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过了两三条街,又转进一条小巷子,才到了摘星楼门口,摘星楼的大门并不设在繁华热闹的街井间,而是隐在这条花洞一般的幽静巷子里,大门也如同大户人家的宅院般,粉墙青瓦,下面半人高的虎皮墙,十几个青衣小帽、面容皆清秀灵活的小厮站成整齐的两排,从大门口沿着台阶一路站到巷子中间,见曹元丰等人过来,站在最前的两个小厮急忙陪笑迎上来,动作整齐的长揖见着礼笑道:“给爷请安,给姑娘请安,几位爷和姑娘是头一回来咱们摘星楼吧?小的们有些眼生,请爷示下,爷定的哪一间?用的哪位爷的名号?”

苏碧若仰着头只顾四下打量,这院门朴实,里面看着却奢华,特别是那座金壁辉煌、极其显眼的三层高楼,那就是摘星楼?确实挺高,苏子信被小厮问的发怔,忙回头去看水砇,水砇怔了怔答道:“是头一回来,给爷定最好的那间就是,你们家最拿手的是哪几样菜品?”

“我要那间!最高的那个,那个就是摘星楼?”苏碧若指着那座三层高楼,蛮横而肯定的吩咐道,小厮挑了挑眉梢,似有似无的溢出丝鄙夷,却又立即收的干干净净,忙客气的垂着手,满脸为难的陪笑道:“几位爷,抱歉得紧,小号待客,规矩是要提前一天预订下,只有这样,厨房才能细细给爷们准备可口的菜品,有些菜,是讲究个慢功夫,那些讲究的,都是提前三五天订下,就是提前十天半个月的,也是常事,若是熟客,订席面遣人说一声即可,若是头几回,还得先付十两银子订金,要不几位爷今儿先订下,明天再过来品尝小号的菜品?”

“这哪家的规矩?从北平到淮南路,还真是头一回听说这样的事,店大要欺客么?”水砇脸一下子阴下来,盯着小厮冷冷的说道,苏碧若仿佛根本没听到小厮的话,她也真从来不理会这个,只顾大步往里冲,一边冲一边指着摘星楼道:“时面有人没有?赶紧赶出去,给本……姑娘打扫干净了,把你们家拿手的菜品挨样上一遍!还有,泡壶最好的新茶!”

苏子信极少出宫,也没干过这等仗势横着走的事儿,满身忐忑不安的两步跟上,伸手想拉苏碧若,见水砇和郭讷为两人不动,又纠结着缩回了手,这摘星楼也是过份了,吃饭还要提前几天订,真没听说过这样的规矩!再说,好象也是,他们一群皇子皇女、贵胄子弟,出来闲逛吃个饭什么的,总是跟常人不一样吧?郭讷为脸色又发起白来,这种事,他在开平府也从来没敢做过,万一出了什么事……水砇却转着头四下打量不停,就让公主闹一闹,这摘星楼也是太气人,嗯,只是……听说王妃就在扬州城内,会不会就在这摘星楼内?说不定正暗中盯着他们呢!水砇肩膀缩了缩,忙紧上前几步,跟到了苏碧若身后。

苏碧若前面,几个小厮早已经挽手拦在大门口,旁边一个小厮紧跟上前,陪着满脸笑容,连连长揖陪礼道:“这位姑娘,实在对不住,小号旁的雅间提前一天订就成,就是这摘星楼,一来都是贵客,二来,最近咱们扬州城要开品茶会、品酒会,来了不知道多少大商家,都想订了这摘星楼宴客,一订又都是包楼,不瞒姑娘说,那一处已经订到了三个月后了,姑娘若没什么急事,不如过一阵子再来玩赏,小的这就给让帐房先给您订上,只是今儿个实在不成,还望姑娘和几位爷海涵,这旁边转过去有家叫凌云楼的,其实菜品什么的,倒真不比小号差,那家也不用预订,要不,小的带几位爷到那边看看去?”

“滚开!”苏碧若前面被人拦着,后面又被小厮啰嗦个不停,又累又饿间,勃然大怒,只气的脸色红涨,一只手衩着腰,一只手指着小厮鼻子厉声怒骂:“你算什么东西!滚!来人,给我砸进去!”

跟在后面的小厮、护卫干答应着,却只瞄着几个王府跟过来的年长长随,见人家不动,也磨蹭着原地踏步,不敢往前真冲,苏碧若回身从丫头腰间夺下自己那根华丽的鞭子,扬手就要挥过去,水砇急前一步抓住鞭子叫道:“大姑娘别急!打不得,这是扬州!咳,这是扬州府!”水砇用力拉下苏碧若的鞭子,压低声音劝道:“大姑娘想想,这是扬州,王妃治下,再说,你也别急,他们又不知道咱们是谁,我去说说,把大姑娘和三爷的身份透给他们,知道是大姑娘和三爷来了,还能有什么事儿?”

苏碧若想想很有道理,收了鞭子,气哼哼的往后退了半步,怒气冲冲的看着那一群简直是生熟不忌的小厮们,立等着水砇去以身份压人。

水砇轻轻咳了几声,上前半步,一只手摇着折扇,一只手用大拇指气势十足的往后反指着苏碧若等人傲然道:“不长眼的东西,你们知道这几位爷、这位姑娘是谁?这位姑娘可是咱们北平当今皇上唯一爱女,掌中明珠,柔嘉公主!公主到你们家用膳,那是你们东家几辈子修来的福份,是你们摘星楼天大的荣幸,还不赶紧让你们掌柜迎出来!”

