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认知让钱亦绣有短暂的惊喜。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前世是农民的女儿,被城里人说成“乡巴佬”,今世也是农民的后代,被骂“泥腿子”,却原来身体里流着最高贵的皇室血统。(未完待续。)

ps:对不起,清泉更晚了。严重卡文中,抓乱了头发,这章改了两遍还是不满意。因为太忙,也没有上来跟亲们说一声,抱歉。谢谢fang2238、鹿姐、赫拉@芊琳、浅忆伊人颜的荷包,谢谢书书姐、看会儿书的礼物,谢谢上海小女人cm、双清柳渡、张小姐、水果屋、宝宝帆帆、孩子他娘~、liuyina、涂涂的小窝的月票,非常感谢!

第一百三十四章 藏好

平民总对皇室有着好奇、羡慕与崇拜,钱亦绣也不例外。前世,只要有查尔斯王子,威廉王子,凯特王妃…哪怕是短命的戴安娜王妃的一切新闻,她都会关注。

她相信,许多许多人都同她一样。

不过,当她再往深里想想时,之前的激动又被莫名的恐惧所代替。这里可不是前世的大什么什么国,****历史上的宫斗、夺嫡、争后啥啥的,可是最最血腥和残酷的。

她虽然觉得小娘亲不一定宫斗的牺牲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能把拥有这种佩饰的人整得流落乡野,成了傻子,可见那个势力非常强大,小娘亲之前的处境有多危险。

钱家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当初若是没人帮忙,一个县尉就能把她家灭了。若是被迫害小娘亲的人发现了,只有一个死字。

这么看来,为了自己和小娘亲的小命,千万千万不能暴露高贵的血统。虽然这样让有些小虚荣的钱亦绣有锦衣夜行的感觉,但性命和家人安危才是最最重要的。

她又定下了下一步的计划,一定要把美貌小娘亲藏得更深更深更深,更更深。

还要闷头赚大钱,当个大地主大财主什么的,想办法抓个靠山,有财力有能力护住小娘亲不被恶人欺侮,不被外人发现…

直到大院子里的公鸡开始打鸣了,钱亦绣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一家人还是早早就起来了。

钱亦绣也顶着熊猫眼起来了。

她先把自己的那套大红细布袄裙穿上,又帮程月穿上一套稍微亮丽一些的浅藕色袄裙。这套袄裙是程月之前自己做的,交领上还绣了缠枝莲花。如今穿在小娘亲身上却大了不少,显得她的脸更小更苍白。

大概猜出小娘亲真实身份的钱亦绣更加怜惜小娘亲了。她把项链塞进小娘亲的领子里。又搂着她的脖子趴在她的耳边说,“娘要记住了,以后千万不能让任何人看到你的这根项链,要藏好了。千万千万,要紧要紧。”

“江哥哥和锦娃也不能吗?”程月认死理地问。

“爹爹、绣儿,还有哥哥,只有我们几个人可以。”钱亦绣说。

程月摸摸胸口。点头道。“好。”

之后,钱晓雨进屋来给娘三个梳头。

钱亦绣把钱香送的那只金簪子拿出来,想想又放了回去。小爹爹才“下葬”,小娘亲还是不要戴金饰的好。又把吴氏送的那根小银簪子拿出来戴在小娘亲的头上,又拿出两朵素色头花给她插在鬓边。

笑道,“娘亲真美。不信自己看看。”把镜子推向程月。

或许程月也觉得镜中的丽人漂亮,脸上有了一丝笑容。“嗯,好看。”眼睛又转向小兄妹,说,“锦娃也好看。绣儿也好看。”

穿着一身红的钱亦锦也幽默了一把,“是娘把我和妹妹生的这么好看。”

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钱亦绣又把猴哥的衣裳穿好,再把奔奔跳跳的衣裳拿出去。招呼在院子里疯着的小家伙过来,把它们打扮整齐。

来到堂屋。钱三贵已经拾掇得差不多了。他穿着藏蓝色大厚长棉袍,领口、袖口还绣了一圈水草纹,稀疏的头发用一根木簪束在头顶。钱晓风正蹲着给他穿棉鞋,棉鞋也是崭新的千层底鞋。钱满霞又进卧房拿出一顶棉帽子给他戴上。

钱亦绣夸张地瞪大眼睛说道,“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姑姑长得这么好看了,原来是爷爷长得俊俏啊。”

把钱三贵逗得哈哈大笑。他伸出手在小孙女的胖脸上捏了捏说,“你个小人儿,家里的日子这么好过了,咋还没睡好觉?”

