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哲歪头看着她,见她身子拉长,露出那玲珑起伏的身段儿,腹中便又一团火起,见知聆丢了龙袍,他偏把龙袍扯回来,含笑看了知聆一眼,将龙袍抖开,就给她披上。

知聆略微吃惊,便看他:“皇上你干什么?”

“你不是想穿上衣裳么?”赵哲歪头,见这出浴美人,头发湿漉漉地披散着,眼神也是湿漉漉地,脸色极白,唇却殷红,一脸无辜茫然,却如此诱人,但这样的美~色,却穿着那代表着至高无上的龙袍,——权力,美色,全天下男人所梦寐以求的两样东西,都在此刻汇聚,都在她一身。

赵哲看着,忍不住就又咽了一口唾沫:她是他的,他怎么纵容都行,她所有的惊艳,都在他的眼中,在他的手里。

知聆见他眼中又燃起两团火,来不及等他出声,就跳起身来,欲逃,赵哲哪里容她就走,跟着起身,将她拦腰一勾,就抱了回来,知聆尖叫一声,身子腾空而起,龙袍随着摆过,胸前的团龙栩栩如生,仿佛能随时飞起一般。

赵哲把知聆抱过来,顺势压在身下,看着那龙袍裹着的羊脂白玉似的身段儿,看着她似羞似怒的脸色,只觉得奇美无比,勾着她的腿,便笑道:“还真给你说准了,是不一定……”

过了两日,皇帝下旨,封宜妃为“贵妃”,乃是后宫妃嫔之首了,因此前来到贺巴结的人络绎不绝,可是宜妃神色却是淡淡地,宜妃还罢了,太后却勃然大怒,若不是宜妃还劝说着,差点儿就又跑去找赵哲理论。

经过上回夜间金阳殿一行,太后只以为赵哲答应了自己的提议:封宜妃为后,没想到他“思考”了几天,居然只封了一个“贵妃”了事,雷声大雨点小,阳奉阴违至此。

太后消了气之后,勉强跟宜妃说道:“儿子虽是我生的,越大却越跟我对着干了,事到如今,就只好走一步是一步,以他的那个性子,逼得他太紧了也不好……索性现在后宫里头还无人怀了皇嗣,你给我争气点儿,倘若你有了身孕,这后位,我看他还能飞了上天去?”

宜妃道:“太后说的是。”

太后道:“我先前给你的药方,可按时吃着?按理说该是极容易就怀上的……上回他去了,真的行事了?”

宜妃略带羞:“是……有过。”

太后叹道:“唉,我也不知是什么命,皇上是个风流的性子,但是他宠幸了那么多,居然没有一个怀上龙子的,罢了,或许自有天意,本宫就看你的了。”

两人说罢此事,宜妃忽然问道:“太后,近来我听了一个消息……听说,方家的那个大公子回京来了?”

太后道:“此事我知道,是皇上赦免他回京的。”

宜妃道:“无端端怎么会赦免这样的罪人回京?难道是因为方纯明……”

太后皱眉,想到那一晚上金阳殿那垂着的床帘,恨得牙痒:“那样的祸根留着,终究不祥,可偏生是皇上的心头好。”

宜妃心里就打破了醋坛子:“谁说不是,但当初,皇上竟因她,把瑾妃都给废了……这后宫里的人,见了方纯明,就好像见了皇上一样……个个战战兢兢地,比见太后还恭敬呢。”

“呸,这是什么话,她也配?”太后越发恼怒,手在椅子上按了按,终于道,“不成,如今竟把方墨白也调回京来,万一这两兄妹一里一外的……迷惑了皇上……”

宜妃道:“这个、该不至于吧?毕竟都是谋逆的罪过……方纯明也只是个宫女。”

太后叱道:“你懂什么!你难道不记得了,那汉朝的卫子夫,起初不也是个猪狗似的奴才,结果却当了大汉的皇后!你别让人刀架在脖子上了还不知道!”

