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珠后背已是沁出冷汗,又暗自庆幸自己起先多个心眼,没住在前头的那个地窖里,而是躲在这里,这才逃过这个劫难。

这一夜,在这漆黑的地窖之中,菩珠听着外面隐隐飘下来的阵阵喧嚣声,一夜无眠。

那姓沈的带着这队人马在镇上停留了三四日,白天应是去周围找人,驿舍里不闻声响,夜里回来,发出动静,就这样,终于到了第四日的早上,姓沈的带着人走了。但在走前,于菩珠而言,却发生了一桩意外。

或是东狄人的天性所致,那些人牵走马后,竟顺手点火,把马厩给引燃了。

菩珠起初无知无觉,人在地窖,渐渐感到有些闷热,觉得不对,于是架梯慢慢爬了上来,稍稍推开上面的窖盖,看了一眼,这才惊觉,近旁马厩已是起火。

她正要出来暂时躲避一下,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时,整间马厩坍塌,将近旁的一片泥墙压塌,那墙朝着窖盖倾了下来。

菩珠下意识立刻将窖盖挡了回去,只听头顶“轰”的一声,重物砸在了顶上,一阵簌簌响动,头顶泥尘不停坠落,她更是被震得一阵头晕目眩,险些扶不住梯子,差点从上面栽下来。

她死命地抓住梯,闭目靠着,待那阵动静过去,自己人也渐渐恢复过来,试着再抬手去推窖盖,却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上面应是压了一片断墙,太过沉重,她竟推不动了。

地窖中本就有些热了起来,再加上焦急,顷刻之间,她浑身冒汗,命令自己镇定下来后,再试着去推,依然无果。

外面,马厩的可燃物有限,大约很快就烧完了,地窖里的空气也渐渐地凉了下来。

菩珠在休息过后,继续试。她徒劳地试了许多次,最后一次,使出浑身的力气,一丝一丝地,用她举得酸痛得就要断掉的胳膊,终于将那盖顶往侧旁稍稍挪开了几寸,借着蜡炬的光,这才看清,外头还横了一根塌下来的柱子。那柱子似顶在那片倒塌的墙根之下,死死卡住了。

接下来的几天,在徒劳地继续试了无数次后,菩珠终于不得不去面对一个现实。

以她之力,她是不可能从里面顶开盖,将那根压在窖顶的柱和那面断墙给挪开的。

她出不去了!

接着,她又意识到了另一个更加可怕的问题。

食物还能够她再吃上些天,即便坚持一个月,也没问题。

但是水,那只水囊里的水,已经剩下不多了!

她不敢再徒劳地耗费体力。多耗费一分体力,便就需要更多的水来缓解那口舌干燥之感。

她只能等待,等待谁能如她一开始设想的那般,想到她可能会藏身在这里,过来将她解救出去。

接下来的日子,就这般,开始一日一日,在等待和煎熬中渡过。

尽管她已经极力节省,每天都躺着,不去多做任何一个消耗体力可能让自己感到更加口渴的动作,但是水囊里的水,还是一日日地少了下去。

在大约十天之后,这一日,她喝完了水囊中的最后一滴水。

再也没有了。

而这时,蜡炬也早燃尽。

她已在黑暗中渡过了多日。

她总是感到口干舌燥,想睡觉。每一次,当绝望的困意来袭,她便和腹中的孩儿在心里说话,不停地说话,好让自己不陷入昏睡。

她害怕,怕万一就这么睡过去,若是再也醒不过来,她腹中的孩儿该怎么办?

……

李玄度一路逆行,纵马狂奔,朝着福禄镇而去。

他有一种预感,倘若她还活着,此刻还在某个地方等着他去找她的话,那个地方,一定会是福禄镇。

因为那是他们初次相遇的所在。

三天后,他便赶到了镇上。在他进入镇口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人。

那是一个精瘦、皮肤黝黑的十七八岁少年。

他认得此人,崔铉的手下,似名叫费万。

但是此刻,他身上带伤,并且,看起来伤得十分严重,原本似乎躲了起来,在看到他后,才从一堵倒塌的墙后步履蹒跚地出来,叫住了他。

李玄度诧异,问他何事,怎会在此现身。

费万将自己在两个多月前受崔铉所派,到玉门关向王妃传达消息,告诉她皇帝李承煜来了河西,等她在玉门关要将她直接接走,以及接着后来发生的诸事,全都说了一遍。

“殿下,我向杨都尉传了消息后,因和王妃约好在此地碰头,立刻赶了回来。谁知半道之上,遇到了沈旸的人,我寡不敌众被抓,那姓沈的逼问王妃下落,我自然不说,他便将我折磨成这样。前些日,终于叫我寻了个机会逃了出来。我与王妃分开时,她说她有了身孕,三四个月了,如今过去了两个多月,王妃身子应当更是不便,我担心不已,便想先来这里找她,也是方到,没想到遇见了殿下……”

