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武帝又说,“再说,为了朕的这个江山,多少人家鼎力支持,倾囊而出,甚至丢掉性命。对于这些人家,咱们必须要有所回报。而他们认为最好的回报,就是联姻。还有那些在朝中势力大却又没有完全臣服于朕的,又必须要拉拢。这么多人家,光父皇纳妃,还不够。所以,必须给你多娶女人。这样,钱姑娘能心甘情愿嫁给你?”

朱肃锦来的时候是信心满满,此时被乾武帝驳得哑口无言,心里酸涩不已。他想娶钱亦绣,想给她给他们的孩子一份最好的生活,可听父皇的意思,他竟是无法做到。不当皇上,绣儿会送命。当了皇上,绣儿会痛苦。

乾武帝看儿子有些松动了,心下满意。说道,“锦儿,你若真心对钱姑娘好,就选择放手吧,让她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嫁只衷情于她一人的男人。若强行把她娶进宫,你为难,她也不会幸福。”

朱肃锦眼里涌上了眼泪,哽咽道,“父皇,儿臣,儿臣…”

看到独子这样,乾武帝心里气恼不已,忍不住握了握拳头。若不是看在那个女子为他取出龙珠,钱家人良善养大了独子,钱满江忠心耿耿,这个把儿子迷得方寸大乱宁愿放弃江山的人,他都不想让她存活于世。

他收敛了眼中的几分杀气,又耐着性子说道,“你不能给钱姑娘幸福,就不如让她嫁给心仪她的梁锦昭。你跟钱姑娘的感情胜似亲兄妹,她的丈夫就是你最大的助力。你跟为父不同,为父行伍出身,可以带军打仗。而你,必须要靠臣子为你保家卫国。梁锦昭是老神仙的弟子,有奇才,又年少,是父皇为你培养的保江山的栋梁。对于他,你必须要拉拢,施恩。他心仪钱姑娘,朝中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次更是帮助钱姑娘取出了龙珠,父皇才能顺利地继承大位。否则,我们肯定要起兵逼宫,这样大费周折,即使得了天下,名声也不好听。况且,现在大乾周边,除了大元朝在修养生息,其它几个国家都蠢蠢欲动,羡慕我朝的繁华富庶。他们什么时候会起兵进犯,谁都说不准…”

最后,乾武帝挥了挥手,疲惫地说道,“你母妃临到死,都放心不下你,想让你老死而不是意外之死。为了对得起你母妃,为了江山社稷,你也不该陷在儿女私情里。回去吧,好好想想朕的这些话。”

朱肃锦磕了一个头,起身走了。

出了太极殿,朱肃锦的眼泪再也忍不住,落了下来。

他已经看到了父皇眼里的那一丝杀机,他不敢当着父皇的面落泪。

回头望望灯火通明的太极殿,那里面坐着的人是君,是翻手云覆手雨的真龙天子。他再也不是那个虽然威严却不失慈爱的父亲了,在他的心里,永远是江山第一。谁若挡了他的道,谁就会死。若是母妃还活着,该多好。能够说服他的,愿意帮自己的,只有母妃,可惜母妃再也回不来了。

朱肃锦又转过身望向夜空,天上的那轮明月皎洁纯净,美的令人眩目。它也在静静地看着他,似乎知道他忧伤,便洒下柔光轻轻抚慰他。

之前,他一直以为妹妹就是幽谷中的兰花。他耐着性子等待,等她吐露芬芳了,就能揽入怀中,带入家中。她只为他吐艳,他只为她倾心。

可今天他才知道,妹妹就是天上的那轮明月,美丽皎洁,却不属于他。当他伤心的时候,她会默默地抚慰他帮助他,但他永远无法拥有她。

放手吧,为了她能够一生快乐…努力吧,在父皇给他铺就的道路上…

朱肃锦的贴身太监小郑子躬身道,“殿下,更深露重,请快些回宫吧。”

而钱家,钱亦绣躺在床上反来覆去睡不着,还不住地叹着气,她不知该如何选择。她来大乾这么久,除了朱肃锦和小和尚,接触最多的外男就是梁锦昭了。她一直觉得他不错,自己救过他,他也帮过自己不少忙,彼此也算了解。可以这么说,他是她到目前为止唯一想嫁的男人。只是因为他的娘,他们才没有进一步发展下去。

