷嬷进来,那两个嬷嬷姓什么来?”海棠意外的看着李小幺,忙笑着答道:“个子高些的那个姓张,面色黑一点的那个姓卢。”

“嗯,叫她们进来。”

海棠忙出去寻了张嬷嬷和卢嬷嬷进来,李小幺放下手,看着两人,慢吞吞的说道:“是这样,后天我要进宫领宴,嗯,皇上说是家宴,替吕大爷和吕二爷接风的,我也得跟着去,你们两个说说,这礼仪上头,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

张嬷嬷和卢嬷嬷对视了一眼,张嬷嬷得体的笑着问道:“这吕大爷和吕二爷,是从前吕先生家的?”

“嗯,吕先生的嫡亲孙子。”李小幺点头答道,两个嬷嬷同时看了李小幺一眼,又相互看了看,脸上带着满满的为难说道:“五爷,这里头的讲究多得很,一时半会的……”

“明天我在家,先挑要紧的说吧。”李小幺叹了口气吩咐道。

第一百三一章 福豆

两个嬷嬷曲膝答应了,低低的商量了几句,张嬷嬷看着李小幺笑着说道:“五爷,头一样,这进宫衣着上是极讲究的,非奉上谕,不得违例,五爷一定要着女装才行。”李小幺双手托腮,点了点头,两个嬷嬷暗暗舒了口气,肯听话就行,卢嬷嬷恭敬的接着说道:“第二样是走路,五爷走路什么都好,就是懒散随意了些,这在御前是大忌。”李小幺长长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两个嬷嬷心下大定,接着说道:“除了走路,这站、坐、起、福,喝茶吃点心,五爷都得过一遍才成。”李小幺放下两只手,看着两个嬷嬷商量道:“就明天一天,不用太认真,也不用那么细,能混过后天一天就成,你们放心,我进宫,能不动就不动,能不说就不说,能坐着决不站着,能站着决不走动。”

“五爷,话不是这么说的,这有没有规矩,就是坐着不动,也能一眼看出来,那坐着跟坐着也差的大着呢,五爷平时行动举止上不差大礼,不过是在心里放份谨慎敬重,小细处再琢磨琢磨就行。”张嬷嬷忙陪笑说道,卢嬷嬷忙跟着劝道:“五爷若能用心,明天一天就够了,宫里的人见多识广,眼睛可尖,五爷今晚明天就辛苦辛苦,免得到时候失了咱们府里的体面。”

李小幺来回看着两人,这两个嬷嬷,还真是尽心。

“好吧!”李小幺没怎么有力气的答道,张嬷嬷和卢嬷嬷面露喜色,李小幺瞄着两人,突然问道:“来前王爷交待过?若我没规矩,就罚你们两个?”

“回五爷,来时爷没说罚,只说若五爷规矩学的好,就重赏奴婢两个。”张嬷嬷和卢嬷嬷怔了会神,干脆的垂手应道,李小幺看着两人,想了想,没再多问,叹着气下了炕吩咐道:“先走路吧。”

刚走了两步,李小幺突然停住步子,转身吩咐海棠:“去叫狗子进来见我,有急事让他去办。”海棠忙答应了,出来叫了个小丫头出去叫人,李小幺又叫了紫藤进来吩咐道:“取一百两银票子给我。”紫藤进去取了两张银票子出来,李小幺示意她放到几上,一边继续迈着优雅步,一边问道:“还有多少现银?”

“回五爷,还有七千七百多两。”

“嗯,”李小幺暗暗叹了口气,这银子真跟流水一样,可惜是往外流,不是往里流,这七千里还得支铁木和顺才婚礼的费用,苏子诚说她的俸禄一年一结,下个月该结了吧,要是少了,她肯定要说话的,梁先生捎信说替她寻好几个上好的织工了,等人一到,就得赶紧筹办织坊的事,这织坊,是自己一家办,还是找个合适的伙伴?要不干脆送干股?这样最好,这织坊往后要做李家的撑家族产,不好与人合办,送干股最合适,嗯,织坊得从范大娘子手里拿过来,大哥说得对,对她,自己是期望过高了,有些事,强求不得,也心急不得,慢慢来吧。

李小幺悠悠然的晃着步子,张嬷嬷忙在旁提醒道:“五爷,袖子不能甩,肩膀不能动,五爷可别走神。”李小幺凝神走了两三趟,又坐下学了回喝茶,张狗子就到院门口听吩咐了。李小幺取了银票子到了外院,将银票子递给张狗子吩咐道:“这是一百两,你去寻家大点的金银铺子,让他们给打些金福豆,两钱一个,福豆打实心的,嗯,先去取个样子送过来我看看,可不能打得一幅蠢相,还有,我明天天黑前一定要的,实在不行就多付些工钱。”

张狗子利落的答应着接过银票子,也不多问,奔出去小半个时辰,就掂着只赤金福豆回来,李小幺仔细看了看,这一粒小豌豆极简单却朴拙可爱,李小幺满意的点了点头,将福豆递还给张狗子吩咐道:“就这个,这家做东西倒用心。”张狗子松了口气,奔出去看着人打那一百两银子的福豆去了,李小幺沿着抄手游廊,慢慢往回晃着,这一百两银子,也就能打五十个金福豆,后天一天也许就全没了,这银子啊,流水一样往外流!

第二天李小幺还真是认认真真学了一天,张嬷嬷和卢嬷嬷满意非常,到傍晚时分,两人就表示李小幺可以过关了,李小幺累得腰酸背痛,吩咐抬了热水进来,舒舒服服的好好泡了个澡,天色落黑,张狗子送了那包金福豆进来,扣了工钱,只打了四十八个金福豆,李小幺托了满手,叹着气吩咐紫藤装在只厚些的荷包里,张嬷嬷和卢嬷嬷带着几个丫头,打开所有的衣服箱子,比划着挑了件玉色流彩暗花短夹衣,一条银纹百蝶度花曳地裙,一件银纹灰鼠里斗篷,又挑了支极简单的如意云纹羊脂玉簪配好,张嬷嬷一边拿过来给李小幺看,一边笑着解释道:“五爷身份儿不显,穿太张扬的衣服不好,若太素净了,又容易让人轻看了去,也失了礼,这样的暗纹最好,这裙子上的百蝶是用同色丝线绣的,最吃功夫,乍一看素净,一走动就看出不同了,这簪子虽说简单,却正配五爷,五爷生得干净,笑起来更是干净。”李小幺仔细看了看那条裙子,果然如张嬷嬷所说,裙子上的蝴蝶要在裙子抖动,光景变化间,才能看的清楚,李小幺伸手抚了抚裙子上微微突起的绣花,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李小幺起来沐浴洗漱,端坐妆台前梳了头,换上昨天挑好的衣服,将装满赤金福豆的荷包小心的系好,紫藤和张嬷嬷等人围着她转了几圈,系好羊脂玉如意压步、香袋等物,又细细理好宫绦上的流苏,海棠递了个月白边角绣蝴蝶帕子给李小幺,张嬷嬷退后几步又仔细看了一遍,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张嬷嬷和紫藤跟着李小幺出来,在二门里上了车,先到梁王府门口,再一起往宫门口过去。

李小幺扶着紫藤的手在宫门口下了车,吕华和吕丰已经站在宫门前等候着了,见苏子诚的车子过来,忙笑着迎上来,苏子诚瞄着李小幺下了车,才转过身,拱手和吕华见着礼,笑着让出李小幺介绍道:“这就是小五。”

李小幺忙一丝不苟的微微曲了曲膝,笑意盈盈的见了礼,吕丰站在吕华身后,满眼赞叹的看着李小幺,小五穿这衣服真是好看!

