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找了个借口留在祖母那儿,偷听到祖母她们说话,果然是和槿姐姐和沁表姐的亲事有关。大姐姐透露的意思,是想在槿姐姐和沁表姐中选一个人送进大皇子府。”

“什么?”曲潋有些愕然,蹙着眉道:“这是大表姐的意思,还是安国公府的意思?”她直觉是前者。

其实在她看来,骆柯是安国公府的长子媳妇,安国公府又是大皇子的母族,和大皇子的联系已经足够了,侯府就算想投资大皇子,也并不需要再特地送个姑娘进大皇子府了,除非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应该是大姐姐的意思吧。”骆樱老实地道:“我从大姐姐的话里猜出她是她自己的意思,安国公府并未知情。”

“那大表姐有说想要送谁进大皇子府么?”她真担心会选中她姐姐,毕竟在世人眼里,大皇子最可能继承大统,就算是侧妃,岂是旁人家的侧室能比的?

“不知道,祖母和我娘都没有开口。”

“那外祖母和大舅母有什么打算?”

“就问了妥不妥当什么的,其他的就没了,我看着她们好像也没什么打算,还得我爹回来问问他吧。”骆樱对自己爹娘商量事情的模式很是熟悉了,她娘可不敢擅自作主。

这些信息太笼统了,不足以让她分析出全部的事情来,曲潋不觉啃起手指来,皱着眉思索。

“喂,你作甚咬手指?这坏习惯又犯了,小心沁表姐看到要骂你。”骆樱伸手拍她。

啪的一下,曲潋白玉般的秀气的手背上多了道红色痕迹。

骆樱看罢,讪讪地笑道:“你皮也太脆了吧,拍一下就红了。疼不疼?”

“挺疼的。”曲潋老实地说,双目含着雾气,一副可怜相。

骆樱不由得愧疚了,她明明拍得挺轻的,可是曲潋就像水做的一样,用点力都不得。

曲潋从骆樱这里得不到准确的消息,虽然心里挺想知道骆柯的目的的,但也没有太过着急,原因便是曲沁依然老神在在,稳坐钓鱼台,既然她都不急,她急个什么?

而在之后几天,也没见平阳侯府有什么异样,每天她过去给骆老夫人请安时,更没见她老人家和平常有什么不同,日子过得波澜不惊,仿佛那天骆柯那天只是回娘家探望外祖母一般。

曲潋只能叹气。

六月中旬时,骆老夫人突然来了兴致,叫来几个儿媳妇,商议着去城郊的庄子住个几天。

骆家的姑娘们听后,都很心动,想跟着老夫人一起去庄子里玩,骆樱玩性最大,早早地就去磨着骆老夫人了。最后骆老夫人决定带上骆四老爷夫妻和骆家未出阁的姑娘们、曲家姐妹一起过去。

能去庄子里避暑玩耍,曲潋自然是高兴的,欢欢喜喜地和姐姐一起收拾行李。

谁知还未出发呢,镇国公府打发了人过来。

当曲潋被尚嬷嬷请去嘉善堂时,曲潋还有些懵懂地问道:“是镇国公府的什么人过来?”

“是公主身边伺候的乌嬷嬷。”

曲潋一听,不免有些诧异,怀着疑惑的心情去了嘉善堂。

等到了嘉善堂时,便见到一个年约五旬的妇人坐在骆老夫人身边,她头发已经花白了,身上的气息十分祥和,一双眼睛看人时让人感觉到一种慈爱关切,就像个亲切的邻家老太太一般。

曲潋上前来给乌嬷嬷行礼,她方才听尚嬷嬷的解释,这位乌嬷嬷可是淑宜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十分得淑宜大长公主倚重,自是不敢托大。

乌嬷嬷哪敢受她的礼,侧着身避开了,然后给她行礼,方笑盈盈地道:“今儿来打扰姑娘了,老奴今儿过来同姑娘说一声,公主请姑娘明天过府一趟。”

曲潋一时间有些愣,懵懵地道:“这样么?”可是明天不是要和骆老夫人一起去庄子里玩么?她不由得看向骆老夫人。

骆老夫人笑道:“我先前已经和乌嬷嬷说过了,推迟几日再去庄子也不急,公主那儿的事情要紧。”

曲潋点头,对乌嬷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那明天就去打扰了。”然后歪了歪脑袋,声音软软地问道:“嬷嬷能告诉我,公主请我过去做什么么?”到时候也好有个准备嘛。

这是定亲后第一次去未婚夫家,曲潋还是很慎重的。

骆老夫人听得眉头直皱,觉得曲潋问得太直接了,十分没礼貌。长辈叫,应该随时随到,哪里由得晚辈问东问西?

