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便苦了御厨。

皇子对吃食不满意,倒霉得自然是下人,被罚都是轻的,打顿板子拖出去,一去不返也是常有的。好些御厨都是内侍,无依无靠,只有这么一手本事,这么多年伺候主子也过来了,偏偏在这上面栽了坑,却又不能埋怨,便几经辗转,求上了乔睿,希望他能将吃食分他们一点,好令他们发狠钻研,令七皇子满意。

这些人的要求,乔睿本是不会答应的——他和这些人的身份,何止是云泥之别?偏偏宫中看似是最没人情味,实则是关系人脉最深的地方,你无法察觉到谁与谁有关系,又是什么样的情分,值得他们甘冒奇险。

一个外人想在宫内混得如鱼得水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乔睿,他被吴利,以及诸多大儒针对得厉害,自然需要人脉,得有人帮衬。否则孤家寡人,再怎么聪明能干也是无用功,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已是宫中默认的事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情,大家都是瞒上不瞒下,仅此而已。

糕点装盘后,当然是不会随意被试吃的,以免破坏形状,这也是秦琬不喜欢在宫中吃点心的原因。当然,她也从来没觉得点心会有问题,因为宫中所有的菜肴,包括点心在制作的时候,专门有人盯着,而且还不止一双眼睛。从选的材、揉的面、填的陷,到上锅的每一步,最后出锅了,也有专人试吃,确定安全无虞,才敢给主子端上来。而且主子还未必会吃,一旦赏赐给身边的人…便是一场腥风血雨。

也只有一种可能,会令敌人确定,这份点心一定能被皇帝吃下去。那就是,这种点心前所未见,而制作出它的人,又给所有人留下了擅于研发点心,且做得东西都很好吃的印象,才会令秦恪抱着“尝鲜”的心情,随意捻了一块下肚。

当然,这其中还有更多的内幕,涉及到了更多人的利益与缘由。不仅有鲁王的人,还有魏王残余,赵王余孽,甚至受过蓝丽妃恩惠的人,包括很多“对食”…或许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做了什么,仅仅是帮个忙,为了恩情、爱情、友情,又或者是贪小便宜。但无可否认,他们都成为了这个计划中的一环。

秦琬冷漠地听完常青的回禀,才问:“你审过房陵和乔睿没有?”

常青答道:“乔睿对此事并不知情,房陵公主…瞧神色,应是知情的,但公主千金之躯,臣不敢冒犯。”

“那份有毒的糕点,就是她做得罢!”秦琬冷冷道,“既是如此,那便不必再问。陈玄,你带人将她押到太极宫中,在太极宫外好好呆着。然后,把后宫所有妃嫔,诸位皇子、公主,有资格进宫的宗室,全部召到宫中,让他们呆在太极殿前,不准走动半步!”

陈玄立刻答道:“是!”

常青踟蹰了一瞬,才问:“殿下,这件事情,是否要告知陛下与皇后娘娘?”他并不清楚秦琬究竟要做什么,但秦绮好歹是皇帝的女儿,这么大的阵仗,不请示一声,总是说不过去的。

“不必,从今往后,诸事皆由我全权处置。”秦琬的神色是那样的冷漠,不带半点感情,“我要让所有人都好好看着,胆敢造反,究竟是什么下场!”

第四百六十章 时光难留

新蔡长公主进宫的时候,心中有些惴惴的。

自打秦恪登基为帝后,她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非但人人奉承,就算进宫,遇到的人也会有意无意提点一二,向她释放善意。就算是秦敬逼宫,也不似今日,人人噤若寒蝉,一句话都不敢说,就连她问,宁愿开罪她,也不答话。

宫中…究竟发生什么事了?鲁王叛乱,不是应当镇压下来了么?

想到这里,新蔡长公主忍不住踮起脚,看着被压在长凳上的房陵公主,再望向面沉似水的秦琬,忍不住向韩王太妃的方向靠了靠,却不敢说话。

房陵公主双手被捆,嘴巴被布堵住,狼狈跪在地上——她这一生,也没有这样落魄的时候,但此刻,充盈在心中的并不是愤怒,而是恐惧。

她一直觉得,大夏如今的情况,与她所知的大唐中宗朝也没有什么分别。江都公主除了没有侵占良田,卖官鬻爵外,安乐公主干的事情,她一件也没少干,甚至直接插手朝政,左右天下。

就算在她的时代,女子也很少有这样的,何况是男权社会的倒行逆施,册立皇太女的异想天开?