吕华长揖到半,直起身子,目光锐利的打量着李小幺,话语却极客气:“幸会幸会,五爷人品清逸,果然名不虚传,在下慕名已久。”李小幺带着满脸的委婉柔顺,得体的微笑着,垂着眼帘又曲了曲膝,作为一名文雅柔顺的弱女子,她可以不跟他寒暄!苏子诚瞄着一脸兴奋的看着大哥的吕丰,挑了挑眉梢,笑意融融的让着吕华,率先往宫门进去。

宫门口执戈而立的武士站得笔直,目不斜视,李小幺又想了一遍张嬷嬷的教导,屏气凝神,优优雅雅的落到最后,穿过宫门,吕丰面容严肃的转着眼珠四下瞄着,落到和李小幺并肩,低低的说道:“等会儿咱们坐一处!”李小幺无语的白了他一眼,这坐哪里还能由得他和她?

早就垂手等候在宫门内的几个小内侍急忙上前躬身长揖见礼,领头的内侍陪着满脸笑容,恭敬的说道:“王爷,皇上说吕大爷不是外人,今天是家宴,设在重华殿。”

“嗯。”苏子诚也不理会众内侍,转身笑让着吕华,李小幺留神着四周,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内侍冲着李小幺躬身行礼,声音清晰而恭敬的说道:“李姑娘,娘娘吩咐先带您到聚绣宫见礼,咱们往这边走。”苏子诚猛的转身盯着小内侍,小内侍轻轻打了个寒噤,垂手微微转身向着苏子诚,苏子诚盯了他片刻,转头看着李小幺交待道:“聚绣宫是皇后居处,别失了礼。”李小幺笑着曲了下膝,苏子诚拧着眉头,看着李小幺跟在小内侍身后逶迤前行,满眼的不放心。

李小幺不急不缓的跟着小内侍,走出了十来丈远,笑着说起了闲话:“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回姑娘,小的叫赵兴,今年十五了。”赵兴恭敬的答道,李小幺不动声色的仔细打量着他,放低了声音,小心的问道:“你在聚绣宫当差吗?聚绣宫是娘娘住的地方,肯定好看极了!”赵兴想笑又抿了回去:“小的是聚绣宫粗使太监,娘娘住的地方当然好看。”

“是皇宫里最好看的地方?”

“那倒不是,宫里最大最好看的是慈恩宫。”

“真的?那谁住在慈恩宫啊?真有福气!”

“谁敢住慈恩宫?那是先皇后,就是先头皇后早先住的地儿。”赵兴声音渐渐低下去,李小幺吐了吐舌头,低声说道:“咱说别的,嗯,娘娘今天心情好不好?我头一趟进宫,害怕得很!”

“小的哪能知道这个,小的虽在聚绣宫当差,可离娘娘差了不知道多少层呢,不过昨天半夜传了碗汤药,指定是皇上夜里又咳了,皇上夜里一咳,娘娘脾气就不好。”赵兴低声说道,李小幺一边笑应着,一边从荷包里取了粒赤金福豆出来塞到赵兴手心里,低低的说道:“多谢你,等会儿我可得小心着些。”

赵兴瞄着李小幺指尖掂着的那股金光,握在手心里只觉得沉甸甸的,满脸喜色,忙点头道了谢,殷勤的让着李小幺,一路往聚绣宫进去。

第一百三二章 皇家

离聚绣宫还有几十步远,赵兴突然低声说道:“娘娘一早请宁远侯府三娘子过来帮着待客,娘娘最疼三娘子了。”李小幺脸上的微笑一丝不变,手却利落的探进荷包又取了只金福豆塞到赵兴手里,赵兴睁大眼睛怔了片刻,仿佛明白了什么,接过金福豆,试探着接着说道:“昨天娘娘又和三爷生气了,听说是嫌三爷一有事就哭。”李小幺凝神听着,手下不停,又塞了只金福豆过去,赵兴咧嘴笑着,低声嘟嚷道:“李姑娘往后能常进宫就好了。”

李小幺脸上笑意浓了不少,说话间已经离聚绣宫不远,赵兴下意识的缩了缩肩膀,闭上嘴不敢再说一个字,李小幺一颗心也紧张的提了起来,这郭皇后,也是出了名的贤德仁孝,传说中那是堪比已故孝慈皇后的人,既然声名如此显彰,贤不贤,德不德的不知道,精明厉害那是肯定的。

赵兴进了宫门口就停住了步子,李小幺也不敢乱动,微微垂着头立着,等人来引,等了一盅茶的功夫,垂花门里两个穿着一样天青灰裙子的使女,在李小幺面前两三步远处站住,声音柔和却冷淡的说道:“娘娘叫李姑娘进。”

李小幺跟着两个使女穿过垂花门,转过架明黄底富贵花开双面绣屏风,前面豁然开朗,李小幺沿着抄手游廊,一边一丝不苟的碎步安然前行,一边不动声色的用眼角瞄着各处,院子极大,垂花门东边莲花形石台上,放着只铜绣斑驳古旧的青铜鼎,西边游廊下,伏着两只鼓腹瞪眼、极为生动的蛤蟆,正殿台阶旁,一左一右放着两个一人多高的铜鹤,两只鹤昂着头,长嘴半张,展着翅膀作势欲飞状,游廊四边角落里,放着四盆巨大的铁树。抄手游廊对着院子的一面挂满了各色鸟雀,上下翻飞,快乐异常的鸣叫不停,另一面却是一幅幅碑拓,李小幺心里划过丝奇异的感觉,这碑拓和铜鼎、铜鹤配在一起还好,搭上这么多笼子鲜艳,羽飞鲜艳的鸟儿,这算是奇异的美?

