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速不达

提及和亲公主的媵从,秦琬少不得问上两句:“和亲公主媵从的人选,你们可谨慎挑了?若能再出一位冯嫽,无疑是家国之幸。”

秦琬口中的冯嫽便是刘解忧的贴身侍女,刘解忧嫁给了乌孙国王,冯嫽也嫁给了乌孙右大将。她聪颖美丽,多才多智,几年内就学会了多国胡语,代表刘解忧出使各国,为大汉的边境安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如能寻到冯嫽一般的人做和亲公主的臂助,平日里也多与公主说说话,谈谈心,排遣寂寞,对大夏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大夏秦氏皇族的人丁本就不旺,宗室也就只有蜀王一脉,哪怕蜀王多子多福,庶出的孙女、曾孙女上百,但一要年龄合适,二要容貌相宜,三要举止得体,四要心性平和,将诸多条件一划,可选的人就少得可怜了。不比媵从,非但可以挑选宫中女官,王府使女,也可以采买民间女子。总之,和亲公主的媵从,不能要容貌出色,还得有才学,通晓大义才行。

秦琬倒是觉得,比起派不情不愿的宫女去和亲,更好的选择是那些因罪被没入教坊,知书达理,容色不差的犯官之女。对这些曾为官家千金,一朝流落至教坊,面临挂牌接客命运的女子来说,跟随使团去异国他乡,总比待在教坊迎来送往,一辈子就这样毁了的好吧?

“已经在筹备了。”裴熙答了一句,思忖片刻,又道,“这些日子…你若再要在春熙园开宴会,记得离赵王一系的人远一些。”

秦琬知裴熙敏锐非常,必是察觉到了什么,便问:“怎么了?”

“媵从的人选,自要先去教坊找,此事理应经太常寺之手。”裴熙皱了皱眉,有些不大确定地说,“我瞧圣人的样子,似是不怎么乐意,但也就是一瞬,我并未来得及细细观察。”

他虽善于观人,但圣人与他的祖父裴晋一样,皆是聪明之至,老而弥辣的人物,若能这么轻易就被人看出心中所想,也枉费了这么多年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莫要说他觐见圣人的时候,并不能直视圣人的眼睛,那是大不敬,就更难揣摩圣人心中所想了。

太常寺一向是由赵王主理的,圣人在和亲一事上对太常寺插手不满,难不成赵王…哪处犯了忌讳?

秦琬知裴熙不会无的放矢,心中一凛,正色道:“我知道了!对了,圣人允了裴老大人的告老,那张相…”

裴熙不无讽刺:“他总算如愿以偿啦!”

“首相告老,多是次相顶上,如此一来——”秦琬还未来得及说完,便听裴熙说,“若让邓疆做了首相,朝堂怕是永无宁日,圣人断不会容许这等事情的发生。”

“我也就这么一说。”秦琬细细一算,“张榕才做几年宰辅,资历不足。钱明虽资历够老,却不敢担事情,怕是无法与邓疆争锋。既是如此,继任首相的应是徐密?徐密正当壮年,简在帝心,也不是那等奸佞之辈,但…”想到此处,她皱了皱眉,“张敏若是退了下来,非但尚书左仆射的位置空缺,门下侍中的名额也少了一个。徐密这些年一直都在中书省打转,若让他如张敏一样,兼任尚书左仆射和门下侍中,怕是力有未逮。”

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位于权利中枢,关系盘根错节,复杂备至,并非有能力就能打理得好的,少不得多年经营,手段够高,底气也够硬,方能胜任。徐密虽能力出色,为圣人所喜,到底没真正插手过尚书省和门下省的事务,领一职就够焦头烂额一阵子的了。

张敏身上领着两个宰相的职位,徐密也是宰相,也就是说张敏一旦退下,朝廷便空了两个宰相的位置出来,秦琬思索片刻,又道:“按本朝规矩,尚书右仆射往往领着中书侍郎一职,邓疆若能争取到徐密空出来的位置,哪怕主次有分,首相的权势未必就比次相大。”

“不错,卫拓年纪到底太轻了。按照圣人原来的意思,此番当是江柏、穆淼同入中枢,偏生江南出了这么一桩事。”裴熙似笑非笑,“你说,魏王会怎么选?”

卫拓虽入仕十几载,一直是天子重臣,可真要算起来,他也不过刚过而立之年。对朝臣,尤其是中枢重臣来说,年纪实在太轻了。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他必定会做宰相,圣人也授予了他入政事堂议政的资格,但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他也应当熬到不惑之年再真正往前进一步。

秦琬心中一动,忍不住说:“咱们能不能想办法浑水摸鱼一把?”

按理说,穆淼本是去江南做几年扬州总管,既维系江南秩序,又有了封疆大吏的资历,升任宰辅便板上钉钉。即便是郑国公去世,圣人也可以夺情,不让他丁忧。偏偏圣人千秋贺礼被截,穆淼身为主官,哪怕圣人袒护,也有失察之过。按这个情势看,怕要郑国公过世,穆淼等到守孝三年之后,才能起复。一旦圣人在这三年中…新帝会不会用穆淼都难说。

穆家人虽显贵非常,却被两代后族的光环迷了眼,真正出息的子弟实在太少。穆淼若不能做手握实权的宰相,穆家在短短十年中沦为二流,甚至在新帝的打压下边缘化也不是不可能。若问世间谁最恨贺礼之事的幕后黑手,穆家当之无愧,若能将魏王与诚国公府联系起来,让穆家以为魏王为了扶持邓疆,对穆淼下手…