所以,乔睿让她与鲁王府断了联系,她表面上答应了,实际上却没有,而是瞒着乔睿,始终与临淄郡公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秦绮本就是个温驯的好妻子,对公婆孝敬有加,对姑嫂和睦慈爱,对下人宽容体贴,对儿女悉心教导,从来不摆公主架子。正因为如此,乔睿防备了天下人,也没有防备她,或许他内心里是看不起妻子的,自然认为她翻不起风浪来。却不想想,当年秦绮身为一介命运操控在嫡母手里的庶女,尚且要自作主张地反抗,何况是如今的她呢?

她之所以没有告诉乔睿,只因知道乔睿选定了六皇子,若非情况突变,断断不会随意改变立场,但…睿宗登基后,中宗的儿女是什么结局?支持他们的人又是什么下场?就算,就算是皇帝的女儿,在这场浩劫中,又怎能幸免?

她怕,她真的怕啊!

可…

秦绮努力抬头,充满恐惧的眼神迎上了高处的秦琬,却瞧不清她的表情,唯见一抹冰冷的玄色。

不是没想过会失败,可她到底是公主,还是江都公主的姐姐,江都公主怎么敢…

“回殿下,人都到齐了。”

“行刑吧!”

伴随着这声命令,既长且厚的黑色木板,已经重重地打在了房陵公主秦绮的身上!

公主金枝玉叶,千金之躯,就是被罚,顶多也就是抄书,打手板,何尝有过公然打板子的时候?何况房陵公主今天穿的衣衫多是浅色,不消多时,血迹就染上了下裳,行刑的人也下意识停了下来。

这些人打板子都是训练过的,真要杀人,十几板子下去,五脏六腑能全烂了,外头还不显痕迹。像这种一会儿就出血的,看上去吓人,却是很快就能治好的皮外伤——若非江都公主权势太大,又闹出了这样的事情,就是这十几板子,他们也是不敢打的。

秦琬见状,冷冷道:“怎么停了?继续?”

听见她这么说,就算是陈玄,也有些踟蹰:“殿下,已经见血了,再打下去…”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我说过了,不要停。”秦琬面无表情地说,“她敢毒害陛下,便当有这样的准备。”

陈玄听了,下意识觉得不妥——皇族应当有皇族的体面,就算是死,也多半是赐死。大庭广众之下被活生生打死,实在…可瞧见秦琬的神色,他心中叹了一声,不敢在问,而是传令下去,继续行刑。

常山公主秦织见到板子还要再挥,知道这样下去,秦绮肯定没命,终于忍不住,哀求道:“江都——”

“常山公主,认清你自己的身份,再开口说话也不迟。”秦琬冷冷地注视着秦织,目光锐利,如同刀锋,秦织忍不住后退一步,似是失去了浑身的力气,若非湖阳公主扶了一把,险些就要摔到地上。

秦琬看见了这一幕,却没放下心里,只见她缓慢地在众人身上打量了一圈,年轻的公主、妃嫔们下意识地有些瑟缩,纵是经历了世事的老人,也为这样凛冽而森寒的视线胆寒不已,就听见她的声音,比坚冰更加寒冷:“你们若想再踏进太极宫,就不要闭上眼睛,更不要晕过去。给我清清楚楚,也清清醒醒地看着,胆敢谋害陛下的人,究竟是什么下场!”

谋害陛下?

新蔡长公主本有些害怕,听见秦琬这么说,下意识地往房陵公主的方向看了一眼,却被秦绮的惨状吓得立刻收回目光,只是在心中疑惑不已——不是说鲁王…房陵公主是皇帝的女儿,怎么与皇叔扯在一块了?这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也说不准,毕竟,房陵本来就是个爱情至上的人,当年会为了爱情抢嫡亲姐姐的夫婿,现在也有可能为了乔睿背叛父亲。

不光是新蔡长公主,别人也都是这样想的——江都公主不可能无缘无故对房陵公主下此辣手,她说房陵公主谋害陛下,那房陵公主就肯定谋害了。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个对丈夫千依百顺的人,所以这件事,肯定是乔睿主使的。

“扶风郡乔家,满门抄斩。十岁以下的男丁与年过花甲的老者,流放岭南,女眷没入教坊,遇赦不赦。”秦琬看着秦绮渐渐没了呼吸,冷冷地宣判,“房陵公主的女儿就不要去教坊了,到底流着一丝皇家血统,让她们和家人一起上路吧!”

