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以为自己听差了,忙道:“姑爷说啥?”

大郎挠挠头:“俺特意赶了牛车来,就是要接着丈人一家子跟俺回冀州的,这是俺娘嘱咐的,说一家人以后就在一起过日子,彼此也有个照应,也省的俺媳妇儿总惦记着家里不放心。”

刘氏觉得自己像做梦,梦里遇上了好心人,不仅救了大丫,还要救他们一家子,村子里能走的都走了,自己一家子不走,是因为不知道往哪儿逃,再一个,丈夫病着,两个孩子小,出去了也没法儿活儿。

如今不一样了,大丫的姑爷来了,不仅没追究大丫周济娘家的事儿,还来接他们一家去冀州过日子,刘氏能不欢喜吗。

可欢喜过后又不禁犹豫起来,一家子这么多张嘴呢,就算大丫婆家的日子好过,白养着四个人,日子长了,婆婆姑爷能干?听那个小五说王家还有个小叔子呢,大丫这是拿着婆家的家产填娘家的无底洞啊,不行,自己不能害了大丫。

想到此,努力堆起个笑道:“姑爷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有碧青送过来的粮食,日子还能过得去。”

旁 边的王大娘一听,忙道:“过得去什么啊,碧青娘,这会儿可不是要强的时候,也不瞒你,我也打算着去冀州投奔娘家去了,这深州活不了命啊,虽说投奔娘家的名 声儿不好听,可到了这会儿也顾不得了,不为我自己,也得为我家三个小子打算,不能让他们活活饿死,去年还盼着今年能下点雨,可这老天爷生生的一点儿活路都 不给咱们留,正巧借着姑爷的东风捎我们一程吧,老妇人这给您磕头了,若得活命,来生做牛做马报答姑爷的活命之恩。”说着就要磕头。

大郎忙扶起她:“您也是长辈,又是大郎的乡亲,这可使不得。”

碧兰拽了拽娘的衣角小声道:“娘,咱们去吧,地窖里的粮食快吃没了。”说着有些怯怯的看着大郎:“姐,姐夫,真是来接我们吗?”

大郎点点头:“咱们是一家子,以后就在一起过日子。”

刘氏看向当家的,沈四平看了地下的儿女一眼,叹了口气:“收拾东西跟姑爷走。”

为了接人,大郎没骑马,雇了辆牛车过来,可没想到是两家,就坐不开了,好在王大娘家的三个儿子都老大了,她家男人身体也算健朗,吃了顿饱饭,走几十里路还能撑得住,等一进深州城,再雇一辆牛车就是了。

两家这么多张嘴,吃了半年,小五送来的粮食也差不多吃光了,就剩下那几块番薯跟几斤白面,烙成饼当干粮带着,行李没什么可带的,被褥衣裳早都破烂的没法要了,大郎就拿了床破被子垫在牛车上,让病歪歪的老丈人坐上去。

碧兰碧海刘氏王大娘也都上了车,都饿的皮包骨,没什么份量,人多也不显,王大娘的男人跟儿子都在下头跟着走,走了半天,到天擦黑的时候才进深州府,在深州府找了个客栈凑合了一宿,转天一早又雇了辆牛车,两家人往冀州赶。

沈四平两口子一路都没怎么说话,生怕哪句话说差了,惹姑爷生气,大郎有时都纳闷,丈人丈母娘这么老实巴交的人,怎么就生出小媳妇儿那么刁钻的丫头来。

倒是两个小的,时候一长就熟了,不跟刚见时一样,害怕这个黑铁塔似的姐夫了,碧海是男孩子话还少些,大多时候都缩在刘氏怀里睡觉,倒是碧兰有了精神儿,叽叽喳喳的问大郎问题,什么姐夫家在哪儿啊?村子里的人多不多?有没有跟她一样大的,有的话比她高还是比她矮…

小丫头实在太寂寞了,沈家村都没人了,以前跟她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走的走,没走的也都饿死了,这一听说去姐夫家住,心里自然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

刘氏呵斥了她一句,才算闭上嘴,大郎指了指前头不远的城门:“前头就是冀州城,从冀州城过去,再走三十里就到家了。”

