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公子看到桌子上花花绿绿的吃食极好奇,没想到一个农家竟能做出这些精致好看的小点和菜品。本来就饿,再看到这么好看的吃食,更是胃口大开。

钱亦绣站在一旁当起了服务员兼解说员。

小和尚和三位公子、猴哥吃一桌,还有一桌是王家父子和几个小厮的。梁锦昭几人先邀请了钱三贵坐一桌,钱三贵极力推辞了。让钱亦锦陪着他们。自己去了另一桌。

几个人对点心和菜品都大加赞赏,蜜汁糯米藕、豆皮地耳荠菜卷是三位公子的最爱,而小和尚更喜欢梅花饼干和珍珠甜汤。

钱亦绣终于知道小和尚为什么这么胖了,他真的真的很能吃,饭量比钱亦锦的都大,甚至不比那几位公子小,而且又特别嗜甜。

有点小短处的小和尚更容易拉关系。钱亦绣窃喜。

她笑着跟小和尚低声说。“我们做的梅花饼干有些多,到时候小师傅可以带些回寺里吃。”

小和尚忙点头笑纳。

饭后,几人依然不走。又在枣树下摘枣子玩。此时的枣子还没有熟透,只有极少数的枣子挂了细细的一圈红。他们找着这种枣子摘,酸中带甜也能吃。关键是边摘边吃,吃的不是枣子而是乐趣。

虽然钱亦绣有些心疼那些枣子。但这几位小爷必须要服侍好。就姑且把他们当成来农家乐游玩的客人,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然后看心情给自家打点赏钱。

钱亦绣看看偏西的太阳,便去把放在后院背阴处的那盆君子兰搬回自己的小屋,下晌的阳光强,不能晒着它。

她吃力地抱着君子兰刚来到前院。便被梁锦昭叫住了。他大步走过来,惊喜地看着君子兰说,“这盆君子兰长势可真好。卖给小爷吧,价钱好说。”

钱亦绣遗憾地说。“可怎么好,这盆花我已经答应卖给别人了,都说好了明天拿去县城的。”

若是跟别人说好她反悔就反悔了,反正还没收人家的钱,这位小爷的价钱肯定不会给低了。但她是跟心仪已久的合作伙伴崔掌柜说好的,她可不能失信。

梁锦昭一阵失望,“我爷爷最喜欢君子兰,说它是花中君子。我们府上养了许多盆,像这么好的也不多见。这盆君子兰的叶子多不说,还叶厚又极有光泽,上面的纹络也好看,就像绿色的宝剑…你卖给了谁?到时我去看看他能不能割爱。”

由于爷爷对君子兰的喜爱,他也对这种花有一定了解。

钱亦绣说,“我已经跟雾溪茶楼的崔掌柜说好了,他说他家公子下个月初就要回京…”

梁锦昭听了嘎嘎嘎嘎地大笑起来,甩开折扇扇起来,说道,“雾溪茶楼啊,那是我娘的铺子,崔掌柜也是我府上的下人。”

原来他们是一家人,崔掌柜嘴里要回京的少爷竟然就是他。

钱亦绣笑道,“真是巧,原来你们是一家人呀。”

又说起了这盆君子兰的出处,它是小哥哥和自己无意中被猴子引着误入深山,在一处如仙境般美丽的幽谷中看到的。便不畏艰险下到谷底,把它挖了回来。

她觉得自己也不算撒谎,热风谷可不是美的像仙境,而且也在山里面。

她的话让一旁的钱三贵有些脸红,也让那三个少年对仙境般的幽谷无限向往。

梁锦昭已经看出这株君子兰绝对不是凡品,也的确应该是在深山中寻到的。若是在浅处,还没长大肯定就被人挖走了。

他笑得嘴咧得多大,若是把这盆幽谷中的君子兰带回去,老爷子可是要乐坏了。想到爱花的娘,又问,“还有没有别的花?我娘也极喜欢花,我想再给她带盆好花回去。”