言下之意,便是乔睿与秦绮的儿女,不论年岁,一并处死。

陈玄应了一声,秦琬再也不看已经没了气,变得血肉模糊的一眼,转身离去,留给众人的,也只有一个玄色的,孤高而漠然的背影。

新蔡长公主这才深深吐出一口气,猛地发现自己已经把韩王太妃的手臂抓红了,想要道歉,话却凝在嘴边,心中仍有余悸。倒是韩王太妃,勉力笑了笑,本想关切两句,想到方才的血腥,竟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也明白宫人为何噤若寒蝉了。

这些人心思如何,且不去说,秦琬处理完秦绮后,匆匆赶往大明宫,一下了步舆,就大步流星地往蓬莱殿里走去,边走边问:“陛下情况如何?”

“陛下已经醒了,急着要见殿下。”内侍知秦琬在皇帝心中份量,讨好道,“皇后娘娘说了殿下安然无恙,陛下却一定要见到殿下才放心。”

秦琬冷漠的神色终于有一丝松动,她的脚步越来越快,呼吸也有些急促,不顾沿途跪了一地的人,也不管什么礼节,径直闯入内殿,见到父亲半倚在床上,母亲坐在一边,这才松了一口气,顿觉双膝一软,在秦恪的床边跪下,轻轻道:“我,我杖毙了秦绮。”

做这件事的时候,心中没有半点痛快,只有无边痛楚,故她低下头,泪水已然簌簌流下:“是我的错。”

如果她不是自负一切尽在掌握,也不可能让父亲中毒。

没错,兵力的部属,是在她掌握之中。就算秦炎不临阵倒戈,鲁王父子也是蹦跶不起来的,但毒药…御医说了,那是见血封喉的毒药,谁都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能活下来,只能归功于陛下洪福齐天,却也加了个但是——就算毒大部分都解了,对身体的影响还是有一些的,毕竟,陛下的年纪已经不轻了。

因为她的疏忽,令父亲遭了这样大的罪,她永远也不可能原谅自己,永远也不。

沈曼神色一凛,本想说秦绮罪有应得,秦恪却冲她摇了摇头。

知晓父女俩要说悄悄话,沈曼既温柔又无奈地笑了笑,轻轻站起,缓缓走开,秦琬却毫无所觉,直到一双温热的大手抚上了她的头,父亲柔和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这不是你的错。”

“父亲——”

“这是我的错。”秦恪凝望着她,轻轻道,“处理朝政,本是我的职责,我却不喜欢它,也不想面对它,就将重担压在了你的身上。”

不,不是这样的,我——

秦琬心中有千言万语,迎上父亲的目光时,却顿住了。

她忽然意识到,原来父亲心底的愧疚,从来没有散去。

从头到尾,他都觉得对不起她。

年幼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物质来保障她的生活,在最该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担惊受怕;年轻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力量让她嫁给喜欢的人,不得不接受政治联姻;就算到了现在,也任性地将天下推到她的肩上,自顾自地追求风花雪月,诗词歌赋。

他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无底线地纵容,无原则地宠溺。明明最讨厌麻烦,最想要好名声,却会为了她被人指责,对上那么多人。

可我从来没有怪过您,从来没有,这是我的选择,是我自己喜欢的…不知不觉,泪水已模糊了秦琬的双眼,就听见秦恪叹了一声,拍了拍她的头:“裹儿,不要哭。”

这是他的错,秦恪这样想着。

年轻的时候,不懂得怎么做父亲,没能等到父子冰释前嫌的那一天,长子就那样戛然逝去;渐渐成熟之后,想要做个好父亲,却错过了那么多孩子的成长;到了现在,终于能体会做父亲的心情,年幼的孩子心里,却只有“陛下”,而非“父亲”。

他曾怨恨过先帝的厚此薄彼,直到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才发现,原来他比先帝更加偏心。

明明有那么多孩子,他却只参与了其中一个的成长。所以,他虽然不能理解,他从未亏待过房陵,房陵为什么会毫无顾忌地对他下毒。但人都已经死了,他也不想继续追究。

那只是一个应该死去,也已经死去的人,没必要让秦琬再烦心,甚至泯灭良知和人性,变得失去了自我,所以他叹了一声,才轻轻说:“对你的兄弟姐妹们来说,我怕是永远也做不成一个好父亲了,但,裹儿,至少…”他顿了一顿,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才对女儿笑了笑,“至少现在的我,不像从前那样,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无能为力。所以,只要我有的,你都拿去。”

天下也好,江山也罢,你若喜欢,一切都给你。

一直压抑在冷漠外表下的汹涌情绪,终于遇到了火星,秦琬再也忍耐不住,大声哭了起来。

她素来冷静自持,从来没有这样伤心。

人们都说,帝后不理朝政,江都公主大权独握。这确实是她心中的期望,又何尝不是父母以名声为代价的包容?