李玄度一直听他说话,神色凝重无比,待听到他说王妃怀着身孕,起先茫然了片刻,突然回过神来,神色怪异至极,伸手抓住了费万的肩:“你说什么?王妃她有孕了?”

费万肩上也受了伤,忍着痛,点头:“是,王妃自己亲口和我说的……”

李玄度一把放开了他,猛地掉头,往镇中奔去,冲入那间如今面目全非的驿舍,从前到后,全部屋子,连同厨屋前那个开着口的地窖也都找了一遍。

不见她人!

他停在驿舍院中,徒劳四顾,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往外冒,手心也变得冰冷,汗湿了一片。

当初她既也和费万约好在这里碰头,若是没回,人又未到杨洪所控的那一带,似她又有了身孕,拖着沉重身子,如此长的几个月的时日,她到底去了哪里?

那少年说她两个多月前,便就三四个月的身孕。

也就是说,上次在他离开她去救他舅父时,应当便是她怀孕的时候了。

他眼睛泛红,这一瞬间,在极度的自责和绝望之下,胸中血气翻滚,眼前发黑。

他闭了闭目,勉强稳住心神,忽然想起驿舍对面仿似便是从前她寄居杨洪家中时的住所。

明知希望不大,他还是立刻便狂奔而出,奔向对面那座院落,冲了进去。

他找遍了每一间屋,依然没有她。

最后他推开一扇门,看见地上有具已不可辨认的男尸。

他心神紊乱,掉头便走,想再去别的地方寻她。忽然,视线定住了。

他慢慢地俯身,捡起他脚边门槛角落里的一样东西,举到眼前,盯着看了片刻,手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了起来。

他认了出来。

这是她的手镯!

他绝不会认错的!

他的视线,从镯再次转到地上的尸首,死死地盯着。

难道……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毒蛇般钻入了他的心底,令他悚然战栗,浑身发冷,整个人几乎就要站立不住了。

不不,这不可能!

他立刻又将那念头从心底给驱逐了出去。

她怎么可能出那种可怕的事!

她心心念念,这辈子就想要做皇后,甚至,她还要做太后!

如今连他都还没做皇帝,她怎么可能就那么没了?

即便境况再难,他的姝姝,只要还没做成皇后,她便绝不会放弃。

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镯子,慢慢转头,又望向了对面的那间驿舍。

她就在附近,她不会走远。

就在他们第一次相见的这个驿舍里,她等他,等着他去接她。

他的心这样告诉他。

他再次奔了进去,一边到处地找,一边大声喊着她的名。那撕心裂肺般,又带着祈求的阵阵唤声,依稀传入了地窖之下,终于将黑暗中半睡半醒,意识已是有些模糊的菩珠给唤醒了。

她慢慢睁开眼睛,侧耳细听,突然间,整个人打了个激灵,彻底地清醒了过来。

他来了。

她苦苦坚持,等待了这么久的他,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她流下了眼泪。湿咸的泪水沿着她的面庞滚落,滚到干裂得已是渗血的唇上,渗入齿间,竟有淡淡的甘甜回味。

“我在这里——”

她努力想要发出声音,但却发现自己的喉咙仿佛已是黏在了一起,张了张嘴,却根本就发不出半点的声音。

她挣扎着站了起来,在黑暗中,摸索到了那张梯子的近旁,手指抓着梯子,抬脚踩了上去,一步一步,吃力地往上爬,爬到窖口,抬起手,掌心拍在了那块顶在她头的窖板之上。

一下,又一下。

一下,又一下。

她不停地拍,咬着牙,用尽全力,也不知拍了多久,好似无比漫长,手心排得麻木,又好似只是片刻,其实并未多久,在她最后,再次用力重重击拍之时,突然,手拍空了。

李玄度终于听到了自那被火烧塌的马厩下发出的拍击之声。

声音沉闷,时而微弱,时而响些。

他身体里原本已是渐渐凝固的血液突然又开始流动了。

他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双手抬起压在最上的一堵断墙,将那堵墙一把掀开,接着挪开一根成人大腿粗细的柱木,最后移开了那块窖板。

