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等到了今天!

就像当初的郑贵妃,差点儿要了她命、取代她成为皇后的郑贵妃,最后还不是跟她的儿子一块儿完蛋!

跟她作对了,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妹妹就别闹了,痛快点上路吧!”皇后见她如此,越发显得不紧不慢的从容,她温柔的微笑道:“为了让妹妹走的有尊严一点,本宫特地叫奴才们都侯在外头!怎么?难道妹妹情愿奴才们进来掐着妹妹的脖子把这酒灌下去吗?”

“你!”孙贵妃的终于瘫软在地,雪白着脸,颤声道:“你何苦这么绝情!我求求你,让我再见见皇上,皇上他一定会放过我的!他不会要我的命!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跟你争的了!求求你了!”

皇后见她越是这么卑微的跪倒在自己的脚下苦苦哀求,心中越是畅快。她几乎有点儿舍不得她那么快就死了,淡淡的笑着,只是不说话。

恐惧到了极点的孙贵妃却不知她心里究竟打着什么主意,一个劲的含泪哀求。

晴姑姑见了忍不住生出几许不忍:皇后娘娘这是何苦!横竖孙贵妃也是要死的了,即便再捉弄她,又有何意义?

“皇后娘娘,皇上那里……”晴姑姑忍不住轻轻咳了一下出声提醒道。

皇后朝她淡淡瞥了一眼,脸上的笑意蓦地一收,冷冷向孙贵妃道:“这个时候才知悔过是不是有点儿太晚了!你不肯自个乖乖的上路,本宫叫人送你一程也是无妨的!”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您不能,您不能啊!您向来贤惠,求求您饶了我,饶了我吧!”孙贵妃痛哭流涕,她是真的不想死啊!

皇后却是一脚将爬过来抱住了她腿的孙贵妃踢了出去,厌恶的皱了皱眉,向外头扬声喝道:“来人!”

两名小太监应声而入,毕恭毕敬。

皇后后退了两步,没有再多言,只是朝匍匐在地上的孙贵妃使了个眼色。两名小太监便会意的上前,面无表情的将孙贵妃牢牢的按住。

一人按住她的双手,一人揪着她的头发向后,迫使她仰起头来,另一手再捏着她的下颔,迫使她张嘴。

孙贵妃犹自咿咿呀呀的哭求着,求生的本能让她丢弃了一切的尊严。可是皇后的眼神依旧带着冷冰冰的恨意,当着两个小太监的面,她的语气却十足十的悲天悯人:“唉,妹妹你就安心的去吧,你再叫也没有用的,这是皇上的旨意,本宫也很为难啊!妹妹放心,本宫一定会命人好好安葬妹妹的!你就别再叫了,本宫听得都不忍了!”

皇后又说又叹,向晴姑姑使了个眼色。

晴姑姑微微一滞,没来由的有点儿怯起来。

其实,她并不是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但是今日不知为何,她心里突然起了一种颤栗。

直到她接受到皇后锐利的目光这才猛的回过神来,慌忙上前。蹲下身去,一咬牙,将手中那盏毒酒倒入了孙贵妃的口中。

那一刹那,孙贵妃睁大了眸子死死的盯着她,那里头的惊恐、绝望和怨毒的神情令晴姑姑的心一颤,手一抖,那小小的青花瓷杯便“丁郎”一声脆响滚落在地。

晴姑姑脸色大变,下意识朝皇后看去。

皇后什么都没有说,仍是对着孙贵妃摇头叹息,看着她闷叫两声,嘴角流出一缕鲜血,倒地身亡。

晴姑姑的心中却越发的不安起来,慌忙将那酒杯捡了起来,垂着头侍立一旁。

两名小太监已经放开了孙贵妃,其中一人伸手在她鼻子前探了探,向皇后回道:“皇后娘娘,她死了。”

皇后点点头,吩咐道:“你们留下来收拾收拾,好好的将孙贵妃安葬了。”

俩小太监答应一声,皇后最后瞟了死不瞑目的孙贵妃一眼,与晴姑姑一道走了。

回到了坤宁宫,暖阁里,皇后静静的坐着喝茶,一句话也没有说,晴姑姑却是主动的跪了下去,低垂着头请罪。

皇后目光闪了闪,却仍是不动声色,只是淡淡的挑了挑眉道:“哦?罪该万死?你错在哪儿了?”

