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尖利的女声传来,“哟,前额都撞破了,破了相,即使没死,我们也不要了。李老板,这笔生意谈不成了,以后有好货再告诉我们一声。”

说着,院门开了,一个抹脂抹粉头戴红花的中年妇人气冲冲地带着两个男人走了出来。

院子里又传来一个男人的怒骂声,“去倚红楼享福不愿意是吧?那就去最下贱的窑子里!给我绑起来,拖去窑子。”

接着是一个妇人的骂声,“给脸不要脸,敢在这里撞墙,老娘让你生不如死。”

一个男声哭求道,“老爷行行好,太太行行好,给孩子一条活路吧…”

接着又是女人和男孩悲惨纠心的哭求声。

世上受苦受难的人何其多,钱亦绣的小心肝都快受不了了,她抱着钱亦锦身子还有些微微发抖。钱亦锦感觉到妹妹害怕,使劲捏了捏她的小手。(未完待续。)

ps:谢谢简和玫瑰、赫拉@芊琳、似水的人生的荷包,谢谢浮云忘、书友140604133244283、活宝笨笨笨、?狮子歌歌?的月票,非常感谢!

第一百零七章 仗义

听到那撕心裂肺的哭叫声,崔掌柜心里不落忍起来,没碰到就算了,碰到了却不忍不管,便提脚进了隔壁院子。

王牙人也只得跟了进去,他劝着院子里那个跳脚骂人的男人道,“李大哥,别的呀,有话好好说。”

钱亦绣见他们进去了,也拉着小哥哥进了院子。

钱亦绣不知道的是,他们进的这个院子,正是吴氏当年买小娘亲的地方。小娘亲因为被吴氏领出了这个院子,继而改变了命运,让她脱离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只见两个男人正在绑一个头上流着血的姑娘,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被人拉着不能过去。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和一个八九岁的男孩边哭边冲过去拉那个姑娘。这几个明显是一家人,都是披头散发,破衣烂衫,在不停地哭求着。

钱亦绣原以为要被卖去妓院的姑娘至少应该是十五、六岁的大姑娘,可一看,还是个稚气未消顶多十二、三岁的清秀小姑娘。小姑娘前额流着血,已经哭得没有什么力气了,由着那两个男人拖着。

一个精瘦的男人和一个胖胖的婆子正在跳着脚地骂人。男人见王牙人来了,迎上前道,“今天真是晦气,碰上这么个要死要活的主。本来是要把她卖去倚红楼里享福,她竟然还不愿意。”

那个哭着的男人磕头说,“求老爷把我们一家都卖去大山里面吧,我闺女愿意去山里受苦,不愿意去那个地方享福。”

王牙人啐了他一口骂道,“卖去哪里由老子说了算,还有你们挑捡的?”

又对崔掌柜笑道。“老爷是来买人的?我这里的货都不错,您要什么样的?”

崔掌柜指了指那个撞墙的小姑娘说,“就买她。”

李牙人上下看了两眼崔掌柜,笑道,“哟,她可不行。我们还有几个长得不错的黄花闺女,您再看看?”

崔掌柜不悦道。“为什么她不行?怕爷给不起钱?”

李牙人赶紧哈腰道。“老爷您误会了,我这也是没有法子。”又指着那几个人说,“他们一家得罪了原来的主家。才从京里被卖到咱们这种偏远的地方来。卖他们的牙人专门交待了,要把他们卖到山里去受苦。老爷您一看就是有钱人,我把他们卖给了您,岂不是让他们跟着您享福了?我做的这种生意。更要讲规矩,不然以后谁还愿意给我好货?”

这就涉及到一些人家的阴私了。

崔掌柜问那个男人道。“你们原来的主家是哪家?”

李牙人忙阻止道,“这位爷,这些事情可不能在我这里问。祸从口出,我们还要吃这碗饭呐。”

崔掌柜忙说。“是我的不对。”

那个男人见有人愿意买他们,赶紧给崔掌柜磕头道,“求老爷买了我们吧。我们一家不是恶奴。只不过是忠于原来的姑奶奶,讨了新奶奶的嫌。才被卖到这个地方来…”

李牙人骂道,“还敢在这里胡说,信不信我把你的舌头拨出来!”又指着那个血流满面的小姑娘说,“快把她拉走,到了窑子里,想死也没那么容易。”

两个大汉把那个小姑娘往外拖,那两个大人和两个男孩又哭喊着向那个姑娘扑去,被几个凶恶的人连踢带打。

钱亦绣前世的工作可是专门为广大工人阶级服务的,爱管闲事是她的职业病。亲眼看见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发生,早就同情心泛滥。没有多想,大声呵斥道,“住手,真是太不像话了,还有没有王法了!”