宜妃变了脸色,就垂头,几分委屈地说:“皇上宠爱她,护的什么似的,又有什么法子……如果皇上真有那个意思,恐怕……”

太后恨不得把她扔出宫去,厉声喝道:“皇上没那个想法则罢了,若真的有那个想法,本宫便死在他面前!”

且不说太后跟宜妃两个私下里交谈,这一日,知聆闲着在御花园里走动,却跟淑妃段妍不期而遇。

段大小姐见了知聆,十分温婉地笑:“恭使久见了,向来可好?”

知聆淡淡地:“娘娘客气了,如此大礼难以承受,娘娘也安好。”

段妍道:“听闻方家大公子前日已经回京了?恭喜恭使可以兄妹相聚,大概是托恭使的福,昨儿听说皇上有意许我回府省亲。”

知聆有些不愿同她虚与委蛇,便道:“也恭喜娘娘了,终于可以回府一家团聚。”

段妍见她神态冷冷淡淡,却仍依旧地微笑如故,就道:“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其实我倒是不想在这时候省亲的。”

知聆心头一动:“多事之秋?”

段妍道:“恭使大概不知道……我哥哥自从山东回来后,就被官降一级,皇上命他闭门思过半月呢。”

知聆有些诧异,这个她却是不知道的:“为什么?”

段妍道:“朝堂上的事我也不太清楚,只听闻好像是因哥哥办坏了什么差事,因此惹得龙颜大怒,所以我才想,这个时刻,好像不适合省亲之事,可毕竟是皇恩,若是推脱,恐怕又会惹得皇上不喜。”

段妍说到这里,点到为止,便道:“恭使事忙,我便不搅扰了。”同宫女姗姗离开。

段妍去后,知聆想来想去,不知赵哲为何竟降了段重言的职,只好将这疑问埋在心里。

知聆心中记挂方墨白跟段逸,忍不住想:什么时候再出宫一次就好了,但是赵哲最近没有“微服出游”的心思,她贸然提起,恐怕又会让他多心,于是知聆只是按捺。

近来她熟悉了宫内的生活,闲暇之余,便学了些缝纫等高级技能,一来消遣,二来可以借助女红之类平静思绪,她心中多数想到段逸,就忍不住先给他做点什么,于是弄出了几样奇特的东西,只等见着了就给小家伙。

而在宫外,段重言的别院之中,方墨白养了五六日的伤,伤势愈合的已经差不多,也能随意下地行走。御医们驻扎此处,见他完全无碍了,才纷纷一颗心放回肚子里。

段重言跟逸儿自也欢喜不提。

就在这几日,方家大公子回京的消息也逐渐传开,这消息就好像是一块石子扔进了烧开的锅里,乍然一片沸腾,听闻这消息的人反应各异,有人惴惴不安,有人暗怀欣喜,有人则冷静观望。

与此同时,京内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知聆听段妍所说的那件:前些日子奉旨出京前往山东的佥都御使段重言,被以办案草率,未曾成功押解囚犯上京等各种罪名,官降一级,责令闭门思过半月。

段重言这段时间不上朝,不议事,日子忽然清闲起来,却乐了一个人,就是段逸。

段逸做梦也想不到竟有这样的日子,方墨白跟段重言都在他身边儿,不离左右,小孩儿看看这个,凑凑那个,何其欢乐。

段重言空闲之余,想到之前曾经答应过段逸的,又看小孩儿好学,便随意教段逸些拳脚功夫,段逸学得快乐而认真,竟纹丝不怕苦,段重言曾有意让他站小半个时辰的马步以考验他,他都竭力站稳做到,虽然此后腿麻的几乎都动不了。

而在练习拳脚开始的时候,因步子不稳,也曾摔了无数个跟头,小孩皮子嫩,自然有些鼻青脸肿的地方,然而段逸却仿佛乐在其中,常见他笑,不见他哭,偶尔疼得狠了,眼中都见了泪,嘴巴撇了撇,段重言都在想他即刻就要哭出来了,他却偏偏又忍住,做无事人似的重新练起。

