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门卫休养生息整整一年半之后,她终于决定挥师北上,率两万人马踏破贺兰山缺,横渡瀚海,屯兵集结于鄂尔浑河下游北岸,燕然山下。

而再往西三十里之外,就是当今柔然王庭的所在地——哈拉和伦。

也就是此次远征的目标。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虽然没有人回答我昨天作者有话说里的问题,但我还是很自觉地日更了_(:з」∠)_

不过把两年的时间过度延长到了三年。

祝看文愉快~

PS:好久没发红包了,本章留2分评有红包,截止5.8号24:00前:)

第119章 排兵

王徽细细看着桌上的沙盘, 中央放着小小一座正方形的木头模型,正是王庭城郭, 周遭一片平整,一直延伸到边缘才微有起伏,象征着低矮的丘陵,不远处横亘一条蓝色丝带,意指鄂尔浑河, 而北岸又插了十数枚小旗子,正是己方大营的所在。

敌我双方同在北岸, 倒是不必费劲渡河了。

王徽眼神专注, 左手拿起一枚小旗,放在指间摩挲,目光在王庭和大营之间来回逡巡, 右手食指习惯性地敲打桌面。

云绿和濮阳荑站在一旁,也各自盯着沙盘出神, 帐内一片静默。

帐外却忽然传来喧闹声。

王徽动作一顿, 抬头问道:“怎么回事?”

她脸色尚算平静, 只嘴角微微下撇, 云绿看着就知道主子是有些不悦了,也难怪, 将军早有严令在外,商讨军情之时,若无要事,决计不能有人来打扰。

云绿就赶紧去倒了杯茶端过来, 又给濮阳荑打眼色,后者拱手一礼,掀起帘门走了出去。

就听到帐外动静小了许多,隐约传来濮阳荑喝问的声音。

王徽重新垂眸,轻轻把手中小旗放到了王庭西北角的地方。

云绿吐出一口气来。

这些年,她寸步不离地跟在主子身边,眼见着她从人人都能踩一脚的失宠正妻,一步步爬到如今的位置,成为手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大将,从金陵到北疆,从后宅到沙场,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阴谋暗算、生死交臂……

一路行来,那每一个脚印,便说血与火铸就也不为过。

然而令她从心底里感到敬佩、甚至敬佩到有一丝惧怕的,却是——整整六年来,主子给她的感觉,竟然丝毫未变,一如初见。

旁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变化,魏紫、姚黄、濮阳荑、赵玉棠,原都是娇养在闺中的女眷,经过这些年沙场生与死的磨练,早就脱胎换骨,心性更加坚韧,气质更加沉凝,一个个都已蜕变成独当一面的将领,举手投足间也多了难以言喻的气质和风度。

就连外貌,也是黑了瘦了高了,再加上戎装在身,若让京城熟人看见,等闲一两眼恐怕还认不出来。

白蕖早年就是个愣头青,因家世的缘故,一直以来总有些愤世嫉俗,然而跟着主子混了这么些年,那些棱角也早已磨平,再不复当初的年轻气盛,而是变得沉默寡言,惜字如金,然而武艺却越发高强,用兵的能耐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同魏紫几个不相上下。

朱癸也是一样,原本性子里的鲁莽急躁仿佛被时光长河渐渐淘尽,如今依旧勇猛豪放不减当年,却再不是当初那个区区五十两银子就能被小混混刘悍拿捏住的大老粗了,用起兵来也是狡狯多端,虽生就一副猛张飞的样貌,却硬生生被练出了谋将的肚肠。

王鸢那小姑娘的变化就更大,这些年军旅生涯,她上战场的次数虽不如其他几个,却到底历练出了自己的心性和格局,再不是当初那个一言不合就眼圈发红、跟生人说几句话就忸怩得不行的黄毛丫头了。

如今的她,性子沉稳持重,虽不说人情练达,办起事来至少也是有条有理。然而只有一点却是无论如何都改不过来,那就是只要钻进自己房中开始捣鼓物件,就能一连好几天不吃饭不洗脸,困了就囫囵睡一觉,醒了继续干,待到研究结束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能瘦一圈,身上味道都发酸了。

其他姑娘们唠叨得嘴皮都磨破了,连主子也说过她几次,然而王鸢前脚答应得好好的,后脚一有了什么新点子,就继续浑然忘我。久而久之,主子也不再去管,只能半无奈半好笑地叹一句“典型技术宅”。

