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谢谢裴16、漫敏、kkecho、亂ooo、奶油珍珠米、susan飛的月票,谢谢书友160422071916764的礼物,感谢!清泉才回家,更新晚了,对不起。稍后还有一更,感谢众位投票的亲。

第九十七章 病情加重(为四月月票+)

钱亦绣没有吱声,继续偷偷地用余光瞥着小娘亲,看她能想起些什么。

不一会儿,程月就扶额喊道,“哎哟,头痛,头好痛。”

钱亦绣闻言赶紧爬上床帮她按摩头部。

扶案写字的钱亦锦也放下笔过来劝道,“头痛就不要想了。”

“想?想什么啊?”程月茫然道,顿了一下,又说,“哦,娘想起来了…”

“娘想起什么来了?”钱亦绣紧张地问。

“娘想起江哥哥说,门口的花谢了又开了,再谢了再开了,他就该回来了。可是,门外的花谢了又开了好多次,也不见他回来。他为什么会骗娘呢?他是不是不喜欢看到娘,才不回家了?”程月的嘴瘪起来,杏眼里涌起一层水雾。

得,傻得更厉害了。

看到程月难过的样子,钱亦绣不由地自责起来。小娘亲有病,自己还诱导着她想以前的事情,真是不该。

小兄妹哄又了她半天,说小爹爹或许被上峰派去执行任务了,所以才没来得及回来看她。劝着她去洗漱然后上床睡觉了。

小正太继续扶案发奋,钱亦绣挫败地来到院子里。星光下,猴哥骑在桃树上玩着拨浪鼓,叮叮呼呼的声音响得人心烦。奔奔和跳跳缩着白绒绒的身子挤在大山的怀里,大山趴在地上低头慈爱地看着它们。

枣树已经挂满青色的小枣子,转眼她来到这个世界这个院子七年多了。七年前的那个晚上,小爹爹还是个十五岁的俊俏少年郎,可一年前却客死他乡。算算他死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她前世这个年纪大学还没毕业。

前世…自己离开也就七年多。像是隔了几辈子。前世的父母弟妹,还有尚青云…他们怎么样了?

她捧着下巴坐在檐下的小凳子上望天叹气,稚气的小脸上满是不相称的深沉。

出门端水给钱三贵洗漱的钱满霞见了,呵呵笑道,“现在的日子这么好过,绣儿咋还在叹气呀?真是操不完的心。”

小姑娘觉得现在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哪里能够懂她这个历经两世的老茄子呢。

钱亦绣翻着眼皮瞧了小姑姑一眼。没理她。继续望天发呆。不知什么时候小正太过来挤在她旁边坐下,“妹妹莫发愁,等哥哥有出息了。请张老爷上门来给娘看病,或者请御医来给娘看病,娘会慢慢好起来的。”

小正太来给她做思想工作了。

钱亦绣说,“那哥哥就好好发奋。将来出息了给娘治病。”

“嗯。累了一天,妹妹早些歇息。哥哥再去看会书。”见妹妹无事,钱亦锦又起身进小屋发奋。

第二天,小娘亲似乎没有往日清醒,目光也更加呆滞。几乎一直守着门口。从门缝看外面的野花,嘴里不停地念叨什么“花谢花开”之类的话。

钱亦绣和吴氏便不敢再让她做绣活了。钱亦绣又试着劝她去县城的保管堂,请张老爷看病。

可程月就是不出门。包着眼泪说,“不出去。怕。”

下晌午歇过后,钱老太带着汪氏和钱满蝶,还有小跟屁虫钱满多来了。

汪氏难得来一次,她上门,吴氏等人更是热情了许多,把张家送的糖果和点心都拿出来待客。

汪氏笑道,“我昨天听锦娃和绣儿说满江媳妇绣的两块小绣品就卖了五两银子?”见吴氏点头,又说,“天,没看出来,满江媳妇真能干。”

钱老太也得意地说,“绣的小东西能卖这么多银子,在咱们附近几个村里,还是头一份。”

汪氏又笑说,“既然有这个手艺,就请她教教咱们钱家的闺女,让霞姑、蝶姑、绣儿、多多都跟着学学,将来去了婆家,会挣钱,腰杆也硬些。”

钱老太点头说,“是这么个理儿。不仅要教钱家闺女,还要教钱家媳妇,让满川媳妇、满河媳妇都来跟着学。”

吴氏听了,为难道,“月儿是个什么性子,婆婆和大嫂也知道。她平时连话都说不清楚,会教啥?”