可惜,圣人先命人将容修送了过来,若是再晚几日,让常青想办法与诚国公府联系上,又将魏王与诚国公府的这一重关系透露给丽竟门,魏王即便不死,也要去掉半条命“我虽然很喜欢冒险,却不介意你冒这样的风险。”裴熙看了秦琬一眼,很干脆地说,“现在的节奏就很好,欲速则不达。”

秦琬知他在责备自己,想到自己的确因为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而轻狂了起来,竟有些后怕:“我的确——”

“一日三省,莫要骄狂,这些事情,不止你会想,旁人也会想。不动手,他们会怀疑魏王,一旦动手,就有画蛇添足之嫌。”裴熙想了想,加上一句,“不要学我,我不是好榜样。”

秦琬回到苏家后,略在自己的院中落了落脚,便去莫鸾的院子见儿子。

莫鸾一想到儿子遇险,秦恪却春风得意,总觉得不是滋味。她自不会承认是自己不好,因自己没跟秦恪去流放,沈曼却跟了,导致结果天差地别,却又没法子像平常一样,将缘由往别人身上推。也就失去了与秦琬打擂台的兴致,不咸不淡地用言语挑拨了几句,抬高秦琬,打压刑氏后,便将苏家的内宅大全从二儿媳刑氏手里移交到了秦琬手里,顺带命人将孙儿抱出来,白白胖胖,甚是喜人。

秦琬见儿子被莫鸾养得很好,也懒得理会这些后宅斗争中的小心思,吩咐人挑了些刑氏定然没有的好东西送过去,还未来得及休息,安笙已来拜访。

见安笙面露愧色,似有些抬不起头来,秦琬不免有些惊奇:“怎么啦?”

“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安笙支支吾吾,有些张不开嘴,“这事…本不该我说。”

秦琬更加奇怪了:“你能有什么事情不好说的?难不成你还会做出愧对我的事情?”

安笙与秦琬交情极好,一想到自己要说什么,她就浑身不自在。听见秦琬不将她当外人,更是将头埋得极低,半晌才小声说:“那个,世子这次出行,带了个贴身使女…”

她才说半句,秦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由笑道:“这有什么不好说的?难不成我这里还能少了她一碗饭?”

苏彧失踪,生死未卜,贴身使女钱珍却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哪怕钱珍是赖嬷嬷的女儿,也难消莫鸾心中滔滔怒火。赖嬷嬷一家都指望主子过活,如今苏彧出了事,自家闺女却没事,他们避祸都来不及,哪敢求情呢?

莫鸾虽未折磨钱珍,愤怒却未曾消弭半点,更未遮掩半分,奴仆们见状,自然明白该怎么做。旁人哪怕看在赖嬷嬷的面子上略照拂她一两分,也只是帮她多弄几块炭,多加几件衣裳,饭食不那么糟糕罢了。钱珍自小娇生惯养,哪里吃得这等苦?没过多久就病得厉害,竟也无人敢靠近,包括她的亲生母亲。安笙本不喜钱珍这等一心往男人身上贴,为了富贵荣华甘愿做妾的女人,可见这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病得快不行了,仍旧是天性的善良占了上风,为钱珍请了大夫,开了几帖药,也是钱珍命大,竟挣扎着活了下来。此举虽救了钱珍一命,却治标不治本,毕竟安笙除了大笔钱财外,并无娘家撑腰,全靠丈夫对她的爱方能在苏家立足,苏获虽爱她入骨,却也是孝子,未必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奴婢与莫鸾起冲突。安笙思来想去,也只有秦琬能庇护钱珍,保住她一条命了,但…做正妻的,对小妾不落井下石就很好了,怎能再要求更多?若非安笙与秦琬关系极好,知晓她肚量非常,也不敢轻易开这个口。

第二百七十九章 计划未来

秦琬对钱珍倒没什么感觉——她受裴熙印象极深,一直以来都秉持着“道路是你选择的,你因之而收获利益,也要为之承担后果”的理念。譬如联姻之前,她就想到了她和苏彧的夫妻感情十有八九不会和睦,但在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她非但没有半丝不乐意,反倒觉得这桩婚姻很值。

对苏彧尚且如此,对钱珍,秦琬就更不会有嫉妒、厌恶之类的情绪了,她只是觉得,你既然贪慕荣华,选择了以色侍人的道路,就该做好一辈子对人低头弯腰的准备。当然了,在这件事情上,钱珍也确实无辜,诚国公府对苏彧动手,血影暗卫拼着性命都只是勉强护着苏彧逃生,她一介弱女子又有什么办法呢?再说了,钱珍的亲生父母为了维护地位和钱家其他人都不敢救她,自己为什么凑上去做这个烂好人呢?

秦琬虽是这样想的,但瞧见安笙忐忑不安,羞愧非常,又有些期待的模样,却笑了笑,温言道:“行,苏彧给不给她名分,那是苏彧的事情。你让她进来给我磕个头,她就算我的人了,吃穿用度不会短了她,若她想学些针凿女红,也能教上一教。”

针凿女红简单,后宅女子没有不会的,随意指派几个分出点时间教教便是了,但这话透出的意思…安笙错愕片刻,才小声问:“你是说…”

“伺候过苏彧的使女,被发嫁实属寻常,钱珍却闹了这么一出。此事若是传了出去,大家虽能理解莫鸾的心情,却不会苟同她的做法。后宅妇人你也知道,一点事能传得人尽皆知,莫鸾的好名声至少得毁一小半。”秦琬解释道,“为了苏家的声誉,钱珍只能一直留下来了。”