这些人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说着那么义正言辞的话,都吃惊地看着这个瘦弱的小女娃。

钱亦绣呵斥完,见所有人都看着她,才反应过来,她现在是在没有人权的封建社会,自己只是一个六岁的乡下小女娃,才有些害怕了。

钱亦锦马上挺着小胸脯站到了妹妹的前面,意思是要打我妹妹就从我身上踩过去。

李牙人愣过之后却是气乐了,说道,“哪儿来的乡下土包子,竟敢在这里放肆。”

另外几个人都凶神恶煞地瞪着她。

钱亦绣多识时务啊,赶紧说道,“李老爷,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把这家人买下来。呵呵呵呵…”然后傻笑起来。

李牙人看看一身布衣的小女娃,骂道,“谁家的娃娃在这里捣乱,再不把她领走,信不信老子把她一起卖了。”

崔掌柜忙拉着钱亦绣解释道,“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小娃,正好去王大哥那儿买田地。”又对钱亦绣使着眼色,“绣儿,快回去了,你爷还在那边等你呢。”这些人牙子都阴损,可别得罪他们。

钱亦绣对崔掌柜说,“我不是胡说,是真想把这家人买下来。”又对李牙人对道,“你们不是要把他们一家人都卖进山里吗,我家就住在山脚下,才买了几十亩田没人种,想把他们买回去种地。”

崔掌柜听了,也觉得不错。自己想帮这家人帮不了,正好钱家住在乡下,又穷,符合人牙子的要求。钱家也想买一房下人,正好。

便点头道,“各取所需,如此也不错。”

钱亦锦虽然不想买这家人,直觉他们可能有些麻烦。但妹妹都这么说了,那人牙子也不是能随便得罪的,也只有买下。

他故意怪罪着妹妹说,“妹妹,你真是说一出是一出的。你没听出来这家人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下人吗?咱们家那么穷,住的是土坯房,一个月都难得吃次肉,他们福享惯了,怎么会愿意去咱们家受苦?”

钱亦锦这么说是一箭双雕,既告诉牙人他家穷,符合他们让这家人去受苦的条件。又要试试那家人,是不是真的想去乡下过苦日子。

那个男人赶紧又给钱亦锦和钱亦绣磕头说,“奴才愿意。只要一家子不分开,我们当牛作马都愿意。”

其他几人也跪下说“愿意”。”

崔掌柜赞许地望了钱亦锦一眼。怪不得自家少爷对这家的两个小娃颇多夸赞,的确是有胆有谋。(未完待续。)

ps:谢谢keppra的和氏璧和月票,谢谢赵悦希的香囊和月票,谢谢看会儿书的礼物,谢谢赫拉@芊琳、依娜君子、古钟月明的月票,非常感谢!稍晚还会有一更,答谢keppra为文文投了一块和氏璧。

第一百零八章 亏大了(为和氏璧+)

李牙人阴笑道,“你们骗鬼呢?既然穷,咋买得起几十亩田地,还买得起下人?”

崔掌柜便低声把钱家意外从山里挖了几株好花卖了些钱,买了地的事情说了说。一旁的王牙人也作了证,李牙人才相信了。

除了这家的女儿,李牙人同意把这些人都卖给钱家。

钱亦绣最想帮的就是那个小姑娘,一听这话,就拉了拉崔掌柜的袖子。

崔掌柜也想帮那个姑娘,便道,“李老板,这姑娘不想去那个地方,强行弄进去了,若是再撞了墙,你们还不是得把到手的银子退回去?她值多少钱,说个价。若是小娃家没这么多钱,我再添补些。咱们就当做做好事,放这姑娘一条生路。”

李牙人之所以想把那姑娘卖去妓院也是为了多卖银子。见有人愿意多出钱,又如了原主家的愿卖去了山里,也就点了头。说道,“这姑娘倚红院出价二十两银子,其他四个人一共二十两银子。”

崔掌柜低头看了看小兄妹,问道,“这个价钱怎么样?你们只出二十五两即可,那姑娘多出来的十五两由我出。”

钱亦绣摇头道,“无需,我们出得起。”

虽然崔掌柜为人不错,但自己家的下人,最好不要受别人的恩惠。

钱三贵正靠在椅子上歇息,钱亦锦过来说自己和妹妹买了一房人。听了缘由,直觉这家人有些麻烦,不想要。可想想又不敢不要,牙人大都阴损黑心,若是自己不同意又怕他记恨自己的孙子孙女。也只得咬牙认了。