没想到一群小厮看看水砇,又看看苏碧若,竟一起大声哄笑起来,直笑的前仰后合,一直应承着众人的小厮笑的脸色通红,强忍着笑拱了拱手道:“不瞒这位爷,这公主……到今天,这公主都来闹过七八趟了,也不光小号,满扬州城的酒肆、金银楼、瓦肆,凡热闹的地方,都有这什么公主去闹,今年这扬州府也不知道怎么了,发公主灾了!府衙发过告示了,咱们柔嘉公主谦和知礼,温柔娴静,决不会做出当街撒泼的事来,若再有这样敢冒充公主的,枷号示众两天,如今府衙门口还站着两三个呢,几位赶紧走吧,不然小号只好报官处置了。”

水砇听的目瞪口呆,呆了半晌,才直楞楞的转过身,看着同样直着眼、目瞪口呆看着自己的苏碧若!

她头一回进扬州城,头一回到这摘星楼,怎么就来过七八趟了?苏碧若反应过来,紫涨着脸正要冲上去理论,水砇忙伸手拦住她,拉着她的衣袖一边用力把她往旁边推,一边示意也呆成木头人一样的苏子信等人快走,出了巷子口,水砇才低声苦笑道:“大姑娘,别闹了,咱们去凌云楼吧,这事就算过了,大姑娘你想想,这扬州……你看看咱们一路过来,哪有一点乱相?在这儿,王妃还在城里,谁敢冒充您?这里头……唉呀,大姑娘,你想想,你就先谦和知礼、温柔娴静些,不然,真进了衙门……得多丢人?王妃这是警告您哪,算了,那个人,咱们惹不起。”

苏碧若也不是笨人,想一想也就明白了,只气的跺着脚无处发泄,苏子信转头看着郭讷为,郭讷为怔怔的看着他,四人面面相觑了好一阵子,水砇长叹了口气:“都安份些吧,后头,还不知道怎么安置咱们呢,总不会让咱们就这么闲着。”苏子信跟着一声长叹,四个人垂头丧气的往凌云楼吃饭去了。

第三百二八章 打和哄

在凌云楼闷闷吃了顿饭,四个人耷拉着肩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了之前的兴致,一壶茶没喝完,苏子信就站起来,不安的低声道:“回去吧,也逛了一上午了,我想回去了。”

“反正也累了,要不先回去吧。”水砇忙看着无气无力的趴在桌子上的苏碧若笑道,苏碧若撑着桌子站起来,一声不响的径直出门下楼。

一行人回到庄子,南宁远远从大门里飞迎出来笑道:“几位爷,大姑娘,回来的真是早,赶紧回去歇一歇,王妃打发人传了话,说今晚上回来,明天一早要和几位爷和大姑娘说说话儿,大约是功课的事。”南宁一边示意门房将马牵下,一边话语不停:“这几天王妃一直忙着和谈的事,北吴、南吴和南越的使者都在这扬州城里,听说难缠的很,王妃被他们烦的心情很不好。”

苏子信脸一下子跨下来,水砇的心也提到了半空,苏碧若脚步顿了顿,一句话不说,垂着头直冲进二门,径直回去了,苏子信担忧的看着苏碧若的背影,水砇想了想,低声安慰道:“三爷放心,你看,大姑娘比在开平府懂事多了,再说,王妃心情不好,跟咱们又……又不关咱们什么事,王妃是个明白知礼的,反正明天她说什么,咱们应着就是。”郭讷为忙赞同道:“四郎说的极是,她说什么,咱们先都应下就是,有什么事,慢慢从长计议。”苏子信长长的舒了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看着两人低声道:“等会儿我去寻吕先生,好多天没练过功了,总得……”

“对对对,就算不练,也得先生说不练,只要先生说了,万事就与咱们无干!”水砇忙笑道,苏子信轻轻笑着连连点头,三人又头抵头,低低商量了一会儿,才各自回去院子。

扬州城别院里,李小幺端坐在正堂榻上,听紫藤进来禀报说苏碧若和苏子信等人已经出城回去了,轻轻舒了口气,俞远山和扬州知州施玉,楚州知州赵宏志及润州知州明潜恭敬的坐在榻前扶手椅上,见紫藤垂手退出去,才接着说道:“五爷,咱们通商五条,北吴宋大人已经得了回信,并无不妥,只是每年纳岁币十万银,绢十万匹,吴太后与宋大人言,此乃养虎为患,坚不肯从。”

“嗯,”李小幺面无表情的答应一声,转头看向施玉,施玉拱了拱手笑道:“南越钱大人这几天天天大发脾气,言王爷丧心病狂,议和期间,竟还连下南越边境三座重镇。”李小幺嘴角挑了挑,发脾气有什么用,赵宏志捻着胡须笑道:“他才丧心病狂,不趁议和前多拿几座城,难道盟了誓之后再拿?”

施玉莞然而笑,心气平和的接着说道:“通商五条南越也无不妥,岁币也好商量,只一样,让咱们一定得退出南越,归还边境三重镇。”

李小幺一边笑一边看向赵宏志,赵宏志拱拱手干脆的说道:“王爷连下南越三重镇,南吴的柳大人心情可好得很!南吴趁南越大兵北调,已经夺回了十几年前被南越攻占的魏家庄一带,趁火打劫做的好啊,通商五条南吴皇帝已经应下了,岁币的事,说是多了些,我半步没让,南吴借着王爷的势,得了这么大便宜,怎么能便宜了他?!”明潜双手扶着膝盖处,恭敬的听着众人说话。

李小幺轻松的呼了口气:“通商五条最要紧,有了这个,咱们的底就有了。”

“五爷这话极是,照我说,别的不说,就茶、酒,凡得了咱们扬州茶行、酒行信引,无论行至南吴、南越还是北吴,俱只可按咱们核定征税这一条,明年咱们这评茶品酒会,得兴盛成什么样儿!都不用两年,明年,咱们扬州城就成了天下第一的商都!”俞远山兴奋的脸色泛红,李小幺笑着没有答话,商为末流,重兵压境下,自然无有不可,可商一项,虽不能亡国,却极能令国富民富,这一样,也许几年后,就能得了天下公认。

“跟钱大人说,王爷脾气大,打下的城池再拱手相还,不知道得费多少口舌功夫,咱们只能试试,旁的,咱们半步不让!”施玉忙欠身答应,李小幺转头看着俞远山笑道:“吴太后不肯,就先搁着,断没有其它都有岁币,就北吴不给的理儿,再说,一提北吴,我心里还不爽快呢,她若不肯,这盟誓,她家不盟也成,王爷的大军从南越撤回,正好也有地方用去了,回头和柳大人商量商量,他家皇上乃嫡长,北吴南吴不宜久分。”俞远山高挑着眉梢笑道:“五爷放心,下官知道了,必使他就范!”

