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瑶看了孟月一眼,后者因为恐惧,嘴唇泛白,抖个不停。她本不欲为难孟月,只等着温夫人出嫁后就送她回家,哪晓得她如此不安分,竟连后罩房都敢闯。这般肆意妄为,让她心中一丝怜悯也无,冷声吩咐婆子们道:“先押她们主仆云赏菊院,待我与他父亲传过信,再送她们回家。”

婆子们领命去了,贺老太太身子壮,闹了这地场也不嫌疲乏,起身云归田居,准备好生教训贺济义。

贺济礼两口子回房,坐下歇息,小丫头摆开碗筷,端上清粥小菜。贺济礼催着孟瑶赶紧垫一点子,道:“你怀着孩子,怎么空着肚子就过去了。”

孟瑶揉了揉太阳穴,苦笑道:“一大清早被闹起来,我有什么办法。”

贺济礼替她夹了两筷子菜,又埋怨道:“孟月作出这等丑事,下是要上门闹她父亲一个措手不及,你却特特派人去送信,什么道理?”

孟瑶望着他一笑,把在厨房搜到的那个小纸包递过云,道:“你瞧瞧。”

贺济礼狐疑回望她一眼,接过纸包打开,只见里头的粉末细腻,洁白如雪,看起来好似作饼的白面,再小心翼翼地闻了闻,味道淡淡的,散发着一股麦香,有些像…做饼的白面。

他将纸包小心翼翼地包好,道:“原来蒙汗药与白面差不多,这要放入饮食中,决计察觉不出来,怪不得许多江湖人士都爱用它。”

孟瑶笑得弯下了腰,捂着肚子唤“哎哟”:“我的大少爷,这就是白面。”

“啊?”贺济礼一惊,赶忙又把那纸包打开,瞧了又瞧,甚至用小指头沾了一点放入口中尝了尝,叫道:“还真是白面,这…你…孟月…”他好似抓到了头绪,可一时间又理不明白。

孟瑶既告诉了他蒙汗药是白面冒充的,自然就没想瞒他,如实道:“白面是我命人丢进去的,也让孟月警醒些,别以为我不为难她,就是尊泥菩萨,任她捏来捏去。”

怪不得孟月口口声声称她是被冤枉的,看来还真是被冤枉的。孟瑶那样疑病才收到信,就能作出这样的反应,狠击对方一下,真是…真是…贺济礼张着嘴,不知说什么才好。

孟瑶以为他是不喜,嗔道:“我可是诚实得很,原原本本都告诉你了,你不会因此认为我是个恶毒妇人罢?”

贺济礼摆了摆手道:“她又不是我们家的人,你爱怎么恶毒就怎么恶毒。我只是佩服你反应神速,这离你起床才多大会子,你就能想到包一包白面充作蒙汗药。”

孟瑶慢慢吃着粥,心道,说起来这还得感谢孟兆均一家,若不是他们家妻妾成群,时不时要闹上一场,她也不会对这些道道这般熟悉。

贺济礼此时心境明朗,笑道:“你不止派人去孟家送信罢?”

孟瑶抬头一笑,正要答话,知梅走了进来,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纸包放到桌上,小声道:“少夫人,都办妥了,派的是个从未出过门的三等丫头,换过衣裳才出去的,并没人知道他是我们府的人。”

孟瑶点头,指了指贺济礼手旁的那一包,贺济礼不待知梅来取,亲自捏了走出去,销毁后才又回来。

孟瑶打开知梅送来的那包,欲递与贺济礼瞧,贺济礼忙按住她的手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蒙汗药,别把你药倒了。”孟瑶抿嘴一笑,由着他将纸包重新包好,贺济礼将纸包揣进怀时在,起身道:“既已准备好,我这便去了,若是伯父不信非要打官司,咱们也不怕,知府大人有一位公子,是我的学生呢。”

孟瑶想了想,道:“你把济义带上,他那人看似机灵,奈何一碰上孟月,就成了死心眼,若不让他亲眼看一看,过后他还道是我们做了手脚的。”