冰凉的手指让钱亦绣一哆嗦。

钱满霞嗔笑道,“小娃家家的,心眼子又多,又爱胡说八道。”

钱亦锦又像看到什么希奇一样,盯盯地看着钱满霞说,“姑姑的耳朵咋这么亮呢?”

钱满霞美滋滋地摸着耳朵上的金耳环说,“绣儿送姑姑的,好看吗?”

小姑娘也穿了一套新衣裳,桃红袄裙,是她跟着钱晓雨学着做的,衣领裙边还绣了折枝梅花,头上戴着两朵绯色绢花。

看着婷婷玉立的清秀小姑娘,钱亦绣颇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感。由衷地夸奖道,“姑姑真好看,不仅耳环好看,衣裳、裙子、脸蛋,哪儿哪儿都好看。”

小姑娘白了她一眼,又抿嘴笑道,“就你嘴儿甜。”

钱亦绣笑说,“大过年的,可不是要嘴甜甜,才好得大大的红包嘛。”

又把大家说得笑起来。

吴氏也穿着一身棕色新衣走出来,头上还戴了支小银簪,耳朵也戴了对银耳环,人显得年轻了许多。银簪子和银耳环是钱四贵媳妇王氏送的,说感谢三哥三嫂让自家当了东家还赚了那么多钱。

小银簪子和耳环虽然不大,但也让吴氏喜了半天。觉得钱四贵两口子会做人,帮了他们还想得过。

钱亦锦和钱亦锈又夸起了奶奶,吴氏乐得脸上的皱子更多了。

这个奶奶才四十出头,却老得像近六十岁的妇人。

钱亦绣环视了一圈,这屋里,除了红光满面胖墩墩的小正太,好像哪个人都不容易,都值得自己怜惜。

之后,程月、钱满霞、两个小兄妹给钱三贵和吴氏磕头拜年,每人得了个装着二百文钱的红包。

小兄妹又给程月磕头,钱满霞给她躹躬行了礼,程月拿出钱亦绣之前给她准备好的三个装了一百文钱的红包分发给每个人。

再之后,几个下人又来给主子们磕头拜年,钱三贵每人给了一个装着一百文的红包。

早饭后,钱亦锦领着钱晓风和钱晓雷去村里拜年,还要去宋家庄给王管事及绿柳村给林大夫拜年。村里的人也成群结队的来钱家三房拜年。包括绿柳村和大榕村的一些人。

怕把来拜年的人吓着,一大早就把白狼一家和猴哥打发到大院子里去疯了。

一直窝在小屋里的钱亦绣呆得无聊,便把钱满霞小姑娘拉到院子左面靠侧门的空地上踢键子。

农家的讲究不多,来客人了她们也不需要回避,而是跟去堂屋拜年的人笑笑打个招呼,继续踢。

没想到的是万大中也来了,他穿着靓青色细布长袍的样子很是有几分英武。他像没有跟钱亦绣发生过口角一样。厚着脸皮走过来跟她们两个打招呼。大概他也知道自己的牙齿长得白。嘴咧得多大,笑道,“钱姑娘。绣儿。”

小姑姑在面前,吴氏在不远的堂屋里,钱亦绣此时可不敢乱说话。她鼻子哼了声,转过脸没理她。

万大中不以为意地笑笑。目光又转向钱满霞。

钱满霞跟万大中不熟悉,原来只是见过面。知道他是个猎人,跟万里正家有亲,连他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后来,王媒婆来她家说媒。才知道这个猎人叫万大中。爹娘没同意亲事,也就撂开了。只是没想到前些日子小侄女在他面前胡说八道一大通,让自己丢尽了脸面。着实气了几天。

现在见这人主动过来打招呼,脸红得像猴哥。小声招呼了声。“万大哥。”