就在掀开盖顶的那一刹那,明亮的白日天光,倏然从头顶涌入。

已是多日未曾见光的菩珠猛地闭上眼眸,垂颈,无力地将额靠在了梯上,人也跟着再也支撑不住,手一软,便要从梯上跌落。

一双有力的臂膀伸向了她,将她身子圈住,轻轻一提,她整个人便被拖出了地窖,下一刻,又落入了一个坚实的怀抱。

李玄度紧紧地抱着她的身子,什么话也没说,只将她的脸压在自己的胸前,用身体替她的眼睛遮挡光线。片刻过后,当听到她用沙哑的嗓音低低地说:“你终于来了……咱们的孩儿,方才又踢了我一下……”他再也忍不住,红着双眼,低头便亲吻起她,片刻后,更是泪流满面,也不知是自己,还是她的眼泪。

…………………………………………………………………………

漆黑的窖底,她被埋住。

李玄度无法想象,她一个人是如何渡过那些天的。

更不敢想象,倘若她在这里,孤身一人,一直等不到他来,她将该当如何。

后怕,心痛,自责,这一刻,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宣泄的泪味之中,李玄度终于又尝到了来自她干裂唇瓣的咸腥,顿悟,知她此刻必是极度干渴。

他压下心中那涌动着的万千情绪,放开了她,取水来,一臂轻轻托起她的身子。

她无力地靠在他的怀里,就着他的喂,一小口一小口饮了些水,精神终于慢慢地恢复了些,抬眸望向了他。

他风尘沾面,胡须拉碴,双眼布满了血丝。

他发觉她看自己,停了喂水,亦低下头,望她。

四目相顾之时,彼此眼中,只剩对方瞳仁两点里映出的那个自己的影,再无半点别的多余。

“姝姝,我来迟,叫你久等……”

片刻后,回旋在心头的千言万语,只化作了这低低的一声,入她耳中。

菩珠禁不住再一次地红了眼,摇头,复又摇头。

她不想再落泪了,免惹他忧,但眼泪却还是禁不住,自眼眶中纷纷坠落。

他不迟。

只要他来,那便不迟。

她会等他,一直等下去的。

曾经,在她生命将到尽头之时,明知不该怪他——一个和她一生也只不过有着数面之缘的近乎陌路的人罢了,她怎能指望他来?

但最后一刻,当心底的期待被证明彻底落空,她还是忍不住暗暗地生出了怨艾。怨己之暗念,怨无所回应。

便是带着这近乎任性的怨艾,这一辈子,她和他再次相遇。几多歧路,辗转反复,终于,在这一刻,她心底那似从遥远前世带来的曾被凿空的地,填满了。

听着他在耳畔不停地哄自己,为他的迟来向她解释,恳求她的谅解,她的泪反而更加汹涌,不可禁绝。

李玄度又怎知她百转千回的寸寸柔肠,只道她仍未从生死历劫中恢复过来,忽记起一事。

“姝姝,我收到了你的信。你不是要我亲口回答你吗?我这就回答。我心中亦惟你一人!除你之外,再无别爱!”他急切地向她告白。

菩珠呜咽了一声,不顾自己的一张脏面,再次扑入了他的怀里,一边流泪,一边胡乱点头,手紧紧抱住他的腰背不放。

衣襟很快就被她的眼泪打湿。李玄度的心亦变得潮湿而柔软。

他静静地拥着她,任她在自己怀中落泪,终于,等她慢慢停了抽噎,方松开她,抬手为她擦拭面颊上的泪痕,柔声问道:“你好些了吗?”