乌嬷嬷却不以为意,盖因曲潋样子生得好,声音也软软糯糯的,像个娇娃娃一样透着一股娇憨劲儿,十分讨人喜欢。乌嬷嬷一辈子都未嫁过人,尽心尽力地服侍淑宜大长公主,又是看着纪凛长大的,对纪凛视如已出,所以不免也对未来的世子夫人十分看重。

先前从曲潋进来时,她便暗暗地观察了,起初见她规规矩矩的看不出什么,如今见她娇憨可人的模样,虽然问得直接,却未有什么失礼之处,反而让她觉得她直率可爱。

只能说,乌嬷嬷这是爱屋及乌,淑宜大长公主和纪凛觉得好的,她也觉得好,甚至美化了几分。

“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前几天公主进宫寻太后娘娘说话,太后娘娘提起您,也想见见您,公主便答应带您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乌嬷嬷笑着回答道。

听罢,骆老夫人和曲潋都吃了一惊。

骆老夫人可是知道宫里的贵人可不是说见就见的,甚至有一定的规矩,外命妇须得有品级方能递牌子进宫。能让太后惦记,并且被召见的,哪些不是身上有品级的诰命夫人?少有会召见个没有未出阁的小姑娘,这还是多亏了淑宜大长公主的原因。

所以,曲潋这算是在太后面前露脸了,若是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而曲潋则是暗暗叫苦,她心里有些发悚,没想到一下子就要面对这么高级的长官,怕自己到时候紧张掉琏子就惨了。

等乌嬷嬷离开后,骆老夫人看着乖乖地坐在锦杌上的少女,心里又涌起些许失落。随着曲潋定亲,她越发的感觉到镇国公府的尊贵显赫,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太后和皇上的敬重的,只要镇国公府有淑宜大长公主在,再加上由淑宜大长公主一手教导出来的纪凛,怕未来的五十年,镇国公府都会如此煊赫,皇恩不减。

可惜曲潋身上却没有流有他们骆家的血脉,到底亲疏有别。

虽然失落,不过骆老夫人仍是尽心尽力地叮嘱曲潋一翻,同她说一些宫里的事情,然后又叫来一个教养嬷嬷,让她跟着曲潋回客院,今天多教她一些进宫的规矩礼仪。

等曲潋领着教养嬷嬷回了客院时,曲沁闻声出来,当得知妹妹明日要进宫时,虽然吃惊,不过仍是一脸欢喜,马上回房去翻箱倒柜,将自己得用的首饰等东西翻出来,明天务必要将妹妹打扮得整齐得体,好让太后留下个好印象。

等到了傍晚,骆老夫人也打发人送了今年珍宝斋新推出的一匣子首饰过来。

曲潋少不得要过去谢她老人家,然后又趁着天还未黑时,继续和嬷嬷学习宫中的规矩礼仪,力求做到合格完美。

在曲潋辛苦地跟着教养嬷嬷学习宫中的规矩礼仪时,乌嬷嬷也回到了镇国公府。

刚到府里,便见常山在那儿探头探脑,见到她下轿子时,一溜烟地过来了,笑嘻嘻地给她请了安,说道:“嬷嬷今儿可是去平阳侯府见着曲姑娘了?”

“自是见到了。”乌嬷嬷笑盈盈地道。

常山眼睛转了转,笑道:“嬷嬷,曲姑娘果然是个好的,是吧。哎呀,公主那般喜欢曲姑娘,为何不常接她过府来一起说话呢?”