钱三贵只带了五百多两银子,连买田不够的钱都是崔掌柜帮着垫付的,这买人的银子又是崔掌柜拿出来的,说好过些日子他从省城办事回来再还他。

付了银子,签了契书。这家人就过来给钱家祖孙几人跪下磕头,认了新主子。

这一家共五口人,男人叫晋华。三十岁。媳妇魏氏二十九岁,十二岁的闺女晋晓雨,十一岁的大儿子晋晓风。八岁的小儿子晋晓雷。

钱三贵看到这样一家人,摇头直叹气,抖着声音说道,“我家老弱病残。就是想买两个壮劳力回去干活和护家,可他们…哎。只有一个壮年男人,身子还单薄,其他四个不是妇人就是孩子。真是…”亏大了。

他虽然没把最后那三个字说出来,其他人都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

由于觉得花了那么多银子。买的下人却极不称心,又急又气,他的脸色更加苍白。身子也有些发抖。

钱亦绣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自己想帮帮小姑娘,却没想到买回去一房用处不大的下人。若是把爷爷的病气翻了。自己的罪孽可大了。

李牙人听了笑道,“我那里还有几个青壮年,再买两个回去干活就是了。青壮年十两银子一个人,很便宜了。”

钱三贵摆摆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罢了,我家本就是穷鬼。这几人都花了那么多银子,再多买,家里可吃不起饭了。”

崔掌柜也红了脸,好像买这家下人自己也帮着两个孩子拿了主意。人家的大人明明说了要买壮实能干活能护院的,却让两个孩子买了这样一家人。

自己这事做得不地道,虽然想帮那个撞墙的姑娘,但咋能帮着两个不懂事的小娃花这么多银子买不实用的下人呢?四十两银子,一个农家可以用十年了。

这怎么好,若是钱三贵被气出个好歹来,自己咋过意得去。

崔掌柜极不好意思。但契书都签了,说啥都没用了。况且,人牙子也不是能随便得罪的。

钱亦锦和王牙人、李牙人一起去县衙办买田和买人的契书,崔掌柜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了。

钱亦绣见钱三贵不太好,加上晋晓雨前额的伤口一直在流血,魏氏拿帕子捂都止不住。便喊了辆驴车,让晋华背着钱三贵,魏氏扶着晋晓雨,加上晋晓风两兄弟一起去了保和堂。

张仲昆给钱三贵把了脉,施了针,说他累着了,又生了气,回去要好好静养一段时间,切忌再操劳,再焦虑,又开了五副药。

给钱晓雨包头的大夫说,“姑娘额上的伤口有些大,怕是要留疤痕了。”

小姑娘轻轻说道,“无妨,留了疤才好。”

包了一圈白绷带的晋晓雨似乎好了些,又来给钱亦绣跪下磕了一个头,含着泪说,“谢谢小姐的救命之恩。若没有小姐出手,奴婢生不如死。奴婢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报答小姐的救命之恩。”

小姑娘清秀可人,有种小家碧玉的气质。

自己举手之劳就救下了一条鲜活美好的生命,钱亦绣还是有些窃喜。说道,“我要你上刀山下火海干啥,只要以后尽自己的本份,好好做事就行了。”

转头看到钱三贵灰败的脸色,还在不停地叹着气,赶紧又把脸上的喜气掩饰下来,嘟着嘴不说话了。

钱华一家都知道这家大人是迫不得以才买了自家,尽量减少存在感,缩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半个多时辰后,钱亦锦回来了,他拿着契书对晋华说,“我把你们的姓改了,以后你们不姓晋,就跟着我家姓钱了。”

为了让这家人跟原来彻底断绝关系,忠心自家,在上契的时候就把晋姓改成了钱姓。

钱亦绣赞许地看看小哥哥。这是真正的六岁小正太呀,真是心思慎密,智多近妖。

晋华一家人以后就叫钱华、钱华家的(或者钱魏氏)、钱晓雨、钱晓风、钱晓雷。

得了新名字的几个人又给主子磕头表了忠心。

钱三贵虚弱地说,“我家不仅穷,以后还会很辛苦。若是你们不想过这个苦日子,我们也不强求,现在就把你们退回牙人那里去。”

钱华又磕了一个头说道,“奴才谢谢主子救了我的闺女,若没有你们,我闺女就要被卖进那见不得人的地方了。经过这场大难,我们还能一家人在一起,跟着心慈的主子,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未完待续。)

ps:谢谢fang2238、简和玫瑰、雪山温柔风的荷包,谢谢135weiwei的月票,感谢!清泉看评论,有亲猜测这家下人是不是月儿娘的下人。清泉剧透一下,不是。即使是月儿娘的下人,也不是能由着别人随意发卖的。月儿的身世,以后才能慢慢揭开。

第一百零九章 送人

钱亦锦一直对这家人的过去有些介怀,问道,“你们原来的主子是哪家,为什么搞成这样?”

