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也不让甘夫人开口,郁心兰便抢着道:“实是因为院子里有一桩喜事,所以媳妇才晚了会子,还请大娘见谅。”

甘夫人自是要顺着她的话道:“什么喜事,看你高兴得这样儿。”

郁心兰忙道:“就是我身边的大丫头锦儿,我瞧着她年纪大了,便作主将她配给了我铺子里的掌柜安亦。安亦是安妈妈的外甥,人生得俊俏,性子也本分,难得的是,出身官宦之家,识文断字,通情达理。我将锦儿的嫁妆都备好了。大娘屋里许出去过几个大丫头,能不能帮媳妇拿拿主意,可还要添点子什么?”

说着,让紫菱将刚刚准备好的嫁妆单子,拿给甘夫人过目。

甘夫人眸光一闪,面带微笑地帮着看了看,单子还挺长,吃的用的都有准备,跟普通的富商嫁女没有区别了,比她给几个大丫头准备的嫁妆,可就多得多了。不由得道:“你倒是个大方的。我看这单子已经很详尽了,不过既然是你院子里的第一桩喜事,我自然是要随份礼的。”说着让红缨去取了十两银子过来,给锦儿添妆。

锦儿红着脸给甘夫人磕了一个头。

二奶奶和三奶奶、二姑娘笑着道喜,也各随了十两银子的礼。锦儿又磕了几个头。

甘夫人觉得这时机正好,于是便道:“锦儿若是嫁出去了,你这院子里头的人手可就不足了,正好,你父亲昨日还跟我说,要我操心些,给老大挑个人出来服侍,你看看,这两个丫头怎么样?”

说着招手让刚才那两名陌生又漂亮的丫头,站到郁心兰眼前,介绍道:“这两个都是侯府的家生子,我一早才让齐妈妈去帮你挑的,以前的名字都不用了,你给取个新的就是,一会儿,你就带她们回去吧。”

说是侯府的家生子,又说是刚刚才挑的,无非就是在向郁心兰证明,这两个人不是我派到你院子里的眼线。问也不问一句就让带回去,这也算是逼迫了

…只是甘夫人到底不是她的正经婆婆,她的正经婆婆来头又大,所以才没说出“赐给你”这样的话出来。

二奶奶和三奶奶都捂嘴笑道:“母亲可真会挑人,这两个丫头的相貌都是一等一的,以前帮我们爷挑人的时候,可没这么尽心过。不过,大爷那仙人般的样子,勉强也能服侍了。”

说得还真是谦虚。两人在一旁捧哏,就料定她不敢拒绝吗?

便有宜安居的小丫头端了托盘过来,托盘里有两盏茶。两个丫头一人取了一杯,双双跪下,将茶盅高举过头顶,“请大奶奶喝茶。”

郁心兰只是看了一眼,便转头冲甘夫人道:“大娘的一番心意,媳妇在这儿谢过了,锦儿就要出嫁了,媳妇的院子里的确是缺人,不过媳妇想要年纪小些的,这样可以跟着小茜、芜儿、巧儿她们多学几年,待这几个大丫头年纪大了,要配出府去的时候,我也好升了上来做一等丫头。”

厅内众人闻言皆是一惊,从来贵妇人的陪嫁丫头,就是做为通房丫头备选的,大奶奶居然连自己陪嫁过来的丫头,都不打算抬上来,直接就说年纪大些配出府去,又怎么会收下这两个通房丫头?

甘夫人的脸皮便有些发沉,“你居然不打算给老大准备通房?这可是你父亲的意思。你如今有了身子,正要安心静养,还如何服侍老大?”说着又抬头问紫菱,“可收拾好了房间,给大爷住没有?”

这话就是逼她们小夫妻分居呢,虽说一般的贵族夫妻都是这样,妻子怀孕后,男主子便搬去别的房间住,可也不是什么必须遵守的条例。况且还以父亲来压着她,逼着她就范?

郁心兰在心中冷笑了一下,面上还是很恭顺地道:“没有收拾,夫君说没必要。”

甘夫人一脸的轻责,“你年轻不经事,怎么不为自已肚子里的孩子想一想,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如何是好?我也是女人,我知道你不愿老大身边的女人多了,可是咱们侯府是什么人家,一个大爷,身边连个服侍的丫头都没有,不是让人笑话吗?”

