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我想钟国就是那个前世给你披过一件衣服的人。今生你和他相恋一场只是为了回报他,你们的缘份只有这么多,所以不要再为他伤心难过了。”

钟国只是前世为她披过一件衣服的人吗?当时他却那么笃定地对她说,他就是那个前世葬她的人,她要用一生一世来报答他。不过如今他已经不需要她的一生一世了,她只是他人生的蒹葭四月,他已头也不回地匆匆走过。一如故事中仅留下一件衣服的路人。

而程实,此刻却在她耳边低语:“苏一,你相信吗?我才是那个前世葬你的人,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他的眼睛确信而坚定地凝视着她,迎着他的目光,她终于含着泪光笑了。

2008年春节期间,苏一正式告知父母和好友,她和程实已经是恋人关系了。

苏氏夫妇的高兴就不用提了,许素杰也十分开心:“苏一你总算是把钟国放下了,程实也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这样很好,祝你们恩恩爱爱甜甜蜜蜜比翼双飞白头偕头。”

听得她啼笑皆非:“许姐姐,你这词也太老土了吧?”

“没办法,原谅一下我这个老土的孕妇吧。好了,我先下线了。”

看了那么多医生吃了那么多药后,许素杰终于如愿以偿在十月份怀上了未来的“奥运宝宝”,婆家娘家都乐得合不拢嘴。因为是好不容易怀上的,而怀孕头三个月又是危险期,胎儿容易意外夭折,于是她早早请了假在家里休息养胎。每天上网不会超过半小时,说是电脑对胎儿有辐射,真是十万分的小心翼翼。所以没和苏一聊几句就下了线,现在她的世界中,未来的孩子最最重要。

宋颖也送上祝福:“你和他一起去了加拿大,我就知道你们将来肯定会走在一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你终于是和他培养出感情来了。虽然我不认识程实这个人,对他没有什么了解,但我相信你应该不会选错人。祝你们幸福。”

“谢谢你宋颖,我现在很幸福,程实对我真得很好。”

“哦,一定比以前钟国还要好吧?”

耳机里,宋颖随口而出的一句话让苏一浑身一震。她话一出口便自知失言,马上道歉:“对不起苏一,我一时嘴快。”

“没关系。”苏一竭力让自己若无其事地笑,迅速岔开话题:“你相亲怎么样啊?有没有遇上什么合适的人选?”

宋颖和苏一同岁,今年也二十五了,却一直还没正儿八经谈过恋爱。她眼光高,一般的男人入不了她的法眼。总是喜欢的人不出现,出现的人不喜欢,挑来挑去,不觉就蹉跎了年华。二十五岁也不算小了,终身大事确实应该要考虑了,有热心人来为她介绍对象时,她开始愿意去看看接触一下。

说起这个话题,宋颖意兴阑珊之极:“别提了,越相越没感觉。”

她不想谈,苏一也就不再多问。在她看来那应该是件十分无聊无趣的事。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男女,为着将来结缔一门婚事的目标坐在一起,微笑,寒喧、客气地交谈,含蓄地审视…她怎么想怎么觉得那种场面尴尬。

谈话草草结束,摘下耳机很久后,苏一耳中却还反复荡响着宋颖那句话:“比以前钟国还要好吧?”

钟国以前对她的好,宋颖是非常了解的,所以她才会下意识地这样问。而如今那些好,都已经在时间里灰飞烟灭,可是为什么在记忆里还那么鲜明如绘?宋颖不过那么随口一问,诸多曾与他共度的甜蜜往事却如同影碟机里的光盘,自动在脑海中一放再放。

