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一听还来了几分心性,说道,“会沽名钓誉的人多的是,但真正能做到潘驸马这种程度的却不多见。”

宋四爷笑道,“奶奶这话在家说说就好,若是被外人听到了,人家不敢惹奶奶,八成会把孙子揍一顿。”

这话又把老太太逗笑了,说道,“你们是没看见过珍月郡主,那个小模样,真真漂亮的紧。那还是十八年前,我陪着老太爷去京城述职,进宫拜见太后,恰巧看见了她一次。小珍月那时只有四岁大,哎哟,我活这么大岁数就没见过有那么漂亮的孩子,就像天上的小人儿…”

宋老太太跟当今太后是表姐妹,待字闺中时关系异常要好。后来虽然一个进宫当了妃子,一个嫁给在外地当官的宋老太爷,还是偶有书信来往。宋老太太的大闺女,也就是奉国公夫人,梁锦昭的祖母,就是后太做的大媒,才嫁给了当时的奉国公世子。

老太太红了眼圈,又说,“却没想到,她在给紫阳长公主上香的时候出了事。我当时听了这个恶讯,都哭了好几天。更别提太后了,她的眼睛差点没哭瞎了。”

众人听了一阵唏嘘。老太太每每说到这些事,就气愤难平,要叨念好久,而且每说一次也会难过一次。

宋二夫人试图拉开话题,说道,“这次公爹终于得了潘先生的一幅图,乐得什么似的。”

宋四爷也道,“听外书房的小厮说,爷爷昨晚赏图一直赏到子时,今儿一大早又起来看。”

老太太说,“我倒是不觉得那潘子安的图有什么好,偏老太爷喜欢得紧。年年托人找他索画,这回终于花了几千两银子买了幅图,还觉得得了大便宜似的。”

宋怀瑾道,“奶奶一定是先入为主了,不喜潘先生这个人,才觉得他的图不好。孙儿看过他给爷爷当场画的那幅‘溪山茶园’,大气磅礴,美妙绝伦。”

老太太说,“画得再好有啥用?也不知道你们喝了什么迷魂汤,都在为他说话。前几年我进京拜见太后的时候,太后她老人家一说起紫阳长公主和珍月郡主还哭得泪人一样。偏长公主死前拉着太后的手让她善待潘子安,不然他的日子可不会有这么好过。”

“真是妇人之见,”随着声音,宋老太爷进了屋,说道,“妇人们永远着眼的是小节。潘子安有大才,最得清流们的推崇。就是太后要找他的茬,皇上也不会同意。”

众人起身给他行了礼,梁锦昭和宋怀瑾坐去了旁边的椅子,老太爷坐在了罗汉床上。

老太爷坐定,喝了一口茶对老太太说道,“我知道你因着太后的关系,怜惜紫阳长公主和珍月郡主过早仙逝。但她们二人的仙逝都是意外,也怪不着潘子安。况别人的家事咱们外人知道的毕竟不多,也不好妄加评论。那潘子安能为亡女做到这一步,已经不易了。”

众人见老太太有些不自在,又说了会儿话便都退下了。

梁锦昭和宋怀瑾住一个院子,回了院子后,宋怀瑾说,“奶奶也是疼惜珍月郡主,才会那么说潘先生…表弟别往心里去。”

梁锦昭摆手说道,“我怎么会生姥姥的气呐。其实,我娘特别不愿意被称作潘家的姻亲,也看不上我小舅母。说她不管是谁的女儿,都逃不过是小妇养的事实,还是用的那种手段…”话没说完又觉得不妥,嘿嘿笑着没好意思继续说下去。

想想又道,“听王良说那两个小兄妹来了西州府,咱们下晌就去找他们玩。”

宋怀瑾愣了一会儿才想起他说的是花溪村的那两个小兄妹,昨天王良来说过,还专门把钱家给府里送的醪糟和蛋糕拿了来。便说,“那两个就是孩子,跟他们有什么好玩的。”