自从进了冀州府地界,刘氏就知道自己一家子不会饿死了,五月正是麦子熟的时候,两边金黄的麦穗沉甸甸的把麦秆儿都压弯了,忙着收麦子的农人,欢喜的把地里的麦子割下来,打成捆,在牛车上码的老高,人人脸上都挂着丰收的笑容。

早听人说冀州富庶,不亲眼看见,刘氏都不信,他们一家赖以活命的野菜,遍地都是跟蒿草长在一起,没人理会。刘氏也不禁开始想,王家村是什么样儿呢。

过了冀州城走了一会儿,到岔路上,王大娘一家就跟大郎告辞了,说她娘家就在前头的村子,到这儿就认识了。车钱一早就给了的,大郎只是嘱咐车把式把人送到家,这才往王家村走。

知道亲家一家子要来,二郎这两天干完了活就在道边儿等着,远远瞧见大郎的牛车过来,看清了赶车的是大哥,莫转头就往家跑,进了院就忙道:“娘,嫂子,来了,来了,大哥接着人来了,我瞅见牛车了。”

碧青一听,哪还待得住,丢开手里的活儿就往外跑,何氏也忙跟着出去了,大郎的牛车到了跟前,大郎刚扶着丈母娘下了车,碧青叫了声娘,再说不出一个字来,只一头扎在刘氏怀里呜呜的哭了起来。

刘氏那眼泪也啪嗒啪嗒的往下掉,还说这辈子娘俩见不着面儿了呢,这会儿抱着闺女真跟做梦差不多,刘氏忍不住偷着掐了自己一下,感觉丝剌剌的疼才确定这不是做梦,真见着自己的大丫了。

大郎挠着头有些手足无措,小媳妇儿使坏的时候,他不怕,用心眼子的时候,他也不怕,唯独就怕小媳妇儿哭,小媳妇儿一哭他就觉得心里头一揪一揪的难受,想劝吧,又不知道说什么,任由娘俩这么哭下去,又实在心疼。

正不知怎么好呢,忽听她娘道:“碧青,你爹娘一路辛苦,还是先家去吧,你爹还病着,可吹不得风,,往后日子长了,娘俩有多少话说不过来呢。”

刘氏这才推开怀里的闺女,就算之前还有些惴惴不安,可这一见碧青的婆婆,刘氏悬了一道的心就算放下了,一瞧就是个善心人,想想也是,若真招不得,也不会大老远让大郎去接了,。

上前一步道:“姐姐这份大恩,我们一家子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了。”

何氏挽着她的手道:“一家人说这个就远了,走吧,家去再说。”拽着刘氏进院了。

碧青给她爹见了礼,沈四平也是两眼含泪儿,想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张张嘴终究没说出来,大郎二郎一边儿一个扶着进去了。

碧青抹了抹眼泪,看着从刚才就瞧着自己的弟妹,笑道:“怎么,不认识姐了?”

是有些不认识了,在两个小的眼里,记忆中的大姐不是眼前这个样儿,没有眼前的漂亮,也没有眼前的高,可仔细瞧瞧,又觉得就是大姐,两个小的这才喊了声:“姐。”

碧青笑了,摸摸她们的头:“走,姐今儿给你们炖肉了。”

碧海睁着懵懂的大眼望着碧青:“姐,肉比娘蒸的馍还好吃吗?”

一句话说的碧青眼泪又掉了下来,擦了擦点点头:“好吃。”一手拉着一个往里走,心里暗暗发誓,只要有自己在,就不会让弟妹再挨饿,苦日子她们一家子过够了,往后都是好日子。

第39章

刘氏一早就起来了,事实上,昨儿晚上就没怎么睡,生怕这样的日子是自己发梦,怕一闭上眼,梦就醒了,这样的梦她想多做一会儿。

直 到天快亮了,才闭了会儿眼,听见窗户外头嘹亮的鸡叫,忙坐了起来,侧头看看,丈夫正睡得香甜,就着窗户外头的亮儿,能瞧见丈夫脸上未退尽的欢喜,不知是不 是心理作用,丈夫蜡黄的脸色仿佛都好看了许多,小海缩在他爹身边儿,睡着觉还吧嗒嘴,不知做什么梦呢,脸上的笑很满足。