钱亦锦听了又去后院把那盆墨兰端出来。钱亦绣道,“这盆墨兰跟君子兰是在一个地方找到的。”

梁锦昭看出这盆是兰花,因为没开花,也不知道好不好。不过,从深山幽谷里寻来的,总不会差了,也能给自己娘交差了,便点头一起买下。

他伸手对梁高说,“把银票拿来。”

梁高不知道拿多少,便把装钱的荷包都递给了自家少爷。

梁锦昭在里面拿出一张银票看看,大概觉得少点,又拿出一张,递给钱亦绣道,“这么多,够了吗?”

钱亦绣一看,一张是二百两的,一张是三百两的。本来在溪山县也就能卖个二百两的花,如今却翻了个番还多。这地域之间的物价差别还真大,京城世家的购买力真真不能小觑啊。

“够了。”她抵制住内心的狂喜,脸蛋红红地赶紧把银票塞进自己的荷包里。

“那是买君子兰的。”梁锦昭又掏出一张银票,“这是买墨兰的。”(未完待续。)

ps:谢谢kamus^_^~的香囊,谢谢260430780、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书友160422071916764、看会儿书的礼物,谢谢260430780、亂ooo、时光1107、空界、雪嘟嘟儿、不大不小刚刚好、依娜君子、十米深白、不坚强也要装坚强、西南来客、657muzi、雨vs笙的月票,非常感谢!写文不易,写看正版。

第一百零一章 逗你玩

还有?钱亦绣激动接过银票,是一百两的。

发了发了,真是发了。

钱亦绣激动的小心肝扑棱扑棱乱跳,还佯装平静地把银票塞进荷包里。

梁锦昭是世家公子,但绝对不是纨绔公子哥。他在京里时,经常跟着祖父侍弄君子兰,自然知道品种价格。

这种名品,在京城的确值五百两。但他也知道在冀安省这个地方,这花绝对卖不到这个价。

他之所以给了这么多银子,一个是想帮帮小女娃,觉得为国捐躯却尸骨无存的将士遗孤不该被朝庭漠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看看这个拿着银角子都能激动地放进嘴里咬的猴精小女娃,拿着这么多银票是什么样子。

却见小女娃平静地把银票塞进了荷包,禁不住地有些失望。才想起来这个女娃或许不识字兼不识货,还不知道自己拿的是多少值钱的东西。

又说道,“看来小娃不太喜欢那几张纸啊。爷刚才看错了,把纸还回来,小爷给你几个大银锭子。”

真当阿姨是文盲?

钱亦绣忙把荷包攥紧了放在背后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已经拿出去的东西。”

她的这个紧张样子倒让梁锦昭开怀起来,这才是她的本性嘛。

梁锦昭嘎嘎嘎嘎地笑道,“看来小娃还认货嘛,明明高兴得紧,还偏装作没事一样。爷逗你玩的,拿出去的东西咋可能再收回来。”

说完,便咧着大嘴走了。

钱亦绣望着梁锦昭长长的背影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变声期的熊孩子果真讨嫌。逗人呐!

之后,便和梁高一起把花放在阴凉地方。梁高又嘱咐王管事。让他明天用带蓬的马车把花运到雾溪茶楼交给崔掌柜,千万别碰坏了,别让太阳晒着了。

王管事忙点头应允。

而一旁的钱亦锦有些不大舒坦起来。觉得这位梁公子人虽不错,却有些不太庄重。男女受授不亲,我妹妹岂是你能逗着玩的?面上虽然装作没事一样,却把钱亦绣支得团团转,不许她靠那几位公子太近。

时近黄昏。小和尚和几位公子玩尽了兴。也该要走了。

“小爷今天玩得尽兴,吃得也不错。明年回西州府,再来你们家玩。”说完梁锦昭向梁高挥了下手。

梁高便给钱家人和王家人每人一个荷包。在场的见者有份,连程月都没落下,让钱亦绣帮着转交。

宋怀瑾和张央也让小厮赏了他们每人一个荷包。

宋怀瑾还说,“小丫头记着。明年我们来的时候,多弄些蜜汁糯米藕。爷喜欢吃。”