而朱肃锦,她心疼他,像弟弟一样心疼他,舍不得他难过,想保护他,让他快乐。可是,皇宫的确不是她想进的地方。

躺在她旁边的珍珠娃说道,“娘,你别翻来覆去地折腾,人家睡不着。”

钱亦绣没好气地说,“嫌我折腾,你就回蚌壳里去。”

珍珠娃撇了撇小红嘴,说道,“娘,你自我感觉太好了,还为这个睡不着觉。你放心,你当不了皇后。你前几辈子积攒的福泽虽然够多,但是你这辈子遇到的好事太多,用了不少进去。现在剩下的福泽,已经不够你当皇后了。”

钱亦绣不高兴了,用手弹了珍珠娃一个脑崩儿,说道,“是我不想嫁进皇宫好不好。若我想当皇后,嫁给朱肃锦就是了。”

珍珠娃说,“你没有当皇后的命,你嫁给朱肃锦只有两个结果。”

“什么结果?”钱亦绣翻身看着珍珠娃问道。虽然罗帐里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珍珠娃身体发着十分微弱的光,所以还是能隐约地看见他。

珍珠娃说,“这两个结果就是,一个是朱肃锦当不上皇上,你们两个一起早死。一个是你死了后,他再当皇上。”

钱亦绣气得要命,又弹了他两个脑崩儿,气道,“你还会看命啊。既然这样,你就看看我能嫁给谁,将来生几个孩子。”

珍珠摸着发疼的脑门,气鼓鼓地说,“我不会算命,我只是知道你剩下的福泽不够了。福泽不够的人,是不可能当皇后的。”说完,就气哼哼地侧过身,给她一个后脑勺。

或许,他说的也对。

钱亦绣闭上眼睛,一觉到天明。蓝珠在外面敲了门,才把她叫醒。

因为珍珠娃和小松鼠想出来玩和睡觉,回家后她就没让丫头在卧房里值夜,还把门插上。虽然曾嬷嬷和丫头们都纳闷不已,但也只有随她。

晌午,朱肃锦遣小郑子给钱亦绣送了封信来。信中写道,妹妹,对不起,我放手了。珍重!兄,肃锦。

简单明了,没有废话。

他昨天的决心和誓言似乎还萦绕在耳边,今天就断得干干净争。

以后,他们只是兄妹,不,更确且地说是君臣。这样,也好…

这虽然是钱亦绣一直想要的结果。但结果出来了,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还是有些怅然若失。

晚上,江爹爹终于从宫里回来了。

现在江爹爹十分忙碌,她回来的大半个月里,他只回来一个晚上。她看他极累,便没多打扰他,说了几句要紧话后,就让他歇息。第二天,他又急匆匆地走了。

跟对了人,再忙都是一身劲。等过些日子,论功行赏,江爹爹或许也会升官发财。特别是自己取龙珠的大功,或不好光明正大奖励自己,肯定也会奖在他身上。

钱满江直接来到香雪院,他的脸色有些凝重,直接遣退了下人们。

钱亦绣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问道,“爹,是有什么事情吗?”

钱满江坐下喝了一口热茶,又招呼钱亦绣在身边坐下,说道,“是这样,今天皇上招我去说了几句话。意思是,殿下是他的独子,不仅肩负着天下重任,也必须广纳妃妾,及早开枝散叶。册封太子的诏书一下,就会给他赐婚,同时赐太子妃、太子良娣、太子良媛。”

说完,就仔细观察女儿的脸色。见女儿虽然有些微怔,但也没有失望或者痛苦的神色出现,也就放了心。他知道女儿的个性,女儿外表温柔,实际上非常有主意,不会喜欢与人共侍一夫。女儿这样,也就说明她没有对殿下有非分之想。

之前,他就不愿意女儿进宫。后来了解了女儿的个性,就觉得她更不适合当皇家的女人。他虽然效命于过去的宁王现在的皇上,他也更知道皇上的脾气禀性。皇上的手段,直接又狠戾。

他对女儿非常满意,神色也就轻松下来,又说道,“皇上还透露,以后或许还会为你赐婚。”

钱亦绣吓一跳,忙说道,“他可别乱点鸳鸯谱,随便让我嫁给哪个男人。”