刘氏不舍得吵醒丈夫儿子,轻手轻脚下了地,碧兰昨儿死活不回来,跟着碧青在旁边院睡了,昨儿到这院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没来得及打量,这会儿刘氏里外看了一遍。

虽是旧房收拾的极干净,比沈家村那个破破烂烂的家,不知道强多少,外间屋拴着绳子,簇新的手巾就搭在绳子上,旁边儿有个陶盆也是新的,屋子角有个大水瓮,盖子上放着水瓢,掀开盖子瞧了一眼,满满一瓮水,清的能照见人影儿。

这是吃的水,可不能用来洗脸,刘氏记得昨儿二郎说旁边有个水坑,便拿了毛巾出去了,想去坑边儿上洗把脸。

两家的院子本来就挨着,王富贵家的老宅荒了好些年,中间的墙都塌的差不多了,好在屋子还算过的去,收拾收拾能住人。

桃 花娘让她家两个大小子,前儿特意过来,就来把剩下的墙也拆了,说一家人这么住着才敞亮,所以,如今两个院子合成了一大院,家里养的鸡可得撒欢了,一早上起 来,那只花尾巴的大公鸡,就跳到刘氏住的这边儿来,仰着脖子叫的欢实,见刘氏出来,抖了抖自己的花尾巴,绕着院子溜达了一圈,才威风凛凛的回去。刘氏稀罕 的不行,拿着手巾没去坑里,先去了鸡窝。

碧青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她娘扒着鸡窝看呢,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会儿又去瞧鸭舍,最后趴在猪圈边儿上,看着两只猪仔嘴里嘟囔着:“养了这么多鸡鸭,还养了猪,得多少东西喂啊…”

碧青心里一酸,见她娘肩膀上搭着手巾,便道:“娘这是去做什么?”

刘氏听见碧青的声儿,回头愣愣的看着闺女,一张小脸在晨光中有红似白的好看,个头也窜高了,记忆中那个头发黄黄,骨瘦如柴的丫头,一晃眼就长成了婷婷少女,乍一看仿佛瞧见了自己年轻那会儿。

三 个孩子最像自己的就是大丫头,虽说碧兰也随,比起她姐却差一些,忽想起昨儿晚上的饭,忙上去把碧青拉扯到一边儿小声道:“你婆婆是个良善人,姑爷也厚道, 你小叔更是没话说,可越是这么着,咱越的好好过日子,要不是沈家村实在活不了人了,我跟你爹也不会厚着老脸来牵累你,如今来了已是知了你婆婆的大恩,不能 太过,有口吃的能活命就行,昨儿你实在不该预备那么些吃食,还炖了肉,天老爷,地主家一年到头才炖几次肉,这不年不节的,你就炖了那么一大锅肉,你婆婆嘴 上不说,心里不定怎么想呢,哪有这样过日子的。”

碧青知道她娘是穷日子过的太多,看不惯这样,自己辩驳也没用,究根结底是因为穷,等这样的日子过长了,自然不会想这些有的没的了,自己听着就是,若是说什么,不定她娘更有一车话要教育她,自己听还是不听,索性装糊涂的好。

支吾两句岔开,知道她娘要去坑里洗脸,不禁摇摇头:“娘,那坑里的水可不干净,您瞧这个接雨瓮里的水是专门洗脸用的,以后您就舀这里的水就行。”说着拿陶盆子过去舀了一盆水,刘氏洗了把脸,就见一个不认识的汉子,挑着水从外头进来。

刘氏一愣,碧青道:“王兴兄弟不说今儿不用你挑水了吗,你大郎哥家来了,一会儿让他挑就成了。”

王 兴把水倒进瓮里道:“俺天天挑习惯了,一天不让俺挑,这心里总跟有什么事儿似的,嫂子就别跟俺客气了。”看见刘氏,忙撂下手里的桶道:“这是亲家婶子吧, 昨儿俺娘听说婶子来了,就要跑过来跟婶子说话儿,叫俺爹硬拦下了,说婶子好容易跟大郎嫂子见面,不定有多少话要说呢,俺娘这才没过来,咱家地头的苜蓿还算 嫩,今儿一早就去地里挑苜蓿去了,说叫嫂子给婶子包顿猪肉苜蓿馅儿的饺子尝尝。”