已经消逝的往事,为什么还要这么清晰分明地记得?用力抹了一把脸,苏一对自己反复说:该结束了,该结束了,该结束了…

是呀,过去的一切已经成为过去,无论是他、还是她,都已经另外有了新的选择。该结束的终归要结束,纵然撒手之际难免还有那么一丝牵心动肺的痛楚与眷恋…

15、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爆发了一起严重的暴动事件,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看到□的新闻时,苏一很吃惊。一直以来她只知道台湾闹着要独立,西藏怎么也闹起分裂来了?这个策划暴动的□集团她连听都没听说过。怎么2008北京奥运临近了,他们就恰到好处地蹦出来兴风作浪?而某些外国媒体紧随其后的相关报道不仅带有显而易见的误导和污蔑性倾向,并且还就此事提出“抵制北京奥运会”的呼吁。把体育盛事和政治问题挂上钩,这——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虽然因为个人原因,苏一对北京奥运一直暗怀抵触心理。可是她私心抵触是一回事,西方国家某些反对势力跳出来居心叵测的抵制又是一回事。她那种爱憎分明的性格无论如何不能姑息容忍。

西方媒体的失实报道迅速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抗议,海外华人更是走在了抗议示威的最前列。

3月29日下午,由中国留学生自发组织,并得到大多伦多地区数千名华人响应支持的“宣传西藏真相、维护祖国统一”和平集会活动,在多伦多市中心DUNDAS广场举行。同一天,在加拿大的其他城市,如温哥华、卡尔加里、蒙特利尔等地也都爆发了相关主题的和平游行与和平集会活动。加拿大华侨及留学生们万众一心地反对“□”的同时,也抗议了部分西方媒体的不公正报道。

苏一和程实,还有刘畅,还有“好靓仔”,还有学校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自发自愿地跑去DUNDAS广场参加了这场集会活动。每个人手里都挥舞着一方小国旗,摇旗呐喊以助声威。方中华带着几个人拉开一条长长的横幅——“热爱祖国,反对分裂”,八个方块字大得不容忽视。

苏一忍不住挤过去表扬他:“看不出你还挺爱国的。”

他一如既往的坦率:“你知道吗,我爷爷我奶奶我爸爸我妈妈包括我的叔叔伯伯们个个都是□员。爱国教育我从小受到大,再怎么不受教也多少听进去几分了。而且这次□份子实在太可恶,竟然利用北京奥运来兴风作浪,怎么也要站出来反对一下。”

偌大的DUNDAS广场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其间有几个□分子自不量力地挥舞着他们的雪山狮子旗想来捣乱,立时三刻被轰出去了。和平集会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响的时刻,所有与会者的声音嘹亮地汇在一起,响彻云宵。

在铺天盖地的红色国旗海洋中,在嘹亮激荡的国歌声中,很多人激动地哭了。不只是容易动情的女子,还包括平时有泪不轻弹的男儿。

海外华人们,在国内时来自神州大地的天南地北,以山东人福建人四川人河北人等省份地域加以区分。可以来到国外,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虽然他们为着各种原因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但这不代表他们不爱国。恰恰相反,因为身在国外而更加强烈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海外的中国人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一个不容瓜分的概念。

“爱国”这个词汇,在国内或许让人感觉不出什么份量,甚至还有人可能会对国家有着诸多抱怨。但是来到国外后,所有的抱怨都是“子不嫌母丑”,自己的祖国绝对不容他人诋毁。尤其在2008年的这个春天,“爱国”不再只是一个空泛的名词,而是具备了实实在在的意义。

声势浩大的和平集会结束后,归途中大家激动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刘畅用已经嘶哑的嗓子由衷地说了一句话:“不出国,我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爱国。”

她这句无比直白的话,苏一觉得可以代表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

国内外无数爱国人士的谴责与声讨,却并没有让□分子的分裂行动因此中止,他们顽固不化地继续进行破坏活动。

4月1日,象征着光明和平与正义的北京奥运圣火正式开始全球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却频频受到骚扰。

境外火炬的传递在伦敦、巴黎、旧金山等城市一再遭到□分子的阻挠与袭击。在巴黎简直就是骚乱,□标语甚至挂上巴黎市政大厦,□分子还对年轻的火炬手残疾运动员金晶动用暴力,试图夺走她手里的圣火火炬。

火炬的境外传递过程中,每到一个城市都有数以万计的华侨与留学生们赶来夹道欢迎,为北京奥运加油,为保护圣火而战。面对□分子的暴力行径,热血沸腾的留学生们纷纷自发站出来,与特奥武警及当地警方一起共同护卫火炬前行。

从五四运动开始,任何爱国行动永远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学生冲在最前面。青春的热血与勇气无与伦比。