她从来没想过,或者说,不敢去想,有朝一日父母会离去。直到秦绮呈上的毒点心戳破了她的梦,她才猛地发现,原来父母已经老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师孽徒

清宁殿一片死寂,唯有哭声。

郑华妃伏在温软的毛毯上,嚎啕大哭。

与昔日的娇美华贵不同,此时的她不施粉黛,双眼红肿,脸上有清晰的泪痕,声音已彻底嘶哑:“娘娘,皇后娘娘——”

说着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双手死死攥住毛毯,已是泣不成声:“七皇子…”

七皇子的脸上,从左眼角到右脸颊,被划了一道极为狰狞的刀疤,险些就没保住眼睛,鼻梁也彻底歪了。

且不说有了这么一张脸,这辈子都与皇位无缘的事情,单单说这恐怖的伤痕,又有哪个做娘见了,心中能好受?

郑华妃只有七皇子一个儿子,平日还不养在自己身边,想见一面都难,从而愈发想念。如今唯一的希望没了大半,一想到这是秦政害的,偏偏这个害人的罪魁祸首最有可能做皇帝,如何能忍?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儿子,甚至为了家族,也不能让秦政好过!

沈曼被她哭得头疼,眉头不由蹙起。

这件事情,她也是比较心烦的,秦政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这等事,自然会冷了人心,几乎没什么人还会支持他了。但他毕竟是在清宁殿长大的,算是沈曼教养的,故罚也不是,不罚也不是,又为秦恪的病情担忧了好一阵子。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呢,郑华妃就跑过来哭哭啼啼了。

要换做平时,沈曼早将郑华妃给赶出去了,可现在…她毕竟不是那么冷漠的人,还有政治方面的考量,才任由她跪着一直哭。

就在这时,秦琬缓缓走了进来,虽早被人告知了这件事,瞧见这一幕,仍是装作不知的样子:“郑华妃,你这是在做什么?”

郑华妃见到秦琬,先是有些害怕——房陵公主被杖毙的时候,她也被勒令看完全程,一闭上眼都是房陵公主凄惨的死状。可想到秦琬能做主,那些害怕也就被压在心底,故她爬了几步,拉着秦琬的衣摆,哀求道:“殿下,求求您,为七皇子做主吧!”

秦琬避开了郑华妃,到底是四妃之一,按理说,秦琬是不能受郑华妃这样大礼的,就算她权倾天下,必要的尊重仍旧要给,不能不把别人当回事。所以秦琬缓缓蹲了下来,亲手将郑华妃扶起。

早有机灵的人给郑华妃看座,郑华妃虚着身子坐下来,就听见秦琬说:“六皇子竟这般不恤手足,我也非常吃惊,又有乔睿谋反一事。我已将两位皇子的师傅全部下狱,好问问他们,平素到底教了二位皇子什么!”

沈曼目光闪动,知秦琬这是在剪去秦政本就不丰满的羽翼,嘴上却说:“皇子之师,皆是一代名宿,悉数下狱,动静太大。”

“不过是让人盘问一圈罢了,若与谋反无关,我自会将他们放出来。”秦琬淡淡道,“这些人治学或许有一套,可要说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却有些名不副实。我若没记错的话,他们对六皇子,就没有一个不是称赞的。”

卷入谋反大案,被秦琬评价“名不副实”,又有六皇子谋害七皇子的铁证在。这些大儒就算侥幸从天牢里出来,名声也全毁了,别说再度入朝为官,就是想做闲云野鹤,也要看别人买不买账。毕竟,他们的得意门生六皇子,究竟做了什么,众目睽睽之下,就算是瞒也瞒不住的。

这些大儒,每个都有很多的学生,就算只有二三成做官,也是一股很庞大的势力。只可惜,他们的学生都会被恩师,或者说同门师弟秦政给牵连,仕途自然也不会太顺畅。

倘若六皇子犯得是别的事情,这些人可能还会拧成一股绳,把注压在六皇子身上,豪赌一把,也好咸鱼翻身,总比如今的半死不活,不知前路何在好。偏偏六皇子在生死关头暴露出了极度冷静理智却残酷冷血的本质,如果能选,别说是臣子了,就算是奴婢也不愿跟这种主子啊!