王兴儿心眼活儿,嘴又甜,手脚还勤快,在王家干 活儿从来不惜力气,碧青觉得,自己这一百文花的太值了,有了王兴,基本上家里的力气活儿都让他包了,自己跟婆婆二郎也就喂喂鸡,放放鸭子,养养猪,地里的 活儿,王兴两个哥哥捎带手也帮着干。碧青不会亏人家,王兴的大哥秋后娶媳妇儿,自己送份厚礼过去就什么都有了。

等王兴走了,刘氏才低声问:“这是谁?怎给家里挑水?”

碧青道:“是咱家雇的人,家里头人口少,有些活儿忙不过来,。”

刘氏愣愣望着走远的王兴发呆,雇人?地主家才雇人使呢,庄户人种地过日子,哪有雇人的,正想说闺女几句,忽见姑爷走了出来,也只能先不说了。

昨儿闹哄哄,小媳妇儿跟丈母娘见了面,又是哭又是笑的折腾了半宿,自己在旁边儿抓耳挠腮的使眼色,小媳妇儿一点儿没搭理,想亲小媳妇儿一口,根本是妄想,大郎就琢磨着今儿早点儿起来,逮着小媳妇儿先亲一口解解馋再说。

不想一出来就看见丈母娘站在院里,大郎哪好意思往前凑,叫了声娘,见小媳妇儿瞪他,不大情愿的去接雨瓮舀水。

他 小媳妇儿事儿实在的多,自从上回亲了嘴之后,小媳妇儿就给他立了规矩,天天早晚得漱口,只要一天没漱口就再也不想亲她,弄得大郎很是恼火,又不是娘们谁天 天这么折腾,可不漱口小媳妇儿不让亲,想想那张香甜的小嘴,大郎最终屈服了,天天漱口,几天过来也差不多成了习惯,至少在家的时候必须如此。

碧青盯着他漱了口,就去做早饭,人多了,就分成了两桌,男人们一桌,女人孩子一桌,今儿得把地里的麦子都收上来,趁着这几天日头大,脱了麦穗晒干收起来,还得种番薯呢,这可是力气活儿得吃扎实了。

故此,早上饭是烙饼卷肉,昨儿炖的肉还有呢,捞出来切成片,用新出锅的大饼一卷,就着黍米粥,大郎一个人就吃了五张饼。

女人多,做饭就容易,尤其碧兰帮了不少忙,说起碧兰,碧青记得自己从沈家村走的时候,妹子还是个不懂事的小丫头,这才一年就长大了,帮着自己烧火做饭,利落非常。

爹娘弟妹的衣裳都不能穿了,昨天来的时候,破破烂烂的跟街上的叫花子差不多,叫人看着都腌心。

爹穿的是大郎的旧衣裳,娘穿的婆婆的,小海穿二郎小时候的,碧兰身上是自己穿小了的衣裳,套在她身上有些过大,逛逛荡荡的,瞧着就可怜。碧青琢磨晚上先改小些,等忙过这阵儿再做新的。