乌嬷嬷看得好笑,笑眯眯地道:“行了,你小子心里想什么嬷嬷我都知道了。”

常山一脸惊喜地道:“那就谢谢嬷嬷了。”

等将乌嬷嬷送到寒山雅居后,常山忙回了暄风院。

他先去书房瞧了瞧,见没有人便往演武场行去,果然看到穿着一身劲装的少年正在演武功上练习弓箭,箭箭正中靶心,那破空而去的凌厉声响,挟着千钧之势,凌厉非常,听得他心脏都鼓动起来,这大热天的,一股寒意从脚底往上蹿。

等见主子终于停下来后,常山忙和守在一旁的宫心一起端茶倒水伺候他。

“世子,乌嬷嬷从平阳侯府回来了。”常山禀报道。

清雅俊秀的少年听罢,一双墨玉般的眸子看了过来。可能是刚才运动一场,玉面带着好看的红晕,鬓角的黑发被汗水打湿,几缕青丝黏在脸颊旁,衬得那白玉般的脸庞更隽秀雅治,身上那股凌厉的气势渐渐潋去,又变成了平日那个温煦秀美的少年。

常山很自觉地禀报道:“明日曲姑娘会过府来,到时候便和公主一起进宫给太后请安。属下不才,先前和乌嬷嬷聊了下,得知公主十分喜爱曲姑娘,觉得不若时常请曲姑娘过府来陪伴公主她老人家。”

纪凛脸上露出笑容,拍拍小厮肩膀,“不错,挺机灵的。”

常山嘿嘿地笑着,能不机灵么?若是不机灵,他早就被总是反复无常的主子给折腾得挪位置了。

能留在暄风院伺候的下人,都是非常人,这点机灵是必须的。

第 53 章

翌日,曲潋早早地被人叫起了。

叫她的人自然是比她还要心急的姐姐。

对于妹妹今儿要进宫一事,曲沁比妹妹自己还要上心,她知道这对妹妹以后有莫大的好处,所以一整晚都在惦记着这事,睡得也不踏实,所以这一大早便起来了,亲自过来叫人,并且坐在这里盯着,就怕碧春等丫鬟见识短浅、又粗手粗脚地服侍得不好。

就在曲沁皱着眉,打算挥开丫鬟自己撸袖子亲自上时,嘉善堂那边也派了人过来。

骆老夫人和曲沁一样,担心曲潋年纪轻,屋子里伺候的人又没什么经验,怕会有什么遗漏的,所以派了尚嬷嬷亲自过来瞧瞧,帮衬一把。

曲沁见尚嬷嬷过来,目光一转,便歇了自己上去的想法,客气地对尚嬷嬷道:“真是多谢嬷嬷了,我也正愁着呢,碧春这几个丫鬟年纪轻,妹妹这儿又没什么用上得的人,如今有尚嬷嬷在旁盯着,我也放心了。”

尚嬷嬷被曲沁这般高捧心里十分高兴,原就有心交好曲家姐妹,当下便道:“若是两位表姑娘不嫌弃,奴婢便献丑了,给姑娘指点指点。”

“哪会,我自是知道嬷嬷有一手梳头的好手艺,眼光也不是我们这些小丫头可比的,有嬷嬷在,我自是放心。”

尚嬷嬷被奉承得心中舒泰,当下便亲自上前去伺候曲沁梳头更衣。

曲沁站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等到尚嬷嬷为妹妹打点好,上下端详一会儿,便笑道:“果然有嬷嬷出马,自是比我们这些小丫头弄得好,多谢嬷嬷了。”

谢过尚嬷嬷后,见时间差不多了,曲潋便登上平阳侯府安排的马车,往镇国公府而去。

半个时辰左右便到镇国公府。

许是淑宜大长公主早有吩咐,平阳侯府的马车到时,便有候在那里的管事嬷嬷亲自过来迎接,态度殷勤,笑脸盈盈,丝毫未有待慢,马车也顺利地进了镇国公府。

曲潋扶着丫鬟的手下车,给过来迎接的嬷嬷施了半福礼。

那嬷嬷哪敢受她的礼,忙侧身避过,笑盈盈地道:“姑娘请随奴婢来。”