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虽然不会来到加拿大,但加拿大华人们绝对不会对圣火受阻事情作壁上观。

在伦敦和巴黎一再发生奥运圣火传递受阻事件后,4月13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市国会山,来自渥太华、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等各地的近万名华侨华人再次举行了大型和平集会。集会主题旗帜鲜明地展示加国华人的主流民意:支持北京奥运,支持中国统一,反对“□”分子分裂国土。这一天,鲜红的五星红旗染红了整个国会山广场。

可是加拿大几家大媒体却像齐齐约好了似的,没有一家报道该次活动的相关新闻。

苏一觉得加国媒体分明是故意压下主流声音,让不明就里的加国民众只看到反对意见,她对此十分愤然。本来之前因为毕业恰逢2008北京奥运年,她不想回国去感受那场她不愿感受的奥运氛围,打算申请一年的工作签证继续在加拿大多呆一年。可这么一来,她决定一毕业就立刻启程归国,抛开个人喜憎回去拥护北京奥运。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毛主席的话绝对是至理名言。

因为□事件,苏一和刘畅还与学校一个美国学生发生了争执。

起因是那个美国学生在公共课室里说起了她对此事的个人见解,说什么中国就是缺少人权,西藏要独立就让他们独立好了,□不过是追求“自由与和平”,中国政府不该这样压迫不同政见的西藏人士,这样做是不对的云云。

苏一越听越火大,拍案而起:“我问你,美国南北战争时为什么要烧毁亚特兰大?既然南方州想从美利坚合众国分离出去,就让他们分离出去好了。你们美国不是很讲人权吗?为什么不给他们追求和平与自由的机会?”

一席话驳得那个美国学生张口结舌。

刘畅毫不含糊地声援:“我请你弄明白一点,□要求的西□立不仅仅是不同政见,而是企图要分裂国家。我相信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都不会允许这种分裂行为,包括你们最讲人权的美国。”

那个美国学生彻底哑口无言了。

好在也有明事理的外国学生,比如苏一为其担任中文家教的加拿大男生丹尼尔,他就表示一个国家捍卫领土完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反对西方某些媒体把单纯的奥运会政治化,并且他十分不满□分子在阻挠火炬传递时的暴力行为:“居然会用暴力去伤害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女孩,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原谅。”

听到这样的公道话,苏一高兴极了,只恨自己不是北京奥组委的头头,否则一定要毫不犹豫地选他做北京奥运志愿者。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丹尼尔这个可爱的加拿大男生,最终过关斩将地通过了严苛的选拔标准,五月份收到了北京奥组委发来的志愿者录取通知。

□分子在境外火炬传递中挑起的一系列事端,并未影响到北京奥运会日渐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2008年4月17日,北京奥组委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推出一首由百名歌星演唱的倒计时100天主题歌《北京欢迎你》。

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不仅唱遍国内的大街小巷,国外的留学生们也纷纷下载MTV欣赏与传唱。

刘畅非常喜欢这首歌,不但第一时间下载MTV与手机彩铃,还天天挂在嘴里哼唱着:

北京欢迎你,在太阳下分享呼吸,在黄土地刷新成绩…

苏一却不喜欢这首歌,光听到名字就不喜欢。北京欢迎你——这句话一直是硌在她心里的一粒砂,虽然不断被时间的流水冲刷着,却始终冲不去,牢牢地硌在心底最柔软处,时不时地让她隐隐作痛。

这隐痛如一根深锲在心脏的玫瑰花刺,岁月要用多久的时间才能把它完全□?她不知道。

程实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告诉她:“时间可以淡化一切,所有的伤痕都可以在时间里慢慢痊愈,再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吧。”

他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他是过来人。

苏一曾小心翼翼地问起过程实现在还记恨汪雨茜这个人吗?他淡然摇头:“已经对她没有任何感觉了,以前还会害怕想起她,一想到她心里就难受。现在…偶尔想起她时和想到其他初中同学没什么分别了。”

屈指算来,程实对汪雨茜的那份少年情怀,已经是十年前的旧事。漫长的时间成功地淡化了一切,她在他的世界中悄然消失了。如潮汐退去沙滩无痕,如晨日升起朝露无迹。

“你真的…一点都不再记恨她了?”

