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听到“咔”的一声,有什么东西在心中碎裂、发芽。

走上前的侍卫甲看着这一站一跪的两人四目相望,这是在闹哪样啊,我们还要不要执行任务啊。

他与侍卫乙对视一眼,合计一下,先把这人绑了吧。

于是二贵杀猪似得声音又嚎了起来:“奴才有眼不识泰山,皇上饶命啊。”

“皇上,二贵叔叔年前为了给臣女买吃的,摔断了腿。今日他也是奉臣女之命来买这盏走马灯,千错万错都是臣女的错,皇上若是心里不快,就惩罚臣女吧,求您千万不要伤害可怜的二贵叔叔。”

福临听到乌云珠一番话,瞬间觉得她全身都在发光,乌云珠是如此的善良,为了救身边一个奴才竟然不怕触怒他。对比起来,他为了一个小小的花灯,就要人性命,是多么的狭隘鄙薄啊!

瞬间悟了的福临看到两个侍卫捆起了二贵,走上前各自踹了他们一脚。

“没听到格格的话么,还不快给他松绑。”

然后他亲自扶起乌云珠,“你叫什么名字?”

“臣女名叫乌云珠。”

两人热闹的寒暄起来,竟像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般。

淑贞站在佟图赖旁边,佟国纲和佟国维一左一右站在阿玛额娘身边,婉瑜则乖乖的呆在哥哥怀里,一家人满脸黑线的看着这一幕,称职的当着布景板。

哈宜呼一脸崇拜的看着乌云珠,她真的好勇敢啊。东张西望看花灯的博果尔,压根就没关心这边的事儿。

至于婉瑜,则是感慨:这果然是天定的缘分呐!

作者有话要说:从此董鄂妃多了两个脑残粉,凑成了吉祥三宝~

话说都看到这了,乃们就撒个花收藏下么,新文真的很需要啊!

18家书风波

出了正月,佟图赖奉旨随豫亲王多铎出兵南下,佟国纲也要跟着阿玛一起出征。

此时婉瑜的萨满技能已经到了二级,记忆中这个级别可以学习萨满最有用的技能——回春之光。

果然系统这次没有坑婉瑜,面板上痛快的出现了回春之光的学习按钮。只是当婉瑜看到那所需的三百点经验值时,还是朝天竖起了中指。

忍住肉痛把它学了,婉瑜趁着送别的时候给阿玛和大哥一人丢了一个回春之光。

回春之光:受到重伤害时被动发动,持续时间五天,每日恢复被施术者百分之十的体力。冷却时间:三个月,若强行发动,则惩罚增加冷却时间三个月哦亲。

婉瑜已经无暇去管系统的淘宝体了,此时她自然是强行发动了一次,不过比起那九个月的冷却时间,阿玛和大哥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佟图赖抱了抱这两天闷闷不乐的小女儿,婉瑜冲阿玛笑了笑。

“阿玛快快打个大胜仗,然后回来陪玛姆、额娘还有瑜儿上街玩儿。”

婉瑜这一句话逗笑了大家,冲淡了本来有些伤感的离别气氛。

“好,阿玛打个大胜仗,回来陪你们。”

佟国纲在一旁羡慕的不行,他的妹妹是全天下最可爱的女孩子,他好喜欢妹妹啊。可是平日阿玛总是霸占着妹妹,想着这一去一年半载的,他现在就想打完仗回来了。

婉瑜自然也没遗漏大哥,“大哥要保护好自己和阿玛,不要让瑜儿担心。”

见妹妹没有忘记自己,佟国纲有些低落的心瞬间高昂起来。可看着妹妹板着稚嫩的小脸儿,一脸严肃的嘱咐着他“不要让瑜儿担心”,他怎么都觉得喜感。

“瑜儿是很认真的在说,大哥一定要小心、还有阿玛也要当心!。”

于是佟国纲板正了脸,“瑜儿放心,大哥可厉害了,一定不会出事的。”