说着,便引着曲潋登上由四个粗使婆子抬的青帷轿子,往淑宜大长公主所居的寒山雅居而去。

这是曲潋第一次来镇国公府,心情忐忑,所以一路上未敢掀帘子往外看。等到了寒山雅居前,便下了轿子,又目不斜视地跟着引路的嬷嬷走进了寒山雅居。

寒山雅居是淑宜大长公主所居之处,放眼看去花木繁茂,曲径幽深,给人一种幽静、远离尘嚣之感,这里占地面积较大,格局也以大气为主,回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不见丝毫的落叶,一路走来,却并未见到伺候的下人,给人一种冷清之感。

淑宜大长公主那样强势的人,却中年丧夫,守寡后避居寒山雅居,闭门不出,少与外界往来。也许淑宜大长公主在外面是尊贵的,受人奉承,可是回到镇国公府,却不过是个寂寞的老太太罢了。

曲潋从寒山雅居的一景一物中隐约感觉到淑宜大长公主的日常生活状态,心里不免有些叹息。以她的年纪,她自是没法体会淑宜大长公主那种丧夫后的孤寂,只是从寒山雅居的环境中略感一二。

等到了寒山雅居的正房里,曲潋顿时紧张了。

“曲姑娘,到了。”引路的嬷嬷轻声地对她道。

曲潋努力地让笑容自然一些,谢过了这位嬷嬷。

这时,从正房那边走来一个如明珠般光彩照人的女子,她穿着藕荷色的素面比甲,头上簪着镶南珠的花簪,一颦一笑皆是动人。不过等听到那引路的嬷嬷上前称这女子为“明珠姑娘”时,曲潋便知道这样光彩照人的女子只是淑宜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一个丫鬟罢了。

一个伺候人的丫鬟都这般的美丽动人、气质不俗,可想而知镇国公储的底蕴。

“曲姑娘来啦,快过来,公主刚才还在叨念着您呢。”明珠笑容亲切。

曲潋腼腆地朝她笑了下,随着明珠往寒山雅居的正房行去。

等到了正房的一处花厅,便又见两个丫鬟打扮的少女走出来,同样容貌不俗,一个清雅蕴秀,一个娇憨可人,气派甚至不比那些官宦之家的姑娘差。不过在明珠介绍下,曲潋知道这两个少女也是淑宜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丫鬟,清雅蕴秀的那个叫清雅,娇憨可人的那个叫娇蕊。

两人给曲潋施了礼后,那娇蕊掩嘴笑道:“曲姑娘快进来,夫人和世子都来了,正等着姑娘呢。”

这娇蕊不仅长得娇憨可人,连性格也有些快人快语,一派天真无邪。

曲潋腼腆地说了声“有劳几位姑娘”后,便跟着引路的明珠进了花厅。

花厅里,除了淑宜大长公主和镇国公夫人、纪凛外,还有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的妇人并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

那妇人柳眉杏眼瓜子脸,一个很典型的美人儿,她坐在镇国公夫人下首位置,身上穿着件银红色的妆花禙子、油绿色镶宝相纹的马面裙,笑盈盈地看着人时,格外的温婉动人,和镇国公夫人那种高傲凌厉的贵气之美截然不同。而她身边的小姑娘模样儿与那妇人相似,一看便知道是母女。

曲潋看罢,便知道这位妇人是镇国公府的二老爷之妻,工部侍郎之女何氏,那小姑娘是二房的嫡女,闺名纪语。

曲潋上前去给众人行礼请安,等请安完后,便坐在丫鬟端来的锦杌上。

丫鬟给她奉了茶,不过曲潋只是意思地沾了沾唇,并没有喝。

今儿要进宫,在宫里有诸多不方便,姐姐早就叮嘱她今天最好不要多喝水。

纪凛从她进来时目光便落在她身上,见她只是沾了下唇并未喝茶,不免有几分心疼,他也知道进宫之事索碎又麻烦,曲潋从未进过宫,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害怕。可惜她进来后只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让人看不清她心中所想。

“娘,这孩子长得好,还是娘有眼光。”纪二夫人笑着对淑宜大长公主道,“和暄和真是相配,站在一起看着就像观音座下的金童玉女。”