晴姑姑没有说话,而是重重的磕了一个头,低声道:“方才在冷宫里,奴婢失态了……”

“是吗?”皇后又盯了她片刻,方才轻轻的说道:“原来你也知道自己失态了。是不是觉得本宫有点残忍?”

“奴婢不敢!”晴姑姑心中一凛慌忙说道。

“不敢?”皇后再开口时,语气中却是带了微微的冷笑。

“奴婢,奴婢没有!”晴姑姑心中一惊,慌忙改口。

皇后却哼道:“最好是没有!你以前从来不是这样的,如今是怎么了?是不是咱们的安生日子过得太久以至于你已经忘记了当初的多么不容易!哼,太子处处不如老四,孙贵妃城府极深,若不是当年皇上中毒的时候本宫坚持亲自为皇上试药换得他几分感动和信任,只怕那储君之位早就易主了!孙贵妃也早就不知设计了本宫多少回了!只怕这皇后之位今日坐的是谁都两说!四皇子从小便极得皇上的喜爱,孙贵妃比之当年的郑贵妃,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呐!你说说,本宫如今不过是借着机会羞辱她一二,有何过分?若是掉个个换来,她孙贵妃未必就对本宫仁慈!”

皇后说着又是一叹:“虽然本宫换来了些许皇上的信任,可这么多年却一直深受试药之后残余之毒的苦楚,发作的时候如何你是亲眼见到的!若非去年昌平侯献药,本宫现在都还在受着折磨,哼,本宫难道就容易吗!”

“老奴都明白!”晴姑姑忍不住流下泪来,哽咽道:“这些年老奴陪在娘娘身边,有什么不明白的?娘娘的难处、娘娘的苦老奴都看在眼里!今儿的确是老奴错了,老奴不该一时心软竟生出不忍!”

晴姑姑却情不自禁的想起当年,当年皇后为祥庆帝试药之后,其实是可以治疗痊愈的。但她细问了一直负责这事儿的太医之后,得知她体内的余毒虽然会每个月发作,也许还会越来越厉害,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要她的命!

于是,她便命那太医在祥庆帝面前说无药可医,因为这样,就可以让祥庆帝的内疚之情更深,而每个月发作一次,便无需她再说任何话,也会让他不会忘记她曾经为他做过的。

431.第431章 往事

不久之后,那位太医便辞官离开京城回乡去了。过了三年,死于一场意外……

前几年在皇后觉得一切都已经根深蒂固无可改变的时候,她想要治好那越来越无法忍受的头疼和胸膈之间的疼痛,但是经年日久,却已经几乎无药可医了,直到昌平侯的出现……

忍受这么多年的宿疾,这可以说是皇后自找的,把这也算在孙贵妃的头上,晴姑姑多少觉得有点儿不公平。当然,此话她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皇后见晴姑姑如此,便轻轻一叹,柔声说道:“那贱人是个将死之人,你对她生出两分不忍那也没什么,毕竟不会对咱们再造成任何影响。本宫只希望,你不会再别的事情上继续犯这样的错误!你,听清楚了吗?”

晴姑姑心中一凛,惊得差点儿脸色大变。皇后这话虽然没有明明白白的点出什么来,可是她却听得十分明白,皇后指的是太子的事儿。

因为三皇子已经被皇后不动声色的推出来,赈灾的事情皇上心里也许还在猜测不知最后结果如何,但是晴姑姑却知道,皇后早就已经安排好了暗中相帮的人,所以这一趟差事三皇子必定会圆满交差。

那么,从此他就再也不会是那个寂寂无闻的三皇子,皇上会对他大加赞赏,会对他开始重视起来!

