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内摆了三张几案,徐妙文这个不要脸的碎嘴子鸟精偏要和裴渠拼了案吃饭,于是乎堂内便有了两张上席,一张末席。

南山坐在末席囫囵吃饭,裴渠见她总是敷衍咀嚼几下便慌急慌忙地往下咽,便劝道:“南媒官莫急,慢慢吃就是了。”

徐妙文则是嗤一声:“一看便是没吃过饱饭的样子,真是寒酸。往后做了云起徒弟,在外人面前若还是这个样子,就让云起撕烂你的嘴。”

南山放慢了吃饭的速度。

在进食这件事上,很多年前开始,她就习惯速战速决,且不到饥饿绝不吃东西。进食对她来说并不是愉快的事,哪怕面前是山珍海味饕餮盛宴。

这样也好,免得一生都在为满足口腹之欲而活。

好不容易吃完了这一顿,南山起身道别,却没想又被留。

裴渠道:“裴某即将出坊办事,顺道捎带南媒官一段也好。”

南山欣然应下,那边石庆已是套好了马车,在门口候着。徐妙文见他二人都要出门,原本无计划的他也嚷嚷着要走,遂一道上了马车。

他挤上马车,坐在中间,冷笑一声,看看左边角落里坐着的南山,道:“南媒官没事别总穿士子服,看着像偷来的衣裳,还裹幞头,不如左右扎两个小髻算了。”言语笑话南山像无知小儿的同时,他还伸了手打算去揪南山幞头顶上那个前结。

却没料,另一只手忽被裴渠给暗中扣住了,像是在威胁说“你敢逗我未来徒儿就等死吧妙文兄”。

徐妙文咳了一声收回手,偏过头单手指了指裴渠,说了一句:“蠢。”

车厢内一番“勾心斗角”之际,马车已是快要到坊门口。恰这时,马车竟忽地停了下来。

裴渠撩开帘子朝外看了一眼,只见坊门口聚满了人,车子根本行不通。石庆坐得高,看得也远,看清楚一二忙与车内解释道:“郎君,好像是死了人。”

典狱出身的徐妙文一听见死人那还了得,像吃了酒一样兴奋地跳下了车。裴渠怕他太冲动,连忙也跟着下车去,回头看一眼南山,南山却还老老实实地抱着包袱坐在车内,动也不动。于是他嘱咐道:“别下来,某等马上便回来。”

南山于是就坐着。

徐妙文一遇见案子便同换了个人似的,全然丢开了那些不正经的姿态,眼眸中尽是锐利。

旁有老丈嚷道:“是从那坊墙上掉下来的,从那上头掉下来的!吓死我了!”

徐妙文只略略一瞧那尸体的情状,便知他死了有一阵子,恐是半夜遇的害。这人着青色士子袍,心口扎了一刀,再无其他伤处,显见是一刀毙命,死得很痛快。

他蹲下去,凭借着多年经验细察尸体,不顾脏地将手探进了死者的衣裳内。

摸到胳膊处时,他的手顿了一顿,抽出来起了身。

裴渠看他一眼,他也看裴渠一眼,用极小的声音说了几个字:“是内卫的人。”

聪明如徐妙文立刻转身要走,哪怕是命案他也没有半点兴趣了。

与此同时,南山撩开车窗帘子朝外看了一眼,这夏日第一场大雨哗哗哗地泼了下来。

【零七】不速之客

雨来得很急,裴渠与徐妙文匆忙折回车内,头脸上已有些雨水。南山还是老样子坐着,这时候忽伸手递了块干净帕子过去。

徐妙文方才摸了尸体,正要擦一擦,不计前嫌去接帕子的时候南山忽然手往另一侧移了移。徐妙文愣了一下,嚷道:“不是给我的吗?!我都没有嫌弃你,你竟……”

“某只有一块帕子。”南山言简意赅,看向裴渠道:“不该先给将来的老师吗?”

徐妙文冷哼一声,不愧媒官出身,真是拍得一手好马屁。他偏过头:“云起,你且用你徒儿的帕子,你的帕子便归我了。”说着微微一侧身,迅雷不及掩耳地将手伸进了裴渠袖子里,本以为能精准无误摸到帕子,结果却摸出一张折好的熟宣纸来。

“咦?”徐妙文抽出那张熟宣纸,很有先见之明地举高了道:“哈哈又被我逮着了!莫不是又同上回一样,有貌美小娘子书信给你?”