万大中笑说,“听说李地主出钱请了县城的红云戏班在镇上唱戏,初五会唱一天,连名角儿花无心、小玉堂都会来。我们村的好些小娘子都要去看呢。”

钱满霞听了眼睛瞬间亮起来,笑道,“真的?太好了。谢谢万大哥。”

万大中笑说,“不谢。”然后转身去了堂屋。

钱满霞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蝶姐姐上年看过红云戏班的戏,说花无心长得美得不得了,小玉堂比女人还好看,唱得也极好。这回我终于也能看到了。不行,我得去大院一趟,把蝶姐姐约上,再约几个人,一起去看。”

然后,也不理钱亦绣了,乐颠颠地跑去了村里。

钱亦绣郁闷地直跺脚。

而堂屋里,钱三贵极高兴地款待着客人,不停地让人续茶,拿糖,拿瓜子。这么多年了,他家过年都是冷冷清清,除了几家亲戚来个人拜年,没一个人来他家。今天,他家来了一拨又一拨客人,让开心不已。

吴氏怕他把病累犯,让他去床上歇息。他直摆手,“我好得紧,不累。”强撑了半天,晌饭后才去床上躺下。

大年初二,钱香回娘家。汪氏因为等闺女钱满婉,没回自己娘家。只钱四贵一家和钱满川一家去了媳妇的娘家。

钱老头便让三房一家去大院吃饭,人多热闹。钱亦绣因为要在家陪程月,便没去。经过多天的安慰,程月情绪稍微平和些了。在女儿的陪伴下,还能去东厢绣绣花,但发呆的时候还是要多些。

初五,早饭过后,钱满霞和钱晓雨两个小姑娘就穿着漂亮的衣裳,打扮得美美的,去村里合着几个约好的姑娘媳妇一起去镇上看戏。她们身上有零花钱,说了晌午都不回来吃饭,直接在镇上吃。

小姑姑长这么大,好像还是第一次跟着同龄小姑娘们去干自己喜欢的事,钱亦绣都替她兴奋。还提醒她说,“今天镇上肯定热闹,姑姑多带些钱,遇到自己喜欢的小东西也可以买些。”

小姑娘点头笑道,“姑晓得。锦娃和绣儿喜欢吃什么?姑给你们买。”

钱亦绣说,“家里好吃的东西多,姑姑顾着自己就行了。”又把她拉到一边,让她弯下腰,对着她的耳朵说,“若是那个万大中跟姑姑来个偶遇什么的,姑姑千万不要搭理他。他在打姑姑的坏主意,他不是好人。”

钱满霞红着脸拍了钱亦绣的小屁股一下,嗔道,“胡说什么呀,再胡说我就告诉我娘去了。”

钱亦绣郁闷地揉了揉小屁股,人小,别人不高兴了都往这里招呼。

下晌斜阳西落的时候,两个小姑娘才兴高采烈地哼着小曲儿回来。钱满霞还是给侄子侄女一家买了一小包冬瓜糖。

钱亦绣很想问问小姑姑有没有跟什么人偶遇,但还是忍住没敢问。

转眼便过了大年十五,后院没挖完的湖又开始接着挖了。年前钱亦绣就已经发现,这里的地挖到四、五十公分以下,土质就变了,跟上面的沙土和小碎石混杂不一样,绝大多数是些黑土。她又专门把来三房玩的钱老头请过去看,钱老头也说底下的这些土是好土,肥沃。

这又解决了钱亦绣的一个难题,她还一直在寻摸,想买片小山头种桃子。

深水藕适合种在一米二至一米五的水中。六亩地要挖好多土出来,她就让钱华指定把土倒在她家西面。

大概又干了半个多月,湖挖好了,还在里面建了一座小木桥,她家西面也多了一座人工小山包。等以后,再买些地挖个更大的湖,那么好土质的小山包就会更大了,到时候建桃园。

到了二月中旬,大地铺上了一层绒绒的新绿。她家西边的小山包上也被新绿覆盖着,并且比院子前面的那片荒地还绿得油亮均匀得多。家里的鸡、牛,都放去那里找食吃。

崔掌柜也从京城回来了,带回去的香肠没由着他做生意拿出去卖,而是直接被主家征用了。除了主家留了一小部分自己吃外,余下的都被当成年礼送了出去。据说连挑剔的和郡王爷都说好吃,让家里的厨子研究这个香肠是怎样弄出来的。