他再次肯定地回答:“真的,我不再记恨她了。因为恨与爱一样,是非常耗心耗力的事。不重要的人与事,不值得为此耗上自己的心力。你说是吗?”

一点没错,对于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与事,我们才会用尽全身心地去爱,或者去恨。如果已经是与已无关的闲杂人等,有必要还为他或她那么伤心伤神吗?

汪雨茜这个名字曾经是压在程实心头的一块巨石,经过漫长岁月后终是在他的记忆中风化成沙,散落于时间的尘埃,不再具备让他为之痛苦的能力。而钟国…苏一也决定要理智地在让自己尽快淡忘,不需要完全的遗忘,也不可能完全的遗忘。钟国于她,与汪雨茜于程实不同,他曾那么深那么深地烙在她的青春年华里,她永远无法否认他曾经的存在。只要偶尔想起他时,心中不再有火花,这就足够了。

但时间这位著名的医生,却偏偏有项最大的缺点——手术时间较长。她正在经历的这个记忆淡化手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没关系,她会配合这位时间医生,将手术进行到底。

而且她不是孤军作战,有程实帮着她一起铲除那些拖泥带水的旧日记忆。他对她极有耐心:“慢慢来,我们有很多时间。”

他凝视的目光无比坚定确信,不容她置疑。

是的,他们还有很多时间,已经决定好了六月份毕业后就双双启程回国。谈起回国后的计划与安排时,他似是不经意地说:“回去后我爸妈的意思是让我先成家后立业,他们都希望我早点结婚。”

苏一听懂了他的弦外之意,他在试探她是否愿意回国后就结婚。她犹豫了片刻,那片刻时间里,她听不到他的呼吸声,他在屏声息气等待着她的回答。她很快做出决定:“我爸妈也是这个意思。”

程实笑了,压抑不住的喜悦笑容,像开闸放水般源源不绝从他的唇角涌出来。俯过身来他抱住她,绵密的吻如绵密的细雨,温柔淋漓地洒满她整张脸…

有人曾说过,为爱所受的伤害会在新的爱情里痊愈,真挚的爱情亦是治愈创伤的一剂良药。有着时间这位良医,还有着程实这味爱情的良药,苏一想,她一定能努力做到尽快从钟国留下的阴影中走出来。

苏一却不知道,她此刻无比坚定的决心,在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全面土崩瓦解。

第十五章 分分秒秒都有你

虽然,你已从这个世界悄然离去,然而,在我此生所有剩余的时间里——分、分、秒、秒、都、有、你。

时间永不停止,爱与怀念也同样永远不会停止。

那些青春的爱情往事,虽然已经长眠在时间海的深处,但它们永远也不会腐朽,会在日久年深中渐渐化为最美丽的红珊瑚。

1、

截至到北京时间5月13日零点,四川大地震的灾区死亡人数已达近万人。

这个时间是多伦多的中午12点,正值午餐时分,学校里很多学生聚在一起议论着中国四川发生的特大地震。这个消息大部分人最初是从多伦多当日的早间新闻中获知的,紧接着来自网络、广播及电视不断更新的后续报道,让四川大地震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巨大灾难带来的残酷后果,那些血泪交织的悲恸画面,让任何一个哪怕只是稍具同情心的人都没法做到无动于衷。

不同肤色的学生们都纷纷表达着相同的震惊与同情。

“太可怕了,衷心为所有灾民祈祷。”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我们为受灾的中国人一起祈祷吧,希望更多的生命能够得到救援。”

“真糟糕哇,希望伤亡人数不要再继续上升了,上帝保佑那些可怜的灾民吧。”

然而上帝闭上了他的眼睛,灾区的伤亡人数成百上千地不断增长。几乎每过一个小时,伤亡人数就会上升千位数,每次查到的数字都令苏一胆战心惊。地震专题网站上那些不断增加的阿拉伯数字,像铅球般沉甸甸地坠着她的神经线,将她整个人绷得极紧。她不知道,这些数字中,会不会有一个是属于钟国的?这个设想让她害怕极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坚持不懈地,她一直在网页上拼命搜索点击查看任何一篇来自都江堰的灾情报道,徒劳地想从字里行间寻找与钟国有关的消息。当然是找不到的,哪怕是只字片言。报道却让她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都江堰在地震中的受灾之严重。全城的房屋垮塌了大半,到处都是断垣残壁,整座城市几乎废了。