裴渠伸出手,示意他还回来,徐妙文作死地一侧身,麻利地打开来,一看内容却愣了愣:“这不是小雅白驹里的嘛!莫名其妙写这么一句,还非得揣在袖袋里当个宝贝,老实交代,是哪个写的?”

角落里的南山陡想起之前在裴渠书房中练笔用的那张纸,咦?不是说让她练练纸笔,如何又特意收起来了?

南山狐疑地看看裴渠,裴渠却是一脸再寻常不过的镇定,反倒一言不发接过了她手中帕子,动作仔细地擦了脸。

那边徐妙文未得回应,却是琢磨起上头的字来,他眯了眼道:“云起啊,这位与观白居士认得么?”

南山一怔,那边裴渠已是毫不犹豫将她卖了:“妙文兄若想知道,直接问南媒官即可。”

徐妙文忽地一挑眉,审犯人般地看向南山:“这字是你写的?”

南山老实点头。

“你临过观白居士的帖子?”观白居士的帖子极难求,小门小户家的孩子怎么能求得到观白的帖子呢?蹊跷!

南山坦坦荡荡回道:“某不仅临过,还受过居士指点。可惜某资质太差,只学了些皮毛。”

“不可能!”徐妙文不知求了多久,观白那老头子睬都不睬他一眼,这破丫头怎么能得观白指点呢?!荒谬!徐妙文伸指隔空点点她:“你这个大话精。”

南山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老老实实坐着,一脸无奈回道:“某说的是实话,少卿若不信,去问问居士就是了。”

裴渠闻他二人斗嘴,竟是淡笑了笑,从气呼呼的徐妙文手中拿回那张熟宣,重新叠好收进了袖袋中。

南山瞥见他这难得笑容,心中猛地一跳,竟觉得那唇角弧度温暖至极。她连忙拍拍脑门,似要将自己敲醒,又迅速转移话题问道:“方才坊门口可是真死了人?”

因突然下雨的缘故,外边看热闹的人群忽地都散了,只剩武侯铺的人守着那尸体。马车哒哒哒不慌不忙地往前走,裴渠撩开车窗帘子朝外看了一眼,又放下,缓缓道:“妙文兄,依裴某看,那人也并不一定是死于他人手。”

徐妙文想了想:“正面袭击直扎心脏的确很难,且他衣裳确实干净,若无其他博斗外伤,则更是奇怪。”他说话间抬袖擦了擦雨水,若有所思道:“不过既然是内卫的人,这件事便没有我们插手的份,想也白想。”

“如今已到了这程度?”

徐妙文冷笑:“内卫的事,外朝哪里敢说一个字?从来如此,眼下关系更紧张罢了。死在内卫手里的台省官还少吗?三四品,只要抓住把柄说杀就杀,回圜余地也没有。”他说着说着,最后给出了极具讽意的三个字:“笑面虎。”

裴渠忽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示意他小心说话。徐妙文却回:“我未做亏心事也无反意,堂堂正正做官做事,问心无愧。”

南山打了个喷嚏。

她昨晚泡水受了寒凉,早上起来鼻子都有些囔囔的。热伤风难好,裴渠闻得喷嚏声忽然转头看她,心中想的是,早知应让厨舍给备一碗姜汤。

雨声哗哗哗,似下得很是畅快,南山却愁没有带伞。远山眉上染了些氤氲惆怅,眼角微垂,不复之前的精神气,纱罗幞头下的一张脸白净得有些虚假,好像伸过手去触碰就会消失。裴渠看着她侧脸竟有些走神,他第一眼看到她时,的确觉得有些记忆被重新唤起,可再细究,却发现一丁点也不像。

“云起,你下月初一就要进宫了罢?”徐妙文一句话将他拽回,裴渠敷衍地应了一声:“是。”

“那你岂不是赶得很?初一到长安进宫面圣,初三又要回洛阳白马寺相看崔娘子,照我说,不如以你家姑母的名义邀崔娘子到府上一会,名正言顺,也没人会说什么。”

裴渠摇了摇头。

南山忽道:“某就在这里下车罢,多谢郎君捎带这一段。”

裴渠未再留她,喊车停下,竟是先拿了伞下去了。他撑了伞等南山下来,雨还是哗哗往下倒,南山在他面前站定,足足矮了一个头。隔着雨声,裴渠低头同她道:“南媒官一路小心,后会有期。”