梁锦昭道,“上年咱们去花溪村那个农家小院多好玩,平民院子自有他们的乐趣。况那小兄妹也好玩的紧,咱们去找些乐子。”

钱亦绣不知道自己成了某人口中的乐子,正在乐滋滋地摆弄着万大中买回来的聘礼。有银头面,金镯子,牛角梳子,一大一小两个铜镜,两匹绸缎。猴哥它们的银项圈因为是订制,要等到两天后才能拿到。

钱亦绣笑道,“万大叔还是颇有些家底嘛。”

万大中笑道,“我爹在北方时帮大户人家当过护院,还救过主子的命,得了一些赏。我娘嫁给我爹之前,也是大户人家的一等丫环,嫁给我爹后才除了奴藉。所以我们家的确有些家底。”

没看出来万大中还挺憨厚。

钱亦绣大乐,“真是乌龟有肉在肚肚里,我姑姑肯定想不到自己还嫁了个土财主。”

下晌,歇过晌觉的钱亦锦小兄妹和钱满亭小姐弟又继续在树下乘凉。钱三贵昨天累狠了,还没歇过来,要明天才能带兄妹两个去牙行买人,又不愿意让他们单独跟着万大中去街上玩。

几人孩子正无聊的时候,听见了敲门声。钱满坡忙不迭地跑去开门,竟是愣在了那里,不知道让客人进来。

钱满亭看了问道,“弟弟,是谁啊,你咋不请客人进来呢?”

钱满坡还没回答,门外就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这是我家大少爷和表少爷,特地来找锦娃和绣姐儿玩的。”

是王良的声音。钱亦锦和钱亦绣赶紧站起来身来。

钱满坡把门大打开,梁锦昭和近一年不见的宋怀瑾走了进来,后面跟着梁高和另一个小厮,还有一个年纪稍大的长随。王良和另一个赶车的人牵着两辆马车在院门口没进来。

梁锦昭对钱亦绣和钱亦锦笑道,“我们昨儿就听王管事说你们兄妹来西州了。”

宋怀瑾笑道,“小锦娃,小丫头,这么久没见,长高不少。特别是小丫头,还胖了不少。”又对在树下打磕睡的跳跳说,“呀,这狗都长这么大了,威风又好看,怎么有些像狼呢?”

钱亦锦笑道,“它爹就是只白狼,偶尔还会下山来看它和奔奔。”顺便讲了几句白狼“报恩”给家里送野物的事。

梁锦昭和宋怀瑾听了都是一扬眉,极感兴趣,笑道,“那赶明儿我们再去你家玩,看看能不能遇到那只白狼。”

兄妹两个自是点头答应。

钱四贵和王氏听到动静,赶紧出来。偶尔来家里的王良都属于这个家的贵客,梁锦昭和宋怀瑾这两位公子更是让他们紧张不已,连忙让坐,上茶,上点心。

钱四贵也从床上爬起来,出来招待贵客。

宋怀瑾对他说道,“我奶奶说你家一年要孝敬她老人家几次醪糟和蛋糕,她十分喜欢吃,谢谢你们了,她请你们明天去府里玩。”

钱四贵又躬身道谢,说难为老夫人想着,他们明天一定去府里给她请安。

院子本就不大,主人不少,再挤进来五个长胳膊长腿的人,更是显得窄小。

梁锦昭和宋怀瑾看看小院子,再看看低矮的小房间,没有进屋,也没有坐。这个家实在拥挤,又闷,远比不上他们曾经去的花溪村好玩。

于是对两个小兄妹说道,“咱们到雾溪茶楼去,那里宽敞又凉快。”

钱亦绣和钱亦锦早想出去玩了,同时也不想让他们两个把这个家搅得人心惶惶,听他一邀请,都点头道好。钱三贵见有这么多人陪着,便也点头同意。

宋怀瑾又提出把跳跳带出去玩,半大小子对这种凶悍的大狗都感兴趣。

万大中厚脸皮地说道,“我呆在这里也无事,就跟着你们一起出去玩吧。”