钱华说,“原主家是太常寺少卿连大人家,我们是大奶奶的陪嫁…”

钱华本家在湖广,一家人随着嫁给连家大爷的姑奶奶去了京城。姑奶奶在生了个闺女之后就得病死了,大爷又娶了他的表妹作继室。这个继室精明厉害,为了达到霸占姑奶奶嫁妆的目的,找了各种借口把忠心旧主的人打死的打死,发卖的发卖。

他是铺子里的掌柜,远离内宅,算不上那个继室的眼中钉。他们一家虽然也没跑掉被卖的恶运,但跟那些被打死,或是被卖到盐矿、妓院的人比又好得多。哪成想,都到了这里,牙人却要把他的闺女卖给倚红楼,他闺女不愿意撞了墙…

钱亦绣不解地问,“那个继室这么嚣张,就不怕你家姑奶奶的娘家找麻烦?”

钱华叹道,“我们原姑奶奶家是商家,在连大人最困难时帮过他,所以才结了亲。民不与官斗,哪里惹得起他家呀。”

听了钱华的话,钱亦绣还是有些窃喜。忠于原主子,说明他们赤诚。他原来当过掌柜,正好以后能为自己所用。太常寺少卿虽然是四品官,但远在京城,而且只是得罪了他的儿媳妇,手应该伸不到这里来。

钱三贵和钱亦锦想着他们的麻烦不是之前想像的那么大,也就松了口气。

这时,崔掌柜又来了,还带了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青年高大壮实,长得也不错。

崔掌柜指着他说道。“他叫黄铁,是我家的下人,就送给你们了。”见钱三贵要推辞,又说,“钱兄听我说完,我听我家少爷说过钱兄家的现状,黄铁手上有几分功夫。徒手对付三、四个男人没问题。有他在。你们也安心些。”

又说了黄铁几岁时就被自己卖下了,还专门把他送回府请护院调教了几年,功夫十分不错。

钱亦绣暗乐不已。似乎自家又捡着宝了。她虽然不知道梁锦昭的家到底是什么官,但当她知道崔掌柜是他家下人的时候,就知道官不会小了。因为她原来去崔掌柜家的时候,曾看见过县太爷。还对崔掌柜颇是礼遇。

黄铁是崔掌柜的下人,肯定会认识一些差爷衙役。以后就更不怕那许阎王了。

只是,当自己家的下人,不知道黄铁委屈不委屈,以后得想办法收收他的心。

钱三贵不敢要黄铁。为难地说,“我家穷。他一直跟着崔掌柜享福,我不忍他到我家受苦。”

崔掌柜笑道。“你家有这两个伶俐孩子,起来是早晚的事。他跟着你们。或许比跟着我更有前程。我再好,也是下人。”

崔掌柜把黄铁的契书交给钱亦锦。钱亦锦知道自家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也猜到崔掌柜是看到把钱三贵气着了心里过意不去才送了人来,便谢过崔掌柜的好意接过了契书。

黄铁又磕头认了新主人,表了忠心。

之后,张仲昆家和崔掌柜家还搞了一次爱心捐助活动,把下人们的一些旧衣裳、旧被褥拿给了钱华家人,还给了两个旧柜子。张仲昆还让他们在保和堂后院的一间房里擦了擦多日没洗的身子,换上干净衣裳。

当黄铁赶着牛车回到花溪村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

这辆牛车和牛也是下晌钱绣绣提议买的,牛花了九两银子,板车花了二两银子。加上买田的六百一十五两,买人的四十两,今天一共就花了六百六十六两银子。

钱亦绣的说法是,哪家地主没有自家的牛车?六百多两银子都花了,那十一两也就不算什么了,况且牛和车都有用。

她早就想成为有车一族,现在家里又有了专职司机,肯定要买辆车了。

钱三贵想想也是,牛比那一家五口人实用多了,那家人都花了四十两,牛和车才花十一两,值。

虽然钱三贵因多花了钱心里不太痛快,但在路过蒙溪村的时候,看到那一大片长着沉甸甸稻子的土地,心里又好过了些。

这一大片肥沃的田地以后就是自家的了,日子总能过起来,还愁啥?