若是忽略他那有些抽搐的身子,这话还真是非常可信。好在婉瑜知道这位大哥这次不会有事的,所以也就放过了他。

哄好了小婉瑜,佟图赖和佟国纲向觉罗氏和舒穆禄氏告辞,跨上马匹,带人离开了佟府前往北京城外的正蓝旗大营。

佟图赖和佟国纲走后,淑贞除去每日给老太太请安、处理府里的事物之外,剩余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她的孩子身上。

这次搬来北京后,佟国纲和佟国维哥俩就不在后院住了,而是搬到了前院书房旁边的东西跨院。且佟国维如今每日要去跟着范文程学习,所以淑贞能关注的只有剩下的婉瑜。

于是婉瑜又没空练习系统技能了,不过看着那些越往后冷却时间越长的技能,婉瑜也突然没了兴趣。就这样,她倒是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跟在额娘身边。

淑贞看着分外乖巧的小女儿,心里十分欣慰,女儿帮她排解了不少佟图赖走后的思念之情。不过女儿总这样在她跟前打混也不是个事儿。

这日婉瑜照旧跟着额娘去给觉罗氏请安。

翠屏、绿柳依旧早早的到了,佟图赖拗不过额娘,虽然在淑贞身子不方便的时候收了她们,但平日里对她们很冷淡。

两人被选中做姨娘,本来很高兴。可五年下来,爷到她们房中的次数一只巴掌就能数过来,而且她们也没生下孩子。失望之下两人只能死死地巴结紧了府里的老太君,每日天不亮就来慈和院请安伺候着。

“额娘,爷昨日来信了,说在外面一切都好。”

淑贞请安完后,先把这头等大事儿说了出来,佟图赖的大军前几日终于到达了前线,没过几日这家书就到了。

老太太听到儿子的消息,激动地快要坐不住了,“把信拿来给我看看。”

淑贞把信递给她,老太太展开之后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她不识字啊。

“你们来给给我这老婆子念念。”

她习惯性的叫着旁边的翠屏、绿柳,两人从小被卖进佟府做丫鬟,好命的被觉罗氏挑中了,有幸读了点书,念封家书还是不成问题的。

本来这事儿也没什么,只是正经媳妇在边上,却支使一个侍妾来念,这是明晃晃的打媳妇儿的脸。

淑贞以为这又是老太太整人的新法子,不让她念也好、她正乐得清闲。

她拉着婉瑜坐回到原先的位置上,脸色不变的听着翠屏大声念着。

翠屏这倒是故意放大了声音,她的想法与淑贞如出一辙,以为趁着爷不在家,老太太要给她撑腰呢。

只是她毕竟看过的书有限,念了几句,就被一个不认识的字卡住了。

老太太正听的入迷呢,忽然之间卡了壳,她睁开眼睛不悦的看了翠屏一眼:“怎么不念了?”

翠屏支支吾吾的,“这个字,奴婢不认识。”

老太太一皱眉,她当年怎么挑了这个么废物点心:孙子生不出来、连个字儿都不认识。

刚想扭头找儿媳妇念,她突然回过神来,刚才她无意识的扫了媳妇的脸面。

刚想装作不知道,却想起媳妇的哥哥如今也在前线,而且官职还比儿子要高,这时候千万不宜压制她。

气氛一时陷入了僵局,婉瑜坐在额娘边上,无辜的看着玛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淑贞也没想为难老太太,毕竟她是爷的额娘,孝道还是要守的。她刚想开口解围,斜地里哈宜呼的声音响起:

“玛姆,孙女认识几个字,要不孙女看看?。”

自从元宵节上见到“美丽善良”的乌云珠后,哈宜呼决定向她学习,于是处处充当救火队。这不看到玛姆着急看不懂额其克的家书,满心的正义感让她想都没想的开口了。

好在哈宜呼在家时还真念过几本书,这字她还真认识。

“大军不日将渡过淮,是“淮”字…”

后面就剩下几句话,哈宜呼全都认识,一口气读完后她对着觉罗氏说道:“额其克一切安好,玛姆可以放心了,今晚可要多吃两碗饭。”

觉罗氏看孙女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多,还这么贴心,又加之刚收到儿子的家书,心情舒畅,对着哈宜呼笑的一脸褶子。

只是转过头来看着媳妇儿和另外一个孙女,她的脸色顿时一变,不过还是很快恢复了正常。

儿子的书信昨夜就到了,媳妇儿竟然这么迟才送过来,而且还难为她,让她这个不通文墨的老人家自己看!