看到钱满亭和钱满坡羡慕的眼神,钱亦锦小兄妹自然也把他们带上了。

几人出门上了马车,梁锦昭和宋怀瑾坐前排,奔奔蹲在他们脚下,四个孩子挤着坐后排。

这辆马车可不是王良从宋家村赶来的那辆破马车,柚木华盖,四周是雕花窗,没有挂帏幔,通风又凉爽。车厢里是前后双排座椅,坐上去十分舒适。

坐上这辆牛掰漂亮的车,钱亦绣有种前世坐奔驰的感觉。

万大中和几个下人坐后面的马车。

来到稍微繁华些的街口,几人便下来走着玩。城里比乡下热得多,此时又正值下晌。奔奔热得把长舌头甩出来,吓得一些行人离得老远,也让几个半大小子乐在其中。

尽管是这样大热的天,仍然有卖糖人的,卖凉糕的,卖凉粉的,卖凉茶的,卖豆花的…

万大中只要看见钱亦锦多看了什么两眼,便会掏钱买。都是给四个小孩子吃,梁锦昭他们可不好意思这么边吃边逛街。

钱四贵家的日子过得比较节俭,钱满亭和钱满坡还是第一次这么敞开小肚皮吃小名,很是开心。

居然还看到耍猴戏的,几个孩子率先跑去看热闹。

丑丑的小弥猴听着主人的示意做着各种动作,逗得众人大笑不已。连钱亦锦都让妹妹快给钱。

爱屋及乌,小弥猴让钱亦绣想到家里的猴哥,便很是大方地撒了二十几文钱。出门前,为了方便,她管三贵爷爷要了把铜钱,也把二十两的大银锭子换小了。

钱一撒出去,那弥猴还知道冲她作揖,又是逗笑了所有人。

看完猴戏继续往前走,他们又走过一个街口,就看到路口围着一圈人。几人好奇不已,挤进去一看,竟然是一对小姐妹跪在地上,一个妇人抱着个两、三岁的男孩坐在她们身后。

妇人怀里的小男孩满脸通红,眼睛要睁不睁,嘴唇干得起了壳。

姐妹两个小的有六、七岁,大的十一、二岁,大的头上还插着根草。

听围观的人说,好像这两姐妹的弟弟生病了,但家里又拿不出钱给弟弟治病。当娘的为了给儿子治病,只得把大女儿卖了。

这个过去在电视里看到的镜头又真实出现在这里。

钱亦绣有些不落忍,说道,“当娘的得有多狠心,才舍得把亲生女儿卖掉。”

那妇人抬起腊黄的脸,红肿的眼睛已经枯涩,说道,“孩子爹得病死了,家里该卖的都卖完了,我们从昨天起就滴米未进。若是能把她卖个好人家,我们有银钱给她弟弟看病,她也能有口饭吃。”(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仗势欺人

头上插草的姐姐看到梁锦昭、宋怀瑾等人衣着华丽,肯定买得起自己,便对着他们磕头哭道,“求少爷把我买下吧,求少爷发发慈悲把我买下吧。我弟弟病得快死了,我娘和妹妹也快饿死了,求少爷买下我吧。”

妹妹也跟着姐姐磕头道,“求少爷买了姐姐吧,给弟弟看病,弟弟快死了。买下我也行,我干活多,吃得少,求你们了。”

那个年长一些的长随宋名说道,“哎,只要出来转上一圈,这种事情就经常碰到。若是心肠一直这么心软,那府里的下人可就装不下了。”

言外之意是不要买。

宋怀瑾骂道,“小爷干什么还用你个奴才管?”

