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的嘴甜倒是像足了不是血亲的小爹爹。

钱亦绣告别家人上了牛车。牛车上还装着送老太太的生辰礼,有老兄弟点心房出品的六食盒寿桃,老太太的一套福字衣裳,以及一条狐狸皮披肩。狐狸皮当然是白狼送的了。

同样的礼物又送了钱老头一套,只不过披肩换成了帽子,福字衣裳的福是钱满霞亲手绣的,让老爷子之后很是在村里出了一阵风头。

黄铁赶着牛车把钱亦绣送进了张府,他就又在县城买了东西赶回去给钱老头祝寿了。

钱亦绣去了老太太的院子。她来的算早的,厅堂里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客人。她给老太太磕了几个头,老太太招手把她叫过去。还跟客人介绍说,这是她的远房亲戚。

长辈们便给了钱亦绣一些小东西当见面礼,如小坠子,小珠串,等等。

一般有钱人家的人出门作客,都会让下人随身带些小东西,遇到关系不错人家的晚辈,又是初次见面,就会送送。

钱亦绣悄悄跟老太太解释了自己爷奶和哥哥没来的原因,又说了自己想在她家住一晚,陪她说说话。老太太极高兴,又赶紧让阿珠去把自己的暖阁收拾出来,钱亦绣晚上就跟着她睡。

渐渐地客人多了起来。

张家的关系网极广,官场的、杏林界的、经商的、种地的,各行各业都有人来,甚至省城、邻县、邻省都来了不少人。

这次钱亦绣还荣幸地看到了张央的未婚妻黄月娥,她是同他的富商爹和娘一起来的。(未完待续。)

ps:谢谢浅忆伊人颜、小幻兒、简和玫瑰、古钟月明、夏夜星空1186、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19开心、hworld1980、看会儿书的礼物,谢谢暮雪格格、giolla、susan飛、xjalmy、kkmay的月票,非常感谢!谢谢大家的理解,清泉会尽全力奉上自己满意的文文,也希望亲能满意和喜欢。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进发

黄月娥长的的确是花容月貌,娇小的身材,鹅蛋脸,白皮肤,水汪汪的杏眼,小巧的鼻子,樱桃小嘴,典型的古装美人一枚。这样的外貌同俊秀的张央倒是相配。

她的娘李氏也是一位********,温婉,内敛。她不仅带着二女儿黄月娥来了,还带来了三女儿黄月仙。

听介绍,这个黄月仙跟黄月娥同岁,都是十四岁,只比黄月娥小两个月,应该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了。又看黄月娥和李氏极亲密,而黄月仙跟李氏却比较疏离,看来黄月娥是李氏的亲女,而黄月仙应该是庶女了。

黄月仙长得更美,更张扬,比姐姐还高半个头,打扮甚至更华丽。

老太太专门把钱亦绣介绍给了李氏母女三人,还让钱亦绣叫黄月娥和黄月仙姐妹“二姨”和“三姨”。

李氏先笑着从头上取下一根翡翠镂金簪给钱亦绣。

这个礼物有些重了。钱亦绣先没敢接,侧头看了看老太太,老太太笑道,“黄太太给你,你就接着。”

钱亦绣曲膝福了福,说了声“谢谢”,才接过簪子。

黄月娥又笑着给了她一张绫帕当见面礼,还说,“这是二姨自己绣的,拿去玩吧。”

绫帕柔软光滑,上面绣着锦鲤芙蓉,绣工精巧。通过小娘亲和钱晓雨的熏陶,钱亦绣对绣品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她笑道,“好漂亮,谢谢二姨。”

黄月仙则扯着嘴角笑笑,对丫头说,“这女娃倒是伶俐。赏她个荷包。”

她的丫头似乎也了然自家小姐的心思,拿了个荷包说,“我家三小姐赏你的。”

生怕钱亦绣喊了她家小姐“三姨”。

钱亦绣并不是真正的小萝莉,知道这位黄三小姐嫌弃自己了。

她倒无所谓,只是觉得很过意不去,因为自己,让善良的老太太没面子了。只有硬着头皮接过荷包说。“谢谢黄三小姐。”

老太太微沉了脸。自己介绍说钱亦绣是她的远房孙女。给见面礼就应该给些小东西之类的,而不是打赏下人的银锞子。

黄月仙这么做,不仅打了老太太的脸。连黄月娥的脸都被打了。李氏母女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黄月仙用帕子擦擦嘴角,不以为意。