而按照皇后先前的计划,不甘心的四皇子会给太子下毒将之毒死,之后四皇子便会被皇上处死,那么三皇子就成了皇上唯一的儿子。事情也就大功告成!

可是,皇后算漏了四皇子!他竟然逃了!

随着他的出逃,太子也就逃过了一劫。

以太子的心胸,三皇子回京之后,他必定会嫉妒、会怀恨在心!那么,皇后便不会让太子活得太久……

晴姑姑手心中满满的都是冷汗,黏湿一片,心也控制不住的狂跳起来。

她心知肚明太子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只不过是当年郑贵妃还在的时候用来跟郑贵妃争斗的棋子,郑贵妃死后,太子原本也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可是皇后还没有等到有恰当的时机安排太子的死,皇上宠爱的孙妃却有了身孕,更得皇上宠爱。皇后便一下子改变了主意——她还是得留着太子,好对付孙妃肚子里的孩子!

并且她很快就想明白了。就算孙妃生的不是皇子而是公主,将来总是还会有皇子出生的,倒不如将太子一直留着!横竖他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掌控,哪怕将来他继了位,她也有本事弄掉他。

皇位,仍然还是她的亲生儿子的!

可人都是有感情的,晴姑姑跟皇后不一样。这么多年来,晴姑姑照料太子的时候不少,或多或少对他有了几分真正的关心和怜爱之情。

听到皇后这话,她顿时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脸上却是一片平静,垂眸恭声说道:“娘娘放心,奴婢不会做错事的!”

“不会就好!”皇后轻轻一笑,柔声道:“这么多年都是你陪在本宫的身边,你是本宫最信任也最倚重的人,本宫相信你不会背叛本宫!”

晴姑姑心中越发不安起来,笑着点了点头。

皇后恭恭敬敬往祥庆帝面前复了旨,说孙贵妃自知罪孽深重,主动服下了毒酒,还请她带话给皇上,让皇上保重龙体。

说完她又顿了顿,轻轻笑道:“臣妾已经命人好生安葬她,请皇上放心……”

祥庆帝听到皇后先那句话,心中原本有些许的伤感。毕竟,孙贵妃是陪了他那么多年的枕边人,还为他生下过孩子。

可听到那后一句,面色顿时一冷,冷笑道:“放心?朕有什么不放心的!哼,她教养出这样的好儿子,的确是罪孽深重!皇后你太仁慈了,还吩咐好好安葬,依朕看,就该用破席子卷了往乱坟岗子一扔了事!”

皇后听了这话只是微微的笑了笑,垂下了眼眸并不说话。

祥庆帝终于将最后一丝对孙贵妃的感情也抹得干干净净,手一挥,道:“今后再也不许在朕面前提她!唉!”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有些发怔。

皇后听了这话微微迟疑,亦叹息着应了声“是”,随后便沉默了。

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似乎都在等着对方开口。祥庆帝甚至还抬眼朝皇后瞅了两眼,隐隐的有些不耐烦起来。

皇后早就将他这个人研究了透彻,见此便知火候到了,便柔声道:“如果皇上没有别的什么吩咐,臣妾就告辞了!”

祥庆帝欲言又止,终于叹息道:“皇后,你何时跟朕之间变得那么生分了?咱们之间有什么话是不敢说的?你就没有想过,为太子求情吗?”

短短的时间内接二连三的受到打击,祥庆帝的心已经感到了疲惫至极。他也是人,而不是神啊!

他突然觉得,跟老四相比,太子所犯的错误根本就不值一提!