人一多,地里的活儿也不叫事儿了,五亩地的麦子半天就割没了,打成捆,趁着晌午吃饭的时候找王富贵家借了牛车拉回来,院子大了,正好可以晒麦子。

拉回来的麦子一捆一捆堆了半院子,男人们干力气活,女人挂着篮子把地里落下的麦穗捡了回来,人人都是一头汗。碧青见她娘渐渐露出笑容,才算放了心。

一家人忙活到天擦黑,终于把麦穗变成了金黄的麦子粒儿,天黑就的收起来,放到屋里,明儿日头出来再接着晒,麦子怕潮,夜里的露水,天上雨,沾上一点儿出了芽子,就全毁了。

小五两口子是过了晌午来的,一来就干起了活儿,秀娘的病刚好些,碧青不叫她往地里跑,就让她在家带着狗子一边儿喂喂鸡鸭,这么多人呢用不着她一个病歪歪的干活。

等碧青腾出手来,就叫秀娘帮她改衣裳,碧兰的衣裳得改,小海也一样,爹穿着大郎的衣裳也是松松垮垮的,只有娘跟婆婆高矮胖瘦差不多,穿着合适。

秀娘的针线好,王兴娘也过来帮忙,加上婆婆何氏,到吃饭的时候,就改好了,秀娘拉着碧兰叫她换了,上下打量一遭道:“倒是亲姐俩,这活脱脱就是嫂子的样儿,碧兰妹子生了好模样儿,将来不知哪个有福的娶了家去呢。”

碧兰虽懵懂也知道娶是怎么回事了,一听这话小脸通红,哧溜跑了,引得屋里人都笑了起来,刘氏这会儿终于踏实了,一天的时间足以让她知道这不是梦,大丫嫁了好人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连带的,自己一家四口也跟着享福。

就瞧两个孩子就知道,在沈家村的时候,两个孩子天天就在门口坐着,眼里死气沉沉没半点生气儿,再看现在,才一天一宿的功夫,就活了,小兰知道害臊了,小海围着二郎问东问西的,这才是日子呢。

想起什么,忙跟何氏道:“亲家母,碧青这丫头不会过日子,您可得多担待着。”

何氏却笑了,没开口呢,秀娘接过去道:“婶子这话可是差了,我总跟小五念叨,天下间哪还有比大郎嫂子更会过日子的人呢,自从大郎嫂子嫁过来,俺婶子家的日子可是一天一个样儿,不信您问婶子。”

何 氏点点头:“小五媳妇儿这话是,不瞒妹子,当初之所以给大郎去深州娶媳妇儿,是为了给二郎冲喜,他们爹没了,家里的存项也都使得差不多了,大郎没音没信 儿,也不知是死是活,二郎那时候病的起不来炕,郎中说不成了,王兴娘才给我出了个冲喜的主意,碧青刚进门那会儿,家里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别说吃肉,粮食 都不够吃,一年里半年都得靠着杂面饼子糊口。”

说着,叹了口气:“碧青来了,家里的日子才好起来,她是我王家的福星,虽说是大郎媳妇儿,在我心里,比亲闺女还亲呢,更何况,她还是个识文断字念过书的女秀才,我王家门能娶这么个媳妇儿,真正是祖宗保佑啊。”

碧青还没进屋就听见这一句,顿时吓得魂儿都快没了,是啊,怎么忘了这茬儿,碧青在沈家村都快饿死了,怎么会认识字?哪有机会念书?可自己现在却名声在外,她娘肯定会怀疑,说不定以为自己是妖怪占了她闺女的身子,嚷嚷出来,自己这条小命保不保得住都两说。

想到此,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只觉浑身僵硬下头两条腿仿佛灌了铅儿,怎么也动不了,耳朵里直嗡嗡,忽的被一双温暖的家小手抓住,低声道:“姐,那个老爷爷教咱们念的书,姐还记着呢,我都忘的一点儿不剩了。”

碧 青仿佛忽然活了过来,就听里头刘氏道:“什么女秀才,咱庄户人家,哪有机会念什么书,更何况,碧青一个丫头,是前些年有个过路的老人,是个秀才,说是大考 落了第,没脸回乡,又赶上病,见他实在可怜,就把我家的柴火棚子收拾出来让他住了,平常没事就教大丫头几个在地上瞎划拉,还当是玩呢,却不知大丫头记下 了,后来过了一年,老秀才就走了,也不知去了哪儿。”

何氏唏嘘道:“虽说碧青心灵儿,可也多亏了那位老先生,回头若是能见着,可得叫碧青磕几个头。”

碧青嗓子眼那颗心缓缓落了下去,真不知是老天帮自己,还是怎么着,竟有这种巧合,不然,这念书识字的事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王兴娘道:“这大郎媳妇儿一瞧就是个有大福气的。”说着拉着刘氏的手道:“有这么个福气闺女,您也跟着沾光,妹子的好日子在后头呢…”后头的话碧青没听,只要过去这关,往后就不怕了。