三人到了正殿台阶下,一个使女转身吩咐道:“在这儿候着。”李小幺忙垂手站住,也不敢再四下乱瞄,全神贯注的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又过了一盅茶的功夫,半人高的台阶上总算传来了召唤声,李小幺微微提着裙子上了台阶,跟着天青灰裙子的使女进了大殿。

殿内铺着厚厚的花开富贵长绒地毯,李小幺目不斜视的跟在使女身后,转过架百宝格,冬日温暖的阳光透过嵌着琉璃的窗户照着紫檀木沿大炕,李小幺在炕前的半旧弹墨垫子前跪下,行了三磕九拜大礼。

“起来我瞧瞧。”声音里透着居高临下的雍容,李小幺站起来,又曲了曲膝,抬起头,面容恭敬里带着丝微微的笑意,抬头看向炕上,郭皇后看着仿佛只有二十几岁年纪,圆圆的脸却显得极小巧,大眼睛,睫毛密而长,鼻子嘴巴精致异常,下巴略嫌尖,简直象个古装版人偶,漂亮的让人不敢相信是真人,正目光清冷锐利的上下打量着她。

“我眼拙,没看出哪儿好来,你替我瞧瞧。”郭皇后转头看着炕前说道,李小幺随着郭后目光看过去,只看的满心惊叹,几乎要惊叹出声,炕边上站着的少女十七八岁,面容和郭后有四五分像,却是极美的瓜子脸,温润的尖下颌弧度完美,郭后的美她都有,郭后不好的地方到她这儿全完美了,一张脸生的没一处能挑剔的地方,头发乌黑柔软,绾着时新的十字髻,莲子大小的珍珠垂坠发间,身材修长纤细,一件极浅的桃红紧身夹衣,配了条松花色裙子,站在那里,那股子飘逸出尘让人无法形容,这一定就是宁远侯郭敏锐的嫡长女,郭家三娘子郭玉蓉了,怪不得郭后最疼她,生得这样,谁见了不疼?李小幺看的移不开眼睛,她两辈子加一起,也没见过这样长相气质都无法挑剔到这样的佳人。

“看姑母说的,姑母若是眼拙,那天下人岂不是都没有眼睛了?!这可不是眼拙。”郭三娘子看也不看李小幺,笑容比花开更好看,温温婉婉的和郭后说着话,李小幺暗暗呼了口气,声音也好听极了,都说这郭玉蓉是开平府,不,是北平国第一才女,才不才的不说,第一美女是肯定的。

郭皇后满眼笑意,抬手虚点了点郭三娘子,笑着嗔怪道:“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郭三娘子抿嘴笑着,眼角分出点余光,扫了李小幺一眼,郭后转头瞄着李小幺,淡淡的问道:“吕先生身子骨还好吧?”

“回娘娘话,吕先生上个月捎了信来,说身子康健。”李小幺恭敬的答道,郭三娘子看了郭后一眼,冲着李小幺抬了抬下巴问道:“你怎么见着的吕先生?”

“先生在池州府行医,也是机缘巧合。”李小幺转头看着郭三娘子,声音里透着一样的恭敬,郭三娘子西子捧心般好看的皱着眉头紧追问道:“什么时候?”

“五年前了。”

“嗯。”郭后蹙了蹙眉头,冲着郭三娘子点了点头,郭三娘子眼角余光拖过李小幺,看着郭后笑着说道:“都怪姑母!我也眼拙了,竟然什么也看不出来了!诚表哥也真是实诚,吕先生说好,他就真当幕僚用了?!真不知道说他什么好!”郭后笑着看着郭三娘子,抬手伸向郭三娘子笑着说道:“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过去吧。”郭三娘子忙扶着郭后下了榻,郭后在前,郭三娘子扶着她,低声说笑着,李小幺和使女们跟在后面,一路往重华殿过去。

重华殿外,吕丰站在最外面路口处,仿佛欣赏周围美景般盯着弯路尽头,苏子诚、苏子义和吕华站在台阶下低声说笑着,苏子诚不时瞄着殿外,看着一直伸长脖子张望不停的吕丰,不时拧一拧眉头,殿门口,宁王妃尉氏正交待着苏碧若。

郭三娘子挽着郭后从弯路转进殿内众人的视线中,吕丰眨了眨眼睛,往后退到苏子诚身边,低声问道:“小五呢?”苏子诚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理也没理他,吕华皱了皱眉头,盯着吕丰,吕丰敏感的看向吕华,缩了缩肩膀,退到吕华侧后,不敢再多言语。

几个人见郭后上了台阶进来,恭敬的长揖见着礼,郭后停住步子,带着满脸和气的笑容,抬了抬手:“不必多礼,今天是家宴,又不是国礼。”说着,转身吕华和吕丰,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翻,笑着赞叹道:“天师吕家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人中龙凤,看看,把你们师叔都比下去了!”郭后指着苏子义和苏子诚笑道,郭三娘子的目光从吕华、吕丰身上移到苏子诚身上,停下不动了。李小幺垂手含笑跟在后面,看着众人寒暄,吕丰瞄着郭后和郭三娘子过去了,冲着她挤了挤眼睛,郭后上了台阶,郭三娘子忙松开姑母,微微曲膝和宁王妃见着礼。

没等众人见好礼,外面内侍高声禀报着,皇上来了。

众人急忙涌出大殿,郭后最前,郭三娘子紧随其后,尉氏牵着苏碧若,紧走几步赶上苏子义,和苏子诚一处四人,略落后半步跟上,吕华转头看向李小幺,李小幺忙紧走两步,和吕丰并肩紧跟在吕华后面,跟在最后迎了出去。

皇上中等身材,略胖,很白净,皮肤却松驰的厉害,五十多岁的人,看着却老得多,一只手牵着个十岁左右、一身明黄缂丝长衫,长相极似郭后的美少年,两人神情极似,都是一样一脸的温软平和,步态举止缓而轻,李小幺小心的打量着两人,看来外间的传说是真的,这皇上温和宽厚的过了,失于犹豫和懦弱,看这样子,这个皇三子长相酷似其母,这脾气性格只怕极似其父,也怪不得皇上最疼爱他,怪不得郭后嫌他一有事就哭,他的母亲必定不想要一个这样性格的儿子。

皇上的笑容和煦如春风,声音轻缓的和儿子们说着话,又转向吕华等人,仔细打量着吕华和吕丰,笑着说道:“面容身形和吕先生都极象,天师安好?”

“谢皇上,家父安好!”吕华拎着长衫就要跪倒,皇上忙笑着抬手止住了他:“今天行家礼,随意些好。”

“是!”吕华笑着垂手答道,皇上走了两步,站在李小幺面前,背着手含笑打量着她,李小幺笑盈盈的曲膝又行了个福礼,皇上温和的笑着问道:“你就是李小幺,多大了?”