嘴里是这么说,但到底没有说买下的话。虽然他是宋家的重长孙,但在这里他还是没有多少归属感,必竟这个家是二奶奶当的,不是京城自己的家。

梁锦昭也有些为难,宋府毕竟只是外家,总不好买个丫头往里塞。实在不行,就买下来送去雾溪茶楼。

他们正犹豫的时候,钱亦绣想起自家正好要买下人,小娘亲还特别要她单买个丫头。她看这姐妹俩虽然面黄肌瘦,但五官清秀,从刚才的言语看,也甚是机灵。

便说道,“我家正要买下人。只不过,我家在乡下,你们愿意跟我们去乡下吗?”顿了一下又说,“吃饱饭肯定没问题,但是,想像大户人家那样天天吃肉穿绸子衣裳可就不行了。”

又低声问钱亦锦道,“哥哥,你觉得她们怎么样?若是可以,咱们就买下来。”

钱亦锦看看姐妹两人,点点头道,“若妹妹喜欢,就买下来吧。”

那个姐姐看钱亦绣穿着接了边的褪色布衣,衣裳偏小捆在身上,还一口乡音,便有些犹豫。妹妹马上说道,“小姐,我愿意。一看小姐就是好人,跟着小姐是我的福气。卖了银子,能给弟弟治病,让娘和姐姐吃饱饭。小姐别嫌弃我小,我也只是个头长得小,已经有七岁了…”

钱亦绣见妹妹年纪不大,嘴巴讨喜,还比较忠厚。姐妹两个,她肯定会选妹妹。便问她们的母亲道,“怎么样?你愿意吗?”

母亲见这个小姑娘虽然穿着简单,却是正经人家的孩子,总比那些不好的地方强许多。也是十分愿意,哭道,“一看小姐就是良善之人,奴才还求啥绸子衣裳,只要能有一口饱饭吃就够了。”

但这位母亲觉得大女儿要大些,离开母亲也能照顾自己,还会做许多事。而小女儿却是太小了些,怕她做不好事情挨打受骂。又抹着眼泪对大女儿说,“大丫头,你比妹妹会做事,主家肯定更喜欢你一些。”

姐姐像是没听见她娘说话,低头抹着眼泪。

钱亦绣心里不舒坦起来,自己做好事还被嫌弃了,这个姐姐明显是嫌贫爱富想卖给梁宋二人的,真是叫花子还嫌馊稀饭。冷声说道,“我只要妹妹。”

母亲见二女儿坚定地点头,只得答应。又哭着理了理二女儿的头发说,“二丫头,去了主子家,要手脚勤快些,有眼色些…”

二丫哭着点点头,又嘱咐了娘和姐姐几句。姐姐见那两位公子也没提卖下自己的事,眼里还有些失望之色。

钱亦绣心道,买人也是一个技术活。若是没有比较,把那个姐姐买回去,可是有些糟心。

一般买这么小的丫头是三到四两银子,钱亦绣就给了那个母亲四两银子。二丫又给钱亦绣磕了三个头,正式认了主。

大乾朝户藉管理比较严格,买了下人必须要去衙门办奴契。宋怀瑾让王良拉着这个叫王二丫的小女孩去府衙办奴契。办完后,直接送回钱四贵家。

梁大叔还挺菩萨心肠,又让小厮买了几个包子,拿给那母女几个。母女两人又是千恩万谢,才抱着男孩看病去了。

这时已是夕阳西下,也不想去雾溪茶楼了,梁锦昭请他们去了附近的醉仙居吃饭。

醉仙居是西州府最好的大酒楼之一,天还未黑透,楼外的几挂红灯笼就已经高高挑起。这里的客人非贵即富,还有一些穿着锦衣华服的女客。

一行人直接上了二楼,梁锦昭和宋怀瑾等人进了一间包厢,钱亦锦和万大中几人紧随其后也进去了。钱满亭和钱满坡看到什么都新奇,看热闹走得慢,钱亦绣就陪着他们一起走在后面。

钱满坡正抬头望着房顶上吊的琉璃灯,不注意跟一个人撞到了一起。

只听一声尖叫,一个华衣丽人痛得脸都皱在了一起。骂道,“小兔崽子,踩着老娘脚了。哎哟,痛死了。”

钱满坡一看冲撞了贵人,吓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服侍丽人的丫头一晃眼咋就让主子出了事,也吓得不轻。一见是这个穷小子惹的祸,过来就打了钱满坡一个嘴巴,骂道,“哪儿来的小瘪三,竟敢踩了我们姨娘的脚。”

钱满亭赶紧去拉被打哭的弟弟,钱亦绣冲上前去,高声说道,“你怎么打人呢?两个人撞在一起肯定都有责任,你主子那么大的人也不看路,咋能怪人家几岁小孩子呢?”