南山没抬头看他的脸,视线中只剩他青灰衣裳,耳中传来的声音被放大了好些倍,听得她有些心神不宁。转眼间,裴渠忽握了她的手腕,让她自己去握那把伞:“伞你拿着罢,洛阳这时节天气变得快,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尽管隔着衣料,南山却觉得有些烫手,赶紧握紧了那伞柄,接连谢道:“郎君当真好人,某这就告辞了。”

裴渠松了手,她慌急慌忙提着行李脚步飞快地走了。

视野被这雨淋得有些模糊,裴渠想起来,九年前他离开长安时,也是这样一个雨天,愁云惨淡,不知归期是哪天。

倘若当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他如今或许早已娶妻生子,仕途上大约也能做到御史台官或郎中了。

徐妙文忽撩开帘子喊道:“云起你作死呀!送徒儿下车已是仁至义尽了,你还要目送她消失吗?”他强调了一下:“雨下得这么大!”

裴渠回了神,重新坐回车内,却吩咐石庆驾车回府。

“咦?”徐妙文一愣,“你不是要出门办事吗?如何这又回去了?”

裴渠不急不忙用帕子擦干脸上雨水,敷衍回道:“既然下了雨,也没兴致出去了。”

徐妙文冷哼一声:“你该不会是特意送那丫头一程罢?”他说着言语中有些酸溜溜的:“早知道便不给你牵这个线了,我如今真是越发讨厌她了,我可真是自作自受啊。”

“你素来如此。”裴渠话语也直白了起来,他自另一只袖袋中取了一卷帖子递给他:“你要的帖子。”

“啊呀,太好了!”徐妙文高兴接过观白的帖子,转瞬又想到南山那张欠撕的脸,忽说道:“我还不是很放心,我要再细查一查她的来历。”

裴渠轻蹙了眉头:“先前查过?”

“那是自然,若她有大问题,我也不会多嘴同你说了。”徐妙文接着道,“河东南氏,祖父曾是流外官,爹是个败家子,母亲是长安寻常商户家女子,据说品貌皆是不错,只是死得早。她眼下与乳母一道住,那乳母如今瞎了,她更是百般照顾很是孝顺,又与街坊邻里处得极好,一路问过去全是夸赞之辞,同一个坊里想娶她回去的小屁孩不在少数。”

徐妙文顿了顿:“按说是没什么好怀疑的,但今日她却说与观白有些交情,此事很蹊跷啊。你与观白相熟,倒不如问一问他,许可从中摸出些线索来。”

裴渠点点头。

徐妙文打了个哈欠,昨夜他被一群下作的洛阳蚊子嗡嗡嗡地纠缠了一夜,就没睡个囫囵觉,这会儿困了便自然而然挪了个舒服的位置睡了。

南山办完洛阳的事,火急火燎赶回长安已是余月最后一天,坊间弥漫着粽叶清香,满满是盛夏将至的气息。

她未及回家便先去了趟崔宅,三娘不在家中,崔校书倒是揪着个弘文馆士子在家下棋,老家伙与学生一来一往斗得很是热闹,看到南山来了,喜上眉梢:“南媒官又来与我家三娘说亲啦?”

南山早年间常问崔校书借书看,两人也算是相熟。崔老头做了一辈子的校书郎,旁人看着觉得没出息,他倒乐在其中,抄书编书很是自得。

南山在棋盘旁的席子上跪坐下来,知了声响个不停,空气里的粽叶香让人不由遐想粽子的美味。上回感受到那亲切的美味还是什么时候呢?十年前?十一年前?总之,是很久前的事了罢。

她深吸一口气,崔老头说:“粽子快煮好哩,吃一个再走罢。”

南山摇摇头,将封好的信取出来放在一旁:“有人想与三娘相上一面,特意让某转交这个,等三娘回来给她罢。”她四下看看:“三娘今日做什么去了?”

崔老头道:“又去城郊啦,她们那群小丫头,只会游玩作乐没个正形,哪像你这般懂事。”

“老师又赖皮!”对面的年轻士子毫不留情地戳他面皮。

“哎呀哎呀,我老啦,你就不能让让我。”崔老头继续耍赖皮,不肯挪子,学生也不肯,他索性不下了,喊住南山:“来来来,他不陪我下你陪我下。”

“某还有……”一个“事”字还未来得及出口,崔老头已是狡猾地按住那信封:“若不陪我下,这信我便不转交给三娘了,看你还如何说媒!”