没错,皇子的导师们都是江都公主选出来的,但这份名单是吏部草拟,中书省和门下省,还有诸位宰相都商议过,最后由江都公主决定的。牵连这么广,谁敢攀扯责任,把这件事往江都公主身上推?那不是把朝廷中枢的重臣全给得罪了么?

沈曼对这种处理方式非常满意,便道:“六皇子受了惊,这些日子便好生修养,也好好读书,明白何谓孝悌。待到新的老师选出来,再去含象殿读书不迟。”言下之意,便是将六皇子给软禁了,什么时候出来,完全说不准。所谓的“好好读书”,话已经说得非常重,甚至可以说,有这么一句话,六皇子想要继位,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

可是…郑华妃咬了咬牙,不甘地退下。

六皇子如果不能继位,七皇子又是这个样子,还未命名的八皇子与九皇子,又以九皇子来得更为康健活泼。偏偏九皇子与六皇子一母同胞,都是卢贵妃生的,如果是立幼子的话,不还是便宜了那对母子?

秦琬察觉到郑华妃的心思,等她走了,便对沈曼说:“阿娘,老八和老九,让他们的生母自己抚养吧,不要再抱到清宁殿来了。”

现在的她,倘若连襁褓中的小儿都要忌惮甚至对付,那也太可笑了。

沈曼对后宅女人的想法了解得更加通透,便道:“确实,老八和老九…身体也太弱了一点。”小孩子嘛,总是比大人好对付的,大人尚且一个风寒着凉就没命,何况小孩呢?

郑华妃不想九皇子有继位的希望,卢贵妃也不希望八皇子捡漏,至于她们会做什么,谁知道呢?后宫中的女人就是这样,善良的时候,一直干干净净的,一旦起了个头,哪怕只是念头一闪,也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了。

秦琬既然这样说,就代表她已经很有把握,如此一来,沈曼自然不需要抚养庶子来稳定自己的地位,最好的做法便是万事不沾,任由她们去斗。这样既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会背负罪孽。

想到这里,沈曼眉头紧缩:“对了,李贤妃和常山公主,你说怎么办?”

她之前对李氏和秦织一直是印象很好的,知道她们是受了秦绮的连累,现在却不舒服极了——嫡亲的母女姐妹,就算一个字都不吐露,难不成你们真连半点异常都没发现?若非恪郎命大…

光是想想,沈曼就很不高兴,对她们也有了意见。

“贤妃娘娘一向知礼守节。”秦琬沉吟片刻,才道,“至于常山,她和邵旸也分离了好几年,是时候团聚了。”

沈曼不置可否:“只是如此?”

虽然知道秦琬说的“回来”,便是明升暗降,不再给予驸马邵旸实权,沈曼仍旧不满意。

没错,对任何有野心的男人来说,仕途戛然而止,从有作为变得只能混日子,都是不能忍受的,可这样的惩罚,是不是力度太小,有些不够呢?

“不管是对一个妻子,还是对一个母亲来说,这样的惩罚都够了。”秦琬回答道,“她见我愠怒,仍敢站出来为房陵求情,虽说有些不识时务,到底心肠不坏。倘若常山冷静地与房陵撇清关系,我倒会看不起她。”

作为一个妻子,因为自己的缘故,令丈夫本来好好的前程就这样断了,自然会痛彻心扉,哪怕如果没有她,丈夫本得不到这前程也一样。作为一个母亲,眼看着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却惴惴不安,唯恐当权者还在计较那件事…秦琬并不知道常山公主有没有察觉出房陵公主的异动,或许没有,或许有,只是不说罢,那就这样好了。她也没对常山公主做什么,一世的荣华富贵,安稳无忧,仍是给了,也只是这些了。

想求再多,光凭血缘可不够,得拿出诚意来。

沈曼不置可否,但也懒得和常山公主计较:“你说这样,那就这样吧!”

与此同时,卢贵妃怔怔地坐在椅子上,心乱如麻。

她的右手手腕上有个指甲盖大小的桃花印记,轻轻浅浅,却有种说不出的诱惑。而这位贵妃娘娘平素也有个习惯,就是去摩挲这块印记。

这是她赖以为生的根本。

皇帝为什么大难不死,其他人都不懂,她却最清楚——江都公主权倾朝野,谁知道她再多尝几年权利的滋味后,肯不肯放权呢?所以啊,皇帝最好活得长一点,活到六皇子二三十岁,九皇子也十几岁了,这才刚刚好。

若非如此,她怎会冒着危险,纵然身边有那么多眼睛一步不错地盯着,也要添一点泉水?