“嗯,南吴那边,手下缓一缓,跟柳大人说,我念着他家皇上一份人情,岁币稍让一让,多跟柳大人交好,嗯,他不是号称雅人,最喜欢通体莹透的水晶琉璃和极品的茶叶么,回头我让赵五哥各寻些给你,你拿给柳大人,不必说我,就说是你送的。”

俞远山用折扇捅了捅赵宏志笑道:“你好福气,拿五爷的东西,你做人情。”

“宋大人和钱大人那边也要如此,宋大人走前,摘星楼就一直给他留着,还有落雁那边,回头我让人交待过去,再寻几个才情出众,气质清越的女伎送过去侍候,只一样,一个也不让他赎身带走,就让他好好留着这个念想,钱大人梗直清高,爱民如子,施大人就多去去城外,巡查乡间,体访民情,邀他一同走走,还有,他好古书善本,隐士逸人,书,前儿我让人搜寻了些,回头给你送去,人,你自己去寻,到乡下山间清幽之处,安排几处隐士高人,让他偶遇,或访而不遇。”李小幺说着,自己倒把自己说的笑起来,施玉拱了拱叹息道:“五爷这玲珑心思,下官佩服得紧。”

“不能走一步想一步,至少要多想两三步,国家盟誓,再好也不过三五年,皇上雄才大略,年富力强,往后总要大打算,旁的都好,就是人心一样,是细水慢浸的事,从现在起就得处处留意,该做的都要做起来,居一州不能只理一州,自己要先站的高远些才行。”李小幺慢声细气的交待道,四人急忙起身,长揖到底答应了,李小幺笑着抬了抬手道:“不必多礼,还有什么事没有?”

赵宏志又说了两三件细事,四人齐站起来,李小幺看着俞远山和施玉笑道:“俞大人和施大人留一留,有件事要麻烦两位大人。”赵宏志和明潜垂手告退出去,俞远和施玉重又落了座,李小幺看着两人苦笑道:“两位大人也知道,我和王爷这趟到淮南路,还带着一群不大不小祸事不断的孩子。”

俞远山用折扇掩着嘴,忍不住低头笑起来,前几天满城就闹过公主灾了,施玉一边笑一边拱手道:“有五爷,还有王爷调教,不过半年一年,也就成器了。”

“要是这么容易就好了,也不指着真能成什么器,烦劳两位,一是秦王,王爷的意思,是想让他知道些政务艰难,体查体查民间疾苦,这一样,想请两位大人帮忙。”

“五爷请吩咐。”

“请俞大人每旬带秦王半天,或是处理政务,或是体查民情,不必特意安排,俞大人的日程里,若有觉得适合秦王见识的,就让人过来说一声,到时,我打发他过去。”李小幺看着俞远山笑道,俞远山忙拱手答应,李小幺转头看着施玉笑道:“施大人断案或是下乡查访民情,请带上秦王指点一二。”

“五爷放心。”施玉忙笑着拱手道,李小幺点头笑道:“这是头一件,第二件,公主性子泼辣,不是居于二门内的贤惠淑女,我想让她跟秦王他们一处读书识字,扬州府学里几位先生学问精深,品德高尚,我想让秦王和公主,还有水四郎、郭家三郎到府学附学几年,这事,就烦劳施大人操心一二。”

施玉一脸苦相的看着李小幺,一时真不敢答应下来,这几位算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了,放到府学!府学里多是寒门子弟,这可怎么个放法?

“秦王他们就如诸府学弟子一体而视,你和先生们说,有我在,尽可放心。”李小幺看着施玉保证道,施玉想了想咬牙道:“好!府学教谕田夫子为人方正严厉,不畏权贵……”施玉苦笑着停了停,才接着说道:“正好也看看田夫子这个不畏权贵,若不行,还得再想法子另调教谕过来。”

“嗯,若真能方正不畏,往后倒是可以用用。”李小幺轻声道,俞远山摇着折扇,看着施玉笑道:“施大人且安心,有五爷在,秦王也罢,公主也好,必生不出大事来,至于磕磕碰碰的小事,不必多理会。”施玉点了点头,看着李小幺问道:“什么时候去府学?”

“越快越好。”

“嗯,那我这就去寻一趟田夫子,天黑前给五爷回话。”施玉爽快的应道,李小幺轻轻舒了口气笑道:“我今晚上回去庄子,你明天一早去一趟庄子吧,正好也见一见秦王他们,俞大人也一起过去。”两人忙站起来拱手答应了,告退出去,李小幺坐着发了一会儿呆,吩咐淡月叫了西安进来低低的吩咐道:“王爷那边只怕已经支撑不了多长时候了,传信过去,扬州已妥。”西安重重答应,转身疾退出去传信去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苏碧若就睡不着了,在床上辗转反侧,等会儿怎么对待那个山匪婶子才最好,这事想得苏碧若一个头有两个大,一直想到被奶嬷嬷叫起来,磨蹭着洗漱换了衣服,又吃了早饭,这大计还是没定下来,奶嬷嬷小心的打量着苏碧若,对于梁亲王妃,她心底那一点点鄙夷和敬而远之,如今几乎都被佩服和感激替代,公主殿下如今至少好好说话,没那么暴戾蛮横了,这是她天天跟佛祖祈求的事。

苏碧若磨磨蹭蹭出了院子,磨磨蹭蹭穿过园子,到底还是磨蹭到了李小幺居住的沁芳园门口,淡月远远迎出来,苏碧若皱了皱眉头道:“你是谁?阿紫呢?”