郁心兰仍是恭顺地道:“大爷的身边早几年便没了丫头服侍,他自己不愿,难道媳妇还能逼他?若这是父亲的意思,媳妇晚些自会去与父亲言明,必不会让大娘为难。”然后指着这两个丫头道:“大娘的眼光的确是好,刚才二弟妹和三弟妹似乎极是喜欢,不如就分给了二弟和三弟吧,两位弟妹这么贤惠的人儿,两位弟弟必定会更疼你们几分的。”

二奶奶和三奶奶的脸皮直发紧,真怕婆婆就一口应下,之前甘老夫人赐的那两个,可都还没解决呢。

甘夫人也被郁心兰气得不轻,再也装不了慈爱的婆婆,一拍桌几道:“长者赐,不敢辞。你的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这两个人你马上给我带回去。”

郁心兰见推辞不过,只得含笑应下,“那媳妇就不推辞了,正好自我怀孕后,平日里总是想到什么就要吃什么,院中的人手都忙不过来,升了两个小丫头到茶房烧水,负责洒扫的就少了两个。”

那两个丫头刚刚听大奶奶应下,一脸窃喜,这还没过须臾,就听说被打为了洒扫丫头,急得眼泪都汪出来了。

甘夫人气得不轻,“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说过,她们是负责服侍老大的。

郁心兰亦是含笑堵回去,“夫君说了,他讨厌人近身服侍,静思园原本就是没大丫头的。要不然,母亲早就会让媳妇安排通房了,也不会什么话都不说。”

这是在说她多管闲事是吧?甘夫人腾地便站了起来,手指着郁心兰道:“我今天就要教训一下你这个目无尊长的媳妇!来人,给我掌嘴,小心她肚子里的胎儿便是。”

“谁要教训我的媳妇?”一道柔和悦耳却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

长公主扶着柯嬷嬷的手缓步走了进来。见到了长公主,甘夫人便不好再发威,只拿明面上的话来挑唆她,“侯爷担心老大,要我帮着给挑两个通房丫头,我挑是挑了,老大家的却推三阻四,还说什么丫头年纪大了,都要给配出去,半个也不留给你儿子。你是她的婆婆,你来评评理,我罚她对不对。老大你是生的,要不要帮你儿子,你自已掂量!”

长公主瞧了那两名丫头一眼,在矮几另一边坐下,缓缓地道:“这两个丫头生得这么一般,靖儿才不会要。”

闻言,甘夫人差点没被一口气憋死。她倒是忘了,长公主成天揽镜自照,这样的丫头,哪里能入得了眼。

长公主又接着道:“兰儿便是有什么错处,你也当念在她有身子份上,揭过一二。怎么张口闭口就是掌嘴,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甘夫人怒了,“既然觉得我不安好心,那好,你们都请走,我的宜安居不欢迎你们。”

长公主挑眉一笑,看着郁心兰道:“听清楚了,你大娘的宜安居不欢迎你,你以后也别来这惹人厌烦了。”

郁心兰乖巧地应了一声,跟着长公主婆婆走了。

一一一一一一题外话一—一—一一

潇湘现在正在举办十年经典的投票活动,活动横幅在首页。

小菡两位朋友的文都在上面,分别是《庶女》和《大皇女》,请各位亲帮忙支持一下,每个帐号每天可以投一票。谢谢啦!

妾本庶出 第一百零八章

郁心兰陪着长公主回到宜静居,婆媳俩挨着坐下后,长公主便细问她今日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郁心兰一五一十地详细叙述了一遍,不增一丝也不减一点。

那两个丫头是甘夫人挑出来的人,长公主是肯定不会答应她们进静思园的,可甘夫人这么一闹腾,长公主会不会也起了心,让她给连城安排通房呢?将事情讲清楚的同时,也是委婉地告诉长公主,自己的意思。

以这个世间的好妻子标准来说,她似乎应该主动来做这些事情,可她没有。而长公主婆婆已经算是好婆婆了,她诊出怀孕已经有半个月了,可长公主提都没跟她提过安排通房丫头的事儿…

即使这样也不能掉以轻心。没有哪个婆婆会喜欢太过强势的媳妇,尤其是能左右自己儿子的媳妇。

所以她跟甘夫人说话时,能直接说“我不安排通房”,可跟长公主婆婆说话时,却必须要婉转。

正思索着,长公主摒退了众人,独留下柯嬷嬷和纪嬷嬷伺候婆媳俩说悄悄话,“你不打算给靖儿安排个通房丫头吗?”