菩珠的情绪终于彻底地安定了下来,点头,这时终于想到自己此刻的模样,必污秽狼狈,全都叫他看了去。不禁低头,不敢再看他。

李玄度笑了。知她爱美,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又看了眼她隆起的小腹,低声道:“此地不可久留,我先带你回。”说着将她抱了起来,朝外快步走去。

他寻到一辆被逃难人弃在路上的空车,套上马匹,载着她,带了受伤的费万,取小道往郡城赶,遇到了后来追随他出来方赶到这里的一队随从。

他们还带着一个俘虏。

那俘虏便是沈旸的亲信。

队正向他报告,昨日遇此人与十几名东狄武士同行,双方交战,杀了东狄人后,绑来交他处置。

那人没想到他竟也来了此地,愣怔过后,自知再无活路,索性也不求饶,闭目,做出一副悍然赴死之状。

李玄度盯了那人片刻,唤费万上前,吩咐了一声。

费万咬牙拔出匕首,上去手起刀落,伴着那人发出的一声惨叫,将一只耳朵割了下来,掷在地上。

李玄度命人释开缚索,冷冷地道:“你家主当日救过我手下人一命,今日我便还他一命,饶你不死。但你惊我爱妻,令她险些蒙难,割你一耳,权当教训。回去告诉你的主人,玩火者自焚,弄权者,必将自噬!叫他好自为之!”

菩珠坐在车中,从窗里望着那人捂住流血的耳仓皇逃去的背影,闭目,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三天后,她被李玄度带入了郡城。入城时,见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从河西各地逃难涌入的难民。

李玄度将她安置在一处守卫森严的清净住所,第一件事,便是叫郎中来替她检查身体。当得知她除了血气不足,有些皮外伤外,别无大碍,胎儿也很是稳妥。他松了口气,待她沐浴过后,亲手替她双足上药。

她的双足伤痕累累,足底还有脚后跟的部位,新伤覆着旧伤。

过去这么多天了,两只原本泛着嫩粉红色的脚趾盖上都还残留着淤青的痕迹,可见当日,她双脚的磨损程度。

菩珠靠在床头,见他抱着自己的脚放在他膝上,低头仔细上药,动作轻柔,眉头紧皱,目光充满了疼惜之色,心里不禁悄悄涌出甜蜜之感,缩了缩脚趾,轻声说:“已经不痛了!”

他抬眸,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捧起她的一只玉足,吻了吻光着的脚背。

菩珠脸顿时热了,见他亲完一只,似还想要再亲自己的另只脚,慌忙将那脚从他膝上缩了回来,用裙裾盖住,不让他再亲。

他要掀,她不让,手死死地攥住裙边。

他仿佛有些不满,停了下来,抬眸看她,忽然冲她微微挑了挑眉。

她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他握住了她还放在外的那只方已被他亲过一次的脚。

这一回,她只能红着脸,眼睁睁地看着他俯首在她那只足背上再次印下了一吻,这才放开,神色转肃,扶她躺在枕上,让她休息养伤,说他有事先去,不能再留这里陪她了。

菩珠知他何事。

涌入郡城的流民越来越多,琵琶峡口军情紧张,前方吃紧,而援军还未到达,局面异常严峻。

她立刻说:“你去吧,我有人陪。”她指了指自己那已隆得老高的小腹。

李玄度笑了,点头,转身待要走,又停下,靠了回来,手掌贴到她的小腹上,小心翼翼地摸了一摸,俯首对着她的肚皮低低地说:“乖乖再替阿爹陪她,等你出来了,阿爹奖赏你。”说完这才迈步,匆匆而去。

第130章

(注:上章末, 有2000字的增补内容,如果点开这章,你感觉情节连接不上, 那就是你没看到, 转回上章, 刷新下就可以。)

……

杨洪数日前在琵琶峡口指挥守关之时,身中流箭受伤, 此刻身缠伤带, 脸色苍白, 正等着李玄度,见他现身, 说粮官方才再次来报, 城中粮储告急, 而流民越来越多。今还能设几处粥点施粥,勉强发放, 再过些日, 待留给流民的粮储耗尽,到时琵琶峡口便是能够继续坚守,后方恐怕也要大乱。

他说话之时, 虽极力克制情绪,但忧心却是掩饰不住。

李玄度起先没说话,只踱步到了东窗之前,望着靖关方向, 沉吟了片刻,忽回头道:“杨都尉可想过夺下靖关?”

杨洪一愣。

若夺了靖关, 便可让那些流民暂入邻郡,不但可缓解郡城人满为患的态势, 更重要的是,可借近郡粮草暂用,解决后顾之忧,自然最好不过。

但是靖关却是皇帝亲口下令关闭的。若是强攻,和造反有何区别?