安笙听了,不由黯然,秦琬却没她那等感慨——这个世道,稍有点钱财本事的男人,谁会要一个被破过身子的女人做正妻呢?钱珍的家境原本不错,做个地主、乡绅的正妻板上钉钉,如今即便被放出去,也只能低嫁了。若是过得好倒也罢了,偏偏…哎,只怕是金山银山倒贴给对方,对方还得介意你那段过去,觉得娶你是委屈了自己,也没有任何人会为这种女子说话。

冒充寡妇,嫁得远些,配个不知前情的鳏夫倒是个好主意。可远也有远的不好,父母不在身边,夫家若想拿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怎么死得都不知道。留在苏家,蒙秦琬庇护,未必没有嫁出去好。

钱珍一朝行错,已是将自己的人生毁了大半,如果她能挣到一个媵的名分倒也罢了,如今瞧莫鸾的样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笙幽幽叹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玉迟闻得秦琬回了苏家,立刻寻好了理由,待到次日,他便拜见秦琬,说了鲁王的事情:“…已经在路上了,快马加鞭赶往上党,我的人比他们更快,务必让他们确信南宫家的人是被杀了的…”

秦琬瞧了一眼站在旁边充当柱子的常青,问:“血影一把火烧了南宫家,难道没有乞丐来捡便宜?”

旁人畏惧水火无情,不敢上前,乞丐本就穷困潦倒,一无所有,岂会在意这些?南宫家富甲一方,指缝里随便漏出一件东西,也足够乞丐改变命运。哪怕没乞丐往火里冲,也必有许多人怀着捡漏的心思在废墟上刨,许不单是乞丐,还有那些村夫、莽汉。常青身为血影统领,办事一向妥帖,岂会不考虑到这一点?

果然,常青听了,毫不犹豫地说:“我和同僚留在那儿整整七天,来一个杀一个,半夜再弄些怪声出来,顺便在街头巷尾的闲谈中附和一番。百姓无知,一传十,十传百,都说南宫家死得冤枉,数百口人一夕之间就没了性命,冤魂盘踞在大宅上空,寻找替死鬼。”谁人不畏惧鬼神呢?眼见想捡便宜的,不信邪的,瞧热闹的…统统都没回来,早就对南宫家大宅的废墟畏之如虎,平日都避着走,哪会靠近?

他这一句话说得平淡,却透着无尽的血腥,秦琬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常青便有些坐立不安,想要解释,秦琬已道:“我明白你的苦衷,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若不是这样,死得便是你,而不是他们了。”说罢,她想了想,又问,“这些人的尸体,你抛在了何处?”

为了掩盖杀人灭口的痕迹,南宫家的人怕是多半都烧成了灰,这些陆陆续续来的人可未必。火光和鬼火,终究是两码事。

“烧焦了一部分,充作南宫家人的尸身。”常青回忆一番,才道,“我们在南宫家的后山挖了个坑,将其他人的尸体扔了进去。”

南宫家的大宅就建在挖出了神玉的荒山山脚,略走几步就是深山,方圆几十里又全是南宫家的土地。杀人灭口,毁尸灭迹,实在太过方便了。

玉迟眼睛一亮,有些激动:“神玉之事,魏王并不知晓,待他知道此事…”南宫家已灭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出嫁女。故他顿了一顿,才说,“若有心探查,南宫家这些年所做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魏王岂会猜不到神玉出自玉留山?”

秦琬闻言,心中也是一动,想到裴熙的教诲,生生将激动按捺下去:“咱们不能一次性将这件事揭开。鲁王知晓此事,必定是以快为主,派去办事的下人确定了此事的真伪,便会对鲁王报信,而不是详查。”

鲁王身为皇子,岂会关注区区一个南宫家?他之所以派人探查南宫家的事情,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攻讦丘羽,进而牵连到魏王罢了。既然是攻讦,那就没什么真相一说,想办法攀扯就是了:“与渎职失察相比,杀人夺财的名声显然更坏些,诸王之争已然你死我活,不再顾忌虚伪的脸面。如此一来,圣人会如何做?”

玉迟心领神会,明白秦琬的意思。

只因南宫家行事有些莫测,不在魏王的掌控之中,魏王就灭了南宫家满门。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哪怕是鲁王、韩王等人,也是不会信的,至于圣人,那就更不会相信了。

“如此一来,圣人为了保住魏王,便会命人彻查此事。”玉迟激动道,“只要想办法证明丘羽与此事无关,顶多是时候接收了南宫家的一些财产,将南宫家的事情隐瞒不报,也比杀人夺财好听一万倍。”前者是官场潜规则,至于后者,那边是丧心病狂了。

他越说越是激动,霍地站了起来,左右踱步:“诸王意在攀扯魏王,撕破魏王清正廉洁的面具,至多不过胡搅蛮缠,伪造证据,妨碍圣人查案,但魏王心里有鬼啊!他能想到神玉出自玉留山,自会派人前去挖掘,玉留山深处有一条极好的矿脉,受神玉滋润多年,玉质品相极为出色。南宫家的好玉,大半出自于此。魏王夺嫡,需要大笔钱财,他不像赵王一样腰缠万贯,也不似鲁王有勋贵支援。他敢在西南走私矿产,自不会放过南宫家的财富。只要圣人派人去了上党,他的秘密就要被揭开,偏偏他还不能杀特使,一旦杀了特使,圣人才真正会怀疑,他就永远没办法翻身了!”

这是最好的设想,也是最有可能的设想,秦琬轻轻颌首,面露轻嘲:“魏王最喜杀人灭口,斩草除根,又特别爱玩将脏水泼到自己身上,以彰显自己无辜的那一套。一旦情况对他这样不利,他会怎么做?”