钱满江不赞同地说道,“闺女,你已经进京这么久了,怎么还不知道‘君让臣死,臣就不得不死’的道理?皇上赐婚,不管赐的是哪家,咱们都只有认。”见女儿的眼泪都快急出来了,又说,“放心,皇上还说他心里记着你取龙珠和咱们家收养殿下的功劳,他应该不会乱点鸳鸯。”

钱亦绣还是有些不放心,说道,“可是,他认为好的,咱们不见得认为好呀。”又嘟嘴埋怨道,“爹该说我已经定亲了的。”

“定了谁?梁家吗?人家都知道咱们已经退亲了。”钱满江道。

钱亦绣在坠坠不安中,也等来了新皇乾武帝的登基大典隆重举行。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从龙之功

三月十五日,新皇乾武帝的登基大典隆重举行。乾武帝又册封前太后为太皇太后,先帝的闽德妃为皇太后,已经死去的原宁王妃孙氏为元后,嫡长子朱肃锦为太子。

同时,又封付明兰为太子妃,黄灵儿为太子良娣,霍淑琴为太子良媛,于明年三月同时完婚。皇家跟百姓家不同,虽重孝道,但子嗣更重要,守孝一年即可。

钱亦绣听了这个消息,半天反应不过来。付明兰和黄灵儿是最好的手帕交,这以后的关系就是大小老婆的关系,让她们怎么相处?不知道她们能不能真的上演娥皇女英的姐妹情深。

不过付明兰和黄灵儿的本性都不错,一个温柔贤淑,一个娇憨活泼,而且两个长的都漂亮。黄灵儿虽然是在太丰大长公主府长大的,但并不是大长公主的骨血,只是黄老驸马弟弟的重孙女,所以只让她当了太子良娣。而付明兰是太皇太后的重侄孙女,又是付家的嫡长女,所以当了太子妃。

霍淑琴钱亦绣没见过,更不了解,听说是霍立仁的嫡妹,长得也漂亮。

希望朱肃锦能够雨露均沾,把几个漂亮小娘子都安慰好,不要内院起火。

有时候,钱亦绣就会想,若是把她封成这三个女人中的一个,她会怎么办。想破脑袋也只有一条路,就是钻进蚌壳屋到一个偏远的地方,稳姓埋名,过低调的生活。为了不给娘家招祸,她还只能在皇宫里玩失踪。

让她领导一群女人为一个男人提供各种服务,她不愿意。她有后路,她敢嘛要受那个鸟气?

若是没有后路,那朱肃锦只能宠她,宠她,还是宠她。当然,她这样,乾武帝肯定不会放过她。但是,让她的男人,还是她从小调教大的锦娃,跟众多女人雨露均沾后,再来宠幸她,她不愿意。最后的结果,不是她被收拾,就是她无可耐何地妥协…

想到这些,她真的真的非常感谢朱肃锦。他是个懂她的好哥哥,知道她的个性,才选择了放手。

不过,想到乾武帝说的要给她赐婚,又是有些惴惴不安。她觉得,乾武帝就是冲着自家养育大朱肃锦,和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取龙珠,也不应该给她赐一门遭心的婚事。

事已到此,她还是觉得梁大叔是最好的人选。虽然老娘不太好搞定,但梁大叔人好,知根知底,又承诺过只娶她一个女人,家庭氛围也不错。这比把她跟一个不认识不了解的男人捆在一起好得多。

紧接着,朝堂也进行了大换血。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皇上同意张峰正辞去首辅职务,告老还乡。任命了原次辅翟树为首辅,统领内阁。付太后的娘家侄子,原户部侍朗,付明兰的祖父付青宏也入阁当了大学士。

五军都督府都督、厉部尚书、兵部尚书、御林军统领等关键岗位的人,都换了。

有从龙之功的许多人家都加官进爵。

钱家也不例外,钱满江被封为御林军正三品将军,是保卫皇上的近臣。进了三品官的行列,就算大员高官了。而且,皇上私下还给钱满江透了底,等钱三贵回来的时候,会把乡恩伯进升为乡恩侯。

梁家可以说是有喜有悲,喜的是梁锦昭跟对了人,被封为二品的中军都督府佥事。是大乾最年轻的二品大员。

而梁锦昭的爹卫国公梁宜谦,因为站队时犹豫,最后因为“重病”才交出军权,让皇上十分不待见。但看在梁老国公和梁锦昭的面子上,也没说换下他的职务。

但梁老国公却对儿子说,“你的职位是在皇上身边保卫他的安全,如今他已是不相信你,还是主动去把这个官辞了。”