可…

“不就是推了七皇子一把么,这分明是借题发挥!”卢贵妃想到自己的二儿一女,登时心乱如麻。

泉水,还要不要再加呢?

再加的话,皇帝活得越长,江都公主的权势肯定越大;可不加的话,如果皇帝真…他们母子在脾气越发古怪的皇后,还有越来越心狠手辣的江都公主手底下讨生活,按现在的情况,皇后定会立八皇子…

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间

天晴方好,楚王府中最尊贵的一对夫妇,却是面面相觑,也不知过了多久,楚王秦放才叹道:“邵旸被召回来了,好好的司农少卿,就这么成了礼部侍郎,虽说——”余下的话,他已不敢明着说了。

司农少卿是从四品上,礼部侍郎却是正四品上,论官职,当然是升了的。但司农寺掌分储委积之政令,总苑囿库务之事,邵旸这几年又一直和玉迟在修葺东南运路。眼看着粮仓一个个建起,仓储转运不再是难题。虽挡了无数人的财路,却于国于民有利,青史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于仕途也是极大的一桩政绩,却在这时候被召回,实在是…

陆氏听了,也有些感慨,却道:“这些话可休要再提了,房陵公主做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李贤妃和常山公主竟能保住性命乃至身份,已经算是大幸了。你可别忘了,先帝之时,梁王谋逆,张淑妃和卫王是什么结局。”

说到这里,陆氏斟酌片刻,又道:“我冷眼瞧着,江都公主殿下怕是动了真火,这几年她都没怎么管过朝政。朝中虽有几位宰相压着,到底——”宰相就算是百官之首,那也只是臣子,始终欠了一层。

徐密这个首辅是很称职的,他不结党营私,也不阿谀奉迎皇帝。一心为公,兢兢业业,虽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他毫无为了权力,压制江柏、张榕、卫拓等人的想法。朝廷在几年内发生诸多变故,又连番征战,还能四平八稳地运转下去,徐密功不可没。

首辅之下的三位宰辅,各有偏向,次相江柏对经济一道最是关心,若无他统筹分配度支,也无今日盛世;张榕对吏治比较上心,地方官员的履历皆了熟于胸;卫拓非但要主管括户、流民一事,东南运路也有他一份。

大夏的四位宰辅,当然没有一个渎职的,相反,他们都很称职。相比那些对“党争”的热衷度远远大于治理国家的人,几位宰辅都将这一情况控制在了某种适宜的程度,虽也有派系之分,却不会因为耽误国事。对某些事情和某些人,只要不过分,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多事的。这次江都公主动了真火,总要有个宣泄的地方,可不就冲着某些找死的家伙去了么?

首当其冲的便是东南运路,之前阻碍过玉迟的人,江都公主虽有发落,却没有太严厉。这次好了,一个“从逆”,先梳理一遍再说。

鲁王走得本就是文官勋贵路线,整个长安,几乎就没几个勋贵和鲁王没交情的,好比鲁王的谋主李棋,当然是逃不了一死的,光是李棋身后就连着四个勋贵之家,更不要说旁人了。如今隔三差五就有人被带去问话,虽说也有不少放回来的,但这等动静,哪怕不抓你,胆子也要吓破几层啊!

楚王沉默片刻,才道:“我真有些担心江都,她——”得罪的人,是否太多了呢?

就连他这种不涉朝政的人都知道,不能不给予旁人活路,否则旁人也不会让你活。但不管是东南运路,还是括户,都是对国家好,却损害上流阶级利益的事情。而这些人,往往是稳定政权的构成者。

陆氏也有些惴惴的,毕竟他们已经摆明旗帜支持江都公主,要是江都公主失势,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可就在这时,摇铃声想起,楚王神色一凛,沉声道:“进来。”

闻声而入的楚王府长史欠了欠身子,不敢去看王妃芳容,低声道:“王爷,王妃,豫章公主被参了。”

夫妻俩交换一个眼神,楚王才问:“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今天上朝的时候,并未有哪个御史站出来啊!”以他们夫妻的势力,不可能得到非常隐秘的消息,也就是说这件事已经传开了。但离大朝会也没多久的功夫,大朝会上没一点动静的事情,怎么会在短时间内传开?难不成有人告御状了不曾?这也不对啊,别看戏文中告御状那么简单,那只是戏文,要在现实里…不提也罢。

楚王长史的声音更低了,措辞也更加谨慎:“听说是妃嫔侍疾时,被陛下看了出来,询问后——”这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妃嫔们见了皇帝,谁不是一副笑脸?尤其是陛下伤势未愈,负责侍疾的妃嫔又都出身低微,位份也不高,哪里敢在皇帝面前哭丧着脸?万一被贵人迁怒,非但自己完了,全家也要遭殃。偏偏这一消息得来的途径非常正当,他派人暗中调查,发现确有此事,令人忍不住怀疑,这是否是有心人设下的局。

陆氏忍不住握住了楚王的手,楚王深吸一口气,才道:“知道了,这些日子,王府闭门,不接待任何来客。”

风浪还未平息,难道又要生出是非么?