淑贞若是知道婆婆的想法,定会大呼冤枉,半夜三更的家书才送到府上,那时候老太太已经都睡下了。

正忌惮媳妇家室的觉罗氏,此刻还不敢过分苛责她,毕竟现在儿子还在媳妇兄长手下当值。于是她决定装什么都不知道,抓起大孙女的手:

“哈宜呼小小年纪就认识这么多字,真是个聪明剔透的。”

“玛姆过奖了,孙女儿不过是在家的时候念过几本书罢了。”

在玛姆慈爱的目光和温柔欣慰的话语声中,哈宜呼脸上起了两朵可以的红霞。

然后觉罗氏看向媳妇,“两个丫头也长大了,满人现在不比从前,女孩子还是识字的好。”

淑贞正愁女儿天天在她跟前干耗时间,整日没事做,听到老太太的话眼神一亮。不过婉瑜才五岁,这么小就拘着她是不是不好?

婉瑜现如今无聊的紧,那些繁体毛笔字她都会,但是满蒙文字的书写,她还真是快忘得差不多了,如今再学学也不错。

于是当额娘看向她时,她朝额娘点头笑了笑。

“还是额娘想得周到,媳妇都没想到这一点,只是这要哪位先生谁来教?”

淑贞这问题可把老太太问住了,若是骑马射箭,她能立刻选出一大堆人。可这教女娃识字,她还真不认识几个学问好又有空闲的满人。

“媳妇看着办吧。”

老太太自己没办法,可她知道媳妇的娘家超等公府,以及她那在郑亲王府的妹妹一定会有办法的。

这么多年了,淑贞也知道老太太的做派。虽然她当年是低嫁了,而且这些年娘家地位节节攀升。她跟爷感情有好,所以除非出什么大事儿,不然娘家是无法给她做主的。一个孝道压下来,她长一百张嘴也说不清,还白白损失了与爷的感情。

这次为自己女儿请先生,她也是愿意的。女儿想学,再好的先生她也要想办法给她找来。

淑贞应下了,准备回头回一次娘家。哥哥虽然在外面打仗,可嫂子还在家,请个先生还是不成问题的。

婉瑜看着额娘应下,自己心里慢慢合计着该怎么学。虽然她满汉读写不成问题,可那毕竟是隔了几百年的东西。大家闺秀应该学的琴棋书画,前世年幼失怙她全都不懂,这些都要从头学起。

可她又不能太优秀,不然被宫里盯上,她这辈子肯定会过得很艰辛。

作者有话要说:婉瑜→瑜婉→鱼丸,今天才发现的喵(>^w^<),好巧~

19齐布琛

“瑜儿为什么想学那些东西。”

走在佟府的花园里,舒穆禄氏问着女儿。现在的满族女儿都是以骑射为主,还真没几个安安静静的坐在房里学这些的。

婉瑜纠结着怎么回答,她现在只是小孩子,总不能对额娘分析,现在入关了满人会渐渐重视琴棋书画的。

“额娘,字写出来好看,瑜儿也想写好看的字。”

婉瑜指着花园里的一座八角凉亭,上面挂着“沧浪亭”三个遒劲大字的牌匾,不认识的人也会觉得这字写得很好看。

淑贞自是不认识汉字的,但是此刻她却明白了女儿的意思。

“瑜儿喜欢,额娘就去给你找京城最好的师傅。”