于是父子两个去辞官,乾武帝还不愿意,说,“梁副统领有能力,朕欣赏之。”

梁宜谦感动的热泪盈眶,磕头感谢皇恩浩荡,但自己身体实在不好,实难再肩负御林军副统领的重任。

最后,皇上只得恩准,又封了他一个定国将军的散官。

万二牛则补了这个缺,当上了御林军副统领。

三十日这天,钱满江休沐,钱亦绣吃过早饭便去了惜月阁。一个主子领着一群下人住一个大院子,真的孤单又寂寞。好在美人姥爷时不时地会来陪陪她,小姑姑也来过两次。

钱满江也想闺女,拉着她在廊下坐着喝茶聊天,他们都不记得有多久父女两个没有这么轻松惬意地聊天了。

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院子里的许多花儿都开了,让人心情大好。

听江爹爹讲着宫里和朝庭的各种八卦,满足着钱亦绣的好奇心。特别是说到三贵爷爷和小娘亲快回来了,两人更是开心不已。

小娘亲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一般怀胎三个月后就稳了,路上又主要是坐船,应该没什么大碍。

下晌家里来了一个久违的客人,小和尚。小和尚更加清瘦了,平和的目光里带了些许忧郁。

小和尚也是钱亦绣从小心疼到大的弟弟,看到他这样,她也心疼。

他说他是来辞行的,给先皇做完了法事,超渡了亡灵,他们也该回大慈寺去了。

小和尚说,“可惜,走得太匆忙,都没能等到婶子和静儿他们来京。”他又拿出了一串紫檀佛珠出来说,“这是贫僧给未出世的弟弟或是妹妹的礼物。佛珠已经请贫僧师傅开过光了,定能护佑他(她)平安长大。”

钱亦绣接过来,道了谢。

小和尚又说,“能不能把我师兄和梁老施主请来,最好把锦…哦,把太子也请来,我这一走,咱们又要年底才能见面了。”

梁老国公是从小关心他到大的,梁锦昭和朱肃锦是他玩得好的。

钱满江又派人去东宫和梁家请人。

大概半个多时辰,梁老国公和梁锦昭就来了。

梁老国公不好进内院,钱满江领着小和尚去外院见他们,钱亦绣自己就回了香雪院。

梁老国公安慰了小和尚一阵,说先帝仁德,又如愿带着龙珠归天,属于求仁得仁了。只要他过得好,活得快乐,另一个世界的亲人才放心。

小和尚连连点头,说他师傅也是这么说的。他也知道这个理儿,只是心里有些过不去,过阵子他便会好了。

梁老国公点头,又道,“我和钱将军有事要谈,你们年青人自去玩吧。”

小和尚也想跟钱亦绣多叙叙话,便起身说去内院陪姐姐,梁锦昭自然而然也一起去了。

梁锦昭这是第一次来香雪院,心里悸动不已。

在护着钱亦绣和龙珠回京城后,他先去见了先皇,后就去宁王府见了宁王。当时,宁王问他,若自己登基后,他有什么愿望。他便说了想娶钱亦绣,请皇上赐婚。宁王点头允诺,笑说他也愿意成就这一件好事。

梁锦昭远远望见院子外面的数十株丁香花全数开放,密密麻麻,一簇簇地挤在一起,紫色中带着白色,如淡紫色的雪花压满枝头,美丽无比。而且花香四溢,老远就能闻到。

他觉得,仙女一般的绣儿,就应该住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又想着,自己也得赶紧把院子拾掇漂亮一些才好,多种些漂亮的花草。绣儿好像特别喜欢花,他们第一次见面,她就是抱着美丽的花束在唱歌…

前几天,祖父和父亲从宫里辞官回来。祖父跟他说,皇上说给他和钱姑娘赐婚的圣旨已经拟好,好像还会给钱姑娘赐个封号什么的,就等着钱三贵回京后,一起下达。

听了这个消息,他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放在了肚子里。

自从丁香花开,钱亦绣就愿意在院子里坐着喝茶或是望天,也不关院门。看着美丽的小花,闻着馥郁的芳香,惬意无比。若是家人都在身边,或是不担心那个赐婚的圣旨会突然压下来,她会更轻松。

见那二人来了,就请起身请他们坐在,继续喝茶赏花。

钱亦绣见梁锦昭总是看着他乐,似乎带有一种笃定的神情。她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黄黄的旨纸,不会他去求了皇上赐婚吧。若是这样,再好不过。

连小和尚都看出梁锦昭的不一样了,问道,“师兄,你干嘛这么看着贫僧的姐姐呀?”