那绝美的唇角仍是含着笑,可目光却带着一丝审视和警惕。

郁心兰垂了眼帘,柔声道:“一开始曾问过夫君,夫君说他不喜欢人近身服侍,这么些年都是这样过的…”

拿赫云连城的话当挡箭牌,总是没错的。

闻言,长公主心中一疼,眼里就泛起了水雾,拿出丝帕沾了沾眼角,轻叹一声道:“这中间,有个缘故。”

原来七年前的秋山之变后,赫云连城就被投入天牢整整三年,四年前才被放出来。当时的赫云连城已经成年了,回侯府后,因一时没有寻着好人家定亲,长公主便作主将原本服侍他的两名丫头开了脸,抬做通房。

关在牢里时,尚不用怎么走动,所以跛足这个缺点,倒也不怎么碍事,回到府中后,被二爷三爷嘲笑过几句,又从侯中下人的眼中看到了或鄙夷或同情的目光,赫云连城一时适应不了,极度颓废,意气消沉,却又极暴躁,被别人看一眼就会大发雷霆。

这两个丫头是自小就服侍他的,赫云连城当时虽没那个心思,可与她们也算是有几分主仆之恃,所以并没有反对。只是没曾想,入了夜,他不过是在书房里多坐了会子,回到园子里的时候,正巧听到两个丫头悲叹命苦,跟了他这个倒霉鬼,早知道他不但被罢官,还瘸了腿,毁了容,不如早点想法子调到二爷或三爷的园子里去。

可想而知,以当时赫云连城的心态,那几句话几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他便大发雷霆,将两名丫头丢出了园子…之后长公主又为他寻了几名如花似玉的大丫头,可那几人无一不是看到他脸上的疤痕就吓得眼都不敢抬,赫云连城便干脆不要丫头服侍了,要么在书房就梳洗好,要么回到内院自己动手。

纪嬷嬷帮长公主抹了泪,笑着安慰道:“殿下还想那些个陈年往事干什么。如今可不同了,大爷擢升了官职,腿也好了,脸上的疤痕也没了,现在府里头的丫头婆子们,哪个看了大爷不是连道都忘了走。”

长公主闻言又破涕为笑,笑容里有母亲特有的自豪,“靖儿当年可是第一美男子呢。”

柯嬷嬷赶紧加上一句,“现在也是呀,这京城里年轻一辈的宗室亲贵们,老奴也识得一多半,哪一个比得上大爷的。相貌那是没得说的,单论气派,脸上淡淡的不见笑容,眼睛微眯便不怒自威,无论谁看了都不敢小觑,真是让人望而生畏,能与侯爷年轻时媲美呢。”

长公主闻言,笑容又深了几分、明丽了几分,然后主仆三人转而看向郁心兰,等着她自动地将话接下去。

接什么呢…郁心兰抿嘴轻笑,“夫君的确是人中龙凤。”貌似某人就是这么自夸过的。

长公主微微有些失望,却又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要求兰儿给靖儿安排通房丫头,只好淡扫了柯嬷嬷和纪嬷嬷一眼。

两位嬷嬷会意,张嘴便想讲一讲大道理。郁心兰忽地从座而起,退后几步,郑重地给长公主跪下。吓得长公主赶紧起身去拉扯她,“快快起来,地上凉,你有什么话直管说好了。”

郁心兰再三恳请,最后还是被她们给拉了起来,只得坐回原位,真挚而诚恳地道:“媳妇知道母亲想说什么,母亲也是担心夫君的身子,一片好意。请母亲相信媳妇,媳妇是要陪伴夫君一生的人,自会将夫君的一切放在心上,此事,媳妇同夫君好好地谈过,夫君并不喜欢旁人近身服侍,而媳妇…”她顿了顿,下定决心似的道:“也不希望夫君有别的女人。”