至于“技术宅”是什么意思,虽然不了解,却也能猜到。

所有人都各有沉淀各有升华,却唯独主子一人,自始至终,从未变过一分一毫。

云绿想想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沙场历来是最磨练人的地方,可如果这样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都无法改变一个人,那要么此人就是纯然的傻子,要么——就是此人已经强大到了不会再受任何外力影响的地步。

深沉内敛的性子、多智近妖的心机、炉火纯青的手腕……所有这一切,好像都是她与生俱来的一般。

即便是刚才,主子最不耐烦思考军情的时候被人打扰,可面上却也丝毫不显,甚至还带了几分温和,若非云绿跟着她的日子实在太久,久到已经熟悉了主子某些微表情的地步,恐怕还察觉不到她的情绪。

想至此,云绿却猛然醒悟过来。

主子果然是从未改变,变了的,一直都是他们这些做部下的。

随着见识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心性胸襟自然也大大提高,又因是主子一手教导出来的,他们每个人的行事作风,自然也都若有若无地朝着主子的高度靠拢。

然而,越是离得近,就越能体会到主子的可怕之处。

而越是感觉到了这份可怕,心中对主子的感情……也就难免有所变化了。

早年也只是感激、钦佩,甚至还有隐隐的亲近。

而如今——感佩自然还是很深,但亲近……却好像没有那么多了,取而代之的,却是越来越深沉的敬畏。

“……人这一辈子啊,要么就让所有人都爱你,要么——便得让所有人都怕你。”

好似在很久以前,主子曾带着笑意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样想着,云绿就不由得怔住,心头渐渐弥漫开淡如轻烟的惆怅。

濮阳荑掀帘而入,足下铁履碰撞发出铿锵之声,将她从回忆中惊醒。

“主子,是轻骑营李大栓,”濮阳荑拱手回禀,“说是有个小兵私下里吹奏《渔家傲》,因是轻骑营精锐,李千总不敢直接发落,便绑了人交给主子定夺。”

王徽微微扬眉,放下了手中小旗。

即便现在人手充足,大营也划分了多个兵种,轻重两营的骑兵战斗力却仍是雁门之最,加起来统共也不过两万人,此次远征只带了两千轻骑和六千重骑,都是经由选拔考较提上来的,个个都是骑射好手,损一个少一个,不是说就再也培养不出来,只是调|教这样一名精锐,所耗成本自然也是不小。

然而像是私下吹奏思乡之曲的罪过,便算是军法处置,也不过是打上三百军棍以示警戒而已。

但眼下毕竟是战时,三百棍虽不致死,却会让这名士兵丧失战斗力整整一个月,故而王徽也是有言在先,战时若有轻重两营的骑兵吹奏思乡之曲,各长官不得私自定夺,得把人提到大帐里由她发落。

作战时期,每个士兵都是宝贵的财富,战损既然无可避免,那就要最大程度降低战损以外的损失。

大家伙儿都是跟着王徽混出来的,就算不是从阳和所跟过来的老人,至少也都参与过河套战役,当然了解平朔将军的性子,战时虽说一切从简,这三百棍多半就能免去,然而一旦战事结束,将军可是会新账旧账一起算的。

前年年底的时候,将军派姚副将领兵驱逐盘踞在宁夏卫镇远关的数千鞑子敌军,因是扫孽之战,一点悬念都没有,大营气氛就比较轻松,一些兵士心思不在战事上,就难免思念故土。

就有一个重骑兵不听话,偷偷摸摸唱起乡音来,被姚副将捉住,当时并没有处罚,然而战事平定之后回返雁门关,将军二话不说,赏了那人六百棍的军刑,在床上足足养了三个月才能下地。

自此之后,再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毕竟……这乡音乡愁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不让唱思乡词又死不了人,忍忍也就过去了,反正跟着将军就不会吃败仗,总有能回乡的那一天。

故而众兵虽然被吓住了,但也没什么怨言。

却没想到,究竟还是有不晓事的。

王徽就叹口气,揉了揉额角,“罢了,不必见了,不拘用什么吹的,没收他的乐器,先回去呆着,等回了雁门再发落。”

顿了顿,又交代一句,“让李大栓盯紧点,若这小兵因此就懈怠了战事,不好好打仗,回去刑罚只有更重,再没有减轻的。”

濮阳荑领命而去,不一时回返,大帐重归平静。

王徽就凝神盯住沙盘,过了半晌,伸手点点王庭西北角的那面小旗,问道:“子絮,昨日派人打探之时,言道西北城郭正在修葺?”