眼见秦琬和玉迟都望着自己,常青愣了一下:“啊?”

“他会杀人灭口!”玉迟直勾勾地看着常青,声音都有些不对了,“他会想办法让丘羽自杀,把这件事做成无头案,顺便反将诸王一军,说他们将丘羽给弄死了,让自己百口莫辩。”

秦琬微微一笑,也注视着常青:“圣人属意魏王,对此案不可能不留心,魏王主管刑部,为了避嫌,丘羽怕是要由丽竟门来接管。能在丽竟门的监视下,和丘羽说得上话,或者让他‘自杀’的…”

舍、你、其、谁?

常青未想到这事会落到自己头上,先是一惊,又有些迟疑:“我?丽竟门名声在外,我并…”

“对魏王来说,这件事并不是你能不能做到,而是非做到不可。对我们来说,你的存在就更加重要了。”秦琬眼中已露出几分决然之色,“咱们这是孤注一掷,背水一战,若不利用这件事情,将魏王的优势毁去大半,就再也没有喘息的机会了。”

常青见状,忙不迭点头:“您说,我记着。”

“不用那么麻烦,你只要不帮他们收尾就行了。”

“…”

“你莫要瞒我,魏王派人监视你的事情,你早就知道了吧?”

常青低下头,沉声道:“是的,我…我早就知道了,但大家的性命都捏在魏王手里,我实在,实在不好…”

第二百八十章 不败之地

以常青之能,如何不知魏王派人盯着他?若是一般人,为了性命着想,装作不知道就罢了。偏偏常青明白暗卫生死不由人的苦处,非但装聋作哑,还给“同僚”收尾,免得他们露了端倪,被旁人发现踪迹,遭魏王责罚,甚至性命不保。

对待任务目标冷酷无情,对待同伴却这样用心,如此人才,魏王竟不珍惜,合该落到如此境地。

想到这里,秦琬笑了笑,问玉迟:“从长安到上党,一来一回,最快要多久?”

“即便沿途畅通无阻,也要三四个月。”玉迟斟酌片刻,有些为难,“到那时候,苏家和江家已是姻亲…”

苏锐幼子苏荫和承恩公江松的幼女江菲的婚事已然定下,知晓此事的人无一不赞这门婚事乃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算算时间,再有月余,江菲就该嫁进来了。而她的叔叔江柏,如今正兼任着吏部尚书、鸿胪寺卿,同中书门下平章。只要圣人一恩准张敏告老,他就该卸了这些官职,再高升一步,真正被人尊称为“相爷”了。

江柏与邓疆不同,明眼人都瞧得出邓疆日薄西山,马上就要失去权势,江柏却如日中天,地位稳当。该讨好谁,一目了然,想都不用想。

“没办法。”秦琬叹道,“咱们影响不到承恩公,也不能在圣人千秋前闹事,魏王卡准这个时机,促成了这桩婚事。这也是江家有意向皇储靠拢,否则怎会入瓮?江家立身多年,靠得就是诚信二字,莫说苏家正煊赫,哪怕苏家落难,他们也不会悔婚,除非苏家…”满门抄斩,但那怎么可能呢?

玉迟听了就有些忧心:“江大人虽只做了半年不到的吏部尚书和鸿胪寺卿,裴大人和祁郎君却都在他手下做官…”这也算是香火情了,裴熙还好,副手而已,才刚走马上任,江柏对祁润当真是提携之恩,连侄孙女都嫁了过去。一旦魏王落难,江家怕是要帮一把手的,祁润偏偏是他们这边的人…

“这些事情,泽之并不需要知道。”秦琬淡淡道,“他只要趁着圣人千秋,在鸿胪寺好好表现,稳扎稳打,如九郎、赞之那样,确保仕途没有问题,便已足够。”什么人该用到什么地方,她最清楚不过,让祁润玩阴谋诡计,无疑是将对方往错误的道路上引。祁润既有这等资质,便应走堂皇大气的路子,才不负他生母的期望!

得了秦琬这句保证,玉迟也不再多说什么,他深吸了一口气,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激荡的情绪。

三个月,还有三个月!

常青见秦琬看重自己,想到一路上听到的言语,忍不住问:“县主,您还要在苏家待多久?”

在他心中,苏家除了苏锐、苏吟两兄妹外无一好人,越是了解秦琬,就越觉得她被辱没得厉害。明明有纵横捭阖,称量天下的才华,却要在这里磨磨唧唧。哪怕秦琬自己不觉得,他都有种憋得慌的感觉。

秦琬权衡片刻,才给出了答案:“我对苏家仁至义尽,阿耶对魏王亦是如此,架不住对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他们这般欲壑难填之人,咱们无论付出多少,他们都不会满足。待到他们觉得我没用的那一日,便是计划彻底收网的日子了。”若不是打着以身为饵,探知魏王一系的弱点,一步步逼迫他们失了分寸,走向末路的主意,她为什么要嫁进来呢?她之所以一直忍耐,除了不在意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便是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不管你对我好不好,总之我对你够好了,面子功夫样样周到,谁都挑不出半点不是,这就行了。做人当如陈留郡主,而不要像当利公主,用心良苦,却被人说了二十年的偏心。

“可…”皇长子的分量有多重,秦琬身为秦恪唯一的嫡女,除了魏王登基外,还会有失去地位的那一日?

“阿耶不会在政事上为魏王说话的。”秦琬轻轻笑了笑,“他要塞人,要震住赵王、鲁王和韩王,这些阿耶都能帮忙,一旦涉及家国大事,阿耶知晓分寸,断不会逾雷池一步。他借着阿耶的手,已经拉拢了好些勋贵,诸王之争你死我活,阿耶虽镇得住场,却治标不治本。这等时候,他更需要找一个可以在圣人旁边插得上话的人。”匡敏本是最好的人选,可他已恨魏王入骨,如何会再出力?