长公主面上的笑容滞了滞,刚想说话,又听郁心兰道:“媳妇恳请母亲先听媳妇说完。自古男人纳妾、收通房,为的是繁衍子嗣,可是子嗣多了,一来是日后会分薄家产,二来,嫡庶有别,这中间便会起了纷争。两位嬷嬷应是最清楚京中各家各府的情况的,不知能否数出十家后宅平和、妻妾无争、兄友弟恭的家族来?为了家族壮大才多纳妾室,可生出了嫡子庶子后却兄弟阋墙,这不是与初衷相相悖么?这些阋墙之祸,固然是因为人有贪念,可子嗣过多,也不得不说是个原因。”

“不知母亲还记不记得媳妇交给您的那张药单子,若不是为了这个侯爵之位,甘夫人何至于要谋害媳妇?媳妇扪心自问,愿意一心一意服侍父母亲和夫君,却必定不会有心胸,善待夫君的妾室。媳妇将夫君放在心里,敬他、爱他,可却不愿与旁人分享他,媳妇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婚姻。这些话,媳妇已经同夫君商量过了,夫君应允了媳妇,此生只会有媳妇一个女人,只会有媳妇所生的孩子。媳妇恳求母亲成全。”

长公主愣愣地看着郁心兰又站起身来,向着自已跪下,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良久,长公主才吐出一口气,捂着胸口道:“你是说,靖儿已经允了你?”

郁心兰再磕一个头,“是的。夫君允了兰儿,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求母亲成全。”

长公主只觉眼睛一酸,眼前顿时模糊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啊,当年待字闺中的她,不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幻想,只是世事变迁,不敢再奢望了。

“罢了,你起来吧。”

郁心兰还没得到长公主的准信,仍是伏在地上,怎么也不肯起来。

两位嬷嬷知晓主子的心意,忙上前,一左一右搀起大奶奶,笑道:“殿下若是想往大爷院子里塞人,早便会开始挑人了,何至于等到现在?只不过是当母亲的,心疼儿子的身子罢了。”

长公主亦笑了笑,“是啊,靖儿这孩子我清楚,他不想要的东西,硬塞不到他怀里,他不想承诺的事,谁逼也没用。他即肯应允你,便是心甘情愿的,我又何必做这老厌物讨人嫌。”

郁心兰这才真正放下心来,忙笑着上前拉住长公主的手道:“母亲哪里老了,与媳妇站在一块,人人都以为您是媳妇的姐姐,还是比媳妇漂亮得多的姐姐呢。”

长公主一个没硼信,笑了出来,“这是跟谁学的,油嘴滑舌的。”

郁心兰忙撤娇卖痴,“哪里要学,这都是媳妇发自真心的话儿,您若是不信,可以问柯嬷嬷和纪嬷嬷,您瞧着象不象媳妇的姐姐。”

两位嬷嬷也忙凑趣儿,“可不是吗?殿下风华正茂,怎能言老。”

婆媳两说笑了几句,长公主到底不放心媳妇的身子,让她先回去好生歇息,又给了二十两银子,说是给锦儿添妆的。

郁心兰回到静思园,在寝房内躺下,真是觉得无比疲倦,这一大早的,就跟打了两个仗似的。她原是想拖到连城回来后,由连城向长公主说明的,可后来一想,即便是连城去说,长公主也会觉得这是她的意思,还不如自己来说。

同是女人,总不会太为难女人吧,好在,长公主婆婆是个通情达理的。

郁心兰倦意上涌,便阖上眼歇了小半个时辰。

朦胧中听到外间隐约有人说话,郁心兰便问了一声,“谁在外面。”刚刚睡醒,嗓子又干又涩,声音不免分了岔。

紫菱带着巧儿挑帘进来,紫菱忙服侍大奶奶着装,巧儿倒了杯温茶过来,服侍着大奶奶喝下,这才禀道:“是郁府来了帖子,说是二夫人想明日到侯府来看望大奶奶,同行的还有几位堂小姐。”

明日是上巳节,未出阁的女孩儿们不是应该到白云山去玩儿吗?