钱亦绣再仔细看看黄月仙的眉眼,有些猜出她是谁的女儿了。黄万春有个宠妾,人称芳姨娘。原是京城群芳楼里的一个红牌,后被黄万春万两赎身。

钱亦绣曾经去过几次黄万春的书房。就碰到过那位芳姨娘。当真是风情万种,妖娆妩媚,在书房里就能跟黄万春颠鸾倒凤。那时候还是六年前,芳姨娘也算是花信之年。这么多年过去了。也应该老了吧。

不过看黄月仙的这个派头,似乎芳姨娘还是比正室夫人得宠的多。

厅房里的人越来越多,张家婆媳忙着招呼客人。钱亦绣非常识时务地自己去花园里玩了。因张老太太喜花,花园大。品种多。此时又正值阳春三月,花园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派大好春光。

许多太太小姐都来到花园里赏花,还有几位去花园旁边的湖里泛舟。

钱亦绣的身份不高,又是没有大人领着的孩子,哪怕长的再好看,也没谁爱搭理她。于是,她就这里钻钻,那里走走。别人说话也没有刻意避开她,倒是听了不少八卦。

其中也包括黄氏姐妹的。

只听三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在说悄悄话,“听说黄大员外看上张家门户简单,富有,还跟许多达官贵人来往密切。张公子又人才出众,温和儒雅,想让黄家的三姑娘嫁给他。谁知芳姨娘和三姑娘哭死哭活不愿意,说张家是郎中,门户太低。后来才指了现在的这位二姑娘。”

另一位说,“那母女两个的眼睛都是长在头顶上,想着法的去巴结世家大族,咋能看上张家呢?听我娘说,黄太太才是聪明人,愿意女儿嫁给张家公子,觉得嫁进张家是福气。”

“黄员外多精明啊,他定是偏心三姑娘,觉得她任性,嫁给这样的人才不会受委屈,谁知道这母女两人还不愿意。她们也不想想,再是皇商也是商人。她们那样门户的庶女,就是嫁给那些世家大族,也只能当姨娘。”

“呵呵,她们肯定觉得当姨娘也没什么不好,看看芳姨娘多得宠啊,把正妻都压了下去。”

“哼,她以为官家是商家吗?宠妾灭妻是要影响仕途的。”

那位一直没说话的道,“我倒觉得黄家二姑娘还是太懦弱了。要是我,再好的宝贝,只要是庶女挑剩的,我都不会要。那位三姑娘跟着一起来,或许就是来看嫡姐热闹的。”

一位说道,“也不能这样说,终身大事,何苦跟自己过不去?我跟黄二姑娘还是有几面之缘,是个知理的人,或许明了张家的好,就没争这个面子…”

听了一耳朵八卦的钱亦绣心满意足地走了。心道,真是好人有好命。张央订的好在不是黄月仙,要不张家真是没有宁日了,也可惜了斯文俊秀的小神医。

再想想老太太,也是狡猾狡猾的,拿自己当了一回试金石。

她或许也不太满意黄家,弄不好还听了一些传言,只是拿孙子没办法,才勉强同意了这桩亲事。

不过,通过今天一试,至少看出李氏母女两人还不错。试想对自家一个远房穷亲戚都能如此礼遇,那么肯定是把婆家人放在心上的,也是真心想嫁给自家孙子的。

钱亦绣摸了摸怀里的荷包,她一点都没为自己被利用了生气。皇商正妻头上的饰品,肯定值大价钱呢。

那个眼睛长在头顶的黄月仙也真是肤浅,连个面子情都不会做。丢了世上最好的一个宝,还得意的不得了。

该吃饭了,钱亦绣被阿珠领到了一张桌子前。介绍一对婆媳说,“这是崔老爷的太太,这是崔大奶奶。”

原来是崔掌柜的媳妇洪氏和儿媳妇华氏。

钱亦绣甜甜地喊了声,“崔太太,崔大奶奶。”

洪氏笑着把她拉过去说,“好可人的孩子,早就听我家老爷说起你。今天终于见面了。以后叫我崔奶奶。叫她崔婶子即可。”

华氏笑道,“儿媳倒觉得她比公爹说的还要俊俏些。”