钱亦绣自是满口答应。

钱亦绣又提了个不情之请,想让他们骑马带着钱亦锦在花溪村和大榕村走上一圈,又暗示这两个村子有些地痞,见自家势弱。时不时地欺负他们。

宋怀瑾一听,豪爽地骂道,“哪家那么可恶。小爷直接去端了他的窝。”

张央笑道,“咱们一走。他们报复钱家咋办?咱们还是带着小兄弟走上一圈,让他们知道一个怕字就行了。”

梁锦昭又对王管事说,“这两个小娃的父亲是为朝庭阵亡的,却没得到该有的抚恤。你们今后帮着多照顾一些,若你们都办不成的事,就去找我四表叔,他会帮着办。”

王管事马上哈腰道,“是,是,小的记住了。”

之后,梁锦昭抱着小和尚、宋怀瑾抱着钱亦锦一起上马走了,王管事父子也一起跟在马后头走了。

小和尚和几位公子一走,钱满蝶就赶紧把荷包打开,里面是四个二钱的银祼子,三个荷包都一样。没想到自己来帮了小半天的忙,竟然挣了二两多银子,还是富贵人家的银锞子。她知道自己老娘羡慕奶奶得了一个银锞子羡慕好久了,这回可好,自己得了十二个。

她乐坏了,喜得眉眼弯弯地说,“霞妹,以后有这好事记得再叫我。”

钱满霞笑着点点头。

吴氏把一些没吃完的点心装进碗里,给王良媳妇和钱满霞一人拿了一碗让她们带回去吃。

她们走后,钱亦绣先进小屋把小娘亲拉了出来。又跟钱三贵和吴氏说了张央给程月看病的事,老两口也是极高兴,吴氏说明天她就去县城拿药。

钱亦绣又从荷包里拿出那三张银票,除了程月比较正常,老两口和钱满霞的嘴都张成了o,眼睛瞪成了⊙。才思敏捷的钱亦绣都无法用文字表述了,只能用特殊符号来形容他们此时的表情。

等他们的嘴和眼睛恢复正常了,才暴发出一阵欢快淋漓的大笑声。

小姑姑钱满霞赶紧把食指竖在唇边嘘了一声,急道,“爹娘小声点,你们是想把坏人招过来吗?”

钱三贵和吴氏立马捂住了嘴,抵制着小声笑着。

钱满霞无比幸福地小声说,“咱们家有了这么多银子了。天呐,原来做梦都不敢想的。那咱们岂不是比汪里正家还富了?”

吴氏也笑道,“嗯,我看也是。”又紧张道,“当家的,等锦娃回来,让他赶紧把银票藏进床底下的坛子里。以后,也不能让大山和猴哥进山了,得把家看好了。”

钱三贵直点头,“看来得赶紧多买些田地,把银子花些出去。守着这么多银子,咱们连觉都睡不踏实。”

吴氏听了连说应该。

钱三贵又说,“今天来的几位客人,都是咱们家的贵人,他们的大恩咱们要记着。咱家穷,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你的醪糟做得好,再多做几坛,每家送两坛,包括要回京的梁公子。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也是咱们的一番心意…”

几人正说着,传来敲门声,是钱老太的声音,还有好多人。吴氏吓得赶紧把银票拿进卧房的柜子锁起来,再把卧房门也锁起来。

钱满霞看吴氏把门锁好后,才跑去开门。

原来上午几位公子带着小厮骑着马从村里招摇过市就让村人新奇不已,他们村里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骑马的人来,而且其中几人的穿着气度更是不同凡响。

村人们看到他们竟然去的是村西头的钱家三房,而且没过多久,王老爷父子也跑去了他家。

许多人都在村口眺望,不知钱三贵怎么结识了这些贵人。(未完待续。)

ps:谢谢浅忆伊人颜、伊朲紅妝、似水的人生的荷包,谢谢白羽筱的礼物,谢谢g0504、赫拉@芊琳、浅忆伊人颜、壬女吉祥、奶油珍珠米、13052081992、喂嘴馋猫、kamus^_^~、yousuke、我是假球迷、似水的人生的月票,非常感谢!求正版支持!