段重言欣慰之余,苦中作乐地想:幸好知聆不在身边,不然的话肯定又要大怒骂他。

每每父子两个一拳一脚比划的时候,方墨白常常便在旁观看,偶尔也指点一二,有时见段逸累了或者摔打的狠了,他忍不住心疼,就叫他停下来,过来细细查看伤势,呵护一阵。

他跟段重言两个,宛如一个白脸一个黑脸,一个春天一个冬天,亏得段逸适应力强,见谁都是笑呵呵地,因此三人倒也十分的其乐融融。

一日,在京城一家酒楼之上,有一桌子的人,酒酣耳热,便说起当下热门的事,一人就道:“你们可听说了?方家大公子回京了,就是那个犯了事的首辅大人家的公子。”

“你的消息已经是迟了,我等早就知道,还用你说?”

“你们有所不知,现在方公子不是住在那降职了的段大人府上吗?我有个表舅的堂弟的偏门亲戚,跟那个段大人有些交情,曾亲眼见过那位方公子,说啊……”

“说什么?”众人的好奇心这才涌起来。

“说那位方公子,原本是矫矫不群,人中龙凤,但是现在……啧啧,简直……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没有半点贵公子之气,不似人形!还听说他在沧城的时候,自甘堕落,以下仆奴才的身份过活……”

大家伙儿顿时惊叹:“居然如此没有志气?还是大家公子出身呢,首辅的脸都给他丢光了!”

刹那间议论声四起,此起彼伏,那人喝多了酒,又听这么多人附和,便僵着舌头说:“却还有一件稀奇事,你们不知道呢!”

众人忙问究竟。这人便道:“这个方家,原本还有个方小姐,当初也是……名满京城的人物,多少名门公子皇亲贵戚地想见都见不着呢,可是后来……被贬为官奴……”

“这些我们都知道,不就是那个降职了的段大人家里当了妾嘛,听闻最近还被段家卖了,真是红颜薄命……”

“你们只知道开始,不知道我说的!”那人直着脖子,嚷嚷道,“你们可知道如今那方小姐在哪里?”

“在哪?”

“那样娇滴滴的小姐,又生得国色天香,自然是在宫……”那人色~迷~迷地,才要说,忽然“嗷”地惨叫,低头看去,却见在腿边上,不知何时出现一只半大的小狗,此刻张着嘴,咬上他的腿肚子,腿肚子是多肉的地方,这狗虽然不大,牙齿却锋利,当下就冒出血来。

那醉汉低头就要打狗,却忽见小狗是被人牵着的,那牵狗的竟是个小孩,年纪小,派头却不小,一张小脸绷紧,两只眼睛阴阴冷冷地瞅着那醉汉。

第95章

那小狗呜呜叫着,咬着不放。醉汉大怒之下,便要将那狗踢开。

段逸眼疾手快,往后一拉,那狗伶俐,忙跑回他的身边。醉汉俯身查看伤势,却见留了两三牙印,见了血,便揪住段逸衣裳:“你是谁家的小混账,居然放这小畜生出来咬人?”

段逸人小,被他揪的双足离地,那醉汉正得意,段逸忽地极快抬手,手指戳向那醉汉眼睛,醉汉做梦也想不到小小孩子会如此,慌忙闭眼,眼皮上却仍是一阵剧痛,顿时松了手。

段逸落地,闷声不响地抬腿踢向那醉汉小腿上,那狗儿见状,也又冲上来一阵撕咬,醉汉狂呼乱叫,他旁边的人本来正在看热闹,见状慌忙过来帮手,试图把段逸拉开。

正乱糟糟里,却听到有人笑了声,道:“逸儿,没听说双拳难敌四手么,这时侯还不快回来搬救兵?”