洪氏给了她个镂花玛瑙钗,华氏给了她两朵珠花。

吃了饭。又接着看戏。钱亦绣终于看到了被县尉大人包养的溪山县名伶花无心,以及“比女人还好看”的小玉堂,两个人的确都好看。不过,顶着张浓墨重彩的脸。觉得戏台子上的人都长得差不多。

想想当初还心有余悸,红云戏班高价强买自己。若不是梁高相救,自己可是要吃些苦头。

她听了一阵戏,咿咿呀呀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便又跑出去玩了。一路走走停停。貌似在看风景,实则在想去洞天池的事情。

唱完戏,客人们陆陆续续就走了。省城和外省的客人离得远。要第二天才能走,一些关系好的住张家客房。

但黄家跟张家这样的关系也不好在张家住。他们在溪山县有别院,在张家吃了晚饭后便回了别院。

钱亦绣看见黄家人走之前,张央专程来后院给李氏见礼。少年郎脸红得像猴哥,悄悄瞄了眼黄月娥,笑意更深。

黄月娥也是脸蛋红红,倒是不像一般女孩那样扭捏。

晚上,把客人们都安排好,张仲昆领着张央来到老太太的院子。

此时,老太太正对着烛光看钱家送她的衣裳。她主要是看那些随着光线的明暗,似有水波流动的福字。

钱亦绣暗自高兴,送得贵不如送得巧。那么多金银玉饰,老太太好像还是把这件衣裳打上了眼。不过这个水纹针似乎比自己之前想的还要珍贵,看来九丝绣楼还是把小娘亲的绣品压价了,真是无奸不商。以后再也不跟九丝绣楼合作了。

老太太笑着对张仲昆和宋氏说,“我还是十几岁的时候有过一件绣水纹针的衣裳,那是我娘在京城祥云阁给我买的,我稀罕得什么似的。”

又是祥云阁!

钱亦绣按捺住狂跳的小心肝,看着那几人拿着衣裳轮流欣赏并赞扬了一番。

老太太笑着对钱亦绣说,“你娘真巧,回去帮我谢谢她,说老婆子非常喜欢。”

钱亦绣笑道,“张老爷和小张叔叔多次救过我爷和我娘,老太太又宅心仁厚,菩萨心肠。我们全家都希望您的福寿能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她盗用了一段前世的经典语言,暗合了似水波流动的福字。

她直白的大实话又逗笑了一家人。

老太太笑咪了眼道,“哎哟哟,我的小乖乖,小嘴儿可真甜。老婆子乘你的吉言了。”

众人说笑后一阵各自安歇。

睡前,老太太同钱亦绣聊着天。

“绣儿,你觉着黄家的两个姨姨怎么样?”老太太问。

钱亦绣糯糯地说道,“绣儿觉着,黄家二姨好,人好看,又知书达理。”

老太太笑起来,“小猴儿,怪会说话的。”

钱亦绣说,“绣儿没骗你,不单绣儿认为黄家二姨知书达理,绣儿还听到别人说黄家二姨好。”

“哦,她们怎么说?”

“她们说黄家二姨聪慧,明事理。说黄家三姨任性,还是姨娘生的。”

老太太又笑了几声,说,“嗯,以后绣儿要记着,说别人好的可以说出来,说别人不好的,记在心里就是了。”

“哦,绣儿记下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钱亦绣就急吼吼地跟老太太告别,她的说辞是,要赶早回去再给她的太爷爷嗑几个响头。

老太太虽舍不得她也不能阻止她敬孝,昨天张家专门派人给钱家大院送了贺礼。本来还想像原来一样再送钱亦绣些布料吃食,钱亦绣笑着拒绝了,自己家如今好过了,就不好意思再打秋风了。再说因为老太太的关系,自己这个冒牌亲戚已经接了好多礼物了。

这话逗得老太太大笑不已。还让钱亦绣以后多去她家住,家里有个小娃,她开心,也喜庆。

说得张央红了脸。

依旧是老张伯赶的马车。钱亦绣坐在车厢里跟老头说着话,“童言无忌”又逗得老张伯不时地哈哈大笑,不大的功夫一大一小已经混得极熟悉了。

来到大榕村和花溪村的一处交界,那里有一片小树林,此时正好无人。钱亦绣便让老张伯停车,说,“我找大榕村的万大中有些事,然后自己回家。”

大榕村除了许阎王一家外,她只叫得出万大中的全名,所以随口就说了这个名字。

“成吗?要不,先回了家后再去办事?”老张伯有些不放心,小娃娃应该交到人家家人手里的。

钱亦绣老练地说,“老伯放心,乡下孩子野惯了,绣儿经常一个人就能跑去后山玩。”