三个儿子一个在外赈灾,一个软禁在府,一个在官面上已经“死”了,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和空洞。

皇后闻言身子微颤,眸光一紧。

她有些慌乱的避开祥庆帝的眼神,垂头轻轻说道:“太子所作所为,臣妾亦很痛心。臣妾是他的母亲,当然想为他求情!可是,皇上,现在还不是时候,还不是时候放他出来,让他继续反省反省吧!这也是为了他好……”

祥庆帝一怔,略想一想便明白了皇后的意思。

这个时候,老四捅出这么大的篓子“畏罪自裁”,孙贵妃也已经身亡,倘若放出太子来,那么太子想必会更加得意忘形吧?

这的确对他不好!

“是朕疏忽了!”祥庆帝失笑起来,轻轻点头道:“还是皇后你想的透彻!就依你,先这么着吧!等他真正的反省过来了,朕再放她出来!”

他说着又是一叹,幽幽叹道:“但愿他能明白咱们的苦心!”

皇后在心里撇撇嘴,暗道:他?他那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性子,要能明白那就怪了……

他又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不过是个铺路的货,难不成我真的会好好的教导他么?

“他一定会的,”皇后却是满脸的温柔,轻轻说道:“若是不会,皇上您也白疼他了,臣妾也——白教导他了!”

祥庆帝点点头,同她会心一笑。

皇后回到坤宁宫没有多久,便听得门外来禀:太子妃娘娘前来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的眉头顿时便蹙了起来,向晴姑姑抱怨道:“这还有完没完了!片刻也不让人消停!你出去告诉她,让他们都好好的在东宫待着,老老实实的思过,去吧!”

晴姑姑只得答应着出去说了。

太子妃哪里肯信这是皇后自己的意思,缠着晴姑姑道:“姑姑真的向母后禀报了吗?本宫是来给母后请安的,母后她怎么可能不见本宫呢!”

晴姑姑心中暗叹,心道皇后又不傻,还能不知道你这请安还带着别样的目的?还不是想套口风呐!只是,皇后又怎么可能会跟你说呢!

“太子妃娘娘还是请回吧!”晴姑姑淡淡说道:“奴婢哪儿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欺瞒太子妃娘娘,这的确是皇后娘娘的吩咐。”

太子妃忙陪笑道:“晴姑姑你可别恼,本宫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本宫除了请安还有要紧的事儿向母后讨主意,还带着太子爷的话!请晴姑姑再去跟母后禀报一声吧!”

晴姑姑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太子妃娘娘,皇后娘娘已经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了,您快回去吧!您把皇后娘娘的话跟太子爷说了让太子爷照做便是!皇后娘娘现在有点累,不会再见您了!”

太子妃不高兴了。晴姑姑再得皇后的看重那也只是个奴婢,跟太子比起来可就一个天一个地了!她竟敢如此说话,真是岂有此理!

“晴姑姑这话是怎么说?”太子妃沉下脸道:“怎么听起来倒像在挑拨母后和太子的关系呢?你都没有去禀报,怎么知道母后一定不见本宫?你不想去也行,你给本宫让开,本宫自己去!”

“奴婢不敢!”晴姑姑跪了下去,却仍是将太子妃拦得死死的,丝毫不给通融,淡淡道:“皇后娘娘说了不见就是不见,奴婢若再去啰嗦,皇后娘娘怪罪奴婢倒没什么,只怕连太子妃娘娘也怪罪了!您还是回去吧,今日奴婢是绝不会放您进去的!”

放进去了,岂不是前功尽弃?

“你!”太子妃气得瞪眼,便赌气要硬闯。

晴姑姑使了个眼色,几名腰身粗壮的太监无声无息的挡了上来。

太子妃这回是真气着了,怒道:“晴姑姑,你好大的胆子!”

晴姑姑至始至终就是一句话:“您还是请回吧!”

太子妃拿她没有丝毫的办法,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得恨恨的转身离去了。

“娘娘,”晴姑姑确定她走了之后,回去向皇后禀报清楚,忍不住道:“您说,太子爷万一听了您的话……那岂不是——”

皇后微微冷笑,不紧不慢道:“你可太看得起他了!这个时候他不会听的进去本宫的话的,只会认为本宫胆小怕事,你就等着瞧吧!”