国公爷高兴,给了大奶奶一笔银子,比卖香肠还赚得多。倍觉有面子的大奶奶更高兴,赏了崔掌柜不少钱。

大少爷梁锦昭听说这香肠是那个机灵小女娃弄出来的,人家还知道记恩给他带了几坛醪糟和一些别致的小点心。崔掌柜回来的时候,让他给钱家带了一些礼物的同时,还专门给钱亦绣带了套银制餐具,让崔掌柜一定要单交到小女娃的手上。

餐具极精致好看,亮晃晃的,却是让钱亦绣郁闷不已。

因为这套餐具不是用的,而是孩子玩的。

钱亦绣翘着兰花指拿着比她拳头还小的碗、盘、盆,跟她手指头一样长的小勺和筷子,一头黑线。这该是钱多多玩的东西吧。熊孩子在耍她吗?(未完待续。)

ps:这更又晚了,抱歉。清泉写文慢,不像有些大神写得又快又好,在力求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更新就不是很给力。前两天日更八千,再加上近日有些卡文,所以更新不算定时,明天应该能调整过来。亲看到了吧,清泉写文真的很苦很累,说是绞尽脑汁也不为过。求正版订阅,正版四千字才一到两角钱,却能给作者以最大的鼓励。谢谢简和玫瑰、古钟月明、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墨水零星、看会儿书、雯菱纱、胭脂微波的礼物,谢谢悄悄风、我是假球迷、kaixing123、莫挽香、书友160223115238305、似水无盐、cocoliea的月票,非常感谢!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参加寿宴

钱亦绣真想问问是不是梁大叔把他给自己孩子的东西错拿给了她,想想还是算了,崔掌柜是他娘的人,可别把人得罪了。

在她嘟嘴郁闷的时候,京城有个少年公子正咧着嘴大笑。人小鬼大的小豆子,那才该是你摆弄的东西。还敢叫本少爷大叔,哼!

崔掌柜见钱亦绣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玩具,无奈地呵呵笑着。他不知道大少爷为何如此,帮助着这家的同时,又总忘不了戏弄一番这个小女娃。

崔掌柜把自家大少爷和表少爷(宋怀瑾)的几包东西拿出来后,又拿出一包东西,说是自己的心意。

又说了国公爷已经将失踪将士家属过的悲惨日子,以及朝庭该为其提供抚恤待遇的问题写了折子,并面呈皇上。皇上也已责成兵部办理此事,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朝庭就会把一定的抚恤金发到他们手里。

这算是梁家祖孙为大乾将士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虽然自家如今不缺这点银子,但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或许等着这些银子救命。

钱亦绣也释然了。

看看眼前的东西,虽然是玩具,却是货真价实的银子,还是京城顶尖银楼玉麒麟出品,上面镂了花纹的工艺品,至少值个五、六十两银子。

那梁大叔脑抽,砸这么多银子想让她抠气,她偏不如他的愿。

想通了,便抿嘴笑起来,对崔掌柜说,“代我谢谢你家少爷,这么多银子我很喜欢。”

崔掌柜哈哈笑起来。

钱三贵嗔笑道,“小孩子。惯会胡说八道。”又对崔掌柜说,“让崔老爷看笑话了,小户人家的孩子,口无遮拦。”

崔掌柜摆手笑道,“钱兄过谦了,绣儿是个招人喜欢的聪明孩子。”

钱家留崔掌柜在家吃了饭,喝了酒。才把他送走。

把那几包东西打开。宋怀瑾送的是些吃食和四支羊豪,崔掌柜送了两坛铁锅头酒及两匹上好绸缎。一匹是淡粉色,一匹是杏红色。一看就是给小姑娘做衣裳的。梁锦昭送的最多,除了那一套银制餐具,还有一堆京城小吃食及几样状元楼的笔墨砚洗。