“回皇上,十七了。”李小幺笑盈盈的答道,皇上轻轻‘噢’了一声:“吕先生既然把你推荐给阿诚,你必定有与众不同处,不过姑娘家嫁个良人才是大事,别光顾着报知遇之恩,耽误了终身大事,听到没有?”皇上如絮叨的长辈般,温言软语的和李小幺说着话,李小幺被他说的心里温暖而柔软,忙深曲膝谢道:“这是皇上疼爱小幺,小幺记下了。”

第一百三三章 各有心思

皇上转身招手叫过苏碧若,牵着她的手,一边温和的和苏碧若说着话,一边缓步进了重华殿。

皇上和郭后一左一右坐了上首,苏子义居左一,尉氏紧挨其后,苏子诚居右一,吕华、吕丰坐在苏子诚下首,李小幺居于末座,果然和吕丰坐到了一处。郭三娘子果然立在一旁布菜斟酒,当然,说是帮郭后待客,可侍候的不过郭后一人而已。宫宴虽说是家宴,可那规矩却一样不少,真是多不可数,李小幺全神贯注在那些规矩礼节上,也顾不上别的了,这食不言估计是北平皇家的规矩,这一顿饭又吃了个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的吃了饭,皇上微笑着的放下筷子起身,众人忙跟着站起,郭后笑着说道:“且到后面梅花阁喝杯茶吧。”众人欠身答应,皇上牵着苏碧若,三皇子苏子信紧跟其后,郭三娘子笑容满面的侧身引着众人,苏子义背着手,微笑着和吕华一边说着话,一边并肩而行,苏子诚冷着脸打量着四周,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吕丰正要等李小幺同行,尉氏顿住步子,带着笑等李小幺过来,两人指点着路边的假山盆景,一路行一路说着些风花雪月的闲话,吕丰瞄了眼苏子诚,干脆落到了最后,跟在尉氏和李小幺后面,背着手悠闲的晃着步子。郭三娘子渐渐落到了苏子诚身边,委婉娇俏的和苏子诚说着今年的绿梅、白梅和腊梅如何如何,又说到那些梅花的诗词歌赋,果然是才女,那些诗词信手掂来,娓娓道出,偷听美人说话也是种享受,李小幺一心两用,尉氏的闲话竟然也开始有一搭没一搭起来,李小幺心里微微一动,小心的瞄了眼尉氏,尉氏正有些出神的斜睇着前面郭三娘子的背影,李小幺眉梢下意识的挑了挑,伸手拉了拉尉氏的衣袖,指着旁边一座一人多高的假山笑着问道:“王妃您看,竟然有这样的石头,这石头长的……真有意思!”

“那是湖石,讲究的就是瘦、透、漏、丑。”苏子诚突然转头答道,李小幺吓了一跳,郭三娘子也看向那块石头,话里带着笑接道:“二爷是个雅人,这样瘦、透、漏、丑俱全的石头如今极是难得,听说二爷园子里有块更好的?”

“嗯。”苏子诚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背着手继续不紧不慢的往前走,尉氏嘴角似有似无的挑了挑,李小幺瞄着尉氏的嘴角,目光滑落到郭三娘子那条松花色裙子角上,裙角闪动,郭三娘子随上苏子诚的步子,开始说起湖石的讲究来。

吕丰盯着那块湖石看了片刻,蹙着眉头撇了撇嘴,上前两步,正要和李小幺说话,转眼看到和李小幺并肩而行的尉氏,话到嘴边又急忙咽了回去,算了,回去再跟小五说,这样的石头算什么?上清宫后山上多的是!

一行人沿着宽而平整的青石路逶迤前行,走了小半刻钟,又上了十来级台阶,进了一处由三间厅阁连于一处的暖阁。

郭三娘子紧前几步,侍候着郭后在正中暖阁窗前落了座,皇上招手叫过吕华和吕丰:“坐这边说话。”吕华笑着长揖答应,吕丰敛了身上的那丝疲赖,恭敬谦和的跟在哥哥身后,在皇上身边落了座,尉氏轻轻拉了拉李小幺,转过几步,在旁边已经摆好茶水点心的小阁间坐下,低声说道:“吃几块点心吧。”李小幺忙笑着点头答应,看来刚才没吃到东西的不只她一个。

苏碧若偎依着皇上,听了一会儿话,就不耐烦起来,跑到栏杆边上,探头往下看了看,又退过来,拉着苏子信的衣袖说道:“陪我下去折梅花去!”苏子信端坐在扶手椅上,烦恼的皱着眉头,不知道嘀咕了一句什么,想用力又不敢用力的往外扯着袖子,苏碧若两只手一起扯着苏子信的衣袖,一边用力往外拖着他,一边叫道:“陪我去!”

李小幺忙转头看向尉氏,尉氏仿佛什么也没看到,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窗户盛开的梅花,李小幺眨了下眼睛,也淡定端起杯子,喝着茶看着外面暖阁的那几对小儿女。

苏碧若拉了几下没拉动,竖着眉梢高声叫道:“陪我去!”正和吕华说着话的皇上被她叫得急忙转过头,苏子信微微扁着嘴,求援般看着皇上,苏碧若看着皇上跺着脚叫道:“翁翁,叫他陪我去折梅花!”皇上笑着安抚着苏碧若:“好!叫高内侍陪你去?”

“不要!我要三叔陪我去!就要他陪!”苏碧若揪着苏子信就是不放手,苏子信挣得脸色通红,郭后脸上带着笑,盯着苏子信和苏碧若,两只手却攥成了拳头,吕丰好笑的看着两人,突然站起来对着苏碧若笑着说道:“我陪你去吧。”苏碧若转头斜着吕丰一声不吭,手里还是紧揪着苏子信的衣袖,皇上好脾气的当着和事佬:“好好,这样最好,你们两个跟吕二一起去,看好哪一根梅枝,可别自己去折,小心伤了手,小心侍候着!”皇上转头吩咐了内侍,笑着拍了拍苏子信的肩膀,又抚了抚苏碧若的头,苏子义谦和的笑看着,苏子诚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吕丰,吕华微笑着,面色一丝不变,可李小幺总觉得他恨不能一脚踢飞吕丰。

看着吕丰陪着两人出去,皇上转头看着吕华,继续起刚才的话题,郭后垂着眼帘喝了几口茶,放下杯子,站起来走到窗前,欣赏起外面怒放的梅花来。郭三娘子往窗前走了半步,在苏子诚身边停住步子,顿了片刻,才轻手轻脚走到窗前,陪郭后低声说着话,欣赏着窗外的白雪绿梅。

李小幺转过头,笑意盈盈的低声说道:“王妃要不是看看窗外的梅花?”