没撕破脸的时候,不帮忙也不好,但怎么帮,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以匡敏之智,岂会寻不到退路?只怕他这时已经在误导魏王,圣人对蓝氏的宠爱实在有些过头,蓝氏却一直在帮鲁王说话了吧?

魏王的短板虽多,后宫无疑是其中最大的一块,先前是有匡敏帮衬,他才能顺风顺水,如今…

旁人自不知秦琬早将退路都想好了,还在计较后宅的权利,就好比刑氏,一个劲地生闷气。她的奶娘刘妈妈见状,忙不迭指着秦琬刚命人送来的诸多礼物中一个温润非常,让人挪不开眼的瓶子,惊叹道:“真真是顶好的东西!”说罢,忙不迭笑道,“还是您的面子大,县主一回来,就送您这么多好东西。”

刑氏自然也喜欢这些没有足够的身份,求都求不来的好东西,却不怎么开怀,闷闷地说:“她的好东西数都数不过来,送给我几件瞧不上的就能打发我了?”

刘妈妈一听,只觉得这话不对味——人家有钱是人家的事情,哪怕一文钱不给你,那也是人家的权利。再说了,秦琬命人送来的礼物,全是刑氏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别说刑家了,就连苏家,也没多少件这等品级的好物啊!

她看着刑氏长大,如对亲闺女似的,见刑氏牛心左性,忍不住说:“娘子,您可千万莫要与县主顶啊!县主有品级,有身份,贤惠非常,出手大方,又是苏家冢妇,放到哪家都只有赞的,谁都不会偏向您。”后宅夫人争风吃醋,争权夺利都是寻常,却也要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论长幼,秦琬是长嫂,刑氏是弟妹。论尊卑,秦琬是县主,刑氏是臣子之女。无论哪样都足足压了她一头,更莫要说秦琬出手实在太大方了,说句不好听的,刑氏拼死拼活管家,能落下来多少好处?能比得上秦琬送来的这些东西,别说全部了,能有其中随便一样值钱么?哪怕有,有钱的人多得是,有这样些好东西的人,没点身份地位哪能成?

刑氏何尝不知晓这个道理?只是意难平,嘟哝道:“知道了,我不会和她争的。”

刘妈妈见她听自己的劝,忙道:“听闻江家小娘子被养得有些娇,您也莫要与她一般见识。”

“这个我要让,那个我也要让。”刑氏的脾气立刻被点爆了,“在家我要让,嫁了人之后还有让,除了让字,你还会说什么?”

刘妈妈低头,不敢说话,刑氏见着瓶子,气得一甩手,刘妈妈连忙扑上去抱住,跌得不轻,仍是为刑氏着想:“娘子,娘子,县主送得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好东西,上头都有表记的——”

刑氏见状,也有些后怕,嘴上却不肯服输:“她送给我的东西,那就算是我的,难不成还要检查?”

说到这里,她心中一动。

对呀,秦琬送了她这些东西,却没有明着登记造册,这些也不是御赐的东西,并不存在不能转赠一说。对方好东西那么多,想必也不会在乎这一点半点,更不会来自己这儿检查。娘家若遇到了什么事,自己拿这些好东西做贺礼,岂不极有脸面?

一想到这里,刑氏不免心痒,仿佛找到了另一条出路——你不是出手大方得很么?行啊!咱们看中了什么东西,你能不给?若是不给,就证明你假贤德假大方,咱们帮你宣扬宣扬,你的好名声就毁了一半;若是给了,这么多名贵之物…便宜可算赚大了!

这等“美事”,刑氏自不会独享,她想到了对秦琬一向极为讨厌的小姑子苏苒,不由偷笑——海陵县主院中的摆设,即便是莫夫人也远远不及,苏苒也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若能有极多好东西陪嫁,岂不妙哉?

刘妈妈虽知刑氏打的主意,唬得三魂七魄没了一半,却架不住主仆有别,怎么劝都劝不动。

刑氏和苏苒一拍即合,便开始从秦琬那儿讨东西,秦琬笑了笑,二话不说,立刻给,竟无半点心疼之色。

两人见了,越发张狂,陈妙见着不像样,忍不住说:“县主,您这样纵着她们…”

“我就是要这样纵着她们!还要光明正大地做给所有人看,海陵县主对弟妹和小姑子无可奈何,一次次地让她们谋走我这儿的好定西。”秦琬淡淡道,“只要阿耶在晋王的位置上坐一天,我就不会短了好东西,这些物事虽值钱,与前途想必却算不了什么。她们见我不登记造册,还当捡了天大的便宜,翌日我与苏家恩断义绝,这些便是他们不敬皇室的证据!”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丑陋嘴脸

苏彧死里逃生,办成了圣人交托下来的差事,平安回府,自是苏家的大喜事。只可惜,书房失窃为这一层喜气蒙上了一丝阴霾,尤其是听见自己有个长随消失不见,无法寻觅踪影的消息,再检查了一遍究竟丢了什么后,苏彧的脸色更加不好看起来。

他与苏锐的往来信件虽丢了大部分,这已经足够要命——苏锐人品方正,平日来信也只是问一问他们的学业功课如何,并未透露前线情形。但手持这些信件的人完全可以借此描摹苏锐的字迹,制造伪证,前朝不就有这样的事情么?心腹的幕僚反戈一击,模仿了主君的笔迹,伪造信件,诬陷对方通敌叛国。哪怕十几年后,这桩冤案被翻了出来,幕僚被斩首,真相大白于天下,那又如何?满门抄斩的一家人,到底是回不来了。

除此之外,更让苏彧忧心得是,他锁在箱子里的字画,也统统没了!