“回大姑娘,我叫淡月,阿紫姑娘今天不当值,大姑娘有什么事吩咐我就行,大姑娘跟我进来吧,王妃已经用过早饭了。”淡月含笑答应道,苏碧若却顾左右而问道:“三叔到了没有?”

“三爷和水四爷、郭三爷都已经到了,也进去了。”淡月笑容可亲,温和的答道,苏碧若松了口气,这会儿只要听说苏子信和水砇他们在,她这心里就安稳很多。

苏碧若跟着淡月穿过道月亮门,进了间宽敞的花厅,花厅里四周挂着原色湘妃竹帘,高高的花架上一盆盆不知名的碧草层层垂下,屋里显得清爽宜人,正面榻上,李小幺一身月白素绸衣裙,端坐着正笑着和水砇说着话,见苏碧若进来,苏子信满脸喜色的招呼道:“阿若来了!”

李小幺停了话,看了眼苏碧若,笑着指了指苏子信下首道:“坐吧,我正和你三叔他们说上学的事。”苏碧若别别扭扭的见了礼,别别扭扭的在椅子上坐了,看着苏子信没有答话,她一时也想不出答什么好,李小幺仿佛根本没留意到她的不自在,只看着水砇接着笑道:“你说极是,开平府和淮南路在这经义理解上还真是有很多不一样处,回头咱们让文翰林他们也开几场文会,给这淮南路的士子学生们讲一讲咱们开平府的学问之道。”

“这可是淮南路学子的福份。”郭讷为微微躬了躬身子恭敬道,李小幺看着笑道:“也是文翰林他们的福份,淮南路人杰地灵,文风极盛,状元、榜眼、进士不知道出过多少,吴地虽说武力积弱,可文气一项,乃天下之首,这一件,咱们北平确是不能望其项背,诸位在府学求学期间,可不能小瞧了扬州学子,不然,只怕是自己失了脸面。”

苏碧若一下子听明白了,看着苏子信问道:“你们要去府学念书?去府学?”

“是我们,嫂子说了,你也要去。”苏子信笑道,苏碧若听的一下子睁大眼睛,忙转头看向李小幺,李小幺看着她笑道:“你若不愿意去,就不必勉强,毕竟做学问是男人的事,你在家学学针线厨艺倒比做学问好。”

“我去府学!”苏碧若瞪着李小幺断然道,李小幺弯眼笑着,调转目光看着苏子信道:“皇上的意思,还要你习学些民情政务,这一样,你就跟着淮南路布政使俞大人和扬州知州施大人一处长长见识就成。”李小幺说着,转头看着水砇和郭讷为笑道:“你们两个若愿意,也可以跟去长长见识。”

“我也去!”苏碧若不等水砇和郭讷为答话,抢着叫道,李小幺笑看着她,重重叹了口气,仿佛很无奈的点了下头,苏碧若昂着头,嘴角带出片浓浓的兴奋和得意来,水砇看看她,再看看李小幺,挑了挑眉梢,见李小幺敏感的看向自己,忙压下笑意急忙垂下目光,王妃对付苏碧若,真是太容易了。

不大会儿,婆子引着俞远山和施玉进来,李小幺介绍几个人见了面,吩咐南宁陪着,施玉和俞远山带着苏子信和苏碧若四人出了庄子,往府学见先生去了。

推荐本好书噢

好朋友灰羽的新书<重生之姐姐有宝>,已经小肥啦,很欢快很好看的文,嗯,先看看简介:

意外死亡?不用怕,咱可以满血原地重生。

姐弟分离?没关系,咱可以入阴间姐弟重逢。

孤身奋斗?不可能!咱有阴间大将护身边!

被人欺负?肿么行?咱可是阎王的老姐谁敢惹?!

虾米?你问“姐姐大人”是啥职位?咳,上管阎王下令萌鬼的就是我~

欢迎围观噢!

链接在下面!

第三百二九章 束手

俞远山和施玉等处的谈判没两天就定了下来,苏子诚一步一停、不情不愿磨蹭着撤出一座城,慢慢腾腾的歇上几天,再磨蹭着撤出一座城,再歇上几天,直撤得南越上下提着这口气,一天几封十万火争催促远在扬州的钱大人,钱大人干脆揪着施玉,坐到城外的庄子里催促苏子诚撤军之事,施玉苦恼万分、抱怨连天,早就劝你们应下应下,那商约,你们南越又不吃亏,非要一拖再拖!那是北平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亲王,从来不肯吃半分亏的,现在让他生生把咬进嘴里肉吐出来,这哪是容易事?王妃虽说说一句王爷听一句,可王妃,凭什么替你们南越说话?……

钱大人被一天几封十万火急催得满嘴大泡,思前想后,飞信禀了南越皇帝,寻南越在扬州的大商号借了五万两银子,买了座翡翠观音送进了李小幺的庄子,果然,没两天,苏子诚的大军就撤回了北平境内,钱大人一口气松下来,总算没做了国之罪人!