梁锦昭的脸有些红了,咳嗽了一声,说道,“那个,好久没见到绣儿了。”其实,他真想跟钱亦绣把皇上会赐婚的事情说说,但师弟一直在眼前,他没好意思说。

小和尚已经长大了,虽然在寺庙里,但有些事还是搞得懂。便撇了下嘴说,“才不是,你更久没见到贫僧了,也没笑成这样。”

几人正说着,朱肃锦来了。他更瘦了,比小和尚还瘦,五官也就更加立体俊朗。

钱亦绣起身曲膝行了福礼,梁锦昭躬身抱拳,小和尚双手合什作揖,见了君臣礼。

朱肃锦不习惯她这样,但也无可奈何,抬了抬手说道,“都免礼,坐吧。”

几人寒暄了一阵,朱肃锦就挥手让下人都下去了。

他对钱亦绣低声说道,“你二姨的事情,我已经让他们去办了。三日后会让她假死,尸体甩去乱坟岗,你们的人就在那里接应。以后让她不要在京城,换个身份活着吧。至于救她的儿子,比较难办。男丁都是关在大理寺的,本宫再想想办法吧。”

他说的是潘元凤,当初潘驸马让她和离,她舍不下丈夫和儿子,如今也被收了监。潘驸马让钱亦绣帮着求求朱肃锦,看能不能救她和她的儿子一命。钱亦绣那些日子根本见不到朱肃锦,只得让江爹爹去东宫,把事情说了。

钱亦绣又给朱肃锦续了茶,道了谢。

朱肃锦又说道,“光是谋逆罪,或许还能够留下女眷和八岁以下的男丁,毕竟这些人是无辜的。可是,他们还暗杀于本宫,间接害死了母后。皇父震怒,誓不许这几家人存活于世。”

梁锦昭听了,脸色又凝重下来。这段时日,他娘崔氏天天都以泪洗面。崔家再是无情,也是她的娘家。他外祖父和外祖母被收监不久就已经死在牢里了,外祖父先病死还好了,否则可不会死得这么清静。他们两人的尸首,梁锦昭也想办法弄到并运到远地方去埋了。

前些天,他和他爹想办法偷偷去大理寺看望了他舅舅,也就是崔氏的大弟弟。他舅舅请他们想办法保全崔家一个男丁,最有可能保下的就是潘氏的儿子。因为潘氏是珍月郡主的庶妹,又是太子的养母。

崔氏听了弟弟的愿望后,又哭着求丈夫和儿子,甚至还去梁老国公面前下跪磕头,请他们帮着救救她的娘家侄子。

梁老国公手眼通天,也没有办法保全崔家的男丁,梁宜谦和梁锦昭就更没办法了。于是,梁锦昭又求到了钱亦绣这里。知道钱亦绣已经求了朱肃锦,才放了心。

梁锦昭起身给朱肃锦抱拳躬身道,“谢殿下。若是臣的表弟能够得救,臣一定把他送至千里之外,隐姓埋名,永不返京,定不会给殿下惹麻烦。”

朱肃锦点点头。

说完了不开心的事,几人又找着轻松的话题。当朱肃锦知道三贵爷爷和潘月他们要回来时,也露出了笑脸。还问,“钱家老太太还会来吧?本宫着实有些想她和珍月郡主了。”

“会来。”钱亦绣笑道,“我太爷早想来京了。他来了,我太奶肯定要跟来。”

又低声跟朱肃锦笑道,“付姑娘和黄姑娘都是跟我玩得好的手帕交,她们人都很好,也长得好看。”

朱肃锦的脸上有了丝红晕,瞪了她一眼,咬牙低声说道,“坏丫头,我真不知道你长没长心。”又怅然说道,“或许长了心,只不过不在我身上。”