京城的吃食都很好吃,包装也不错。能弄出满汉全席佛跳墙的古代人是极有智慧的。钱亦绣可不敢轻视古代人。“老兄弟”的点心跟这些小吃相比,勉强能处于中流。

能在大乾朝政治文化中心的京城点心界处于中流。已经让钱亦绣成就感十足了。

看来,以后要想在点心事业上出奇制胜拨头筹,还是得靠奶油蛋糕。

钱三贵让吴氏把吃食每样拿了些出来,给钱家大院送去。

钱四贵正月底就回了省城。如今大院里又只剩大房一家了。现在又招了五个伙计来做点心,最重要的工序还是许氏和小王氏在做。小王氏虽然怀孕了,但乡下婆娘粗糙。怀孕了还是要下地干活上山捡柴,所以她依然要来做点心。只不过照顾她干些稍微轻巧的活。

钱满川和钱满河分别在溪山县和二柳镇租了个铺面。

而王氏在过年期间跟魏氏几人学了做点心的手艺,又拿着四十两的银子去省城开个分铺。钱华带着魏氏去省城帮他们,等铺子进入正轨再回来。

一过了年钱亦绣就开始为去洞天池做着各种准备。吃的、用的、穿的,都得准备。同时,又绞尽脑汁想着编个什么理由能外出两天一夜。

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三月一日,张府来人送了张贴子。三月初五是张老太太的五十八岁寿辰,邀请钱家去参加寿宴。

钱亦绣乐了,外出的理由终于找到了。因为,三月初五也是钱老头六十五岁寿辰,家里人已经在为寿宴作准备了。

儿子家日子都好过了,就想给他大办。钱三贵上个月就发出倡议,要给父亲风风光光过个寿辰。他还率先拿了二两银子出来,大房、二房、四房、钱香又各拿了一两银子出来,誓要把老爷子的寿宴办得体面。

拿着张家的贴子,钱三贵为难了。老父的寿辰自己不能缺席,可张老爷一家对自家的帮助又太大了,说是恩人也不为过。若是张老太太的寿宴自己这个当家男人不去捧个场,总觉得太对不起人家了。

钱亦绣暗自笑翻了,真是磕睡来了有枕头,自己正好可以趁着两边热闹混水摸鱼,偷跑出去两天。

便笑道,“爷,你就参加太爷的寿宴吧,还是要孝道为先嘛。难得给太爷这么大办一次寿宴,不仅爷要去参加太爷的寿宴,哥哥也必须去,他是咱们这一房的长子长孙。否则容易被人家说嘴。张老太太的寿宴我就代表你和哥哥去,老太太早就想让我在她家多陪她几天了。到时候我多住几天,再给她多讲些笑话,算是帮你和哥哥陪罪。”

钱三贵太清楚这个孙女的本事了,哄人的话张嘴就来。她虽然小,但张老太太其实最想见的人还是她。由她代表自家去参加张家寿宴,再把老太太哄开心些,也行。

说一千,道一万,钱三贵还是从心底深处愿意听孙女的话。

便点头应允。

几人又商量送什么样的寿礼。自家没有什么钱,买不起好东西,但张家对自家的恩又太大,总不想平平常常的礼物就打发了。

钱亦绣想了想说,“那就让晓雨姐姐给老太太做件春衫,让我娘亲在领口绣两排福字。听金掌柜说,会水纹针的没有几人。让娘用这种针法绣福,定会与众不同,寓意也好,老太太也会高兴。”

吴氏赶紧让黄铁赶车带着她去县城,在九丝绣楼花了十几两银子买了四尺最上等的提花软缎,回到家天都黑了。又让钱晓雨带着钱满霞连夜裁衣,缝衣,同时还要把给钱亦绣参加寿宴的衣裳做出来。

钱亦绣就开始想办法给小娘亲做思想工作了。程月的病已经好多了。现在没事就在东厢房里绣花,极其用功。

钱亦绣抱着她的胳膊说了张家对自家的帮助,以及几次把钱三贵和程月的命救回来。爷爷、哥哥这些当家的男人都不能去参加老太太的寿宴,若自己不去多陪陪老人家,实在是不应该。