南山实在没法,硬着头皮同那士子换了位置,与崔老头下起棋来。

下了一会儿,崔老头问:“不会是裴家七郎写来的罢?”

“正是。”南山道,“但那人似乎心眼复杂,某也看不透。不过三娘是个人物,比较起来某觉得三娘还要胜一筹。”

崔老头说:“哪里的话,三娘怎能比得过那种旷男,论心眼三娘肯定是要输的,何况那裴家旷男还长得格外好看,三娘喜欢皮相好的男人,到时候别见了走不动路咯!不行不行,我得与三娘说说,皮相好是没有用处的。”

南山问:“校书应是不少年未见那裴七郎了罢,怎能笃定他眼下还长得好看呢?指不定残咯。”

“也是,人总要从一片灿烂长成我这个样子。”他指指自己爬满了褶子的老脸,还不忘自夸:“伊昔红颜美少年啊!”

“老师好歹一把年纪了,自重啊自重!”旁边士子就差拍案了。

崔老头一瞪他:“怎么,你不会老呀,你老了比我还丑。”

南山忍住笑,磕磕绊绊陪着崔老头下完棋,最后盛情难却吃了一只粽子,闭坊的鼓声已然敲响。南山连忙擦擦手,笑道:“某这就告辞了,崔校书记得将信转交给三娘。”旁边年轻士子也起了身,与老师道别后,同南山一起出了门。

南山要赶在闭坊前回家,不由跑了起来,那年轻士子在后头追得气喘吁吁,嚷道:“哎呀南媒官如何跑得那么快!”

“不跑要露宿街头啦!”南山笑着继续往前跑,那士子便辛苦追。

这么跑了一路,好不容易回了坊,南山见那士子还跟在后头,便问:“郎君也住这坊?”

那士子点点头:“刚赁的屋子,与同年一块儿住。”

南山便不再多嘴,径直往家里去。

这时日头西下,已现晦色,南山拎着包袱走到家门口。小门小户,门皆是对坊内而开,很是安静。她开口唤了一声:“凤娘,我回来啦!”

那士子也朝里瞥了一眼,只见一中年妇人摸索着走了出来,略有些慌张地同南山道:“家、家里有客来了。”

【零八】窃贼心思

凤娘平日里除了街坊很少见生客,今日这么紧张,那必定是来了不熟悉的人。

她步子有些急,南山怕她摔了,忙上前扶住她:“凤娘小心。”凤娘握住她的手腕,压低了声音道:“有位从洛阳来的郎君,说是要给你送东西,我便给他开了门,还、还在里面,来了没多久。”

南山视线越过凤娘朝里看了一眼。她家是两进的小宅子,有个小院落,后边三间屋舍,紧凑实用。她站在门口是瞧不见里面的,但听凤娘这么一说,南山心中也略略有了猜想,她小声安慰了凤娘,随后便带着她往里去。

一间光线黯淡的小堂屋里弥散着粽叶糯米的清香,南山在门口顿住脚步,瞧见了正襟危坐的裴渠。这位兄台一丝不苟地跪坐在蔺草席上,面前矮几上摆了一只碟子,里面放了一只还没脱衣服的粽子,另一只可怜的粽子早就被剥得干干净净,有一大半被吃进了裴君的肚子里。

裴渠看她一眼,又低头咬了一口白糯糯的粽子,直至将那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也不剩。南山终于看得缓过劲来了,她似乎记得谁这样吃过粽子,她祖父,她祖父就是这样的。一看就是官家做派,连吃东西都分外含蓄,含蓄中偏偏又透着“我要把你吃光光”的凶恶与贪心。

凤娘在南山身后站着,不知南山为何不进去,便轻拍了拍她的背。南山回过神,脱掉鞋子进了堂屋,搁下包袱弯了腰老老实实行了个礼,随即作讶然状:“七郎到访,令寒舍蓬荜生辉,只是不知七郎有何要事?”

裴渠自袖袋里取出帕子擦了手,偏过头从蔺草席上拿过一只盒子放到矮几上:“南媒官请坐。”

南山顿时觉得怪怪的,这是她自己家,怎么裴渠到访便一下子主宾颠倒了?她于是在矮几对面坐下,伸手接过那长得有些胖的盒子,打开来见里面是一小罐子酒。

“郎君这是?”谢媒酒也不必这么早送吧,太着急啦!

