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阿婆。”

萧南也扬起嗓门回了一句。

抬步进了正堂,萧南看到老夫人端坐在正堂上,她右手边的榻上跪坐着个中年美妇,这美妇约莫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明媚的大眼,高挺的鼻梁,小麦色的肌肤,一看便是个异域美人。

萧南知道这位便是独孤氏了,云中独孤氏原就是鲜卑族人,族人长得异于汉人也属正常。

细说起来,萧南体内也有鲜卑族人的血统,只不过这血统在她的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罢了。

而独孤氏不同,她立体的五官、飞扬的气质,让人一看便知她是异族人。

独孤氏下首跪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娘子,身着淡蓝色襦裙,头上挽着双螺髻,发髻上并没有过多的饰品,只在每个发髻上系了一条水蓝色的缎带,耳朵上也只戴了银质的珰珥。

萧南不问也能猜出这位的身份,她就是还在丧期的卢家小娘子卢晚。

“乔木,来来来,给你介绍两位贵客。”

老夫人见萧南不着痕迹的打量两位来客,便亲昵的冲她招招手,示意她坐在自己身边。

“是,阿婆,”

萧南也没有客气,挺着肚子来到老夫人的左手边,在丫鬟们的搀扶下胡坐下来。

坐好后,萧南状似刚看到两位来客,笑着问道:“刚才就听说老夫人这儿来了贵客,只是我那里还乱着,待我把客人们送走,便急急的赶了来。不知这两位是——”

刚才萧南打量独孤氏母女的时候,独孤氏也在打量萧南。只见她穿着一身杏黄色的襦裙,头上挽着堕马髻,脸上并没有涂脂粉,佩戴的首饰也不多,只在发髻上簪了一只赤金镂空边凤钗,一副闲适家居的装扮。

本来,独孤氏看到萧南穿着这般随意的就来见自己,心里多少有些不快,但看到她高高隆起的肚子时,便又释然了——孕妇嘛,多少要包容些。

再说了,独孤氏跟萧南的娘家也是亲戚,好歹算是自家人,她又是长辈,还真不好苛求太多。

思及此,独孤氏笑着说道:“乔木不认得我吧?呵呵,当年你满月的时候,我还亲去喝过你的满月酒咧。”

萧南嘴角抽搐,心说话,你咋不说我三日洗儿的时候你见过我?满月?开毛玩笑呀,满月的时候,她认得谁是谁呀。

不过,她却不能这么说,只笑着看向老夫人,“阿婆~~~”

老夫人见萧南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便笑着介绍道:“这位是你卢家表舅的娘子卢县君独孤氏,她身边的小娘子则是你卢家表妹卢晚。”

萧南装作惊讶的样子,忙追问了一句,“表舅母祖籍哪里?与我大母(即祖母)可是同乡?”

独孤氏见萧南终于问到了正题上,笑得愈加灿烂,朗声道:“我不但与贵府太夫人同乡,而且还是同族的族亲咧,按照辈分,萧太夫人是我的堂姑母。”

得,总算道明身份了,萧南忙直起身子,向独孤氏行了半礼,“儿见过堂姑母,不知堂姑母来访,儿未曾远迎,还望堂姑母勿怪。”

看到萧南这般守礼,独孤氏愈加满意——萧南是正二品的郡主,能向她这个出了五服的族亲行半礼,已经全了亲戚长辈的礼数,颇给她独孤氏的面子了。

“乔木无需多礼,呵呵,咱们是亲戚,不必这么客气。阿晚,还不见过表姐?”