钱亦绣现在可不怕,屋里有梁大叔和宋公子在,他们怎么也不能受这个鸟气。

钱亦绣已经看出来,这个被撞的人正是黄万春的宠妾芳姨娘,自己当鬼的时候见过她一次。还开眼见地看了一出***,她就是最佳女主角。

一个商人的妾,哪怕再是皇商,也惹不起世家子的梁大叔和宋公子。或许因为张央和黄月娥的关系,钱亦绣就是看芳姨娘母女不顺眼。

见这穷孩子还敢顶嘴,又冲上来两个婆子,骂着,“混帐东西,撞了我们姨娘,还有理了,竟敢口吐狂言。”说着就又要动手打人。

小二赶紧来劝道,“奶奶息怒,奶奶息怒。”又骂着钱亦绣几人,“哪来的叫花子,怎么跑这里来惊扰贵人。去,去,快出去。”

梁锦昭等人在屋里已经听到了钱亦绣的说话声和钱满坡的哭声,都走了出来。

梁锦昭和宋怀瑾站在一边冷冷地看着,宋名先骂了那个小二道,“不长的东西,骂谁叫花子?他们是我们表少爷和大少爷的客人,能由着你们乱骂?”

小二一见两个华服公子正冷冷地看着他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也知道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赶紧陪笑道,“二位爷,对不起了。是小的有眼无珠,说错话了。这样行不行,让这个撞了人的小娃给这位奶奶磕个头,赔个罪,这事就一笔勾销了。怎样?”

这个小二是在和稀泥。

宋怀瑾嗤笑道,“这小娃是小爷的客人,让他磕头下矮桩,岂不等于是让小爷磕头下矮桩了?”

宋怀瑾的小厮宋春一听,就过去踢了小二几脚,骂道,“踢死你个混帐东西,也不打听打听我家少爷是谁,就敢在这里大放厥词。还敢让我们赔罪,你是活的不耐烦了。”

醉仙居里的掌柜闻声跑了来,骂了小厮几句,赶紧给梁、宋二人赔不是。

芳姨娘可谓阅人无数,一见这两位公子的衣着气度就不一般,甚至连整个西州府都难得找到这样贵气的公子。

这样的人物,别说她惹不起,连她家老爷都惹不起。

也赶紧过来给梁锦昭和宋怀瑾福了福,媚声说道,“参见两位公子。是小妇人没约束好下人,让公子的小客人受委屈了。小妇人代她们给公子陪个不是,对不起。”说完,又福了福。

芳姨娘虽然已经三十几岁,但长相艳丽,保养得宜,加上声音娇柔悦耳,感觉像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妇人。

世家里长大的公子,这样的妇人可不会少见。梁锦昭没理她,问钱亦绣道,“打着你没有?”

钱亦绣摇头道,“没打着我,打了我小叔叔。”

“谁打的人?”梁锦昭又问。

钱亦绣指着那个打人的丫头说,“是她。”

梁锦昭就对梁高说,“让她长长记性。”

声音不高,却让那几个丫头婆子吓坏了,低着头,再没有了刚才的趾高气昂。芳姨娘也不敢吭声,忐忑地站在那里。

梁高走上前去,打了那个丫头两耳光,骂道,“打死你个胆大包天的东西,竟然敢打我们少爷的客人。”

那丫头见自己得罪了贵人惹了大祸,害得姨娘都赔了罪,早吓破了胆。赶紧跪下给梁锦昭和宋怀瑾磕头道,“是奴婢有眼不识泰山,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梁锦昭没理她,对钱亦绣几人说,“没事了,咱们回去吃饭。”

这是钱亦绣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仗势欺人,觉得特别爽。对待有些恶人,就是要以暴治暴。

几人回了包房,梁锦昭、宋怀瑾招呼钱亦锦、钱亦绣、钱满亭、钱满坡、万大中几人坐下。

刚刚点了菜,就见一个身着华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钱亦绣乐了,这人正是黄万春。

原来芳姨娘回包厢后跟黄万春说了这事,“爷,那两位少年公子极是俊美贵气,妾得罪了他们可怎么得了,不会给爷惹啥祸事吧?”