瞥了一眼梁锦昭,说道,“梁将军心想事成,本宫要恭贺你呀。”

梁锦昭吓了一跳,他自是知道朱肃锦之前对钱亦绣的心思。忙起身抱拳道,“皇恩浩荡,臣感激涕零。以后自当肝脑涂地,为皇上和殿下效犬马之力,死而后已。”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救人

晚上,钱家做了一桌素席,请小和尚和梁锦昭去外院吃饭。因为没有外人,钱亦绣也去了。

饭后,送走朱肃锦和梁家祖孙,小和尚会在家里住一宿,明日一早再走。

钱满江便笑着跟钱亦绣讲了梁老国公跟他透的底,“皇上会给你和梁将军赐婚,好像还会给你赐个封号,我们猜测应该是县主或是郡君什么的。”说完,江爹爹还朝着北边拱了拱手,道,“真是皇恩浩荡啊。”

钱亦绣听了也彻底放下心来。嫁给梁大叔算是如愿以偿,也不用再担心把她嫁给哪个不认识的男人。多了个封号算是意外之喜,以后,她也能拿奉银和禄米了。

乾武帝还是记情的嘛。

小和尚听了也挺高兴,对钱亦绣说,“姐姐,你嫁去梁家挺好。在京城,除了你家,贫僧就只跟梁家人熟悉了。我师兄文武双全,性品也好。嫁给他,贫僧就不担心你的相公会欺负你了。”

钱亦绣嘟说道,“你姐姐像是被相公欺负的人吗?”

小和尚笑道,“嗯,是不像。”又后知后觉地说,“怪不得我师兄今天笑得那样开心,原来是要娶姐姐当媳妇了。”

小和尚又跟钱亦绣去香雪院玩到很晚,才在猴哥和猴妹的陪同下去逍遥院歇息。

第二天,送走小和尚,钱亦绣就去了荣恩伯府。她这是今年回京后第一次出门,先是先帝驾崩,后是新帝登基,京城不是戒严就是太热闹。

前些天,进京朝贺的大批官员,还有军队才逐渐离京,京城也才平静下来。

潘驸马听了钱亦绣的话,知道女儿能够活下来了,又为那个刚刚九岁的外孙子崔之皓担心不已。

两个人又商量两日后派心腹去乱坟岗接人,若潘元凤和崔之皓都能够活下来,那么就把他们娘两个送到千里之外的湖州,那里是潘家的老家,让他们母子隐姓埋名在那里生活。

若是崔之浩活不了,就让潘元凤隐姓埋名在京郊的哪个庄子过活,以后再想办法嫁个外地的商人地主什么的。

几天后,潘姥爷来了。悄声告诉钱亦绣,崔之皓也活下来了,已经连夜把他们母子送去了湖州。

又叹着气说,“感谢太子殿下,这么为难的事情,他还是帮着办了。”

钱亦绣笑道,“要救人,先自救。姥爷还应该感谢太姥爷和你自己,若不是你们有政治眼光,能够当机立断,跟那几家断个干净,整个潘家也就折进去了。那样,哪里还顾得上救他们。”

想到这些,潘驸马到现在还心有余悸。说道,“昨儿你太姥爷还说,这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月儿。若不是找到了她,知道她是宁王独子的养母,我们还不会下定决心跟他们彻底决裂。你娘是我们潘家的福星啊,可惜我欠她良多,让她受了那么多的苦。”

说到潘月,潘姥爷又心酸起来,想她更是想得心焦。

钱亦绣拉着他的袖子笑道,“我娘可不觉得苦。”

潘姥爷又皱着眉冷哼道,“我知道,她在你家再苦都乐在其中。”

钱亦绣得意道,“那是。”

走之前,潘姥爷又拿出一幅图说,“这幅‘西子湖畔’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也是在归园时画的,就送给太子殿下,略表心意。”

钱亦绣打开画卷看了看,正是从当初朱肃锦住的临风苑看西湖的角度画的,不仅画得好,又极有纪念意义,朱肃锦肯定喜欢。便笑着收下,说改天送给他。

而梁家,当梁锦昭送走了崔氏和崔之皓,回去悄悄跟崔氏说了后,崔氏喜极而泣。娘家能留条根,这真是万幸了。能从大理寺里弄出个人,这也只有通天的太子才能办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