“不必。”尉氏瞄了李小幺一眼,嘴角往上挑着笑着回道,李小幺端起杯子,一边喝着茶,一边好笑起来,看来这苏碧若欺负这个三叔,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一路欺负下来,肯定没吃过亏,不过这回有吕丰跟着,吃不了亏,只怕也占不了便宜。

没多大功夫,郭后面容雍容的坐回椅子上,带着笑喝起了茶,郭三娘子满脸是笑,示意内侍使女又上了一道点心,点心刚摆好,苏碧若就冲在前头冲回了暖阁,直冲着尉氏扑过去叫道:“母亲!”尉氏急忙抱住她,苏碧若扁着嘴正要说话,一眼看见坐在旁边的李小幺,咬着嘴唇咬回那些话,把头埋在尉氏怀里,两只手紧抓着母亲的衣服,一句话也不肯说了。

过了半盅茶的功夫,苏子信脸色微红,脚步雀跃的奔进暖阁,吕丰脸上带着丝得意跟在后头,苏子信奔到皇上面前,指着后面内侍手里捧着的几枝形态极佳的梅枝兴奋的说道:“父亲!看这枝!这枝最高!是他,吕二,他折的!他还抱着我跳上去看!跳到树梢那么高!”苏子信兴奋的话语零乱,皇上顺着苏子信的手指看向梅枝和吕丰,笑着连连点头,郭后端庄大度的笑容中带着无数满意,吕华还是面色不变,苏子义扫了眼窝在尉氏怀里的女儿,笑着喝着茶,苏子诚斜了眼满脸得意的吕丰,李小幺暗暗叹了口气,这回想一脚踢飞吕丰的,只怕不只吕华一个了。

又喝了一轮茶,皇上脸上浮起层掩不住的倦怠,苏子义笑着率先站起来告退道:“父亲该歇着了。”皇上笑着叹了口气:“我老了,说这么一会儿话,人就疲倦,唉,岁月不饶人!下回再进宫说话,吕大和吕二多来!还有你和阿诚。”皇上一边说着,一边扶着内侍的手站起来,李小幺忙跟着尉氏出来,一行人磕头告退出来,苏碧若一路紧拉着尉氏,李小幺落后几步,一路出来上了车,李小幺长长呼了口气,车子轻轻往前冲了下往前行去,紫藤递了杯热茶过来,张嬷嬷紧张的低声问道:“没出什么差错吧?”

“没,好好儿的。”李小幺一口气喝下半杯茶,舒了口气答道,张嬷嬷抚着胸口长呼了一大口气,笑着说道:“我就说,五爷这么聪明灵透的,能有什么事儿!”紫藤抿嘴笑着说道:“五爷不知道,从五爷进了宫门,嬷嬷就合着掌不停的念佛,直念到五爷出来。”李小幺转头看着张嬷嬷,沉默了片刻,示意紫藤倒了杯茶,自己接过递给张嬷嬷,低声说道:“嬷嬷喝口茶润润嗓子,嬷嬷放心,在我这里,旁的不说,至少不会连累了嬷嬷,不会让嬷嬷落个没下场。”

“你看,我跟你说过,五爷跟别人不一样,对咱们这样的下人尊重着呢,当咱们是一样的人!”紫藤看着张嬷嬷喝了茶,接过杯子低声说道,李小幺惊讶的看着紫藤,她可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紫藤转头看着李小幺,笑着说道:“五爷怎么对我们,我们都清楚明白得很,这话连青橙都说过,青橙还说,五爷是天下最好的主子。”紫藤抿嘴笑起来。

第一百三四章 歪打

李小幺呆了呆笑起来,往后挪了挪,舒服的靠到后面靠枕上,笑着没有说话,也是,紫藤她们,能选进梁王府和靖江侯府内院当差,又能做上三等二等的丫头,自然个个聪明伶俐,聪明人不光会听,更会看,李小幺笑着闭上眼睛,懒懒往后靠着说道:“累死了,我歇一会儿。”

车子走了小半个时辰,车厢外传来两声敲门声:“五爷,爷说还有点事,请您先过去王府。”是南宁的声音,李小幺冲着紫藤点了点头,紫藤温婉的答应道:“五爷知道了。”李小幺揉了揉眉间吩咐紫藤和张嬷嬷道:“我到王府下车,你们先回去,不用来接了,等忙完了,让南宁寻辆车送我回去就行。”紫藤和张嬷嬷恭敬的答应了,车子走了没多大会儿就停了下来,李小幺跳下车,见吕丰正在二门里磨磨蹭蹭的不肯往里进,见李小幺下车,笑容满面的迎上来低声说道:“我等你半天了!”

“他们都进去了?”

“嗯,我们骑马回来的,你喜欢那石头?”

“石头?什么石头?你带人折梅枝,折出什么事了?那小丫头可是几乎哭着回来的!”李小幺左右瞄了瞄,声音压得低低的问道,吕丰不屑的哧笑了一声,满不在乎的说道:“那小丫头出了门就踢三皇子,好歹也是皇家郡主,怎么养成这样?简直就是个小泼妇!”

“你把她怎样了?”

“没怎么样,我就把她提起来挂树上了。”吕丰得意的挑着眉梢说道,李小幺眨了眨眼睛,转头看着吕丰,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算了,他有大哥,他那个大哥如果不教训他,那她就更犯不着教训他了,如果他大哥要教训他了,他大哥都教训过了,自然不用自己再多事,李小幺重重的呼了口气,吕丰低头看着她,突然低声说道:“别怕,没事,苏家那俩爷好歹还懂点道理,不会为了这个难为我。”

“原来你也知道这么样不妥当?”李小幺被他一句话挑出了火气,点着吕丰低声怒吼道,吕丰眼顾左右、手指乱划:“那个……这个……小五,你看那块胖石头,那么胖好象不是湖石哈……”李小幺狠狠的瞪着他,错着牙说道:“下回再敢这么乱趟混水,你小心着!”吕丰急忙点着头保证道:“你放心,没有下回!我再不进宫了!”

几句话功夫,两人已经进了外书房院门,李小幺拉了拉衣襟,理了理脸上的表情,沿着抄手游廊,气定神闲的进了垂花门。

苏子诚坐在上首,正和吕华说着话,吕丰跟在李小幺身后进来,两人见礼落了座,苏子诚打量了吕丰几眼,转头看向吕华,吕华笑着站起来,走到书案前,掂了纸笔,凝神画起画来,不大会儿,放下笔,拎起纸吹了吹墨拿过来递到苏子诚面前,苏子诚接过纸,紧盯着看了片刻,怀念的叹了口气:“形神俱备,师父他老人家现在也不知道云落何处。”吕丰一边探头张望,一边笑着和李小幺解释道:“我大哥极精丹青,比那些什么名家强不知道多少!”吕华猛转身,狠狠的瞪了吕丰一眼,苏子诚举起宣纸示意李小幺:“这就是先生,你看看,记在心里,往后不管是画像还是真见了人,别认错了。”

李小幺站起来接过画像,画得极好,不过廖廖几笔,画上人却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只是画像上的老人一点也不象她想象中的那样道骨仙风,人微胖,有点面团团的感觉,满脸笑容,眉毛很长,在眼角处耸拉下来,鼻子和嘴巴和吕华吕丰有七八分像,这应该就是吕先生了,李小幺仔细看了几遍,将画像记在了心里,才将纸张还给吕华,笑着说道:“吕大爷一笔丹青出神入化。”

“雕虫小技而已。”吕华接过宣纸,淡然的客气道,转头征询般看了苏子诚一眼,拎着宣纸放进了焚纸的火盆。吕华看着宣纸化成了灰烬,笑着拱手告辞道:“二爷也忙了大半天了,若没旁的事,华且告退。”吕丰急忙站起来,跟着吕华长揖告辞,苏子诚起身送两人到正屋门口,看着两人出了垂花门,转头看着李小幺,李小幺往后两步,退到扶手椅上坐下,看着苏子诚笑着问道:“先孝慈皇后擅书法爱青铜器?”