第一百零二章 好奇

等到下晌,更不得了,钱三贵的孙子竟然被贵公子抱着骑在马上玩,王老爷父子竟然跟在马屁股后面跑前跑后的服侍。

等那几位公子离开村后,许多人都问同在外面看热闹的钱老太和钱大贵一家。

钱大贵表示不清楚,只知道霞姑来说家里来了贵人,请蝶姑去帮忙做饭。说完这话,大房一家人都与有荣焉,极是得意。

又有那多事的人对钱二贵两口子笑道,“三房有了这好事,咋没把你家也叫上?”

唐氏气道,“人家的眼睛长在额顶上,咋看得见我们家。”

钱二贵忙说,“你这个婆娘胡说啥哩,准是咱们家的人都忙,人家没好意思叫。”

没多久,钱满蝶回村了,这些人又围着她问。钱满霞说,“我在厨房里干活,也不清楚他们是谁,只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少爷。”

里正婆娘说道,“这还用你说,我们都知道他们是有钱人家的少爷。”

钱满霞红着脸说,“其他的我就不太清楚了,我都快吓死了,哪儿敢凑上前去跟他们搭话。”

大房一家和钱满霞回了家。唐氏还脸厚地跟着他们一起去了钱家大院,被汪氏不客气地关在了门外。

当钱满霞喜滋滋地把荷包里的银锞子拿出来后,一家人传着看,爱不释手。

汪氏欢喜过后说道,“蝶姑说每人有份,三房六个人,岂不是得了十几两银子?”又瞥了一眼钱满多道,“原来只要有人去三爷爷家你就闹着去,今天咋不跟去?若你去了。也能多得些银子。”

钱大贵嗔道,“你这个婆娘真舍得说,多多这么小,去了万一讨了贵人的嫌咋办?贵人的脾气都大,惹着了是要打人的。”

钱满蝶又羡慕地说,“绣儿和锦娃真能干,他们在山里挖了两盆花。有一位贵人看了喜欢还买下了。说是要带回京城去。”

“卖了多少钱?”汪氏忙问道。

“不知道,我离得远,没看清楚。只看给了绣儿两张纸。”钱满蝶说。

“傻妮子,咋不过去看看?”汪氏嘀咕道。

钱老太道,“那两个小人儿能找到什么好花?能卖个几百文就不错了。”她心里一直在帮三房提防这个猴精又好强的大儿媳妇。

汪氏撇撇嘴没吱声。

钱满川咂吧着嘴说道,“奶说笑话呢。咋可能是几百文。那纸是银票,凡是银子多了不好拿。就到钱庄把银子换成银票。”

钱大贵嘴张得老大,说道,“怪怪我的天,那还不得百八十两银子?也只有这些多银子才不好拿。”

听说能卖这么多银子。钱老太更不敢相信,“大儿在说笑话呢,两盆破花能卖百八十两银子?除非脑袋坏掉了。”

汪氏羡慕的眼睛都红了。说道,“满川和你媳妇天天往山里跑。咋只知道摘霞草?以后也留意些,看到好花就挖回来,也能卖些钱财。”

几人说来说去,还是对那两张银票感兴趣,更对那几个贵人感兴趣,钱满蝶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决定去三房问问。钱老太领着钱大贵两口子和钱满川,还有撵路的多多出了门。刚走出门口,又碰到钱二贵父子,他们也好奇那几位公子,便一起往村西头走。