五月正热,大日头烤了一天,到晚上,屋里仍有些闷热,收拾好了,趁着大郎洗澡的功夫,碧青跑了出来,爬到坑边的麦草垛上乘凉,夜风徐徐,蛙声一片,偶尔几只萤火虫从坑边儿的蒿草里钻出来,亮晶晶的仿佛一盏盏小灯。

这样的夜色美得像梦,沉浸在这样的梦里,她永远都不想醒过来,可惜,总有个专门煞风景的蛮牛,满心色胆的爬了上来,破坏了这样难得的好景色。

碧青觉得,自己给大郎起的外号实在太贴切了,这家伙就是一头蛮牛,上来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压在身下,大嘴落下来,仿佛要吃了自己一般。

蛮牛永远学不会清风细雨,他只会横冲直撞,可这样不温柔的吻,却亲的碧青浑身发软,使不出丝毫力气,只能任蛮牛吃尽豆腐。

等蛮牛满意了放开她,碧青的衣裳已经凌乱不堪,大郎喘着气躺在一边儿,半天才道:“媳妇儿要不咱圆房吧。”

碧青一惊,蹭的坐起来瞪着他:“王大郎,你是盼着我早死是不是?”

王大郎忙道:“你是俺媳妇儿,俺咋会有这样的心思。”

碧 青道:“小五媳妇儿你是知道的,冀州的郎中都瞧了脉,跟小五说,养好了,也就七八年的事儿,要是养不好,三四年都不一定过得去,那郎中说了,就是因为成亲 太早,生孩子太早,小五媳妇儿的身子才坏了,我知道我是你家冲喜的媳妇儿,不当人看,你就想着自己痛快,哪管我的死活,成啊,我应你,谁叫我是你媳妇儿 呢,你来吧,这会儿就来,不用等圆房了,事到如今,我也想好了,与其这么防着,不如我早死早投生的好,来生我也投生成男的,专门找没长大的小姑娘祸害,呜 呜呜…”

碧青没说完就给大郎堵住嘴,黑暗中碧青都能看出来,大郎的表情有些狰狞,眼睛瞪的老大,不知是气的还是心虚,一个劲儿 喘粗气,咬着牙道:“我不碰你,我等着,等过几年再圆房,以后不许你死呀活的胡说八道,你是我媳妇儿,一辈子都是我媳妇儿,我王大郎的媳妇儿不是个短命 鬼。”

碧青愣了,这男人让自己说的怕了,他怕自己死,很怕,想起他对自己的种种,碧青忽觉,自己有些不厚道,探着身子在他嘴上亲了一下,小声道:“咱们躺在这儿看星星好不好?你看,今天的星星真多,还有月亮又圆又亮…”

第40章

繁星镶嵌在漆黑的天幕上,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正是十五,月满如轮,高悬在繁星之中,那些靠近的星星便有些黯淡起来,银白色的月华洒落下来,像一匹纯净的银缎,美得如梦似幻。

多久没见过这样纯粹的夜空了,上一世,想看到这样一片繁星闪烁的夜空,已经成了奢求,也只有在这个世界里,才能一抬头就看见如此美丽的夜空,没有电脑,没有空调,没有现代的种种便利,但只要有这一片夜空就够了,这算不算有得有失。

忽听旁边的蛮牛道:“媳妇儿,你说月亮上的嫦娥好看不?”

碧青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就说这头蛮牛是个色鬼,脑子里就没有别的,哼一声道:“就算月亮上有嫦娥,除非你是能射下日头的后羿,不然,也没你什么事儿。”

蛮牛嘿嘿傻笑了两声:“媳妇儿你吃味儿了是不是?我就这么一说,嫦娥再好看也没我媳妇儿好看。”

碧 青懒得搭理他,长着一副老实像,内里却一点儿都不老实,碧青把手臂枕在脑后,对着月亮望了一会儿,心说,如果自己告诉蛮牛,月亮上根本就没有嫦娥,没有吴 刚,更没有玉兔,甚至没有活的生物,那个地方坑坑洼洼,白天的温度能把人烤化了,晚上又能冻死人,蛮牛肯定不信,神话构筑的虚无世界,早就植入了所有人的 大脑,谁会相信科学。

大郎忽然觉得,即使不干啥,就这么跟小媳妇儿躺在麦草垛上看星星,也挺美的,大郎忍不住侧头看过去,竟有些看迷了,小媳妇儿真好看,尤其这会儿,眉眼侵在月光中,更好看了。

忽然想起一件事,伸手抓住小媳妇儿,皱着眉问:“为什么没回信?”