苏子诚被李小幺问的有些怔神的答道:“母亲极擅琴,喜欢金石,收了不少铭文拓片。”李小幺轻轻‘噢’了一声,笑盈盈的问道:“你去过聚绣宫没有?”苏子诚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成年皇子怎么能进出后妃的居处?

“聚绣宫院子里放着许多青铜古器,抄手游廊一边全用书法碑拓装饰,真是非同一般。”李小幺闲话道,苏子诚凝视着李小幺,片刻间就恍悟了,轻轻抬了抬眉头,笑着说道:“郭家三娘子擅琴,据说不亚于母亲当年。”说完顿了顿,笑容越来越浓,一边笑一边摇着头,李小幺瞄着他,接着说道:“聚绣宫有个粗使内侍,叫赵兴,昨天夜里赵兴当值,半夜宫里面传过一碗汤药,赵兴说必定是皇上夜里又咳了,今天看着皇上身子很好,哪咳过一声半声的?”

苏子诚笑容僵在脸上,猛的转身看向李小幺,李小幺迎着他的目光,慢吞吞的接着说道:“郭皇后约已以节俭,那聚绣宫看来也真是极节俭的,赵兴看到这么个东西,眼睛就亮了。”李小幺一边说着,一边从荷包里摸了只金福豆出来,托在手心里示意给苏子诚,苏子诚伸手捻起金福豆,掂了掂份量,看着李小幺问道:“用出去多少?”

“就给了赵兴两三个,没机会用。”李小幺摊着手答道,苏子诚低头盯着手心里的金福豆看了片刻,才抬头看着李小幺低声问道:“还有什么事要跟我说吗?”

“没了,嗯,郭三娘子不错,没了。”李小幺边说边站起来:“三皇子和皇上真是像,跟皇上一样疼爱柔嘉郡主,没想到三皇子和吕丰那么投缘,往后吕丰真要是代祖父授艺,倒是事半功倍了。”

苏子诚捻着手里的金福豆,看着李小幺慢吞吞的说道:“你放心,没人怎么着他。”李小幺笑容灿烂的拱了拱手:“那你忙,我告辞了。”转身走到门口,一只脚踏到门槛外,突然回头问道:“宫里谁喜欢鸟雀?”

“父亲。”苏子诚下意识的答道,李小幺莞然而笑:“怪不得,聚绣宫里到处挂的都是鸟笼子,对着碑拓叫的热闹非凡。”苏子诚怔了瞬间,又有些哭笑不得,‘对着碑拓叫的热闹’,这叫什么话?看着李小幺轻松的往垂花门出去,苏子诚转头吩咐东平:“叫长近。”

片刻功夫,长近进来,苏子诚屏退众小厮,低声吩咐道:“聚绣宫有个粗使内侍,叫赵兴,十五六岁年纪,去查清楚,什么时候进的宫,谁引荐的,家里还有什么人,还有……算了,先查这个,越快越好。”长近垂手答应退出,苏子诚吩咐换了衣服,出门往宁王府去了。

没多大会儿,苏子诚就到了宁王府上,将那粒金福豆托给苏子义,低声将李小幺的话说了:“……我已经让长近去查这个赵兴的底细了,若是小幺听的不错,父亲这咳病只怕是有人要瞒到底了,我本想让人去查一查药局这两年进上的药材,可转念一想,药局进上的都是明面上的,如今后宫都在郭后治下,根本就查无可查!”

“嗯,”苏子义将金福豆递给苏子诚,背着手来回走了两趟,顿住步子,看着苏子诚低声感慨道:“这位李姑娘,心思之巧,令人佩服,看来让她顶着吕先生力荐的名头过到明处,这一步倒是走对了,往后让她多在各家走动走动,唉!”苏子义叹了口气,看着苏子诚苦笑着说道:“当年母亲挑尉氏时,就嫌她过于端方,我当时还不服气,现在看看这位李姑娘……还是母亲说的对。”

“大嫂有大嫂的好处,小幺……聪明天成,她是个异数。”苏子诚含糊的劝着苏子义,苏子义出神的望着窗外,半晌,才转头看着苏子诚说道:“郭家,不足惧,父亲虽性子柔软,可并不糊涂,他疼爱三弟,自然知道怎么才是真正为了他好,我只是不想伤了父亲的心。”苏子诚沉默的点了点头,两人沉默半晌,苏子诚笑着转了话题:“阿若没什么事吧?经此一回,若让三弟跟着吕丰习学,只怕没人不愿意了。”

“阿若吃点亏也好,我看吕丰倒极好,不亚于吕华。”苏子义笑着答道,苏子诚一脸古怪的看着苏子义,眨了眨眼睛,倒难住了,这吕丰的不着调处,该怎么才能说清楚?

第一百三五章 织工

转天就进了腊月,认真算起来,这是李小幺到这里过的第一个太平年,也是山上诸人这几年过的头一个安稳年,张大姐兴致最高,连去了几趟城外庄子,嫁妆的事也暂时缓了下来,李小幺每天早晚经过街市,都将车窗帘子卷起,兴致十足的看着外面一天比一天节味浓重的街情市景。

从宫里回来没两天,南宁就送了包金福豆给李小幺,说是王爷的吩咐,留着五爷赏人用,李小幺掂了掂金福豆,不客气的收下了,回来交给紫藤,吩咐她收好,紫藤叫了海棠和青橙,三个人就坐在外间暖阁炕上一个个数好了,紫藤收到柜子里锁好,转回来和李小幺笑着商量道:“五爷,刚我和海棠、青橙点了两遍,一共五百二十个金福豆,跟咱们上回打的一样,都是两钱一个,我已经锁到里间那个大楠木柜子里了,我想着,这也别一个人管,最好一个管物,一个管帐,若要进出,册子上一笔笔都要记好,月中月初对两回帐,五爷看这样是不是妥当?”

李小幺赞赏的点了点头:“你想的周到,就这样。”

“那就淡月管物,青橙管帐,五爷看行不行?”