独孤氏微微侧身对女儿使了个眼色,轻声吩咐道。

“卢晚见过表姐,表姐安好。”

卢晚没有诰封,又是在场几人中年纪最小的,所以她不敢托大,盈盈起身来到榻前,屈膝向萧南行礼问好。

“呵呵,表妹太客气了,都是自家姐妹…来来,到表姐这儿来,”萧南冲着卢晚摆摆手,状似解释的说道:“我身子重,不耐烦挪动,阿晚勿怪哈。”

“表姐刚还说咱们是自家姐妹,您又客气上了。”

阿晚年纪虽小,但极会说话,没说上三两句话,听这语气俨然成了萧南的至亲姐妹。

唔,她这个表妹有点意思呀…

PS:额,表哥表妹神马的最有爱了,(__) 嘻嘻…

第063章 表妹啊(二)

“…铁娘子还说,卢平郎君过世后,卢县君扶灵回卢家老家安葬。卢家的族老见卢郎君仅有一女,便提出给卢郎君过继个儿子…卢县君不肯,卢郎君的长兄闻丧讯从外地赶来,知道幼弟无嗣,也赞同过继,还说他与二弟膝下皆有数子,可过继一个给三弟…”

玉竹的消息非常灵通,萧南不过是去正院陪两位远客吃了盏茶,回来换衣服的当儿,她就已经把卢县君母女的近况调查清楚了。

“哦,看来这位卢郎君身后留下了不少家业呀。”

萧南展开双臂,任由玉簪帮她褪下外袍。

“裘妈妈说,当年那位陆夫人是个极‘能干’的人,在卢家主持了近二十年的中馈。”

屋里虽都是自己人,但有些话也不能说的太透。

萧南听明白了,长长的‘哦’了一声——唔,看来陆夫人当家的时候,没少把卢家的家业充抵到自己的‘私房’里,估计她分家的时候也没少动手脚。

玉竹见萧南听懂了自己的暗示,也笑了笑,继续道:“另外,卢县君的兄嫂膝下有两子,长子比卢小娘子年长三岁,他们想与卢县君亲上加亲——”

“可是卢县君却不甚满意?!”

几乎是想都没想,萧南便猜到了答案。

其实这也不难猜,独孤氏是大唐的后族外戚,可元贞皇后原本就是追封,又过世数十年,根本无法恩荫族人。

独孤氏势微。卢县君的兄长估计也好不到哪里,侥幸能门荫,也不过是品的小吏。而卢县君是县君品级,是朝廷正五品的内命妇。按照大唐内命妇等级的规定可以推测出,卢平的官职肯定不低于正五品。

自己是五品诰命,手里又有大把的家产。卢县君想给女儿找个更好的婆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郡主又说中了,”玉竹赞佩的连连点头,随后又道:“卢县君跟老夫人哭诉的时候,裘妈妈听了一耳朵,虽然不甚详细,但事情的大概也知道了几分。说起来。卢县君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来京城,这还是卢平郎君过世的时候留下一句话,说若他离世后有人欺侮她们母女,便让她们进京投奔老夫人。”

萧南挑挑眉,不置可否。

没错。卢县君确实够可怜的:婆家的人眼红她的家产,死逼着让她过继儿子;娘家的人不但惦记卢家丰厚的家私,还看中了她的宝贝女儿,企图人财两得。

但,卢县君提到的亡夫遗言的真实性,却有待确定。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卢平可能跟卢县君提过自家与崔家的渊源,但绝不会说出让她们‘投奔’老夫人的话来——开什么玩笑,卢家又不是小门小户。夫君死了还有兄弟、堂兄弟,全家男丁死光了还有宗族,即使卢平疼爱妻女到了脑残的地步,他也不敢大喇喇的告诉娘子,让她们背弃卢氏宗族投奔异姓旁人。因为卢平知道,一旦让族人发现。卢县君母女极有可能被宗族驱逐,而家产什么的则全部被家族没收。

卢县君之所以对老夫人这么说,无非是提醒老夫人,崔家还欠着卢家的人情,尤其是自家婆母陆氏还是老夫人做媒嫁入卢家的…最终达到请老夫人收留她们母女的目的。

想了想,萧南忽然换了个话题,“郎君送客回来了吗?”