郁心兰寻思着,大伯父二伯父至今没回宁远城,恐怕还是放心不下几个女儿的亲事。

上回她相看的那几个学子,也不知考得怎么样,只要人品好,就算是考不上,其实也没有什么反正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日后父亲帮衬着举荐一下,至少在各衙门里混个小差事,倒也不是难事儿,再退一步,在京城里寻个师爷、文书之类的事做,也并不难。

不过这是她这个现代人的观点啦,古人能不能接受就不知了。

郁心兰差锦儿去二门递了帖子,一是应下明日郁家女眷来访的事儿,二是传安泰一家进府。

下晌时分,安泰带着一家四口前来拜访。郁心兰在偏厅里见了他们一家,问了一下两个铺子里的情况,跟着,便问起安亦的年纪,“多大了,也不知定亲了没有。”

安泰老实地回答了。这种事儿,女人总是敏感一些,况且安娘子跟儿子同在唯美坊当差,自然知道长子的小心思,又抢着补充了一句,“亦儿的婚事,还请大奶奶帮着物色一下,我们一家才来京一两年,实在是不识得什么人家。”

郁心兰很满意安娘子的识趣,唇角便微微往上翘了翘,斜眼瞄了锦儿一下。锦儿的脸便腾地红了。

故意踌躇了下,郁心兰才迟疑地道:“我身边倒是有几个丫头年龄正好到了…”

安泰这会子也听出名堂来了,忙拉着家人一同跪下,大声道:“肯请大奶奶给个恩典,许一个给我家亦儿,我家必定善待这个媳妇,拿她当闺女一般的疼。”

大户人家到了年纪打发出来的丫头,在普通人家那里,行情可是极好的,就是一般的富商,也愿意娶这样的女子为正妻,因为懂规矩、知进退,若是管过事务的,还能认识不少的贵妇人。所以安泰是真心想求这样的亲事。

郁心兰此时心中有了底,愈发要沉吟一下。

其实是事儿是她办得不地道,按说,女孩儿未出阁前可是金贵得很的,应当是先知会男方一声,让安泰和安娘子主动来求她的恩典,她才勉为其难地将锦儿许给安亦。可是为了帮自已过道关,她已经先将锦儿给许出去了,锦儿连添妆礼都收了好几份了。

待安泰夫妇求了又求后,郁心兰才道:“我就把锦儿许给安亦吧。”

安亦一颗悬着的心扑通落地,欣喜地连磕几个头,“多谢大奶奶恩典。”

郁心兰忍不住笑话他,“终于愿意谢我了么?”

安亦的脸顿时红了,安泰和安娘子亦是十分高兴,谢过大奶奶后,当即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明日一早,我便遣冰人来合八字。”

郁心兰笑道:“可以。这事儿,你们就跟紫菱谈吧,我让锦儿认紫菱做干姐姐。”

因为女孩儿出嫁,总得有个娘家人,可锦儿的父亲嗜赌,早就把妻女都输了出去,这样的父亲,自然是不认才好。安家四口忙告辞回去,请冰人和准备聘礼,明日好上府中来提亲。锦儿和紫菱听了主子的话后,相互见了礼。紫菱坚持从自己手上褪下只纯银鎏金的镯子,当认干妹妹的见面礼,锦儿推辞不过,只得收了。

这下子,终于可以公开锦儿的亲事了,园子里的老老少少都来恭喜锦儿,紫菱则和郁心兰商量着提谁上来当大丫头。

千荷擅长交际;千雪慎言心思细腻;千夏机灵泼辣;千叶女红极好,会揣摩人的心思。四个丫头各有千秋,且都能当事儿。

郁心兰沉吟了片刻,让紫菱将千荷千夏叫进来。

两丫头进了暖阁,心中都十分激动,这个节骨眼上被叫进来单独谈话,肯定跟晋升有关,两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郁心兰柔和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溜了一圈,噗嗤一笑,“这么绷着干什么,坐吧。”