“你安排就是。”李小幺笑应道,看着紫藤出去了,端着杯子出了半天神,怪不得红楼里凤姐说,就是她们家的丫头,也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强。

隔天长近打听了赵兴的事儿,从正屋出来,一径到了东厢门口,含笑禀报了进去,揖了半揖见了礼,笑着说道:“前儿爷吩咐打听打听聚绣宫那个赵兴,今天早上他家的事儿打听了些,爷吩咐跟五爷说一声。”李小幺极客气的长身危坐,让着长近坐到炕前的扶手椅上,小丫头上了茶,长近接过茶谢了,接着说道:“这赵兴倒不算开平府本地人,十年前,他娘带着他逃荒到这开平府,遇到住在狗尾胡同的赵三,就把这娘俩收容下来,邻居中有说行过礼的,有说没行过礼的,有叫她赵兴他娘的,也有叫赵三婶子的,这就么着,赵兴就在赵家住下了,赵三原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赵兴娘俩逃荒过来时,两个儿子一个姑娘都娶的娶、嫁的嫁了,两年前,赵三一病死了,赵三的两个儿子就把赵兴和他娘赶出了家门,正好那年宫里人手短缺,赵兴就把自己净身进了宫,如今赵兴他娘住在狗尾胡同口的一间破棚子里,每月就靠赵兴送出来的几串铜钱过活。”

“赵兴他娘多大年纪了?”

“年纪倒不大,三十七八岁的样子,虽穷倒也干干净净的,可惜眼睛半瞎了,说是只能看到点模模糊糊的影子。”长近笑着解释道,李小幺轻轻叹了口气,若不是这样,就是缝穷,也能裹住口粮,何至于让唯一的儿子净身入宫:“让人看着点就是,旁的也不必多理会。”李小幺低声吩咐道,长近笑着答应,喝了茶,站起来告辞出去了。

宫里传了话,请吕华进宫代吕先生行了拜师礼,这位苏三爷就算是和二哥一样,拜到了吕老天师门下了,郭后的意思,要让吕华和吕丰到宫内御书房和三皇子那个读书识字的丞相先生一处教导三皇子,吕华却坚持外人不便出入宫禁,再说宫禁内也不宜舞刀弄枪,他还是觉得天师别院最好,隔天,宁远侯郭敏锐亲自到天师别院拜访了吕华,把这教导地点定在了离天师别院不远的昭华离宫,也算是两相合适了,隔天,吕华和吕丰五更时分就赶到昭华离宫,三皇子由宁远侯郭敏锐嫡长子郭讷霄陪着,几乎同时到了昭华离宫,开始了跟着吕华、吕丰练功的日子。

李小幺手里要核的帐越来越多,苏子诚把太平府传来的些密报也转到了她手里,这天午后,李小幺正对着手里那张关于吴国大皇子宠妾流产的密报无语,只听到外面一片脚步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笑说着话:“……爷最近身子可好?”是梁先生,李小幺急忙把手里的纸片收进黑匣子里锁好,跳下炕,奔到门口拉开门,梁先生正走到东厢门外,倒吓了一跳,见是李小幺笑盈盈的站着,笑着冲她眨了眨眼睛,低声说道:“你要的人带来了,回来说话。”李小幺松了口气,笑着作势让过他,退回到东厢炕上继续努力她那一堆文书去了。

不大会儿,梁先生在门口打着招呼,李小幺忙奔过去亲自给他开了门,让着梁先生进来,又接过小丫头捧过的茶递上,梁先生环顾了下四周,似有似无的点了点头,喝了两口茶,才笑着说道:“我一到太平府,就开始帮你寻这上好的织工,寻来寻去,就寻了三个手艺好,又肯过来的,我可是许了重金的!”

“先生放心!肯定比你许的重金还重!”李小幺利落的答应道,梁先生笑着点了点头:“回来前,我到江南坊走了一趟,孙掌柜很好,那个赵五哥也好,如今管着江南坊日常琐事的就是赵五哥,孙掌柜多在外应酬,说是你的吩咐,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好看的生意。”

“江南坊生意好不好?”

“中上,这样最好!”梁先生重重的说着强调着后四个字,李小幺明了的笑着连连点着头:“我知道先生的意思,我也觉得这样最好!先生这一年多辛苦了。”两人说了会儿闲话,梁先生就站起来告了辞:“有空再说话吧,那三个织工,我来时让人送他们去柳树胡同了。”李小幺一边答应着,一边起身送他出了东厢,直送到出了垂花门才返回来。

李小幺回到柳树胡同,在二门里下了车,叫了门房贵叔过来问道:“下午有人过来没有?”

“回五爷,一个姓梁的先生,说是替五爷寻的织工,一共三个,小的带进去交给大娘子了。”贵叔忙躬身答道,李小幺答应一声,径直往花厅进去。

范大娘子正和玉砚比划着裁一件小袄,见李小幺进来,忙吩咐玉砚收了衣料,笑让着李小幺坐到炕上,玉砚忙沏了茶上来,李小幺接过茶,笑盈盈的问道:“那三个织工,姐姐见过了?安置了没有?”

“那三个织工都是男人,我怎么好见他们?我让人带他们到西后跨院安置去了。”范大娘子笑着答道,李小幺蹙了蹙眉头,冲着玉砚挥了挥手,玉砚急忙退出花厅,李小幺转头看着范大娘子苦笑道:“姐姐,西后跨院是家里下人们的居处,那三个织工住在那里不合适。”范大娘子脸上的笑容僵成一团,看着李小幺强笑着说道:“从前在家时,我家里也常请绣娘织工的,就是专结珠花帽子的师傅也请过,我母亲可没安排到别处去过,照你的意思,要住在哪里才合适?”

李小幺有些怔神的看着范大娘子,沉默片刻,也不同她多解释,语气温和却淡然的说道:“你事情也多,织坊的事,还是我来管吧,等会儿你让人取了帐本、地契什么的,送到半亩园吧。”李小幺说着,就要站起来,范大娘子脸色发白,看着李小幺,直直的说道:“也不用取,就在那里。”说着,‘呼’的站起来,两步冲到花厅旁的柜子前,拉开柜子,取了本帐册出来,丢在李小幺面前:“你看吧,都在这里,只一样,这织坊是李家和范家的,也不是谁一个人说了算的!”

李小幺垂着眼帘翻开帐册子,扫了两眼,叹了口气,抬头看着范大娘子问道:“这事,你跟范先生商量过?”范大娘子咬着嘴唇只不理李小幺,李小幺垂下头,又翻了一页问道:“大哥知道吗?”范大娘子转过头,还是一声不响,李小幺合上帐册子,往范大娘子这边推了推,淡淡的说道:“你替范家想的周到,范家一共六支,各占一股,李家兄弟四个,一家一股,倒也极公正,这确定是范家和李家的织坊,还真不是谁一个人说了算的,可我这个人一向脾气大,要一个人说了算的,这织坊你留着吧,往后我的生意,我自己做。那三个织工,可跟你这范家和李家的织坊不相干,跟范家和李家也不相干,是我托了人情寻回来了,我也就不客气了。还有,”李小幺站起来,往花厅门口慢悠悠晃了两步,转头看着范大娘子说道:“我知道你心里有结,山上历年的收支,我都留着细帐,清爽得很,等范先生和大哥他们回来,让他们两个算给你听,生意既要分开做,这银钱上也清楚些好,你是读过书明理的人,也怪我没跟你说清楚,这是我的不是,往后这银钱上、帐上,咱们都清清楚楚着来,也省得让那些说闲话的闲人有可乘之机。”