碧青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他问的是过年前姜山捎信来的事儿,二月里他回来都没问,真不知这会儿抽什么风。

碧青想挣开他,却给他抓的更紧,碧青没辙的道:“那时都快过年了,知道你二月就家来,什么事家来再说就是,巴巴的写信做什么。”

大郎却不满意:“我知道你就是不想给我回信,你觉得,我不认识字。”说到后来有点儿赌气的成分了。

碧青愣了愣,没想到蛮牛也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琢磨男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就哄着他道:“两口子间的信,让外人看了不好,对了,倒是忘了问,那信是谁帮你写的?”

碧青一句两口子,大郎满腹怨气都消了,听见碧青问,答道:“崔九写的。”

崔九?碧青重复了一句:“也是你们骁骑营的兵?”

碧青侧头看着他:“他也是凭着军功进去的?”

大 郎摇摇头:“十五的小子,毛儿还退干净呢,哪来的什么军功,就他那个身板儿,真去了南边,早没命了,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依我说,那小子就不该进骁骑营, 手里捏着笔杆子还成,抓着刀就是个四不像,不过,人不错,虽说也是凭他老子进来的,比那些眼睛长在头顶的强,何进几个正变着法儿的扫听他老子是谁呢?”

碧青看着他:“你就不好奇?”

大郎摇摇头:“我当我的大头兵,知道这些做什么,就算他是皇上的龙子,只要在骁骑营一天,也是大头兵一个,上场跟我比试,我一样揍得他吱哇乱叫。”

碧青忍不住笑了起来,蛮牛是个纯粹的军人,在他眼里,再有地位的权贵也不如一起在战场混下来的兄弟亲近,碧青怀疑,在蛮牛心里,那位提拔他的校尉大人,没准比金銮殿上的皇帝更值得尊敬。

虽然觉得好笑,又觉十分危险,敛了笑意,皱起眉头道:“问你句话,你去南边打仗为的什么?”

大郎愣了愣:“还能为什么?南蛮子不老实呗,欺负到咱的头上来了,不打服了怎么成。”

碧青道:“南蛮子欺负你了吗,是占了你家的地,还是抢了你家东西?”

大郎挠挠头:“他们占了大齐的地方,欺辱了大齐的百姓,俺是大齐的男人,自然要干死他。”说完,想起不该在小媳妇儿跟前说粗话,忙偷看了碧青一眼,见小媳妇儿没恼的意思,才放下心。

碧青琢磨了会儿,该怎么教育这头蛮牛,最后开口道:“你是大齐的男人,外族侵占大齐的土地,欺辱大齐的老百姓,你就应该抛头颅洒热血的去弄死他们,这么说,你是为了大齐打仗?”

大郎点点头,碧青又问:“那咱大齐谁做主?”

大郎道:“大齐自然是皇上做主。”

碧青点点头:“这就是了,你为了大齐打仗,就等于为皇上打仗,作为军人效忠的只有一个人,不是你的将帅,是金銮殿上统驭大齐的皇上,我说的对不对?”

大郎给小媳妇儿绕的有些晕乎,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小媳妇儿说的实在有理,遂点点头。

碧青见他老实的听自己说教,月光下一张憨厚的大黑脸,竟觉有几分可爱,忍不住凑过去在他脸上亲了一下:“记住我的话了?”