千夏和千荷推辞几次,才在炕边的脚踏上坐下。郁心兰这才开口道:“锦儿已经许出去了,少则半年,多且八九个月,就会嫁出府去,我身边的一等丫头便少了一人…”说到这顿了顿,观察了一下两个丫头的表情,才继续道:“我思虑良久,决定提千夏上来。千夏,你现在手头的活,先分给其他三人做。”

只说把事分下去,却不说怎么分,这也是考一考她有没有管理能力,毕竟一等丫头也算是小管事,下面的小丫头们,是要听她们调配的。

千夏忙站起来,给大奶奶磕头,嘴里道:“婢子多谢大奶奶的栽培,婢子必定不会辜负大奶奶,忠心耿耿为大奶奶办差,尽心尽力服侍大奶奶。”

这个千夏表现得还算不错,虽然很激动,却也没失了礼仪和分寸。郁心兰掀了掀茶杯盖,漫声道:“嗯,你出去吧。”

千夏退出去后,郁心兰才看向千荷,问道:“你可知,我不提升你,却将你叫进来的原因。”

千荷忙起身回话,“婢子认为,大奶奶还需要婢子帮忙打探消息,所以不能提升婢子。婢子能得大奶奶赏识,感激不尽,必定会尽心尽力为大奶奶办差的。”

郁心兰含笑点头,“没错。我的确是需要你打听消息。需知一等丫头太过显眼,旁人不会与你说真话;三等丫头和粗使丫头,旁人又不屑与你说话,只有二等丫头,不上不下的正合适。之前交待给你的差事,你都办得很好,虽然我不能升你的等级,不过可以补你银子。你现在是五钱银子的月例,以后再从我这领五钱银子,补足一等丫头一两银子的月例。”

千荷欣喜地谢了赏,退了出去。

下朝了,赫云策直接回了静念园。

二奶奶迎着二爷进了暖阁,服侍着二爷更了朝服,便将今日郁心兰拒绝甘夫人赐的丫头一事说了,特意强调了郁心兰压根不准备为赫云连城准备通房丫头。

赫云策听了这话,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厌恶,“不过是收个通房丫头,连这点小事都要阻拦,心胸狭窄到了极至。我早说过,不是嫡出的小姐,必然不怎么受教,听说还是在外头养大的,自是没学过什么规矩。”

转念一想,这事儿其实对自已是有利的。将来的爵位继承人,可不是男人出色就能成的,男主外、女主内,家中的事务,也必须有个贤惠淑良、宽容大度,却又有几分手腕和魄力的当家主母来主理,才能让男人少了后顾之忧。

赫云策瞥了一眼妻子,心道:晨儿虽说性子急些、定力差些,可相对于大嫂那个妒妇来说,却是好上百倍了。三弟妹虽说手腕和魄力要强些,但娘家犯了大错,这便是一个污点。

于是点拨她道:“这事儿正是我们的机会,父亲一会儿会去宜安居,我们去给父母亲请安的时候,你记得将这话儿带出来。让父亲知道大嫂是个什么样的妒妇。”

两人来到宜安居,甘夫人正绘声绘色地描述郁心兰的泼悍,让人将那两丫头带过来给侯爷过目,“您瞧瞧,我这是亏了老大么?”

定远侯抬眼一看,竟是府中两名忠仆的女儿,的确是很不错的人选。

甘夫人瞧了眼侯爷的脸色,便知道侯爷是满意的,于是又加油添醋,“这般不能容人,怎么能当咱们赫云家的媳妇!侯爷,您若是觉得合适,不如就叫周总管亲自送去静思园。”

我看你郁心兰还怎么拒绝!

二奶奶也在一旁帮了帮腔,二爷也蹙眉,似自言自语道:“大嫂怎么这般不能容人呢?”

侯爷只是淡淡扫了一眼,放下手中茶杯,站起身整了整衫摆,抬腿便往外走。甘夫人一怔,“侯爷您这是要去哪里?”