李小幺说完,转身晃出了花厅,范大娘子呆怔怔的呆坐在炕上,心里划过丝隐隐的不安。

第一百三六章 机会

李小幺出来,呆站了片刻,四下转头寻了半天,总算找到个路过的婆子,让她去寻张狗子到半亩园见自己。李小幺刚回到半亩园,赵六顺就过来了,张狗子陪张大姐到城外庄子还没回来,李小幺吩咐他先去找人把前院东西几间厢房收拾出来,再去西后跨院把下午刚过去的三个织工请过来,赵六顺一一记下,告退出来,急奔出去传话请人去了,李小幺看着他飞奔出去,站着发了会怔才进屋,自己能用的人极少,孙掌柜和赵五哥在太平府,唉,听梁先生说起来,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孙掌柜还想让张狗子过去帮忙,可她这里哪还有人用?姜顺才又从了军,程旺,算了,就算他回来了,那把年纪也忙不动了,这会儿手里能用的人也就张狗子和赵六顺,从进了开平府,她把这两人支使的如陀螺般片刻不闲,这会儿再开织坊,要从头开始,过了年她还想再买处宅子让二槐和张大姐搬出去住,既要分,就趁成亲的时候一个一个分出去,省得惹人口舌,这都是事,全靠张狗子和赵六顺两个忙前忙后、忙里忙外,李小幺叹了口气,歪在炕上等赵六顺带人过来。

过了小半个时辰,赵六顺引着三个织工到了半亩园门口,李小幺得了禀报,忙命人请进来,自己披了斗篷,急忙出来到了外院花厅,三个织工都是四十多岁年纪,一身黑色粗布棉袄裤,戴着半旧毡帽,半躬着身子,缩肩垂手,低着头跟在赵六顺后面进来,进了门就要跪倒磕头,李小幺急忙抬手止住:“六顺快扶住!师傅们不必客气,刚才慢待了三位,三位请坐!”赵六顺笑容满面,热情的按着三个人一一坐下,喜容和流云捧了茶递上来,三个人不安的欠着屁股,见两个裹着绫罗的丫头送茶过来,急忙站起来连连摆着手:“当不起,当不起!”赵六顺看着李小幺的眼色,按着众人坐下,从两个丫头手里递过杯子,一一塞到三人手里,李小幺端坐在上首炕上,笑着说道:“我就是李小幺,你们都是有本事的的手艺人,肯这么不远千里过来帮我,小幺心里感激的很,不知三位师傅如何称呼?”

“不敢当不敢当!”三个人紧张的握着杯子,语无伦次的欠身答道:“不敢……回姑娘……爷的话,小的姓罗,小的叫罗大江,小的……罗大江。”罗大江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李小幺忙笑着转眼看向坐在罗大江旁边的织工,那织工急忙站起来,哈着腰,紧张的回道:“小的罗二庆,是兄弟,小的和大哥是兄弟。”

“你和罗大是嫡亲的兄弟?”李小幺笑着问道,罗二庆不停的点着头,罗大江又欠起身子,也跟着不停的点头,李小幺看向坐在罗二庆身边的织工,那织工沉着的站起来,紧逼着双手,躬着身子答道:“回五爷,小的叫陈远大,和罗大、罗二是姑表兄弟。”李小幺笑着看着陈远大问道:“都坐,先喝口茶。”

赵六顺亲热的按着罗大江坐下,陈远大轻轻拉了拉罗二庆坐回到椅子上,三个人紧张的互相看着喝了两口茶,放下杯子,一齐看向李小幺,李小幺笑容可亲,温声问道:“怎么想起来到开平府来?”

“回五爷,”陈远大见罗大和罗二齐齐看向他,忙拱着手站起来答着话,李小幺忙抬手示意着他:“坐回去说话,咱们就说说闲话,别多礼。”陈远大小心翼翼的将半边屁股搭到椅子上,接着答道:“回五爷,没啥想头,就是想挣些银子,罗大哥和二哥家孩子都大了,儿妇要说媳妇,姑娘要出嫁,这聘礼嫁妆,都不是小事,他两家孩子又多,日子一直过得紧巴,见有这个机会,就想出来挣这份大钱,那位先生说,五爷工钱出的极高,一年能给五百两银子,我们兄弟一商量,就来了。”

“你也是为了这聘礼嫁妆?”李小幺随意的问道,陈远大苦笑着摇了摇头:“小的家里虽说也穷,好在只有一儿一女,去年里娶的娶、嫁的嫁了,小的老伴今年年头的时候没了,罗大罗二都是好手艺人,可人老实胆小,一听这么远的地儿,怕得很,就寻了小的,小的也算是孤身一人了,正好走得开,跟着一处来,一来大家伙有个照应,二来,也想挣点银子回去。”

李小幺听他说的坦诚,笑着点了点头,看着三人爽快的说道:“我看三位都是老老实实的手艺人,梁先生既请了三位来,这手艺上必定不差的,我也交个底,这织坊,到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呢!”李小幺顿了顿,看着愕然面面相觑的三人,停了片刻才接着说道:“就等几位过来忙这事了,这织坊的事,就着落到三位和我这两个小厮身上,”李小幺指了赵六顺,和颜悦色的接着说道:“旁的事,本钱、织机、蚕丝,只要你们说的出来的,都成,只一样,我要最好的丝绸料子,需要什么,三位发话就是。”李小幺看着怔怔哈哈的三人,停了片刻,等他们反应过来,才接着说道:“五百两一年,这是小钱,除了这个,这家织坊,我给三位每人一成的干股,织坊明年若能挣十万现金银子,三位就一人分一万两,若只挣一万两,三位一人可就只能分一千两了。”

罗大江茫然的转头看向陈远大,罗二庆眨着眼睛,也跟着转头看向陈远大,陈远大愕然半张着嘴,楞哈哈的看着李小幺,半晌才楞出句话来:“爷!没这规矩!从来没听听说过这样的……”

“嗯,规矩是人定的,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是五爷的规矩。”李小幺慢吞吞的答道,陈远大喉结滚动,重重咽了口口水,脸颊泛着红晕,猛的站起来,刚要说话,‘呼’的又坐了回去,直直的看着李小幺:“爷说的都是真的?”

“嗯,当然!”李小幺极其肯定的答道,赵六顺不满的瞥了陈远大一眼说道:“我们五爷是谁啊!?还能跟你说玩笑话?”陈远大也顾不上赵六顺的不满,‘呼’的一声又站了起来:“五爷不会说话不算话吧?”

“不会!你要是不放心,咱们就立下字据,这容易。”李小幺笑着答道,陈远大吐了口气,摇了摇头:“五爷说话要是算话,不用立字据,要是不算,立字据也没用,这儿是五爷的地儿,好,我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