憨厚的汉子立马就化身为狼,一翻身把碧青压在身下,大嘴就亲了下来,既然小媳妇儿主动了,就亲一下可不成。

碧 青之所以跟大郎说这些,是怕他稀里糊涂就让人拉到不该待的队伍里去,无论哪个朝代,京城都是风起云涌步步惊心的地方,尤其大郎待的骁骑营,那是护卫京畿的 精锐部队,万一哪个不安分的凤子龙孙想图谋干掉皇上,骁骑营肯定是第一个拉拢的对象,估摸大郎这种二傻被人拉到断头台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上去的。

说到底,碧青还是为了自己,她对现在的生活异常满意,她想在这个世界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哪怕活不到一百,也得活个七老八十的才够本,要是哪天因为大郎稀里糊涂成了刀下鬼,岂不冤死。

再说,还有一大家子人呢,地里的番薯苗支棱起来的时候,大郎走了,这一走日子就长了,得明年开春才能家来。

大郎走了,家里却还忙着,莲藕田里的荷花开了,一朵朵碗口大的粉荷,婷婷立在碧绿的荷叶间,煞是好看,不过要想种出好藕还得追一次肥。

碧青看着坑里的荷花,念叨了一句,琢磨一会儿就跟王兴儿说,这时候的肥就该用草木灰了,既可以杀毒,又不会烧根。

正想着,忽见杏果儿跟碧兰拉着手过来了,王富贵家的二丫头杏果儿跟碧兰年纪相仿,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就跟二郎和王小三似的。

自 从碧兰来了,杏果没事儿就往家里跑,两个小丫头在一起叽叽喳喳,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碧青很高兴,过去几年的日子太苦,以至于碧兰跟小海的胆子都有些小,小 海还好,毕竟年纪小,过几年舒坦日子就好了,碧兰却有些难,十岁的孩子什么都懂了,记得事儿也不容易忘,碧青就怕沈家村那几年给碧兰留下阴影,现在有性子 活泼爱说爱笑的的杏果儿,碧青终于放心了不少。

两个小丫头到了碧兰跟前,有些扭捏,两人的眼睛一个劲儿往藕塘里头瞄,就是不敢开口,碧青哪会不知道小女孩儿的心思,想是稀罕坑塘里开的正好的荷花。

碧青家的藕塘可是稀罕东西,不止王家村,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只要从王家村过没有不过来瞧的,王兴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边儿上近一些的荷花荷叶都给撅的差不多了。

一开始的可把王兴气的够呛,还是碧青说摘就摘,摘几个荷叶不叫什么大事,乡亲们也就是觉得稀罕罢了,王兴嘴里应着,却仍是看的很紧,不许人轻易摘。

杏果终于忍不住用手捏了碧兰一下,示意她说话,碧兰怯生生的看了她姐一眼,鼓起勇气道:“姐,我们想要一朵荷花。”说完,忙低下头不敢看碧青,娘可是说过很多次了,不许自己祸害坑里的荷花,说秋后指望着塘里的藕卖钱呢,可自己实在想要,太好看了。

碧青笑了一声,脱了鞋卷起裤腿,下去给她们揪了两朵荷花,又摘了两个硕大的荷叶,扣在她们脑袋上,两个丫头欢呼一声,一人一朵拿着跑了。

刘氏赶着鸭子过来,正好瞧见,刚要追过去,碧青忙抓住她娘:“是我给她们摘的,小姑娘家哪有不爱花的,别人摘一朵两朵的还让呢,更何况是咱自己家的人。”

刘氏瞪了她一眼:“越是咱自己家的人,越不能祸害东西,指望着这个过日子呢。”

碧青接过她娘手里的柳条鞭子,把鸭子赶进水里,跟她娘坐在炕边儿的大石头上:“几朵荷花碍不着咱的收成,娘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呢。”

刘氏摇摇头:“你呀就惯着你妹子吧,回头更不懂事儿了。”

碧青笑了:“我就这么一个亲妹子,惯着也应该,其实,您不用担心,碧兰懂事儿呢,我倒是想把她的性子惯的硬些,省的将来嫁了人受欺负。”

刘氏白了她一眼,小声道:“少教坏你妹子,当天下男人都跟大郎一样好脾性呢,也就是你的命好,摊上个心眼儿好的婆婆,又摊上个好脾气的姑爷,不然,你这个样儿的媳妇儿,不定早让婆家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