他倾慕邓凝,变着法子与邓凝接触,无时无刻不渴盼着见她一面。

邓家姐妹间关系并不融洽,邓凝私下所做的字画曾不止一次流出来,他知这些字画落到有心人手里会对邓凝造成怎样的伤害,不惜一切将它们收集起来,以保住邓凝的名声。出于绝望之情,他并没有将之交还给邓凝,反将之压到了箱底…甚至有几幅邓凝未曾做完的字画,他也勾勒描摹,续上诗句,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这是他们共同做的,如今却丢得一干二净…

曲成郡公的世子与邓次相的嫡长孙女琴瑟和鸣,许能成一段佳话;海陵县主的夫婿与魏嗣王妃私相授受,那可就长多少张嘴都说不清楚了。

一想到这里,苏彧便觉烦躁,越发不想见自己那位看似温和,实则骄傲非常的妻子,却不知秦琬正欣赏着从他书房里取回来的字画,调侃道:“我当他全然无情,谁料是用情太深。”

天底下本就有多种多样的人,有些处处留情,有些对谁都好,更有一些人与众不同,满腔柔情皆赋予一人,旁人皆如尘埃蝼蚁。被这样的人放到心上固然好,奈何秦琬与苏彧…实在没这个缘分啊!

陈妙对苏彧颇看不上,便道:“他若真爱慕邓凝,便该不惜一切求娶对方,而非像现在这样,求而不得,甚至连句话都不敢说,只敢对您发作。”

“这便是人生的无奈和无常了。”秦琬笑道,“爱情与家人孰轻孰重,不落到自己身上,谁都没办法体会那种无奈的感觉。哪怕两情相悦,遇上短视的家人,也只能叹一句有缘无分了。”

知她说得是穆淼与范大娘子,陈妙也觉唏嘘,又觉得心疼:“您难道就没渴望过么?”

“这个啊!”秦琬眉眼弯弯,神色轻松,“现在还不急,等我权倾天下,自然会有很多人爱我爱得死去活来。”

陈妙一听,更加难过:“这…哪里是爱您这个人…分明是…”分明是爱您的身份地位嘛!

“至少我占据主动,这就够了。”秦琬拍了拍陈妙,语重心长,“以后你就能明白,别人对你有所求,究竟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因为有求于你,故不敢得罪,小心奉承,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讨你欢心。

谁不爱被人捧着的感觉?又不是天生贱骨头,把自己放得低如尘埃还嫌不够,还要往上踩两脚,一身狼狈,撕开伤口,苦苦哀求,才能换来对方的一丝同情,三言两语的施舍便觉心满意足。

在生死荣辱面前,秦琬无暇考虑这些情情爱爱的琐事,她忙得很,没功夫与任何人浓情蜜意。想要爱情,行啊!还是那句话,等她权倾天下了,自能收获无数“爱情”,多得是人捧着一颗真心,恩求她的垂怜。

同一时刻,裴熙府上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秦琬所说的话。

裴晋告老还乡,裴礼被调回洛阳,长安的裴氏府邸自由裴熙当家做主。

即便在世家鼎盛的前朝,二十五岁的吏部侍郎也极为罕见,更莫要说徐密已经升任尚书左仆射,高居首相,江柏也顺理成章地做了门下侍中。新上任的吏部郭尚书还差三年就到了古稀之年,老成持重得很,不对任何事情发表看法。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圣人用他便是在给裴熙铺路,翌日郭尚书告老,裴熙就会如现在的卫拓一般,领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入政事堂议事了。

这样光明远大的前程,与之前的裴二郎君截然不同,谁瞧了不心热?与未来的吏部尚书甚至宰相一比,上宛侯就算不得什么了,大夏的公爵侯爷多如牛毛,宰相却至多六个,哪个更稀罕还用说么?罗家虽与裴家有亲,但罗老夫人已去,裴晋不是很看重罗家,裴礼的权势又没有儿子大,用孝道镇压固然是个好主意,可谁会这么傻,为了区区亲戚毁了自己儿子的前程?至于罗氏所出,过继给裴熙兄长裴阳的儿子,那就更没指望了。且不说这小子能不能做上宛侯,等到他继承爵位的那一天,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裴熙既手握实权,日薄西山的罗家便不能丢了这门贵亲,故罗氏再对娘家人哭泣之时,便发现娘家人已然换了副面孔,再无人说什么你的姑婆也算他的祖母,这小子太不像话,咱们帮你教训她之类的话,反倒数落起她的不好,指责她贪图富贵,不肯与夫婿去任上,好好的夫妻关系落到如今的境地。竟将先前斥责裴熙的话语悉数推翻,明明是血脉至亲,却将罪责一股脑地归在她身上。

罗氏目瞪口呆,还未来得及委屈,便见长辈语重心长地问,你和旭之关系究竟怎样?若是夫妻关系实在没办法调和,没事,咱们罗家还有许多年轻美貌的庶女、旁支嫡女,你也有很多表妹、远房表妹嘛!

裴熙已经是正四品上,只差一步就进了三品,可以纳良妾,生出来的庶子也是清白身,可以做官的。他身上没有爵位,不涉及传承的问题,原配嫡子与填房之子、庶子的差距也就差不到哪里去,哪怕后两者荫补困难些,可瞧着如今的情景,他怕是要在吏部待个十年八年,尚书也要做个五六年的,给自己的庶子谋个郡守之位极难,县令之位还不是易如反掌?