再说太子妃怒气冲冲的回到东宫,早已经等得坐立不安的太子立刻上来问道:“怎么样?母后怎么说的?”

432.第432章 自作主张

这些日子关在东宫里一步也离开不得,他早已经急得不得了了!

原本还以为老四捡便宜捡定了,没想到他自作自受,弄了个畏罪自裁的下场!这简直就是天尽人意啊!

得到这个消息,太子简直要乐疯了。如果不是还在闭门思过,他一定要跟心腹们好好的设宴庆贺一番才行!

当然,这庆贺是必须的,眼下不便,等他获得自由了自会补上。

太子满心以为,如今老四没了,自己的位置就稳稳当当了,那么还思什么过啊,父皇定会放自己出去的!就算父皇一时想不到,母后也必定会替自己求情的。

他就不信在这个时候,父皇还会对他狠得下心。

要知道,他可是江山的未来之主啊,是唯一能接下父皇重担的储君啊。至于三皇子?他从来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过!

可是左等右等,望眼欲穿的太子仍然没有等到宫里来人。他这才忍不住命太子妃去向皇后请安。

请安是真的,打听消息求主意也是真的。

“别提了!”谁知太子妃一脸的恼意,说道:“臣妾根本没有见着母后!晴姑姑那个老刁奴,真是脑子糊涂了,竟然拦着本宫不让本宫见母后!”

“你说什么?晴姑姑拦着不让你见母后?”太子睁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一拂袖切了一声道:“不可能!晴姑姑不是这种人!她是母后的心腹,还能不知道你去见母后是什么意思?怎么可能拦着你?”

太子有些疑心的看向太子妃:“你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恼了晴姑姑了?”

太子这话很好的刺激了太子妃。

“没有!”太子妃不觉恼怒道:“臣妾怎么会惹恼了她呢?就算臣妾惹恼了她,她也不过是个奴婢,那又如何?哎呀,她说母后累了,没空见臣妾,臣妾让她多禀报一回都不行,擅作主张就把臣妾给赶回来了!”

太子妃犹自愤愤说道:“等下回见到了母后,臣妾一定要请母后主持公道!”

太子有点儿懵了,他不知道皇后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她怎么会不见自己呢?

他不关心太子妃的委屈,只是追问道:“母后就没有带什么话给孤王吗?”

太子妃这才点点头,怏怏的道:“有话又有什么用?还不就是那句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的话?母后说,请太子爷好好的闭门思过,什么都不要做!”

太子闻言呆了半响,不相信道:“你没有听错?果真如此?”

太子妃没好气道:“晴姑姑就是这么说的!我耳朵又不聋,怎么会听不清楚!也不知母后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太子不由也郁闷起来,半响不吱声。

他突然一拳击在几案上,说道:“母后向来杀伐决断,是个极有主意的,这一次怎么这么糊涂!孤王看她是被老四的事儿吓着了,竟也犹豫不决、缩头缩尾起来!”

太子妃心里早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不敢说出来,听见太子这么说,简直是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当即忙道:“臣妾看也是!其实……臣妾倒以为,也不光是四爷的事儿令母后胆小起来,还有太子爷您啊……母后想必是怕您再犯错吧——臣妾多嘴!”

看到太子抬眼朝自己不满的瞪过来,太子妃立刻识趣的赔不是。

太子哼了一声出乎意料的居然没有责备她。

非但没有责备她,太子心中暗暗琢磨,反而认为她这话说的有道理:母后之所以迟迟没有任何行动,不就是怕自己再惹恼父皇吗?

母后也太小心了!经过上回的事,自己还能不会吸取教训吗?