老张伯听了,觉得乡下孩子的确带的粗糙,何况钱亦绣属于少见的伶俐孩子,便停了车。

钱亦绣下了车,隐入那片小树林,往山脚跑去。她一路上躲躲藏藏。这一带又草木繁盛,避过了偶尔路过的村人,及一些在地里忙活的人,径直来到溪景山和溪石山的岔路口。

她拐进路口,直奔溪石山而去。到了约定的地点,猴哥和白狼正蹲坐在一块大巨石上,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钱亦绣高兴地跑到石头下面,仰头喊道,“嗨,两个聪明的乖宝贝,我来了。”

猴哥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小主人了,激动地一下子跳下来,拉着小主人又蹦又跳,钱亦绣笑着揉了揉它的后脖子。白狼也随后跳下来,冷静孤傲地蹲在一边,钱亦绣又伸手拍了拍它的后背。

钱亦绣把三个包拿出来,找出自己的粗布衣裤换上。就坐在一块石头上拿出食物,她和猴哥的是点心,白狼的是肉坨坨,就着一处清泉吃了点,得多补充些体力。

猴哥觉得点心不过瘾,又去蹭了白狼的几坨肉。

之后,钱亦绣背上一个双肩包,又给猴哥和白狼分别背了一个。白狼那个她之前还专门又加了两条布,属于四肩包。

一人、一猴、一狼踌躇满志地向洞天池进发。(未完待续。)

ps:谢谢fannyling、古钟月明、简和玫瑰、柒一二、浅忆伊人颜、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胭脂微波、书书姐、56647624、书友160428002554317、看会儿书的礼物,谢谢fannyling、srrsrg、mimosa27、紫色回味的月票,非常感谢!

第一百三十七章 洞天池

望着一前一后的两个队友,钱亦绣颇多感慨。有了它们,不仅能帮自己许多忙,这一路上也不会孤寂了。

若是一个人长久地走在溪石山上,容易崩溃。除了黑褐色的大石就是红黄色的大石,走很久才会看到一抹绿色,还远在可望不可及的悬崖峭壁上。只有自己一个生物,也是可怕的。

越往里走,越往上爬,气温就越低。山里除了她(它)们的声音,还有流水声及风啸声,连声鸟叫都听不到。爬了近一个时辰的山,来到一座石峰上,累坏了的钱亦绣坐下来休息,再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前面就是一座座连成片的刀劈般的石峰了,那些石峰高耸入云,有些山尖的积雪还没有融化。

这样的山,除了赤烈猴能攀爬过去,就只有前世的直升飞机能飞过去。

它们虽然高,却不算厚,里面还有不少岩洞。只不过,这些岩洞大部分是死亡之洞,有命进去没命出来,因为里面有一些钱亦绣都不认识的生物及吸血蝙蝠。还有些洞是死路,或者通往悬崖,甚至有些是洞中洞,迷路了根本钻不出来。

穿岩洞看似没有爬山辛苦,却更要小心冀冀,不能走错一步路。

她从包里拿出之前的笔记,又在心里默了默。其实这条路她之前飘过上千遍,早就刻在脑子中了,但还是不放心。

又拉着猴哥的手说,“猴哥要记住路,下次或许就你自己来帮姐姐取东西了。”说完又帮它揉着后脖子。

猴哥舒服得直哼哼,还不忘点头。

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行进。来到大山前面往左拐。越过了两个岩洞口,来到第三个洞边站下。这个洞有些长,必须要点火把。

钱亦绣把火把点燃,让白狼走前头,她在中间,猴哥在后面,往洞中走去。

一进洞里。一股潮气和冷气便扑面而来。地下有泉水。叮叮咚咚的,路也有些滑。

之前当鬼魂的时候,她怕洞里有吸血蝙蝠或什么别的东西。把犄角旮旯都检查到了。因为这条洞是安全的,所以才走了这里。

现在做为人再次来到这里,还有厉害的赤烈猴和白狼相伴,她的心都紧张得快跳出来。生怕有个意外什么的。

看来,之前还是想得太好了。

她一直觉得。自己因为有了近七年当鬼的经历,已经练就了常人所不能及的韧性和耐性,也练就了超强的心理素质和胆量。

当初为了万无一失,这条路她飘了上千遍。觉得是安全的,没有任何问题。

却是忽略了人类最难战胜的一种情绪——恐惧。她现在是人不是鬼,这种情绪她无法克服。

这里远离人类。又是深山,再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穴。还有呼呼鬼叫一样的风鸣声,哪怕之前探得这条路没有吃人的野兽,她也害怕。