这倒也是。

汪氏又道,“那就让蝶姑她们在旁边看着她绣,时间久了也能学些皮毛。”

吴氏愁道,“若是以前还成,可现在怕是不成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了,人比原来更不清醒起来。除了吃饭睡觉,就一直站在门前从门缝里往外看。刚才见你们来了,才回了屋。”

汪氏还有些不相信,怎么可能她们一要跟着她学绣活,人就病了。

钱老太也有些狐疑,起身去了小屋,果真见程月痴呆呆地坐在床边望着窗外发呆,也没理进来的钱老太。

老太太出去对堂屋里的汪氏气道,“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才觉得有些用了,咋就又傻了。哎哟,我三儿命苦,家里养着这么一个天天吃闲饭的人…”

钱亦绣在一旁解释道,“或许是我娘想绣品用脑过渡造成的,说不定歇歇就好了。”

汪氏母女兴冲冲地来,没想到会这样,极是失望。

钱三贵有些过意不去,说道,“娘和大嫂就在家里吃晚饭吧,再让蝶姑去把大哥和满川叫来,我们爷几个喝两盅。”

吴氏笑道,“那就把满川媳妇和善娃都叫来,一起乐呵。”

老太太道,“也不能光叫老大一家,再把老二和满河两口子也叫来。”

钱三贵和吴氏自然点头应允。众人都没说的是,钱二贵一家都来了,唐氏能不跟着来吗?

吴氏赶紧领着钱满霞进厨房忙活。

晚上,钱家三房人又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翌日,程月一起床就去院门边往外看野花。新修的大门缝隙很小,程月看得不甚清楚。看久了就急切起来,一着急就更加不好。

钱三贵想着现在家里不像原来那么势弱,那些闲汉已经不敢来附近寻事。便让钱亦绣开了院门让她看个够。

钱亦绣看着痴痴呆呆的小娘亲,又内疚又难过。

三天后的上午,程月依旧顶着热辣辣的太阳斜倚在开着的院门边,呆呆地凝视着前方。荒草中的野花万紫千红,不畏阳光地傲然绽放着。

她的小娘亲可比荒地里的野娇弱得多。钱亦绣怕小娘亲中暑气,说了成筐好话,才把程月劝回小屋喝水,又用大蒲扇帮她扇着扇子。(未完待续。)

ps:文文上架半个月,亲就投了这么多月票,清泉鞠躬感谢亲的支持和厚爱。清泉写文慢,做不到经常加更,对不起,让亲们久等了。清泉将会在今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带着亲们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亲见证文中的欢笑与泪水。当然,欢笑肯定会比泪水多。清泉的文文慢热,亲们不要急着,用心品读…谢谢简和玫瑰的荷包,谢谢孩子他娘~、冷家筱南、恋梦的女孩、coloryan1976的月票,感谢!写文不易,请看正版!

第九十八章 意外来客

看到程月这样,坐在房檐下的钱三贵和吴氏不住地唉声叹气,商量着明天去雾溪茶楼卖完君子兰之后,再去保和堂请张老爷给程月开些药。

钱亦绣看程月好些了,便拉着她到外面的房檐下乘凉,这里挡阳,又有风。

突然,正和奔奔和跳跳玩着的猴哥怂了怂鼻子,像疯了一样大叫起来,也不奈爬上门栓开门了,而是急吼吼地直接跳上院墙,再跳了出去。

看着它如此奇怪,钱亦绣跑去把大门打开一看,离院子还有十几米的地方,小和尚弘济正抱着猴哥在说笑,他身边还站着几个华服公子。

这几位小爷把钱亦绣着实吓了一大跳。

一个穿着云白软缎绣滚云纹兰花长袍,腰间系着秋香蓝丝绦,头戴一根白色羊脂玉簪子,竟然是大叔——梁公子。另两个是穿着明蓝提花软绸长袍的张公子,和穿着藕荷色提花锦缎的宋公子。他们后面有几个小厮,牵着几匹马,其中一个是钱亦绣的救命恩人梁高。

弘济拍拍猴哥抬头笑道,“我说想来看望小猴子,恰巧梁师兄和宋施主、张施主在寺里。他们都想来乡下玩玩,我就带来了。”

钱亦绣有些蒙,半张着嘴没反应过来,这些少爷来她家干嘛,自己跟那两个也不熟啊。

张央开口笑道,“怎么。看到我们高兴傻了?”