北平、南越战事一了,一时间真是天下太平了,南越钱大人、北吴宋大人和南吴柳大人大事已了,探访隐士逸人的天天出城,喜欢品茶的品着好茶,爱那雅致女伎的,天天在摘星楼里快活,只等着苏子诚和各家够身份的钦差赶到扬州城盟誓世代友好,永不征战。

苏子信一行进府学读了十几天书,虽说田夫子对四人极其一视同仁,甚至更严格苛刻,可到底府学里年纪相仿的学子众多,苏子信性子柔弱,其实是个极好相处的,郭讷为处处小心,只看着苏子信高兴,水砇温文儒雅,长袖擅舞,几个人很快就和众学子混得极好,李小幺银子又供得足,府学众学子打着文会的旗号,苏子信出银子,隔不几天就聚会一次,游玩嬉戏,一时快活无比。

只苏碧若苦恼多于快活,她原本就没怎么学过什么经文,请的先生,不过教着认认字,最多再学学女四书之类,这女四书还没学多点呢,现在跟着学经文做文章,这份吃力无法言说,田夫子又不客气,每课必点她询问,见她张口结舌,虽说念她是个女儿家,没张口呵骂抬手打戒板,可满屋寂静中渗出的笑意,让苏碧若如坐针毡,上了十来天,就磨蹭过去寻了李小幺,说什么也不肯去府学上学了。

李小幺长长短短的叹着气,半晌才温和的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我?!”苏碧若苦恼而茫然的看着李小幺:“我能有什么打算?又不是非得上学,我又不考进士,又不用……做什么。”苏碧若声音越说越低,李小幺看着她,温和而耐心的说道:“这话有道理,咱们都不用考什么进士,那些经史子集,也不是非要精通不可,可你总要有点事情做吧,天天在这庄子里拘着,这日子总难过,若是天天进扬州城逛去,你三叔他们要上学,你一个人,有什么逛头?总要有件事做着打发打发时光,咱们这样的人家,最要紧的是让自己过得好,你说呢?”

苏碧若垂着头呆了半晌,慢慢点了下头,又摇了摇头,低低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好。”

李小幺苦恼的用手指揉着眉间,努力想了半晌,才看着苏碧若笑道:“要不这样,你听听看合不合适,你这会儿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咱们这样,都试上一遍,你喜欢,就多学一些,不喜欢就不学,好不好?”苏碧若忙点了点头,这样还有什么不好的?!李小幺弯眼笑着,接着说道:“琴棋书画,弓马刀枪,女红管家,都试试吧!”苏碧若想了想,忍不住露出笑容点了下头,李小幺却严肃起来:“只一样,不管学什么,都有个入门过程,喜不喜欢得窥了门径才不会打错了主意,不管哪一样,你都要认认真真,仔细仔细学上一个月,再来跟我说你喜欢或是不喜欢。”

苏碧若怔了怔,想了想,倒也没什么不妥之处,也点头应下了,李小幺舒了口气,看着苏碧若笑道:“不用一次学太多,太辛苦也不好,你三叔他们会文,若是有好玩的地方,你也跟他们去玩玩去,若是扬州城有什么热闹好玩事,也不好错过,等你二叔回来,这庄子里只怕也要时时宴客,必定热闹的很,若有年纪相仿的小姑娘,你就是主家,要帮你二叔待客,也忙得很,我看这样,一个月学三样,学一个月再换,若有喜欢的,就留下先生继续学,若不喜欢,就换一样,你看呢?”

李小幺一番话说的苏碧若眉飞色舞,怪不得连三叔也说她好,倒真是做事周到体贴,句句说到让人高兴,这样安排真是处处妥当!苏碧若连连点着头,李小幺看着她,眼睛笑得更弯了,声音也更和气了:“既然这样,咱们也不耽误时候,就从明天学起,那琴棋画的先生咱们府上可没有,得从外头仔细寻好的,先不急,府里针线女红上的高手多,我让张嬷嬷挑几个妥当仔细的,咱们先学刺绣一样,文翰林一笔字,皇上一看到就夸奖不停,你就跟他学写字,好不好?”

见苏碧若连连点头,接着笑道:“刺绣,写字,嗯,再选一样,学学织锦好不好?”

“织锦?”苏碧若惊讶的重复了一句,李小幺看着她,耐心之极的解释道:“这织锦一道,学问最深,也最有意思,你看看你身上的绡纱,还有里面的挑花缎,都是织工织出来的,这里面分了无数工序,极有意思,这一样,咱们府上可没法学,正好我在扬州城开了间织坊,里面的织工一半是姑娘媳妇,你到那里学,只一样,咱们瞒着身份去,免得吓着那些小门小户的小姑娘家。”

苏碧若听的兴奋不已,连声答应道:“好啊好啊,我保证不让她们猜出我是谁!”李小幺抿嘴笑着,又和苏碧若定了学刺绣、写字等的时辰,苏碧若兴高采烈的回去院子,吩咐丫头和奶嬷嬷准备针线花棚花样笔墨纸砚棉布衣裳,她要开始学手艺了!

张嬷嬷看着苏碧若脚步轻跃的出了门,转头看着李小幺笑道:“王妃为了大姑娘,真是费尽了心思。”

“唉,有什么法子,好在她脾气虽坏,心地倒是纯良,不是那种无可救药、不可收拾的孩子,绣娘挑好了没有?”

“挑好了,是扬州本地人,手艺没话说,绣出来的东西活泼可爱,必能对上大姑娘的脾胃,人也极是开朗风趣。”张嬷嬷忙笑道,李小幺‘嗯’了一声,看着张嬷嬷笑道:“我也不多交待,你替我看着些,只要阿若喜欢这些绣品,看得出好歹,至于能绣成什么样不要紧。”

“王妃放心,这些都交待过了,这绣娘也是名门大族门上常行走的,很知道这富贵人家学手艺的讲究。”张嬷嬷笑道,李小幺松了口气,看着窗外,又微微皱起眉头,看着张嬷嬷低声问道:“吕二爷还是天天酒醉不醒?”

“嗯,昨天遵王妃吩咐,酒坛子里掺了半坛子水,他好象也没怎么喝出来,在船上睡了大半天,回来又喝酒。”张嬷嬷也皱着眉头烦恼道,李小幺站起来,看着窗外出了半天神,低声吩咐道:“请刘姑娘过来说话。”

张嬷嬷答应一声,不大会儿,刘秀云显得有些黑瘦憔悴的进来落了座,接过杯子慢慢喝着茶,也不抬头看李小幺,两人默然相对喝了好大一会儿茶,李小幺放下杯子,看着刘秀云问道:“你说,怎么办?这样下去可不行,你有什么法子没有?”