汪里正一直在门口转悠,见这些人去钱家三房,便也厚着脸皮一起去了。其他看热闹的人即使再好奇,也不好意思跟着去。

唐氏正在生三房没叫自家的气,也没跟着去。还嘴硬道,“有啥看头,人家再有钱,也不会给他家。”

钱三贵看见来了这么多人,赶紧请他们在院子里坐。

钱亦绣郁闷不已,好不容易那几位走了,小娘亲终于可以出屋放放风了,这些人又来把她吓回了小屋。

这些人七嘴八舌地问着钱三贵,特别是汪里正,生怕他有一点隐瞒。而汪氏等人想问他们挣了多少银子,但当着外人的面又不好问。

钱三贵满足着汪里正等人的好奇心,说,“那三位公子,有一位是保和堂的少东家,有一位是宋家庄子主家的少爷,还有一位是宋家的表少爷,好像是京里的。他们是弘济小师傅带来的,我连跟他们说话都害怕,哪敢多问啊。”

他是真的不太清楚。又道,“不过,那位京中的梁公子好像出身武将之家,听说满江为国捐躯,又看到我们家里老弱病残,对两个孩子倒是颇多怜惜。”

这些身份已经让在坐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几位公子的身世都了不起啊。特别是宋公子和梁公子,那是大官家的少爷啊。

正说着,已经把客人送出大榕村的钱亦锦小朋友回来了,是王良陪他回来的。王良还称钱三贵为“钱三叔”,又请他以后多去宋家庄串门子。然后,才小心冀冀地把那两盆花端上了牛车。

汪里正羡慕得不得了,看钱三贵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敬重,不停地向他竖着大拇指,“三贵兄弟,行,老哥哥佩服你,这么有身份的少爷竟然会来你家做客,还玩了一整天。”

钱亦绣暗乐,没想到那几位公子来此一游,无意中却给家里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

吴氏感激汪氏给家里送来的那些山货,把她拉进堂屋里送了她几尺张家送的绸缎。这绸缎豆绿色,比较鲜艳,只适合给年青小娘子做衣裳。汪氏喜坏了,明年春天蝶姑就要出嫁,正好可以给她做套春衫。

张家上次送了一匹棕色细棉布,一匹豆绿色绸缎。钱三贵就让吴氏和程月抽时间用棕色细布给钱老头、钱老太做身冬衣,钱老头年前就会回乡下过年。这绸缎嫩气,吴氏原打算留着给钱满霞当陪嫁,现在见家里又多了一笔不斐的收入,也大方地拿出来用了。

钱亦绣又送了钱亦多一条程月之前用边角余料做的小绫帕,上面绣了几朵蔷薇花。美得多多跑到汪氏身边说,“奶,看看这绸子帕子,好看不好看?是绣儿姐姐送多多的。”

汪氏知道程月手巧,虽然只有几朵花几片叶,看着也与自家绣的大不一样。(未完待续。)

ps:谢谢hworld1980、雪山温柔风、看会儿书的礼物,谢谢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chen334421、虹光轨迹、殇邪、安妮_9990、百里睿、657muzi的月票,非常感谢!

第一百零三章 鸭子的比喻

“好看,谢谢绣儿姐姐没有?”汪氏当着吴氏祖孙笑容满面,回过头眼神却暗了暗。

看来,三房彻底起来了。

原来,钱家四房人家属他们大房最好过,其他三家都比不过她家。如今看来,不仅在省城的四房越来越好,连三房都比自家强了。汪氏心里酸溜溜的,有些埋怨老实的钱老大只知道在地里刨食。

再仔细一想,自家虽然比不过他们,但把关系搞好,自家和儿女们也能沾些光。望望院子里钱大贵和钱满川满脸荣光的样子,想着自己可不能像唐氏那个傻婆娘,明晃晃地算计人家,没算计成,还被明晃晃地打了脸。偷鸡不成蚀把米,把兄弟间的情份也搞淡了。