飘出的灵魂瞬间归了位,看到小神医张央,钱亦绣笑得眼里直冒小星星。

她赶紧笑道,“哦,真是贵客临门,快请进。”

抱着猴子的弘济小和尚笑咪咪地先进了院子,梁锦昭跩跩地迈着大长腿跟在后面。宋怀瑾、张央紧随其后。

弘济站定四下望望焕然一新的院子。说道,“你们家拾掇一番果然好多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嗯。不错”

钱亦绣客气地笑道,“这还得感谢小师傅和各位公子啊。”

弘济听了眉开眼笑,很是为自己的一时善举给了他们一份好生活而高兴。

宋怀瑾却说道,“小丫头这么一说我还挺汗颜。你家这院子好像没小爷什么事儿吧?”

钱亦绣气得心里翻了个白眼,知不知道姐是在客气啊。原来还以为这位公子比大叔厚道些,却原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果然嗓子里冒出鸭子叫的时候,是男人一生中最讨嫌的阶段。

房檐下的钱三贵吓得拄着拐站起身,张公子他认识。另外两位公子从孙女跟他们的对话中已经听出是曾经帮过家里人的贵人。而程月在他们进院子之前就跑回了自己的小屋。

钱亦绣介绍道,“这是我爷爷。”

三位公子都很有礼貌地拱拱手,喊道。“老丈。”

钱亦绣又对跟他们哈着腰的钱三贵介绍道,“爷爷。这位是梁大——哦,是梁少爷,这位是宋少爷,这位张少爷你已经认识了。”

钱三贵赶紧躬身说道,“请小师傅和贵人们去堂屋歇息。”

梁锦昭摆了摆手中的折扇说,“就在树荫下坐坐,这里凉快。”

有些吓着了的吴氏和钱满霞赶紧进屋拿凳子,梁高几个小厮把马拴在院子外面,也进堂屋帮着搬桌子、搬椅子,摆在枝叶繁茂的枣树底下。

见吴氏把专门留着招待贵客的茶叶拿出来。钱亦绣心道,这种粗茶,连那几个小厮都不见得爱喝。便悄声说道,“就给他们喝今天早上我熬的酸酶汤。”

“那汤是山里摘的酶子熬的,贵人们能喜欢吗?”吴氏不确定地问道。

“山里的东西他们才稀罕,那些费银子在茶铺里买的,他们还不稀罕。”钱亦绣说。她看了看厨房里的东西,让吴氏赶紧去镇上买菜仔油、糯米面、豆皮、芝麻等材料。小和尚来了必须做素食,那三位公子一看就嘴刁,她想做些不一样的东西。并让她快去快回。

吴氏如今非常相信钱亦绣说的话,答应道,“奶走快些,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打来回。”

钱亦绣又让小姑姑去私熟把钱亦锦叫回来,跟“小高僧”和这几位公子多接触,比上一天私熟收获可大得多。

路过钱家大院时,若钱满蝶在家,就请她来帮帮忙,再看看她家有没有新鲜的山货。若有的话,先借来用。因为钱满川夫妇经常去山里摘霞草,能捡些稀罕的山货。

钱亦绣把酸酶汤端上来说,“这酸酶汤刚刚放凉,少爷们喝了去去暑气。”

现在还没出伏,几位公子的脸晒得通红,背部的衣裳也湿了。喝了酸酶汤,果真凉爽了许多。

又把家里的五香花生米用碟子装着给他们当零嘴。

猴哥一看,赶紧跳上桌子爬了一把跑到一边去吃了。滑稽的样子把大家都逗笑了。

之后,钱亦绣又给几个小厮倒上水,特别是对小恩人梁高,笑容灿烂无比。梁高也极有眼力价,不时帮着钱亦绣服侍几个小主子。

“嗯,好喝,再去给小爷倒一碗。”宋怀瑾放下碗说道。梁高干脆进厨房把装酸酶汤的小罐子都抱了出来。

树荫下凉风习习,钱锦昭坐在椅子上,惬意地伸直长腿。举头四望,宽大的土坯院子,三只狗一只猴,两棵郁郁葱葱的果树,一截爬满蔷薇花的院墙,檐下摆着农具和草篮、草鞋,新瓦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青光。院子后面是连绵的山脉,山脉伸向远方,连着悠远蔚蓝的天空。深吸一口气,花香草香果香泥土的芬芳在鼻间环绕。