有几个人听见,便回头看,却都不约而同眼前一亮,却见从里头雅间里走出一人来,只穿着简单素衣,然而面容俊朗,令人一眼难忘,长眉明眸,顾盼神飞,因笑意晏晏,整个人就如暖阳一般,让人一看便心生好感。

因此所有人都停了手,不知这忽然出现的俊逸公子是何人,酒楼上也刹那一片寂静,周遭的酒客也纷纷看向此处。

那公子却含笑扫了在场众人一眼,目光所至之处,大家伙儿都觉得他是在看自己,一瞬目眩神迷。

这人自然就是方墨白了,方墨白看向段逸,笑吟吟地:“还不过来?留神你爹生气了。”

段逸这才拉着狗儿,叫道:“舅舅!”一人一狗,撒欢似的飞跑回来。

方墨白哈哈一笑,摸摸他的头,后面那醉汉反应过来,便叫道:“原来是你家的孩子,他让狗咬伤了我的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方墨白道:“抱歉抱歉,在下替他们向阁下赔礼了。”

醉汉仗着几分酒意,便往前几步:“这狗是你们家的,我不跟它一般见识,只跟你一般见识,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方墨白微微一笑:“在下方墨白。”

“方……”那醉汉正要叫嚣,忽地头皮一紧,怀疑自己听错,“什么?你叫……什么?”

正说到这里,就听到雅间里有个声音冷冷说道:“墨白,你在啰嗦什么。”

方墨白听了,便跟段逸道:“你爹不高兴了。”

段逸就不做声,这会儿那醉汉回过味来,望着方墨白笑吟吟地模样,酒意也去了七分:“你、你就是方公子?”

“正是在下,才回京城,这不似人形之状,恐怕惊扰各位了。”方墨白一抱拳,又笑道,“小犬伤了阁下,这一两银子,算是赔罪,请。”

段逸接过银子,便跑回去,仍旧是冷飕飕地望着那人:“给你。”

那人回想自己方才所说,心头发凉,哪里敢接:“这、这不必了,不必了……”

段逸理也不理,把银子丢给他,转身要走的功夫却又停下,回头看他,问道:“改日你是不是要编排,说方公子让狗咬你?”

那人一怔,落了一把冷汗,苦笑道:“哪里!哪里!”

段逸又冷冷看他一眼,哼了声,才牵着小狗离开了。

段逸跟方墨白刚进雅间,身后那一桌吃酒的人飞快地作鸟兽散。

雅间里头坐着的一人,一身墨色袍子,脸却如冰雪般,又白又冷,自然正是段重言,见两人入内,便哼了声:“不是说悄悄地出来?又要惹事。”

段逸不吭声,方墨白笑道:“关我们什么事?都是这小狗耐不住,非要出去……”说着就训斥那只小狗,“小弓箭,你怎么就跑出去乱咬了?惹事,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段逸见他煞有其事地,便在一边偷笑。

段重言见状,就淡淡道:“你越发惯他,留神把他养成纨绔子弟。”

方墨白就看段逸,把他拉到身边椅子上坐了,道:“逸儿是不会长歪的,你不信我的眼光,也该相信你跟纯明是养不出不孝孩子的。”

段重言听了,忍不住也一笑,当着段逸的面,却偏又绷住脸:“你越说越离谱了,什么话!”

方墨白就叹了声,看着段逸道:“逸儿你看你爹,原本咱们说不带他出来的,他自己非要跟着,跟着我们来了,却又总是说这些大煞风景的话。”

段逸见他两个斗嘴,觉得偏帮谁都不好,就假装没听见,用筷子夹了块肉,就去喂那只叫“弓箭”的小狗。

段重言道:“你当我乐意出来?是皇上说要我负责照料你的,你自己闲不住要出来,我自然要看护着,我头上还有‘闭门思过’的圣旨呢。”

方墨白嘿嘿笑笑:“行啦,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你怕我跟逸儿出来会惹事,或者会吃亏,对不对?既然出来了,就开心些,来,喝一杯。”

段重言又道:“你的伤还没有全好,不能喝这么多酒。”

方墨白哈哈大笑:“又来了,你这性子太古板了,比纯明管的我还严。”

段重言道:“她如今管不到你,我只好连她的那份儿也管着了,少不得要严厉些。”