哈拉和伦,自古以来就是草原民族首领设幕立朝的宝地,皇族聚居于此,几百年下来,也算得上是国都,然而也不过就是多了几万顶哈那、几万座毡房,牛羊战马多一些,驻军也多一些罢了,同一般的游牧民族聚居地并没什么太大区别。

然而到了大楚建国之时,燕云十六州早已沦入敌手,那一代的可汗歆羡中原民丰物阜,便举族迁都幽州燕京,改名为“上京”,自此便成为历代可汗定居之地,拒守居庸关不出,三百年下来,欣荣繁华之处,便比之江南金陵也不遑多让。

如今的哈拉和伦,只不过是柔然陪都,左贤王和右贤王领了一批百姓驻军在此坐镇,加起来也不到五万人口,实力大不如前,但仍然仿着汉人建城的样式,在聚落周边垒起了高高的城墙,就外观而言,绝类中原城池,若有不明就里的旅人路过见到,一时也看不出这竟是柔然鞑子的王庭。

故而,这次战事,将会是一场攻城之战。

“正是,西北墙外离鄂尔浑河最近,只有不到一里的距离,常年风吹日晒,到了汛期河水也会冲刷到此,故而很容易朽坏。”濮阳荑拱手回禀,“细作回报称那墙已塌方大半个月了,如今已修好了一多半,虽然还在修整,却也只是收尾而已。”

“即便如此,西北城墙也依旧是薄弱点。”王徽微微一笑,又接连拿了两枚小旗放在西北墙脚下,一共就是三枚旗子。

“我打算把轻骑营、重骑营和弓兵营的精锐,都派到西北角去。”她这样说着,又抬眼笑看两名部下,“你们以为如何?”

云绿不说话,濮阳荑皱起眉来,慢慢道:“西北墙确是最弱,但正因如此,只怕鞑子也会格外重视这处的防守,这些年他们跟汉人学了不少守城战的法门,滚油沸水弓箭投石样样俱全,主子若真要把精锐都派到西北角去……”

一面说,她就一面松开了眉头,竟是露了笑容出来,语气也陡然变得轻松,又和云绿对视一眼,两人会心一笑。

“主子惯于出奇制胜,这法子就算看着险,主子也必然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云绿就笑着说。

王徽不免笑斥一句,“……就不怕我把你们带到坑里去?”

两个妹子就嬉笑凑趣一番,濮阳荑又道:“既如此,主子应是打量着把车兵和戈兵派到其他三处去了?”

“不错。”王徽就点了点头,又拿过六枚小旗,在剩下三个墙角处各放了两枚,“哈拉和伦虽为王庭,却只是陪都,驻军并不多,能有两万人就顶破天了,剩下三万,全都是百姓,况且近些年我虽把战火烧到了草原各处,王庭却始终未曾殃及,这些人临敌经验肯定不足。”

她就细细地分析,“虽然学着汉人筑了城墙,却到底是马背上长大的蛮夷,惯于长途奔袭,于开阔之地为战,对于如何守城,就算是学了几分中土的经验,到底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城墙虽有一时的保护之效,却终究是困住了他们,无法施展自己的长处,却不得不靠着半生不熟的守城之法来御敌……”

“但是咱们这几万人马却都已熟惯了马上作战,攻雁门关、收复河套那一年里头,也早就把攻城战练熟了!”云绿听得眼睛越来越亮,忍不住就接口。

“正是如此!”濮阳荑也忍不住露出笑容,“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此战不胜都难!”

“瞧瞧,这就开始翘尾巴了不是?”王徽就板起脸来教训她们,“话虽是这么说,但此地开阔,一览无余,咱们人手又多,驻扎在此已有两日,鞑子必然早就发现了,想必已是严阵以待……如此一来,什么夜袭、火攻、出其不意就都不好用了,这场战事的胜算,反倒不如当年烽火台和斡难河那两场大。”

自古以来兵行诡诈,以少胜多方为上策,然而这一回……其中虽也不乏用计,但说到底,却还是一场堂堂正正的正统攻城战。

濮阳荑和云绿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各自点点头,脸色严肃了起来。

“好了,先不说这些了,咱们去看看展翼和静之他们,”王徽又露了笑意,绕过沙盘,朝帐外走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那摩云梯和连天弩,想必也该调试好了。”

第120章 战器

三人就出了大帐, 朝营地后方走去,越过一排营帐, 就到了一处开阔地,大约有十来丈见方,地面上的草都被除干净了,裸|露出深褐色的泥土。

场地边缘停放了数十辆黑不溜秋的铁车,其中几辆上头有折叠起来的巨大梯子, 能看出来是云梯,然而更多的却是四个轱辘上头顶着硕大的黑铁块, 形态十分怪异, 乍看过去完全猜不出那到底是什么。

最外头的一架“铁块车”旁边,正蹲着个人,手里拿了榔头敲敲打打, 完全没注意有人过来。

“静之!”王徽就笑着喊了一声。

那人腾地一下站起来,却不小心撞到了铁车上头伸出来的架子, 顿时抱着脑袋呜呜呜地喊疼, 一边也没忘了一溜小跑迎过来。

“哎哟将军呐!您可吓死我了!” 疼得龇牙咧嘴还要挤出笑来, 那脸上表情就十分滑稽。

濮阳荑和云绿都被他逗笑了。

“顽皮。”王徽就笑斥一句, 又问,“东西都准备得如何了?”