提起贺济义,贺济礼就冒火,狠狠一跺脚,朝归田居去了。

归田居与赏菊院离得近,他叫上贺济义,再带着婆子到赏菊院押了孟月与侍琴主仆,直接从后门出去,上了前后两辆大车,朝孟府而去。

车上,贺济义搓着手,有些坐立难安,贺济礼晓得他心里担心,故意道:“既然你信她是被冤枉的,那又紧张作什么?”贺济义诺诺讲不出话来,他因爱慕而信孟月,但到底对她的为人不甚了解,嘴上说十分信,其实心里只有五分,哪有不紧张的。

贺济礼奚落过他,不再讲话,车厢里安静下来,只听见后面车上传来呜呜咽咽的哭声,正是孟月的声音,他想起上回接孟月来时,她也是这般坐在轿子上哭泣,害得他急了一路,不禁火冒三丈,打开车窗吩咐随行,让他通知后面的婆子,堵上孟月的嘴。

贺济义大吃一惊,慌忙阻止:“哥,她是个千金小姐,又不是犯人…”话音未落,脸上已挨了贺济礼一马掌,登时愣住了。

贺济礼攥着拳头道:“你为了一个女人,先同娘亲吵架,后与兄嫂顶嘴,既然你这样不待见我们,不如分家出去,任你纳几个孟月,我都没意见。”

贺济义长这么大,虽说总挨贺济礼的打,但如此狠地打脸,还是头一回,不由得慒了,喃喃道:“我不分家,哥你别为难她…”

贺济礼见他跟油脂糊了心似的,懒得再理他,一直到下车,也没再同他讲一句话。

下车后,贺府小厮迎上,道:“两位少爷,我们老爷在前厅等候。”

贺济礼皱眉道:“后面有你家七小姐,去前厅合适?”

小厮笑道:“两位少爷过去便得,七小姐先到后院歇息。”

贺济礼听了这话,立时冷下脸来,孟月此时乃是嫌疑犯,孟兆均竟轻地飘飘地想掩过,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但他身上虽有功名,却无官职,就算不满孟兆均的安排,也是不能在朝廷命官面前违抗的,于是干脆转身,重登马车,吩咐车夫道:“咱们直接云官衙。”

别说大家守闺秀,就是寻常女子,只要在公演上抛头露面站一站,不但她的名声要毁,还要连累族中的其他女孩儿不好嫁人---那些极讲究规矩的官宦人家,可是不愿意娶一个名声有污点的女子的,即使自家不在乎,也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

这道理,那小厮十分明白,当即扑上云死命拖住贺济礼的腿,不让他上车,贺济义还在车厢里,爬出来看了看,道:“哥,不是说好只把孟七小姐送回家的么?”

贺济礼咬牙切齿瞪他:“她企图下毒害你的亲娘,害你的亲大哥大嫂,你就连问也不想问一声?我看连你一并送去公堂算了,如此不孝子,着实也该打上几板子。”

贺济义只想着替孟月开脱,就忘了即使那不是她投的毒,也是该问个清楚,不然他岂不是置亲人的性命于不顾?贺济礼此时的话道理浅显,终于让一脑子乱糟糟的贺济义清醒了些,跳下车来,去推那小厮,道:“要想别上公堂,就让我们一起进去,当面问个明白。”

那小厮生怕他们走了,又不敢擅自作主,只好求他们稍等,跑去问孟兆均的意思。

孟兆均怎会不怕孟月上公堂,只不过想先借自己的“官威”唬一唬贺济礼,叫他知难而退罢了,此时见贺济礼强硬,就变得无可奈何,只能在发了一通脾气后,将地点改在西院偏厅。

既是在内宅,温夫人也来了,口称“要听听那企图谋害她亲闺女亲女婿的狠毒心肠女子,是怎么解释的”。

趁贺济礼几人还未到达,钟姨娘半是央求半是威胁道:“二夫人,你的婚期,马上就要到了,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温夫人横了她一眼,骂道:“难道我能因为要改嫁,就让亲闺女白白送命?”