刘秀云摊着双手道:“我要是有法子,还等到现在?他油盐不进,就是喝酒,这事,怎么个劝法?道理他都懂。”李小幺满脸愁云的看着刘秀云,刘秀云一脸苦恼的看着李小幺,两人呆看了半晌,李小幺长长叹了口气,低声道:“你给吕华写封信吧,把吕丰的情形说一说,让他来处置。”刘秀云呆了好半晌,才看着李小幺苦笑问道:“那这个为什么,也要写吗?”

“不用,吕华是个聪明人,你只说他现在的情形就行,咱们束手无策。”李小幺垂着眼帘道,刘秀云长长重重的叹了口气:“我师父说过,这个东西最不讲道理、最伤人不过,最好几辈子都别碰上!”李小幺挑了挑眉梢,看着刘秀云张了张嘴,却没问出话来,她师父这话怎么听都透着辛酸。

刘秀云慢腾腾站起来,又是一声叹息,垂头道:“那我去写信了,还有别的什么事没有?”

“没有,别的事,吕华早就该知道了。”李小幺叹着气站起来,将刘秀云送到门口,站着发了一会儿呆,猛的摇了摇头,转回屋,摊开黄历,认真的算着苏子诚行程,再过小半个月,他就该回来了。

第三百三十章 大结局

苏子诚回来的前两天,北吴、南吴和南越的钦差就进了扬州城,苏子诚回来那天,北吴宋大人等几个跟着苏子信、俞远山等人迎出十几里远,一路接进扬州城,北吴钦差――吴太后的兄长吴侯爷,南吴钦差吕丞相,南越钦差靖安王已经在摘星楼设下了洗风宴,等李小幺见到苏子诚,差不多已经是后半夜了。

隔天一早,苏子诚、吴侯爷等人就郑重的驻进了城外的安国寺,沐浴斋戒了三天,隆重盟了誓,从城外回来,当晚,扬州灯火通明,各个商号前张灯结彩,原本元夕节才出来的各家舞队也热热闹闹舞了一夜,整个扬州城比过元夕节还要热闹。隔天,梁地的钱会长打头,在自家店铺前重金请大夫施医施药,梁地旁的商家跟进极快,有往寺院施银子做祈福法会的,有往慈幼院施银子救助孤寡的……每有一项,施玉就用红纸亲自写上某某商号行某某善事,拿衙役鼓锣打鼓的围着扬州城转一圈,一连转了十几天,一天转上无数趟,直把衙役们累得双腿浮肿,敲锣敲的手臂都举不起来了。

苏子诚热情万分的招待吴侯爷等人在扬州城又盘恒了七八天,每到一处,就召附近的商家过来说话,临行又各备厚礼,客气热情的直送出几十里远。

盟誓大事已了,苏子诚长长松了口气,回到庄子,谁来也不见,和李小幺两人山下湖里逍遥了将近一个月,这一回,总算小过了一回两人世界的瘾。

旁的人可以不见,苏子信和苏碧若却是没有法子,苏子信先是寻了张嬷嬷嘀咕了一通,又磨蹭着寻到李小幺,期期艾艾的说要编书,一下子把李小幺吓了一跳,十来岁的毛孩子,书还没读几本呢,要编书!再问,苏子信一路解释,脸都急白了,也没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李小幺只好打发他回去,把水砇和郭讷为叫进来细细问了,又遣南宁去府学问了田夫子,才知道是府学的一帮人,突发奇想,要把扬州府和开平府最近几科乡试前十几、几十名的卷子汇集成书,让参加乡试的秀才们有个借鉴。

李小幺一边说一边笑,和苏子诚说了这事,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学子心思倒是灵巧,还知道要汇集本考试参考书,苏子诚皱着眉头,李小幺忙笑着劝道:“也不是坏事,总比天天海玩胡闹好,编就让他们编去,正好扬州城里的别院空着,把临近东偏门的那个院子拨给他们用,再一个月给些银子,看看他们能编出什么样的书来,嗯,田夫子也说不是坏事,这事,就让田夫子挑头把把关,田家窘迫,田夫子又倔,从不肯受人恩惠,有了这个进项,田家日子也能好过些。”

苏子诚听李小幺这么说,笑着点头道:“这事你拿主意就行,我看三郎和阿若如今远非在开平府时可比,总算懂事多了。”

“嗯,”李小幺笑应了,翻着手里的书信,拣起封信,递到苏子诚手里叹气道:“你看看这个,吕丰写回来的,倒比上一封好些。”苏子诚打开书封,一目十行扫了,将信递给李小幺,皱了皱眉道:“他真要这么浪荡一辈子?”

“他还小呢,去几趟海外,多经历经历,长大了不就好了,吕华让他押管海上船队,也真用心良苦。”李小幺将信收好,站起来放到百宝阁上的一个黄花梨匣子里,转回来重又坐到榻上道,苏子诚不知道想起什么,一边笑一边摇头道:“吕家亏得还有吕华,不然,师父可就没有现在这样云游天下的福气了!嗯,那个刘秀云,象是好一阵子没看到她了,不是让她留在你身边的?”