崔灵犀的周岁宴下午就结束了,这年头因为有宵禁,不好拉客人在家吃晚饭,所以一般的宴请都是中午,除非是有心留客人住宿,才会傍晚宴客。

宴集结束了,崔大作为男主人,便亲自来到崔家宾馆送客。

如今已过去一个多时辰了,按理说他也该回来了。

正说着,门外一阵细微的脚步声,门口的丫鬟扬声通传着:“娘子,郎君回来了。”

萧南示意玉簪赶紧给她换上会客的新衣,系好衣带,便迎了出来。

“郎君,客人们都送走了?”

“嗯,都送走了,”崔大有些疲倦的揉了揉眉心,抬眼却看到萧南一身正装的出来,不免有些疑惑的问道:“咦?客人都走了,娘子为何还要更衣?难道还要外出?”

萧南从玉莲手里接过一盏茶汤,亲手递给崔大,“郎君还不知道吧,卢家表舅母和表妹来了,现在正在阿婆那儿,待会儿咱们要一起宴请她们呢。”

崔大愣了愣,卢家?难道是阿婆,哦不,是叔祖母家的亲戚?

不应该呀,若是叔祖母家的亲戚,此刻应在隔壁荣康堂,而不是他们荣寿堂呀。

乍听到这个姓氏,崔大下意识的便想到了先太夫人卢氏,根本就没往其它地方想。

见崔大一脸迷茫,萧南忙把崔卢两家的渊源简单的说了说,接着又将卢县君母女的近况提了提,最后略带迟疑的建议道:“阿婆一直觉得亏欠了卢家,如今她们又这般大老远的来了,依我看,不如就请她们在咱们家住下吧。左右咱们这儿地方大,人又少,她们在这儿也能住的舒心。”

既然是躲不过的事实,与其让别人说出来,还不如自己主动开口,这样还能落个宽厚大度的好名声。

崔大一听两家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也忍不住唏嘘不已。接着又听萧南这么建议,忙点头:“还是娘子考虑得周全。卢家是望族,想来表舅母与表妹也不是因窘困才来找咱们,定是想借着咱们家的声名,压一压那些起了歪心的歹人…娘子这提议,极好。”

崔大的这番话一说,萧南忍不住对他另眼相看。看来,崔大这些日子在大理寺没白待呀,也知道体味世间百态了。

呵呵,还真是要好好感谢王郎呀,下回给崔大送昼食的时候,定做几样拿手菜请王郎品尝。

待崔大喝完了茶汤,萧南便催促道:“时辰不早了,咱们该去正堂见客了,郎君也好给卢家表舅母问安。”

喝了一盏茶汤,崔大也觉得精神好了许多,他用力捏了捏睛明穴,道:“嗯,顺便也跟阿婆说说今日周岁宴的事。对了,阿沅呢?”

一天没见女儿,崔大甚是想念,这会儿没看到那个熟悉的小身影,忍不住问了一句。

“她呀,折腾了一整天,这会儿睡着了。”

萧南和崔大一起走出厅堂,往正院走去,边走,萧南边把今天崔灵犀抓周的情况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通。

最后,萧南抱怨着:“郎君,你说这丫头也真是的,平日里练得好好的,关键时候就乱折腾,险些让人笑话了去。”

崔大却听得哈哈直笑,“哈哈,这才是我的女儿,伶俐可爱,哈哈哈…”

萧南翻了个白眼,佯怒的喊了声:“郎君!”