程月嘟嘴沉默不语,表示无声的抗议。

晚上,钱三贵和钱亦锦又给程月做工作。让她从大局出发。

甚至钱亦锦搂着她直撒娇。说娘亲喜欢妹妹多过他。

程月十分纠结。若不同意女儿出去住几天,就是不听公爹的话,儿子还要怪她不够喜欢他。

若是同意女儿出去住。她又实在舍不得,包着眼泪不知如何是好。

两兄妹一边一个,搂着小娘亲又亲又哄。特别是钱亦绣,肉麻的话使劲往外倒。听得旁边的人都有些脸红。

小娘亲终于妥协了,说。“绣儿只能在张家住两天,多一天都不行。”

“当然了,绣儿也舍不得美美小娘亲呢。住了两天,绣儿就赶紧回来陪娘亲。”钱亦绣保证道。

三月初三。万事俱备的钱亦绣在急得不行的时候,终于盼回了出去三天的大山和猴哥,还带回了白狼。钱亦绣就跟它们私下交待。它们这几天都在家呆着,哪儿都不能去。因为。她会三月初五去县城,在那里住一晚,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初六上午去洞天池。

猴哥长大些了,又长壮了不少,因为时常跟着大山去山里,偶尔还能跟着白狼去深山,加上赤烈猴本身的勇猛好斗,已经非常厉害了。把它带上,能省自己好多事,来去找路更加万无一失。

把白狼带上,又增加了一层保险系数,还能给自己当劳力。原来没有白狼的时候,她是想带上大山的,现在有了更有力气和嗅觉更灵敏的白狼,带上它更好。

她怕大山和白狼不一定全能弄懂自己的意思,不停地拎着猴哥耳朵跟它反复交待,让它提醒它们两个。还说,若是这次任务完成了,就给猴哥和奔奔跳跳一家打个银项圈,一家再做一套新衣裳。

三月初四,吴氏就去大院子里帮忙。钱三贵也去了,他虽然体力上帮不上忙,但可以帮着出出主意。钱满霞和小娘亲都躲在屋里用功做衣裳、绣花,根本无暇顾及别人。

钱亦绣她就开始准备要带走的东西。不止有自己的,还有猴哥和白狼的。

特别是白狼,是肉食动食,胃口又极大。钱亦绣就去谢虎子那里买了五斤肉回来,切成拳头大小的坨,装进麻袋,再放进先前做好的一个双肩包里。

又把自己的衣裳,以及和猴哥的吃食,还有绳子、铲子、打火石、两支火把、装东西的口袋等东西准备好,放进另两个双肩包里。

院子大了真好,钱亦绣藏在旮旯里搞这些小动作根本没有人发现。

这种双背包之前让钱晓雨做了好几个。如今小姑娘几乎很少做别的事情,几乎都是做针线,以及教针线。

又领着动物之家背着这三个包从大院子的后门出去,进入溪景山和溪石山的岔口,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后往西走,穿过一片形态各异的石林,就进了石溪山。顺着层层叠叠的小岩石攀爬,便攀上了一个小石山,站在石山尖上,便能看到她家的大院子。

钱亦绣把三个背包藏进一个隐密的小岩石洞里,又嘱咐猴哥和白狼,其实主要是嘱咐猴哥,只有它才能真正领会钱亦绣的意思。告诉它们后天上午,若是不下雨,就在这里等自己。

为了怕它们误事,一再警告这几天不能进山,只能呆在家里。

第二天一早钱亦绣起床后,又把猴哥牵到没人的地方,反复叮咛,让它明天上午和白狼一起去石溪山等自己。

早吃完饭,钱亦绣就打扮妥当。里面是件淡粉色中衣,外面罩了件杏红色无袖小砍肩,下面穿着淡粉色小裙子。袖口、裙边绣了一圈小花,砍肩前后绣了两团大花。

这是钱晓雨照着京城流行的小姑娘衣裳做出来的。

包包头上系着杏、粉双色丝带,手腕上又带上那串张老太太送的玛瑙小珠串,脚上穿了双杏色绣花鞋。

小女娃往那里一站,瞬间秒杀所有人。

钱亦锦激动的脸都红了,拉着她的手说,“我的妹妹太好看了,谁都比不上。”

程月也点头说,“嗯,绣儿好看,比娘亲还好看。”

钱亦锦赶紧又狗腿地说,“妹妹和娘亲一样好看,谁都比不上你们两个,天上的仙女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