方墨白嘻嘻笑着,偏吃了一杯酒。

段逸却正色道:“舅舅,你还是听父亲的,忍一忍的好。”方墨白本想再吃几杯,听了段逸的话,却倒是停了:“既然逸儿发话了,那舅舅就听逸儿的。”

段重言在旁边看着,就哼了几声。

方墨白笑道:“我们甥舅两个好,你可别喝醋。”

段重言不语,自己端起一杯酒喝了。

原来这几日方墨白恢复的极好,他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自然不会总是留在别院,而段逸也是小孩心性,平日只养在内府,如今在这别院里,无人刻意管束,顿时就把整个院子跑遍了.

有一日他在院子外头玩耍,听到狗儿叫声,循声而去,却见角落里缩着一只小狗,被周遭几个孩童围着,投以石块,那狗儿又怕又怒,缩着头,却时不时地会怒吼两声,那些小孩儿惊叫之余,又拿竹枝木棍等物来打。

段逸望着那小狗乌亮的眼睛,不知为何就想到自己,当初他在段府的时候,岂不是也像是这小狗儿一样,被人围着打骂,却并无还手之力。段逸见状,顿生侠义心肠,就跑上前去,把些孩子们赶走,将小狗救了。

谁知道那小狗便认得了他,段逸要回院子,它就跟着,仿佛通人情一样,段逸犹豫几回,终于抱着狗儿偷偷进了院子。

段逸在院子里养了两天小狗,终于给段重言发现,当下呵斥一番,就叫他扔出去,段逸不敢还口,然而又不舍得那小狗,便去找方墨白求情,果真就找对了人。

段逸有了小伴,便跟狗儿同吃同睡,形影不离,因为他对方墨白张弓退敌的场景印象深刻,所以便要起名叫“弓箭”,想要提醒自己要勤学苦练,将来也能像是方墨白一样英勇无敌。

小弓箭刚被收留的时候,又瘦又小,跟着段逸后,被放养了一阵,便养的十分壮实,且又听话,段逸总算有了个亲密玩伴,把小弓箭训练的跟他十分合拍。

这一次方墨白要出来转悠,段逸自然也立刻带上了弓箭,本来悄悄地就在临窗的雅间里,却听到外头那些聒噪的流言,方墨白只是笑,段重言却面如冰霜,段逸到底还小,见两个人都不理会,他忍无可忍,就同弓箭出来,他人矮小,因此满座的人都未曾察觉,那醉汉还在洋洋自得地夸夸其谈,段逸向着小弓箭,指指那醉汉不停抖动的腿肚子,小弓箭呲了呲牙,喉咙里吼了几声,便冲上去啃了一口。

一场小小风波,那些闲人去后,外头总算是安静了许多,片刻,这房间门口却有人轻轻敲门,道:“敢问里头的可是方墨白方兄?”

方墨白同段重言两个交换了一下眼神,方墨白便道:“正是在下。阁下何人?”

门口的人道:“不知墨白兄可还记得李义?”

方墨白眉头一皱,俯身跟段重言说了几句,段重言一点头:“别惹事。”

方墨白笑了笑,在他肩头一拍,起身走到门口,打开门便走出去。

段重言低头,看段逸正看着自己,便道:“你去看看。”段逸正有此意,当下跳下地,牵着狗出去了。

段逸出门,却见方墨白正跟两个青年男子站在一处,那两人之后,似还有几个,遥遥地站着,面露惊诧之色。段逸领着狗走过去,正听其中一个说道:“方才听楼下有人说方兄在此,还以为是谣传,没想到竟是真的,墨白兄竟是何时回京来的?”

方墨白道:“才回不久。”

旁边一个青年上下打量他一番,道:“墨白兄竟是风采依旧啊,只不知……前头是因圣上旨意才流放了的,今次却是为何……难道也是圣意?”