都江堰这座城市,连同钟国的名字,一直以来她都刻意让自己去淡忘。但是一场猝然袭来的天灾,如同一柄锋利无比的刀,直刺心脏最柔软处,用最尖锐的疼痛,唤醒了那些已在她努力安抚下渐渐入睡的往事。

钟国——她曾经深深地爱过他,也同样深深地恨过他,后来满心想要在记忆里深深地埋葬他。然而这一刻,巨大的灾难带着死神的魔掌猝然袭来时,她对他所有的怨怼与痛恨,刹那间都轻如游丝般飘走了。无论他曾怎样令她失望伤心与难过,她都不愿意他出事,一千个一万个一亿个不愿意。

虽然,她曾经恨透了他,爱到深处恨转多时,那些纠结的伤与痛让她无比暴烈。甚至不止一次,她咬牙切齿地咒骂过他不得好死。但这咒骂也是源于爱的,没有爱,何来恨?那些气话全是她急痛之下的口不择言,如果冥冥之中真有老天爷,千万不要把她的气话当真啊!她不要他死,他另有所爱就另有所爱吧,他们还没结婚,他就还有重新选择的权利。她认了,她什么都认了,只希望他能好好地继续活着。

只是,他为什么还会跑去都江堰呢?

从知道钟国人在都江堰的那刻起,苏一的心,既忧急如焚,又纷乱如麻——他怎么会在都江堰?他为什么还会去都江堰?

“苏一,都江堰算是我们的爱情圣地呢。以后我们每年都来‘朝圣’一次好不好?”

已是经年,这句话从记忆中飘出来却依然清晰如昨,钟国带笑的语气仿佛就响在耳畔。一遍又一遍,苏一的脑海中回旋着这句话,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他是因为这句话而去的都江堰吗?如果是,那他应该是一直都没有忘记她吧?那为什么她暗示他来找她他却不呢?是没看出她的暗示,还是看出了却顾虑重重。

因为好强,不愿意低声下气来求她吗?

还是因为惭愧,自觉无颜与她再相对?

或是根本就不是因为她,而是他自己闲来无事随便去散心的?

没有人可以告诉她正确答案,她一颗心只能在急如焚乱如麻之中拼命地祈求,祈求上苍不要让钟国出事。如果他死了…这样的设想如同德州链锯锯在心头,满胸腔全是无形无色的血和无穷无尽的痛。

苏一落泪的时候,程实只是沉默地为她递纸巾,自始至终不说一句话。她哽咽了半响后,才想起自己应该注意一下他的感受,毕竟现在他是她的男朋友,不,应该说是未婚夫了。

“程实。你知道我和钟国已经没有来往了。但是,听到他在都江堰…我…真不希望他会出事。”

程实表示理解地点头,眼眸深处隐着几丝忧虑,嘴里却柔声安慰她:“你不必太担心。他还那么年轻,身手灵敏,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或者他能及时避开危险。现在手机联系不上,是因为都江堰的通讯系统在地震遭到破坏的缘故。我想他应该不会有事的。”

程实的话有理有据,仿佛一枚定海神针,让苏一狂风骇浪般的澎湃心海终于可以略觉几分安定。

作为一个四川籍留学生,四川地震的消息传开后,学校很多学生特意来看望苏一。洋学生们礼貌真诚地表达他们的安慰与关切,来自国内留学生们则不当自己是外人,好比刘畅,一见面顾不上说别的,开门见山就问她家人有没有事,得知她全家安好后,由衷松口气:“只要家人没事就好了。”

远在大洋彼岸的许素杰,得知四川大地震后也很快在网络上给她发来消息,问起她家乡南充的父母是否平安无恙。她十分感激:“许姐姐,谢谢你,我爸妈没事,他们都很好。”

“没事就好。”

“可是许姐姐,地震时,钟国他在都江堰。”

“什么,他怎么在都江堰?那里可是重灾区之一呢。”

“是啊,现在怎么都联系不上他,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我好怕…”苏一在键盘上敲出这行字时,不由自主地又红了眼圈。

“苏一,你很担心钟国吗?”