秦琬听完回禀,不动声色地说:“我不需要知晓这位邓美人的生平,你们只需告诉我,豫章又做了什么。”

豫章公主一心与江都公主攀比,为修建庄园侵占良田,这已经不是什么值得絮叨的新鲜事了,皇后为此还申饬过豫章公主,令豫章公主颜面大失,安静了好一阵子。可要说句不好听的,拿这种事处罚一位公主,无疑有点小题大做,任谁都会觉得是打击报复。毕竟,哪家没这样的事情呢?豫章公主顶多只是吃相难看一点罢了,平常人家遇上勋贵也不是如此?人家买你的田地,态度客客气气,价格也给得不算低,但你敢不卖么?就算是祖坟,就算知道不能动,可若是得罪了对方,命都没有了,哪有说话的余地?

老调重弹,未免过于愚蠢,闹出这般动静,显然不是什么小事。

陈玄对豫章公主是有点轻视的,之前也不知此事,本就为失职而懊恼,自然要立刻将功补过。他是十分有决断力的人,一旦行动起来,很快就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便道:“宫中传言属实,豫章公主手上确实沾了人命。”

原来,豫章公主事事都要和秦琬比,自打见过晏临歌一面后,就十分不服气,只觉得以前的面首都庸俗不堪,心心念念,非要得一个“貌比潘安,出身尊贵”的情人,挑来拣去,终于发现一个三流家族安定伯府的世子样貌英俊,文采不错,武功也有些,便强迫对方与自己燕好。

豫章公主虽无实权,到底是公主之尊,不能给安定伯府带来好处,却可以令安定伯府活得不自在。左右她也长得挺漂亮,保养也得宜,安定伯世子…不管是出于什么心,总之是答应了,反正对男人来说,这种事是怎么也吃不了亏的。谁料处着处着,豫章公主对安定伯世子起了占有之心。想到他虽时常与自己幽会,回家后却有另一个女人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到他的一切,嫉妒之心大起,便害死了他的妻子,也就是邓美人的堂姐。

邓家不知内情,为维持两家关系,便想再嫁个女儿过去,谁料却激怒了豫章公主,遭到她的迫害。邓美人是旁支之女,寄人篱下,年轻时受堂姐照拂,对她感激非常。进宫之后,虽不得宠,但皇后公正,从不打压,遇到好事位份还能晋升一把。如今家族走投无路,想方法带消息给邓美人,她虽人微言轻,但想到堂姐恩情,便打算赌一把,果然惊动了皇帝。

秦琬听罢陈玄的汇报,沉吟片刻,便道:“我记得没错的话,三十年前,安定伯府乃是侯府,且颇为显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得便是这么回事。三十年前红极一时的门第,在这么多次的风云变幻中,能够侥幸不倒已经很难得了,飞黄腾达更要撞大运。毕竟,一旦卷入夺位之事,脱掉一层皮都是轻的。

陈玄明白秦琬的意思,神色有些严肃:“倘若——该当如何?”

他是见过晏临歌的,自然明白,晏临歌那等样貌,寻常人还真生不出来。何况晏临歌容貌虽俊秀,却不阴柔,并非十足十像那个红极一时的花魁。可见他的父亲,生得自然也是不错的。

与晏临歌的身世相比,豫章公主是否杀人,都可以放在一边了。他得亲眼去瞧瞧,安定伯、世子以及相关的男性亲属,都长什么样子,再去细细查询当年之事,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秦琬斟酌许久,方下了决心:“若不是,便只追究安定伯府知情不报之罪,夺了他们的爵,将他们贬为庶民,也就罢了。倘若——这件事情,真要说起来,与他们脱不了关系。就算不是他们亲手所为,也是蓄意纵容,可见冷血无情。这样的人,自当流放岭南,遇赦不赦。”

岭南多瘴气,流放到那里的人,就算死了,也极为平常,不是么?