定远侯停步侧身,回答道:“要清容管教一下大媳妇。”

甘夫人不是很满意,她希望侯爷能直接将这两个丫头送到老大院子里去,最好闹得静思园鸡飞狗跳,看郁心兰那死丫头还敢目无尊长不…当然,能让长公主挨顿骂,也算讨回了点利息吧。

定远侯到了宜安居,并不如甘夫人想像的那般直入主题,而是先问起了长公主明日会不会入宫。宫女们不能出宫,因而每年的上巳节,宫里都会办花展。

“不会去,兰儿已经禀报我了,明日亲家太太要带几位亲家小姐过来玩儿,我怎么也要去凑个趣。”

定远侯微微一笑,“那就置办桌好点的席面,别亏了亲家太太和亲家小姐。”

长公主笑着嗔了侯爷一眼,“我怎么会亏待亲家太太。正好,兰儿也说明日给锦儿办桌席面。”

定远侯点了点头,“我听说了,兰丫头说,所有丫头长大了,都配人是吗?”

终于拐到正题上了。长公主看着侯爷笑道:“她是这么说的。”

侯爷道:“你问过老大的意见没?这事儿不能听到媳妇的,阿珏挑的那两个人是还挺不错的,你可别因为是她挑的人,就一概地否决了。”

长公主听了这话就有气,“今日的事儿,侯爷弄清楚缘故了没,就这样扣顶大帽子给我?”

闻言,侯爷俊美的脸上露出几分讶异,“那两个丫头是靖儿不喜欢么?”

长公主哼了一声,“靖儿答应了兰儿不纳妾室和通房,所以什么丫头他都不会喜欢的。侯爷您问都不问一下情形,便先给我派了个不是,是不是太偏心了一点?”

一涉及到偏心不偏心的问题,定远侯就头疼,他觉得自己对两个妻子挺公平的,可惜两个人都不这么认为,个个觉得他偏心,而且还是偏心到另外一边。

提到这个话题,侯爷便不打算再深谈下去,他本不过是来问问,若是拒绝甘夫人挑的通房丫头,只是老大家的私心,那么他就提醒清容一下,不能太纵着媳妇。若不是,就罢了,他并不是非要老大收下那两个丫头,不过是觉得甘夫人挑那两个丫头,的确是没有存私心的。

可这话解释来解释去,长公主就是不依不饶,“若真是没半点偏心,为何你来了后,不先问一问我今日到底是什么情形?甘夫人有没有告诉你,兰儿再三申明不用通房丫头的时候,她还以目无尊长为由,要掌兰儿的嘴?兰儿现在有了身子,能掌嘴吗?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哦,我倒是忘了,若是兰儿有个什么闪失,她是最高兴的啦。”

定远侯头疼得揉额角,“话不是这么说,岳母大人的确是做了些出格的事情,阿珏应当也知道,可她已经答应我改了…”

长公主冷笑,“改?我看侯爷您不立这个世子,她就一天不安心。我本是不在意的,若我去皇兄那儿为靖儿请封,大了不说,一个清闲侯爵还是请得到的,皇兄不会这点脸面不给我!当靖儿多稀罕跟老二老三争吗?只有她一个人在那里窜上窜下,天天闹得家里不安生。”

侯爷轻叹,“以前的事都别提了吧,日后我会管着她,不让她胡闹的。

长公主娇瞪了侯爷一眼,“不是我小看甘钰这个女人,她就那点子心思,兰儿刚嫁入侯府,她就给兰儿下药,想让兰儿生不出孩子…”

侯爷猛地将头一抬,“你说什么!说这话可要有证据!”

这件事,长公主本来是不打算提的,可是嘴一快,就溜了出来。到这时候,也没法子再瞒了,只得取了那张药单子出来,递给侯爷道:“您要的证据我没有,是兰儿自已发现了,请吴为验了厨房给她炖的补汤。这张药单就是吴为写的,他现正住在府中,您若不信,大可以去问一问他。”

说这话的时候,长公主心虚得很,一张药方能有什么用,就算那碗汤还在,都没用,已经到了兰儿的手中了,甘夫人可以说是兰儿自已下的药,想污在她身上。这种事,只有当场抓到厨师正在下药,由厨师供出幕后主使,才有用。

这也是郁心兰她们一直没揭发这件事的原因,毕竟证据太单薄了。

哪知侯爷飞速地扫了一眼,当即俊脸紧绷,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