崔大忙收住笑,伸手做告饶装,“好好好,我不笑了,扑哧,那什么,咱们阿沅最后不是抓了画和笔嘛,这也是很好的兆头。”

萧南眼角的余光扫到某人的肩膀一耸一耸的,忍不住也轻笑出声,“郎君说得也对,呵呵,你不知道,当时我看到阿沅抓到画轴的时候,我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心里直说,小祖宗,你就是随便抓个什么都成,千万别再胡闹了。”

崔大又是哧哧一通笑,最后才长长舒了口气,道:“唉,这般重要的场合,我不能在现场观看,实乃憾事呀。”

萧南却安慰道:“无妨,我明日便会把阿沅抓周的画面全都画下来,待我画完了,郎君看画也是一样的。”

崔大心里一动,随即又关切的问道:“娘子的画自是好的,不过…若阿婆同意卢家表舅母留下,你定要为如何稳妥安置她们忙碌…这般操劳,娘子的身子无恙否?”

萧南也顿住脚步,“是呀,郎君不说我差点儿忘了。唔,我记得玉叶善丹青,今日抓周的时候她也在场,不如让她画个郎君看?”

不是萧南故意把侍妾往崔大怀里推,而是白氏失踪了几个月,她又怀着身孕,崔大因为关心女儿和未出生的孩子,暂时将注意力从男欢女爱转移到家庭责任上来。

但,萧南看得出来,几个月不碰女人,已经是崔大的极限了。

如今家里又来了个娇俏可人的‘表妹’,只要这位表妹有一点儿想引诱崔大的心思,以崔大的风流和‘单纯’,绝对会上钩。

反正崔大是要找其它女人,与其让一个不知底细的表妹趁虚而入,不如成全自己人。

四个侍妾中,玉叶读书善画,气质也最娴静,有她牵扯崔大的注意力,萧南也能放心些。

崔大听明白了萧南的暗示,他有些羞赧又有些感动,不过还是假意推托着:“娘子还怀着身子,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怎能——”

萧南将手指抵在他的唇边,轻轻摇头,“郎君疼惜我,我也心疼郎君呀。这事儿呀,郎君听我的!”

“…好、好吧!”

半推半就的,崔大答应了萧南的建议。

有了这个插曲,夫妻两个愈加甜蜜的相携而行,两人一起来到正堂。

先向老夫人问了安,然后又是一番宾主见礼。

卢县君对崔大的观感不错,寒暄了几句,便推着女儿让她来行礼。

卢晚盈盈来到崔大近前,屈膝行礼,清脆的嗓音如珍珠滚落玉盘般悦耳:“阿晚见过表兄,表兄安好…”

PS:呜呜,继续求订阅啦!

第064章 表妹啊(三)

其实,崔幼伯对卢家小表妹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得这个小娘子很美,气质也极佳。

没错,卢晚是个美丽的小姑娘,但她的美又跟自己的母亲不同。

卢县君的美是一种充满热情和魅惑的异族风情之美,而卢晚的美则是一种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

女肖其父,更确切的说,卢晚长得很像她的祖母。卢夫人出身于吴郡陆氏,是个典型的江南美女,婉约、柔美,举手投足间皆是似湖水般温柔、静谧的美丽,一笑一颦中皆是宛如迷离雨雾的风韵。

卢晚彻底继承了祖母的美丽和气质,年纪虽不大,但已看出她日后将会有怎样的魅力和风情。

卢晚知道自己的优势,她也极善于表现自己,硬是将十分的美演绎出了十二分。

但,不知为何,她一向引以为豪的资本,今日却没了往日的成效。

那个崔幼伯,传说当中的崔家玉郎,面对她这样的精致美人儿,竟然只略略的看了一眼,便扭头跟老夫人和卢县君说起话来。

絮絮叨叨的将抓周宴宾客的情况回禀了老夫人,崔幼伯又想起方才娘子的提议,便笑着对老夫人说:“表舅母不辞辛苦来探望阿婆,我与娘子都非常感谢。只是不知表舅母此次进京是访友,还是想在京中小住一段时间?如果表舅母不嫌弃的话,就在咱们家住下吧,平时也能跟您说说话。”

说着,崔大又扭头看向卢县君。客气的邀请着:“表舅母别怪我唐突,实在是家中除了我与娘子,老夫人也没有其它说话的人儿,太孤单了些。如今表舅母来了。老夫人也多个陪伴的对象…崔卢两家原本就是通家之好,还请表舅母成全。”