提到这些铁皮车, 就好似一下抚平了疼痛,那人顿时眼睛一亮,笑得十分灿烂,总算显出了一张白白净净的脸蛋来。

看着约莫二十出头, 穿一身靛青色的细布短打,头发高高束在脑后,五官端正,相貌俊朗,似乎十分爱笑,眼角有细细的笑纹,一咧开嘴就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让人倏然有阳光照眼的感觉。

王徽这些年锻炼下来,如今二十一岁的年纪,个子已比刚穿越的时候又高了一些,据后世度量衡来看,怎么也有一米七五以上了,然而这少年的身量竟比王徽还要高了半个头,加上一身青葱干净的气质,看去就仿佛一棵沐浴在阳光下的小白杨一样挺拔可爱。

王徽三人各自对视一眼,心下颇为感慨,虽然年龄差不多,然而在这样的后生面前,不免都觉得自己有点老了。

这少年姓李,单名一个谧字,表字静之,今年二十岁整,虽然年轻,来头可不小,乃是墨门流传到今日的最后一位矩子。

墨家始于战国,盛于先秦,先祖墨翟作为第一任矩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与当时孔圣的儒学并称“显学”,后又传于禽滑厘、孟胜、田襄子等人,墨学一度十分兴旺。

除去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哲学思想之外,墨家于格物之学贡献也是极大,几何学、物理学、机械工程等均有涉猎,既广且深。

然而墨门虽在先秦时期显赫一时,但先后经历了秦朝焚书之弊、西汉“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两轮灾祸,墨学可谓是受到了重创,不得不转至地下继续发展,然而即便如此,墨家弟子也依旧人数众多,广布天下,再加上十分严密细致的组织系统,竟就这样一代代悄悄留传了下来。

到得如今,历经将近两千年的风霜岁月,墨门组织再是庞大,也敌不过时间的侵蚀,人数渐渐减少,势力也急剧收缩,李谧如此年轻就能当上矩子,固然是因为他自身十分优秀,但同时也是因为同门老的老死的死,年轻一辈大多担不起事来,墨门一干长老挑来拣去,最终也只能把担子放到了年仅十六岁的李谧肩上。

然而李谧生性洒脱自由,不爱受拘束,即便领了矩子之位,看着门中总共剩下不到五十个人的凋零局面,也懒得再行收拾,更没有心思出去传教布道、吸收新鲜血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消诗书尚存,又何必拘泥形式?千年以降,墨学虽不显赫,却也早已深入世人之心,世人一日不死光,墨学便可永存。但凡心有墨学,即便身在墨门之外,照样是我门中弟子。”

又在总舵蹉跎两年,到了十八岁上,他就再也憋不住,索性离了大山,游历天下,增长见闻,度民生,品疾苦,倒是学会了很多在总舵一辈子都无法学到的新东西。

永嘉二十二年九月,他游历路过雁门关,早闻年初的时候漠南河套一带就已回归大楚,王师勇锐自不必提,可那统帅竟是一位年轻女子,威名远播,鞑虏闻之丧胆、望风披靡,沿途经过的城池村镇,再没有不知道这位平朔将军大名的,而且不拘问的是谁,便是街头地痞、赌场娼寮那些下九流的人物,提起王将军来,那也是个个都要挑大拇指的。

上古妇好、北朝木兰、初唐平阳……这些史上有名的女将们,无不年代久远,事迹佚散,在今人眼中,也不过是如同神话传说里的虚构角色一般,只能瞻仰想象,一点真实感也没有。

而今却能亲眼目睹正当盛年的巾帼英雄,李谧这样爱凑热闹、瞧新鲜的性格,自然不会放过,索性便打马回头,直奔雁门卫,到了卫所衙门跟前,直接一封自荐信递进去,言道自己出身墨门,为最后一代关门矩子,身负器物、械用、水利、机关术等绝学,盼能投入将军麾下,一尽绵薄。