黄万春便让人出去打探一番。

芳姨娘又把亲生女黄月仙搂进怀里,娇滴滴地说,“老爷,咱们三姑娘的小模样,别说这西州府,就是京城里,也鲜少找出这般容貌的。她已经快满十四岁了,老爷也要多帮着相看相看才是啊。妾有幸跟了老爷,该享的福都享了,这辈子就是死也无憾了。可就是担心三姑娘,想着她的终身大事,连觉都睡不好。”

黄月仙羞红了脸,撒娇道,“姨娘,你再说这些话,人家就走了。”

芳姨娘道,“傻姑娘,咱们难得跟你爹出来一趟,有些话就是要说透。你爹天天忙着做大事,哪里想得到那么多呢?”

黄万春笑道,“我再忙,闺女的事还是放在心里的。月仙是我最疼爱的女儿,我不想她以后受委屈,总想给她找个疼媳妇的婆家…”

这时,下人回来说,“奴才打听出来了。那两位公子,一位是奉国公府的大少爷梁昭锦,一位是户部侍郎宋大人的长孙宋怀瑾。”

不说奉国公位高权重有多尊贵,就是户部侍郎宋大人,也是他黄万春的大老板。为了巴结好宋大人,他可没少在西州宋府下功夫。

听了下人禀报,他也有些胆怯,马上起身去给梁、宋二人请罪。

梁锦昭和宋怀瑾也认识黄万春,礼貌地请他坐下叙话。

黄万春赔礼道,“都是黄某约束女眷不力,惊扰二位公子了,让你们的小客人受委屈了…”

说了一大通,又给了钱满坡一个荷包,说给他压压惊,让他受委屈了。

梁、宋二人才知道那妇人原来是黄万春的宠妾。

黄万春最后又说,“相逢不如偶遇,今天黄某做东,算是赔罪。”

他走后,一道道菜源源不断地往屋里端,盘子重重叠叠把桌子摆得满满的,还上了两坛庆丰行出品的青花酿。

梁锦昭又让几个下人在一旁的小几上吃饭。

这些人把肚子撑圆了,还是有些菜没动,一坛青花酿没开。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也太浪费了,浪费也不是钱亦绣的性格啊。她想到在钱四贵家吃的饭,桌上摆了在外面买的两个卤味。钱满坡馋得口水直流还是不敢夹,那菜明显就是给客人吃的。还是钱亦绣给小姐弟夹了些,他们看了父亲的脸色后才敢吃。

便说道,“这么多菜没动,浪费了多可惜啊。亭姑姑,咱们把那几样没动过的卤菜打包回去给我爷爷和四爷爷下酒吃。”

还有那坛没开的青花酿。这种酒,一坛要卖二百两银子,把钱三贵敲晕了他也舍不得买。

二位贵公子还不知道有打包这一说,但小娃提出来了,打回去就是了。

长随宋名让小厮去找小二要油纸,把没动过又方便携带的卤鸡、卤鸭、卤蹄膀包了起来。小二又识相地送了他们一个布口袋,把吃食放进去,方便携带。(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巧遇偶像

钱亦锦、钱亦绣兄妹跟着梁锦昭等人出了包厢,万大中一手提酒、一手提装卤菜的布口袋跟在后面。

他们不知道的是,宋名的心都在流血。往常有这样的事,都是走在后面的长随把东西打包拎回自己家,可惜今天却碰到了几个穷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