“在,在城里落雁那边,让她教导那些小姐些护身之术,也让她留心看看落雁新收的这些小丫头中间,有没有可造之才,若有,就转到鹿港的庄子里好好教一教,往后,也许用得着。”李小幺解释道,苏子诚懒洋洋、心不在焉的听到鹿港两个字,伸手揽了李小幺笑道:“要不,咱们明天去鹿港住一阵子去?咱们也出海逛逛,你不是说想要个桃花岛?咱们出海看看去,看哪个岛好,回头鹿港水军有了船,在船上能站稳了,就先拿那岛练兵。”

李小幺笑不可支,一边笑一边含糊道:“那会儿想,这会儿不想了,咱们这庄子后面那个园子就是桃园,你今年没在家,明天春天咱们去赏桃花,那园子就起名叫桃花岛算了。”

“那你想去哪里?我陪你去!这天下,没咱们去不了的地方!”苏子诚豪气万分的说道,李小幺笑了一阵子道:“后天咱们去楚州看看去,除了吃喝玩乐,再看看那一带的茶山,把阿若也带上,她闹了好几回了,说要去楚州陈家织坊看看去。”

苏碧若如今迷上的织锦,关于这个,李小幺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苏碧若怎么会迷上了这个!因为织锦,还特意寻了个画师学画,连带着对刺绣也兴趣盎然,说要是能织出象刺绣那样的花色就好了,每天只要有空,就往城里织坊跑,那织坊里,赵五哥挑了几个人,几台织机和一大间屋子给她,反正随她折腾,苏碧若天天和几个人嘀嘀咕咕商量她那些匪夷所思的新构想,前儿听说楚州的陈家织坊能把金银线并进丝线里织,缠了李小幺好几天了,非要去楚州亲眼看看不可。

苏子诚和李小幺带着苏碧若,在楚州盘恒了将近一个月,除了查看茶山、农桑等事,也开宴请了楚州的名士才子,府学的先生学子,以及楚州的乡绅富商,从楚州又一路转到明州,又在明州盘恒了半个多月,才回到扬州城外的庄子里。

苏碧若这一路看了无数织坊,回到扬州隔天一早,就迫不及待的赶往织坊,试验她的新想法去了。

李小幺却蔫蔫的仿佛生了病,苏子诚如临大敌,又一次闭庄锁门,任谁不见,定了无数规矩,整个庄子里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小心翼翼的守着李小幺,直守了一两个月,才解了一两条禁令,命人八百里快递往开平府递信,李小幺怀孕了!

这是在明州就诊出来了的,一路上赶回扬州庄子,太医、名医谨慎起见,都只言让保胎,这扬州地方上的规矩,孩子头几个月,最好别让人知道,如何如何,苏子诚紧张之余,诸事皆听皆信,反正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多加小心总不错,连报往开平府的喜信,也直到李小幺怀胎四个多月,能吃能喝能睡了,才放下半颗心,令人递进了宫里。

五个月后,梁亲王长子、北平皇室这一代头一个男丁,响亮的大哭着,哄动热闹的来到了这个世间。

皇上赐了名字叫苏世承,为了这皇家下一代头一个男丁,大赦天下,加了恩科,整个淮南路张灯结彩,那些大商家更是兴奋,连着三天,铺子里所有货品半价,以庆贺五爷家长子的出生。

这场繁华热闹的发源处,扬州城外的庄子里却如往常一样静谧安然。

苏子信和苏碧若几个回去过了年,没等出正月,就急着要赶回来,开平府,已经远不如扬州城更让苏子信和苏碧若牵心挂念。

这会儿,苏碧若守在宽大的婴儿床边,睁大眼睛,稀奇的看着床上乱个不停的小婴孩,苏世承,阿承已经六十多天了,手脚舞的极是利落,成了苏碧若最稀罕的东西,连织坊也暂时抛到了一边。

“哎!你看看他的脚指头,真是好玩!这么小啊,粉嫩粉嫩的,比珍珠还小,他的脚长的真好看,这脚以后怎么走路啊?这么小,太好玩了!”苏碧若小心翼翼的用手指碰了碰那几粒粉嫩粉嫩的脚指头,阿承抗议般用力蹬了下,蹬的苏碧若哈哈大笑,再要去碰,却被苏子诚拎到了一边,绷着脸道:“先生等你上课,赶紧去!”

苏碧若冲他撇了撇嘴,不情不愿的蹭出去,苏子诚半蹲在床前,仔仔细细来回打量着那几粒粉嫩脚指头,看了半晌,小心的伸手碰了碰,忙又缩了回来,站起来侧身坐到床沿上,探头看着兴奋的舞着双手,自顾自乐个不停的儿子,再低头看了看那两只粉嫩到几乎透明的脚,想了半晌,到底忍不住,转头看着旁边摇椅上坐着的李小幺,担忧的低声问道:“你来看看,这脚,也是……往后到底能不能走路?”

李小幺手里的书一下子僵在了那里,半晌,才转头看着苏子诚,眼睛慢慢弯成一弯,却又认真的想了想答道:“我也没带过孩子,要不,你写信问问大嫂?她带过孩子,嗯,要不再问问大姐?她更清楚。”

苏子诚站起来,又弯腰看了半晌,直起腰,背着手拧眉想了半晌,看着李小幺道:“嗯,你说的有道理,我写信回去问问,这是急事,我这就去写,让人八百里急递送过去。”

李小幺抬手按在眉间,强忍着笑,垂了垂头,打量着苏子诚走远了,才放声大笑起来!

番外一

天蓝海碧,云团洁白,碧清安静的海面上,几十只巨大而坚固的海船散在碧玉般的海面上,船帆都升到桅杆最顶,鼓满了风,尖利如刀的船头划破碧海,乘风破浪往北而上。

最前面那只巨大的楼船上,信阳天师府的旗子迎风招展,主桅帆顶横杆上,吕丰一身白衣,手里握着只白瓷酒壶,懒洋洋的靠着桅杆,眯着眼睛远眺着极远处那一抹似有似无的海岸线,举着酒壶慢慢抿了口酒,眼看要到家了,这一趟,顺顺当当。

“二爷~~~”下面刁斗里传来一声高呼:“二爷快看!灯塔!二爷看到灯塔没?咱们到家了!哈哈!到家了!”吕丰脸上露出丝笑容,他当然看到了,灯塔前不远,一只小船如离弦的箭一般往船队冲过来,吕丰皱了皱眉头,下面刁斗里也看到了小船,惊喜的叫声停了片刻,刁斗里眼睛贼亮的年青水手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仰头喊道:“二爷,是咱们的人,咱们府上的。”