裴渠似乎能猜到她脑中想法,缓缓回道:“并非谢媒酒,是拜师酒,为师请你喝。”

南山想了想,再看看那罐子酒,认真回说:“可是某不喝酒。”

“一杯也不喝?”

“滴酒不沾。”南山在这件事上难得有原则起来,似乎舌尖舔上一滴酒都会要了她的命。她迅速缓和了语气,道:“如此美酒,放在某这里实在是浪费。郎君还是收回去罢,也没有规矩说拜师定要喝酒的。”她想想:“某可以以茶代酒敬师父一杯。”

她正要起身去煮茶,裴渠却做了手势,示意她坐下:“不着急。”

南山听着外面将歇的鼓声,心里翻了个白眼,不着急什么呀,都快要闭坊了,我们这可没有旅店的,想住我家也是不行的,我家只有两间屋子能睡人!

南山略有些着急地屈指叩了叩几案,忽问:“郎君今日如何未穿官服呢?”你套上官服好歹还能跟坊卒施展一下官家特权啊!

裴渠却说:“官服太旧了。”

“诶?哦。”南山想,一件袍子穿上个九年,也的确是够旧的了。这么一说,显得皇帝真是天底下一大抠,将臣子丢到番邦去,连官服也不多送几套,让人穿九年!九年!

南山的思路又被裴君岔了出去,她好不容易回过神,不死心地再问道:“郎君鱼袋也未带么?”

“鱼袋只给职事官,去番邦没多大用处,走之前便交回了。”

南山黑了黑脸,裴渠脸上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他偏头看了一眼堂屋门口,南山便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随同自己一道回来的那位年轻士子此刻正呆愣愣地站在外头,不走也不进来,不知在想些什么。

南山霍地起了身,走到门口与那士子小声道:“郎君有事?”

那士子略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某是今春进士,颍阳郑聪,表字敏之,住在坊西,离这儿不远,往后还望南媒官多多照应。”

颍阳郑聪,廿二岁,经策全通是为甲第,请授弘文馆校书郎,家中有……

南山忙打住了思路,没有继续往下想。她只道:“郎君谦虚,将来郎君仕途通达,某等届时还要请郎君照应才是啊。”

“不敢不敢”、“哪里哪里”、“时候不早,郎君该回去了”、“哦,是”如此几番推接,南山终于将这位对自己颇有好感的新科进士给打发走了。

此时坊中鼓声也已是敲尽,她有些无可奈何地回头看一眼裴渠:“郎君今日不打算走了么?”

她不喜欢回避问题,该解决的还是要解决。

“裴某原本打算闭坊前回去,可南媒官迟迟不归,裴某便只好等了。”

还是她的错了?不,南山想,大约是你未来岳丈的错,他拖着我下了好几盘棋咧!不然我早就回来了!你未来岳丈还耍赖皮!将来要是翁婿对弈,不知道你会不会容得下岳丈耍赖呢,哼哼。

南山站门口想了一下,偏头看了一眼凤娘,道;“凤娘,我今日便与你一起睡可好?我那间屋子腾出来给这位郎君睡罢。”

凤娘自是没什么意见,但家里留个大男人,总觉得有些怪哩。她将南山拖至一旁,小声地嘀嘀咕咕了一会儿,问清楚南山此人来历,这才点点头,自己心里又念叨着晚上不能睡得太沉,得时时刻刻替南山听着动静才行。

裴渠更无意见,欣然接受了南山的安排,竟还动手给她们一家子做了晚饭。

南山在一旁看得很是淡定,心道自己猜测果然正确,君子在番邦小国的确十分不易不光种菜卖菜,连下厨的本领也练出来了。

晚饭稀松平常,榆叶羹、饧粥、蒸热的赤豆粽子,清甜适宜,又能饱腹。

凤娘虽看不见,可喝了这朴素的榆叶羹,却也免不了揣测这位郎君是个怎样相貌的人。寻常百姓家娶妇,三日新妇下厨,洗手作羹汤,以羹汤好坏断厨艺。若这位郎君是个漂亮娘子,做得这样一手好羹汤,婆家恐是要高兴坏了。

哎呀,只可惜是个郎君。

凤娘想着想着,那边南山已是吃饱了。

南山不等他们吃完,便起身道:“凤娘,家里没水了,我去挑水。”

她拿了木桶扁担便往外去,裴渠目送她离开,顺便喝完了碗里最后一口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