陈玄已完全明白秦琬的意思,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件案子就必须做成铁案。就算来日有人想翻案,也是用巴掌扇自己的脸,除了颜面无光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第四百六十三章 何谓权贵

豫章公主狠狠一拍桌子,娇美的面庞已然扭曲:“秦炎还没走?”

侍从战战兢兢,小声应道:“是!”

“可恶!”豫章公主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整个人都是焦躁的,重重将桌上的东西一扫,本有意骂秦琬几句,又恐隔墙有耳,生生咽了下去,越发烦躁。

众人见公主不悦,连忙跪下,爬过去收拾,唯恐伤着公主玉体,又怕被公主责罚,心中却都是惴惴的,不知明天在何处。

能在公主府中伺候的人,别的不说,眼力是不缺的,自然明白,倘若江都公主只是派个臣子来看着豫章公主。没下正式命令,又是这种说大不算大,说小不算小的事情,负责看守的臣子未必就敢拦公主。倘若豫章公主要撒泼,硬是不顾公主的体面往外冲,难道臣子还敢冲撞公主贵体,对金枝玉叶动手不曾?又不同于皇子,被关起来基本上就是没前程了,本朝对公主一向宽容得很,只要不卷进谋逆大案,往往是不会有事的。

只可惜,江都公主派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梁郡王秦炎。

梁郡王是什么人?虽说位高权重,众人明着不敢鄙夷,私底下却对他又是敬畏,又是惧怕——一个敢众目睽睽之下杀死生父和嫡兄,踩着骨肉至亲上位的人,难道担不起“残暴狠毒”的名头?

这尊凶神只不过往门口一站,豫章公主就矮了三截,别说撒泼了,对秦炎,她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也只能在心里生闷气。

她在府中发脾气的同时,却不知陈玄已带着宫中派下的天使,亲自走了一趟。

梁郡王脾气古怪,众所周知,他本就声名狼藉,又是皇族出身,知道讨不到众人的好,索性破罐子破摔,干脆利落地不与主流社会往来。陈玄若不是秦琬的心腹,只怕还见不到这尊大佛。

“殿下有令,废除豫章公主的身份,贬为庶人。”陈玄公事公办地说,“赐予豫章公主的公主府、皇庄和御赐之物,悉数收走。豫章公主所用有的二十三处庄园、宅邸,有七处是强抢他人祭田所得,予以没收,还赠给苦主,商铺等同此例。其余财物,无论田地、商铺抑或是家什,仍归豫章公主所有。”

说罢,他冲秦炎行了一礼:“有劳王爷,臣先告辞。”

秦炎轻轻颌首,示意他可以走了,然后对天使说:“走,进去宣旨。”

他没问豫章公主的夫家贺家,还有卷入此事的安定伯府究竟怎么样了,理由也很简单,第一,这不是他关心的,第二,豫章公主都判得这么重了,其他人还用想么?

事实上,秦琬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陈玄暗中调查了三十年前的事情,安定伯确实常出入教坊,也曾是晏临歌之母“绮罗”的入幕之宾,再具体的就没有了。谁会去仔细关心一个教坊女子什么时候接待了什么客人呢?就算是丽竟门,哪怕是教坊,也是一样的。

公侯子弟出入教坊,奇怪么?一点都不奇怪。且不说男人的天性,光是教坊女子多是犯官家眷,就足够令人兴奋的了。玩弄官家小姐乃至贵女,带给男人的刺激远非普通烟花女子所能比拟的。只要想一想原本可望而不可即,连娶都没资格的女子如今任自己亵玩,那种满足感就别提了。

晏绮罗是没有权力拒绝恩客的,她的入幕之宾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贵族子弟少说占一半。当然了,值得她倾心,甚至生了一个孩子的人,容貌肯定不差,也比较有身份地位,能给她安全感,安定伯的可能性确实很大。真要仔细看,相貌都有一两分相像,但贵族之间通婚多了,表亲长得像的比比皆是,也不能当做决定性的证据。

陈玄知道,秦琬是个非常仔细的人,更何况这么重要的事情,如果为了早点结案就信口胡编,那也不是陈玄了。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将得到的情报如实上报,秦琬也没有追究他的“失职”的意思,而是她想了很久,反复看了好几遍豫章公主之子的罪行。

很显然,这等骤然暴富的人,一身习气总是抹不去的,强取豪夺之余,身上也沾了好些人命。故她拿起朱笔,在豫章公主的几个儿子的名字后,将“削去爵位,流放岭南”给抹去,一笔一划,写下干脆利落的“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