婉瑜笑着亲了额娘一口,母女俩一路欢笑的走回自己的院子。

淑贞动作很快,当天下午派人给娘家送了帖子,第二日一大早就带着女儿回府了。

阿鲁特氏听说小姑子要回府,站在大门外亲自迎接。

“这一大早的天寒露重,嫂子在院里等着就行了,都是妹妹打扰了。”

“这是哪里话,你可是舒穆禄府顶重要的姑奶奶,若不是规矩放在那,嫂子都想亲自去接你。”

阿鲁特氏这话可没做假,当年她嫁进来时,这个小姑子不但没有刁难她,反而时时处处帮衬着她,就这样爷也对她另眼相看,她迅速在府里站稳了跟脚。

这么多年下来,她对这个小姑子的感情,早已比自己的嫡亲女儿还深了。

“这是齐布琛吧,一眨眼就这么大了。”

齐布琛规规矩矩的给姑爸爸请安,一双大眼睛则是看着姑爸爸后面的小婉瑜。

婉瑜也看着她,听两人的话,这应该是那克出家的孙女,自己的侄女。

“齐布琛,这是你姑爸爸家的小安布。”

齐布琛又跟婉瑜叫了声安布,这次倒是没行李。这时候满人姑侄共侍一夫的多得很,辈分自然也乱的很,规矩倒不是那么严。

一行人进了府,淑贞和阿鲁特氏走在前面,婉瑜和齐布琛并排走在后面,听着额娘和额可出闲聊。

到了西苑,坐定之后,舒穆禄氏开门见山的把事情说了出来。

“哟,我们瑜儿真是个懂事儿的,这么小就知道要念书了。”

婉瑜现在正跟齐布琛玩的开心呢,两人不过相差两岁,加上婉瑜穿越后内心愈加幼稚,姐俩在一起很聊得开。

齐布琛喜欢舞刀弄剑,现在就养成了满蒙儿女那种爽朗的性子,这很合婉瑜的胃口。而婉瑜精致的模样,糯糯的童音,也让齐布琛很喜欢这个小安布。

此时听到安布的话,婉瑜冲她笑了笑,这场合她一个小孩子少插嘴的好。

“这丫头哪懂得那些,她不过是看我们园子里亭子牌匾上的汉子写得好看,吵着要学。”

淑贞虽然这么说着,但眼中的满意之色却是不少的。不管什么原因,女儿懂事又好学,做额娘的当然骄傲和欣慰。

阿鲁特氏却是想得深远,谭泰身居高位,她知道的东西比较多。此时倒是跟婉瑜想到一块去了,八旗统一全国是早晚的事,到时候汉人那么多,学汉学就会成为必然的选择。

趁着孩子们还小,让她们多学点,总没错的。

阿鲁特氏非常感谢小姑子今天来,不然她也不会往这边想。对于小姑子的提议,她自然非常赞成。

“让齐布琛她们也跟着一起学吧,反正两府也离得不远,只得劳烦妹妹每日送婉瑜过来。”

淑贞自然不会认为是嫂子为了难为她,特意把学堂设在超等公府,单婉瑜一个怎么都好说,

“嫂子,额娘那边也要大伯家的哈宜呼一起学,这…”

阿鲁特氏皱起眉,若是婉瑜还好,毕竟这是舅家,但是哈宜呼这种算哪门子事儿啊。

“若是去佟府,可能请不到那么好的先生,毕竟我得用公府的名头去说和。”

淑贞盘算着这回事,虽然爷这两年升官快,但佟府比起开国功臣的武勋王府还是差了一大截,特别好的先生是不会去佟府的。想到这她心里的天平立刻倾斜了,瑜儿能被最好的先生教导才是最重要的。

“哈宜呼来这里学也可以,就怕你们府里那位不同意。”

阿鲁特氏向来不喜欢觉罗氏,看她做的都是什么事儿。想到这她就气不打一处来,若不是这个傻妹妹护着,佟图赖这些年就老老实实的当个大头兵吧。

淑贞只是为了这一家,毕竟爷对她很好,再说儿子们也需要前途,所以她受点委屈没什么。

她向来最重视孩子,所以她绝对不会让婉瑜因为哈宜呼而失去了这机会。

“恩,就依着嫂子的,回去我就这么跟额娘说。”