一番话说下来,让卢县君非常高兴。

好吧。她确实是来投奔崔家的,可她也是个世家女,身上更有诰封,如果崔家的人表露出一点轻视、慢待,她可能会为了现实而忍下来,但心里绝对会留下心结。

崔幼伯这么说,是给了卢县君极大的面子。让她觉得自己并不是落魄穷亲戚来投靠,而是来给老夫人做陪的,这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很不错。

是以,卢县君也没有推辞,笑着便答应了。

老夫人很高兴。她发现孙儿做官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但整个人都成熟了不少。回想半年前,崔幼伯再聪颖,他也说不出这般世故的话来,由此可见,在外面见识些市井广闻,对他的成长还是颇有帮助的。

老夫人又是个饮水思源的人,她知道,崔大的这些变化。跟萧南的努力分不开,所以她看向萧南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慈爱与感谢。

萧南并没有留意老夫人的凝视,她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卢县君母女身上,不知是不是她想得太多,她总感觉卢晚看向自己与崔大的眼神怪怪的。可具体怪在哪里,她又说不出来。但有一点她可以肯定,卢晚远比她的实际年龄成熟得多。

老夫人也瞧出来了,其实,卢县君母女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她就在猜她们此行的目的——一来,躲避卢家与独孤家的算计;二来嘛,想为卢晚求个好姻缘。

唔,留她们住在崔家,基本上就能暂时打消卢家、独孤家对卢氏母女的觊觎。

至于卢晚的亲事嘛…老夫人眯了眯眼,她人老成精,眼光更是毒辣至极,自然没放过萧南戒备的神情,她摩挲着手腕上的念珠,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京城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名门、勋贵,帮卢晚找个出身好的郎君,更是轻松的小事儿。

就这样,卢县君母女便在崔家住了下来。

萧南很大方,从中庭后的南院中选了个二进的小院子划给了卢县君,接着又是安排仆妇丫鬟,整理家具器皿,吩咐针线房给卢氏母女裁制新衣…足足忙了七八天,才算安置妥当。

对此,崔大并没有什么感觉,他依然每天规规矩矩的去上班,上了班,也老老实实的跟着王郎学习刑律,研究往年的重大案例,偶尔大理寺有重案要案的探讨会,他也能坐在一边旁观兼学习。

到了傍晚,没了外室的引诱,家中却有贤妻美妾,更有可爱伶俐的宝贝女儿,崔大一到下班的点儿就准时回家。

回来后,跟娘子说说衙门里的趣闻,逗女儿说说话,再去荣寿堂陪老夫人一起用暮食,回来后继续为肚子里的孩子读书、和他说话…入夜了,还有四个俏丽的侍妾轮流服侍…啧啧,小日子过得不要太美妙哦。

只是,老天似乎成心不想让某人过得太舒坦,这天,崔大的麻烦来了。

当然,也可以看做是甜蜜的小麻烦。

事情发生在傍晚,崔大照例提着一匣子新鲜出炉的花糕,兴冲冲的回来喂孩子他娘。人刚走到荣寿堂的中庭,便被人拦了下来。

“奴见过郎君!”

一个四五十岁的丰腴妇人,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给崔大行了个礼。

崔大吓了一跳,定神一看,发现竟是大夫人郑氏身边的赵妈妈,他忙迭声叫免礼,接着又疾声问道:“赵妈妈怎么来啦,可是阿娘、哦不,可是大伯母有什么事儿?”