再喝一碗酸酸甜甜的酸酶汤,真是一种别样的滋味。怪不得太爷爷在世时,一直遗憾没有在乡下的老家养老。

梁锦昭看看紧张的大汗淋漓的瘸腿老人,还有不停忙碌张罗着的小小女娃。这个家连个壮年人都没有,怪不得小女娃想着法的挣钱找靠山。便对宋怀瑾说道,“你们家不是有个庄子在附近吗,让庄子里的人过来服侍。哪能咱们小爷来了,他们还躲轻闲的理儿?”

宋怀瑾嘀咕了一句,“那王管事又不是什么二八佳人,戳着眼前都嫌他碍眼。”但还是对自己的小厮说,“去庄子上把王管事叫来。那老小子的架子真是越来越足了,还要小爷派人去请他。”

第九十九章 看病

 

钱亦绣感激地看了梁锦昭一眼。她绝对相信梁锦昭叫王管事来不是单为了服侍他们。

这个大个子的智商跟他的个子一样高,心思比宋怀瑾和张央两个少年深沉得多,他是在变着法的给自家找撑腰的人呐。原来一直想不通王管事怎么会对自家那么好,现在有些想通了。

“大叔”的为人还真不错。

梁锦昭几人逗了一会儿猴子,又对东厢房檐下的两只小狗感兴趣起来,起身走了过去。大山通人性,见客人是猴儿子和主人带进来的,便没有理采他们。但见他们过来了,立即起身护在奔奔和跳跳前面,一副你敢抢它孩子它就跟你拚命的架式。

钱亦绣过去抱住大山的脖子说,“这几位公子是好人,不会抢你孩子的,放心啦。”

猴哥也跳过去吃了它几口奶,意思是我是你儿子,你儿子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啦。

大山才放下了戒备,半爬在地上。奔奔和跳跳跟猴大哥一样,都是人来疯。见人多了,又打滚又撒欢,萌萌的样子逗得那几个半大小子哈哈直乐。

不久,钱亦锦便跑回来了。他本与小和尚和张央极熟,外交手腕又颇高,没多少功夫就跟大他许多的梁锦昭和宋怀瑾搭上了话。

有钱亦锦陪着客人,钱亦绣就可以做些别的了,钱三贵也松了一口气。让他陪这些小贵人聊天,压力太大。

小姑姑也领着钱满蝶回来了,两个人手里都拿了个篮子。三人一起去了厨房。她们把东西拿出来,有地耳、蘑菇、核桃,一大串野葡萄,一捧杨梅,竟然还有半茶盅野蜂蜜。

钱满霞笑道,“大伯娘把她们厨房里的好东西都拿来了。多多因为舍不得蜂蜜,还哭得不行。”

那汪氏虽然有些自私、好强。可着实是个聪明人。怪不得家里过得好。儿女孙子又教得好。

钱亦绣高兴地对钱满霞说着谢谢。

先让她们把糯米泡上煮好,发些白面,把菜理好洗净。她自己则把葡萄和杨梅洗净拿去招待客人。

这时。王管事领着两个儿子和王良媳妇也赶着牛车来了,他们手里还拿了许多吃食。

王管事一进来就给宋怀瑾和梁锦昭哈腰陪罪,“老奴该死,不知大少爷和表少爷在此。来晚了。”

宋怀瑾一挥手,“啰嗦。一边候着。”

钱三贵招呼道,“王老爷、王大爷、王二爷,请坐。”

王管事老脸一红,“啥老爷啊。钱三哥客气了,叫我王兄弟。”又指指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若有什么事。吩咐你两个侄子跑腿。”又让儿媳妇快些把东西拿进厨房帮着忙乎。

王家人知道来了个和尚,聪明地没有带荤菜。带了些白面、糯米、红豆、白糖,豆筋,居然还有几节藕和两个西瓜。

钱亦绣看着这么多好东西直乐。

她们先把西瓜切了,让王良拿出去招待小主子。又开始忙着泡红豆,煮藕,煮南瓜等等。

正做着,吴氏也回来了,钱亦绣让买的她都买了回来。

钱亦绣看看这些材料,便决定做素菜包子、红豆糕、土豆丝饼,南瓜饼,芝麻球,梅花饼干这几样素食点心。再做豆皮地耳荠菜卷,素炒双色菇,素肉茄饼,珍珠素菇圆子,蜜汁糯米藕,蒜蓉蕨菜,拨丝土豆等几样素菜,再做个三色珍珠甜汤。

有些点心和菜品她们会,就先让她们做,有些她们不会的钱亦绣就领着吴氏、钱满霞一起做。

这些东西,除了蜜汁糯米藕和梅花饼干费劲些,其它都好做。

王良媳妇看到几个大人心甘情愿地听这个女娃的调派十分纳闷。

钱满蝶有些奇怪地问道,“绣儿咋知道这么多吃食?”