他此前从未想过还有如此的可能,此刻听到这话从秦王口中说出,惊骇过后,沉默了下去,犹豫不决。

“殿下……兹事体大,下官不敢擅自做主……”

李玄度道:“金城汤池,非粟不守。援军路途遥远,非朝夕能至。流民缺食,尚可一日一粥勉强果腹,若守军粮尽,都尉难道叫他们空腹守城?非常之事,便以非常手段处之!此事我来,我亲自去攻靖关。日后朝廷问责,亦由我来担罪!”

秦王说这话时,目光炯炯,语气中的果决之意,如剑出鞘。

杨洪心一横,咬牙道:“殿下乃千金之躯,怎能冒如此之险!下官领兵去攻!河西守战,请殿下代下官把着!”

李玄度微笑道:“杨都尉不必与我争了,你受伤不轻,如何攻城?且你在河西多年,比我擅守。那边琵琶峡口,还是劳杨都尉你亲自把着,有你坐镇,将士心安。这边靖关,我来!”

将士早就对皇帝当日的闭关之举十分不满,便是心怀愤恨者也是不计其数,当日险些哗变,根源亦是在此,此刻听到秦王竟要亲自领兵去攻靖关,虽明知攻关艰难,九死一生,但秦王既不惧,众人自是血热,纷纷要求随战。

靖关易守难攻,城楼高耸,地势如同天堑,一向被视为西向通往内郡最后、亦是最为牢固的一道关卡。

强攻,便意味牺牲。

李玄度不敢轻视,组织选拔敢死之众,详细制定攻打计划,以将伤亡减到最轻,一夜忙碌,直到天光破晓,方回到了她住的地方。

他望着门窗,脚步渐缓,最后停步在了廊阶之下,踟蹰不前。

才将她接回,抚定她心,这边转身,自己便就要去强攻靖关。

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和她开口,正踌躇间,忽听那门轻轻“吱呀”一声,抬眼,见她竟出现了门槛之后。

他一夜未归,虽派人回来传了消息,让她不必等他,自管安歇,但想到河西之局,又如何睡得着?睡睡醒醒,胡乱合眼了半夜,大清早便就醒了,想出来到院中透口气,不料李玄度竟就立在阶下,见晨曦黯淡,他身影凝停,一怔,脸上随即露出笑,正要迈步出来迎他,李玄度已是几步迈上台阶,到了她的面前,握住她臂。

“怎如此早便醒了?脚还没好,还下了地?”

他将她抱起,送了进去,放回到床上。

菩珠笑道:“昨日白天睡了好久,又睡了一晚,不困。脚也差不多了,走这么几步,还是能行的。”

她说着话,借着窗外透入的朦胧晨曦,看着他,见他不语,只伸手过来,默默地替自己轻轻揉着因怀孕而变得微肿的小腿,微微歪着脑袋,看了他片刻。

“你有事?”

李玄度下意识地摇头,才摇了一下,又停住,和她对望了片刻,终于把强攻靖关的决定说了出来。

“姝姝,姑母与都护府的援军,照我估计,最快也还需半月方能到,这边若无新的粮草入库,恐怕支撑不了这么久。此事本也不用我去,但杨洪受伤,实不能胜任,而攻靖关,形同作乱,我若不亲自去,将士恐怀有顾虑,不能决勇。如此攻城之战,若是士气不足,想要拿下,恐怕无望,徒牺牲将士性命而已,何况靖关险峻,乃帝国第一西关……”

菩珠慢慢地坐直身子,脸上笑容也渐渐消失。

他停了下来,凝视着她,慢慢的握住了她的手,和她手指交握,紧紧相缠。

“姝姝,你莫为我担心……”

他一顿,忽然笑了,语气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你不是说,我在你那梦中后来做了皇帝吗?原本我还不信,如今是越看越像了。你想,攻靖关,便是反了朝廷,往后,便是我不想,杨洪和河西那些跟着我去攻城的将士,怕也不会答应……”

菩珠忽然爬了起来,膝跪到他腿上,伸手紧紧地搂住了他的肩背,脸靠在他的肩上。

他停了下来,任她如此抱着自己,慢慢地,也伸出手,回抱住她变得日益臃肿的腰身。

两人默默相互抱了片刻,菩珠终于松开他,笑道:“你何时动身?”