想到这里,汪氏笑得真诚了几分,本来想问那两盆花到底卖了多少银子也没问了。而是笑着对钱亦绣说,“绣儿真是个好妮子,以后多来大院玩,我家多多可喜欢绣儿姐姐了。”

到了饭点这些人还不舍得走,钱三贵只得让吴氏进厨房弄些吃的,汪氏难得地也进厨房帮忙。

汪里正听说今天没有肉,便让钱满川去自己家里拿些肉来,钱三贵又给了他四十文钱,让他去村口沽两斤好些的酒,再顺道把汪里正的大儿子汪力洪和谢虎子、张先生请来喝酒。

钱满川回来的时候,钱亦善也跟着一起来了。堂屋里摆了两桌,客人们酒足饭饱的同时,也满足他们了对贵公子的好奇心。

等这些人都走了,已是星光灿烂,喧闹了一天的花溪村西头终于宁静下来。

钱亦绣赶紧去屋里把小娘亲拉出来。钱亦锦拿着大蒲扇猛帮娘亲扇扇子。小娘亲是天生的美人,哪怕再热,出的汗也极少。汗出不出来,更容易中暑。

不耐人多的大山也领着一猴两狗从后院来了前院。

钱亦锦边给小娘亲扇着扇子,边笑着跟钱亦绣讲了自己骑在马上威风凛凛跑了两个村的事。特别是路过许家肉铺的时候,自己是如何趾高气扬地从许家祖孙三人面前经过。

钱三贵和吴氏端了一天的笑脸也严肃起来,顾不得听孙子的显摆。他们去了卧房。片刻之后又把钱亦锦叫进去。让他钻进床底把银票藏好。又出来低声嘱咐一家人,包括大山和猴哥,晚上一定要警醒些。

睡觉之前。钱三贵不仅带着钱亦锦和大山绕着院墙底下巡视了一圈,还把菜刀放在枕头下面。

他的这份紧张也感染了全家人,除了程月外,几乎所有人都没睡好。

第二天。不仅钱三贵和吴氏顶着熊猫眼出了屋,钱满霞和小兄妹也是哈欠不断。钱亦绣暗笑。原来钱多的压力也不小啊。

吃早饭的时候,钱三贵叹道,“床底下放这么多银子,爷睡不踏实。若天天这样睡不好。这老骨头可得交待啰。咱们还是早些把银子变成田地,这样才放心。”看到钱亦绣眼巴巴地望着他,又道。“至于买下人的事情,咱们去看看。有合适的就买,没有合适的,就再缓缓。”

钱三贵又让吴氏赶紧多做些醪糟,再多做些昨天的几样点心,他看到几位公子都喜欢吃。到时分别给宋公子、梁公子、张公子、弘济小师傅送去。因为他们,自家不仅赚了巨额财产,腰杆也壮了不少。

给宋公子的东西就由王管事帮着送,梁公子的由雾溪茶楼的崔掌柜帮着送。

人得记情。虽然这些东西大户人家不稀罕,但也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等过几天醪糟做好了,就带着醪糟去县城给他们送去,再请张老爷派个下人跟他们一起去牙行。

钱亦绣笑道,“昨天因为食材有限,再加上小和尚不能吃荤,所以只能做那几样。绣儿还琢磨了一样更好吃的点心,叫蒸蛋糕。”

饭后,钱亦锦去了私塾,吴氏去县城拿药,钱满霞去了地里。

晌午,吴氏拿了十包药回来。说张老爷特别交待,程月这种情况要少用脑,少忙碌,要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总让她想过去,很可能事得其反加重病情。这种病要慢慢调养,想得起来更好,想不起来万不能强求。

钱亦绣听了有些内疚,自己之前太迫切了。便把给小娘亲熬药,监督她喝药的事情承包过来。

小娘亲喝了几次药,再加上张央曾给她施了针,第二天起情绪便稍微平静些,又拿出素绫想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