钟姨娘嘀咕道:“是不是她还不一定。”

温夫人冷哼一声,道:“最好不是,不然我拼着不嫁,也要把你生的混帐种子送进牢里去。”

钟姨娘一点没被吓着,嗤笑道:“二老爷去的早,如今孟家全靠我们大老爷撑着,就是二夫人膝下的少爷和小姐,也要靠大老爷撑腰呢,我看二夫人万不敢将月娘送进牢里去。”

温夫人最恨这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事,明明恨得牙根痒,偏还不能把他怎么样,不过家丑纵然不能拿到外面去闹,在家里整治一下,却是绰绰有余的,她这般想着,嘴角又浮上了笑意。

钟姨娘被她这一笑,吓得毛孔肃然,揣测着她的心思,默默坐到了一旁。

温夫人看去一眼,没有作声,直到孟兆均引着济礼等人进来,才开口道:“大老爷好家教,小妾居然能坐的。”

孟兆均才进门,就被温夫人揪住这样的小错失了颜面,不禁把火气全撒到了钟姨娘身上,怒道:“主子们议事,你掺和个什么,还不赶紧回去。”

这一声主子,直接把钟姨娘归入了奴婢一类,让她红了眼眶,垂头快步走了出去。

温夫人不依不饶,望着她的背景继续道:“这样的生母,怪不得能养出投毒的女儿来。”

孟兆均彻底怒了,吼道:“事情还没定论,怎能一口咬定就是月娘投的毒?”

相比他的愤怒,温夫人笑得云淡风轻:“谁叫她没规没矩,擅闯贺家后罩房的,就算那药包不是她的,也该她倒霉。”

伶牙俐齿的温夫人,几句堵得孟兆均彻底没话讲,贺济礼趁机补上一句:“这事儿让我们家老太太寝食难安,若因此累得她老人家病倒,可是大干系,小婿再不敢留七堂妹在家住,就此把她送回罢。”

他恨不得逼着孟兆均把孟月打几板子才她,但碍着身份是晚辈,不能开口,只得以目示温夫人。

温夫人会意,暗暗笑了,这个女婿,倒是滑头得很。她看了看孟兆均阴睛不定的脸,道:“药是一回事,擅闯贺家后罩房,是另一回事,孟月这回丢了咱们家的脸,大哥准备就这样算了?”

孟兆均自牙缝里挤出话来,道:“你待要如何?”

温夫人道:“大哥才是她父亲,我哪能越俎代庖。”

孟兆均继续从牙缝里挤字:“别忘了你改嫁,还须得我…”

事关温夫人自己,她不好再讲什么,贺济礼却马上接上:“妾的名分,贺家一定给。”

谁在乎那个名分,孟兆均黑脸,他要的只是那几只箱笼,只要得手,管孟月是丫头是通房还是妾。

他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暗忖,既然温夫人和贺济礼咄咄逼人,他也用不着客气,道:“月娘和她的丫头,我自会惩罚,但罚完了,她还得住到贺家去。”

贺济礼暗骂一声不要脸,驳道:“我家可经不起再投一次毒。”

孟兆均攥紧拳头道:“此事还无定论。”

贺济礼马上接口:“那就等有定论时再说。”

孟兆均被温夫人和贺济礼前后夹击,怎么走都没有路,十分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孟月回家,又在温夫人的逼迫下,敲了侍琴四十大板,二十板是她自己的,另二十板是替主受过

第七十四章贺济义的心思(上)

贺济礼看着侍琴打过板子,朝孟兆均一拱手,再别过温夫人,带着三步一回头的贺济义,回家去了。贺济义无精打采,一进家门,就遁去了归田居。贺济礼回到房中,孟瑶正在西厅端坐,询问孟月擅闯后罩房时的情景。他走到去她左手边坐下,奇道:“真相大白,还有甚么问头?”孟瑶摆了摆手,示意他听来旺媳妇禀报。来旺媳妇道:“孟七小姐到后罩房,透着一股子古怪,照说她到厨房投过毒,就可以走了,但她却一头扎进柴房,也不知是为了掩人耳目,还是别有目的。”贺济礼心头一跳,想到了甚么,不待孟月开口,先问道:“当时柴房有谁?”来旺媳妇答道:“李小凤回来后,一直住在那里。”

孟瑶问首:“可听见孟七小姐与李小凤攀谈了?”