算算日子,崔大过继给荣寿堂也有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只见过生父、生母两面,还是在那种全家族聚会的大场合下,见了面也是匆匆的打了个招呼,并不敢太过亲密。

崔大不是不想阿耶阿娘,可一想到阿婆,他每每踏入荣康堂的脚又收了回来。唉,这就是身为嗣孙的悲哀呀,虽然老夫人没说过不准他去见生父生母,可祖宗的规矩放在那里。老相公也站在那里,他、他还真不敢越雷池半步。

与生父生母太亲密了不行,人家会说他没规矩,不孝阿婆。

可对阿耶阿娘不闻不问。崔大又做不到——那可是他的亲生父母呀,尤其是阿娘,绝对是世上最疼爱他、最关心他的人。他不可能不关心阿娘。

这会儿见到阿娘身边的赵妈妈,崔大第一反应就是阿娘出事了。

赵妈妈看到崔大一脸焦急,显是很关心夫人的样子,心里暗自为大夫人高兴,嘴上却说:“郎君放心,大夫人一切安好,只是许久不见郎君。有些记挂。听说郎君最近在衙门很辛劳,大夫人更是忧心不已,偏她…这才遣奴来看望郎君。”

崔大听说阿娘没事,长长松了口气,接着又听到阿娘想他。他心里禁不住阵阵酸楚——呜呜,他、他也好想阿娘。

赵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偷看崔大的反应,见他面露伤感,心知自己的感情牌已经奏效,当下便话头一转,说道:“另外,大夫人也有件事想拜托郎君。”

“什么事?大伯母只管吩咐便是,我哪儿担得起‘拜托’二字。”阿娘有事吩咐儿子去做,天经地义。何必这般客气。

赵妈妈扭头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什么人经过,才凑到崔大的耳边低低说了几句。

“什么?这、这…”

崔大有些讶然,他没想到阿娘会让他做这事儿。

赵妈妈知道大夫人的吩咐有些不合情理,不过,她既领了这个差事。那就一定要完成。

见崔大面露迟疑,赵妈妈抿了抿唇角,道:“大夫人听说,近日有卢家远亲来投,郡主娘子很热情,不但积极邀请人家住下,还划出一个独立的院子给客人住…当然,郡主娘子这是关照亲戚,可杨小娘子也是崔家的姻亲呀,按照血缘,她与郎君您的关系,可远比那些七拐八拐的亲戚近多了。”

崔大原本只是有些犹豫,这会儿听到赵妈妈略带嘲讽的话,心里不舒服的同时,也觉得杨家的事儿他不能袖手旁观。

可阿婆那儿怎么解释?娘子问起来,他又如何作答?

赵妈妈可以说是看着崔大长大的,见他这般神情,便知道事情已经成了七分,她只需再加一把火,这事儿就彻底成功了。

想了想,赵妈妈放柔声音,动之以情:“说句托大的话,郎君是老奴看着长大的,而那杨小娘子也是在崔家长起来的,奴至今还记得十几年前,郎君与杨小娘子相处融洽的场景。”

若不是杨家在十几年前世家评级的时候,被降了级,从二等世家落入三等之流,杨小娘子极有可能成为崔大的娘子咧。

所以,现在再来撮合这对小情侣,赵妈妈表示毫无鸭梨。

这句话似一把钥匙,打开了崔大久远的记忆,迷蒙间,他似看到了一组组画面:两小无猜的小正太与小萝莉一起学写字,一起学骑马,一起观花打猎…

“嗯?郎君刚进门又出去了?知道去干什么了吗?”

萧南的肚子越来越大,她现在坐着都很吃力,两条腿张开,身子仰躺在隐囊上,手撑着腰,尽可能的缓解腹部的压力。

“听说是被那边大夫人的人叫住了,说了几句,便匆匆出了门。”

玉竹偷眼看了看萧南的脸色,欲言又止。

“说罢,他到底是干什么去了?”大夫人?萧南这些日子没见她,还差点儿忘了这位曾经的婆婆呢。

“…翰墨偷听了两句,说是大夫人的妹婿选了官外放,全家要跟去,唯有家里的小娘子身体不好,不能远行…都说咱们这儿环境好,适宜静养,所以、所以大夫人便拜托郎君把杨家小娘子接来小住。”

玉竹断断续续的将事情说了出来,只听得萧南目瞪口呆——

得,又来一个表妹,而且是青梅竹马的那种!