淑宜大长公主笑道:“可不是我有眼光,是暄和他爹有眼光,早早地给他定下这孩子了,我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那也是娘您的福气,以后有这么个漂亮的孙媳妇在跟前孝顺,就算什么都不做,看了心情也舒畅。”纪二夫人也是个能说会道的,奉承起人来十分利索,将淑宜大长公主逗得开怀大笑起来。

曲潋只需要坐在一旁做出一副害羞状就行了,不过她也敏感地注意到在纪二夫人奉承淑宜大长公主时,镇国公夫人眼中的不耐烦以及对纪二夫人的轻蔑,看来妯娌间并不和谐。而那纪语也在好奇地打量着她,然后掩着嘴朝一旁的纪凛笑着。

纪凛神色温和,对堂妹的打趣不以为意,只是时不时地瞧了眼坐在对面的曲潋,眼里透着浓浓的愉悦。

说了几句话后,曲潋又将自己给淑宜大长公主和镇国公夫人做的额帕等小物件奉上去。这是她早就做好了的,原是准备过两天让人送过来孝敬的,却不想今儿会过来,便一起带过来了。

“你有心了。”淑宜大长公主神色和蔼,面色柔和,很是满意曲潋的孝顺。

镇国公夫人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也说了句有心了,只是眼里并未见什么喜欢。

倒是纪二夫人瞧了瞧,赞叹了曲潋的针线工夫,说道:“没想到暄和媳妇女红这般好,改日可要请她指点一下阿语,阿语这孩子不知为何,就是对针线不感兴趣,我都要愁死了。”

“娘!”纪语在一旁不依地叫了一声。

“阿语是咱们镇国公府的姑娘,府中有针线房,又不是绣娘,何须她做这些,会个几针便可。”镇国公夫人淡淡地说道。

瞬间,气氛有些僵硬。

淑宜大长公主眼神微寒,看了一眼镇国公夫人,看得镇国公夫人脸上的表情变了变,不由低下头。纪凛也看了眼母亲,抿紧了唇。

纪二夫人原是想要讨好淑宜大长公主和纪凛的,却没想到镇国公夫人这般不配合不说,还说出这种让人尴尬的话,心里不免有些无趣。她知道这位大嫂自来最是骄傲的人,原是想要聘淮安郡王府的姑娘为媳,却不想镇国公和淑宜大长公主横插一杆,让她的打算落空,心里不舒坦。

原以为婆婆亲自出面抬举这曲潋,大嫂怎么说也要给曲潋几分面子,可是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说这样的话,实在是蠢得不行,也不怨怪婆婆这些年来对这大嫂从来没给过什么好脸色。

纪二夫人可不想让纪凛对自己有意见,忙又道:“瞧大嫂说哪里的话?针黹女红乃是姑娘家的本分,虽不用如何懂,但是也要会一些的。曲姑娘是个孝顺的孩子,自己亲手做来孝顺婆婆和太婆婆,我看了都眼热了,恨不得我家冽哥儿也快点长大,好娶个儿媳妇来孝顺我。”

淑宜大长公主脸上这才露出笑容,说道:“瞧你这张嘴,你才几岁,冽哥儿今年才几岁?想要享婆婆的福,还有得等呢。”

“我这不是说说嘛…”

说笑一阵,便将这事情揭过不提。

这时,镇国公夫人又出声道:“娘,时辰差不多了,再不走就要晚了。”

淑宜大长公主听罢,点头道:“是该如此。”

纪凛忙走过来,亲自扶了淑宜大长公主起身。

淑宜大长公主笑着拍了拍孙子的手,又朝曲潋伸出手。曲潋客随主便,也不知道镇国公府今日有什么安排,自是看老人家的意思行事,忙过去扶她。

淑宜大长公主由着两人扶着走出了花厅,镇国公夫人和纪二夫人跟着一起出去。

院子里已经准备好了一辆华盖马车,自有婆子侍立在那儿,见他们出来,忙上前请安,然后端来脚凳,将马车车帘掀起,恭迎主人上车。

淑宜大长公主转身对镇国公夫人等人道:“行了,我带这两个孩子进宫,你们无事也回去歇息,不用跟着了。”

镇国公夫人和纪二夫人忙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等淑宜大长公主带着纪凛、曲潋上了马车后,马车便慢慢地驶出了镇国公府。