钱三贵闭着眼睛躺在褥子,钱晓风举伞帮他遮阳,钱晓雷帮他扇扇子。开始是钱亦锦兄妹在做,那两兄弟非常有眼力价的接了过去。

牛车上挤了九个人,还摞两个柜子,几床被褥,有些密不透风。

夏末的阳光依旧强烈,即使到了黄昏,也是热浪滚滚。钱亦绣晕晕欲睡,魏氏便让她靠在自己身上睡,还帮她扇着风。

到了花溪村,钱亦绣才清醒过来。

此时正是农人吃晚饭的时候,许多人都端着大碗蹲着门口,边吃饭边聊天。

看到钱家祖孙带着几个不认识的人,都在好奇地问,“锦娃,你家来了这么多客人?”

钱亦锦嘿嘿笑着,算是默认。

唐氏正拿着张大饼站在篱芭墙边啃,看见钱亦锦领着一些穿着绸子衣裳的人坐着牛车往村西头走。便自动脑补,这个时辰去他家肯定是借宿的,借宿可是要给银子的。她看到男人拿回来的银锞子稀罕得不得了,她也想多挣几个。

便说道,“锦娃,你家又小又破,咋好意思请这些去你家住?二/奶家大,让他们来我家住吧。”

一旁的钱二贵气的推了她一把,骂道,“你这婆娘胡说啥呢。”又抬头对钱亦锦说,“别听你二奶的,她说笑话呢。”

牛车咕噜噜过了村,走上西边那条颠簸的小路。

坐在牛车上,隔着一片长满荒草野花的荒原,远远望见一个美人正在倚门眺望。

钱亦绣感慨颇多。来到这个家近四个月,修了房子,挣了银子,如今又买了下人买了田地买了牛车,自己终于能让一家良善的人过好日子,能护着那个正盼望着丈夫儿女归家的美貌小娘亲了。

自己的运气真是好到爆。

此时,程月正站在门口向远处眺望着。虽然她知道小兄妹是跟着公爹出去的,也已经有些习惯两个兄妹经常外出,但看到他们这么晚还没归家又急切起来。

吴氏母女也着急,此时晚饭点都到了,他们咋还没回来。想到钱三贵带了那么多银子,心里更是忐忑不安。(未完待续。)

ps:谢谢书友160502111923412、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红薯花花花花花的礼物,谢谢雪嘟嘟儿的月票,非常感谢!

第一百一十章 抱不平

猴哥许久不见主人也着急,它正骑在桃树杈上往远处瞭望。见小主人坐着大车回来了,便激动地从树上跳到院墙上,再跳下去向牛车跑去。它跳上牛车从坐在钱亦绣前面的钱华肩上爬过,钻进钱亦绣的怀里。吓得魏氏和钱晓雨惊叫不已。

钱亦绣咯咯笑着把猴哥抱进还里,“瞧你猴急的样子,看把人吓着了。”

进了家门,吴氏看钱三贵脸色不好,还是被一个青年后生背进了堂屋,又看到来了这么多人,慌道,“当家的怎么了?哪儿不好?”

钱三贵摆摆手,虚弱地说,“无事,歇歇就好。”

吴氏又想问问小兄妹,可此时她怎么也抢不过程月。程月想孩子心切,也顾不得有外人,正搂着两个孩子在亲热,又诉了番别情。

安抚好了小娘亲,钱亦锦才把张仲昆的话说了一遍,“…爷没有大事,主要是累着了,这段时间要好好静养。”

他没好意思把“气着”的话说出来。。

钱华一家和黄铁知道主人一家可能要说会儿悄悄话,都非常自觉地站在院子里候着。

当吴氏听说家里买了八十亩水田,又买了一房人,还买了牛车,这三笔费用加起来就将近七百两银子。特别是四十两银子买五个人,其中两个是孩子两个是女人,心疼得脸都皱成了包子。

捶着胸口说道,“咱们家能有多少活,还需要买这么多人?就是有活,这些人又能干多少?”

钱亦锦轻声安慰她说,“现在活不多。以后活就多了,他们肯定闲不住。那几个孩子也不算太小,长长就成年了。”

钱亦绣也说,“奶别急,咱家还有猴哥,以后说不定又能找些值钱的宝贝,咱们多卖银子。”

钱满霞有些发蒙。自家买了下人。那自己就真大成小姐了,激动的小脸都红成了猴哥。

钱亦绣又跟他们商量了买地建房的事情,以及下人分工及月钱的事宜。

谈妥之后。把黄铁和钱华一家都叫了进来,让他们磕头认了主子。他们叫钱三贵老爷,吴氏太太,程月大奶奶。钱满霞小姐,钱亦锦小少爷。钱亦绣小小姐。

除了程月娘三个面色如常,其余的人都被叫了个大红脸。特别是钱满霞,不仅脸红得像猴哥,还捂着嘴咯咯笑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