阿鲁特氏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小姑子一眼,“拿出点咱们舒穆禄府姑奶奶的气势来,虽然你哥哥不在家,但是还有嫂子给你撑腰。”

“嫂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爷对我没话说,再说还有孩子们呢。”

这边齐布琛则是高兴的抓着婉瑜的手,“以后我们可以一起玩了。”

婉瑜也很开心,每日来那克出家念书,等她再大点,下学之后就可以出去玩儿了。

“瑜儿就是脾气好,齐布琛这孩子很少喜欢别人的。”

“那是齐布琛脾气好,瑜儿这孩子被我们惯得有些娇气了。”

婉瑜和齐布琛对视一眼,找到同盟了,看来两人都是对看不顺眼的人不屑一顾。

回到府中,淑贞趁请安的时候向老太太说了这事儿。

觉罗氏心里自然是恼火的,可无奈涉及到女儿,淑贞态度非常的坚决。淑贞这硬起来,觉罗氏自然拿她没办法。

想着超等公府能请到的师傅,觉罗氏最终还是答应了,哈宜呼不能比婉瑜差。

这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果,让淑贞重新认识了老太太对哈宜呼的重视程度,她决定回去后多疼女儿点。可怜的女儿,玛姆疼你姐姐不疼你,额娘疼你。

娘俩走后,哈宜呼爬到炕上给觉罗氏捶着背。

“哈宜呼,超等公府能找到的师傅,定是数一数二的好。哎,都是玛姆老了没用了,让你学点东西还得跑大老远。”

哈宜呼站在觉罗氏身后,眼中的嫉妒都快要蹦出来了。

她倒不在乎出府学东西,本来她现在就在额其克家,只是凭什么非得是婉瑜的外家。

为什么婉瑜的阿玛官职大、郭罗玛法家还那么能干,明明她阿玛才是长子,玛姆真偏心,若是当时按照满人的习惯,额其克继承祖业从商、阿玛跟着玛法从军,那现在她就是都统府的格格了。

不行,她不能这么想,玛姆对她这么好,平日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了她。

“玛姆,你已经对哈宜呼很好了,哈宜呼学好了回来孝顺您。”

没有看到哈宜呼表情的觉罗氏,自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个孙女就是孝顺,比婉瑜好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晚九点就睡了,没来得及码字,今早六点爬起来码的,现在要赶着上班了,字数少了点,大家表拍~

20淑女教程(一)

阿鲁特氏的动作很快,不消几日淑贞就收到消息,先生找好了。

其实能这么快找好,还得归功于明朝的科举制度,整个官僚体系几乎全是文化人。而其中原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官员们,自然都是学富五车且精通满蒙语言的国之栋梁。

明朝的文人虽然有风骨,但是这些长期跟满蒙罗刹人打交道的“外交官”们,对满人还是没有那么抵触的,阿鲁特氏找的这位池夫子原先就是一位指挥佥事。

北京城破之后,他赋闲在家。他不是不想南迁,可上有老下有小、家底又被奸党搜刮走了,无奈他只能继续窝在北京城了。

收到武勋王府的邀请,他接受了这份薪水优渥的工作,说服了病重的家中老母,赶来上任了。

池夫子是琴棋书画精通的全面复合型人才,因此婉瑜的师傅只有他一个。

武勋王府这边,除了哈宜呼之外,还有另外三个小格格。阿鲁特氏特意选了前院书房左侧的一个小院子,院子不大就正房和西偏房两间房子,是前明官员陈列古籍字画的地方。

繁复的镂花木雕门打开,小院正房内壁上挂满了名家字画,靠墙的博古架上零星陈列着奇石和青花瓷瓶,房内最西面摆着一张大桌子,下面则分三排摆着稍微小一号的六张黄花梨木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