来旺媳妇点头道:“隐约听见里头有人声,但听不真切。”

孟瑶点了点头,让她下去了,贺济礼撑着头想了想,道:“必是去打听箱笼的位置了。”

“她知道什么,你堂妹问错人了。”贺济礼把今日孟府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又瞅了瞅孟瑶的肚子,道:“你今日起得太早,再去睡会子罢。”

孟瑶正犯困,也不推辞,起身朝卧房走,道:“李小凤至少知道西跨院是仓库,没准孟月已朝那上头想了。”

贺济礼跟在她身后不以为意道:“家里谁不晓得那里是仓库,她若把西跨院报与她父亲,我就再请一回官衙的公差。”

孟瑶打着呵欠,解衣上床,道:“也是,再说孟月已回家,理他们怎么盘算,只等我娘的花轿出门了。”

贺济礼也几下脱了外袍,爬上床去,道:“孟月是小事,反正不是我们家的人,倒是济义一门心思都在她身上,这可怎生是好。”

孟瑶也担心这个问题,难道路真要因为一个孟月,祸起萧墙么,若真这样,她的罪过可就大了,毕竟孟月是她接进门的。

她本已闭上了眼睛,这一想,就又睁开了,扭头一看,贺济礼已躺到了自己旁边,忙顾不得再议论贺济义,推他道:“大白天的,你这是作什么,让人瞧见多不好。”

贺济礼搂住她道:“我已把门反拴了。”

孟瑶拧不过他,又想着男人黏糊自己,是好事,也便由他抱着,常常深沉睡去。

这一睡,直到中午才醒,贺济礼缠着孟瑶演练了一回手法,才双双披衣而起。孟瑶到底不放心李小凤,叫来逼问了几句,李小凤语焉不详,让她生疑,于是命人白日里也将柴房门锁起,无事不许打开。

贺济礼却不知怎地,又想起李小凤的赎身银子来,教了她一招:“那外乡行商既然愿意娶你,想必再加些聘礼也是肯的。”

李小凤有豁然开朗之感,连忙表示,愿意再回李家,把这法子告诉他三爹。

然而孟瑶觉得这几日乃多事之秋,不许她出门,道:“赎身不急这一日两日,待我娘出嫁后再说。”

温夫人要改嫁当朝大族乔家,在城中已是新闻,李小凤也曾听说她的婚期,离现在只有半个月,并不算太久,于是没有同孟瑶纠缠,干脆答应下来。

没有孟月的日子,人人过得愉快,转眼三、四天过去到了立秋时节,进入了秋天,但秋老虎尤其厉害,阳光依旧刺眼,知了依旧闹人,贺济义立在一丝风都无的池塘边,遥望着后罩房踱来踱去,眉头皱成一团墨。

他接连数日放着守冰窖的正经差事不做,溜到池塘边魂不守舍,自然落在了贺府一干人等眼里。首先着急的是贺老太太,她唤来贺济礼夫妻,商讨对策,道:“眼看着济义瘦了,给他收的屋里人,他瞧都不瞧一眼,这可怎生是好。”

贺济礼咬牙恨道:“他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

孟瑶心中一动,既然这样,不如就让他去撞一撞南墙,等到头破血流,自然醒转了,这话不敢明目张胆讲出来,便委婉道:“济义是个痴情人,值得一叹,不如让他自己去向我大伯提亲…”

还没讲完,就被贺老太太打断:“不许孟月进我家门。”

还是贺济礼明白孟瑶的意思,道:“娘,你放一百二十个心,我媳妇的大伯,决计不会把闺女许配给济义,等到他自己碰壁灰了心,还有什么好说的?”