在最知根知底的密友前,她坦率承认:“是,我很担心他。刚分手的时候我还以为我会恨他一辈子,曾经还在心里狠狠地咒过他去死。可是现在…死亡的威胁真正来临时,我发现我一点都不希望他出事。”

“放心放心,年轻人跑得快,他肯定不会有事的。你不要太紧张自己吓自己啊!”

许素杰安慰了她很多话。半个小时过去后都破例没有下线。倒是她不好意思,毕竟许素杰已经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就催着她下线了。

得知地震的消息,确定了家人的安全后,苏一开始着手联系身在四川灾区的老同学们。比如宋颖,她人在重庆,距震中汶川比较近,她是否安然无恙?也是她心里悬着的一块巨石。

还好,宋颖第二天就联系上了,谈起头天的大地震,她还十分的心有余悸。

“一开始房子摇晃的时候我都没反应过来,毕竟是第一次遭遇地震。正愣着呢,一个反应快的同事已经大喊着‘地震了’,边喊边撒腿往外跑。整个办公室的人马上都发疯似的跟着狂跑一气,没人敢坐电梯,大家争先恐后地跑楼梯,楼梯间里人满为患,哭声尖叫声震耳欲聋。好不容易跑出大楼后,过上十几分钟又来了一次余震,恐慌更是加倍。马路上比较开阔的地方全是拥挤的人群,到处都是恐慌不安的议论纷纷,因为刚刚发生的天摇地动实在是太可怕了。”

“地震后,我和身边所有人的手机都没办法正常使用。给家里打电话一直打不通,后来好不容易成功发送了一条短信,也成功收到了家人回复的短信。知道爸爸妈妈都平安无事,我松口气的同时忍不住哭了。苏一你能理解吧?经历了生死时刻后,得知家人平安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苏一能理解,虽然不曾身临其境的经历,但设身处地想像一下当时那种恐惧不安的情形状况,她完全可以体会到宋颖与父母互报平安后的激动心情。

“这次地震的震级有7.8级呢,据说破坏性比唐山大地震还要厉害。现在重庆一直余震不断,我已经充分准备了水和干粮,随时做好逃生的打算,不敢拿生命开玩笑啊。”

说完自己地震当天的遭遇后,宋颖带几分感慨地对苏一说:“你知道地震后第一个给我打来电话的人是谁吗?”

“谁呀?”

“是杨钢。他从地震后的那一刻就开始打,一直打到晚上10点后我的手机才接通。我刚接起来他一听到我的声音就长长松口气,最初一分钟就翻来覆去地只重复一句话‘你没事就好’。”

“杨钢——他、是不是喜欢你呀?”

“我不知道,他以前从来也没对我表露过什么。但是这一次…让我真得很感动、很感动。”

杨钢居然喜欢宋颖,这个消息让苏一都有些意外。以前真的一点都没看出来呢,他看上去那么一个粗枝大叶的男生,居然也会把心思藏得那么深,他怎么就从没对宋颖表露过呢?

诧异过后苏一再细细一想,却也能猜到个中几分缘故。

宋颖一直是班上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好学生,毕业后又考上重庆一所名校,而杨钢的成绩只是勉强上了一个普通大专。不同的学校能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名校毕业的学生无论如何起点要更高一层。那一层起点,就是他与她之间的天堑之隔。毕业后她顺顺顺利地进了重庆一家大型合资企业,前途一片光明。而他,几经周折才在南充一家电脑公司干起了售后维护。他拿什么去向她表示?除了一颗心之外,世俗标准中需要的软硬件他十样没一样。所以他不敢对她有任何表露,她在他眼中,就好比“美人如花隔云端”吧,怎敢奢望高攀呢?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或许宋颖的有生之年,永远不会知道有个男生曾经默默地喜欢过她,曾经一年又一年无望地暗恋着她。

实心实意地,苏一给了宋颖一个建议:“我知道你对未来男朋友的要求一直很高,大学四年你没有看上过任何一个男生,工作后也一直没有遇上合适的对象。你今年也二十五岁了,如果,我是说如果,你迟迟遇不上满意的男友人选,而杨钢又还在单身,你不如考虑一下他吧。我敢说,以后不管你会遇上谁,都绝对不会有人爱你比杨钢更多,你信吗?”