李义道:“啊……朱兄的意思大概是担心墨白兄?毕竟这不是小事……无旨回京,是要杀……咳咳……”

两个人表面关心实则心怀奸诈,那份恶意连旁边的段逸都看出来了。

方墨白却笑的十分谦和:“是皇恩浩荡,特赦我回京的,有劳两位仁兄关怀。”

此刻两人身后的几个青年子弟也走了过来,其中一人将方墨白从头看到脚,便道:“果真是方墨白啊,不细看竟看不出来!”说着,就撇嘴笑起来。

李义咳嗽了声:“王兄这话……墨白兄经历劫难,自会有些变样,不过可喜可贺,毕竟回京了。”

姓朱的说道:“要不怎么说方兄命大呢……换作其他人,早就死了几次了。”

姓王的便冷笑:“叛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早该死了,仗着皇恩,觍颜回来……若是我,也没有面目再苟且偷生。”

几个人顿时静下来,都看方墨白反应,方墨白瞅着众人面色,有人不屑,有人同情,有人鄙夷……

他自己却面不改色,依旧微笑如故地看着面前之人:“这位……王兄?真是个大有气节之人,只不过这自己咒自己的习惯不好,做什么就这么想背上‘叛臣贼子’的名头呢?好端端地,说的这样惨烈,吾不忍听也。”

姓王的陡然色变:“你说什么?”竟换作一脸凶戾,旁边姓朱的也喝道:“不过是刚赦回京的待罪之人,不思安安分分,竟然敢如此对吾等说话?”

方墨白挑眉,无辜笑道:“在下有说什么吗?不过是王兄失言在先,在下提醒他不要自我诅咒而已。”

这一刻,段逸拉着的小弓箭听到姓朱的咆哮,“呜”了一声,抬头看了一眼姓朱的,忽然便扑过去,冲着那人腿上就是一口。

姓朱的大惊,便惊叫了声,段逸将小弓箭拉回来,大声叫道:“小弓箭,这个人是姓朱,又不是真的猪,你为什么要去咬他?”

在场众人一听,有人便忍不住笑,方墨白更是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姓朱的脸色从白变青,瞪向段逸:“哪里来的小畜生,胡言乱语!”

竟探手来捉段逸,方墨白笑着,却不动声色地抬手,竟攥住姓朱的手腕:“朱兄,一个大男人,要对小娃儿出手恐怕不妥吧?”

姓朱的只觉得手腕剧痛,脸色顿时又从青变红,却挣扎不了,方墨白轻轻一抖,将他松开。

姓朱的握着手腕后退:“混账,不过是一介囚徒罢了!如蝼蚁般苟且偷生,你还竟敢……”

姓王的也道:“莫非还当自己是昔日不可一世的首辅公子么?浑然不把吾等放在眼里,纵狗行凶在前,又让小儿侮辱我等在后……好大的胆子!”他疾言厉色地,说话的功夫,手足蠢蠢欲动,竟似要仗着人多动手一般。

当初方墨白高高在上,这些人想巴结都靠不了前,如今见人在泥地上,便纷纷想过来踩一脚。

人情冷暖,便在其中。方墨白却依旧笑笑地:“众位都是贵门公子,我们这里是一介囚徒,一个小儿,一只小犬,也值当众位如此咄咄逼人?”

段逸见状,就叫道:“打人啦,打人啦!”小弓箭便也汪汪乱叫,一时十分热闹。

那叫李义的便打圆场:“罢了罢了,寻常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必争执了,我们自去吃酒吧……”

姓朱的被小弓箭咬了口,又在方墨白手上吃了个哑巴亏,十分不忿,就喝道:“小畜生,乱叫什么,谁打你了!”

姓王的也骂道:“可见这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小东西长大了估计也是囚徒一样的人。”

方墨白眸色一暗,还没有开口,就听身后有个冷冷地声音说道:“王侍郎公子,朱翰林公子,我儿子就算有得罪两位的地方,两位都是官门之后,用得着出言如斯恶毒么?”

两位公子吃了一惊,却见面前出来一人,脸色冷峭之极,眼神却极为锐利。

他们自然是认识段重言的,当下宛如一盆冰水从头浇落,翰林公子结巴道:“段、段大人?这……是你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