只要步入了仕途,又有裴熙提携,庶子又怎么了,能做官,会做官,谁会计较你是嫡出还是庶出?就像最近风头正劲的萧誉,萧纶年到老了纳出身平民之家,美貌如花的郑氏做续弦,谁不嘲笑他一辈子清正,谁料晚节不保,一枝梨花压海棠?现在呢,萧家也重新被人记起了,门庭也热络了。萧誉若不犯差错,稳扎稳打,重振家业指日可待,不就是这么个道理么?

罗氏听长辈这么一说,心就坠到了冰窟里——夫婿身边环绕的小妖精们,她已经瞧着很不顺眼了,碍于对方没名没分碍不着她,为了贤名才隐而不发,若是来个良妾,自己可怎么活?但她反驳不了自家长辈,只得委委屈屈地带了几个自家姑娘回裴府“小住”。这些姑娘倒个个眼睛发亮,毕竟裴熙可是大夏有名的美男子,前途又是看得见的远大,给他做有名分的妾,自然比前程不知道在哪里好多少倍。

裴熙何许人也?看似浪荡,实则精明非常,一听到罗氏回娘家一趟就带了几个正当妙龄的罗家姑娘回来,他就知晓岳家打得是什么算盘,直接派人去罗家问,这几个“小住”的姑娘,我是当亲戚对待,还是当姬妾对待呢?先说好,想要算计我,那是万万不能的,她们敢往我身上扑,我就敢把她们往地下揣。若是衣衫半露,那就更好办了,你不是不喜欢穿衣服么,我便命人直接剥了你们的衣裳,敲锣打鼓地送回罗家。若是姬妾,成啊,我府中的姬妾多得是,也不会缺一两间屋子,一两碗饭。当然了,卖身契是万万不能少的,谁让我的品级还不够资格纳良妾呢?若不谨慎点,你们要是告我诱拐良家妇女,我往哪里哭去?

罗家人没想到裴熙做到了吏部侍郎,仍是这样不讲究,半点官场的圆融也不带,登时傻了眼。

罗氏知晓这个消息,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被自家人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你这几年在吃干饭么?夫妻十载,他竟不看你半分脸面?当年就是看着你精明非常,才将你嫁过去,早知道你这样无能,咱们为何会选你?竟是将裴熙冷酷无情的做法,又归到了罗氏没本事,笼络不住丈夫的心上。

每每想到裴熙与自家生分得紧,罗家就心急火燎,也不知是谁第一个想到了“传言”,便决定使出一个自以为高明的“妙招”。罗氏起初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待到计划实行,见了裴熙的表情,却吓得站都站不住。

她虽见多了裴熙冷酷的、无情的、不耐烦的面孔,却是第一次见到他的神情这样的…可怕…

作者有话要说:╮(╯_╰)╭这一章写得有些抑郁,谁有权谁就是对的…其实这段夫妻关系,裴熙倒更像渣男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开

裴熙怒到极处,反而笑了起来。

瞧着他这幅模样,裴显缩着脖子站在一边,恨不得自己不存在,以免被裴熙的怒火波及。就听裴熙冷冷盯着罗氏,一字一句,森冷如铁:“这是谁想出来的好主意?我可真要——好好感谢他了!”以为他求而不得?无法与秦琬长相厮守,就找个代替品?且不说自己与秦琬没什么,哪怕真有什么,他们难不成以为世间还有谁能模仿得了秦琬?即便生得一模一样的面孔,风骨也截然不同,就如凤凰与野鸡,无疑是云泥之别,更别说此女的模样,顶多肖似秦琬三分。

罗氏低着头,不敢说话。

裴熙见她这幅模样,懒得多说什么,冷笑道:“怎么?还要我亲自将你请出去?”说罢,看了裴显一眼,说,“另外那个,你知道该怎么处理。”随即就大步流星地离去,竟是看一眼都嫌烦。

裴显不无同情地看了主母一眼,只觉得她看似精明,实则最蠢笨不过——裴熙的性子如何,一年两年看不清,十年八年竟也瞧不明?落得如此下场,也只能说“活该”二字了。

裴熙此生最大的心结,便在“独一无二”上,他不肯随波逐流,坚持做自己,为此受到了不知多少挫折,尤其是来自亲人的打压。

他不是神,只是人,自然会迷茫。从前常常想,父母之所以看重他,并不因为他是裴熙,若有个才华与他一般出色,性子还比他圆融许多的,类似卫拓那样的人物,他们指不定会更高兴。若不是遇见了秦琬,这个心结怕是一辈子也解不开,饶是如今已然开解,仍旧颇为在意此事。

罗氏的手法没错,奈何用错了人,她的夫婿本就不是一般人,岂能等闲视之?那应付普通人的方法来应付裴熙,只会将他推得越来越远,绝不会有半分例外。

裴熙不过一时气恼,很快就冷静下来,明白自己没必要和这些人计较。他的心思立刻挪回了吏部,回想着官员履历,尤其是十年到四年前,一直在上党郡任职的官员,心中已有了计量。

天底下的女人,无论出身尊贵与否,容貌美丽还是平庸,倒有九成九的心思放在家庭上头。江菲虽是承恩公的老来女,自由娇生惯养,众星捧月,也未能免俗。她与苏荫皆是不服软的性子,新婚一月,已吵了七八次。每次吵完必要跑来找秦琬做主,秦琬总是好言宽慰几句,送些东西,将这个骄傲美丽的少女给打发了。

陈妙见秦琬处事,有些不解:“安娘子与夫婿蜜里调油,您却与她推心置腹,将她视作闺中密友。江娘子与夫婿不睦,您却敷衍了事…”