对于人才,王徽历来是嫌少不嫌多的,而今手下虽然人手充足,然而在军工科技方面却只得王鸢一人,连那种不必深研技术理论、只需要进行机械培训的助手,都要进行三四个月的调|教才能令王鸢满意,到底还是忙不过来。

故而她一见到李谧的信件,当时就大喜,连忙把人迎进大营,又介绍给王鸢认识,让两人互为考较切磋格物之学。

便算物理工程之类的学问有所欠缺,但李谧毕竟还精通治水,战时或许作用不大,但日后治理国家,漕运河务那可是重中之重。

又隔一日,王鸢就亲自上报,只道李矩子确是身怀绝学,一身技艺与她父亲所著手本可互补短长,各为所用,实在是极难得的人才,主上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才行。

王徽自然十分高兴,当即就给李谧安排了住处,正式收入麾下,自此雁门卫衙门后院叮当敲打之声更是不绝于耳,两个技术宅凑到一起,那真是棋逢对手,热火朝天,忙活起来恨不得把房子都点了的。

而此次围攻王庭哈拉和伦,夜战突袭、阴谋诡计再难派上用场,这样光天化日之下的攻城之战,到底还是要靠器械。

王徽就让王鸢和李谧共同负责此次战事器械的研制和督造,她心里也是挺有把握的,王鸢手里的现代物理学和工程学知识,再加上李谧所负古人的技术经验,两者结合起来,必然能大有斩获。

而眼前这几十辆黑漆漆的铁块车,看着毫不起眼,她却一点都没有失望,只是兴致盎然地问道:“这些又是什么?展翼呢?没同你一起?”

“回将军的话,我们俩现在是轮班倒,”李谧就笑,“昨儿夜里是她值班,忙活了一晚上,一早就回去睡了,今儿白天就轮到属下啦。”

王徽点点头,温言勉励几句,又问,“那边摩云梯可完工了?我看你们倒是都折好了。”

“是,摩云梯车共计十辆,每辆展开高可三丈,宽有一丈二尺,楠木做梯,外头涂了防火清漆,精铁铆钉相连,绝对坚固。”李谧就引着王徽来到一辆梯车旁边,又要吩咐兵士把梯子打开演示给三位上官看。

这时代的度量衡已丈、尺为主,一丈差不多是后世的三米有余,三丈就是十米,而金陵城的城墙也不过高十二米,这王庭城墙最高处也只有七八米,高度那是绰绰有余。

宽一丈二尺,那就差不多是五米,能并排站开四个全副武装的重步兵,若是多辆云梯车并联,那同时爬上城头的兵士就会更多。

倒也足够了。

“不必了,梯子展开太高太宽,目标甚大,此处离王庭不远,让鞑子在城头瞧见可不好。”王徽笑着阻住,“……再把连天弩给我们看看吧。”

李谧又耍一番宝,好歹从将军口里挖出几句夸奖,这才笑嘻嘻引着众人朝前走,“……便在这处。”

一面就走到了一辆黑漆漆的“铁块车”旁边,下头是四个轱辘,上头则是一大块黑铁制成的立方体,块头倒比云梯车小一些,但总也有一人多高。

王徽就走过去,伸手在铁块上敲了敲,发出嗡嗡的响声,显然里头是中空的。

“嘿嘿,都让开都让开,利器无眼,利器无眼呐。”李谧就笑眯眯越众而出,让王徽等人退出三尺之外,伸手在车底机括上一按,就见那巨大的铁块发出闷响,继而缓缓裂开,露出许多各式各样的器械齿轮纽带,也不见李谧如何动作,只是连续按了几次机括,那些器械就自动组装起来,不过须臾功夫,一架硕大无朋、足可使两人横卧其上的黑铁床弩就威风凛凛地立于铁车之上了。

虽然日前已经见过雏形,濮阳荑和云绿等人还是不由屏住了呼吸。

王徽到底见多识广,并不多么惊讶,只也着实从心底赞叹古人的智慧。

就见李谧抬手唤过兵士,几个膀大腰圆的就抬了一捆木箭过来,根根粗如儿臂,长可三尺,正是督造营专门制来供连天弩试射的,一人抬了一支,小心翼翼放入床弩|箭槽之中。

这架床弩巨大无比,同时可射二十支巨箭。

李谧就指挥着兵士把弩机对准远处无人的丘陵,发一声喊,十名兵士一起发力转动绞盘,一个个面颊涨红,汗水一滴滴落下来,显然用力已到极限,连天弩的弓弦也绷紧了。

“将军?”李谧微笑望向王徽,意在请示。

王徽目光并未看向床弩,只是紧紧盯住远方丘陵,缓缓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