PS:嘿嘿,更新有点儿晚,亲们见谅哈!

第065章 隔空PK(一更求订阅)

“凉,凉,阿凉…”

小灵犀穿着金闪闪红灿灿的小棉袄、小棉裤,脚上穿着可爱到爆的红绸缎虎头鞋,活似一个大红包,扎着小手,摇摇晃晃的朝萧南走来,她身后半步远跟着乳娘方氏,以及两个小丫鬟,一个叫大寒,一个叫小寒。

大寒和小寒都是前年去年萧南从外面买进府的,当时一共买了二十四个小丫头,萧南命人从中挑选了四个家在京郊、家中尚有父母亲人的小丫头,将她们交给红花红蕉等人调教,别的也不学,只学习拳脚功夫和弓马骑射。

经过一年半的培训,四个小丫头早就褪去了刚进府时的懵懂和青涩,如今她们虽说不上什么功夫高手,但每人放倒三五个普通人还是不在话下。

随着女儿的渐渐长大,小家伙的活动范围也从室内转向了更广阔的空间,萧南对女儿安全的考虑也渐渐登上日程。

为此,萧南特意将四个小丫鬟调到女儿身边,让她们分作两班,日夜近身保护小灵犀。

今天轮到大寒小寒当值,两人就像老母鸡,无比称职的守护在小灵犀身边,错眼不眨的看着她,唯恐她跌掉或者摸爬到危险的角落。

当然,除了大寒小寒,灵犀身边还有不少丫鬟婆子看护,更少不了方氏的身影。

这会儿,小家伙刚刚睡饱,精神头正旺盛,再加上她刚刚学会了走路,目前对这个让自己视线忽然高起来的运动颇为喜欢,只要吃饱睡足。她就想迈着小短腿四处溜达。

小灵犀的第一站,自然是亲娘这里。

萧南正捧着肚子听玉竹的回禀,忽而听到女儿稚嫩的声音,先是一喜。随即又有些无语,她好想扶额,大叹一声:凉?我还热咧。这个笨丫头。教她喊个阿娘怎么就这么困难呀。

虽然小有纠结,但萧南看到女儿还是非常高兴的,她忙撑起身子,冲着摇摇摆摆的红包子招手,“灵犀乖,到阿娘这儿来。”

“嘻嘻,凉。凉!”

小灵犀听到母亲的召唤,愈加开心,咧着小嘴,一溜口水的朝萧南扑来。

跪坐在一旁伺候的秦妈妈见状,忙起身。抢先一步将灵犀抱在怀里,心里连声道佛号:佛祖,菩萨呀,这小祖宗怎么总喜欢往郡主身上扑,郡主现在还怀着孩子呢,哪儿受得了这小祖宗的肉弹袭击呀。

小灵犀的目标是香喷喷的阿娘,哪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自己竟跌入一个肉乎乎的怀抱,她不干了。小手小脚胡乱踢腾,黑宝石般明亮的眼睛还渴望的看着近在咫尺的阿娘,“凉~~”

萧南嘴角抽了抽,压下心底的吐槽,笑着对秦妈妈说,“妈妈不用担心。别看灵犀年纪小,她很懂事呢,知道我这里有小弟弟,并不十分吵闹。”

说着,萧南低头对女儿说道:“对不对,乖女儿。”

小灵犀哪里知道什么对不对呀,她只知道她要抱香香的阿娘,听了萧南的话,连连点着小脑袋,吚吚呜呜的应着:“抱,凉抱。”

秦妈妈听萧南这般说,也不好坚持,松开小家伙,一手仍抓着灵犀的胳膊,只要灵犀有什么激烈的动作,她能第一时间阻止。