钱亦绣说,“有几样是上次我们在张老爷家吃饭,他家厨子做了的。我喜欢吃,就多了问几句。还有两样是我自己瞎想的,也不知做出来好不好吃。”

吴氏知道孙女早慧,听她如此说便也点头称是。

看这些人都上了手,又跟吴氏交待清楚后便去了左厢房看程月。小娘亲在客人们进院子前就麻利地跑进小屋,还把门窗都关上了,密不透风的小屋闷热难耐。

钱亦绣一进屋就感觉一股热浪扑来,说道,“娘,太热了,开一点窗户缝吧。”

程月正透过窗纸在看外面的人,她转过头呆呆地说,“绣儿,娘头痛,心口也痛。”她的脸色苍白,一只手抚在胸前,很难受的样子。

钱亦绣吓一跳,“肯定是太热了,娘中了暑气。”说完,就爬上桌子把小窗打开。

先让她喝了半碗酸霉汤,又让她躺下,拿起一把大蒲扇为她扇着风,看她好些了,便提出请张央进来给她诊脉。

程月不喜欢生人靠近,更不喜陌生男子靠近。但她刚才一直在偷偷看院子里的三少个年,不知为什么看到他们感到特别亲切,心里总有一股难以言状的感觉。

听说让三个少年中的一个人来给她看病,便非常痛快地点头答应了。

钱亦绣见小娘亲如此配合非常高兴,跑出去把张央拉到一边,请他为小娘亲把把脉。

张家治痫症、痰症的手艺在大乾朝名列第一。钱亦绣一直觉得,痫证和失忆症都属于脑神经方面的疾病,应该有共通点。

她一直想请张仲昆给小娘亲看病,奈何小娘亲不愿意出门,又不好意思提出请张仲昆来家里。几个月前张仲昆倒是给小娘亲看过病,但那时看的是外伤。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张央虽然年纪小,但从懂事起就开始背医书学医术,由张仲昆手把手地教授,医术可比乡村医生林大夫好的太多。

所以当张央一来到家里,钱亦绣就想到了请他为小娘亲诊脉。张老爷不好请,他儿子兼徒弟来了,怎么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张央非常痛快地跟她去了小厢房。一进屋便说道,“这么闷热,好人也会呆坏的。”

看到程月,还是愣了愣。这是他第一次见程月,即使有了小娃的娘肯定是美人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些意外。

 

第一百章 意外的高价

看到程月,张央不自禁地有些红了脸。他从小就跟着父亲给许多世家大族里的女眷看病,自认见过各色美人,但似乎没有哪一个美人像她这样清丽出尘。这样美好的女子竟然得了痴症,真是没天理了。

他定了定神,不敢再多看美人一眼,用罗帕搭在程月的腕上帮她诊脉。

他边诊脉,边听钱亦绣说了说大概症状。诊完脉说道,“钱家娘子失忆很可能是前些年伤了脑子造成的,只是过去了这么久,想要恢复之前的记忆怕是不太容易…她近段是不是有些焦躁?”

钱亦绣赶紧点点头。

张央又说,“像她这种病人切忌思虑过重,要尽量保持愉悦和轻松…我回去再把她的病症和诊相跟我爹说说,开的药也请我爹掌掌眼,明天你们来保和堂拿药便是。”

又拿出随身携带的银针给程月施了针,程月便安稳下来渐渐睡着了。

钱亦绣感激地对央说着谢谢,又深为自己操之过急而内疚。她总想让小娘亲为家里做点贡献,却没想到小娘亲是不能过渡用脑的。

把张央送出门,又去了厨房忙活。

饭菜做好,已经午时末。钱亦绣让吴氏拿了几样进小屋给小娘亲吃,她则带着钱满霞、钱满蝶和王良媳妇把吃食摆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