宋颖的声音轻如叹息:“苏一,我信。成年后的男男女女,就不可能会再有年少时那么纯粹的感情。我现在相亲的那些对象,无论是我还是他们,都是谈生意般地在彼此权衡与比较,如果真的结合在一起会有什么利益又会有什么弊端?投资一样的冷静精明。真是没劲透了。老实说,我现在都很后悔,后悔为什么没在最单纯的年龄谈一场最干净的恋爱,就像当年你和钟国那样。”

如同当胸挨了一锤般,苏一的心脏痛楚地紧缩了一下,痛得她溅出了眼泪。

“宋颖,你知道吗?地震时钟国在都江堰。”

“啊!他在都江堰!!他怎么会在那里,他不是在北京吗?”

“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跑到都江堰去,直到现在还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这个消息让宋颖太意外太震动了:“地震后,我在高中和大学的校友群联系了很多留在四川省内的老同学,一一询问他们平安与否。除了个别没有回复外,大多数都是让人宽心的答复。真没想到,钟国居然在都江堰,杨钢都不知道哇。”

“听我爸妈说,他去都江堰连父母都没告诉,一个人悄悄去的。还是地震后,他妈妈怕他担心家里有事,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报平安,他的手机却怎么都打不通。后来打到他单位去,谁知单位的人说,他前两天补休五一假期去了都江堰。小汪阿姨当时就差点晕过去了。”

“怎么会这样,这个补休简直是送死嘛。”宋颖冲口而出的话又马上改口,“不过现在看来都江堰的情况还不算太严重,北川要更加严重得多,我想他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话虽是如此,但苏一心里却轻松不了,已经是地震后的第二天了,如果钟国毫发无损的话,应该有足够时间可以向家人报平安。震后从都江堰开往成都的公车私车比比皆是,且都是义务地运送灾民,分毫不取。来到成都就不愁通讯联系了,但是,却一直没有他的平安电话。

这种音信全无的状态,指向一个令人最不愿望设想与接受的可能——他极有可能是被困在某处废墟下。是死是活?只有天知道。

一念至此,苏一的泪水落得更急。

宋颖极力安慰她:“没事没事,解放军救援部队正源源不断争分夺秒地往灾区赶,现在还在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以内,他一定会被那些最可爱的人救回来的。”

最可爱的人不止人民子弟兵的解放军战士们,还有全国各地一批批自发赶往灾区救援的志愿者们。而钟国在都江堰生死未卜的消息由宋颖告知杨钢后,他顿时就急了:“什么——钟国在都江堰,你怎么不早说哇。”

杨钢用最快的速度会合钟国的父亲一起赶去了都江堰,宋颖告诉苏一这个消息后,她兴奋之余突然有所触动,马上急切无比地报出一家宾馆的名字和大概的地址,让她转告杨钢他们一到都江堰就先去找这家宾馆。

“你的意思是钟国可能会住在这家宾馆?”

她答得艰难而缓慢:“是——我是这么猜的。”

宋颖没有再多问什么:“那好,我马上打电话告诉杨钢,有个明确的目的地找人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的事就唯有等待,苏一时时刻刻等待着来自宋颖的最新消息。她在时间里无比前熬,如同一个待罪的囚犯苦捱着等最终宣判的那一刻。会等来绝望、还是希望呢?

2、

四川512大地震事件,继□事件与奥运火炬受阻事件后,无比强烈地撼动了海外华人们的心。在多伦多时间的5月12日当晚,加拿大四川同乡会、成都同乡会、重庆协会等多个同乡会和校友会,就第一时间迅速联合起来成立了“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

身处海外的中国人,面对祖国遭受的这场巨大天灾,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为灾区同胞捐钱捐物,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