还有就是意外,前六年没有,不代表之后就没有。

她,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若是没有猴哥白狼相伴,哪怕再多带几个人,怕都不敢继续往前走了,或许立马转身原路逃回。哪怕日子穷些,但命要紧呀。

还好她钱亦绣有妥妥的女主光环,让她意外有了猴哥,大山又带回来威猛又感恩的白狼。

走了近两刻钟终于出了洞口,再见天日,钱亦绣竟然有一种逃出升天的感觉。

她息了火把,继续行进,来到一条陡峭小路。大概爬了三、四百米,走到一处崖边。山崖左边有一条大概一米宽的石头堆成的绕山路。一边是不见底的深渊,一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尖,她小心冀冀地走着,生怕有个意外。

还好她前世喜欢攀岩,今世又刻意练习爬山,再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条险路还是能走。

走了不久,便被一堵细长的黑色岩石隔断了去路。她(它)们似乎是走到了绝路。

停下来,钱亦绣把猴哥身上的包取下,从里面拿出一把小斧子,开始照着石墙的底部砸。石墙底部有一圈石头极薄,砸了几下就砸穿了,形成了一个洞,一人一猴一狼又爬着过了洞。

这段险路总算过去了。

接着,又是穿洞,穿洞,或是爬小山下小山,走走歇歇,赶在天完全暗下来之前终于到了洞天池。

洞天池在一处山谷里,山谷周围是高耸入云的巍峨石峰。石峰另一面是清一色的岩石,隔老远才会有那么一两棵青松。而石峰这一面,却是另一番景象。

钱亦绣充分相信,这一定是哪位神仙在此修炼过的人间仙境。

这里鸟语花香,绚丽多姿。

山上长着各种佳木琼草,郁郁葱葱,堆青叠绿。苍翠中夹杂着一簇簇鲜花,五颜六色。

谷底,是一片粉红色的海洋,桃花烂漫,在晚霞的照耀下,如云蒸霞蔚。

耳畔还有叽叽喳喳的鸟鸣声。

钱亦绣的泪水涌了上来,曾经多少个夜晚,她都盘踞在此,舍不得离开。她往返这里与花溪村不下千次,就是为了把路探好,以期成为人后能够再次来到这里。

洞口就在谷底。她沿着一条长满青苔的翠径向桃花深处走去,来到一个碧池前面。碧池大概有两亩多地,晚霞中,一池碧波随着微风轻轻荡漾,水面上还立着一片片小小的荷叶,随风摇曳着。荷叶上有几颗水珠,已被霞光染成红色,如珍珠般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珍珠,珍珠,她不顾一切来这里,可不就是想靠着珍珠赚大钱吗?她赶紧跑到一块大石旁边,蹲下身使劲抠着,她真怕自己近一年没看到,被淘气的赤烈猴无意中把东西弄到了别的什么地方,那真是大海捞针了。

抠了几抠,抠出一颗大珠子。她猴急地拿起来,用衣襟擦了擦,一颗比鸽子蛋还大些的淡紫色珍珠便呈现在眼前。珍珠滚圆,璀璨润泽,光彩夺目,光洁的表面下还发着莲花图样的金光,凉凉的有些沉手。

这颗珍珠是五年前。被猴哥的父亲从水里捞出来的。它撬开蚌壳。只把肉吃了,却把壳和珠子随手扔在了这里。

当时的钱亦绣久久守着这颗珠子不愿离去。池边有不少被猴子弄出来的珍珠,但这颗珠子无疑是最大的。最美的,最好的。这么大的个,产珠的老蚌不知活了多少年。

为此,她还专门去省城的银楼看过。那里最值钱的一颗南洋金珠,大小、色泽、光度都比这颗差许多。还售价五千两银子。

她呵呵傻笑着把珠子放进荷包揣起来,这颗珠子一卖,一切都有了。

抬起头,却看到猴哥在使劲怂着鼻子。一丝丝银线从嘴角流出来,之后便噗通跳进水中,开始游起来。

钱亦绣只知道猴哥会爬树。原来还会游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