“要不,臣妾再进宫一趟,向母后说明白太子爷其实已经改过自新了!“太子妃出主意道。

“改过自新”这四个字很好的刺痛了太子,令太子听了觉得怎么那么别扭。不过他找不到什么来为自己辩驳,看妻子那模样也不像是存心的,他只得暗自忍下了。

“不必了,”太子有些不耐烦说道:“既然母后心存疑虑,你就算再去十趟她也不会改变主意的!母后不就是担心孤王没有得到教训吗?孤王亲自给父皇上折子表示知错,这不就结了!”

“对、对!臣妾怎么就没想到呢!这样就更好了!”太子妃喜道:“皇上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太子爷的安慰了!让皇上知道,他还有一个好儿子!”

“嗯……”太子微微点头,淡淡说了句“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便去了书房。

丢下太子妃有些怔忪,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得罪太子了,他为何像是生气似的,还给自己脸色看!

太子很快便花团锦簇的写好了折子,一刻也等不及的命人给祥庆帝送去。犹不放心,还特意叮嘱那送去的人多带些银子送给乾清宫伺候的太监,让那太监记得将折子务必要在今天给祥庆帝看到。

其实不用他如此破费,乾清宫的太监也不敢怠慢。

太子虽然形同软禁了,可是皇后还好好的在啊。不但好好的在,在祥庆帝生气恼怒的时候,谁也不敢打扰,只有皇后来去自如颜色不变,而且,孙贵妃还是皇后亲自去赐死的。

加上四皇子又已经“畏罪自裁”,三皇子么,现下没有人的眼里有他。

所以,太子虽然还没给放出来,实际上同放出来对众人来说是一样的。试问谁又敢不听他的话呢?

祥庆帝很快看到太子送来的折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胸口处憋闷了好一阵才缓过来劲儿。

他“啪”的一声将折子扔在了御案上,半响没有说话,只是长长的舒了口气。

他能说什么?

毕竟,如今他能指望的就只有这个儿子了!而且,他还是他和皇后的儿子。

虽然他对三皇子注意了起来,也派给了他差事,但是对于储君之位,他可从来还没有想过三皇子。

“可怜朕和皇后的一番苦心!”祥庆帝叹了口气,颓然往后一靠,有点儿心灰意冷。

太子妃去坤宁宫吃了闭门羹的事情他也知道了。他以为这么一来太子应该会明白他和皇后的苦心,没想到,他非但没有明白,反而迫不及待的就——

祥庆帝咬了咬牙,除了叹气只能是叹气。

谁叫他的子嗣不多呢?

祥庆帝想了想,扬声便叫“福海”,淡淡吩咐道:“去一趟东宫,传朕旨意,太子既然已经知道错了,明儿起就不必闭门思过了,继续上朝听政吧!”

折子送走之后,太子便有些忐忑不安的等待着。他忽然有点后悔了,后悔一时冲动递了折子没有听皇后的话。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他的母后办事从来没有出错差错。母后既然叫他好好的闭门思过,他应该照做才是。

他不应该冲动啊!万一惹怒了父皇,怎么办?

太子妃见到他这样实在是忍不住,便陪笑劝道:“太子爷不必太担心了!咱们这就是投石问路而已,即便父皇会因此生气,也还有母后嘛,母后一定会帮咱们说话的!”

太子不由暗惊,瞪了太子妃一眼皱眉道:“你胡说什么?孤王什么时候担心了?孤王很有信心!”

太子妃嘴角暗抽抽,白了他一眼。心道你还嘴硬,你那点心思就跟写在脸上没什么两样!

她却不知,但凡是上位者,有谁喜欢自己的心思被人看穿?尤其是这种并不怎么自信的心思!

福海来到东宫时,太子的心立刻便揪了起来,整个人如同绷紧了的弦,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断!

听福海宣完旨意,他立刻又喜得浑身发颤、双眼放光,叩头谢恩那叫一个喜上眉梢,那叫一个痛快!