贺老太太到底捧出过一个状无,不算太糊涂,暗自一寻思,贺济礼之所以能娶到孟家的媳妇,是因为他有功名在身,而贺济义只是个白丁,即使是庶出女儿,孟兆均也不会允的,他乃朝廷三品大员,要顾着脸面,可不比齐家只是末流。

贺老太太这种一想通就笑了,命人去叫贺济义来问话。

贺济义虚浮着步子,迈进第二进院子的西次间,一抬眼,见众人都在,忙把手中攥着的香襄,悄悄塞进了袖子里去。

贺老太太笑着与他道:“我儿,有桩大喜事讲与你听,娘与你寻个媒人,到孟家提亲,如何?”

贺济义不敢相信,问道:“娘要与我娶谁?”

贺老太太指磁卡他,向贺济礼夫妻笑道:“瞧这傻小子。”

孟瑶掩嘴笑道:“怕是欢喜糊涂了。”又向贺济义道:“娘准备把孟月与你娶回来,你乐意不乐意?”

三人想着,贺济义听到这消息,必要高兴到跳起来,然而他的表现,让众人大惑不解,只见他脸上虽有惊喜,却不到十分,再仔细打量,甚至能瞧出一丝愁容来。

他在愁什么?担心孟府不同意?不对,若他能事业先想到这个,先前也不会磨着贺老太太去提亲了。孟瑶满腹狐疑,看了看贺老太太,又看了看贺济礼。

贺老太太招呼贺济义上前,拉着他的手问道:“小二,你这是怎么了,不想娶孟月了?”

贺济义忙道:“想的。”

贺老太太松了一口气,又问:“既然想要,为什么不高兴?”

贺济义的右手藏在袖子里,紧攥着香囊道:“我没不高兴,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三人异口同声问道。

贺济义吞吞吐吐,半晌没个全话,再问,他干脆跑出去了。

贺老太太三人面面相觑,贺济义这是怎么了?

孟瑶想了一想,当着贺老太太的面,叫来外院的小厮林森,问道:“二少爷这几天,可曾出门?”

林森今年才十三,尚示总角,因此进得内院,他专门负责在少爷们出门时作跟班,所以孟瑶叫他来问。

林森想了想,贺济义不比贺济礼好静,他是个待不住的,哪一日不朝外跑几回,哪怕有了守冰窖的差事,到了晚上,也要溜出去的,林森仔细回忆了一番,想起贺济义前些日子,跑了两趟城南,便如实回报给孟瑶,又道,:“二少爷不许小人跟着,只叫小人在八爷胡同里候着,因此了具体去了哪里,小人不知情。”

孟瑶还未接话,贺济礼唬了脸,道:“你怎么当差的,下去领板子。”

孟瑶忙拦他道:“他是下人,济义是主子,难不成济义让他等着,他能违命不成?”

贺济礼这才放过了林森,叫他下去了,又暗暗打定主意,待会儿得“提点提点”他,往后再遇见这种情况,怎么也得暗地里跟踪。

孟瑶垂眼看地下的青砖,觉得八爷胡同这名字,分外耳熟,遂苦苦思索,还没等她想出来,贺济礼先道:“别想了,八月爷胡同就在你娘家隔壁,因那里住过一位八皇子,才取名为八爷胡同。”

孟瑶和贺老太太阳一听这话,都惊呆了,照这样讲,贺济义多半是去过孟府了?还不只一回?

贺老太太突然双手一拍,道:“定是济义跑去会孟月,结果连门也没进成,他灰心丧气,才会如此。”说着又笑起来:“这样倒好,省了我们假意去提亲。”

孟瑶与贺济礼想视一眼,各自摇头,都觉得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孟瑶问贺老太太:“那还去向我大伯提亲么?”

贺老太太想了想,道:“不忙,且等我再问问济义。”

孟瑶点了点头,同贺济礼退下,回到第三进院子,那边贺老太太忙着问贺济义,这边孟瑶也没闲着,亦忙着找人来询问,不过她所问的,都是归田居的下人。

归田居的一等丫头知茵,首先透露了消息,“二少爷这几日,要么在池子边踱步,要么在后罩房晃悠,回到房里,也是一个人呆着,手里捧个香囊看。”

香囊?哪里来的?“齐姑娘给绣的?”孟瑶明知不可能,还是问了一句。

果然知茵直摇头,道:“二少爷待齐姑娘,还同先前一样,轻易不许她进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