“安笙是个明白人,重情又重义,我的所作所为,她哪怕觉得不好,也不会对旁人吐露半字,更会在外人面前维护我。”秦琬淡淡道,“江菲被人宠惯了,并不懂得体恤旁人,我对她再怎么好,她也视作理所应当。莫要看她现在与苏荫感情不好,跑来找我诉苦,苏荫只要哄她两句,她就能与我生分,这样的人,自然不值得付出太深的感情。”

什么人该交往,什么人不该交往,秦琬心中自有一笔账。

陈妙若有所悟,这时,檀香一溜小跑地进来,低声道:“县主,赖嬷嬷找您。”

莫鸾旁边的赖嬷嬷?该不会是为了她的女儿来得吧?秦琬扬了扬眉,请对方进来,就见清减了不少的赖嬷嬷规规矩矩地走进来,向她行了个大礼。

钱珍是赖嬷嬷的小女儿,岂有不被疼爱的道理?见到女儿饱受折磨,赖嬷嬷心都快碎了,却明白一家子性命都捏在莫鸾的手里,不敢轻举妄动。安笙救了钱珍的命,秦琬保了钱珍的人,这份恩情,赖嬷嬷一辈子都记得。

她给莫鸾做牛做马这么多年,一张老脸尚保不住小女儿,心中实在凉得很,早有向秦琬投诚的打算,便在字里行间吐露了一件秦琬并不知道的事情——苏彧回京路上,有一妙龄女子“卖身葬父”,想要攀上这位富家公子。那名小娘子实在生得花容月貌,我见犹怜,苏彧却半点不为所动,一心往家里头赶。可见这心里啊,不是不敬重秦琬,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罢了。

秦琬见赖嬷嬷舌绽莲花,一心撮合自己和苏彧,忍不住好笑,却保持温和的神情,静静聆听。赖嬷嬷见秦琬看穿了自己的用意,也有些讪讪得,便道:“夫人的身子有些不适,还望县主执掌苏家,打理内务。”

苏家与江家联姻,魏王的声势更是达到了鼎盛,打秋风的远房亲戚也多了起来。莫鸾见小女儿和二儿媳从秦琬那儿捞东西,起初还有些不喜,见秦琬并不在意,也打起秦琬嫁妆的主意。

秦琬笑了笑,说:“现在并没有什么人吧?若是远房亲戚来拜访,与我素未谋面的,见面颇有些尴尬。要不这样,檀香,你和赖嬷嬷走一趟,若有什么用得着钱财的地方,直接去库房支便是了。”

赖嬷嬷听秦琬这么说,也明白对方的用意,以皇室县主的身份,的确不是谁都能见到的。但很多上门的亲戚,并不是拿钱就能打发掉的,人家求得是身份、官职,门路。而这些,秦琬并没有必要借助自家的人脉帮苏家做人情。

她不敢得罪莫鸾,更不敢得罪秦琬,犹豫良久,仍是道:“奴婢这就去回夫人。”

秦琬含笑点头,但见赖嬷嬷一走,常青的身影就出现在大厅,颇有几分激动:“来了,鲁王派去上党郡的人,回来了!”

听见这个消息,秦琬也按捺不住,霍地站起:“此话当真?”

“不错!鲁王得知消息属实,埋藏在韩王府的人已经动了起来。”常青也有些期待,“最迟今晚,韩王就能知晓这件事!”

韩王的动作果然比想象更快,次日一大早,恰逢大朝会,匡敏刚喊“有事早奏,无事退朝”,韩王就上前一步,朗声道:“儿臣有本要奏!”

众人一瞧是他,心里咯噔一下,还未来得及说什么,韩王已背向圣人,大步流星地走到丘羽面前,冷笑不止:“有些人自诩清正廉洁,内里却肮脏透顶,我今日就要将某人的假面揭开,让大家看看,他究竟是一副什么德性!”

圣人一见,只觉韩王胡搅蛮缠,忍不住皱眉:“老八,你在胡闹些什么!”

“儿臣没有乱说!”韩王回了圣人一句,险些问到丘羽脸上去,“我倒要问问,七年前上党郡首富南宫家一夕之间被灭,这样大的案子,为何没半点消息?”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丘羽心里咯噔一下,却不敢看魏王,立刻跪在地上。圣人见丘羽神情,便知此事属实,还未来得及说什么,见韩王想抬脚去揣,怒斥:“老八!”

“父皇,不要再包庇这个恶人了!”韩王义正言辞地说,“若不是他觊觎南宫家财产,杀人灭口,此事何至于遮掩得滴水不漏?”

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栽赃陷害的意图就十分明显了。

诸王之争已彻底撕破了脸,韩王对丘羽的不依不饶,这几个月众人已见识过。如今见韩王这么说,众人自以为会意,竟有几分怜悯起丘羽来——任上发生这样大的案子,并不是他的过错,换谁摊上这事都不好受啊!明明与自己无关,仕途却很可能因此断绝,众人思忖着,心道若自己有将此事藏得严严实实的能力,也会这样做的。

话虽如此,到底是实打实的案子,众人在心中叹一声丘羽你实在太倒霉了一些,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圣人见韩王在大朝会上竟与市井无赖一般,心中已有几分不喜,沉声问:“这事不是你说了算的,需得经过三司会审才行。”

“三司?”韩王不屑地哼了一声,睨着魏王,虽未明说,透出的意思却是谁都明白的。

圣人面色更沉,却耐不住韩王是自己的儿子,不好明着训斥,只得说:“老八,退下!左右卫何在,将丘羽压入密牢,容后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