马车上,淑宜大长公主坐在正中央位置,纪凛和曲潋一左一右伴着她,恰好两人相对而坐,一抬头就能看到对方了。

曲潋…略尴尬。

只要一想到这个十四岁的少年是自己的未婚夫,将来她不仅要嫁给他,甚至给他生猴子…脸上就要冒烟,心里十分不自在。这大概是她和纪凛根本没见过几次面,说的话也不多,甚至曾经还有两次诡异的相处经历,所以对这桩婚事其实还没有什么踏实感,总觉得有些不真实。

不过这种事情在这里十分常见,今儿能同坐一辆马车,还是因为他们定亲了,又有淑宜大长公主在,规矩能放得松些罢了。

纪凛却十分自然,神色煦和,笑容温煦,整个人仿佛一道融融的春光,明朗清爽,让人一眼便心生喜欢。

他看了眼曲潋,见她垂着眼睑,一副乖巧的模样,怎么看怎么喜爱,对淑宜大长公主道:“祖母,太后娘娘怎么会突然想见潋妹妹呢?”

淑宜大长公主看了曲潋一眼,笑嗔道:“还不是因为你!”

“我?”纪凛一脸不解。

“太后素来喜欢你,还曾…所以知道你定亲了,便想见见潋丫头。”淑宜大长公主说着,又对曲潋道:“潋丫头也不必太紧张,太后是个慈善不过的,届时她问什么你便答什么,不必太拘谨。”

曲潋自然温顺地应了。

行了,她知道稍会自己该如何表现了。

第 54 章

快到皇宫时,淑宜大长公主便开始叮嘱曲潋一些稍会在宫里的注意事项,省得小姑娘家第一次进宫紧张。

曲潋乖巧地听了,觉得淑宜大长公主说的还不如骆老夫人的详细,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来,淑宜大长公主在太后面前还是颇为体面的,也是因为有这样的体面,所以她在太后面前,并不用像其他人那般地谨慎,要注意的事情实在是不多。

“潋妹妹不用紧张。”纪凛温和地开口道,“一切有祖母呢。”

曲潋朝他笑了笑,道了声谢谢。

纪凛被她笑得俊脸微红,抿了抿嘴,眼里却十分愉悦,看得淑宜大长公主有些忍俊不禁。

到了皇宫后,早有内侍在宫门口侯着,忙上前来请安,很快便有内侍抬来了软轿过来,三人坐上了软轿,往太后所居的慈宁宫而去。

等下了软轿后,曲潋低眉敛目地跟着淑宜大长公主,目不斜视。到了慈宁宫时,听得有宫女内侍过来给淑宜大长公主请安,飞快地抬头睃了一眼,见那宫女生得面如新月,清雅柔和,笑盈盈地请了她们进去。

“公主可是来了,太后娘娘刚才还叨念着您和世子怎么还未到呢。”那宫女说道。

淑宜大长公主笑了下,问道:“太后娘娘这儿可是还有什么人?”

那宫女恭敬地回答道:“知道您要带世子和曲姑娘进宫,太后娘娘今儿便省了娘娘们过来请安。”

听罢,淑宜大长公主便没再说话。

穿过宫廊后,便到了慈宁宫的正殿。

曲潋突然有些紧张,袖子掩着的手指捏了捏,暗暗给自己打气。突然,感觉到袖子微紧,曲潋下意识地抬头看去,正好见身旁的少年低眸朝她微笑的模样,双眼湛亮温润,乍然一看,让人心情不禁一松。

曲潋没想到这种场合他竟然会拉自己袖子,虽知道他这是在安抚自己,但还是被他弄得吓了一跳,担心会被人看到。

不过这事情只是瞬间便过去了,周围的宫女皆是肃手而立,似乎并没有看到。

进了正殿后,便听到一道柔和的女声说道:“淑宜,你可终于来了,每次都是这般,摧三摧四都不肯进宫,让哀家好等。”

然后便是淑宜大长公主的声音,“嫂子又不是不知道我现在喜静,不耐烦出门去乱蹿,若是如此,指不定给人说我为老不尊呢。”

“你这样可不好,人老了,就应该多出去走走,身体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