吕丰松了口气,瞄了眼水生挂在胸前的黄铜望远镜,这东西还真是管用,小五就是聪明。吕丰失神的怔了怔,仰头喝干了酒,抬手将酒壶扔进碧蓝的海里,手拉住船帆上的缆绳,飞快的滑到了甲板上。

不大会儿,从岸边疾驶而来的小船就靠到了大船边上,几个人放下绳子将船上的人拉上来,来人是天师府大管事,利落的跃到甲板上,理了理衣服,冲吕丰长揖到底笑道:“二爷安,二爷又黑了不少,不过气色精神倒极好,二爷……”

“少给爷拍马屁,爷什么时候气色精神不好过?!你到这里来干嘛?出什么事了?”吕丰笑着打断大管事的话问道,大管事哈哈笑着拱手道:“也不算出什么事,大爷打发小的过来跟二爷说一声,”大管事一边说,一边仰头四下转着看了看才接着说道:“二爷也知道,如今这天下大势……”

“你他娘还知道天下大势了!跟爷好好说话,大哥让你来说什么?”吕丰又气又笑,转身拉着把椅子,大马金刀的坐下,指了指后面的椅子吩咐道:“去,自己拿自己坐,干脆利落说话,大哥要说什么?”

“二爷您瞧,”大管事搬了椅子在吕丰侧面坐下,摊着手笑道:“大爷吩咐的话,还就跟这天下大势关在一处。”

“好好好,你就从天下大势论起,论吧!”吕丰接过小厮落玉递上的茶,一边喝一边挥手道,大管事也接过茶笑道:“天下大势也就一句话,北平眼看着要一统天下,这不,眼看着要打到咱们荆国了,咱们荆国国力弱小,与人为善……”

吕丰‘噗’的一口茶喷出来,看着落玉无奈道:“你们爷两个早晚得折磨死爷!”落玉嘿嘿笑着,大管事喝了口茶接着道“肯定挡不住北平梁王的铁蹄不是,为了这个,大爷实在不愿荆国生灵涂炭,就这么着,劝了咱荆国皇上,就献国降了。”吕丰长呼了口气,上下瞥着大管事道:“一句话的事,你看看你这一路扯的!已经降过了?谁来受降的?咱们那个皇上,怎么个处置法?一堆皇亲呢?”

“降了,十天头里就行过仪式了,咱们大爷的面子,是梁亲王妃亲自来的,您瞧,这是多大的体面,皇上封上荆王,世代驻守荆地,允其抽荆地税十分之一自养,那一堆皇亲,皇上,噢不!又错了!”大管事轻轻拍了下自己的脸颊,接着道:“荆王,自己管,朝廷不管。”吕丰舒了口气,往后靠到椅背上笑道:“倒是荆王占了大便宜,就他那点子本事,根本不够人家踩的。”

“可不是!就是这个话!二爷圣明!”大管事忙笑着奉承道:“这几天荆地上下热闹的很,有这么热闹的,也有那么热闹的。”大管事的话有些含糊,吕丰头靠着椅背笑道:“这是常理,大哥让你跑一趟,就说这个?”

“嗯,怕爷升错了旗,对了!”大管事一下子跳起来,几步窜到船边,冲下面小船打着手势,高叫着把东西递上来,喊完了,转回身笑道:“大爷让带了几十面新旗子过来,大爷说了,咱们吕家态度要明白,免得让有心人利用了。”

吕丰‘嗯’了一声,半晌才问道:“王妃还在荆地?”

“在呢,说等二爷回来,见见二爷再走,还有淮亲王,也在,天天念叨二爷呢。”大管事笑答道,吕丰深吸了口气,闭上眼睛一时心乱如麻。

船缓缓靠了岸,码头上一堆锦衣锦帽的护卫小厮拱卫着中间一个年青人,吕丰背着手站在船头,眯着眼睛仔细看着护卫中间的年青人,一时有些认不出。

船刚落了锚,还没停稳,年青人一步当先,拎着长衫已经急冲上了跳板,跳板颤了颤,年青人在那宽极的跳板上身子歪扭不定,几乎要扑下跳板,吕丰无语的看着那笨拙到极处的身影,连连摇了摇头,也不能怪他,当初那马步,就一次也没扎稳过。

苏子信被护卫扛上大船,摇晃着冲到吕丰面前,正要长揖,吕丰伸手搀住他:“你站稳了就成,这一揖非磕着鼻子不可!”苏子信笑容灿烂:“先生总算回来了,大前年我来,说先生出海了,去年来,说先生又出海了,今年总算见着先生了。”

“你见我干嘛?走,下船。”吕丰拖着苏子信又踏上跳板,半拖半抱着跃到岸上,才放开苏子信,苏子信紧张的呼了口气笑道:“想先生了。”吕丰脚步顿了顿,放缓步子,和苏子信并肩而行,转头仔细将他打量了一番笑道:“你母亲安好?”

“好,我成了亲就把她接到了淮南路……”苏子信转头打量着吕丰,突然感慨道:“先生老了很多!”

吕丰‘噗’的笑出了声,转身重重拍着苏子信肩膀,直拍的苏子信身子往一边斜过去:“你都有儿有女了!先生能不老?再不老成怪物了!你这些年功夫全扔了?你看看你这身膀,手无缚鸡之力!苏氏一门,哪有你这样的?”

“父亲就这样。”苏子信往旁边闪了闪嘀咕道,吕丰抬起的手顿在半空失笑道:“也是,你们苏家,也就从你大哥起,才变成如今这样,一群武夫!阿承也能打仗了?”

“可不是!”苏子信脸上透着浓浓的感叹:“先生不知道,几岁就上战场上,这么大一点,就拎刀杀人,看的人胆寒,如今杀伐决断,比二哥还凶,又……心眼又多的很,心眼多这一条,母亲说跟二嫂一模一样,我还是觉得阿启好,乖巧,整天笑眯眯的,看着多好,又喜欢读书,我编的书,他都喜欢,还都看懂了,这一点最难得,跟我说哪里好,哪里不好,这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