当然,福海得到的赏银也比平日多了三倍。

整个东宫上下都沸腾了,欢喜的沸腾了。众人无不跪下向太子爷祝贺道喜,太子更是欣喜得心花怒放,当场表示要同乐,每个人都有赏!

他不但欣喜,更立即充满了信心。

他心中暗道:看来,母后是真的老了!人一老,判断力就不行了,就没有了年轻时候行事的果断和魄力了!母后老了,如今的天下是自己的天下了!今后遇事,得自己多考虑考虑,自己拿主意,不必什么都听母后的了!

当然,大事儿上不听母后的是一回事,孝顺母后是另外一回事。他还是会做个孝子的。而且为了不让母后因为自己不听他的话而伤心难过,他会表现得比从前更加孝顺她。

太子这么想的时候,顿感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许多!

从此,太子越发的骄傲自满、越发的自负听不进人言,落在祥庆帝的眼中,也就越来越失望。

而皇后,始终扮演着慈母的角色。一个苦劝儿子而不得、用心良苦的慈母。

第二天太子一身姜黄圆领四爪团纹蟒袍出现在朝堂之上,气色红润,精神十足,众臣见了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倒没有谁表现出特别的吃惊来,纷纷上前问安。

433.第433章 说错话

毕竟,四皇子已死,皇上不放太子出来也不行啊,因为,他没得选。

周释之也看到了太子,混在众人中上前向太子问安,一点也不扎眼。

他心里却忍不住暗暗的有些纳闷。

按说这个时候皇后会教导太子要低调行事才对,而不是这么迫不及待的跳出来。

毕竟四皇子已经死了,他已经没有了竞争对手,根本用不着着急。

这不是明摆着刺激祥庆帝吗?就好像在告诉他:看吧,老四不靠谱吧?还是我这个儿子好……

不过,四皇子是不是真的死了,周释之心中却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四皇子他虽然说不算深交,但这么多年的历练,人间百态他见得不少,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情、心态多少他还是能看得出来一二的。尤其是太子和四皇子,他更是详细的观察分析过。

而他分析的结果就是,四皇子绝对不是一个会“畏罪自裁”的人。

说他放手一搏倒有可能,畏罪自裁,绝不会!

但是眼下他并不关心这个,因为无论四皇子是不是真的死了,皇上说他死了,那么这个世上就再也不会有四皇子这个人!

他眼下纳闷的是皇后的态度。

皇后何等聪明、何等手段之人,绝无可能这种时候会犯错误,会不提点太子该如何做。可偏偏太子这时候就出来了!

而且,看他这副神情,别说低调,根本就是志得意满、就是得意忘形!

还有三皇子,赈灾那边是好消息频频传来,皇上龙颜大悦,可是当着众臣夸奖过他好几回。而他,却是皇后推荐的人……

皇后放着亲生儿子不提点,却不动声色的帮助三皇子,她除非是脑子坏掉了……

周释之百思不得其解!

他直觉的感觉到,虽然四皇子已经死了,但是京城中这趟水仿佛却是越来越浑、越来越令人捉摸不透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离这一切远远的。

于是,想到自己和陆小暑的亲事,他就更郁闷了。

若没有皇后插一手,他这时候也没什么顾忌了,直接向陆家提亲便是。原本要与他论亲的王宜慧都已经成了东宫的侧妃,他还需要顾忌什么?

可皇后明显对陆小暑是另有打算,而且绝对不是会赐婚给他,不然她也不会迟迟不开口!

正因如此,他并不敢轻易开口,他还是得等,得等合适的时机,不然皇后一句话否认,或者装聋作哑将别的姑娘赐婚给他,他就麻烦了!

当然,如果皇后真的这会儿便将陆小暑赐婚给别人,那么他也不介意鱼死网破,索性“抢”了她离开京城远走高飞!这种事情他绝对做得出来。

但是在此之前,他并不想如此,他想让她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嫁给他!想让他们的婚姻得到大家的祝福,而不是东躲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