他说:“士已点选完毕,事不宜迟,明日便就动身。”

菩珠凝视着他,一字一字地道:“好。你早日胜归,我和孩儿等你回来!”

……

守卫靖关的守将名马翼,出身世家,原本头衔是四品明威将军,当日李承煜下令闭关之后,转头便将他擢为了三品的昭勇将军。须知若无实打实的功劳,或有过硬家世为靠,武将想从四品跨入三品大员之列,就算称不上难如登天,亦绝非容易之事。而今凭空便就跳过从三品,直接变成三品大将,他感恩戴德,自己分析河西局面,料杨洪应当坚持不了多久,能守到今日仍保有琵琶峡口,没叫东狄人攻到靖关之下,也是暗暗佩服。

但佩服归佩服,对杨洪,他向来看不起其出身,更不可能违抗皇帝之命。自河西之战爆发后,令部下严防死守,每日警戒,并准备足够的火油、滚木等守城战资,为的,就是防备东狄人打到靖关发动攻击。

今日早五更,他尚在睡梦里,忽闻战报,斥候探得有支兵马正往靖关发来,且似携有云梯等攻城战具,起先以为是河西彻底被破,东狄人打来了,待听闻是河西军,不禁震惊于杨洪的胆大,又得报,竟是秦王李玄度领兵,他亲自来攻,顿时惊慌不已,慌忙召人商议对策。

京都里的皇帝与占了东都的沈旸正在作战,北疆亦起战事,这些消息,他不是不知道。如今秦王李玄度亲自来攻靖关,他心里没有半点犹疑,也不可能,但最后,还是被一个心腹的一句话给说得下了决心。

那心腹道:“沈旸若胜,占了京都,将军你投诚,保今日地位不难,日后说不定,还能更进一层。但今日,将军若降秦王,莫说皇帝陛下未必败,即便日后当真败了,天下为秦王所得,将军你三两个月紧闭关门,坐视河西苦战,致令军民伤亡惨重,秦王或将饶将军性命,但往后将军想保荣华富贵,绝无可能!”

一番话将马翼说得心惊肉跳,彻底打消投降之念,只下了死令,命手下五千兵马全力以赴,死守关门,更是将计划用来对付东狄人的火油滚木亦尽数搬运上了城墙,阻止河西军攻城。

李玄度领兵奔至靖关铁门之外,令两千勇士列阵,待命于箭程之外,派一大嗓士兵先行出阵喊话,令马翼出来对话。对方半晌不肯露脸。他遥望城头,见戒备森严,刀枪剑戟,灿若霜雪,城墙墙垛之间,更是隐隐露出道道滚木,知今日必是要血战攻城,乃命鼙鼓出列,准备怒鼓发令,自己一马当先,取了大弓,正待瞄准那杆高高插于城楼正中间的马字旗,将它射断,忽这时,见城关的对面,从那墙内,竟率先出现了一杆铁箭,凌空而出,亦朝那旗杆激射而来,不偏不倚,正中旗杆。

那箭的力道,猛悍无比,不但彻底洞穿了旗杆,暴击之下,余力惊人,击得木屑纷飞,风过,旗杆的上半截在空中仿佛醉了酒似地晃了几下,最后在城头士兵发出的惊呼声中,拦腰而断,带着将旗,从城头跌落,掉在城门之下。

将帅之旗,如将帅之首,不但是威严的象征,往往更被视为战况的吉凶预兆。战事之中,定会有专门一队士兵保护旗帜不倒。

而今日,秦王尚未开始攻城,这边城头上的旗便就被利箭射断了。

马翼方才只是心虚,不敢登上城头和李玄度对话而已,人就在旗杆近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旗帜竟被来自城内不知何人所发的利箭给射断,咔喇喇地掉下城头,骇异过后,更是大怒,转头察看,见对面城关通出去马道之上竟来了一队人马,当先那人身材魁伟,气势过人,带着身后约千余的骑兵步卒,正朝这边驰来。

他大惊,一时不知对方是和来头,飞身扑到了城墙头上,探身朝外望去,见对方头戴兜鍪,身披战甲,龙威燕颔,气势过人,只觉面熟,一时却又想不起是谁。正盯着,听他突高声喝道:“马翼!此关门乃当年太祖为防御敌寇而修,今日你却用来残害河西同袍,国贼亦不过如此!再不启门,人人得而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